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女驸马和男公主 > 100-110

100-11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邻家学神攻略手册 易卦识凶(探案) 离婚前后[娱乐圈] 和佐久早谈恋爱 病弱Omega替嫁残暴大佬 穿书后被暴君标记了 一朵奇葩压海棠 穿成豪门弃女搞玄学 病娇的白月光 我成了暴君的彩虹屁精[穿书]

林之画:“注意安全。带上修远给的护目镜和我改造的风灯,还有,记得提醒大家,外出要在衣服上绣颜色鲜艳的布条手帕。再在脖子上挂好陶哨,方便大家能最快速度互相找到队友。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走散了,也能有标志性的颜色和声音来求救。”

“好。”谢君行点头应允。

他们这一队人马从京城过来的路上几经波折,所以吸取了很多经验,以上都是路上总结出来的。

裴南煜也叮嘱了几句:“先去物资库看看。不过要小心,谭大森可能提前提防着呢。”

谢君行:“裴大人放心,我会注意的。你们也要注意安全。在屋内用炭火取暖

更要小心通风透气。”他特意看向林之画,对她更担忧。

林之画笑道:“我会留意,我身边的护卫都是我爹娘精心挑选出来的,别担心。我晚上也会再改造改造机关车的图纸,不会睡迷糊过去。”

谢君行:“好,那我出发了。”

他挑了十个武功高强的人离开。

裴南煜和林之画都没想休息,两人待在一个房间,研究图纸,旁边还有几名在路上挑出来的适合制作改造机关车的有天分的护卫们。

这种时候,除了物尽其用,也人尽其用。

护卫不只是护卫,也可以是机关师,工匠,猎手。

豫州地势整体宽阔平坦,是大平原,所以清除积雪、露出道路比想象中容易。

而他们带了机关车和相关人才,就更容易了。

唯一麻烦的是——食物。

豫州本是产粮大州,每年的税收就比其他州要多,州府郡县的仓库甚至百姓家里自己储存的粮食应该够吃。

但来这里的路上,他们却经常遇到流寇山匪,可见州府刺史及当地官员并未给百姓分发食物,也没安顿好受灾百姓。

逼得一部分百姓铤而走险,当了山匪。

当然,他们收编的那支队伍是良善百姓,但其他的杀人不眨眼的,是一早就存在在豫州周边山林和境内的。

豫州地域辽阔,竟如此不太平,就更映衬了官府的无能和平庸。

说不定日常还会鱼肉百姓。

若把赈灾物资交给谭大森,无异于把羊送入虎口。

林之画在三队人马还未分开的时候,听修远说过一种办法,可以在冬天成功培植蔬菜。

三队人马的物资清单是户部安排的,自然也是听了修远的安排,所以,林之画这队也带了土豆和南瓜,还有豆子——豆芽发起来可以救急食用,当蔬菜。

虽然豆子也是可以吃的,但修远说,适当补充豆芽里的‘维生素’营养很重要。

维生素是个新概念,不过林之画无条件信任修远,就记下了。

他们路上也尝试了,的确可以成功吃到新鲜的‘蔬菜’——豆芽。

豫州的木炭和煤炭也多,照理说取暖也不成问题的。

林之画和裴南煜商量道:“我们要想办法找到州府储存炭火的仓库才行。”

裴南煜拿出舆图:“一般情况下,州府仓库在这个方位——”他展示给林之画看。

林之画也拿出了一份舆图——是三姐姐给她的,更详尽细致——

“他们有很多区域都可以储存东西,我猜煤炭之类的在这里、这里、这里……待会儿派人去查探一番。”

刚才没交给谢君行,主要是因为谢君行的任务是查看百姓的情况,顺路再查看州府明面上的物资库。

林之画和裴南煜在舆图上分析猜测的是州府隐藏的粮库、炭火库。

三人从刚见谭大森开始就觉得他不靠谱,一顿饭下来,越发肯定。

所以,他们三人早就不对谭大森及其治下官员抱希望了。

当务之急,先确认百姓情况,再找到应对办法照顾百姓,最后才是对谭大森等不靠谱官员的惩治。

而且得要证据,还要确保他们钦差队伍的安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驸马和男公主》 100-110(第6/15页)

强龙难压地头蛇。

防人之心不可无。

谢君行一队人仗着有武功傍身,靠内息也能保证身体热量,所以才敢在腊月的雪夜查探陌生之地的虚实。

“二少爷,这护目镜可真好用啊。”有人感慨。

谢君行他们带的护目镜也就二十个——林之奕他们离京前抓紧时间做的,但不可能人手一个,只在外出办差的人里面轮流戴上。

茫茫雪野不适宜长时间盯着看,其他人只能稍微用带颜色的纱质的布蒙在眼前,或者戴幂篱替代。

这次他们十一个人都有护目镜,挡风,不碍事,非常实用。

“以后量产了,争取人手一个。”谢君行道。

他在心里也无比佩服林之奕——驸马爷可真会琢磨新奇玩意儿。若他想走工部的路子,肯定也是出类拔萃的。

“嘘,有人跟踪我们,老石,你去解决。”

“好的,二少。”

“二少,前面有亮光。”

“走,去看看。”

亮光的地方是民居,人们自发聚到一起,既能取暖,也能一起抱团吃喝,增加生存率。

民居内的人们看起来还好,没他们想象的那么落魄狼狈。

起码穿得暖,也有吃的,还有一些人带着小孩,小孩子们更是裹得严严实实,甚至有小孩子分到了热牛乳。

“二少,他们看起来似乎没受到灾情影响啊,过得还算舒坦。”

谢君行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冷笑一声,道:“这都是假的,演给我们看的。”

第105章

“啊?演的?!这也太……太……”护卫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形容。

谢君行替他说完:“太离谱?更离谱的事都有,这点程度算什么?咱们这一路,离谱荒唐的事见得还少吗?”

“的确……这趟可真是长见识了!”

几人心中都十分感慨。

谢君行在京城的时候,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平生最大的烦恼就是怎么才能比得过兄长,让爹娘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对自己更刮目相看一些……

这趟出行,他见过饿殍,见过冻死骨,见过人心险恶,也见过铁骨铮铮。

生死面前,以前困扰他的‘小心思’压根不值一提。

家里父母祖父母恩爱,两个妹妹活泼可爱。兄长有本事,能当得起谢小侯爷之名,是陛下的左膀右臂,他该与有荣焉。

小小的羡慕嫉妒可以有,那是他提升自己的动力,但不值当在心里反复纠结。

兄友弟恭,才是谢家之福。

果然,见过天地辽阔,见过生死相隔,人心会被洗涤纯净,只留最爱的人在里面,并为之奋斗自强。

“看来这个谭大森不是等闲之辈。他竟然想得到提前安排人来演戏糊弄我们。”

“二少,怎么办?”

“再去别处看看。留三个人,盯住这里,若有异动,即刻撤退回禀。三人要一同行动,安全为上。”谢君行吩咐道。

“是。”

“老石回来了吗?”

“二少,我在。”老石从队伍尾端冒出来,“跟踪的人解决了。”

“嗯,没有落单就好。你跟我们走。”

“是。”

谢君行他们一连查看了三处地方,都是谭大森安排的百姓演给他们看的。

“呼……这狗官,竟这般会做戏吗?”

谢君行往手心呵了口气,冻僵的脸颊毫无血色,他跃上一棵枯树,朝远处望了望,发现他们看过的三处地方篝火都很明显,其他地方也有很明显的火光,唯有零星几处,火光十分微弱,地点也很偏。

他从树上跃下,往一个方位率先走去:“再去最后一个地方,若这里还不是,我们就回去。”

众人跟上。

这次谢君行赌对了。

他循着刚才在树上记录的方位来的地方是座观音庙。

庙宇很大,陈旧破败,里面安静极了。

那一小堆篝火是守夜的人取暖用的。

谢君行习武,目力很强,他看得出那几个守夜人穿的普通,手指粗糙,掌心在火光映照下露出老茧,应该是会一点武功,很可能是常年做力气活的。

是普通百姓吧?

他们披在身上的被子很旧,边角有补丁,吃的是篝火里扒拉出来的红薯。

谢君行正要从墙头外的树上翻进去,听见门响,两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子,裹得圆滚滚的,从一个殿内门缝挤出来,跑到守夜人身边,一人靠在一个壮年男子身上,懂事道:“爹,二叔/大伯,我们来看着,你们去睡一会儿吧。”

“不用,你们快回去睡。”守夜人里的兄弟俩各自揉了揉俩小家伙的脑袋,“小心一会儿你们的娘醒来找不到你们着急生气。”

谢君行:果然是普通百姓。

这座观音庙各个殿宇加起来,应该能安顿数万人。

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而且是理想状态。

但至少也能有大几千人在这里。

正想怎么出现比较合适,不至于吓到对方,也不会被围攻,忽听刚出来的一个小男孩惊奇道:“爹,那树上什么东西在闪光……啊,好像有人!”

谢君行:“!!!”

守夜人立刻如临大敌地抓过武器站起来:“什么人!”

谢君行连忙扬声道:“我是京城来的钦差!莫动手。”

他给老石等人摆了下手,让他们先别动,自己轻飘飘落了下去。

发现他的那个男孩盯着他的护目镜,十分好奇。

谢君行拿掉护目镜,露出本来面容,清俊如仙,那张在京中十分受女子欢迎的脸颊白皙干净,守夜人有汉子嘀咕了一声——这莫不是狐狸精成精?

谢君行:“……”

他可听见了!

“你是京城来的?”

谢君行:“正是。我叫谢君行,察觉到豫州府城内平和得不对劲,所以特意晚上出来查探。”

对方十分谨慎:“城内平和还不好吗?你们很快就能办完差,之后岂不是能立刻就回京城过你们的舒服日子?”

“城内的都是谭大森安排的百姓,演给我们看的。太假了。”谢君行道,“朝廷心系百姓,才派我们来的,

没确认所有百姓安全,我们不会离开的。”

对方又打量了他一会儿,估计是见他气质不像骗人的,才问:“你一个人来的?”

谢君行:“不是。还有七个兄弟。”他抬手挥了挥,七个护卫都从墙头落下来,聚拢在他身后。

他们八个人往那一站,就透着高贵儒雅的气质,带着一股‘京城范儿’。

守夜人信了七八分。

“谭大森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驸马和男公主》 100-110(第7/15页)

派人跟着你们?”

“跟了,被我的人解决了。放心吧。”谢君行见对方放松下来,才试着问道,“兄台怎么称呼?这地方有多少百姓?”

“董成,这我二弟董义。”董成道,“这几位分别是宋涛宋大哥,高峰高大哥,江帆江老弟,杜仲杜老弟。”

谢君行一抱拳,挨个唤道:“宋大哥、高大哥、江大哥、杜大哥……”

他不拿架子,几人对他印象又好了几分。

两个小男孩从大人背后挤出来,也自我介绍道:“我叫大虎,我叫小虎。”

谢君行冲他们眯眼笑了笑:“大虎,小虎,你们好。”

董成各拍了他们后背一下:“见笑了。敢问谢大人的钦差们带了多少人来?”

谢君行:“什么意思?莫非是要跟一州之主打一仗才能解决问题吗?”

董成:“护佑百姓跟谭大森意见不合的通判郭旭郭大人被他杀了,都尉樊皓平受了伤。具体情况还得问樊大人。”

谢君行:豫州府的情况竟这么复杂吗?!

谭大森想做什么?造反吗?

还是想在豫州做个土皇帝?!

“樊大人在这里吗?”

“……在。谢大人,你敢一个人进来看吗?”

董成他们不敢冒险,虽然谢君行很大可能性就是钦差,是能为他们做主的人,但他们只是被樊皓平挑出来的临时保护百姓的人,并不能做主,一切还是要听樊大人的。

“当然了,带我去吧。”谢君行爽快应道。

老石叫住他:“二少……”

“没事儿。你们在这里等我。”

董成转身:“走吧。”

谢君行立刻抬脚跟上。

樊皓平在一次冲突中,被剑刺中胸口,伤得很重,幸而是冬天,伤口被冻住,失血比想象中少,才得以保住性命。

如今他还在观音庙静养,曾经跟着樊皓平的士兵有些被谭大森收买,有些被杀,现在只剩一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轻伤,陪在樊皓平身边一起养伤,看护百姓。

刚才董成介绍的人里面,高峰和杜仲就是樊皓平的部下来着。

不过他们是小兵,意外冲突之后,他们才在樊皓平面前露了脸,并扛起了守护的责任。

董成、董义和宋涛、江帆都是豫州州府的百姓,董成董义在衙门办差,是捕快。宋涛和江帆曾经是守城门的。

所以他们多多少少跟樊皓平也认识。

冲突事发之后,他们自成了一个小团体。

谢君行见到樊皓平时,樊皓平刚好清醒过来。

他被伤口的疼痛折磨,夜里常常睡不着。

前些日子他的确听说朝廷派了钦差到豫州、青州、蓟州赈灾。

雪灾在北方的确罕见,樊皓平也是被这场连绵一个月的暴雪震惊住了。

幸而通判大人郭旭将豫州的灾情捅了上去,才有钦差而来。

但让人惋惜的是郭大人没能等到钦差的到来。

谢君行给樊皓平看了自己的令牌,樊皓平也出示了自己的都尉官印:“谭大森开春就在偷偷囤兵,外面流窜的山匪跟他里应外合,将豫州的消息封锁得严严实实,所以,郭大人能将消息奏上去着实困难,也的确帮了我们大忙。”

谢君行得到如此意外的消息,十分震惊:“他真的敢?!”

震惊过后,他又想通——天高皇帝远,此地地大物博,平原开阔,一州之力强盛,谭大森的确可以当个土皇帝,不受人制约,也不用看谁脸色。能滋生出这种念头,也是合理的。

一州之主威风八面,当久了上位者,忠君爱国的初心,他早就遗忘了。

樊皓平也从谢君行这里了解到他找到此地的过程和艰辛。

忽然,他惊慌失措道:“糟了,裴大人和林大人还在州府衙门呢!万一谭大森察觉到什么,先下手为强,那他们岂不是危险了?!”

谢君行:“别担心,他们身边都有护卫。”

樊皓平:“谭大森手底下可是有一州的兵力!”

谢君行心里虽然也焦灼担忧,可还是理智的:“那他也不会铤而走险,杀了钦差对他而言没有好处。他肯定更想好好招待我们,再把我们全须全尾地送走。最好是我们能向朝廷亲口汇报——豫州一切无恙——如此他才可以高枕无忧,继续当他的土皇帝。否则他不会找那么多百姓演戏给我们看。”

“但也不能太乐观了。”樊皓平道,“万一他抓他们做人质,谢大人行事就会被掣肘。”

谢君行:“我明白。在半城百姓被他当做人质的情况下,还是得想个合适的法子,能两全其美最好。樊大人好好养伤,之后我可能会需要你的帮忙。”

樊皓平:“尽管吩咐。”

第106章

在豫州的情况如此棘手、州府百姓安危不明的时候,蓟州府的灾情是最容易、也最顺利解决的。

这里离京城最近,蓟州州府的刺史徐行之又是从京城调拨过去的官员——他曾是谢君诺那一届的榜眼。在京中任职一年后功绩显著被调到蓟州,将蓟州管理得井井有条。

唯一令他头疼的就是要经常思考如何顺应京城的政令,带动蓟州的发展。

此次暴雪,他是三个州的刺史之中反应最快的一个。

可惜蓟州因地域问题,人口不如青州多,更比不上豫州平原粮多、矿产丰富。所以,即便他反应快,也受制于资源而无法施展拳脚。

蓟州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一个州。好在它地理位置很重要,徐行之这么快上奏朝廷也是想要朝廷调派人手来帮他打通蓟州的交通要道,方便与其他州进行的物资贸易往来。

冬天了,青州、辽北的商队最喜欢来蓟州,给蓟州百姓带来美味的海错和牛羊肉。

徐行之是个年轻的官员,思维也新奇,善于接收各方幕僚提供的方法,并不‘一言堂’,他甚至一直了解着京中的情况,也乐于求助朝廷,多方利用蓟州没有的资源人脉,来帮他稳住蓟州城。

他不怕被人说他‘无能’。

他只怕自己治下的百姓遭难。

景卓睿和孟维尘他们出发后,是三组人中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

景卓睿和徐行之也有一点旧交——看在谢君行的面子上,当年状元榜眼探花在京中风头无两,景卓睿和谢君行玩在一起,就也跟着谢君行去庆祝他大哥谢君诺的状元及第,所以这么认识了徐行之。

他们俩互相交流沟通都十分顺畅,徐行之还问了谢君诺和池怀民的情况。

哦,池怀民就是那一届的探花郎。

他后来被派回其家乡任职,如今是扬州通判。

景卓睿也逐渐在徐行之的引导下进入了钦差状态。

他以前也帮父皇办过差,但基本都在京城,这次出来是他第一次独立办差,有舅舅随行,有徐行之引导,心态就很稳,所学也颇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驸马和男公主》 100-110(第8/15页)

最关键的是,他好歹是成亲的人了,也被

封了楚王,是时候成长、独当一面了。

……

青州,刺史府内。

林之奕经过两天的休息,精神好转,高烧没有再反复,但咳嗽一时半会儿无法痊愈,只好继续戴着口罩,免得感染给其他人。

景玥给她准备了温水,等她醒来就端给她润喉。

“是不是这里的药效果太差了?你咳嗽这么久都不见好转。”景玥眉心紧蹙,“在你原来的地方,生病了也如此难捱吗?”

林之奕将水一口气灌下后,戴好口罩,声音传出来,有一点闷,但却蕴含笑意:“这里的药效其实还行,我那里比较厉害的药是消炎的和抗生素。当然也看个人体质,体质好的,三五天差不多能痊愈,差一点的,十天半个月吧。别担心了,我有预感,再有一两天就痊愈了。”

景玥十分心疼:“这段时间你压力太大了吧?焦心青州的百姓……再加上舟车劳顿……”

林之奕:“有一点吧。主要是真的很冷。我得尽快好起来,给大家改造一套取暖设施,造福后人。”

现世的时候,大家基本活动在室内、车内,严冬走在路上的机会超级少。

她穿越过来,身份相对尊贵,之前压根不会受热受冻,今冬虽比往年冷,但也是在公主府被好好呵护着。如今乍然出差,还长途跋涉,情绪压力和外在环境的寒冷的确让她有点招架不住。

白‘锻炼’了那么久。

依旧比不过景玥这个‘大堰土著’。

景玥跟她同吃同住,在她生病的时候衣不解带地照顾她,偶尔还会索吻……却丝毫没有被风寒感染。

景玥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有些无奈道:“我们成亲后,你明明一直在跟着我一起练习武功……唉,看来你的体质还有待提升。”

林之奕给他拿过披风:“好啦,我生一场病,你要变成宫里的管事嬷嬷了。絮叨起来没完啦。我生病又不是我的错。”

景玥一怔,随后改口道:“抱歉。我不是在怪你。我只是……太自责了。以后我会注意。”

林之奕隔着口罩,向景玥来了个手指飞吻,然后笑道:“不用道歉,走吧,去见见顾大人。”

这两日他们休整,顾大人也忙碌,还没见过面呢。

景玥把林之奕的斗篷紧了紧,与她一同出门。

顾鹤鸣这两天就只睡了两三个时辰,今日一大早又忙碌起来——接管了公主和驸马带来的物资,他得盯着发放情况,也要时刻盯紧百姓的反馈才不愧公主驸马长途跋涉这一趟。

林之奕和景玥的到来让顾鹤鸣稍微松了一口气。青州府也如春天的柳芽一般,开始复苏,呈现勃勃生机。

“公主,驸马,不多休息两日了吗?”

“已经休息够了。我们也想了解一番百姓的情况。”

“那正好,我今日尚未外出巡查,吃过早饭,公主和驸马随我一道去吧。”

“好。”

早饭是蒸土豆和南瓜粥。

土豆里可以放盐也可以放糖,随个人口味调整。

还有豆芽菜,一大锅炒出来,拌在土豆和粥里面,味道还不错。

有的时候会放几碟小咸鱼吃。

虽简单,却也营养丰富。

林之奕和景玥也没搞特殊,跟顾鹤鸣吃的一样。

青州府之前囤的过冬所需的猪肉、牛羊肉和鱼虾等海错都是按时按量分发给百姓,家里有孕妇的,有老人小孩的,优先领取。能帮官府一起清除积雪的青壮年也能在中午领到一份看不到肉末的肉汤解馋补充一点荤腥。

早饭后,三人一道出了府。

官道上的积雪清除的差不多了,而道路两旁的积雪也开始进入清除阶段——林之奕他们带来的机关车正忙碌着。还有三个简易版的机关车分布在周围。

——前两天,青州府的工匠们也都被杨老召集来,跟着林松、季风等人一同观摩、拆解机关车,熬夜赶制出了三架类似的。

虽简易,却比纯人工要省时省力,且高效。

亲眼见过顾鹤鸣治下的官员和百姓是如何行事的,林之奕和景玥都卸下了心头压力——青州府的情况比想象中要好多了。

百姓们年轻力壮的,开始加入清除积雪的队伍,小孩子们一起堆雪人玩闹,不受灾情影响——看着活泼不谙世事的天真小孩子们,大人心里暖暖的,软软的,都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有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看到了林之奕和景玥,仰着脸瞪大眼睛,嘴巴也张开一点,半晌才软糯糯地说道:“哥哥姐姐是仙子和仙女吗?好漂亮啊!”

她家的大人生怕她惊扰了公主和驸马,忙把她搂起来抱着,惶恐地鞠躬。

林之奕和景玥回以一笑:“你也是个小仙童啊,这么漂亮可爱。”

偷偷围观的百姓们:公主和驸马好平易近人啊!

回程路上,林之奕开始琢磨取暖的最佳方式。

既能长时间保暖,又不耗费炭火和木柴,还得保证安全。

……最好能结合现世的一些取暖办法。

电热毯目前实现不了。

地暖?水暖?

积雪这么多,此地又临海,水暖更有可实施性。

回到府里,林之奕便拿了根枯树枝,在雪地里划拉。

现成的‘纸笔’,省事多了。

景玥站在她身侧陪着她,见她沉溺在自己的思维中,也不出声打扰,只在她动作慢下来,目光闪亮放松的时候,才上前揽住她的肩膀:“这是何物?看起来像管道?”

“嗯,这是冬天取暖的好东西。”林之奕把原理简单跟景玥聊了聊,景玥很快明白,“跟地龙有点像。”

“对。”林之奕听景玥这样一说,神情忽然沮丧下来——对哦,古代的人也很有智慧的,屋内铺设地龙后取暖也很方便。

她太自以为是了。

林之奕用树枝把雪地上的‘大作’都给划掉,然后侧头对景玥说:“没事了,回房间吧。”

景玥:“?”

他跟在林之奕后面,小心翼翼问道:“你不高兴了?”

林之奕坐在桌边,拄着下巴叹气:“没有。就是有点感慨。我自以为聪明,想了半天没什么用的东西。”

“怎么会没用呢?我瞧着挺新奇的。肯定和地龙不一样,对吧?”

“但原理一样。地龙还更符合这里的需求。水暖设备这样烧一次,也同样耗费炭火,凉下来的可能还更快。不划算。”

“水暖?”景玥抓住了她话里的关键词,瞬间更加明了,“无妨啊,地龙的热气有时候太过灼热,容易叫人上火。水暖听起来更温和些。对吧?”

林之奕冷静下来想了想,点头:“的确更温和。我那里的水暖设备还能自己调节水温温度。不过能调节的那种都是需要用电的。这里没办法实现。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驸马和男公主》 100-110(第9/15页)

旧只能靠感知和经验来操控。”

“电?”景玥又学到了新知识,他好奇道,“像雷电那样吗?”

林之奕便跟他简单解释了一番,景玥来了兴致:“如何才能制造出‘电’呢?如果大堰有‘电’,一定会变得更强盛。”

林之奕想,除了‘电’,还有一样东西,更值得大堰朝开发研制——枪。

火药这东西,不知道大堰朝有没有……

“这是更厉害的人发明的。我虽然懂一点原理,但实际操作太困难了,很多原材料和细节都需要了解……”

景玥从兴奋中回神,安慰道:“没关系,你有这些想法已经帮了我很大的忙。这让我相信,你是给我带来福星的人,也是我的天命所归。”

林之奕内心也告诫自己,要更谦虚一些,不能带着现世人的优越感和傲慢在这里生存。否则,最终可能会是她自己自食恶果。

水暖设施的策略被林之奕否定了,她只在地龙的基础上修改了一点东西,让地龙更适合取暖保暖。

之后她便开始跟顾鹤鸣探讨其他的利民政策。

譬如——兵民互相合作——青州府城这一点已经初具

雏形,这些天铲雪、吃饭、建造机关车时,兵将和百姓们基本都会自发地合作,互相照顾。

兵将们力气大,帮着重建倒塌的房屋,百姓们细心体贴,送吃送喝送穿,缝缝补补。

然后就是雪上滑行嬉戏的项目开发。

有雪的地方一般都会有滑雪板、雪橇等类似的器具,林之奕将这些利用起来,以备来年甚至未来几年可以让孩子们过瘾。

雪,也可以是娱乐项目。

而不仅仅是灾难。

这将拯救不少孩子的心。

景玥在青州的这段时间,则更多学会了如何管理一座城池、一方州郡。

当然是从顾鹤鸣那里潜移默化地学的,他也时不时请教顾鹤鸣问题。

顾鹤鸣竟也丝毫不藏私,把自己懂的,都一点点不动声色地教给公主……和驸马。

因为林之奕曾经问了顾鹤鸣那个关于他和自家师父顾庭萱的绯闻传奇。

顾鹤鸣的回答是——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京中还有我的传说。没错,那个人就是我。顾将军一切可好?”

“师父在西域呢,年底应该能回京。我看看啊……”林之奕看了看自己记录的时间,“这会儿我估计她已经回京了。”

“她一直很厉害。我很佩服她。也很感激她。是她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第107章

得知驸马林之奕是顾庭萱的徒弟后,顾鹤鸣就对他们更加关照了。

之前更多是对钦差的恭敬态度,对两位年轻有才者的佩服,后来就多了年长者关心年轻人的暖意。

驸马和公主以后不知道会不会离京、自行管理一座城池,按理说这是皇子的待遇,但谁知道呢,万一有这种机会呢?毕竟驸马不单单是驸马,还是林国公府的小公爷。陛下疼爱小公主、倚重林家的话,肯定会安排好他们夫妻的。

所以,顾鹤鸣自然要将自己所学的倾囊相授。

即便这对小夫妻不会有这个机会,那林小公爷以后总是要掌管林国公府,庇佑家人族人的……多学点没坏处。

林之奕和景玥在这里‘升级’内核,谢君行跟林之画、裴南煜则正准备‘打怪’。

他们到达豫州的时候就已经腊月十八了。

其他两州情况渐稳,豫州却仿佛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风暴。

——汹涌波涛暗藏海面之下,一旦被狂风掀起,后果不堪设想。

谢君行在观音庙那里跟樊皓平聊了小半宿,基本掌握了他们来之前、雪灾之前的豫州情况。

谭大森的确是想做个土皇帝,囤兵、囤粮、切断豫州去京城的道路、封锁消息传递,把豫州弄得像个‘世外桃源’。

里面的百姓不知道外面情况,也无法离开豫州——而其实只要州府的剥削不是太过分、没有让他们艰难到活不下去那种程度,百姓们也不想离乡背井。

得过且过着,只要不死,难一点也没关系。

离开的,可能在路上就已经被山匪杀了,亦或是被掳走,被困在山上干苦力,还不如在家园固守着,起码有一亩三分地,有家人,咬咬牙,就能撑着继续活。

再说,谭大森只是想做土皇帝,并没有立刻反了朝廷的意思——他没蠢到自寻死路的地步。因此,他对百姓就是盘剥厉害点儿,并不会真的把百姓逼到揭竿起义的绝境。

若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雪灾……

谭大森的如意算盘真可能会实现。

雪灾的出现,打乱了谭大森的计划。

通判郭旭在积极自救赈灾过程中,发现了谭大森的秘密,周旋、对抗时不幸被杀。

樊皓平有武功傍身,受伤后勉强逃出,几个心腹和守城门以及捕快董成他们接应了他。

后来,他们护住了一半百姓,迁到观音庙。

大雪阻路,加上郭旭临死前安排人向朝廷上奏了雪灾消息,谭大森这才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

或许,他还预谋把锅推到已经死亡的郭旭身上。

谢君行叮嘱樊皓平一众人注意安全,自己又留下五人,只打算带两人回去。

路上再把盯梢的三人带走,应该够用。

不过樊皓平没答应,让他依旧带着七个人在身边:“若是谭大森反应迅速,对裴大人、林大人出手,你也好多几个帮手。”

谢君行思量过后,同意了:“也好,那你们注意安全。我们随身携带的药不够多,下次我会多带些过来。樊大人安心养伤。”

“谢大人也注意安全。”

谢君行带着七人匆匆返回。

半路也把留守盯梢演戏百姓们的三人带回。

果然,被樊皓平说中了——

赶到刺史府附近时,他们看到了亮如白昼的火把和铠甲碰撞的声音。

谭大森反应竟如此迅速吗?!

或许是让老石解决掉跟踪之人的举动有点打草惊蛇了?

谢君行深吸一口气,冲身侧的十个人打了个手势,大家都很有默契,一同停下,藏在拐角处。

轻功高的护卫顺着黑暗的墙壁跃上去,自发观察刺史府外的‘军队’。

谢君行从怀里掏啊掏,掏出来了个小小的木质的飞鸟。

这玩意儿是他在来豫州的路上自己动手做的,不太确定的地方还请教过‘千机大夫’林之画。

木鸟颜色灰扑扑的,能以假乱真,飞得也高,幸运的话,应该可以飞进去找林之画,互通消息。

林之画和裴南煜的确没料到谭大森竟然如此大胆,竟敢半夜包围他们。

不仅包围了东院,之前他们派出去查看的护卫回禀——刺史府外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双面社畜打工指南 我靠带古代鬼帝脱贫致富 是嫂嫂又怎样 暴富从工地盒饭开始[古穿今] 一不小心就成了开国女帝 白切黑总在逼我和离 这才不是养成系![娱乐圈] 然而琴酒又做错了什么 替嫁真千金的心声好可怕 你也想加入五条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