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2 / 2)
林小蒲看得眼睛都直了,一时舍不得下嘴,“阿姐,这粽子好好看!”
林姝打趣,“何止是好看,更好吃,还不赶紧吃一口尝尝。”
林小蒲咽了咽口水,瞅着那粽子尖儿,一口咬下去。
这碱水粽子不仅看上去有食欲,吃起来果真也如阿姐说得那般,味道更绝。入口的粽子软糯至极,味道越嚼越甜,箬竹叶的清香还有粽子本身的香味儿都更为浓郁了。
林小蒲一口下去又是一口,吃得腮帮子鼓鼓的,一个小粽子不一会儿便吃光了,“唔唔唔,好吃好吃。”
第35章 干活能手香不香?
林姝剥了一个递给何桂香,“阿娘别干看着呀,也赶紧尝尝我的手艺。”
何桂香吃完也是赞不绝口,“香甜软糯,确实好吃。”她吃得很慢,一小口一小口吃着,似乎在慢慢品味。
一个吃完,突然又被人塞了一嘴。林姝举着粽子,笑眯眯看她,“两个我吃不完,阿娘替我吃半个罢。”
这么小的粽子,哪里就吃不完了。
但这话却叫何桂香心里熨帖至极,她家阿姝是个会疼人的。
林姝的确没吃够,但相比上辈子,已是极满足了,如今的她胃口小,一个半的粽子能抵得上小半顿饭呢。
等几人都吃了自己份儿的观音豆腐和粽子,林姝抱着一大盆的观音豆腐,林小蒲则拎着四枚小巧精致的碱水粽子,去菜畦后头给周野送小食。
林姝不知周野来回走了多少趟,等看到鱼池子现状后又惊了一跳。
天呐,这是什么干活小能手!
这么大一鱼池,第一层的粗砂石竟已全部铺完了,姐妹俩去的时候,周野正在往上头一排排地码鹅卵石,而那鹅卵石已经在鱼池子旁边堆了一座小山。
再看那地上,放着一个大背篓,背篓里满满当当的鹅卵石,还未来得及倒出来。
周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30-40(第6/12页)
为了尽快做好这鱼池子,竟是连竹背篓都用来背石头了。
得亏高阿公家的竹背篓是出了名的结实,不然这一趟趟石头背下来,这背篓都要垮了。
见两人过来,周野从鱼池子里跳了上来,抹了一把额上的汗,目光从林小蒲的手上掠过,问林姝,“这是……粽子?”
林姝微微讶异,“阿野哥哥从前吃过?”
周野逃荒来的地方已经属于西北了吧?
周野解释道:“我们家乡都是旱地,主食以面为主,这些以糯米做的吃食很少。我虽没吃过,但我见过,也听人聊起过其他地方的美食。听闻江南富饶之地尤爱粽子。”
林姝弯了弯眼,“那你今日有口福了,这不就能吃上了么?鱼池子就在院坝后面,粽子飘香的时候你可闻到了?香不香?”
周野看着她点头,“香。”
“喏,快接着罢,分你四个小粽子,勉强够你塞牙缝。”
林小蒲立马道:“阿野哥哥,数你分的粽子最多了,阿娘和阿姐只吃了一个半,我也只有两个,阿爹三个,你有四个呢!”
周野看向林姝,“我尝一个就够了,剩下的三个你们三儿再一人吃一个。”
不等林姝回答,林小蒲便古灵精怪地回道:“那可不行,粽子是阿姐做的,阿姐说怎么分就怎么分。你若不吃,便是嫌阿姐手艺不好,阿姐该生气了。”
林姝叉腰,语气不容拒绝,“叫你吃便吃,哪来那么多废话。”
周野没话说了,用山泉水净
了手,又洗了把脸,轻松端起大盆。用山泉水镇过的观音豆腐不止滑嫩,还凉凉爽爽,对他这种干了一日活计的汉子来说十分解暑。
一大盆的观音豆腐下肚,身上的热气都散了大半。
再是那包得小巧精致的粽子,周野是第一回见到这般晶莹透亮的黄金粽,他捧在手里,那粽子被他粗大的手掌衬得愈发玲珑可爱,一时之间,他竟有些舍不得下口。
“快吃呀,吃完了我和小蒲还要去看阿爹。”
周野顿了顿,这才将那金黄剔透的粽子吃了。两口吃一个,吃了满嘴浓郁的粽香。
好吃!若有那条件,这样的粽子他想吃上几十上百个。
林姝见他吃得香,满意地笑眯起眼。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现在这时节暂时无法喂饱周野,但时不时弄几道小食养养他的胃,还是没问题的。
林姝又瞅了一眼那进度飞快的鱼池子,笑得像是捡到宝的财迷。
捡到宝了,真的是捡到宝了。
投喂完周野,林姝和林小蒲又带着这两道小食送去田里。
眼下算是农忙时期,除开那家里田地离得近的,许多人家都会往地里头送饭,但那多是送早食。何况平儿林大山和周野干活快,压根需不着送饭,都是自个儿回去吃。是以此时,两人一个拎着个竹篮子,一个背着竹背篓,还挺打眼的,难免引得过往村民注目。
林小蒲在家里活泼,到了外面却腼腆得很,林姝脸皮厚,逢人见面就笑吟吟的,这个阿婶那个阿姐地叫着,遇到那好奇的便主动解释道:“阿野哥哥这两日帮我挖鱼池子,没能去地里帮阿爹锄地,我和小蒲心疼阿爹一个人干活辛苦,做了点儿小食给他吃。”
“婶子,这没什么啦,孝敬阿爹是应该的。”
“大娘,若是下回有做多的,我送你一份尝尝。”
“哎呀嫂子,咱都是一个村的,说什么客套话,日后我也不同你客气。”
林小蒲一脸震惊地盯着林姝,佩服得五体投地。
“阿姐,你都把村里人认熟了?”
林姝脸不红气不喘地道:“熟啥啊,刚刚见的那些个,一个都不认识。”
“那、那你……”熟稔得好像自己是对方表亲。
“现在不熟,日后慢慢地不就熟了?我看咱们甜水村的人都亲切得紧呢。”
看着这一张张气色红润的活人脸,她可太觉得亲切了,不光气色红润,眼睛里也有着对过好日子的憧憬和期盼。不像末世,活人中,上位者一个比一个冷漠,下位者一个比一个麻木,而死人则是行尸走肉,脑浆肠肚都挂在外头,又臭又丑,只能爆头。
林姝一点儿不怀念上辈子,现在的日子就是她上辈子最想要的。
地里干活的林大山得知两个闺女来给送吃的,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一看这小食除了观音豆腐竟还有三个糯米做的啥粽子,更是笑得眼尾细纹都深了许多。
等到吃进肚子里,更是美得脚底都飘起来了,劳碌一日的疲惫都一扫而光。他闺女做的吃食比他婆娘做的还要好吃!
“阿爹可别累着自己,时不时地歇歇,身子最要紧。”
“好好,都听我闺女的。”林大山憨笑道。
“阿爹的竹筒里可还有水,我盛了一些凉白开,刚好给阿爹换上。”
“还有还有,若是竹筒里的喝完了,阿爹去河边舀一些喝就成。”
“阿爹,除了山泉水,这溪水河水都少喝,尤其是河水,得喝烧滚了的,不然会生病。”
林大山笑呵呵地点头,“知道了知道了,听我闺女的。”
送完小食,两人正好顺着这田边摘一些马齿苋。
林小蒲如今对林姝那叫一个盲目信任,阿姐让做啥她便做啥。
“原来这也是野菜,我看月丫她们玩过家家的时候用这个做流苏穗子。”
林姝笑着折下一根长茎叶,将旁出的细茎给扒了,只留中间一根,再掐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每隔一个将那小段挖走,剩下的靠那茎皮连在一起,便做成了一条珠串,“小蒲说的可是这种?”
若说做这个珠串子,红薯藤最佳,只是这会儿还没有红薯的影子。
林小蒲猛点头,“就是这种,阿姐做的更好看!”
林姝将马齿苋做的珠串缠在她发髻上,“喏,我们小蒲也戴上流苏穗子了。”
林小蒲伸手摸了摸,咯咯直笑。
姐妹俩光是在田边路边打转,便采摘了不少马齿苋,带来送小食的那菜篮子基本都盛满了。
“最好的采摘时间其实是清晨和傍晚,日头大的时候采摘,容易丢失水分,不过这马齿苋我本就是要做成菜干的,便无所谓采摘时间了。”
“阿姐放心,等明日一早咱们再去摘,这马齿苋漫山遍野都有咧。”
“今儿不摘了,阿娘肯定已经在做晚食了,咱们去帮忙。”
“嘿嘿,阿野哥哥还等着吃阿姐亲手做的泥鳅和田螺呢。”
林小蒲想起什么,用手半捂着嘴巴,压低声音道:“阿野哥哥猎来的那头野猪肚里有油水,咱阿娘炼了不少猪油收着,我都看到了,阿姐你做菜放点猪油噻!”
“噗,就你鬼精,那今日给你们做干煸泥鳅。”
泥鳅和田螺已用清凉的山泉水养了小半日,但不指望养的这么一会儿,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30-40(第7/12页)
得用鸭脚艾除腥。
何桂香帮着处理了泥鳅内脏,林姝将其切断后放入盆里,用盐将泥鳅里外面都一一抹匀,再和入一大把切丝的鸭脚艾反复揉搓,如此腌制个一刻钟之后,热锅入油,油不用放太多,但也不能太少。
林姝从那盛满乳白猪油的罐子里挖了几大勺,偷偷看何桂香一眼,“嘻嘻,阿娘莫心疼,阿野哥哥说了,日后再去林子里猎野猪。”
“你只管用,阿娘不心疼。”何桂香道。
说不心疼是假的,往常她连猪肉都少买,攒的那猪油都是留着家里来客时才用的。但这回的野猪本就是阿野猎来的,能得这一大罐子的猪油已是意外之喜了,孩子们想吃便吃了罢。
入锅的泥鳅被煎至金黄,加入野葱爆香,调味后撒上切丝的鸭脚艾,香味顿时扑鼻而来。
第36章 摊饼
林姝吸了口那香气,手中锅铲不停,嘴角高高扬起。
若是有辣椒和姜丝一起爆香就更绝了,只是这时候还没有辣椒,而姜又不便宜,穷困人家能省就省,做饭哪来那么多花样,煮熟便行了。
都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实则如甜水村这样的贫穷地方,油酱醋都是极少买的,莫看不起眼,真要买这些调味品,一次就得出去几十文甚至上百文,哪个穷困人家舍得花这个钱。盐是不得不吃,光这盐,据阿娘说一斤就要花大几十文。
林姝将周野捉的那泥鳅全都做了,大半锅的干煸泥鳅做好直接盛入盆里上桌。
田螺吃起来麻烦,这次没有摸太多,只炒了一盘。
何桂香已熬了稀粥,接连几顿干饭还是太奢侈了,何况今日还吃了小食。
林姝却觉得不够,那点儿小食顶什么事儿?往日,稀粥是搭配咸菜,再做几个面饼,面饼做的也不多,约莫是阿娘和小蒲分吃一个,阿爹一个,周野两个,今日阿娘竟连面饼都省了。
“阿娘,我来摊几张大饼罢。”
阿娘做饭都是冲着容易饱腹去的,面饼用的是发面,一个个团好压扁,再放锅里炕熟,饱腹是容易饱腹,味道却不如何。这生面做的摊饼虽没有面饼饱腹,但相应的,用的面粉不多,做起来还容易,吃起来也香嘴。
何桂香想也没想便点头,“成。”
不过这摊煎饼是怎么个摊法?
林姝吆喝一声,“小蒲,去取个两个鸡蛋过来。”
林小蒲得令立马贼兮兮地跑进了厨房。
上回何桂香攒的蛋拿去换了精米,屋里也只攒了这几日下的蛋,拢共也就两个。
家里的母鸡已养了两年,这是第三年,下蛋已经远不如前两年多了,有
时候四五日才下一枚。
何桂香张了张嘴,微叹一口气。
林姝笑着看来,“不是阿娘说的嘛,我想吃啥就吃啥,阿娘舍不得呀?”
何桂香回想她这十六年过的锦衣玉食,如今不过是想吃几个鸡蛋,而且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吃,哪还有什么舍不得。
“阿娘只是愧疚,咱家贫,没法子让阿姝过上好日子。几个鸡蛋而已,日后咱家母鸡下的蛋不攒了,都留给阿姝吃。”
“阿娘,我才不吃独食呢,我们一起分。”
何桂香看着她含笑眉眼,自己也不自觉地跟着笑。
自从阿瑶离开甜水村之后,她很久都没有这么轻松快活了。
老天爷一定是看她前辈子过得太苦,所以才在阿瑶离开后,把阿姝送到了她身边。
林小蒲也嘿嘿地笑,从院坝的柴垛边搬来个木墩子,就守在锅灶边等着,也不嫌热。
林姝一手捏一颗蛋,两手一齐动,碗沿儿上一敲再一拨,蛋液打入盛面的斗碗里,末了还抖上两抖,一滴蛋液都不浪费。
分次加清水,鸡蛋和着那面粉一起搅拌,搅得面粉成稀面糊,跟酸奶一样顺滑能拉丝,遇到那没搅散的面粉小疙瘩,便用手碾开。
面糊备好后,再加点儿野葱末搅匀。
锅里下油,油不放多,够她将铁锅抹匀了就成。
因着手里没有趁手的油刷,林姝便剪下来一小块干净蒸布,蒸布捏成团,沾了锅里的冷油往锅壁上抹。
何桂香看得心惊肉跳,赶忙从她手里接了过来,“仔细把手给烫着了。你说怎么做,阿娘来做便是。”
阿姝生得细皮嫩肉的,若是烫伤留疤了可不美。
“没事的阿娘,这会儿油还没烧热呢,不烫手。”
铁锅大,等锅壁上的油差不多热了,林姝便舀了两大勺稀面糊进去。稀面糊入锅之后,立即用那木勺子往四周的锅壁上刮抹,抹得又薄又匀。
圆底铁锅比不了平底锅,要不停地往四周刮抹,才能保证摊出的大饼厚薄均匀。当然,完全均匀是不可能了,这圆底锅不管怎么抹,煎饼中间都会比边缘厚。
火候调小慢煎,等差不多了,再将这大饼翻一面。
翻饼是个技术活,尤其这回做的摊饼特意往稀薄了做。林姝一手拿竹筷夹住大饼边缘,一手拿木铲慢慢地铲,等大饼下头都铲通了,再托着大饼底儿,迅速将大饼翻个面儿。
刚刚翻过来的大饼已被煎出了点点的焦黄色,拌在里面的野葱末夹杂在其中,已能嗅到野葱的香味儿。
等到另一面也煎好,木铲子一铲,整个儿丢到那砧板上。
何桂香一遍看下来已经学会,从她手里接过木铲,“剩下的阿娘来就成。”
“咱们这一带水田多旱田少,米多面少,所以咱们这边面食也吃得少,阿娘先前做的那面饼还是跟你阿婆学的,你阿婆那人虽然偏心眼,但懂得多。阿娘还跟你阿婆学了做蒸饼,只是这蒸饼我做得不好,蒸饼也没有面饼经吃,素日里就做得少。阿姝可喜欢吃蒸饼?你若喜欢,赶明儿阿娘做几个。”何桂香一边摊煎饼,一边同闺女闲聊着。
面饼作为干粮容易携带,往往是家里谁要外出时,何桂香才会做一些面饼,不然日日这么个吃法,那家里囤的面粉没多久便要吃光了。
而何桂香口中说的蒸饼就是馒头,她觉得面饼比馒头好做还经吃,林姝恰恰相反。
这面饼放进锅里要时不时地翻个面,以免炕糊,可馒头切好了往锅里一蒸就行。
只要面发得好,这馒头的口感就差不了,而且绝对称得上饱腹首选!
阿娘做不好馒头,应当是面没有发起来或是没有揉匀的缘故。
“阿娘,这几日家里卖了野猪肉,奢侈些也无妨,但咱不能日日都吃面饼蒸饼,家里好几张嘴呢,可经不起这般的吃法。日后啊,阿娘可以时不时地做一做这种摊饼,这摊饼好吃又好做,也不费面粉,就是摊饼的时候需费一二功夫。”
林姝说话间已经取了菜刀,方才做好的摊饼折一折,然后下刀切成段,展开之后便是一个个的长条了。
她取了一条摊饼递到守着的林小蒲跟前,“来,张嘴,第一口投喂我可爱的小阿妹。”
“阿姐最好啦!”林小蒲连忙张嘴咬住,吃得腮帮子鼓鼓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30-40(第8/12页)
好吃,这摊饼又软又薄,一口咬下去,满嘴的野葱香!
林姝喂完了小蒲再喂阿娘。何桂香推都推不掉。
母女三儿提前尝了口热乎的。
一大斗碗的稀面糊,拢共才做了三张摊饼,不过这摊饼虽薄却大,一个切成条都能摆一盘,三张便是满满的冒尖儿的一大盘!
林姝笑道:“若是有家常小菜,这摊饼便可以做得小一些,一张张的不切开,直接放些小菜卷起来吃。不用什么荤菜,只素菜切成丝,譬如那萝卜丝、胡瓜丝,再配些豆芽炒香裹进去,如此也好吃得紧。”
何桂香笑吟吟地看她,想着她那些贴心话,越看越喜欢。
谁家不想日日吃干饭和蒸饼面饼,阿姝定也是想的,但她细心又懂事,总为家里着想。
家里的确供不起顿顿干饭面饼,但十日吃个两三次是不成问题的。
她可不想委屈了阿姝。
最后一张大饼还没摊完的时候,林大山扛着锄头的身影出现在了院坝外。
“阿爹回来了!阿娘,我去屋后喊阿野哥哥。”
林小蒲正要跟着,也不知想到什么,贼兮兮一笑,这次竟没当小尾巴了。
等林姝寻去屋后时,周野已经用山泉水净了手洗了脸,一张棱角分明的脸被晒得黑里透出点儿红,脸上的水珠子正顺着下巴往脖子甚至膛子上淌去。
林姝扫向他身后的鱼池子,不禁“嚯!”的一声。
“这……这竟已完工了?你怎么这么厉害!”
即便上辈子力大无穷的她,也没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把这样大一个鱼池子给挖出来还铺好了砂石和鹅卵石,就连那旁边的排水口都挖好了。
不愧是身高近一米九肌肉扎实的糙汉,这无穷巨力放在他身上,都要再上好几个台阶!
周野目光瞥过林姝因兴奋而愈发明亮水润的眸子,不知为何,耳根子有些发烫。
他如实道:“还没铺完,这边的角落,还有那边仍需再铺一些鹅卵石。不过赶明儿一早应当就差不多了。”
林姝笑得眼睛弯弯,望着他夸赞道:“阿野哥哥,你真了不起,这个家没你不行!走走,吃晚食了,你在这儿干活的时候可闻到饭香味儿了?我做了干煸泥鳅,爆炒田螺,还有摊饼……”
周野拎着铁铲跟在她身后,时不时应上一声,思绪却有些飘。
不是第一个人当面夸他,乡下人家直率淳朴,想到什么说什么,但他没想到这位侯府回来的千金小姐夸人也这般直接,甚至更……而他,竟很是受用。
第37章 屋漏水
先前上桌的一大盆干煸泥鳅怕跑了热气,用木锅盖盖得严严实实,等到新鲜出炉的摊饼全部切了条端上桌,一家子也都落了座,何桂香这才掀了那木盖子。
干煸泥鳅的香味儿顿时飘了满屋。
新鲜出炉的摊饼就着这干煸泥鳅吃,一家子人全都吃得畅快之至。
等林大山几个都吃饱了歇筷,盆里还剩许多,周野这才不客气地扫了尾儿,再用自己留的一条摊饼去刮抹盆底,一滴汤汁儿都没有浪费。
这泥鳅可是用猪油干煸的,掺杂了猪油的汤汁儿香得很,连那鸭脚艾的辛味都能叫人忽略。若是无人看着,周野能连这盆底都一并舔干净。
可惜摊饼少了些,再来它十大张摊饼他都吃得下。
“下回摊饼我和阿娘多做些。”林姝道。
周野闷声回了句:“够吃了,我只是从前饿得太狠,习惯了这种吃法。”
“阿野哥哥这几日帮我挖鱼池子劳累得紧,可得叫你吃饱了。”林姝嘴角微翘。
“对了阿爹,等明儿鱼池子差不多就成了,到时候我便将阿野哥哥还你。阿爹这两日一个人下地干活,也怪累的罢?”
林大山咧嘴笑,“咱家地少,阿爹一点儿都不累。”
“阿爹不累,我心疼阿爹成不?”
林大山被哄得眉开眼笑。
累还是有些累的,平儿阿野一个人就
能干三个人的活儿,他的确要松快多了。也是这两日换成自己一个人地里干活,他才愈发觉出了阿野的好。当年只是为了争一口气做出的决定,如今他是越想越觉得自己脑瓜子好。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的好孩子,可得早早地变成自己女婿,他这心里才能更踏实。
林大山不是不知,阿瑶走后这两年,村里有不少人动过阿野的心思,图他那一把子好力气。
他心里堵着气,却也没怪这些人,毕竟阿瑶不在了,小蒲又年幼,他也不可能拘着阿野不让他娶婆娘,反正阿野是他半个儿子,日后娶回来的婆娘也得孝顺他。
只是这般想着,林大山的心里到底不是滋味儿。
这亲生的儿子最后都可能变成不孝子,阿野与他非亲非故,人虽是个好的,但难保日后不会被别人拾掇得离了心。这媳妇人选当然还是自家的最好。
不成想,阿瑶走了,他林大山的亲闺女回来了!
阿姝瞧着虽没有阿瑶好生养,可她生得俏啊,这十里八乡的就找不出一个比阿姝更俏更水灵的,镇上的大户人家小姐都比不上她闺女!
有阿姝在,阿野日后娶的只能是阿姝。
入夜,家家灯火灭,林大山和何桂香歇息时说起这事儿。
“阿姝今年十六岁,阿野更是不小,都二十了,回头咱选个好日子,摆上几桌,把两个孩子的事儿给办了。”
何桂香听到这话,顿时没了睡意,有些迟疑地道:“他爹,阿野在咱我们眼里自然是千般万般好,但阿姝从前生养在京城,见的都是大户人家的公子,阿野这样的,她若不喜欢,我们也不能将他们强行凑一起。”
林大山的眉头顿时拧了起来,“阿野都瞧不上的话,她难不成还想嫁去镇上甚至县上的大户人家?那些富贵人家最是看中门第,她脸蛋长得俏也没用,至多去给人家当个贵妾,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我林大山绝不同意!”
何桂香在他胳膊上拧了一把,“你瞧瞧你,说的啥子话,那些去给大户人家当妾的都是图人家的钱,但咱阿姝是这种人吗?她若是图这些,便不会来甜水村了。我的意思是,她约莫不喜欢阿野这种壮实黝黑的汉子,喜欢斯文白净一些的?”
林大山听到自家婆娘这话,眉头拧得更紧了,“你是说,张宗耀那样的?”
张宗耀是张里正家的长孙,甜水村没几个读书人,因为家里穷,供不起,这张宗耀却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而且容貌专挑老张家的长处长,生得颇为俊朗。
如今人在镇上的学塾里读书,听说学问做得不错,明年就要考童生试了,一个童生十之八九跑不掉,秀才也不是没可能。这两年间想攀里正家这门亲事的人多得很咧。
但林大山对这张宗耀却不甚喜欢,因为两年前他无意间撞见过一次,这张宗耀居然缠着他阿瑶不放!
那会儿他已经买下阿野,村里哪个不知道他的心思,这张宗耀岂会不知?
他若真喜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30-40(第9/12页)
阿瑶喜欢得不行,也应该叫她娘来透个口风。张里正乃村里大户,若真有那心思,他未尝不能松口。
可这小子为何没这么做,还不是因为他自个儿也知道家里卯着劲儿要找个门第好的,而他林大山家贫,根本入不了张家的眼。
林大山是个能藏得住事儿的,这件事他连何桂香都没说。
想到这些,林大山说话都带着一股子气,“张宗耀那样的读书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除非日后真能考上秀才,不然阿姝嫁过去也是吃苦,还不如找个阿野这样的粗人,力气大,能干活,至少饿不着阿姝。”
何桂香顺着他的话道:“是是是,我也觉得阿野最好,但我们还是要问问阿姝这孩子的意思。她若是不喜欢,你还能强迫了她去?”
林大山微微抬头,梗着脖子道:“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说了算,我是她爹,还能害了她不成?她年纪轻,没经过事儿,哪里知道好孬。”
何桂香还想再说,林大山却堵了她的话,“莫说了,这事儿没得商量,阿姝必须嫁给阿野,除非你找个比阿野还强十倍的汉子出来。”
何桂香哭笑不得,“你这犟驴,怎么还是老样子。算了算了,我同你说这些做啥子,回头我再试试阿姝的口风。”
至于周野的意思,何桂香压根没想过问。
正如林大山觉得周野十里八乡第一好,从没想过问阿姝的意思,何桂香也觉得她亲闺女无人能及,周野能娶阿姝都是他捡了天大的便宜,她就没想过周野不喜欢的这种可能。
两口子聊着聊着便没了声儿,隔壁几间居室也早就安静了下来。
这两日连周野都没怎么翻身了,林姝和林小蒲也睡得十分香甜。
直到半夜,林姝突然被吧嗒吧嗒的雨点声惊醒。
没多久,雨点声越来越大。
林小蒲揉揉眼睛,还没完全睁开眼便含糊一声,“阿姐,下雨了?”
“下了,瞧着这场雨小不了。”
林小蒲淡定地哦了一声,然后翻身下床,熟门熟路地从床下掏出两个缺了口的陶罐和三个竹筒,分别摆在屋中几个地方,其中一个居然就在床头边儿上。
小姑娘一边摆这些竹筒罐子,一边解释道:“这两个地方上次漏过雨,得摆个大陶罐,这两个地方雨小的时候没事,但雨大的话也会漏几滴下来,摆一个竹筒接着就成。”
林姝:……
“等等!”林姝突然想起院坝里晒着的东西,惊道:“家里的香蕈好像没收,还有咱们摘的马齿苋!”
林姝七慌八乱地就要披着衣服去院坝,却见林小蒲打了个哈欠,淡定地道:“阿姐不慌,阿野哥哥肯定已经收着了。每回这雨还没下起来,他就把院坝里的东西都收好了,阿野哥哥的耳朵灵着呢。”
林姝不禁啧了一声,心道这糙汉子还挺细心。
得知无事发生,姐妹俩很快便又睡了过去。
夜晚,屋外雨声渐大,屋内则响起了滴滴答答的声音。
那声音时疾时缓,到最后,便是长长的“啪嗒”一声,似有一滴沉重的水珠子高高坠落,投入一罐子水里,溅起了一片水花。
许是上辈子鲜少能睡饱觉,林姝来了甜水村之后,日日都睡得极沉。
是以,回回林姝起床,林小蒲便已先她一步起了。林姝觉得怪不好意思的,但不好意思之后该睡继续睡。
村里人家睡得早,她也跟着早早入眠,翌日清晨起得再迟也是迟那么两三刻钟,压根不碍什么事儿。
尤其昨夜听着那雨水滴答声,林姝非但没有被扰了清梦,反而睡得更沉,如若没人唤醒她的话,她还能比平儿多睡两刻钟。
林姝扫了眼屋里,昨晚小蒲摆的罐子和竹筒已经撤了,但地上能看出明显的水迹,想来是昨夜屋顶漏水,接满了那罐子竹筒的又溢出来一些。
她的小阿妹就跟那勤劳的小蜜蜂一样,一早起来就将这些接满雨水的罐子竹筒给清空了,然后又挨个塞回了床底。
林姝打了个哈欠,幽幽地瞅着唤醒她的林小蒲,“你要是不给我一个叫醒我的理由,阿姐可要挠你痒痒了啊。”
之前几天,小蒲都是自个儿起自个儿的,而且起床的动静轻得很,生怕吵到了她,十分贴心,今儿居然主动叫醒她。
林小蒲笑嘿嘿催促道:“阿姐,昨晚不是下雨了嘛,今晨后山肯定冒出了许多菌子,要是不去早些,都要被别人摘光了!最主要的是上回阿姐提到的那竹菌子,咱们快去采!”
第38章 采菌子
林姝还当是什么大事,没想到就是为了采菌子。
“你个馋嘴子。”林姝轻轻揪了她脸蛋一把,“放心罢,你不是说那竹菌子没人摘么,谁会跟我们
抢?不过这竹菌子没人抢,其他菌子去得迟了的确就没了。你稍等片刻,阿姐梳洗梳洗就去!”
林姝说稍等,果真没叫林小蒲等太久,洗脸刷牙梳头这些几乎是一气呵成,颇有种雷厉风行之感。
这也是林姝上辈子练出来的,她加入打丧尸先锋小队之后,有时候突然接到任务,根本由不得你墨迹,需得立马归队。
姐妹俩一个背着竹背篓,一个挎着竹篮子,跟何桂香知会一声便跑了。
何桂香在身后吆喝着叮嘱道:“后山虽然不陡,却也要仔细脚下,莫要打滑摔了。”
昨夜那一阵急雨下得不久,落地的雨水早被山上的花草树木吸收干净了,路上一般不会有积水,但路湿了会打滑,还是得小心些。
以往何桂香也是雨后采菌子的一员,若是她自个儿去不觉得什么,可换了自家闺女,却总有操不完的心。这姐妹俩,一个身子骨不好,一个身子娇柔,跟村里那些健壮的村妇压根比不了。
后山路缓,这些年倒是没听过有人在后山打滑摔跤就受重伤的,但何桂香却是越想越不放心,迟疑一二,还是去寻了周野。
菜畦后的鱼池子已经造得有模有样,周野正将刚刚运来的几棵石菖蒲往鱼池子边放。
这石菖蒲是直接选了抱石而生的,因为一部分根缠在石头上,便连同这石菖蒲和石头一块拔起来。这种抱石的石菖蒲挪了地儿也好活,直接往水边一摆便成。
何桂香急慌慌地寻来,道明来意,“……她俩刚走,阿野你还是跟上去看看罢,我怕她们哪里磕了碰了,别为着吃一口菌子,把自己伤着了。”
周野听完安抚道:“婶子莫慌,后山村民们常去,回回雨后都有人去山上采菌子,七八岁稚子一道跟着去的亦不少,从未出过事。就算真的摔着磕着了了,山上采菌子的那些婶子嫂子的瞧见了也不会不管。”
何桂香经他这么一说,才觉得自己确实是想太多了,正想说算了,周野却已应了下来,“婶子,我这边正巧忙得差不多了,这便跟上去看看,雨后山上的菌子多,我可以帮她们多采一些。”
何桂香哎了一声,“有你跟着,婶子没什么不放心的!”
周野洗了手,去院坝里取了自己那把铁斧别在腰间,大步流星地往后山去了。
既然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