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檐下少年行(1 / 2)
<div style="height: 0px;">
护檐下少年行
“陛下,您这是作何?”
那日傍晚的西暖阁內,司伯良屈膝于与自己不过咫尺的赵骁面前,听到赵骁说自己下的那封谕旨时,他愣了愣,不知那时的自己在想什麽,只是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缓。
他却见赵骁在满地纷繁杂乱的墨纸中缓缓起身,背过了身去,没有说话。
司伯良只得仰头望着他:“……陛下!半年前陈家遗孤之事不过坊间流言,讹传虞家笼络其之事者是居心叵测啊!您如何辨不出真假?”
“坊间流言?”赵骁终于舍得开口,他重复了遍司伯良方才说的话,嗓音低沉,“那据朕所知,半年前那来到虞府之人又是谁?”
“是……”司伯良顿了顿,伏低了身子,“据臣了解,那不过是虞将军……江南之行结交的友人,万与陈家没有半点关系。”
赵骁却冷不丁哼了声气。
“友人?”他顿了顿,忽而转了话锋,“真是好一个友人,话说他虞谨行私自返京之事!朕还没找他算账呢。”
“陛下!”司伯良伏在地上猛地磕了下头,“自上回罗长峰之事朝廷本就外强中干,大褚边邻蛮夷更是与我朝虎视眈眈啊!我们真的不能……再失去虞将军了陛下,再犯错,谁都承担不起!”
老臣顶着砍头的风险直言正谏,然而被背叛冲垮全身的圣上早已听不进去丁点。
赵骁终于舍得回头,却对着那自其登基以来尽心辅佐于身侧的老臣怒吼:“闭嘴!你別给我再提上回!”
司伯良急忙又磕头,他的声音有些颤抖:“陛下息怒。”
“爱卿,”从上方传来的声音叫人不寒而栗,司伯良微抬起头,见赵骁的眼眶通红,他盯着自己道,“你今日为何如此之怪?”
赵骁的声音毫无起伏:“朕身边已经没人了,你也要离朕而去吗?”
暗沉的温室內,司伯良不敢再说半句话:“……”
磕着的头最终也没能抬起,司伯良听赵骁的声音越来越远。
圣上摇晃着步子向外走去:“司丞相,此事朕已做好打算,便不必再劝,朕龙体不适这段时日辛苦你了,接下来,就好好休息吧。”
“轰隆——”一声,话毕时,西暖阁雕刻着繁复花纹的朱门被圣上猛地拽开,司伯良只来得及匆匆抬头瞥一眼那身着龙袍之人的背影,衬在流金的夜色中,竟显得如此单薄。
原来,天已经这麽暗了。
室內安静下来。
司伯良突然开始止不住地流泪,温室的熏香溢在鼻间,叫他咳声连连。
满地素笺中心,暗沉的宫室屋檐之下,唯其一人跪身匍匐在地,蜷缩起愈发苍老的身体,泪水不住地掩在已然湿透的袖间,无声地诉说着半生走过的荆棘。
到如今,司伯良已经想不明白,赵骁究竟是真的把虞家来的那江南小子当成了陈氏的遗孤,还是另知晓什麽隐情,他是想借那冠冕的言辞来收拢兵权,还是用其控制今时这位风头始终过盛的将军,再次拆解他为这江山落下的满身累骨。
窗外夏蝉直鸣,在闷热的季节裏让人愈发地头昏脑胀,“嗡嗡”的鸣声叫深宫的嫔妃不堪其扰,而它昼夜不歇,顽固得叫人发指,使尽浑身解数只为用其破土后短暂的生命,一遍又一遍却覆满生命力地呼唤着夏日的生息。
直从深宫的老树鸣到湖亭的枝桠,长夜走进旭日微光。
“伯良,那你可清楚自己今时今日在为了什麽,又因何坐在此处与我相谈?”
清晨侯府的凉亭內,虞老侯爷执一盏白瓷壶,为石桌对面的人续上了一杯清茶。
自那日西暖阁司伯良顶撞赵骁惹得龙顏大怒之后,圣上重新回朝,坐上了金銮殿之上的那把龙椅,而司丞相被迫告了病假,亦不敢再多言。
至于圣上下谕旨令庄冉作太子伴读之事,背后更是流言颇多,搅起了几波风浪。
那庄冉是何许人也,是否真为已故的陈业舟将军的儿子暂且不论,他往虞府住的这小半年大家伙可是实打实地瞧见了。
明眼人谁看不出来,皇上这是要针对谁。
那朝上朝下围观的群众接下来该往哪裏跑,道是来去几番,乌泱泱一片。
只是这会儿苦了虞老侯爷,忙得昏天黑地还要抽出时间来陪这告病假的司丞相。
然而司伯良却并未对虞衡的发问及时做出回答,他静静地坐在那儿,忽而将面转向了凉亭旁寂寂的湖池,仿佛在躲避着什麽。
虞衡顺着司伯良的方向看去,盯着让蜻蜓点过而荡起水波的湖心道:“伯良,你今若是怀疚而来,我想你何苦为难自己,又非你之过错。”
水波荡起一圈一圈,环环簇拥着往岸边。
“而你今若是来给谨行两句提醒,”虞衡说到这儿顿了顿,无奈笑道,“更是大可不必,我儿为这天下江山捐躯数载,最不陌生的便是小心。”
几十载光阴磨砺出的数不清的褶皱,在虞老侯爷的脸上轻微地浮动着,他收回了望向湖石的目光,把脸转向了另一张沟壑的面庞。
“你便放心去吧。”虞衡道。
司伯良也在看着他。
那一日湖亭旁,司丞相最终也没有问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只是临到走时,他望向虞衡:“我能再问一个问题吗?”
虞衡笑起来:“司丞相,你今日又问出了什麽问题?”
司伯良没理会眼前人的打趣,他回身看着那依旧坐在凉亭下的人:“那庄冉,真是陈家遗孤吗?”
“不是。”虞衡道。
司伯良顿了顿:“上回你说之事,是认真的吗?”
这话问得云裏雾裏,虞衡却轻轻笑道:“伯良,这便是第二个问题了。”
虞衡的回答亦是含糊,司伯良听罢,却不禁一阵悲恸,心脏漏跳了半拍。
司伯良:“……谨行,还好吗?”
倏忽一阵怪异的风吹过,搅起鬓丝,他小心翼翼地问道。
虞衡没有拒绝回答:“那孩子离开之初,他确是少了些理智,被我斥责后关进祠堂反省,出来时已无大碍,只是诸多事端需处理,我亦多日未见到谨行。”
“你……”事已至此,司伯良也无话可说,他驼着腰,循着凉亭前的石子路缓慢地踱步出了园,离湖亭的人越来越远,直行至出口的月洞门,他再次回身,“虞衡啊虞衡,年轻时候那麽死板的人,没成想老了反倒变了样。”
说罢良久,司伯良也不见虞衡反应,无奈嘆了口气,他转身出了门。
独留虞老侯爷孤身一人坐在亭中的石桌前,为自己倒上一杯清茶。
树梢的蝉虫依旧一刻不停地鸣着,虞衡抬起手中茶盏,沿着杯壁浅抿了口,他喃喃道:“……伯良,本非暗昧之事,又何必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