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 70-80

70-8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九零致富日常 顶级Alpha老板为何这样? 九十三个红绿灯 要命!谁家指挥拎刀上啊 妄恋[撬墙角] 谪龙说 就说别让AI振兴酒厂!! [崩铁]丰饶小蝴蝶在罗浮 将军 被金毛犬男妈妈养大的孩子

容姝看着耶律加央画在纸上的轮子, “这个轮子,有更省劲的法子,我想想, 给画出来。”

人比动物强的方面就是会借助工具,容姝上学学的都快还给老师了,幸好还知道滑轮这个东西, 虽然已经忘的差不多了,但她记得好像有好几个轮子。

滑轮组的省力多少由绳子股数决定, 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n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1/n。

若是两边都用滑轮组,到时通过人转动轴柄,而吊台固定在绳子上, 要是需要运重物就放上去,一棵树下一个仓库……

的确比靠人力运上去省力。

谁都不想摔一个屁股蹲,更不想把腰累塌了,所以干活格外卖力。

乌迩有牛筋,各家各户宰了牛,牛筋就用来绑羊皮袋,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有粗有细,有长有短,幸好都没坏,不过还是看的耶律加央一阵头疼。

容姝在王帐绞尽脑汁地画滑轮,轮子和绳子就能省力气,可是到底要多少条绳子,几个轮子容姝也不知道,物理题早就还回去了,她爱的只有美食,就剩一个法子,那就是做出来试。

大小两个滑轮,然后慢慢试怎样最省力,乌音珠还过来看了看,只可惜她对这些一窍不通,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几个轮子拉东西就省力,不过容姝熬鹰,她也熬,乌音珠带了两本书过来,准备和容姝奋战到天明。

大毛二毛可没打算在帐篷里待一夜,它们有更广阔的天空。

乌音珠只拿了笔和书,可是一点吃的都没拿,她想好好学大楚话,以后有机会也去看看丹增说的地方。

丹增说给她带糖葫芦回来,糖葫芦,肯定特别好吃。

乌音珠看着看着书,思绪就飘远了,对放荡不羁的草原人来说,静下心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会儿是大楚的罗衣,一会儿是草原的羊肉串,等容姝试好了绳子,回头再看乌音珠的时候,她已经趴在桌上睡熟了。

乌音珠微微张着嘴,睫毛时不时动一下,安静的乌音珠和平时不太一样,这样好的姑娘怎么能把生命停留在二十一岁呢。

容姝起身为乌音珠披了条毯子,然后坐下继续试,没有学过物理的人很难想到用多个轮子来减少重力,要是能做出来,就能省很多人力,不费力少用人自然也就节约粮食。

殊途同归。

只要能节约粮食,容姝愿意多费些力,毕竟耶律加央穷。

嫁狼随狼,狼穷也没办法。

乌音珠睡着睡着就醒了,她胳膊麻了半条,龇牙咧嘴的,一抬头,容姝还没睡,容姝看了她一眼,“先睡吧,我一会儿也睡了。”

乌音珠揉着胳膊,“嫂子饿不饿,我去烤个红薯?”

不说还不觉得,一说还真感觉有点饿,乌迩的红薯,容姝舔了舔嘴角,“那要个大块的。”

夜深,烤红薯的味道香甜,乌音珠也选了个大块的,她一边啃一边道:“嫂子,是不是要打仗了……”

见容姝目光诧异,乌音珠垂下头,“就是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哥哥要在长岭山修城墙,商队也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去大楚了,乌迩开始征人,那些士兵好久都没回来了……”

乌音珠问道:“是要打仗了吗?”

容姝道:“我嫁过来只能保证二十年不起战乱,修城墙是为了御敌,倘若大楚不遵守约定,城墙会有很大的用处。”

容姝的目光很温柔,“你哥哥很聪明,能想到这个办法,只不过修城墙不是件容易的事,咱们什么事都得从头开始。”

乌音珠听丹增说过,万事开头难,商队也是这样。

两人把红薯吃完,容姝又试了试滑轮,她睡了一个多时辰就天亮了,一早,容姝就带着滑轮找耶律加央。

耶律加央一晚没睡,眼睛累的都是红血丝,想的简单,做起来难,他跟乌迩的木工做了一晚上,才想办法给轮子挖了凹槽,打磨,试转,一晚上没干别的,但是轮子就是不好。

容易裂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70-80(第6/15页)

力气大的话轮子还会出现很深的划痕,用不了太久轮子就要不得了。

很费,而且打磨的不够光滑,费力。

木匠年纪大,不比耶律加央,一晚上坐的是腰酸背痛,骨头嘎嘣嘎嘣响,“王上,我这把老骨头不行了,得歇歇。”

耶律加央坐下,继续看轮子,这种木头做的东西,他一只手就能捏碎,怎么吊东西。

耶律加央挠了挠头,抬头看见容姝过来了。

他把轮子藏到身后,若无其事地站起来,“怎么起这么早,脸色也不好,昨晚什么时候睡的。”

容姝避重就轻,“过来给你送个东西,你看看。”

容姝做的是小轮子,还没手掌大,两个轮子用木钉固定轴心,一共两个,“你试试是用这个拉东西省力,还是用一个省力。”

耶律加央拧着眉试了试,和容姝试的一样,这样省力的多。

一个小轮子,能吊的东西比大的多得多,耶律加央只是读过几本书,哪儿知道其中的奥妙,“阿姝,这样不费劲儿!”

容姝笑了笑,日出的霞光撒在两人脸上,耶律加央也没刚才那么沧桑了。

“轮子试试能不能倒膜,做个铁的,禁用一些,在轮子上用点油应该会更好拉吧,我记着有一会儿油撒地上,地面就特别滑。”

这耶律加央听懂了,“你就是弄了一晚上这个,快回去睡觉,剩下的交给我。”

为了乌迩不睡觉,耶律加央舍不得责备,心里又难受,倘若乌迩再强大一点,容姝就不会受这些苦。

容姝点了点头,“那我回去睡啦。”

今天尤其地早,草原上没有人,耶律加央把轮子收到羊皮袋里,然后快速亲了容姝一下,“我送你回去,也躺一会儿,养足精神,干活才更快。”

他不是没有熬一夜过,练兵打仗的时候,连轴转都有,只是这个太难,耶律加央脑袋疼。

他拉着容姝的手,另一只手拎着大袋子,“明天,最晚后天,就能给做出来。”

再过些时日,留在大楚的人就该回来了,耶律加央怕耽误时间。

回王帐之后他抱着容姝睡了半个多时辰,然后就去了木匠那儿,做容姝说的倒膜。

倒膜,顾名思义,做东西用的模具,往里面浇东西,能做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来,这个比轮子简单,木匠一下子就弄明白了。

就是铁水太热,普通东西搁不住,得用耐热的砂石。

耶律加央忙这个,其他人也没闲着,尼玛带人上山砍树,清理树枝,杂草,总算找出了一条最近最陡的山路。

达娃安排好商队,一月两次,商队缩减了一半的人。

剩下一半,则是去每家每户,收多的粮食,青稞,红薯,土豆,白菜,萝卜,豆子。

容姝列了个菜单,又找了几十个阿婶,做大锅菜,菜单一天一换,三天一轮,早晚饭都是红薯稀饭,中午饭第一天是萝卜炖羊肉,主食蒸土豆。

第二天是红薯土豆牛肉煲,主食是青稞饼。第三天是牛肉末炖豆腐,主食蒸红薯。

其中,不定时加一些青菜,烤肉,也是改善伙食。

做大锅饭,还得需要一只大锅。

*

八月十三日,留在大楚偷师的乌迩人终于回来了,一回来,就去了军营,在军营待了半日,就去了长岭山。

连家都没回。

长岭山上的树遮天蔽日,爬山要爬几千尺,若非乌迩人天生高大,身体好,一般人还真是吃不消。

更登和克珠还没来得及拥抱家人,就去山上烧砖了,烧砖的地方定在了半山腰,这里的土壤最适合烧砖,而且,半山腰既方便往上运砖,也方便从山脚向上运砂石。

砖窑很快就搭起来了,在大楚被人指着鼻子骂拖后腿没出息的两人手上活儿一点都不比砖窑的老人差。

柴火,砂石,泉水,一堆又一堆,这些全都会变成一块一块结实的砖头。

不得不说大楚人很厉害,但乌迩人也不差。

学盖房子的人回来之后也没回家,直接去了山上挖地基,地基深十尺,山顶上的城墙要把山顶的树全部砍掉,树根挖出来,半天功夫,干了不少活,又好像什么都没干。

“大家歇歇,先吃饭了!都把活放下过来吃饭!”

以往干活都是自备干粮,但是长岭山太高了,回家不方便,所以吃大锅饭。

大锅饭,还不知道味道咋样呢,不过怎么说呢,热乎。

肯定比凉呼呼的饼好吃。

一人手里拿个木饭盆,一双筷子,准备去打饭。

队排了好长,在队伍末端,能闻到饭香。

伸着脖子往前看,动作快的已经打好饭了,随便找个地方就坐下吃了。

眼尖的人能看见饭盆里的东西,两个圆溜溜的蒸土豆,还有皮,但是洗的干干净净,萝卜炖羊肉,大块的萝卜大块的肉,萝卜是白色,有点透,羊肉是肉粉色。

咽口水的声音此起彼伏,这饭看着不错,就是不知道味道咋样。

75. 第七十五章 回乌迩的第十六天 还剩二……

就像以前做的烤肉, 闻着也很香,但是吃起来干巴巴的,并不是特别好吃。

但愿午饭不是这样。

乌迩人不喜争抢, 排队的时候不用人说就把队排好了,一个一个打完饭,就去树下坐着吃,很快就到了克珠和更登。

在大楚待了四个多月, 回乌迩又有半个月的马程, 回来之后连家门都没进, 直接上山, 吃的更别说了, 窝窝头和干粮, 没一样好吃的东西。

还喇嗓子。

这儿的早晚饭就是红薯稀饭, 味道还行, 不过不太顶饿, 所有人都等着中午这顿。

很快就轮到了克珠,他排在更登前面。

总共三条长队,给克珠盛饭的是乌迩的年轻姑娘, 裹着头巾,脸上还带着笑,接过饭盒, 盛了两大勺菜,又捡了两个圆滚滚的蒸土豆。

“那边有汤, 得自己去盛,想喝多少喝多少。”姑娘盛完饭,冲着克珠笑了笑,“快去吃吧, 一会儿就凉了。”

八月初已经入秋了,乌迩的秋天很短。

克珠回过神,端着饭盆找了个地方,很快更登也来了,两人神情如出一辙,为什么一顿中午饭给盛那么多。

这要是在大楚,都够一天吃的了。

克珠拿起筷子,“尝尝,趁热吃,不是说能盛汤吗,可别没了。”

更登这才注意到吃饭的人都狼吞虎咽的,土豆不剥皮,菜一吃一大口,感情是怕汤没了。

他先闻了闻,然后咬了口土豆,面,还甜,还是乌迩的土豆好吃。

菜闻着挺香,更登夹了一块肉,一口吃到嘴里,萝卜炖羊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肉,三分之二的萝卜,两大勺,分量很足。

羊肉炖的很烂,有没有散,肉很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70-80(第7/15页)

一抿全是肉丝,炖的也香,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咸味不重,除了羊肉的膻味,还有香味,却不属于羊肉。

应该是香料。

好吃,大锅做饭就是香,萝卜水灵极了,吃到嘴里全是萝卜汁,沾着羊肉香,再啃一口蒸土豆,那滋味绝了。

比起窝窝头,这顿饭简直是神仙吃的饭菜。

也不是说多好吃,味道恰到好处,咸淡适中,肉和菜都是好的,再有容姝给的方子,能差到哪里去。

要是每天都是这样的饭菜,干活都有劲儿。

克珠很快把饭吃完,他还记得有汤喝,乌迩人喜欢喝酒,喝奶茶,汤倒是不怎么喝,他尝尝味道怎么样。

放汤的是一个大桶,有个木头勺子,克珠伸长脖子往里看了一眼,汤是浅褐色,用勺子一捞,捞出来两块骨头。

没多少肉,但确确实实是肉骨头,汤还用肉骨头做,这伙食……

骨头很多,并不用担心吃不到,克珠只捞了两块,他对更登说:“汤里有骨头,是牛肉汤。”

有牛肉味道的汤就是牛肉汤,没毛病。

更登眼睛瞪大,他还以为就是萝卜汤呢,“你快去问问,以后天天这么吃还是就今儿一天!”

克珠去问,得到的答案自然不是天天这么吃,而是每天菜式不一样,三天轮一次。

明天吃红薯土豆炖牛肉,后天牛肉沫炖豆腐,大后天又可以吃萝卜炖羊肉了。

克珠嘿嘿一笑,“我问了,菜单是王妃定的,这日子可真有盼头。”

能吃饱睡好,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修建城墙是为了保护族人,吃过饭,克珠和更登带着人去烧砖,一下午,吃过晚饭,又把活捡起来,直到最后一丝光亮消失……

做饭的十几个姑娘端着锅厨具去小溪边刷,她们负责这边几百个人的早中晚饭,晚上也不下山,直接住在这里。

在山里住其实挺害怕的,深山老林,黑漆漆的,还有野兽嚎叫的声音,阴森森的让人害怕。

但是这是她们长大以来做的最大胆也是最开心的事。

因为这件事对乌迩有用。

菜肉和粮食是从下面搬上来的,运东西的吊车还没装好,很费力气。

上山不容易,做饭也不像在家里一样。做饭是架的大锅,好几口大锅,蒸土豆,炖菜,烙饼,尤其炒菜的时候,用的是挖土那么大的铲子,一天下来,脖子酸胳膊疼的。

吃过饭还要把锅铲刷干净,差不多忙一整天。

一想以后每一天都是这样,其实还有点害怕,在帐篷里躺着多好呀,一点都不累。

但这个念头一从脑子里冒出来,自己都忍不住唾弃自己,多少人忙着建城墙,可比做饭累多了,也没谁说干不了不干了。

而且,王妃都干活,那个大楚来的公主……其实在容姝刚来的时候她们还看不惯来着,凭什么公主就能嫁过来当王妃,大楚人,保不齐是奸细,她长的是好看,但一定娇滴滴的,脾气也不好,她们才不会像奴才一样供着她。

但是容姝和她们想的不一样,她从大楚来,带来了蔬菜种子,让孩子们读书识字,教给他们怎么煮火锅,怎么给肉去腥,怎么炒菜炖菜……

容姝没有公主架子,她对乌迩人很好,她把这里当家,所以她们也要把容姝当家人。

这些菜都是容姝教的,该放多少调料,放多少水,煮多久,全是容姝教的,教完还问她们用不用再说一遍。

容姝是拿菜教的,她煮的菜比这个好吃多了,她可真温柔,王上怎么有这么好的福气,娶这么好的媳妇。

她们要是男子就好了。

几个姑娘在夜色下托着下巴,目光放远,心中不约而同地想,要是男的,就可以和王上比摔跤,不过当姑娘也好,容姝对她们可太温柔了。

十几个姑娘睡了两间帐篷,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男人就开始打地基,烧砖了。

她们要准备早饭,你推我我推她,揉着眼睛起床,准备早饭,她们还要拾柴,存的柴火不多了。

马上就是九月,十月,不知道哪天就会下雪,而城墙……听克珠说,没有几年是建不成的,她们要为冬日做准备。

要是吊车能用就好了,会省很多力气。

耶律加央第一次试吊车。

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差不多五十尺,在容姝看,有一百五十米,滑轮固定在树杈上,三人高的位置,绳子从凹槽绕过,吊车固定在绳子上,一人在树下放东西,另一人在上面拉。

吊车里放了二百斤的白菜,一装进去,绳子就往下坠了一大截,耶律加央心一紧。

容姝站在后面,心也沉了沉。

滑轮是固定的,又没有啮齿,能拉动的只有绳子,先向上拉,然后再把吊车送回去,这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法子。

滑轮的很高,就是怕吊车擦地,可二百斤的东西,太重了。

拉绳子的人手上戴着羊皮手套,然后还在滑轮上抹了油,二百斤的东西他能背动,但是会把脊背压塌,更别说爬山了。

他深吸一口气,扎稳马步,把绳子在手上绕了两圈,一咬牙一用力,一边拉一边收绳子。

轮轴咯吱咯吱地响,树杈晃了晃,显然不能承受这么重的重量。

但吊车动了,虽然有点慢,但是缓缓地,沿着高坡往上爬。

牛筋和麻线揉在一起的绳子,麻线断了有牛筋在,麻线好几股,又给牛筋增加凝聚力,哪怕吊车坠着,但还是结结实实的。

一尺,两尺……

拉绳子的人眼睛更亮了,他鼓足了劲,觉得自己可以拉更多,再多五十斤,不,一百斤也能拉得动。

干活就是这样,只要提着一口气,就能一直干下去,但要是歇一会儿,就提不上劲儿了。

还剩二十尺,十尺,五尺……

吊车落地。

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耶律加央看了眼容姝,像求表扬的大狗一样,看,那个是我做出来的。

耶律加央过去检查了一遍,滑轮铁铸的,没有坏,但是挂滑轮的树杈已经被勒出一条裂痕了。

可以用羊皮垫一垫,绳子没什么问题,有些麻线断了,但是一捆还是好的。

吊车的底有些下塌,可以换更结实的木头,吊环没啥事,耶律加央把这些都记下来,改一改再试。

油用的是花生油,闻着还怪香的。

耶律加央让做滑轮的人回去好好睡个觉,因为这个已经好几天没好好休息了。

耶律加央拉着容姝回王帐,真累啊,又挺知足的,他躺在床上兴致勃勃地和容姝说:“可以多建几个,别的山也得建,这个法子好用,还可以运人上去。”

二百斤一次,到时候看看是人背着爬山快,还是这个快。耶律加央很高兴,他把两只手枕在脑袋下面,腿耷拉在床边,这是他和容姝,还有很多乌迩人一起做出来的,这是所有人的心血。

容姝倒了两杯水,往里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70-80(第8/15页)

放了两勺蜂蜜,水杯放在桌上,她躺到了耶律加央旁边。

难得的安静时候,这样躺着就很好。

耶律加央躺了一会儿,就睡着了,看来是真的累,容姝仰头看着耶律加央,他闭着眼睛,呼吸平稳,眉间有一丝倦色。

累极了才会说着说着话就睡着了,容姝伸手碰了碰耶律加央的眉心。

轻轻一下,容姝又把手缩了回来。

容姝不想耶律加央这么累,也不想乌迩走向那个结局,世事两难全。

希望城墙能早日建好。

耶律加央醒的时候天快黑了,他坐起来,骨头咯噔咯噔地响,吸吸鼻子,闻到了饭香。

顺着香味走出去,耶律加央见桌上摆了一个盖着的砂锅,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阿姝。”

容姝又端了一个砂锅过来,“饿了吧,快吃。”

耶律加央见过砂锅,但没见过砂锅当碗,“这什么,就这样吃?”

76. 第七十六章 回乌迩的第十七天 哪怕容……

耶律加央伸手把盖子拿下来, 里面是一锅菜,土豆块,码的整整齐齐的卤牛肉片, 豆芽菜,萝卜丝,上面撒了一层褐色的酱,很浓稠, 闻着也很香。

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盖子有点烫手, 耶律加央蹭了蹭衣服, 他把另一个砂锅的盖子也揭了下来, 里面是一样的东西。

他挑了挑眉, “以前没见你做过, 这是什么。”

容姝道:“砂锅米饭, 也叫煲仔饭, 是南方的吃食, 不知道做的好不好,要是做成功的话,锅底应该有一层锅巴。”

锅巴耶律加央也没吃过, 毕竟连大米都没有的地方,把饭做糊了,太浪费了。

耶律加央没吃过的东西太多了, 每样都新奇,容姝把煲仔饭拌了拌, 酱汁是几十年的秘制酱汁,肉也是精挑细选的卤肉,配菜是焯好的萝卜丝,豆芽菜, 干豆皮,米饭铺了一半,剩下的全是肉,配菜是小咸菜,辣口的,很下饭。

耶律加央学容姝拌煲仔饭,褐色的酱汁融进米粒的间隙中,把每一颗圆润饱满的米粒都染成了棕褐色。

牛肉卤的时间很长,肉散而不烂,用筷子拌的时候能轻而易举地戳烂,保准米粒挨着牛肉丝,牛肉丝挨着豆芽菜。

一砂锅的饭,绝对能填饱肚子,耶律加央又拿了两只勺子,递了容姝一只。

大口吃饭才香呢。

两人安安静静吃完这顿饭,耶律加央把碗筷收拾了,收拾完东西,他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夜色很好,但他又要走了。

吊车还有的忙,等什么都弄好,所有都装好还有好些天。

耶律加央是乌迩的王,可除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没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一样都要离家,一样地,思念妻子。

容姝把耶律加央的包袱收拾好,送耶律加央出门,耶律加央今天唠叨地厉害,“天冷,多穿点,早晚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有什么事找尼玛,想我的话……就让大毛二毛来找我,我会回来。”

八月中旬的风比以往更凌厉,吹在耶律加央的脸上,有轻微的刺痛感,容姝点了点头,冲耶律加央挥了挥手,回屋喂这两只鹰。

葡萄干和桃仁儿,吃完就飞出王帐,冲向九天了。

*

城墙在紧锣密鼓地修建,建城墙的总共有近两万人,从山谷两侧,同时并行,挖窑,烧砖,打地基,建城墙,更有守着吊车的,每日精细看护,用完一次就上点油,跟对待自己的老祖宗似的,就怕磕了碰了。

尽管这么多人修建城墙,但是进度并不快,相反,很慢。

地基深十尺,城墙高三十尺,中间是实心的地垒,最上面是可以站人,瞭望,射箭的。

而且城墙两面十分光滑,不然人说爬就爬上来,这城墙建的还有什么意义。

一尺城墙就要用数千块青砖,而乌迩一个砖窑一天不停歇地烧也就烧一万块,就算这么多人,一天也筑不了几尺城墙。

哪儿哪儿都是问题,哪里都有漏掉的地方。

更登和克珠很发愁,他们觉得对不起每天这么好吃的饭。

会烧砖的只有他们两个,别人从头开始教,怎么也得用几个月,建城墙停滞不前,而另一边,乌迩商队缩减至两支,以往一个月商队能去两次,如今只有一次了。

虽然一次两次听着显不出什么,但是,真放到每月卖的肉,粉条,土豆,那可就少多了。

晋阳火锅店的张掌柜和乌迩做了一年多的生意了,少了谁的货也少不了他的,但是,别人就不一样了。

运往别的城的货物少了大半,价格相对涨了不少。

也不知道是咋回事。

卸完货物,张掌柜跟着达娃丹增上楼,时常见面,几人已经称兄道弟了。

张掌柜问了问,为啥以后商队一个月只来一回。

丹增盘算着一会儿去哪儿买冰糖葫芦,他看着张掌柜,然后把目光放到门口,面露无耐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天马上要冷了,乌迩每年九十月份就下雪了,今年这天,估摸着还得更早一点,马和人跑不了太多次。”

路途遥远,气候严寒,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张掌柜唉声叹气,“天一冷,可以一回多送一点嘛,我现在开了十家火锅店,还想把火锅店开到大楚各地呢。”

丹增笑笑没说话,达娃一向话少,跟张掌柜道了别就回去休息了。

丹增问哪儿有卖冰糖葫芦的,张掌柜没想到丹增一个大男人还爱吃这个,“后街王婆子卖,那东西倒牙。”

丹增点了一下头,又问永州最近怎么样,贸然问盛京的事太唐突,再说他是乌迩人,问了只会增加张掌柜的防备之心。

张掌柜道:“还是那样,没什么大差别,永州比以前繁华多了,皇上任命了新城守,冠军侯去豫州守城了,我呀,就盼着太太平平的,不然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永州也起风了,张掌柜还穿着单衣,冷得直打哆嗦,“我多赚些银子,以后去江南看看,听说那里风景好。”

丹增没去过江南,他听张掌柜讲,那里是好地方,有山有水,有青石板,城中就有河,还有画舟小船,烟雨绵绵,美不胜收。

得带乌音珠来看看,不过乌音珠喜欢的是草原。

丹增冲张掌柜笑笑,然后去了后街,明儿回去,他跟王婆子定了好多糖葫芦。

永州城没什么变化,但比以前,好像严了许多,城中守卫增多,而且都是生脸。

看见他没多大反应,但是目光如影随意,背上刺挠得慌。

丹增在城中饶了一圈,又给永州的乌迩人留了暗号,让他们务必小心,若有变故,要么进山,要么想办法出城。

小心留意,性命为重。

丹增不清楚容誉是怎么想的,但能感觉到他对乌迩的敌意,既然选择和亲,为什么又要想方设法把王妃留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70-80(第9/15页)

大楚呢。

很多事耶律加央都没说,丹增自然想不到容誉对他们王妃有那种感情。

这才两年,二十年谈何容易。

不仅是乌迩,大楚似乎也在做准备。

丹增面色沉重,在太阳下山之前回了客栈,达娃也回来了,他下午出去一趟,采办要带回去的东西。

多是刀具篮子,想带回去试试乌迩能做不。

达娃神色也不轻松,显然是察觉出不对来,他道:“尽快回去,以后每次商队,我都会跟着来。”

丹增点了点头,乌迩人进盛京可不容易,要是盛京有他们的探子就好了。

从永州到盛京,要经过重重关卡,当时护送王妃回京的人说盛京戒备森严,混进去难如登天。

只能先放一放。

盛京的情况比两人想象得更严峻。

永州换了城守,是容誉的人,朝中大臣也被他洗了一番,容誉继位两年,已经从什么都不懂的新皇成长成手段狠厉的帝王了。

手下羽林军乃是先帝留下的暗卫,却成了他手下最锋利的鹰犬。

如今朝中,平阳侯府风头一般无二,可是府上的二小姐却深居简出,鲜少参加宴会。

陆昭云五月初成的亲,当时容姝已经走了,她递进宫的帖子也没回信,再后来就听到了容姝回乌迩的消息。

她如今管着陈府中馈,大大小小的事全要来问她,一天下来头昏脑胀的,幸好夫君体恤,又懂得上进。

可有时候,她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容姝,她去了乌迩,现在还好吗。

她这儿有很多容姝送的东西,衣服收拾,书本字画,傍晚,陆昭云和徐家老小用完晚饭,二弟陈洺之喊住了她的夫君。

在陆昭云印象中,陈洺之话很少,自从容姝回京之后,他病了两日,如今一看更显单薄。

只是她做嫂子的,不好过多关心小叔子。

陆昭云看了夫君一眼,点了一头准备离开。

陈洺之开口道:“兄长,我有一事想劳烦嫂嫂。”

陈裕之似有不解,转而笑了笑,“莫非是相中哪家姑娘,想请你嫂子……”

陈洺之有一瞬间的失神,但很快他就摇了摇头,“不,我是听说嫂子手里有本《中庸》,想借来看一看。”

陆昭云记得,那本《中庸》是容姝送她的,只不过她一向不喜这种书,只翻看了几页。

自是舍不得,可夫君在这儿,陆昭云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夫君二弟等一会儿,妾身这就回屋拿。”

陆昭云在屋里翻了翻,恐怕夹了自己的书签,书的扉页有容姝写的几句诗,恍惚之间,有什么东西在陆昭云脑子里闪过。

书借给了陈洺之,兄弟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

当兄长的,有时比爹娘更好谈心,陈裕之今年成亲,兄弟两就差了一岁,但他可比陈洺之这个弟弟稳重得多,他淡笑道:“你如今已立业,该考虑成家了。”

陈洺之抱紧书,“我没有这方面的心思。”

陈裕之不再催了,“你心里有数便好,”这模样可不像没心思的,倒像是一颗心都投进去了。

两人又走了一会儿,陈洺之道:“兄长,当日长公主回京,皇上有意留下长公主。”

这事一直憋在陈洺之心里,直到容姝平安回乌迩,他才敢说出来。

陈裕之没绕过来,“留下?可长公主不是已经回乌迩了吗……长公主怎么留下,她是和亲……”

“兄长忘了赵颜兮吗,让赵颜兮去乌迩,长公主不就留下来了。”

陈裕之一阵后怕,万一真换了,乌迩王又发现了,岂不是一场大灾。

如今平阳侯府独大,这大楚的天都变了。

陈洺之道:“赵姑娘现在好好的,保不齐皇上还有这样的心思,日后,必起战乱。”

陈裕之想说如今大楚也很好,太平无忧,百姓富饶,打也能打的过大楚,可是这太平的一切是一个女子换来的。

想用就用,不用了就丢弃,长公主已经嫁到乌迩了,难道,用让她信赖的故国,对着她拔剑吗。

这……

陈洺之道:“若有那日,我一定是向着长公主的。”

陈裕之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弟弟,他是大楚人,知道该做的选择是什么,可面对陈洺之,又很难说出口。

你是大楚人,乌迩是异族,哪怕容姝用一生换来了几载和平,但若是大楚朝乌迩开战,你也必须站在大楚这一边。

因为你是大楚人,这是你的国家。

容姝不过是个女子,怎可与一国相较。

可就是这样的女子,救了大楚一个国。

陈裕之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兄弟二人僵持了一会儿,还是陈裕之退了一步,“放心,不会有那么一天的。”

77. 第七十七章 回乌迩的第十八天 耶律加……

陈洺之冲兄长行了一礼, “我回去温书了。”

陈裕之看着亲弟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以前废寝忘食读书是为了科考, 如今进了六部,还不忘看书,还越发寡言少语,整个人跟丢了魂一样。

若是真心悦长公主, 得趁早死了这个念头。

日后要真有那么一天, 他就把亲弟锁在家中, 不能出门, 看他还怎么向着长公主。

陈裕之回了院子, 和妻子说起亲弟的事, 说完笑着道:“你说他是不是魔怔了, 还向着长公主, 要真有那么一天, 谁还管她是不是公主,嫁到乌迩就是乌迩的人,怎么能确信她心里还有大楚。”

大抵男子天生看不起女人, 纵使那人是公主,也是一样。

陆昭云看了会儿自己的夫君,冷笑道:“你且去打听打听, 有谁不记着公主的好,当初大战, 多少人收拾细软,准备去南方避难。是谁救百姓于水火,你说的可倒轻巧,怎么, 阿姝是个物件,说用就用,说丢就丢?”

陆昭云越说越气,“不是说自己是顶天立地的男儿吗,怎么你不去乌迩和亲!”

陈裕之被堵的哑口无言,他一个男子,怎么去和亲,就算可以,他会愿意吗。

孤身一人去乌迩……想想都……

当晚,他睡了书房,书房没床,他拼了两把椅子将就了一晚,次日,他换了布衣,去街上,路过一茶馆,说书先生说的就是公主和亲的话本。

陈裕之停下听了一会儿。

“……且不说路途遥远,出了永州,就是密林戈壁,还有数百里的荒漠,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马车停下,长公主望着东南方,虽说什么都看不见,但那里是她的故乡,此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家……”

说书先生说的抑扬顿挫,眼中还带着泪花,茶馆人满为患,陈裕之只能和人拼的桌,听书的人很多,坐他旁边的人听得目不转睛,连茶水都忘了喝。

整个茶馆,细看下来竟是女子居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穿成老公班主任 豪门阔太只想离婚[穿书] 嫁给未婚夫的长兄后 不嫁豪门[重生] 天幕剧透,但横滨剧场 我看上了我爸的死对头 科研幼崽三岁半 出道吧,警校F4! 引檀园[男二上位] 祖上有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