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悠闲小时光(1) 家祭无忘告乃翁。……(2 / 2)
诺伊在棋盘上落子的手法堪称21世纪地缘政治博弈的经典案例。
当安东尼的“和平特使”带着精心设计的谈判框架第五次飞抵首都机场时,政治分析师早已在战略沙盘上推演了所有可能——
他们清醒意识到,安东尼政府突然热衷斡旋绝非出于人道主义,不过是米利托为挽回地区声望的外交遮羞布,更是军工复合体为调整军援节奏争取时间的缓兵之计。
诺伊的外交天团在谈判桌上演绎着政治行为艺术,外长对米利托的提议报以深思熟虑的颔首,国防部长在关键节点释放出撤军的信号,能源巨头配合着将原油期货价格波动控制在安东尼能向选民交代的区间。
这些充满“建设性”的姿态通过《金融日报》的专栏化作安东尼炫耀的资本。
“只有我能让诺伊总统回到谈判桌!”
当西方观察家还沉浸在外交辞令的迷雾中时,诺伊军工厂的产能再创新高,战略物资储备增速提升27%,对后勤补给的控制节点增加了12处。
看似矛盾的双轨策略背后,是诺伊对西方政治的精准的认知,他们用虚实相间的外交障眼法,成功将安东尼的政治钟摆变成了自己的战略节拍器。
诺伊总统公开感谢安东尼的和平举措,给他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西朗总统心领神会,也跟着演戏。
暗地裏,两国从伊拉利克购得了一批价格低廉的军火,倘若能一直购买这个价位的物资,他们再斗个三五年都不成问题。
江晏清不希望乔远安再上战场,宋时序便以GBRA大使的身份,和塞提塔赫一道访问西朗和诺伊,签下真正的区域和平协定。
西朗和诺伊保证永不“误伤”伊拉利克,还会逐渐让出伊拉利克的“北境”。
江晏清把“不战而屈人之兵”发挥到了极致,统一全境指日可待。
但周边国家就没有这麽好的运气了。
他们被西朗和诺伊肆意入侵国土和领空,劫掠能源和食物,逐渐沦为人间炼狱,亦如曾经的伊拉利克地区。
谁看不说一句,风水轮流转。
伊拉利克捷报频频,塞提塔赫率军北上,强势“逼迫”两个“演员”撤军,一举拿下北境,加固边境防线。
总统府中,安东尼从梦中惊醒,已经恍如隔世。
一日天空放晴,谢遇安和乔远安前往边境,步入隐藏在深山的谢家墓园。
在父母的墓前,兄弟二人将“伊拉利克恢复和平”的新闻燃烧,送去另一个世界。
告诉父母和谢家先辈:
伊拉利克顺利建国,它将成为丝绸之路上最稳固的枢纽。
-----------------------
作者有话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害羞]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