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范仲淹自尽!宋臣的气节!(2 / 2)
秦国没有吃下整个宋国的实力,更没有承受宋国反扑的底气。
所以才放走一个最年幼的王子。
而且宋王被扶苏掌控在手,宋国方面始终会投鼠忌器,始终有所顾忌。
种种手段环环相扣。
不可谓不高明。
哪怕是范仲淹这种老狐狸,也只能对扶苏的举动道一声佩服。
“范公你放心,我会去向太子殿下求情,一定会保您平安无事的。”岳飞神色坚定地对范仲淹说道。
范仲淹对他恩情重大,他无论如何也要向扶苏请求留下范仲淹的性命。“太子殿下?”
范仲淹闻言似笑非笑地看向岳飞,然后说道:“看来那位秦太子着实不凡,能让你如此心悦诚服。”岳飞的脸色顿时僵硬了。
随后他直接朝范仲淹抱拳沉声道:“岳飞从未想过背叛大宋,进入秦军只是为了偿还恩情,绝无……”“行了鹏举,你不必与我解释。”
范仲淹挥手打断了岳飞,随后望着他,眼神平静而又幽深。
“你是一位真正的忠直之臣,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我大宋确实不适合你。”
“经此一战,大宋的衰微已经是难以避免的事,秦国也必将崛起。”
“你现在还很年轻,你为大宋做的已经足够多,该去追逐你自己的人生了。”
“我一直担心你与投靠秦国,所以当初才逼迫你立下誓言作为束缚,此乃小人之举,也是我唯一愧对你的事情。”
“那位秦太子是一位雄主与志向远大的君主,值得你去追随。”
范仲淹的语气里充满了感慨。
岳飞闻言心中百感交集,但是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后,范仲淹重新坐直了身体,脸上的表情也收敛了。
他冷冷地对岳飞说道:“你走吧,从此以后你不再是我大宋之臣,也无需再因这个身份而纠结什么。”
说完后他便闭眼不再去看岳飞。
而岳飞在原地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对范仲淹行礼之后便转身离开了。
他们的对话都被秦桧听得一清二楚。
秦桧的监牢就在范仲淹的对面,刚刚岳飞到来,他没有求饶也没有示弱。
他虽然是奸臣但也有自己的原则。
向岳飞求饶以换活命,他宁愿去死,这是他最后的体面。
“范公真是好肚量。”
秦桧冷笑着对范仲淹说道,现在都是狱中之囚,也没什么上下尊卑可言了。
“你此番话为岳飞解开了心里最后的束缚,他此后便再无顾忌,可以心安理得地为秦国效力,好一份大礼啊。”
面对秦桧的嘲讽,范仲淹神色不变。
他抬眼淡淡地瞥了秦桧一眼,随后说道:“既然我大宋没有让这种人才发挥出才干的余地,不如便放手。”“我大宋的衰微已经是难以避免,让岳飞在秦国身居高位执掌大权,难道不比让其他人去好么?”他为岳飞解开心结也是有考量的。
岳飞若是在秦国身居高位、执掌大权,对宋国也有一定的好处。
至少日后若是秦国要覆灭宋国,岳飞也有能力在其中说几句话,甚至更改秦国对宋的战略、延长大宋的国祚。“范公就如此笃定我大宋衰微?”
秦桧冷哼一声,一抬下巴道,“我大宋还有富庶甲天下的江南道!还有至少五十万以上的雄兵!”“秦国当初那么弱小都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我大宋还有如此本钱,为何就没有再度崛起的机会?”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忽然面露讥笑。
“不过也对,扶持一位曾经施恩的将军在秦国身居要职掌大权,范公这给自己留的退路可真好。”“而且秦太子如此看重岳飞,有他为范公说话,您大概是没有性命之虞了。”秦桧从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人。
在他看来范仲淹为岳飞打开心结,是在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而已。
范仲淹依然只是淡淡一笑,随后从怀中取出了一个小小的瓷瓶。“你要干什么?!”
秦桧见到范仲淹的举动后脸色顿时一变,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
然而范仲淹对他的声音置若罔闻,打开瓷瓶之后从中倒出一枚黑色药丸,然后仰首服下,缓慢地整理好衣衫。
他将目光投向从牢房那一道小小窗口投进来的温暖光芒,眼神略有些恍惚。
曾几何时。
他也只是如岳飞一样忧国忧民的年轻人,抱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进入朝堂。
然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他开始和朝臣勾心斗角,踩着同僚一步步走上高位,位极人臣。
虽有心办实事,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将大部分精力浪费在那无趣的争斗上。
得到了权势却少了当初的那些理想,变成了他曾经痛恨的、尸位素餐的朝臣。
屠龙的少年也终将成恶龙么?
范仲淹自嘲一笑,黑血从他口鼻之中不断涌出,过往的一切也都不断在他眼前浮现,宛若走马灯一般。
恍惚之间。
他看见一位衣着寒酸的少年郎背着书箱走到了他的面前,对他伸出了手。“走吧,可以有时间好好读书了。”少年郎对他笑道。“好啊。”
范仲淹怔了怔,随后也是一笑,起身与这少年郎并肩而行,迈向远方。
一入当年负籍求学之时。
牢房之中。
范仲淹靠在墙上,脸上有安详笑意,但气息已经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