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1 / 2)
<div style="height: 0px;">
第 46 章
七夕当天,天刚亮,铺子裏就忙活起来。
陈禾把乐元编好的小果篮搬到门口柜台上,每个篮子的提手上都缠着根细细的红绳,末端系着颗打磨光滑的酸枣核,纹路自然,会随着甩动敲击在竹篮周身,发出“噠噠”的声响。
虞秋则在柜台后摆好盲盒篮的內容物——这便是他们合计出来的方案,用盲盒形式带动销量。
巧果早就不新鲜,不过是捏了花、刻了印再油炸过的面团,就算模具刻出花、馅料放山参也没啥大不了,更何况就是有人钟爱自己动手做,不稀罕外面买的。
如此一来,七夕卖巧果虽是应了景,可在商品本身无法吸引到更多客户时,售卖方式的改变就是迫在眉睫了。
好在有虞秋这个前现代人能够“作弊”,他们就直接搬了现代的营销法子来用:直接卖配好的巧果篮,最上面放容易被压烂的面巧果,下面塞些咸甜的零嘴小吃,最底部藏着张乞巧签,以及最终的神秘奖品。
虽说玩不出什麽花样,但二人还是想着尽善尽美,也并未放宽要求随意摆弄,而是同样上心:
迷你巧果是专程打了模具定制的,馅料除却经典的芝麻馅,还有其余几种豆沙、甜核桃仁的,蜜香扑鼻;零嘴分了两种,一种是糖渍山楂,另一种是盐炒松子,都是铺子裏现成的山货,大锅一炒就成,每个篮子裏随即放一种;乞巧签是用桦树皮做的,通体是淡淡的奶白色,上头的字由陈禾草拟、虞秋修改,字体圆钝,透着股可爱劲,內容上有 “明日绣花,线不打结”,也有 “今秋裁衣,针脚齐整”,等等,都是应了乞巧节的好话。
既是盲盒,虞秋在上头多加了一块用作遮挡的布片,虽然较现代的花样包装比起来略显简陋,但有好过没有,更何况他们卖不起高价,缩减成本理所当然。
刚开门没多久,第一个客人就来了,是个头上顶着双环发髻的姑娘,中等个头,陈禾瞧她眼熟,却又想不起来到底在哪见过。
“店家,你这七夕巧果盲盒,就是外面说的那个?”
听上去,虞秋在镇上街坊裏的造势颇有成效。
乐元今日说好了要帮着铺子买东西,见有人来问,立刻接嘴介绍道:“是的,咱家的巧果篮可划算,您瞧。”
他掀开一个作为样品的篮子,将裏面东西端出来展示,顺便捏起一个月牙形状的巧果递过去,“咱特意定做了新模子,您看这花边,多周正。”
“这带红边的是豆沙,裏头掺了蜜,甜但是不齁;圆滚滚的这个加了核桃碎,香得很,今早刚出炉的;哦,那个上头盖了戳的是芝麻的,每个盒子裏都有,毕竟也不知道新样式合不合胃口,咱备齐点准没差。”
姑娘接过去咬了口,秀气的眉尖动了动,又往篮子裏瞧了瞧,“只有这些?我听说还有別的彩头,不会是蒙人的吧?”
“哪能呢?”陈禾总算想起来在哪见过这个姑娘了,这不是陈记绸缎庄的纺娘吗?
巧果篮上盖着的布片就是在陈娘子那买的,只不过上回去时没见这位,离头回见面又有些时日,陈禾对她感到陌生也是当然。
他接过乐元的话头,笑着上前,将手裏的盘子摆在柜台上,“巧果是底,这些才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