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选拔龙骑卫,扶苏御驾亲征!(1 / 2)
第149章 选拔龙骑卫,扶苏御驾亲征!
秦王宫,议政大殿。
今日正是朝会,苏秦向扶苏汇报此次大唐之行的总体收获。
“……十万匹战马共换得甲胄十五万副,仰仗于太子妃相助,唐国额外赠送三万副甲胄。”
“此外唐国放开了与我大秦众多物资的贸易限制,臣自作主张与唐国达成了数桩交易,内容在此,请殿下过目。”苏秦将一份表单呈上。
宦官陈行下去将表单拿了上来,放在扶苏的面前让他过目。
扶苏拿起这份表单扫了一眼。
苏秦代表大秦和唐国达成的交易,大都是铁矿资源、粮草等方面的,全是秦国现在较为稀缺的东西。“苏卿辛苦了,这些粮食和铁矿,都是我大秦目前缺少的东西。”“能从唐国买来自然是最好的。”
扶苏收起这份表单,微微一笑后,对苏秦称赞道。
越到战争时期,粮、铁的需求越大。
先消耗从国外买来的各种资源,最后再动用国内的,才是最佳选择。
“殿下谬赞了,能够让唐国赠送装备、放开粮铁交易限制,这都是太子妃的功劳。”苏秦摇头说道,并不居功。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李丽质一人就占了很大的功劳。
但苏秦的功劳当然也是不能否认的。
众臣得知使团这次从大唐的收获之后,一个个都感到精神一振。
整整十八万副甲胄,加上冶造局制造的那些,完全可以将咸阳城这边的大军全部都武装起来。
不过随之也有一个问题到来了。
“殿下,和唐国购买粮铁这件事……。我750大秦的财政恐怕难以为继了。”“这段时间训练军队的耗费本就甚巨,财政支撑艰难,国库的负担甚艰。”李斯出来拱手说道,语气满是担忧。
他最近看起来要憔悴不少,黑眼圈深重,全都是被财政方面的事给折磨的。
他每日都在忧心如何缓解大秦财政的压力,因为这件事他简直愁白了头发,整日都休息不好。
冶造局、军队的成果斐然。
但这些都是朝里面砸钱财换来的。
现在还要和大唐展开粮铁方面的贸易,可国库实在拿不出钱来。
这个问题十分严峻,李斯提出来后,众臣的神色都变得严肃了起来。
但是扶苏却摇了摇头,对李斯问道:“左相可知孤建造水泥秦直道的真意为何?”
听到扶苏的问题,李斯一愣,下意识地回答道:“修建秦直道,不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对宋战争么?”“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扶苏微微摇头,然后继续说道:“水泥秦直道不论是在安全方面、还是运输方面的便利,都不是以往直道可比的。
“要想促进经济,就需要推广贸易上的发展,加强各城池之间的贸易往来。”
“水泥秦直道不仅仅可以作为军事上的战略用途,同时也可以促进各地的贸易往来,推动经济发展。”
“而左相一直都忽略了这点。”
想致富先修路,这放在哪个时代都是没错的。
扶苏修建水泥秦直道不仅仅是为了便利军事上的运输,也是方便民用,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aebi)
因此他刻意在秦直道的路线规划上途经各个城池,目的就是这个。
“现在孤已经在让那些匈奴俘虏们修建其他的水泥直道,左相需要做的,就是向百姓和商人们进行宣传。”“让更多商人百姓了解到水泥秦直道的便利,便能促进贸易从而带动经济。”扶苏对李斯提出了几点意见。
而李斯听完扶苏的这一席话后简直是茅塞顿开。
所谓当局者迷。
他一直忧心怎么缓解国库财政的问题,但却忽视了发展经济,以及水泥秦直道的便民用途。
直到扶苏这么一说他才反应过来。
只要推动民间商贸,经济不就上去了吗、税收不就多了吗?“臣明白了!”
李斯心头郁气尽散,神采奕奕地道。
现在扶苏给他指出了路,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斯说完,卫鞅又跟着出来问道:“殿下,敢问唐国可愿意出兵襄助我大秦攻宋?”这件事是所有人都关心的。
唐国如果直接襄助秦国,那么攻打宋国这件事就稳了。
这次苏秦代扶苏回答了卫鞅,摇着头说道:“唐王本是不愿意出兵甚至不肯帮助我大秦的。”
“但因为太子妃的一番运作,唐王愿意在边境陈兵做壁上观。若我大秦打得过宋国、哪怕是平手,他们都愿出兵。”
“若是打不过的话,他们只会阻止宋国继续进军。”听到苏秦的话,众臣难免遗憾。
但他们对这个结果其实也早有预料,所以也谈不上多么失望。“即便唐国不助,我大秦又有何惧?”扶苏淡淡开口说道,眸光锐利。
“他们不愿出兵助我大秦,无非是觉得我大秦打不过宋国而已。”
“但有这种想法的又何止是唐国?中原各国无不如此认为,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太弱小了。”“孤便要以此战来向中原各国展示我大秦的实力!让无人再敢小觑我大秦!”扶苏的声音铿锵有力。
他的话就像是一针强心剂,深深注入到了众臣的心中,让他们心中振奋不已!
说完这些话后,扶苏看向蒙武,问道:“赵地那边传回的消息如何,宋国有何动向?”蒙武回到咸阳后,军情这方面的事情都是由他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