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3章 笔记本(2 / 2)
这个词从他嘴裏冒出来,杜若凡又是一讶,微微点了下头。
姜丹铅似懂非懂,半仰着头说:“银姣总结过,如果成像工具有银盐,似乎就拍不出来我们。不过,凡是拍到蛇种的照片,最后也都会变黑的……”
杜若凡想也不想,划开手机对着他咔噠拍了张照片。
这次,相册裏出现了姜丹铅茫然看过来的样子。他反应真的异常敏锐,即便毫无防备也跟上了镜头的速度,定格时,那双眼睛已经直直地盯住了镜头。
杜若凡看了看,当着他的面删掉了那张照片,一言不发地往柜台外走。出去了,他又回头,忍不住说:“不要再给我乱卖东西了好吗,有人来了叫我。”
姜丹铅很乖巧地点点头。
杜若凡放下心来,随手抓起脚旁的挎包,掀开门帘往裏走。他上了台阶,在二楼外的小空间盘腿坐下来,摸出笔记本翻开,用笔写下了一行新字:
卤化银,溴化银,无显像。
合上本子,他用笔帽轻轻敲了敲笔记本黑皮制成的外壳,靠着栏杆出了口气。
这个笔记本快用完了,还剩下十几页,也是他的最后一本“存货”。一个看上去非常普通的黑皮笔记本,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但在几十年前应该人人家中都有一个。这种本子,大多是单位发下来的,质量极好,黑皮多年来完好无损不掉渣,纸张厚实,基本没有泛黄。厚度一指多,很少有人能记满。
在他楼上的房子裏,这种笔记本写满了的,就有四本。
杜维国的工作笔记,日记,他反复翻看,试图从中寻找出一丝不寻常的蛛丝马跡。每篇开头不连贯的日期,把岁月切成了无数个难以遐想的碎片。在无数次翻阅后,杜若凡某天盯着摊开本后中间的线装痕跡,驀地产生了一个怀疑。
他顺着笔记本最后扉页的信息找到了生产厂家,费尽心力收集到了同批次的未开封笔记本。收到以后,他核对批次号,确定了这种笔记本每个都是192页。
杜维国从一线退下来时写的最后一本笔记,衔接了归家的日记。一半是工作,一半是重庆他深爱的妻子、孩子。
这个笔记本,只有一百八十二页,有足足十页被撕去了。而且撕得一干二净,不留痕跡。
杜若凡印象中,父母都是及其有仪式感的人。写信要用信纸,写便条则去撕日歷下面的空白页。这缺少的十页,应该不是被杜维国随手撕下来用掉了。
但是,笔记本的內容,以杜若凡数年翻看与自己也养成记日记后的经验来判断,裏面的內容很连贯。
有没有可能,杜维国曾撕掉了其中十页,然后重新填补了新內容上去?又或撕掉的干脆就是开头结尾,他从一开始看到的就不是笔记本的完整版?
想了一会儿,杜若凡后脑勺有些熟悉的发紧。他闭上眼揉了揉太阳xue,站起身后,刚巧发觉姜丹铅并未锁上自己的房门。
门几乎完全敞开着,窗帘理好了柔顺地贴在一侧,那枚银簪噬刀,静静地放在窗框上。
无珠。
就在这时,他发现姜丹铅不知何时站在了楼下,正仰起头看他,带着一点点淡淡的微笑。杜若凡趴在栏杆上,冲他问:“你们来重庆干什麽?”
姜丹铅仍笑,直白道:“来找姜铂尔。”
“你的簪子,忘在这儿了。”杜若凡指指屋裏。
“我知道。”姜丹铅轻声道,“这把噬刀,暂时算是废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