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狄仁杰、武媚娘相见,春..(1 / 2)
第233章 狄仁杰、武媚娘相见,春闱开始!(求月票!)
在秦国那边轰轰烈烈进行科举的同时,唐国这边也到了春闱的时候了。
院试一年一次,乡试则三年一次,又称之为秋闱;而会试的时间是在考完乡试的转年的春天,所以又称之为春闱。
而殿试则是在会试结束发榜后的十日内,所以春闱、秋闱、殿试时间都很近。
因此这一年又~叫做大笔之年。
今年便是唐朝学子们的大笔之年,所有学子们都为了这三年一遇的难得机会,从大唐的-各个地方赶往长安。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短短的一首诗道尽了所有士子们心中的风流与-追求。
谁不想在会试上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平步青云?这是所有学子的梦想!
长安城本就繁华非常。
因为春闱的到来,使得长安城的人流量暴增许多,大小客栈都住得满满当当。
街上随处可见年轻的学子,而长安各大青楼和画舫的老板则笑开了花。
因为来赶考的学子哪个身上没几个钱?而且士子嘛,大都喜欢风流玩乐,呼朋唤友结伴出去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还是有很多学子待在客栈里面继续温习,为不久之后的会试做准备。
“怀英,别老是呆在房里看书了?”
“听说那赏碧阁来了十几位新的姑娘,还有位擅长唱曲儿的花魁呢,一起去看看吧,我请客!”一名士子站在房间门口,朝房间里另一名年轻学子邀请道。
然而后者闻言只是笑了笑,然后摇头道:“我不太喜欢去青楼那种地方,还是你们去玩吧。”“不过我觉得你也该收收心了,明日就是会试…。…。”他还没说完那名士子便翻了个白眼。
“行了行了,我对那些功名什么的不感兴趣?你是冲着功名来的,我就是单纯过来玩一遭的。”“你慢慢看书吧,我可走了。”
说完后那名士子便直接转身离开,喊上其他人结伴出去游玩了。
望着他离去的身影,留在房间里的士子无奈地苦笑一声,心中觉得很离谱。
能写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种诗句的人,竟然无心功名和科举,说出来都不会有人信。
还好狄仁杰和孟郊相互熟知,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孟郊已经连续考试数次了,但屡屡不中,于是干脆放弃了在这方面的念想,并且将李白视为偶像。
因为李白被誉为大唐第一才子,纵然才情极高也没有参加科考去追求功名,还写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傲骨铮铮的词句。
可是李白并不是不想考功名,而是受到家世的影响无法参加考试。
但很多人都将这看做李白的名士风流,并且大为称颂并加以崇拜。
想到这里,狄仁杰不禁叹了口气。
这也是他第二次参加春闱了,上次春闱考试因为临场时忽染风寒才导致落榜。
不知道这次他能不能顺利考中?
狄仁杰摇了摇头,收回思绪后准备关上房门回去继续看书温习。
然而就在这时,忽然有一名白袍士子抱着一摞书从他房门前走过,其中有一本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而后者毫无察觉。
“兄台等一下,你书掉了……”
狄仁杰将这本书捡起来后喊道。
后者闻言转过身来,而当看见他的面孔之后,狄仁杰顿时为之一愣。
被他喊住的白袍士子实际上是一名很年轻的少年,但一张容颜却是俊美无俦,比之大多数美人还要更加好看。
狄仁杰愣神许久,反应过来后顿时移开了目光,在心里骂了自己一句。
他怎么会觉得一个男的长得好看?
不过。……确实很好看。
就在狄仁杰心中念头百转之际,白袍少年折了回来,从狄仁杰手中接过书籍后对他点头道:“谢谢。”
声音有些稚嫩纤细,很是悦耳。
狄仁杰看了一眼书籍,然后不禁有些惊奇地道:“这位兄台还喜欢《西厢记》?这不是女子爱看的书籍吗?”
他只是下意识地疑问。
因为《西厢记》这本书讲得是男女情爱,虽然才情很高,但只有女子爱看。
白袍少年闻言脸色一下子冷了,语气生硬地说道:“好书自然是男女皆适,难道这书女子看得男子就看不得吗?”
狄仁杰顿时一阵尴尬。
他自知失言,于是苦笑着向白袍少年拱手致歉道:“抱歉,是我失礼了。”
“在下狄仁杰,字怀英,并州人士,敢问兄台如何称呼?”白袍少年懒得理他,直接转身就走。
留下狄仁杰站在原地好不尴尬。
他望着白袍少年离去的背影,不知为何居然有种上前询问对方姓名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