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节(2 / 2)
虽然明知道不可能拿到第一名了。
可是刘邦对于这一次的榜单还是相当重视的。
其实刘邦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的目标从来就不是第一名,而是前三名而已。
不过对于刘邦来说,要是能够拿到第三名,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毕竟一直以来,大汉王朝的上榜率并不高,而且排名也不是很好,所以一直受到大家的质疑。
如今更是陷入了假大王朝的嫌疑。
刘邦很迫切的需要一次上榜来证明自己大汉王朝的实力。
如果这一次能够拿到第三名的话,已经足够证明大汉王朝的实力了!
最主要的是这一次的国运值奖励非常的丰厚,比以前丰厚太多了,如果能够拿到这么好的名次,相当于顶了多少次上榜名额了。
所以说,这一次的榜单,对于大汉王朝而言,意义非常重大。
就连刘邦也是为了这件事焦头烂额。
最近各个王朝的皇帝和整个朝廷的大臣们,基本上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了这一次的榜单上,大家都是尽最大努力去搞好农业,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提高粮食的产量。
刘邦也不例外,他基本上每天都询问情况。
这一天,大臣们刚刚上早朝,他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萧丞相,诸位爱卿,这两天的水稻长势如何了?有没有异常.々?”
这时候,萧何站了出来,说道:“回陛下,您就放心吧!我们的秧苗没有任何的异常!而且据说长势相当好!不愧是大宋王朝的高产粮食,亩产三百六十斤的确是比我们的亩产两百六十斤强很多啊!而且因为有专家们的全程指导,说不定到时候的亩产量比三百六十斤还要多!”
一切的步骤都进展的相当的顺利,这样的情况就连萧何也是感觉到不可思议。
本来刚开始的时候,萧何还有些担心会有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切的进展甚至比大家想象的顺利得多。
而刘邦在听到萧何这么说了之后,他也是激动的不得了戒。
“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真是天佑我大汉啊!只要不出现意外的情况发生,这一次我们大汉最起码能够拿到第三名!要是大唐和大明再出现点意外的话,那我们有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名次!”
八五六一零九七八二[灵 珑]
说到最后的时候,刘邦甚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段时间,他过得实在是太憋屈了。
天下人对大汉王朝的嘲笑,让他寝食难安。
现在好不容易要摆脱这种困境了,刘邦瞬间有一种要扬眉吐气的感觉。
笑到最后,刘邦突然问道:“¨「对了,现在大秦王朝的情况如何了?他们的工作做的怎么(李好好)样了?”
然而萧何却如实的说道:“回陛下,大秦王朝现在好像很平静,没有一点要争榜的意思!不过臣觉得,以大秦的亩产量和耕种面积,他们就算是再努力也没有什么用的,所以他们现在的举动是明智的,他们这也算是有自知之明了!”
闻言,刘邦点了点头,他笑呵呵的说道:“大秦威风了那么久,也是轮到其他王朝崛起了!”.
第四百九十一章 嬴政:我的皇儿竟然是这样的人
在所有的王朝都在为这一次的金榜而努力搞农业的时候,大秦王朝却显得很随意,很咸鱼。
朝廷既没有任何的鼓励政策,老百姓们也并没有像其他的王朝一样,为了能够种出高产的粮食,恨不得时时刻刻守在田边。
大秦的老百姓们就跟平时一样,根本没有任何要为了金榜而努力的迹象。
这一现象直接让大秦的朝廷大臣们慌了。
这一日,大家上早朝的时候,大臣们忍不住的上奏起来。
身为百官之首的李斯率先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有事情要启奏!”
因为上一次金榜公布出533来他被赵高利用,最终成为奸臣。现在赵高死了,他必须要表现出更加的忠诚,要为大秦做更多的事情,多多为朝廷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够彻底的得到秦王嬴政的信任。
闻言,嬴政淡淡道:“李爱卿有何事?快说便是了!”
李斯急忙说道:“回陛下,根据臣得到的情报来看,如今万朝各个王朝都在如火如荼的搞农业,为这一次的金榜而努力。唯独我们大秦王朝非常的平静,没有一丝的紧张感。臣认为,我们也可以模仿其他的王朝那样,做一些鼓励政策,如此一来,才能够增加老百姓们的积极性!老百姓们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才有足够的动力去耕种,我们才能够提升粮食的总产量!”
听到李斯这么一说,嬴政点了点头。
其实这段时间,他又何尝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呢?
这毕竟是一个金榜,奖励如此的丰厚。
想要拿到第一名,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可是他的儿子公子羽倒好,连一个鼓励政策都不搞。
一切照常,这样根本就调动不了老百姓们的积极性啊!
老百姓们才是种植的根本力量啊。
老百姓们都不积极,怎么能有更多的收成呢?
本来嬴(chbd)政还以为公子羽过一段时间会安排的,可是这都两个月过去了,却还没有一丝的安排,这让他也感觉到紧张了起来。
最终,嬴政沉吟着道:“诸位爱卿,想必你们也跟李爱卿一样,觉得我们应该拟定一些鼓励政策!不过这件事寡人已经全权交给太子去安排了,他现在没有安排,自然也是有他的理由!这样吧,朕去东宫问一下太子,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