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 65-70

65-7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和渣男三口之家?我找老婆行不行 前女友信息素太好闻了怎么办 我的绿茶老公 蓄谋已久的初见[校园] 小酒娘你马甲掉啦 造反大师 嫁给一个老皇帝 全校都以为我A装O 女帝本色 千金笑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65-70(第1/14页)

第66章

066

秦可卿没有在自己的屋里待着,她和尤氏在旁边的花厅里跟两个年轻的少女在说话。

贾珍、贾蓉去世,尤氏的母亲尤大娘带了两个女儿尤二姐和尤三姐一起到京都奔丧,说是奔丧,其实也是来投靠宁国府的。

此时的尤二姐和尤三姐年龄和薛宝钗差不了多少,豆蔻年华,掩不住的妩媚丽色。

见王熙凤和贾滟来,尤氏和秦可卿带着两个少女见过两人。

如今宁国府在办贾珍和贾蓉的葬礼,平日里少不得有亲戚带着家眷来吊祭,贾滟和王熙凤每次过来,都会让丫鬟备上一些表礼。

尤二姐和尤三姐是尤氏的妹妹,贾滟给两人各送了一块玉,王熙凤则是给她们姐妹送了两个精美的发簪。

两个少女谢过贾滟和王熙凤之后,尤氏就让她们出去散散闷,花厅里除了她和秦可卿,就只剩贾滟和王熙凤。

尤氏胃疾病犯,贾滟知道胃病其实跟身体的内分泌息息相关,悲伤过度或是盛怒之后,都容易犯胃病。

贾珍平时再风流成性,也是尤氏这辈子的依靠。如今突然没了依靠,尤氏便像是没了主心骨似的,悲伤又茫然,虽然秦可卿已经怀孕,可能否安然无恙地生下来还是个未知数。

丈夫去世,继母又带着两个妹妹进京投靠她……尤氏越想越发愁,连日来胃疾也不见缓解,整个人清减了许多,秋衫穿在身上空荡荡的,更显得她身形单薄。

王熙凤只在贾珍去世的那日到来宁国府,如今见尤氏与那日相比,竟瘦得有些脱相了,心中暗惊。

她坐在尤氏身旁,语气关切地说道:“大哥哥如今既然已去,大嫂子还是保重身体为好,近日可有胃口吃食?”

“道理我心里都明白。”尤氏叹息一声,“只是不习惯。我总觉得这东府里,处处都是他们的身影。有时回屋,不自觉地便喊你大哥哥,有什么事情想使唤人,又喊蓉儿。从前一喊,人便来了,如今喊了半天,发现没人应,才想起来他们已经没了。”

失去亲人,其实并不只是他们骤然离世时令人感到痛苦。

更痛苦的是失去他们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你需要重新习惯没有他们的生活。

贾滟在母亲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心里都是空空落落的。经常踏进家门,就会喊母亲,可是久久没等到回答,才想起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自己,十分怅然。

满屋子都是关于母亲的记忆,逃都逃不掉。

母亲去世前,跟她说爱会留下。

母亲的爱确实永远留在她心里,给她生活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但她还是会觉得难过。

那种难过和失落是长久的,她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想到母亲就会忍不住流泪,那种心情是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

贾珍和贾蓉是什么好人,他们生前放|荡|淫|秽,死得也不光彩,还花了不少封口费。

但那跟尤氏因为他们的死而感到难过并不冲突,毕竟是夫妻,是母子。

贾滟放柔了声音安慰尤氏,“要是在屋里感到难过,便让丫鬟们陪着出来院子里晒晒太阳,散散心,也常跟蓉儿媳妇和她腹中的孩子说说话。日子这么长,会慢慢好起来的。”

尤氏抬眼,看向贾滟。

只见穿着一身素白常服的贾滟目光温柔,仿佛带着什么魔力似的,令人见了她,心里便稍稍平静一些。

这时,王熙凤又说:“我方才听你屋里人说了,说你这几日也不大进饮食,这怎么能行?太太如今协理东府,怕是不能事事都周全。等我回西府后,每日让人送些细粥和小菜来,大嫂子无论如何,也该要逼着自己吃一点。否则,这么大的一家子,没了你,该如何是好?”

尤氏又幽幽叹息。

王熙凤最见不得人自怜自艾,见尤氏叹息,便又说道:“大嫂子即便是不看自己,也看在未出生的小孙子份上,好好保重自己。”

贾滟点头,附和道:“是这个理。”

转而,看向秦可卿。

秦可卿穿着素白的衣服,头上也簪着一朵白菊花,安安静静地坐在花厅听贾滟和王熙凤两人陪着尤氏说话。

此时察觉到贾滟的目光,便向贾滟露出一个微笑,拉着贾滟的手问两个玉儿如今在西府如何?听说每逢换季林妹妹必犯咳嗽之症,如今中秋已过,是不是得让王太医来给林妹妹开点润肺的药膳和养生茶之类的话。

跟尤氏的憔悴清减相比,秦可卿的气色倒是还不错。

贾滟也笑着跟她说些闲话。

这时,一个婆子进来,跟尤氏说:“焦大惹恼了老爷,老爷让人将他绑了起来关屋里,说明日便让人将焦大送去看庄子。”

尤氏愣住,看向秦可卿。

秦可卿的神色不见异常,白皙的五指捏着手绢。

尤氏问婆子:“可知他到底犯了什么事?”

婆子说:“只听说焦大昨个儿酒喝多了,被来总管绑了起来,今早醒来后,便嚷嚷着去了老爷的外书房。也不知他与老爷说了什么,老爷雷霆大怒,用书桌上的镇纸将焦大的头砸破了,让来总管明日将他送往哪个庄子去,再也不让他回来。”

尤氏默了默,跟婆子说:“知道了。”

等那婆子一离开,王熙凤就跟尤氏和秦可卿说:“我早就跟你们说了,这样不识好歹的奴才还留府里作甚?将他放到外头的庄子,也省得他终日仗着服侍过主子,又救着主子的命,不将你们放眼里。何必非要等大老爷回来处置他?弄得你们也没脸。”

尤氏有些无奈地看向王熙凤,说道:“你在那府里做什么事情,有太太老太太撑腰,即便是有错,旁人看着也是没什么问题的。你娘家的叔父如今又升了官,说话都比旁人硬气。你也知道,我父亲已经没了,继母和两个妹妹孤苦无依,还要仰仗我收留她们。这东府里头服侍过老爷老太爷的奴才,珍大爷尚且敬他们三分,我和蓉儿媳妇如何敢擅自将他们送到庄子里头去?”

王熙凤从小到大,何曾经历过什么心酸委屈?听尤氏说她和秦可卿的难处,只觉得她们太好说话了,既然这府里的事情都交给她们管,何必瞻前顾后?

说到瞻前顾后,又想起王夫人。

王夫人比尤氏和秦可卿,也好不了多少。

秦可卿和尤氏虽然改变不了宁国府奴才们的散漫德行,为人处世也赢得一片赞扬。

王夫人如今协理宁国府,焦头烂额,她若不想宁国府的丧葬大事上出什么大的纰漏,后面少不得还是要讨人嫌的。

王熙凤心想管家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既能将几百号人管理得服服帖帖,又能让人尊敬佩服的管家太太甚少,王熙凤从小到大,那样的人只见过一个,那就是贾母。

到现在,西府各房里的大丫鬟都还是贾母屋里出来的人。

王熙凤一只手撑着下巴,睨了尤氏一眼,“在这些事情上,大嫂子想得有点多了。”

贾滟见王熙凤离了荣国府之后,见了王夫人在说宁国府的庶务,如今见了尤氏和秦可卿,还在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65-70(第2/14页)

论宁国府的庶务,觉得王熙凤就像是被关在屋里憋坏的孩子似的,如今终于得了机会出关,迫不及待地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可她叭叭一通输出,王夫人不领情,尤氏又觉得她站着说话不腰疼。

贾滟心里有点同情王熙凤,又觉得有点搞笑。

她跟王熙凤说:“尤姐姐如今身体不大好,你跟她说这些事情作甚?平白惹得她心烦。”

王熙凤闻言,笑着抬手轻轻打了一下自己。

“瞧我这张嘴,总是不把门。”说着,她跟尤氏亲热地说道:“都是自家人,我才这么爽直的,大嫂子别嫌我烦。”

尤氏笑道:“就嫌你烦,我如今乏得很,招待不了你这尊大佛,你赶紧跟蓉儿媳妇到屋里说话去,好让我跟姑姑清静清静。”

秦可卿闻言,拉了王熙凤去自己的屋里。

贾滟和尤氏两人坐在花厅里,院子里的菊花开得很好,清风夹着花瓣吹到花厅里。

尤氏跟贾滟说:“凤丫头什么都好,就是那张嘴总是不饶人。”

贾滟神色莞尔,抬手给尤氏倒了一杯养胃的普洱菊花,“她是急性子,又是雷厉风行的主,说那些话,不过也是替你们着急。”

尤氏捧着茶杯默默喝茶。

她心里觉得难过,也为自己感到悲哀。她嫁给贾珍当填房太太,一生没有儿女。贾珍生性风流,又玩得花,自从秦可卿入门之后,贾珍对待秦可卿比对亲儿子还要上心。

也难怪那些有脸没脸的奴才,接着酒意大放厥词,说这府里爬灰的爬灰。

焦大一个救过老太爷的奴才,还能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让贾敬气得用镇纸砸他一脸血?

那个脑子糊涂的老奴才,怕且是拿秦可卿和贾珍说事儿去了。

想到秦可卿腹中的孩子,尤氏神色木然,管那个孩子是谁的种,只要是宁国府长房的血脉就行了,想必她的公爹贾敬也是这么想的。

尤氏的表情很平静,她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问贾滟:“林姑爷什么时候回京?”

贾滟:“最迟过年便会回来。”

尤氏为贾滟高兴,“等林姑爷回来,你的日子也好过些。家里若是没个爷儿们在,我们的日子总是要差一些。”

贾滟对这个倒是没什么感觉。

她在荣国府过得也还可以,贾母愿意信任她,让她主持庶务,一方面是因为王熙凤的身体不宜太过操劳,王夫人又病倒了,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她。

贾滟在贾母的指点下,本事其实长进了不少的。

只要贾母对她可以,荣、宁两府的人就不会看轻她,这跟林如海在不在家没关系。

尤氏又说:“等姑爷回来,姑姑还是想办法生个一儿半女较好,日后万一发生什么事情,也有个仰仗。”

尤氏觉得自己这辈子缺的就是一个孩子,但凡她有个自己的孩子,贾珍死了,贾蓉没了,也没什么了不起。

她还有孩子可以指望。

贾滟知道尤氏的心结,笑道:“孩子的事情,都是讲究缘分的。有人说孩子都是父母上辈子欠下的债,这辈子是来向父母讨债的。像我和姐姐这样无儿无女的人,想来应该是前世从未亏欠过谁,才没有儿女的缘分。”

贾滟觉得宁、荣两府的长房是不是风水有问题,贾敬和贾珍都是死了原配太太,娶了填房。填房太太也都是无子无女,为丈夫教养原配太太留下的儿女。

可不管是尤氏还是邢夫人,心中未必会对丈夫有多少爱意,但丈夫去世对她们都是致命的打击,因为她们觉得自己这辈子的依靠已经没了。

贾滟从来没有想过孩子的事情,她把自己当打工人,只要生活不成问题,躺着当咸鱼也挺好。林如海回京都固然是好事,但林如海回京都,也意味着她这个打工人的生活会变得更忙碌。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黄昏时分,贾滟和王熙凤回了荣国府。

王熙凤回去之后,便跟贾滟说:“太太在东府那边想必是忙不开,顾不上珍大嫂子。我等会儿交代厨房的管事媳妇每日熬些细粥,备些精致的小菜给她送去。”

她这一趟出门,就像是被关在牢里的人放了一回风似的,回来后忙不迭地安排这事那事,都是特别照应尤氏和秦可卿的,可见这几个人平时相处得很融洽。

贾滟回到不羡园,两个玉儿正和探春在玩耍。

迎春性情比较无趣,也不爱凑趣,在荣庆堂用过午膳,就回了自己屋里。惜春则是从贾珍和贾蓉出事后,便被贾敬接回了宁国府,长兄去世,她也要过去戴孝。

探春在荣庆堂听说贾芸从外头给两个玉儿带了外头的小玩意儿,便想来看看。

几个小家伙站起来行礼,见过贾滟之后,林绛玉手里便拿着那个憨态可掬的布老虎说道:“探春姐姐也喜欢这个布老虎,我将布老虎送给她,可以吗?”

贾滟看向探春。

此时的探春跟林黛玉一般的岁数,梳起来的丫髻上别着两朵红玛瑙珠花,漆黑的眼睛明亮有神。

见贾滟看她,小探春脸上露出一个可爱的笑容,声音清脆地说道:“布老虎还是绛儿留着,等改日芸哥儿来的时候,再让他给我带一只。也不用他送,我有银子可以自己买。”

贾滟笑着逗她,“姑姑知道你们每月都有二两银子的月钱,不过这只布老虎花不了几个钱的,就让芸哥儿给你送一只不好吗?”

探春闻言,神色认真的摇头,“若是我看了布老虎喜欢,芸哥儿便送我一只。后面若是迎春姐姐和宝姐姐看了,也觉得喜欢呢?还有云丫头,她到府里玩的时候,见我们都有一只布老虎,也想要,难道芸哥哥也要送吗?”

林黛玉在旁听探春的话,乐得笑起来,“不患寡而患不均,探春妹妹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探春看着林黛玉乐不可支的模样,也忍不住笑,“我是在为你的芸舅省点银子,二姐姐和宝姐姐她们想要也没什么,万一鸳鸯、袭人那些人看了也觉得喜欢,人人都想要,你家芸舅也不能厚此薄彼,他若是人人都要送,岂不成了散财童子,将身上的银钱子散完也不够的。”

探春这么小的年纪,想事情就已经这么周到,也难怪王夫人平时疼她。

贾滟想了想,跟探春说:“芸哥儿这几日未必会得空去买这布老虎,再者,他是在市集上买来的,下次去未必还能遇见卖布老虎的人。这样,我们家只要有一只布老虎就够了,绛儿那只就给你,你若是觉得不能白要,便拿个差不多的小玩意儿来跟绛儿交换,可好?”

探春神色开怀地点了点头。

几个小家伙在不羡园的书房里读诗写字,贾滟让丫鬟和婆子们小心服侍着,自己便回了正房。

翌日,贾滟请来了大理寺丞的夫人芦氏来做客。

芦氏眉目清秀,言行落落大方,又学富五车,很得贾母的喜欢。她陪着贾母说了一会儿话之后,贾母便让人喊了王熙凤来作陪。

芦氏见了王熙凤,抿嘴一笑,便跟贾母等人说起她家老爷办过的一些大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65-70(第3/14页)

既是大案,说的便都是因一人而祸及全家乃至整个家族的事情。那些事情,若说是当权者弄权、为非作歹也就罢了,可大多数都是因家中子弟欺上瞒下,瞒着家人在外面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而埋下的祸患。

贾母等人平日跟人应酬,不过都是听戏赏花吃酒,再说说闲话之类的,如今来了个芦氏,说起那些典型大案时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个个听得鸦雀无声,神情各异。

最先坐不住的便是薛姨妈,她带着薛宝钗回了梨香院。

莺儿忍不住跟薛宝钗说道:“这林姑姑为什么要请这位夫人来做客,我瞧她说话怪不讨人喜欢的。”

薛宝钗面无表情地看了莺儿一眼,“有些人说话,从来便不是用来讨别人喜欢的。若不是做贼心虚,任她说什么,也不会觉得不快。”

莺儿被薛宝钗那么一说,撇了撇嘴。

大伙儿都知道薛蟠为了抢夺香菱,指使家中奴才打死冯氏,闹出命案的事情。若不是因着应天府尹贾雨村是王子腾和贾政谋划起复的,怕且薛蟠至今还脱不了身。

她只是替薛姨妈和宝钗感到憋屈,芦夫人说的事情分明与薛家无关,却又像字字都在说薛家的事情,令人如坐针毡。

薛姨妈坐在炕上,脸色也不好看。

薛宝钗安慰母亲:“妈妈别想太多。哥哥在应天府的事情,芦夫人又不知道,她说那些事,只是给老太太解闷罢了。”

薛姨妈双眼含泪,说道:“我都一把年纪了,理应能沉得住气些。方才贸贸然从老太太那儿走了,免不了又给旁人留下什么话柄。”

母女俩正说话呢,薛蟠刚从外面回来,上次贾赦去世,他想把店里的樯木馆送给荣国府,谁知贾政不要。这次宁国府贾珍和贾蓉去世了,他心里琢磨着要把樯木棺送给贾敬,儿子孙子,随便他给哪个人用。

这时进屋,见薛姨妈红着眼圈,薛宝钗又在旁边静默不语的,奇怪问道:“妈和妹妹怎么了?”

薛姨妈生怕这混世魔王听风就是雨,惹出什么事,便强笑着说:“方才在老太太那里又听凤丫头说起东府的珍大爷和蓉哥儿的事情,回来便想起你的父亲罢了。”

贾珍贾蓉对外宣称是暴病而亡,薛蟠的父亲也是暴毙的。

薛蟠是个粗心人,从不多疑多虑,听母亲那么多,也就那么信了。

父亲去世已经有些时日,他记忆早就淡了,说起贾珍贾蓉,倒觉得可惜。

“珍大哥哥和蓉哥儿是真可惜了。我去吊祭时,他们爷儿俩的棺木还没选好,我本想将店里的樯木棺给他们使,谁知他们家老爷和舅舅都说他们受不起那样的珍稀之物。”

薛蟠送棺材,送了两次都没能送出去,有些郁闷,“这样的好物是无价之宝,我也不要他们给多少银子,只让他们给抬棺木的人几个工钱即可,有什么受不起的?”

薛宝钗知道自家店里的樯木棺,那样的非凡之物可遇不可求,父亲得到那副板的时候,还十分高兴,跟她说这樯木如何珍贵。

只是没想到想要那副板的亲王犯了事,便一直放在了店里。

此时看到兄长脸色郁卒,便微笑着说道:“上次哥哥要将樯木棺送出去的时候,我便跟你说了,此物虽然珍贵,却并不是人人都想用。你去吊祭,念在素日的情分大哭一场,送些祭品便是,何必非要将樯木棺送给人家。”

“我是为了咱家着想啊。”

薛蟠坐在椅子上,顺手拿起一个橘子,一边剥皮一边跟薛宝钗说道,“咱们住在荣国府里头,总得要显显气派。照我说,他们用的那些上等杉木,都是俗物,哪赶得上咱们店里收的樯木。我得让旁人知道,好东西我们多的是,应有尽有!”

薛宝钗听着兄长的话,心里暗自叹息,没再说话。

第67章

067

有穿越知道原著剧情的这个外挂,贾滟心里即使觉得自己能改变的事情有限,也要去试一试。

芦夫人到贾府来做客,贾母表现得很高兴,她让贾滟和王熙凤一起送芦夫人到垂花门。

车子已经停在垂花门前,贾滟停下脚步,明眸看向芦夫人,真诚说道:“今日多谢姐姐赏脸。”

芦夫人目光与贾滟对视,“你我之间,无需客气。”

说着,目光落在贾滟身旁的王熙凤身上,客气又和善地说道:“我对凤妹妹一见如故,若不是你如今还在孝期,真想让滟妹妹与你一同到我家去玩。”

王熙凤心里顿时打了个激灵,忙笑道:“姐姐太客气了,我如今身子也重,即便不在孝期,怕且老太太也不愿意让我出门。别说是姐姐家里,便是我们东府那边,老太太都不太情愿让我去的。”

芦夫人没再说其他的,只是目光饶有深意地看向贾滟。

贾滟请芦夫人到荣庆堂来进行所谓的“法制教育”,自己心里都没底。芦夫人受贾滟所托,要说一些权贵家族是怎么沦落到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的事情时,也是很惊讶。

荣国府如今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贾滟让她去做客说这些话,摆明了是触人霉头的。

但她的夫婿和林如海是同窗,她跟贾滟在裴府的宴会上也一见如故,将其引为知己。

贾滟不明说,她也知道贾滟的用意。

此时,贾滟弯着明眸向芦夫人颔首,说道:“改日我到府上找姐姐玩。”

芦夫人笑了笑,跟贾滟和王熙凤话别,在婆子们的陪同下,上了马车。

芦夫人走后,王熙凤和贾滟并肩走过穿堂。王熙凤脸色神色冷淡,咬牙跟贾滟说道:“姑姑请芦夫人来,就是为了敲打我吗?”

贾滟脸上带着微笑,以不变应万变,只用两人才听到的音量说道:“你且不急,有些事情,旁人自然会判断。今日芦夫人说的事情,岂止是你心里有所触动,即便是老太太,心里也是要犯嘀咕的。你何不有点耐心,看在这件事情上,老太太是什么态度。”

在贾府之中,贾母的态度很重要。

九月的风已经带着些许的寒意,王熙凤的脚步慢了下来,她不能理解贾滟的做法。

想讨好的老祖宗的方法千千万万种,贾滟的做法绝对是属于剑走偏锋的类型。

王熙凤的神色落入贾滟的眼里。

略带寒意的秋风迎面徐来,让人脑袋都变得清明了些。

贾滟放轻了声音,笑着跟王熙凤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王熙凤撇嘴,十分坦诚,“我又不是君子。”

“琏二爷袭了爵位,如今是二等将军了。”

贾滟装作没听到王熙凤心不甘情不愿的话,不徐不疾地跟她分析道:“你的叔父如今荣升了九省统制,你又是诰命夫人,以后多的是在外头应酬的场合。你长得这么美,又聪明能干,琏二爷也是一表人才,万一惹得旁人眼红,非要想方设法来整你们,那些如今你看来不痛不痒的事情,便会成为别人拔除你们的武器。论生财之道,我倒是有个好法子,就是不知你愿不愿意。”

王熙凤一听贾滟说有好法子生财,顿时来了精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65-70(第4/14页)

“若是有法子,我当然是愿意的。好姑姑,还不赶紧告诉我,说什么法子。”

贾滟侧首,向她眨眼,“等我今晚闲下来了与你细说。”

“姑姑可不要戏弄我。”

“谁不知你现在是老祖宗疼的人,我戏弄谁,也不会戏弄你啊。”

其实贾滟对怎么攒钱这种事情,是有想法的。

以林家现在的财力来说,就算林如海突然早死,只要没什么败家的嗜好,已经够她和两个玉儿锦衣玉食八辈子有余。

可那终究不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她还是希望自己有属于自己的梯己。

就像王熙凤永远不嫌钱多一样,自己拥有充足的财力,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做出一些选择。

贾滟去荣庆堂见贾母。

贾母的心情挺好,没有说贾滟有什么不对,也没对薛姨妈带着宝钗匆匆离去说些什么,只是拉着贾滟的手问:“忽然请了大理寺丞的夫人来跟我们这些娘儿们说这些,是不是你在料理庶务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事情?”

事出有因。

在贾母看来,贾滟自从扬州回京都字后,性情愈显恬淡,随遇而安,不争不抢,不是那种无中生有,没事找事的人。

突然让芦夫人来玩,还大谈特谈一些特容易触霉头的事情,贾母认为贾滟应该是在料理荣国府庶务的时候察觉到了什么事情。

贾滟摇头,“我料理庶务,能察觉什么事情?银子什么的都是外头的爷儿们发下来了,再发给各房的。平日来领对牌去干活的人,横竖也弄不出什么大事来。只是前几日不知怎的,忽然做了个梦,梦里见到了扬州的史太太跟我哭,说她娘家被抄家了。”

贾母当然知道贾滟口里说的史太太是江南甄家长房的人。

贾母:“你跟裴府的几个夫人走得很近,可是听说了什么事情?”

“倒是没有。只是做了这个梦,又说什么抄家的,觉得怪吓人的。”

贾滟站在贾母身旁,亭亭玉立,身段优美。

“最近半年,我们西府和东府都失去了顶梁柱,二哥哥和敬大哥哥如今都忙着料理珍大爷和蓉哥儿的丧事,族中子弟能独当一面的自是被二哥哥他们安排在东府帮忙,最怕是那些半大不小的少年郎,一时无人规劝和管束,难免会做些什么荒唐的事情来。不止他们,便是一些老仆人,亲戚,有时也难免会借着两府的名义,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我原是不知这些事情的,既然知道了,也不能装作不知情。如今两府遭遇巨变,有些事情不得不防,滟儿任性,仗着老太太疼我,便借着请芦姐姐来玩的由头,说说由朝廷三部联查的大案。”

贾母沉默半天,没说话。

“这些事情本不该由我来管,但如今二哥哥在忙其他更要紧的事情,我便越俎代庖了。老太太,早先犯事的亲王,他确实罪有应得,可若不是对手下亲信疏于管教,不至于倒得这么快。”

贾母自然听明白了贾滟的言下之意。

有些事情,贾滟没有明说,贾母也不想追问到底。

贾氏如今留在京都的有十二房,以宁、荣两府为首。族中子弟的做派,她心中有数,能有什么事情比一个老人家眼睁睁看着风光无限的家族慢慢衰落更无奈的?

如今的年轻一代,竟挑不出一个能堪当大任的。

可是贾滟却笑着说:“虽然大哥哥和珍大爷、蓉哥儿没了,两府都元气大伤,却不是没有希望。我们西府不是还有二哥哥和琏儿宝玉,东府也还有敬大哥哥和卿妹妹腹中的孩子。我是想,既然老太太疼我信我,让我协理庶务,外头的事情我管不着,至少里头的人和事,得管干净了。”

宁、荣两府的贾赦、贾珍和贾蓉都去世了,两府都是大换血的时候,如果贾母有心,还是能督促贾敬和贾政整顿风气,挑选几个可造之材来培养的。

现在这么好的时机,如果贾母觉得族风不需要整顿,那么林如海回京都后,再怎么想捞贾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与其到时被连累波及,不如趁早切割。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贾母笑着说道,“居安思危,你的想法很对,但操之过急了。今日是在荣庆堂,若是在不羡园,怕且身上不大好的人不止薛姨妈一人。”

贾滟神色放松,语气有几分向贾母撒娇的意味,“要不是有老太太坐镇,我也不敢让芦姐姐说那些事儿。”

“你还是太年轻,有些事情,须得沉得住气些。”

“这不还有老太太给我把关嘛。”

贾母喜欢跟年轻人待在一起,只要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情,对于自己喜爱的年轻人,即便平时莽撞了些,有不周全的地方,她也乐意为他们兜底。

傍晚,王夫人从宁国府回来,脸色不太好。

周瑞家的到羡园跟贾滟说事情的时候,提到王夫人为何不痛快。

“听说是分去端茶递水的那组人出了纰漏,愣是忘了给史侯爷奉茶,还是咱们老爷提醒的。”

贾政没说什么,可不虞的神情已经说明一切。

王夫人很得知之后,很生气,将那犯错的人喊来训斥一顿,罚了一个月的米粮。

贾滟觉得对宁国府那群散漫的下人来说,罚一个月的米粮用处不大,不如等明日点卯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处罚,以儆效尤。

只是这话她说不得。

周瑞家的似乎也感觉到此刻王夫人的困境,忍不住说道:“同样是分成小组的活儿,怎么在我们这府里头就有条不紊的,到了那府却什么都不顺呢?今日这事亏得老爷及时提醒,史侯爷又不是外人,否则便是失了礼节。难怪太太从东府回来到现在,都不得开颜。方才宝玉去屋里找她,她都打不起精神来。环哥儿在偏厅与彩云玩耍时输了几个钱耍赖,被太太听见了,便被训斥了一顿,让他别闲着没事,跟那些下人学得抠抠嗖嗖。”

贾滟只是笑笑,没说话。

她站在廊庑上,手里拿着一根逗鸟棒,漫不经心地逗着小八。

周瑞家的见她不说话,顿了下,又赔笑着说道:“姑太太要是得闲了,便去荣禧堂陪太太说会儿话吧。姑嫂之间,总比我们这些奴才更能体谅太太的难处。”

贾滟慢条斯理地将手中的逗鸟棒放下,转身看向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被她看得头皮发麻,心里有些发怵。

贾滟笑问:“周姐姐方才从哪里来?”

周瑞家被贾滟问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还是回答说道:“太太回来后,姨太太让人送了些燕窝过去,太太打发我亲自到姨太太那里道谢,刚从梨香园过来的。”

“白天的时候,姨太太说身上不大好,让宝姑娘陪着回屋了。我也让夏堇过去向姨太太请安,如今我掌管庶务,姨太太若是身上不大好,要请大夫,一定别怕麻烦。又听说宝姑娘身上有热病,须得调制冷香丸,我也跟姨太太说了,再难再巧的事情,也难不过有心人,只要把药方给了我们,也是能给她调制的。”

贾滟看着天边被夕阳染红的彩霞,“不过姨太太说身上虽然不大好,过几日便没事了。至于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65-70(第5/14页)

丫头,先前她父兄为她调制的冷香丸还有许多,三五年都不用再调配。我担心她只是客气,她和太太是亲姐妹,有些不能跟我们说的心事本是能说给太太听的,只是最近太太为东府的事情忙得脚不沾地,姨太太温厚体贴,别光着体谅旁人,把自己憋出心病来呢。”

周瑞家的听着贾滟的一番话,愣了一下,顿时回过味来。

芦夫人在荣庆堂跟女眷们大谈特谈一些世家贵族因为一些子弟和奴才仗着权势,狐假虎威,最后酿成惨剧的事情,早就在荣国府传遍了。

周瑞家的虽然没有亲临现场,可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捏了一把汗。

因为她的女婿冷子兴最近因为卖古董跟人打官司,眼看胜数不大,便让她的女儿回来家里让她和周瑞去讨情分,想借着荣国府的势,打点当地的官员。

周瑞家的得知此事时,心想这才多大事,她都不必惊动王夫人,私下去求凤姐儿便成。

她听着贾滟的话,知道白天时薛姨妈为何要说身上不大好。她有心要讨好贾滟,便压低了声音跟贾滟说:“姑太太对姨太太关心周到,我看着都觉得动容。姨太太平日若说没有心事,那是骗人的。姨太太的心事,大伙儿都心知肚明。”

不就是为着薛蟠么?

贾滟闻言,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芦夫人好心想说些趣事儿给老太太解闷,不料却让姨妈感觉不好了。怪我年轻不经事,做得不周全,得罪了姨太太。”

“这跟姑太太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府里这么多人,甭管说什么,都会有人不高兴的。只是有人不高兴放在心里,有人不高兴摆在脸上罢了。林姑爷如今高升,很快便要回京都任吏部尚书,姑太太又是老太太信任看重的,您能让老太太高兴,便是阖府上下都高兴了。”

贾滟听得忍不住笑出声来,黑的都能被周瑞家的说成白的,王夫人的这个陪房是个有能耐的,谁得势就讨好谁。

周瑞家的见贾滟笑,也跟着笑了,又重复说道:“姑太太得闲的时候,还是去荣禧堂陪太太说会儿话。”

“周姐姐你真是奇怪。我与太太再亲,也比不得凤妹妹与她亲。东府那边的事情,我和凤妹妹早就知道了。论管家的本领,我哪比得上凤妹妹。如今这府事情井井有条,都是前人栽树的结果罢了,我只是个乘凉的。”

周瑞家的听贾滟这么一说,便凑上前去,悄声说道:“谁不知道二奶奶的管家本领呢?只是二奶奶再这么着,也还是太太的侄女。先前太太不止一次跟我说,二奶奶这么管家,府里奴才早晚要造反的。太太素来也是爱面子的,再说,也不想讨嫌。”

可是管家的人,哪有不讨嫌的呢?

天底下没有比人心更复杂,也没有比管人更难管的事情了。

贾滟笑着没有做声。

周瑞家的看着贾滟,欲言又止。

贾滟侧首睨了她一眼,“周姐姐说的,我都知道了。”

周瑞家的这才松一口气。

她又陪贾滟说了几句闲话,便离开了不羡园去找王熙凤。

周瑞家的问候了王熙凤几句,然后说明了来意。

“姐姐从前也是我们王家的人,跟着太太到了这府里。按道理说,姐姐的事情,便是我们王家的事情,该要帮忙的。”

王熙凤歪在炕上,手边是平儿给她准备的点心瓜果。她懒洋洋地抓了一把瓜子放在手里,一边嗑一遍说道:“可今日大理寺丞的夫人到府里做客,为了给老太太解乏消闷,说了许多奴才借着主子的势利为非作歹的事情,弄得我心里怪怕的。”

周瑞家的:“……”

怪怕的?

她也是知道眼前这个主子的性情的,王熙凤胆大包天,最会阳奉阴违,从来没有她不敢做的事情。

她还想再求王熙凤,谁知王熙凤却说:“琏二爷和我如今都还没出孝,东府那边珍大哥哥和蓉哥儿又没了,琏二爷的私印都是他自个儿收着。没有他的私印,我怎么给外头送信给你的女婿说情?按我说,你还是去求太太比较好。太太不看周瑞的面,也会看在你的面上,跟二老爷为你的女婿美言几句的。”

周瑞家的在王熙凤那儿碰了一鼻子灰,悻悻离开。

出去的时候刚好看到平儿端了一盘新鲜的橘子进来,平儿笑着招呼她:“姐姐先别走,这是琏二爷特别让人带回来的,姐姐也来尝个鲜。”

周瑞家的心中气急,可偏偏王熙凤说的一句不差。

没有贾琏的私印,她再有能耐,也只能是在荣国府内宅兴风作浪,到了外头,也是寸步难行的。

但王熙凤平日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口齿又伶俐,若是有心,又怎会拿不到琏二爷的私印。

周瑞家的心里想着事情,恍恍惚惚听到平儿的笑语,神色僵硬地笑了笑,“不了,太太那边还等着我呢。”

平儿目送周瑞家的离开,一只手端着盘子,另一只手打了帘子进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别做梦了快醒来 林深终有路 你是我恰如其分的落脚点 偏执的沈先生 重生之少女玉石缘 我夫郎是娇纵美人花 [原神]纳塔魔神不想成神 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娇媚 我在曼哈顿开饭馆[美食] 太子妃今天揍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