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科举到来,天下士子跃..(2 / 2)
李世民本来还有些犹疑,但听到杜如晦后面那句话后,心中也觉得有意思。“既然两位大人都觉得没问题,寡人再拦着就有些不近人情了。”李世民淡淡一笑,将目光看向跪在地上的武媚娘。
“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好好做准备吧,寡人看看你能不能尽到前三百甲。”三百甲,听起来是很低的名次。
但要明白一件事情,天下学子有无数,能拿到参加乡试资格的只有十几万。
再从十几万人中筛选出六千人,才能去参加会试。
这六千人便是是大唐最顶尖的学子!
但是这六千人中最后只有三百人才会被录取为进士,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所以李世民还真没有贬低武媚娘的意思,如果武媚娘能从六千人中脱颖而出进入前三百甲,便已经是极为了不得了。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优秀人物都落榜了,能进三百名的无不是人中龙凤。“奴婢定尽力而为。”
武媚娘面露喜色,躬身谢恩。
李世民等人都面露笑意,但他们没能看见武媚娘低下的眼眸中,藏着令人心惊的坚决之色。
她这次便要向天下人证明。
即便是女子又如何?她也绝不弱于任何人!
扶苏开设科举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大秦和燕云十六州之地。
许多士子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前往咸阳城,让咸阳城内的人流骤然暴涨许多。
因为是第一次开办科举,所以这次并没有院试、乡试这些筛选的流程,直接就是集中统一考试。
这次从各地来咸阳参加科举的少说也有七八万人,让这么多士子同时进行考试,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量。。0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秦国急缺人才,要是慢慢设立院试、乡试,那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
所以扶苏干脆搞出一次大会试,为天下士子竖起了一道龙门!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好机会!
只要能在这一次考试中得到好名次,就能一飞冲天,进入朝中为官!
因此这次科举吸引了无数士子。
就连燕云之地也有很多人愿意参加。
一个国家的文风越盛,那么其读书人追求功名也越发迫切。
宋国的士子读书人自然对于功名的渴求是其他国家读书人难以想象的,所以一听到科举的消息,无数人纷纷启程动身前往咸阳。
因为在不少读书人心中都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想法。
要是在宋国参加考试,那不知道多少人都没有上榜的机会,甚至连获得会试资格的机会都难。
毕竟宋国的大环境摆在那里,读书人太多,牛逼的人也太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杀出来一匹黑马。
在秦国参加科举考试无疑容易许多。
因为秦国武风盛于文风,读书人的普遍水平也没有宋国那边高。
不少人都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秦国获得功名很简单。
但是他们却并不知道,这次的科举考试必将在他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