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 > 复山河 > 第591章 貌合神离的联盟

第591章 貌合神离的联盟(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被觊觎的贵族Beta 被学霸室友掰弯后 虫族婚爱手册 算了算了,随便吧 白月光是我非我 男配他过分撩人[快穿] 冠军法则 顶流女团预备中 戏神反派的中恐游戏烫门指南 不当坏女人后[快穿]

第546章 貌合神离的联盟

年关将至,整座南京城都弥漫在节日的喜悦中,唯独朝政百官愁眉不展。

党争的升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最初大家跟着起哄,本质上是为了向内阁施压,希望能够分得更多的权力。

早在数十年前,江南地区就出现了限制君权的思潮。

在南方士林圈子里流传很广,只不过大家也就当一笑谈。

当时皇权正处于鼎盛时期,大家私底下吐槽几句还行,没人敢真给搬到朝堂上。

随着国势的衰落,情况渐渐发生变化。

指望代代诞生明君,祖坟的青烟冒干,怕是也做不到。

既然无法保证皇帝素质,那就想办法限制皇权,从而让帝国永续传承。

作为既得利益者,大家也可以跟着一起永享富贵。

永宁帝的瞎折腾,为这一中心思想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百官废帝之后,就有士子向内阁兜售「限制皇权的理论」,并且获得了部分朝臣的支持。

其中最大的支持者,就是江南士绅集团。

如果一直国泰民安,让上一届内阁连续执政十几年。

到了皇帝亲政时,为了避免自己遭到清洗,没准那帮阁臣真能搞出「大虞版的君主立宪」。

勋贵系联合朝中各派,对江南士绅集团的打压,让这轮限制皇权运动走向底谷。

辽东军的造反,更是让「限制皇权运动」破产。

随着朝廷南迁,情况又渐渐发生了变化。

大家猛然间发现,现在大虞朝的局势,同之前的情况差不多。

同样是君主年幼,同样是内阁辅政。

倘若想要限制皇权,现在无疑是最佳的机会。

一旦等小皇帝成年,再想推动这一运动,那就不可能了。

况且内阁诸公,也有动力去推进此事。

如果能制定规则,削弱皇帝的权柄,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朝堂上的辅政内阁众人,其次才是朝中百官。

毕竟,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皇权和相权的博弈,就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过。

想法是离经叛道了一点,可架不住里面蕴含的利益太大。

本以为是共赢的事情,结果推进到了内阁,却碰了一鼻子的灰。

倒不是几位阁臣坚决维护皇权,而是眼下的局势,根本不适合这麽干。

权力散出去容易,想要重新收拢起来,却是难如登天。

本来朝廷就有些压不住地方势力,倘若再打破了皇权的神圣性,就更拿地方督抚没辙了。

光赋予了官员们更大的权力,却无需承担相应的义务,正常人都知道这种玩法无法长期持续。

内阁的担心是从全局考虑,但对官员个体来说,明显不这麽想。

在他们看来一旦捣鼓出新玩法,把皇权关在笼子里,大家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无论怎麽贪腐,都不需要担心掉脑袋。

捅出再大的篓子,也能靠人脉关系运作解决。

凭藉先发优势编织起来的大网,只要大虞朝存在一天,他们的荣华富贵就享之不尽。

倘若某一天把帝国玩儿崩了,大不了换个皇帝继续。

用这套不完整的理论,忽悠开国君主有难度,但后面那麽多皇帝总有几个脑子不好的。

内阁不愿意冒险,让限制皇权派倒向了地方督抚。

一项重大政策的推动,除了走中央路线外,还可以走地方路线。

自下而上的改革,难度虽然大,可终归有成功的希望。

站在这些官员的角度看,他们觉得这项改革一旦成功,帝国将获得封建地主集团的大力支持。

眼下衰落的国势,将随着统治集团的重新团结,得以浴火重生。

至于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因为涉及到了自身利益,大家还是选择性的看不见。

……

「四川巡抚丶福建巡抚丶湖广巡抚丶云南巡抚丶贵州巡抚,联名上奏抵制朝廷的人事调动。

江西巡抚丶浙江巡抚丶南直隶巡抚,虽然没有明确站出来反对,但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武将轮换,同样遭遇了挫折。

各地将领找出了一堆的理由,否定了朝廷的人事调整。」

贺正则脸色阴沉的说道。

自李牧卸任首辅之后,这还是内阁主导的第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结果就遭到了当头一棒。

不光内阁的声望受损,负责主管人事任命的吏部,更是被架在了火上烤。

吏部的调令,无法决定官员的去向,这还是大虞朝开国以来的第一遭。

以往的时候,就算有官员不满朝廷的人事任命,也就私底下搞点儿小动作。

把事情摆在台面上,公然和内阁进行对抗,在之前是完全无法想像的。

偏偏这些人一个个手握实权,没有足够的理由,内阁也不能轻易动他们。

「预料之中的事情,土皇帝当的好好的,谁愿意轻易离开老巢啊!

我们进行的人事调整,看似符合规定,可本质上还是调虎离山。

以那帮老狐狸的见识,很容易看破我们的谋划。

只是没想到这帮家伙,居然敢直接跳出来,公然和朝廷唱对台戏!」

史清尘语气平静的说道。

相较于其他阁臣,他这位监管兵部的主官,遇到的类似场面要更多一些。

早在围剿白莲教叛乱时期,前线的官军就经常对朝廷阳奉阴违,选择性的执行命令。

只不过这些问题,都被一封封捷报所掩盖。

战场上瞬息万变,前线将领随机应变,理论上完全说的通。

有显赫的战绩在手,朝廷也不好说什麽。

后续随着勋贵系的做大,逐步在朝堂上占据了优势,又对这些不起眼的旧帐,重新进行了定义。

黑历史彻底被洗白,当年的抗命,反而成了一段佳话。

不过这种事情,既然开了一个坏头,那麽就会有二丶三丶四丶五丶六……

发生的次数多了,就要就成了常态。

「人事调动失败,那麽我们之前的谋划,也丧失了意义。

短时间内,各方被人事调整吸引了目光,可要不了多久他们又会把火力对准『还都京师』。

朝野上下的舆论,对我们非常不利。

如果强行按下此事,恐怕没法给各方交代!」

柏锦文忧心忡忡的说道。

能够到北京祭天,肯定比在南京好。

哪怕大虞采用的是双首都策略,南京城扮演的终归是陪都角色,政治上的号召力始终差了北京一筹。

礼部在这个问题上,处境非常尴尬。

作为主管礼仪祭祀的衙门,他们支持定都南京,本身就是在和礼制对着干。

不过身份决定立场,这是官场的常态。

如果他只是礼部尚书,那肯定是带头上书,要求还都京师的带头人。

可现在柏锦文的身份先是阁臣,其次才是礼部尚书,政治上自然要优先全局战略。

「压力再大,也必须坚持。

如果还都京师,光每年的国防投入,最少要增加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倘若北虏南侵,朝廷的军费开销,还会增加的更多。

何况北方各省的重建,也需要大量的钱粮投入。

短时间内,朝廷根本拿不出那麽多钱粮。

相较于盲目还都,不如留在南京积攒实力。

至于北方各省,我们只要配合安南都护府的移民工作即可。

当地的人口减少了,需要朝廷投入的赈灾粮丶战后重建经费,自然就少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男配他过分撩人 首辅养成,从种田开始 死火山 骷髅幻戏图 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置换凶途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复山河 与岳母的不伦 吃禁果(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