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何为秦魂!生者庆余年,..(1 / 2)
第302章 何为秦魂!生者庆余年,亡者葬于田!
扶苏在武安城仅仅休整了几日,然后便再一次踏上返回咸阳的路途。
只不过这次他带上了白起的遗体。
还有那三千武安城的残卒。
他们都是大秦的英雄,理应得到英雄的待遇、凯旋回国然后安稳生活。
武安城外。
今日天放大晴,武安城的所有城门全部大开,换上了一身素白衣袍、头绑白色布带的扶苏骑着马从武安城内走出。
白起的灵柩就跟在他们身后。
众将领护卫在侧。
再后面是同样头绑白带的三千残卒,每个人的怀中都抱着一个陶土坛子。
而在武安城外有数万大军缄默而立,他们同样是戴白抱坛,气势肃然!
扶苏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灵柩以及众多残卒,然后沉声说道:“诸位将士,带我大秦的英灵凯旋回家!”“诺――!!!”
无数将士们齐声而应!
他们每一个人怀中抱着的陶土坛子,里面都装着十几万秦卒共同的骨灰!
战场上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分辨每个人的身份,而秦国采用的统一方法就是将所有战死将士的尸身全都一并焚烧。
然后再以陶土坛子装着。
按照名册送到每个阵亡士卒的家里。
生时同战,死后同坛!
无论是士兵还是他们的家属都对朝廷的这种做法没任何异议。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这些为了大秦献出生命的人都是他们的同胞,他们早已不分彼此、都是英雄!
或许我祭奠的墓中并非是我的亲属,但是我的亲属总有人去祭奠。
这样的信念早已深入每个秦人心里。
在数万大军的护送下。
大秦无数英魂踏上了返乡的路途。
待我回家、代我回家、带我回家。
回家,回家!
秦宋战争结束后,第一要紧的事情便是对所有战死士卒的统计和抚恤。
大秦对于士兵的待遇是格外优厚的,在扶苏监国后颁布的政令更是如此。
正是因为有朝廷、有扶苏在,所有秦卒才会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忘却所有后顾之忧,为了大秦奋力拼搏。
而大秦在战后抚恤这一块也从来都是放在第一位,从未有半点马虎。
大秦每座城池的城墙下都有一块专门用来张贴阵亡士卒名单的区域,每日都会将新统计出来的阵亡士卒名单张贴上去。
这无疑是一项十分庞大繁琐的工作,但是秦国朝廷却一直认认真真地对待。
这是嬴政当初做出的决定。
那时面对臣子的质疑,他只说了一句话便将朝中所有声音全都压了下去。“亡人葬在田,生者庆余年。].”
“将士们为了我大秦献出了宝贵的性命,让他们家人知晓生死是应尽之责。
我们这些生者若是连这种事情都嫌弃繁琐枯燥,那又有何颜面去欢庆余年!“于是这道政令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十几年来依然如故。
咸阳城同样有这样一块张贴阵亡名单的区域,每日都会有家中亲属去参军的百姓在这里聚集、等待名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