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重回七零当厂长 > 70-80

70-8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星光攻略 摘星者 金色月光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网游之演技一流 美人为馅 你敢说你不性福 恋爱基因缺陷 投资返现,千亿神豪 女主播调教饲育 白亦篇

“我这边有个问题,咱们这工程开工大概什么时候?施工人员大概有多少?”

负责后勤,管的可不就是吃喝拉撒这些事吗?

吃住无疑是最重要的,住稍微能将就下,吃的话讨厌一万个上心。

多少人,什么时候,她得想着采买的事情。

第一个问题让仝远愣了下,下意识地看向南雁。

“仝师长你看我做什么?”南雁笑了起来,“负责土建施工的可是你,建筑工人的人选你有什么想法吗?”

南雁倒也没觉得陶然是在刁难自己,要是她肯定也会问这个问题。

烫手的芋头又被甩了回来,仝远点头,“这个问题你不用太担心,回头我调派部队的人过来,连带着炊事班一块调过来。”

陶然松了口气,这样最好,不然成百上千人吃饭可是个大问题。

“那现在咱们是在选址,我是不是先找个大厨过来,起码得供应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伙食吧?”

“这倒是,选址可不是三两天的事。”仝远看向南雁,“南雁同志觉得呢?”

“成,那辛苦陶然同志,这事你跟国兴同志商量着来?”

孙国兴没什么意见,组织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干。

要怎么配合都行。

李昌宏也没啥问题,毕竟他刚接到命令,脑子还没转过来呢。

碰头会暂时告一段落,这边陶然要出去找大厨,顺带着还要去弄点米面菜油肉,不然怎么做饭?

“我跟你一块去,了解下咱们沧城地区。”

陶然迟疑了下,“那专家和技术人员……”

他们不是今天要过来吗?

南雁看了眼正在跟孙国兴说话的仝远,“仝师长在,不用担心。”

陶然领着人离开这边招待所。

沧城地区比陵县热闹些,但热闹程度十分有限。

陶然跟南雁介绍着本地的城市规划,忍不住又问了句,“这些专家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这涉及到主食。

南雁笑了下,“工程建设的都是吃馒头,更方便,回头弄面粉就行。”

陶然只想着不能委屈了专家、技术人员,倒是忘了这个。

“也是,南雁同志您之前主持过这类项目,比我有经验。”

南雁看她脸上那苦涩,“季主任说陶大姐你之前在妇联工作,怎么想着来这边了?”

“各单位都有工会有党组织,下面公社也有妇联主任,其实我这个地区的妇联主任也没啥用处,充其量给人劝劝架,倒不如来这边干点实在事。”

南雁大概明白过来。

妇联的工作也不能说暂停,但市、地区这一级别的工作的确有点不上不下,具体的工作落实还是以公社生产队、街道为基本单位,从中央到省里再到县、公社街道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回七零当厂长》 70-80(第6/23页)

么个流程。

市、地区的存在只是多了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多了浪费少了没关系。

难怪陶然觉得没意思,非要来干点不熟悉的工作。

“化肥厂做得好,怎么也能给咱们当地百姓带来一些实惠,我这也算做了点小贡献。”陶然并非办公室看报喝茶的那类人,有一颗实干者的心。

“后勤工作其实还挺麻烦,想要做好也不容易。”

陶然笑了笑,指着前面的粮油店道:“做啥都一样,但总得有人做。”

化工部拨款的项目预算还没到账,暂时先赊账。

陶然姐俩跑了粮油、副食品和肉店,把这些东西采买好,让人送到招待所的2号楼,“南雁同志你还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去北边看看。”

沧城发展重南轻北,相对来说北郊土地贫瘠,种庄稼也长不好,荒芜了许多。

南雁听招待所的服务员这么说。

也从陶然这里得到了证实。

“这边有不少的鱼塘。”

陶然指了指那些大水坑,“因为靠近运河,所以引水倒是方便,用来养鱼,这也算是咱们本地的一个小产业。”

九月下旬的北方城市多是染上一层金黄色,但北郊这边显得坑坑洼洼。

鱼塘散落在各处,瞧着也没做什么养殖规划。

走近了看,这鱼塘里的鱼个头也不是很大的样子。

陶然脸上带着些许尴尬,“盐碱地,养鱼也养不好。”

“可以养鸭子,这些鱼长不大也没什么关系,喂鸭子就行。”南雁想了想,“我老家那边现在就是养鸭做鸭绒被出口到欧洲那边,今年接了不少订单,估摸着这会儿已经在去欧洲的货船上了。”

陶然没这些经济头脑,听南雁说这个也不是很懂,“那现在弄这个是不是晚了?”

“看看吧,回头等专家和技术人员确定了厂址选择再说,要是这片地还空着,可以用来养鸭子,一来给咱们的建筑工人加点肉,二来鸭毛鸭绒也能挣点钱,等回头化肥厂建好了,兴许这边的养鸭技术也都十分完善,可以再搞个大型的养殖中心。”

要不是养猪消耗的粮食多,南雁会更推崇养猪。

话说到这地步,陶然多少明白过来,“咱这项目要持续几年呢,再说了到冬天也不见得能施工,要不回头我组织一群人来养鸭?”

她没什么经济头脑不假,胜在会为人考虑。

这建筑工人没有上千人下不来,又是从部队里拉来的子弟兵,干活多辛苦,可不得让人吃好点?

吃鱼怕刺卡脖子,但吃鸭肉倒还好,顶多就是鸭肉老有点塞牙嘛。

但好歹是肉。

多添一道菜也是她们的一点心意。

“行呀,那回头我喊个人过来,教你怎么弄,我老家那边也算有这方面的经验。”

陶然笑得开心,“行嘞,那我等您喊人过来。”

南雁在这边鱼塘之间走动,溜达了一圈到了运河边上。

大运河早就断流,一百多年了。

沧城段这边倒也还好,瞧着水位充足可以通航。

“之前季主任倒是安排人疏通了运河,咱们这边倒还好。”

断流的原因也跟沧城这边没啥关系,但想要再沟通南北可就难咯,谁让北方的水资源着实匮乏呢?

南雁看到有人在运河岸边洗衣服。

这是活水,有人洗衣服还真不奇怪。

沿着运河走了一段,眼看着快中午头,陶然领着人回去。

专家和技术人员们已经到来,跟着仝远去勘测选厂址了。

“那估摸着刚好错开了。”孙国兴说了一句,看向南雁,“仝师长年轻人血气方刚,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有些坐不住。”

陶然听到这话觉得有些好笑,仝远年轻,那这位更年轻呢。

直接说坐不住就行,干嘛还带上前面那些有的没的。

南雁倒是比她想象中沉得住气,“有干劲是好事,咱们就是需要有干劲的人。”

这边陶然安排着去弄午饭,南雁则是打了几个电话。

跟红武公社那边打了个电话,赵留真听到南雁的声音险些没绷住情绪,“走的这么匆忙,咋也不说一声呢。”

她还好,刘焕金和林蓉娘俩红了眼睛,比兔子还兔子呢。

明明是好事,却这么悄无声息的走,让人担心。

“我挺好的,这边着急就没顾得上,等我过两天安顿下来就给家里写信,让我妈还有林蓉他们别着急,我好着呢。”

南雁叙旧了两句,就说起了这边养鸭的事情,赵留真倒是挺赞成,好的经验完全可以带到别地去嘛,这样一来多多少少也算有成绩。

至于推荐的养鸭能手,“要不我安排小曹过去一趟?再加个小姚怎么样?她其实也挺熟悉这些的。”

南雁听到这俩人选乐呵了,“那就让姚知雪过来吧,小曹就算了,别耽误人挣钱。”

姚知雪对养鸭这事还真挺熟,让她来不耽误事。

而且钟厂长也放心,他本来就想安排个人在她身边呢。

“成,那我下午去趟县城,跟小姚还有钟厂长说这事。”

赵留真挂断电话就去找刘焕金,让她准备点东西给南雁带过去,也算全了这一番情谊。

人走了也甭指望再回来,真要是舍不得那就多准备点东西。

御寒的衣服被子褥子什么的都准备些,比千言万语都实在。

赵主任说她去找钟厂长说这事,南雁就没再给肉联厂那边打电话。

她又去了个电话往首都那边,联系化工部,让安排设计院的人过来,推进总图设计工作。

化工部明显有点惊,“你们选好厂址了?”

“就这几天的事情。”

化工部的工作人员更惊了,“是不是有点太快了些?”

选址考虑的事情多着呢,你这离开首都才几天呀,光是筹备班子就得用上点时间,咋就把厂址落实好了呢?

大化肥厂的建设是计委推动、化工部主导,南雁这一通电话惹得化工部开了个小会,下午就安排人去设计院找人,要去沧城那边做设计蓝图。

打算一同去沧城的还有化工部许副部长,作为推进最快的化工厂,沧城这点进度推的有点快,他不亲自看看不太放心。

这事南雁不知道。

下午两点多钟,又来了一批专家和技术人员,南雁带着人去进行厂址勘测。

刚巧跟仝远带的人撞到了一起。

两拨人马都来到北郊的盐碱地这边。

“你看好这块?”

“有水靠近运河,荒地不占用农田,就看土壤承载力怎么样了。”

大型设备对地面的压力也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回七零当厂长》 70-80(第7/23页)

,这不只是打好地基就成的事情。

还得看土壤本身的条件。

盐碱地自然比沙地要好一些,但具体的数据,还得这些专家、技术人员来确定。

南雁问仝远,“你们之前去了那里?”

“南边有块地一直空着,本来说是要建厂,我带着人去那边看。”

他觉得北郊荒芜了些,建厂后对周边的带动作用没那么强,还是应该优先考虑南边。

但那边建设条件不太好,尤其是想要引进铁路有点麻烦,专家们先否定了这个选择。

等到日近西山时,这边的勘测告一段落。

可用。

仝远觉得如果这是一场斗争的话,那自己这个二把手还真是输给了南雁——

你看人家第一选择就比自己的强。

“要不再看看别的地方,说不定还有更好的选择。”

负责选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也不是第一次负责这事,自然不会反对。

南雁也没意见,“仝师长说得对,咱们肯定得选最好的这个,那就辛苦大家这几天多跑跑。”

一群人跑了大半天,回到招待所这边都有些不太愿意动弹。

孙国兴来找南雁,“化工部那边傍晚打电话过来,说许副部长明天想要来看看这边的情况。”

南雁觉得可能是自己中午那通电话的缘故,“那你去给那边去个电话,就说咱们厂址还没最终决定下来,他过来也是看盐碱地没啥用,等过两天吧。”

孙国兴觉得这话有点不好说。

他正想着要不跟南雁商量着换个说辞,就听南雁说,“算了我来吧,你忙你的去。”

作为总指挥,有事得顶上去,不然那不叫总指挥。

是缩头乌龟。

作者有话说:

二更啦

? 074 背后捅刀子

南雁倒也没那么虎。

电话接通到许副部长家中, 南雁简单说了下这边的情况,“您要不先派设计院的同志过来探探路,等过两天再过来也不迟。”

孙国兴松了口气, 横冲直撞不好。

得罪了化工部那边有啥好处,只会耽误项目, 也耽误自己的前程。

好在这小同志就是幽默了点, 其实还挺会说话。

南雁顺带着汇报了下工作, 请领导指示了下, 这才挂断电话。

瞧着孙国兴那模样忍不住打趣,“我又不是二愣子,哪能呀。”

“你是不愣头青, 我傻。”孙国兴觉得自己可太傻了。

老同志有情绪了。

南雁连忙安抚, “知道老同志你这是担心我,放心, 这项目还没开始呢,我可没打算当逃兵。”

这哪是逃兵不逃兵的事?

孙国兴只是觉得自己到底是退休了的老同志, 年纪大了跟不上趟,闹不懂这些小年轻的心思。

“是我老了,不中用了。”

“哪能啊。”南雁眨了眨眼,“刘玄德六十岁才登基称帝, 咱才五十七,不老不老。老骥伏枥尚且志在千里呢, 您真打算回去当个退休老头给人看大门去?要真想看大门, 咱要不去干校那边,我看传达室的那个老大爷忒不讲究, 就那么鸟笼大的地方, 乱糟糟的一团, 咱过去后肯定能收拾好,说不定还能给干校的那群同志起到带头作用呢。”

刚才还有点郁闷情绪的孙国兴笑了起来,“你这张嘴,不去做宣传可惜了。”

“我字写的丑,去了宣传部还不得自卑死?”

孙国兴才不信呢。

就这张嘴,去了肯定能搅乱风云。

自卑那都是别人的事。

不过这一番话下来,他对这个年轻的总指挥倒是有了不少亲近之意。

他亲自去给南雁端来了晚饭,一碗温热的小米粥还有一个玉米细面窝窝,一小碟咸菜外加一颗鸡蛋。

“化工部的丁司长倒是咱们这边出去的,不过他这人很喜欢明哲保身,怕是不会来这边。”

南雁剥鸡蛋直接吞了下去,这也无可厚非。

“总比在这边乱安插人强,我可不想我的工程里面到处都是别的领导的人。”

孙国兴瞪了一眼,“什么叫你的工程,让人听见肯定给你穿小鞋。”

南雁喝了口小米粥,然后她遇到了小米粥刺客。

烫到了舌头。

南雁略有些狼狈,吃了口玉米窝窝缓解痛感,“哪能呀,谁这么闲得无聊。我胆子小老同志你可别吓我。”

孙国兴可算是知道啥叫倒打一耙了。

愣是被南雁逗得哭笑不得,“明天你们要去哪边?”

“往小邢村那边去,沿着运河看看呗,不然回头这设备可不好运。”

国外进口的设备抵达天津港后,走运河无疑是最经济划算的。

依托运河,厂址的可选择空间小了许多。

南雁想了想,还是觉得今天看的北郊就挺好,但再看看呗,说不定还能有更好的选择呢。

作为办公室主任,孙国兴需要掌握整个工程的进度,和南雁保持最畅通的消息沟通。

聊到北郊,孙国兴倒觉得这地方也不错。

关键是不会牵扯到当地百姓搬迁,麻烦就少了许多。

让他想,暂时也想不出更好的选择。

“那咱们要是跟大港油田那边对接,这天然气运输也是麻烦事。”

“不麻烦,地下管道就行。”地面交通运输麻烦,远不如直接走管道。

“管道?”

南雁喝完最后一口小米粥,“嗯,走地下管道,差不多一百公里的距离吧。”

这个距离不算远,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专家和技术人员看看,管道施工的可行性。

可以的话,她就跟上面打报告。

孙国兴忍不住问了句,“这事你跟仝远说了吗?”

“还没来得及,等明天我跟他说。”

还没商量这事呀。

上了年纪的人听到这话挺犯愁。

仝远可是军代表,实权派的人物。

要不是上头指定了南雁这个负责人,那肯定是仝远总指挥啊。

某种意义上,那就是抢了他的权。

仝远能没情绪吗?

孙国兴是见多了这种事情,虽说都是为了工作,可人到底不是机器,哪能真的毫无触动。

南雁如今又先斩后奏的弄一出,怕仝远情绪爆发,这事回头不好收拾。

人最忌讳交浅言深,但孙国兴是办公室主任,总要对南雁负责。

这提醒让南雁愣了下,末了说了句,“仝师长要心底里不服气,这工作还真推动不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回七零当厂长》 70-80(第8/23页)

仝远抓的内容虽然换个人也能做,但军代表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老同志别担心,等会儿我去跟仝师长聊聊。”

南雁真的挺累,走了一下午,她的身体素质抗不过仝远他们,和日常工作就是走走看看的专家、技术人员也没得比。

现在吃饱了就想休息,但工作还要进行。

隔天再找仝远缺了诚意,所以现在立马过去商量这事,更合理一些。

收拾了碗筷,南雁去那边清洗时想着该怎么说。

脖颈里有点凉意让她猛地抬头,看到仝远站在那里,缩回了手。

没下雨。

但有人是不是一把年纪还有点不正经?

被抓了个现行的仝师长轻咳了一声,“你这要洗多少遍?”

七遍,符合日本人的工匠精神。

“仝师长您是龙王啊还会行云布雨,当我小孩逗我玩?”

仝远没接这话茬,“还在想厂址的事情?”

两拨人马都觉得那一处好,那这北郊就是真的好。

但就这么贸然定下来也的确不合适。

再用几天时间,把其他地区都走走看看,谨慎一点很有必要。

他以为南雁在想厂址的事。

“倒也不是,正想着怎么跟你商量事。”南雁想来想去,决定还是有话直说,“沧城没油田,咱们的化肥厂需要天然气供应,指望的就是大港油田。但油田距离咱这边少说也有小二百里地,仝师长你想过怎么把天然气运过来吗?“

仝远愣了下,“这事不还早着吗?”

再说了,他就是过来监工顺带着督工,等这边建设完成后,自己还得回部队,这事……

这事跟眼前这人有很大关系。

南雁可是钦定的厂长啊,工厂尚且没建好,她的身份已经定了下来。

她自然要考虑这事。

并没有长远考虑的副总指挥给自己找补,“那这个得先看看设计院怎么说吧?”

“关于如何运输,设计院不外乎是提供两个方案,地上和地下,地上交通运输大概就是依托于火车,地下则是依靠管道。仝师长你觉得哪个好点?”

仝远觉得自己怎么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问这话的人,她在想什么。

“你的意思是走地下?”

南雁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你觉得怎么样?”

仝远稍有些迟疑,“走地下的话也不是不行,但是工程量会加大。”

“正常,我不熟悉咱们这边,问了下老孙同志,从大港油田到咱们这地面距离也就是一百公里不到,要是走地下的话距离应该会更短一些。如果你觉得可行,那咱们回头就让专家和技术人员再勘测一下这输气管道怎么铺设。”

仝远觉得自己的思路被她带走了,“我没说我同意这事。”

“我知道,还得再慎重思考,老孙同志觉得我自己一言堂不合适,说我得跟你商量,省得你闹情绪。”南雁把话摆到台面上来说,“仝师长你没闹情绪吧?”

仝远觉得自己被当成了小孩。

他十分别扭,“这是工作,我不会在工作中带个人情绪。”

“就是,我就说老孙想多了,他还不信,你回头你帮我证明。”

仝远:你是不是也把自己当小孩呀?

非要在老同志那里证明点什么,这不是小孩是什么?

“你这腿都软了的样子,明天还能出去吗?”

“咋不能呢,别小瞧人。”

作为领导,不止是要指挥有方,更需要起到带头作用。

仝远其实有些不太相信,主要是这身板儿太单薄了些,的确不是搞劳动的高手。

倒是符合自己对她技术出身的印象。

总指挥不出现在现场并没有什么问题,就如同军事家也并不一定非得是神枪手一般。

但如果倒在勘测现场,那就闹笑话了。

但出乎意料,接连三天的勘测南雁跟了上来,甚至还跟着技术人员学到了不少。

脱口而出就是一些专业词汇,他都有点听不懂。

“相对来说还是北郊合适。”

不管是取水还是水上运输,还有日后化肥的向外运输,北郊都是更合适的选择。

南雁写了报告,召开会议,与与会人员沟通,找负责人、专家和技术人员签名后,拉着仝远一起去首都汇报工作。

比起安排专人送过来,自然还是当面汇报更合适。

化工部的许副部长时隔不到半月,再度见到南雁,“怎么面黄肌瘦的?这是水土不服还是饿着了?”

“工作忙嘛,这说明我有认真投入到工作中,真要是吃的膀大腰圆,中央得派人来调查我了。”

仝远面对这位副部长不敢多说什么,听到南雁这般说,总算明白她私底下怎么就这么不着调了。

面对领导,更不着调!

她怎么敢?

但许副部长显然没有找她麻烦的意思,“行,那就选这里,不过现在天气冷了,施工作业怕是持续不了多久。”

南雁也想过这事,“我们先把地基弄一下,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再施工。”

冬天施工问题多,这又是个大工程,自然不能赶着来。

不过也有能做的事情,南雁有安排。

她没着急走,继续汇报工作,提到的就是管道铺设。

这事仝远承认自己被说服了,但想要说服部委的领导,怕是有点难。

他觉得南雁有点操之过急,起码得拉几个专家或者技术人员来帮忙说话吧?

但出乎意料,许副部长听到后认真看了南雁撰写的可行性报告,只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预算能控制住?”

“能。”这方面南雁是有经验的。

化工部提供施工所需三大材,再加上有部队这边提供施工作业人员,实际上的最大开销来自于吃喝住。

而在这年头,吃喝住也花不了多少钱。

这个可行性报告很快就被通过,剩下的只是走个过场。

仝远惊呆了。

“不用开会讨论?”

南雁带着人去吃饭,“这你就不懂了吧?你要是请我吃饭,我就告诉你为什么。”

仝远咬了咬牙,掏了这烤鸭的钱,“你说吧。”

“别这么一副要英勇就义的模样。”南雁打趣了句这才说道:“我上面有人。”

简简单单五个字,让仝远神色都处于恍惚之中。

这可真是简单粗暴到极致的回答。

但好像真就这么回事。

“都说朝廷有人好办事,这话也没说错,之前我认识工业部、外贸部的几位领导,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他们能帮我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回七零当厂长》 70-80(第9/23页)

限,能够让化工部的二把手这么配合我工作,你说是不是因为我上面有更强有力的支持者?”

那可不是?

仝远知道南雁说的是谁。

之前就有小道消息,她是主席亲自任命的厂长。

仝远半信半疑,主要是觉得这种事情分明是国.务.院那边指派,主席不会插手。

但事实如今摆在自己面前。

她真的是大有来头。

“当然,这也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虽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但能够让许副部长爽快应下的,还有其他缘由。

比如南雁每天都会让孙国兴跟化工部这边打电话,汇报工作进度。

化肥厂这边什么进度,化工部十分清楚。

南雁主动告知一切,让许副部长人在北京掌控全局,自然也不会为难她。

仝远看南雁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

“你考虑的倒是挺周全。”

“那是,那么多人等着看我热闹呢,我可不得表现的好一些,省得被人抓住小辫子。”南雁小心的撕扯了一块鸭皮吃,不怕吃这个长肉,她现在需要长肉。

“仝师长你不想看我热闹吧?”

仝远嗤笑一声,“没那闲工夫。”

南雁笑了起来,“我觉得也是,那我请客,给您家人捎回去一只烤鸭。”

仝远听到这话迟疑了下,没拒绝。

实际上带回去也是自己吃,毕竟他的家人就是他自己。

南雁也捎带了一只回去,主要是让佟教授和小徒弟尝尝新鲜。

她之前从化工部这边淘来了一些期刊杂志,让佟教授研究这个。

至于关于机器设备,还早着呢,倒也不着急。

先把国外的发展现状搞清楚了再说。

不过一只烤鸭显然不够,南雁回到沧城这边,发现姚知雪来了,一同到来的还有那十二位干校的专家教授——南雁给自己选的翻译团队。

招待所多了十来个人,热闹了许多。

仝远打了个招呼,放下了那只全聚德烤鸭回家去,他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不过这个搭档真是对干校的这帮人情有独钟。

也不知道被灌了什么迷魂汤。

姚知雪看着离去的人松了口气,“他比厂长都严肃。”

可吓着她了呢。

“仝师长年纪轻轻的就当了师长,而且还身居高位,自然得保持几分严肃模样,不然管不动下面的人可不好。”

姚知雪表示明白,“可南雁你就没这样。”

她就一直乐呵呵的从来不摆架子,大家也都信服她。

“那是因为我有咱们厂长这个靠山嘛。”

姚知雪不这么觉得,她觉得是南雁有本事,能带大家奔好日子,大家自然信服。

不过这话争辩起来也没意思,她连忙把大家托自己捎带来的东西给南雁。

棉被冬衣春夏服装,吃的用的还有钱。

像老太君过大寿似的,各方宾客都送了礼。

南雁看着那一辫子大蒜,还有刚巧能煮着吃的一袋玉米、一麻袋花生和毛豆,满满两麻袋的新棉花。

她小声说道:“这些都有的,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都是大家伙的心意,亏得韩教授他们跟我一起来,不然我可弄不了这些。”

姚知雪还带来了一兜子咸鸭蛋。

“对了南雁,这边养鸭子的话,回头也弄被服厂吗?”

“可以试试看。”南雁也不好说,“起码可以弄个小作坊。”

“小作坊也能做大,对了被服厂的事情我忘了跟你说了。”

那可真是让姚知雪开了眼界,不知道原来鸭子除了吃竟然还能挣大钱。

关键是被服厂把春季广交会的订单交货后,前段时间又接了很多订单。

这次不用买收割机,钱是真的进入被服厂的账本上。

“马书记说他都没想到这个小作坊能赚这么多钱,这不公社又要养鸭子了。”

在看到了商机后,马书记和赵留真不假思索就要搞大产业。

南雁笑了起来,“其实养鸭赚钱,养鹅也能赚钱,回头可以考虑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一个新鲜词汇,姚知雪不太懂,但她记了下来,等回头给赵主任打电话时,说一下这事。

分别了许久的人再见面时有说不完的话,但长途跋涉的辛苦终究是战胜了兴奋劲头。

姚知雪沉沉睡去,南雁却是躺在床上有些睡不着。

房间里堆满了陵县老乡们送来的东西。

甚至日化厂还让姚知雪捎带来了好几麻袋的卫生用品。

生怕她在外面用不着这些似的。

南雁翻了个身,把脸埋在枕头里。

他们怎么都这样啊。

第二天一大早,顶着红红的眼睛,南雁安排工作。

佟教授领着翻译团继续研究那些化工、机械方面的期刊杂志,甚至还有一些旧报纸。

姚知雪和陶然去北郊那片看看,在哪边适合养鸭子,回头选个地弄个小型的养鸭基地。

至于南雁本人,则是要跟稍稍休息了两天的专家技术人员继续勘测,研究管道铺设的地质条件。

得找到合适的路径,确定了管道铺设线路,再跟化工部要钢管。

至于副总指挥仝远仝师长,他则是先调来一批驻地的战士和民兵,在这边挖地基。

孙国兴这位办公室主任,筹办处年龄最大的老同志,则是领着人汇总各处每天的工作进度,将消息定时传达到首都那边。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只不过化工部那边对管后勤的陶然去捣鼓养鸭场有些奇怪,“这难道是想着养鸭子卖钱筹备资金?”

几个化工部的领导说笑着,其他都能理解,但养鸭这事真弄不明白。

“说是要给负责建筑的工人加餐,而且她之前在陵县那边,养鸭还养出了心得,没少挣钱。”

鸭子能挣几个钱呀,那肉柴得慌一点都不好吃,也就是全聚德的烤鸭味道还不错,寻常人做不出太好吃的鸭肉来。

鸭蛋么,味道也不如鸡蛋细腻。

真想不出来。

但等着许副部长请来了外贸部的同志,说起了养鸭做罐头做鸭绒被出口赚了不少钱这事,一群搞工业的人都沉默了。

良久才有人开口,“这能推广一下吗?”

外贸部这边过来的是一位司长,姓黄,黄司长摇了摇头,“这得有合适的条件,用小高同志的话来说得因地制宜,你非要到戈壁滩上养鸭子那是想做木乃鸭吧?”

黄司长的小幽默让化工部这边也都笑了起来。

“那养鸡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遗忘心机大佬初恋后 [综恐]肝露谷,但恐怖mod 老公每天都觉得我在出轨 别跑,我是你的书啊! 影帝的炮灰前夫想开了 男主他不让我混吃等死 每天都在招人恨[快穿] 已婚,勿扰 原来皇后不爱朕 独宠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