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被扶苏逼疯的宋军:求..(1 / 2)
第160章 被扶苏逼疯的宋军:求求你做个人吧!
没有攻下雁门关,对扶苏接下来的计划并没有影响,甚至于还有帮助。
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想过能打下来。
“王翦现在应该已经在主动与宋军进行交战了,但那杨业作战经验丰富,不知道会不会上当。”白起也点头说道。
而听着他们两人的对话,众人越发感到迷糊了,就像是在听天书一样。
什么计划?什么上当?
他们都在说什么?
见到众人满脸不解之色,扶苏倒也没卖关子,开口向他们进行解释。
“孤此番奇袭雁门关,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宋军的士气,同时也是为了接下来的~计划做掩护。”扶苏指着地图对-众人说道。
“在此次开战之前,孤便与王翦将军制定好了计划,将这次攻打燕云十六州的重心-放在云州上。”
“宋军构筑四道防线,其中云州是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只要拿下云州,就能将宋军的防线从中隔断,破掉连横之势。”
“但若是强攻,必然会死伤惨重,而且还会引得其他宋军驰援,因此唯有示敌以弱,让他们主动出击。”听到这话,项羽眉头紧皱。
扶苏虽然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他总觉得扶苏说的计划不太可行。“示敌以弱。……宋军怎么会上当?”
项羽摇头说道,觉得宋军不会做出这么蠢的事情。“那是你不了解宋人罢了。”
扶苏淡淡地说道,目光深邃,“宋国乃至于中原各国,看我大秦都视之为蛮夷之国,都认为此战宋国必胜。”“在有如此信心的情况下,我秦军再接连战败,宋军信心必然大为膨胀。”
“哪怕杨业稳重老道不愿意出兵,宋国朝廷也不会答应,那位宋王更不会答应。”扶苏虽然没见过赵构。
但他通过从黑冰台所搜集的赵构的信息,再分析赵构的种种行径和作为,就在心中建立起了赵构的人物形象。
赵构并不蠢笨,而且深谙君王之道。
这点从他将满朝能臣武将完美制衡掌握在手上就能看得出来。
但赵构的缺点也很明显。
那便是极度自负且报复心极强!
先是策划赢成蛟叛变,不成后又搞出来一出宫廷政变,还差点成功了。
这无不说明他迫切地想要报复大秦,来洗刷之前失败带来的耻辱!
除此之外,宋人比之唐人还要自傲。
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朝廷里的那些大臣?
这种傲气也很简单,宋国国力比秦国强大十倍不止,凭什么打不过一个区区蛮夷之国?
无论从兵力还是国力上都是碾压,他们怎么输啊,闭着眼睛就能打赢。
而扶苏想利用的就是他们这份傲气!
现在食饵已经抛出去了。
鱼儿能忍住一时,但忍不了一世。
“可是这和我们袭击雁门关又有什么联系?”
蒙毅大概听懂了一点。
但是他还有一点不是很理解。
那就是扶苏在这里打击雁门关内宋军的士气,和云州那里又有什么关系?
“没有压力,他们又怎么会上当。”
扶苏淡淡一笑道。
“只有这边战事出现劣势,宋国朝廷那边才会更加迫切地想取得优势,不然他们的面子往哪里搁?”
扶苏原先的打算是要强攻雁门关。
哪怕拼着伤亡惨重的代价,也要打出秦军的气势,以此和云州那边的战事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这次奇袭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好。
狠狠重创了宋军的士气。
听完扶苏的整个计划之后,账内的众多将领们都感到脊背发凉。
对宋国君臣的反应和将会做出的应对都算计得死死的,这份智谋简直近妖!
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后,蒙毅开口向扶苏问道:“那么殿下,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还要继续攻打雁门关吗?”
“打,但不是真打。”
扶苏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说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如今宋军对我们警惕深重,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让他们风声鹤唳。”
“我们只需要佯装进攻,偶尔小规模攻城一次,如此让他们疲于奔命,进一步压低他们的士气。”
打仗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往往是战术、心理、双方士气以及士兵状态等等各方面的博弈。
谁先顶不住谁就先出局。
简单来说就是看谁玩的套路更脏!
众人听完后,包括白起在内,都点头认可扶苏的这个办法。
雁门关只需要僵持着便是。
真正的目标,还是在云州那边!
扶苏的决策通过后,秦军便按照他所说的办法去行动。
每隔几日时间便来一番打的动作。
好似要集结兵力攻打雁门关。
但是每次又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军队整顿完后立刻偃旗息鼓,还没到雁门关外就又回去了。
让匆匆赶到城墙、做好防御准备的宋军士兵们感到一阵懵逼。
一次两次还好,但当秦军连续四次五次、六次七次这么搞之后,宋军才明白自己被秦军给耍了!
雁门关关隘城墙上。“咚咚咚――!”
代表着集结的鼓声响起。
夜色之中,雁门关上一只又一只火把亮起,照着无数跑动着的影子。
当宋军士兵们再一次见到夜色中的秦军后,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了。
一个月的时间秦军进攻了十几次!
但每次都是要进攻然后又突然撤兵,如同耍猴一般耍着他们!
今晚晚上更是过分,两个时辰前就已经假装进攻过一次,现在已经深更半夜,居然还来第二次!“这群该死的秦人!老子淦他娘!”
一名宋军士兵狠狠地骂道,语气里充满了无尽的恼火之意。
城墙上每个士兵的脸上都很难看,同时还带着深深的黑眼圈,个个是熊猫眼。
即便军中是换班制度。
但只要是敌军进攻,所有的士兵都会被警示的鼓声吵醒,然后起来做好准备抵抗进攻的准备。
但往往是铠甲刚刚穿好一半,结果传来消息说秦军又撤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