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我的谍战岁月 > 第1562章煽风点火

第1562章煽风点火(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篮坛狂锋之天才在左 元启帝僵 万古第一杀神 修炼灭龙魔法十年,参战顶上 重生:从超市到完美富豪 异世独宠:反派夫君不按套路出牌 狂龙出狱 我与巫女大小姐的除妖恋爱日常 爱情公寓:诸葛大力的神豪哥哥 玄幻:开局扮演诗仙,我无敌了!

“要不然能怎么办?”刘霞白了程千帆一眼,说道,“那帮人我躲着还来不及呢,若是和他们纠缠上,没事也惹来一身骚。”

“话是这么说。”程千帆皱着眉头,“只是心里为霞姐不值,霞姐什么身份,那些腌?猫狗也...

晨雾如纱,笼罩南湖。程千帆立于渔屋门前,手中那封电报已被揉成一团,投入火盆。火焰吞没“勿动”二字时,他眼中没有迟疑,只有深不见底的决意。

南山要他等令,可他知道,有些事,不能等。

紫金山天文台旧址是死局,也是活路。敌人用晓芸的红领巾作饵,正是因为他们惧怕记忆的力量??他们以为那是软肋,却不知,那是他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若退缩,便等于承认恐惧;若沉默,便是背叛过往所有牺牲的人。

他取出怀中那枚U型金属片,最后一次插入读取装置。视频已毁,但摩尔斯码仍刻在脑海:【真?灯塔=重启坐标: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旧址,B-3储藏室】。“真灯塔”三字,不只是指令,更是暗语。当年组织初建时,他与沈仲平、林晚三人约定,“灯塔”为最高级别行动代号,唯有确认身份无误者方可启动。而“重启”,意味着整个地下网络将被重新激活,无论代价。

可如今,重庆方面却说“存在严重泄密风险”。

谁泄了密?

沈仲平被捕后七十二日不招,死后遗体竟被用于心理战实验??这说明敌方早已掌握部分核心结构。而“影”临终所言被截获,唯独最后十秒摩尔斯码未被察觉,可见敌人虽布局精密,却仍有盲区。问题在于,他们是如何精准锁定“风筝”这一代号的?除非……内部有人知晓“灯塔计划”的真正含义。

T级叛徒??最高权限叛变者,能接触绝密档案,能预判行动路径,甚至可能参与过早期情报网构建。

他脑海中闪过几个名字:老周、陈默之、叶知秋……每一个都曾并肩作战,每一个都已“牺牲”。可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死亡”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伪装的开始。

他忽然想起林晚在实验室里说的那句:“A型毒株稳定性提升百分之二十二。”这不是随口汇报,而是刻意强调数字。二十二??1937年夏,晓芸参加童子军集训,正是七月二十二日。那天她戴着红领巾登上观星台,笑着对他说:“哥,我要做天上最亮的星星。”

林晚知道他会看到这段情报。

她在传递信息。

她没变节,她在等他回应。

他猛地站起身,抓起背包,将微型电台、胶卷冲洗器、三枚录音磁针尽数装入。又从床底取出一支锈迹斑斑的钢笔??实为高压气体注射器,内藏神经毒素,仅限最后时刻使用。匕首贴腰藏好,灰长衫外罩一件渔民粗布褂子,背上竹篓,伪装成早起打鱼的乡民。

湖面薄雾未散,一叶小舟静静停泊。他撑篙离岸,木桨划破水面,涟漪荡开,如同时间裂痕。

前往南京,必须绕开所有常规交通线。沪宁铁路全线设卡,公路检查站密集,空中亦有巡逻机。唯一可行之路,是沿太湖水系北上,经宜兴、溧阳,转入皖南山区,再潜入南京东郊。全程逾三百公里,需六至七日,途中随时可能遭遇伪军清乡或日军扫荡。

但他别无选择。

行至湖心,他停下船,取出那朵“不带刺的玫瑰”,花瓣已微蔫。他轻轻抚摸花茎,指尖触到一处细微凸起??剖开一看,是一卷极细铜丝,缠着半张显微胶片。上面只有一行字:

【B-3非终点,凤栖梧桐处见真光】

又是林晚的手笔。

“凤栖梧桐”??紫金山南麓确有一片古老梧桐林,抗战前为中央研究院植物园旧址,现荒废多年。而“凤”,正是“凤凰计划”的简称。她是在提醒他:真正的核心不在天文台,而在那个被遗忘的研究基地。

他将胶片焚毁,闭目沉思片刻,随即改变航向,不再直趋南京城,而是转向西北方的湖州方向??那里有通往皖南山道的秘密接应点,代号“青松岭”,由一名退役老兵老吴负责。

正午时分,小舟靠岸。他弃船步行,穿行于稻田与丘陵之间。沿途村庄大多空寂,墙头刷着“大东亚共荣”标语,祠堂改作维持会办公地。偶有孩童奔跑嬉戏,衣衫褴褛,眼神麻木。

傍晚抵达一座废弃庙宇,按约定敲击门环三短两长。片刻后,木门吱呀开启,老吴满脸风霜,见到他先是一怔,随即低声道:“你该死了三次了。”

“所以我活得更久。”程千帆淡淡回应,递上一枚刻有梅花纹的铜钱??接头信物。

老吴收下,转身取出地图铺在供桌上。“你要去南京?现在不行。昨夜宪兵队突袭‘青松岭’补给站,老赵被捕,电台被缴。他们知道有人要动。”他指着地图上一条山间小径,“这条路还能走,但今晚会有暴雨,山洪易发。”

“那就趁雨前出发。”程千帆盯着地图,目光落在一处标记为“梧桐坳”的山谷,“这里过去有多久?”

“快马两个时辰,徒步至少六个多。沿途有三处哨卡,都是便衣,冒充猎户或樵夫。”

“我知道。”他卷起地图,塞进防水油纸包,“给我一双硬底靴,一把柴刀,再加三天干粮。”

老吴默默照办,临行前塞给他一个小布包:“这是我女儿留下的护身符,她说能保人平安。”

程千帆接过,点头致谢,未拆开看。

深夜,暴雨如期而至。他披蓑戴笠,踏入泥泞山路。雷声滚滚,掩盖脚步声响。雨水顺着帽檐流下,模糊视线,却洗不去心头清明。

第二日清晨,抵达溧阳边界。他在一处山洞暂避,取出微型冲洗器,将昨日拍摄的实验室照片逐一显影。试管编号、运输批次、设备铭牌……每一项数据都被他牢牢记住。其中一张照片显示冷藏车底盘印有“新京制药厂”字样??那是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在长春的公开掩护机构。

“凤凰计划”果然是生物武器项目,且与七三一部队直接关联。

他将底片藏入钢笔夹层,正欲休息,忽闻洞外传来??声。他立即熄灯,握紧匕首。片刻后,一个瘦小身影蜷缩在洞口避雨,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浑身湿透,怀里紧紧抱着一只木箱。

“你是谁?”程千帆低声问。

少年惊跳起来,声音颤抖:“我……我是送药的,迷路了……”

他走近查看木箱,锁扣完好,侧面贴有标签:“嘉善6号仓库→南京B区,急件,严禁开启。”

程千帆心头一震。

这箱子本该由武装押运,怎会落入一个孩子手中?

他蹲下身,轻声问:“谁让你送的?”

“一个戴眼镜的女人。”少年回忆道,“她说只要把箱子送到梧桐坳的红房子,就有五块银元。”

林晚。

她故意让情报流出,借这孩子之手,将关键物证送出封锁圈。

“箱子不能开。”少年紧张地说,“她说开了就会死。”

程千帆点头,从背包取出一块压缩饼干递给他:“吃吧。接下来的路,我带你走。”

少年犹豫片刻,终于接过食物。

两人冒雨前行。午后抵达梧桐坳,果然见一栋残破红砖房孤零零矗立林间。四周无人,门窗破碎,墙上爬满藤蔓。

程千帆让少年在外等候,独自进入。屋内积尘厚重,地板腐朽,但他很快发现一处异常:西北角地砖颜色略深,边缘有recent撬动痕迹。他用柴刀轻敲,发出空响。

撬开地砖,下面是混凝土井口,竖着铁梯向下延伸。

他打开手电,沿梯而下。约十米后,进入一间密室。墙上挂满图纸,桌上堆着文件,中央一台老式放映机静静停放。他按下开关,胶片缓缓转动,画面浮现:

一位身穿军装的日本将军站在讲台前,背后大屏显示“凤凰计划阶段性成果汇报”。镜头切换,出现一组人体实验影像??囚犯被注射不明液体后剧烈抽搐,皮肤溃烂,瞳孔放大至极限。最后定格在一份签署文件上,落款人赫然是长岛康正。

程千帆呼吸凝滞。

这不是演习,是真实进行中的生化战。

他迅速拍照记录,又翻阅桌上文件,找到一份人员名单。除日本研究员外,赫然列着几个中文名字:**林婉如(即林晚)、陈子昂、周慕云**。

前三人皆为军统或中共安插的卧底代号持有者。

敌人早已知道他们的身份?还是……有人主动投诚?

他继续翻查,在一本实验日志末页发现一行潦草汉字:

【若见此册,请转交风筝。真相在紫金山上空。林。】

字迹熟悉,确为林晚亲笔。

他合上日志,正欲撤离,忽听上方传来脚步声。不止一人,且步伐整齐,训练有素。

包围开始了。

他迅速关闭电源,吹灭火种,躲入角落阴影。数名黑衣特务持枪进入,头戴防毒面具,胸前绣着“特别防疫部”字样??实为特高课直属行动组。

“搜!”为首者下令,“长官说,有人来取走了不该拿的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