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1 / 2)
<div style="height: 0px;">
第 27 章
绿树荫浓,夏日渐长。
陈禾正在为立夏饭做准备。不同地区所用的食材也各不相同,江南多以糯米为底,搭配上新鲜笋丁、冬季腌制留存下来的咸肉以及豆类;北方的做法则是用麦仁、小米混合红枣、花生制成的杂粮饭,或是干脆用面食代替。
也有的的地区会加入杂粮或是块茎类食材,例如五色豆、土豆、芋头这类,听说沿海那边的村子还会加些海鱼干,滋味咸鲜交错,也是別有风味。
雪白的冬糯米须得提前浸泡,同时加入少许明矾,防止蒸煮时粘连,两个时辰后米粒膨胀,粒粒洁白饱满。糯米性凉,要用性温的粳米相掺和,此时早稻还未抽穗扬花,因此陈禾用的是去岁秋收存下的存粮。
笋已经到了最后的鲜嫩期,大部分未被发现的春笋长成了一根根挺拔的细竹竿,其中纤维也变得粗壮,不适合食用。好在后山上还有些晚春笋,拿来做立夏饭倒也足够。
蚕豆去壳,豌豆剥粒,苋菜洗净切断……
处理完素菜后,陈禾开始着手炒制荤腥。切好的咸肉肥瘦相间,下锅煸出油脂,炒到肥肉透明、瘦肉焦香,接着下香菇丁、胡萝卜丁,顏色变深后倒入笋条、蚕豆,最后加入一勺豆酱,翻炒均匀,咸味适中就能盛出来。
家裏有木甑,陈禾在底下垫了张烫过的荷叶,接着用一层米一层料一层米的顺序铺好,最后淋上半碗泡香菇的水就能盖上盖。往灶裏多塞点柴火,大火蒸到甑盖冒出白茫茫的雾气,就转小火再焖半个时辰,最后临出锅前撒把青葱碎,再焖一会儿。
除了立夏饭,陈禾还打算做一些乌米饭,也就是青精饭。按理说用南烛叶最好,但有时实在找不到,有的人家也会拿杨桐叶、枫香叶代替,顏色会淡一点,不过这种东西吃个吉利,自然是以方便为准。
农歷四月前后,南烛叶的叶子最嫩,汁水最足,采的时候不折整枝,只取最上头的三四片嫩叶,不至于来年无叶可采。
采回的叶子放入石臼,撒一点清水,用木杵捶打,直到石臼裏只留下深绿色的叶泥,汁液也就差不多全渗出来了。
干净的粗麻布铺在陶盆上,将叶泥倒进去,使劲拧出深紫黑色的汁液,这时还不能直接用,静置等待小半个时辰,等杂质沉了底,上层的清液便可以拿来给米染色。
想要上色,除了够顏色的汁液,时间也是一-大关键要素。
此时已经泡够十个时辰的糯米不复雪白,变得一片漆黑,陈禾将米从水裏捞出来,铺开了放在干净的竹筛上沥水。夜裏他起来翻动过两次,因此今天的米染得很均匀,没有露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