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 40-50

40-5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冷气球 明天我就倾家荡产[娱乐圈] 公用替身 穿到七零嫁厨子[美食] 仙道败类 龙王崽崽,水群爆红 诡异的先生们[快穿] 修仙种地后全世界求着我卖菜 星河不语 普通的她被阴暗批缠上了

沈泰看着洗干净的须卜绰以及一众胡人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样看着还差不多,之前瞧着你们跟乞丐似的。”

这句话须卜绰听不懂,胡人们傻乎乎的点头。

他们自己也有些惭愧和不好意思,和这里的汉人想比,他们确实太脏了。

胡人们全部洗干净,再由牛车拖着回去。

回到草棚时,须卜绰发现妹妹和母亲也洗了澡,身上穿着旧的麻衣,一家人你看我,我看你。

“哥哥,我们这是来到了怎么样的地方,今日的午食竟有肉。”

“今日我和须卜言是种植植物,给植物施肥,比起放牧来说,轻松很多,你们呢?”须卜绰的母亲问。

“我和父亲是挖红色的石头。”

“吃完午食竟有休息的时间,以前的贵族哪里会让我们休息。”须卜绰的父亲说道。

须卜绰看着妹妹洗的干干净净的脸,他突然说,“中原真好,我想一直待在这里,我想学会汉话,我再也不要回草原了。”

第44章

虽说胡人什么都不懂, 但林肆可对剥削奴隶没有兴趣。

干了活自是要给工钱的。

就这样,现如今的黎县的街道之上,偶尔能见几个胡人。

许多百姓未曾见过胡人, 起初还有些震惊, 到现在已是习以为常。

胡人们也很好的融入了黎县,甚至还会入乡随俗,用一口撇脚的汉话对着卖瓜果的说便宜点。

庄园里的孩子得了林肆的命令, 时不时的去给胡人们洗脑。

诸如你们留在这里, 就是黎县的一份子,是县主的子民,不会挨饿, 不会受冻,不管你们以前是哪个草场的胡人,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黎县人。

须卜绰能听懂七七八八,又将这些话翻译给剩下的胡人。

胡人们当即痛哭流涕,表示狗屁草原,狗都不回。

林肆能清楚的在脑子里看到人心和声望蹭蹭的涨,当然, 基数太小, 涨幅并不高。

铁矿有开采只是炼铁的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以煤炼铁, 建造高炉。

梁年问林肆,“万事俱备, 差个铁匠怎么办?孙昌只会将锻好的铁与木头衔接, 要不从何处绑一个回来?”

对此林肆胸有成竹:“铁匠很快就会有了。”

梁年不解,以为林肆当真是要去绑一个铁匠回来,问:“县主打算要去何处绑?最好是绑未成婚的, 家中父母也已不在的孤家寡人,绑回来以后关起来,除了锻铁不许他出屋子。”

林肆否决了梁年的提议,“多谢梁县令建议,我已有法子。”

梁年还是不放心,连连追问林肆到底何处解决。

林肆回她:“自梁县令和我说黎县附近有铁矿后,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40-50(第6/15页)

便派了几个家丁去施州以及恩州拜师学艺去了,倒也不用学的多么精,将基本的手艺学会回来就行,”

梁年:

她怎么感觉县主府的家丁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至于被派出去的三个倒霉蛋还上演了一出拜师大戏,非常丰厚的拜师费用简直让铁匠们无法拒绝。

丁蒲两眼泪汪汪,为什么又是他。

他真的只想好好的当个咸鱼家丁啊,他现在已数不清自己学会了多少技能。

下一次真的不要再让他去学东西了!

矿石挖的差不多,林肆又让这群胡人用耐火泥制造起高高的竖炉来。

挖矿造竖炉都是体力活,这段时间他们日日三餐,每个人都肉眼可见的长了肉,力气也恢复了许多,干起活来也不算吃力。

竖炉必须制成腰鼓状,既两端紧,中间宽。

须卜绰不明白为何要建成这个有些奇怪的样子,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反正干活就有饭吃,还有工钱拿。

竖炉是炼铁的重要一步,另一步是水力鼓风。

在这个没有电气的时代,水力是能够节省人力物力的最好办法。

梁年隔三差五会来看看胡人的工作进度,因此还被林肆调侃怎么感觉她比自己还着急?

对此梁年不知道怎么回答,难道她要说反正事情都已经这个样子了,干脆大家一起诛九族吗?

这些胡人属于被林肆隐匿的人口,虽不多,但梁年也得将这些人登记在册,只是不上报,方便与她和林肆的管理。

不过梁年很快被自己的这个念头感到奇怪,怎么就方便林肆管理了!

对于登记胡人这件事,最难的是胡人的名字。

这些胡人现在还不会说汉话呢。

梁年只能先将屋子给他们分下去,按屋子暂时认人,将名字的那一栏空着,等他们熟悉汉话后,再来登记。

为了加快汉话的学习进度,现在胡人互相和对方说话都尽量使用汉话,实在是表达不清楚的,才用胡语。

须卜绰记得前日是他来到这里一个月的日子,而刚好在前日,他们全家分到了一间破破烂烂的小房子。

这是须卜绰一家第一次住在房子里。

这种感觉很神奇,和住在穹庐里的完全不一样,不必担心突如其来的大风将穹庐吹到,睡觉时睡在专门的床上,不似睡在地上那般冰冷。

屋子虽小,但是须卜绰一家人非常很珍惜,他们小心翼翼的将屋子打扫干净,他们也第一次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须卜绰觉得这是一种归属感。

丁蒲讨厌学习铁匠这门技术,不为别的,锻铁实在是太烫了,而且需要很大力气,敲的他手疼。

咸鱼哪有那么大的力气!咸鱼连翻身都很困难呢。

至于赵安和陶阳辉,丁蒲都能想象他们两个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学的。

赵安:定不负县主所托,一定把铁匠的基本操作学会。

陶阳辉:为了补贴,拼了!

幸好县主只让他们学些基本的功夫,不用学得那般出神入化的技术,比如在铁器上雕刻出复杂烦琐的花纹之类的。

对此,丁蒲抱着填充鸭饲料鸡的想法,坚决只学基础操作,多的一点都不学。

那收了钱的铁匠师傅都有些懵,这学徒他原本是不想收的,但奈何对方非常诚心,且给的拜师费很丰厚,他这才将人收下,盘算着这一年多有个徒弟帮着干活也不错。

只是没想到这个徒弟有些奇怪,现下这最基本的铁砧会了,大锤与水槽也会使了。

再往下教,这人就不愿了。

只说什么,他要打好基本功,打好基础。

铁匠师傅非常疑惑,最基本的东西都学完了,还怎么打基础呢。

丁蒲对此表示,“我要学的扎实!”

在铁匠师傅的百般催促下,丁蒲才开始下一步学习。

淬火与退火。

在整个锻铁的全基础流程教完以后,铁匠师傅本还在感叹,终于有人帮着做活了。

谁知第二天,这个徒弟说家中有急事,那表情当真是急切的很,不像是骗人的。

铁匠师傅想,这锻铁的基本功他虽学完了,但是用在实践上还有许多诀窍,他交了钱来学,想必不会就这么走了。

这太亏了,应当是家中真有急事的。

丁蒲得表情确实是急切的很,他太想回县主府了!

铁匠师傅就这么等啊等,等了一日两日,三日四日。

等到一个月后,铁匠师傅忧伤的感叹。

他觉得这徒弟怕是遇到不测了!多年轻的一个小郎君啊,可惜可惜。

*

竖炉只需要按照图纸用耐火泥堆砌即可,其中最核心的当属水力鼓风。

有了水力鼓风朝竖炉持续送风,可提高炉温。

再加上林肆用煤来作为耗费材料,再加些石灰石进去,完全不会有杂质。

大宸的炼铁技术落后之处,林肆一次性全部解决。

想不炼出好铁都难。

水力鼓风由水轮,连杆,活塞木箱三个部分组成。

但凡是需要用上木头的,孙昌和范利都没得跑。

孙昌是木匠,制作农具时会用到铁,但那都是梁年申请下来的,孙昌只需调整形状和木头衔接即可,锻造这门手艺孙昌是不会的,林肆也想过要不就让孙昌和范利去学,但想起二人之前干的都快怀疑人生的样子,最终还是放了师徒二人一马。

鼓风的水轮部分简单,和小型水车是一样的制作方法,连杆与风箱也不算复杂。

风箱主要注意木板内部要打造光滑,外部涂上泥浆,与箱体密封,再设计一个竹片阀门,连接至竖炉风口处。

就是这样三个并不复杂的东西,组合起来确成了改进炼铁技术的核心。

左莜和封凌也来看。

封凌看着堆砌的高高的竖炉,嘴上念念有词,“刀枪剑还有弓箭,到时候通通制好了给庄园里的孩子用,我定要把他们全部都教会。”

左莜无条件相信林肆,她发现只要是林肆想干的事情,断没有不成功的。

于是她开始思索自己府中有没有铁器要更换的。

最后她想。

若是能有余下的铁,新造一口锅吧,上次受林肆邀请的暖锅很好吃,她也新造一口锅在家吃暖锅好了。

封凌看完竖炉,满意地走了。

她要去庄园告诉孩子们。

赵安等外出学艺的三人也成功归来。

三个人的手臂肌肉肉眼可见的变的明显,尤其是最瘦弱的丁蒲。

林肆也正式给三人授了新岗位,发了一笔丰厚的补贴。

丰厚到陶阳辉当即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40-50(第7/15页)

洒现场,“县主,若是以后还有什么要学的,尽管让我去,我愿为县主效劳。”

丁蒲想说以后别叫自己,但又不敢,只能窝窝囊囊的谢恩。

他和赵安现在似乎已经荣升为什么技术管事了,陶阳辉是技术副管事,比他两低一级。

也就是说,从以后开始他们三就不算家丁。

丁蒲也想泪洒现场,终究是自己嘴比脑子快毁了他的家丁梦,他现在哭都没地方哭去。

水力鼓风还在最后的调试阶段,三人又换了个州去购置锻铁需要的铁砧、大锤、水槽。

丁蒲幽幽叹气:“我怎么就成了技术管事了,为什么偏偏是我。”

陶阳辉兴致勃勃,“以后我一定会学习更多的东西,为了补贴,咳咳,不是,为了县主!”

赵安也莫名其妙燃了起来,“我定不负县主所托,一定好好当好这个技术管事!”

第45章

秋天是最为农忙的季节, 因为关系到赋税,所以百姓们都格外卖力,今年因得曲辕犁, 肥田法, 水力水车的关系,收成比往年翻了一倍。

赋税和县的评级有关,也和县的具体收成挂钩。

梁年年初之时还很羞愧与林肆狼狈为奸瞒报收成这件事。

如今秋收, 梁年已很是自觉的瞒报, 甚至在将文书交上去以后,才知会了林肆一声。

竖炉与水利鼓风还在造,棉花这边倒是今年最后一次收成。

棉花喜爱温暖的气候, 冬季是不会开花结果的,要不是林肆的肥田法和水车给力, 只怕秋天的结果都成问题。

现在棉花的栽种,施肥都是胡人女郎在做,林肆命她们将棉花摘了,全部送到纺织作坊去。

须卜言种植这名为棉花的植物已有一段时间,所以当棉花开花的时候, 她和母亲须卜蓓很是欢喜。

胡人的女郎们第一次种植植物, 都以为开了花便是完成了任务,谁知后面那青色的果子褪了色, 又吐出白白的絮来。

她们被命令采摘白絮。

须卜言全家都是属于贵族领地平民,就连姓氏都是跟着胡人贵族, 故而全家都姓须卜, 草原不能农耕,她们自然搞不清楚开花和结果的区别。

也不知道这白絮要用作什么用途。

须卜言伸手捏了捏柔软的白絮,用汉话夹杂着胡话说道, “母亲,这絮好软,是可以吃的东西吗?看着不像啊。”

须卜蓓急忙开口,“不管这是不是能吃的东西,我们都不可以吃。”

“我当然知道,母亲,我就是好奇,中原有太多地方和草原不一样了。”

胡人女郎们一边说话一边采摘,摘了足足一天。

这些摘好的棉花被送到纺织厂,轧棉,弹棉,但却不搓成棉条,也不纺纱。

这些棉花弹松散以后,会拿来卖给黎县的百姓,作为冬季填充在衣服夹层里做棉衣用。

石金看着这些弹好的棉花,觉得有些恍惚。

去年虽有火床,但她出门的时候还是穿着夹芦花的麻衣,冻的整个人瑟瑟发抖,那时候的她想,家中比以前暖和,已是很好了。

想不到今年冬季之时,百姓们便能穿上这样的棉衣了。

不光百姓,县主府的人也穿。

婢女与家丁的工作服早已换成统一的棉布,婢女们也去买棉花,回来缝在工作服的夹层里,便是一件轻薄保暖的工作棉衣。

至于家丁们没有针线手艺,本想花钱请人缝制,但现在黎县的女郎个个都有活计,没有活计的也不过是女童与年长的阿婆,女郎们哪里还有时间帮人缝补,家丁们便请婢女们帮忙缝。

婢女们起初不愿,还是家丁们加了钱才愿意。

林肆的新棉衣是石金于安春摇娘三人一起缝制的,棉布被染成云水蓝,三人思来想去,在上边绣上了棉花的暗纹,边上还缝了一圈雪白的兔毛(祝时溪友请提供),整件衣服精致又漂亮。

因得是给林肆穿的,三人缝制起来格外用心。

林肆的身高又窜了一截,只不过脸上的婴儿肥还未褪,穿上后倒是格外好看。

春意看的非常满意,她决定县主下次穿这件衣服时就配上裙青色的发带,一定很合适。

现在还是秋天,林肆能感觉到棉衣上身后被暖和的温度所包裹,若是怕冷些的人,现在就能穿了。

不过林肆现在的身体还是小孩子,正是身强体壮的时候,故而试穿以后就将命春意将棉衣放好。

不光林肆在试新衣,百姓们也试。

康竹青将棉花缝进棉衣夹层之中,又赶紧让石土穿上身时试。

随后一脸期待地问,“怎么样,暖和吗?”

石土脸上挂着笑,又将棉衣脱下来,“何止暖和,我穿上觉得热呢!”

康竹青嗔一声,“你真是山猪吃不来细糠!”随后将自己那件穿上。

她瞬间被温暖所包围,比芦花夹层的衣裳暖和不知多少倍。

穿了一段时间的棉衣,康竹青已被棉布柔软舒适的触感所征服,她有时候一个人会默默的想。

县主怎么就这么厉害,想到用这个东西来纺织成布,又塞进衣服里呢。

康竹青听石金描述过那棉花的样子,打死她她都想不到这东西能用来做成衣服,若是换成她,她只会遗憾这东西不能吃。

康竹青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因为县主读过书。

在她看来,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

康竹青心中隐隐生出一股向往来,若是她也认字,会读书,是不是也能变得厉害。

但是她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康竹青遗憾地想。

读书对于底层百姓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

这些胡人现在也算是黎县的百姓,又因为语言不通,梁年格外关照些。

这次的棉花,梁年也派县衙的人去和胡人解释了,解释了很久,双方才终于搞懂了对方的意思。

胡人们在黎县干了有两个月,得了些工钱。

一家四口若是加起来,凑一凑,棉布和棉花也能买,但问题在于,布是买了,无人缝制裁衣。

须卜绰此刻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他抚摸着柔软棉布,口中念念有词,“这样贵重的布若是穿上身上,真不知道有多舒服。”

须卜蓓还沉浸在自己照顾的那些植物,摘取的那些白絮竟然变成了柔软的布的震惊之中,中原人实在是太厉害了。

她根本想象不出那些白絮是如何能变成布的。

须卜言在一旁无奈道:“哥哥,别看了,现在最重要的要将这些布变成衣服。”说完还特地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是黎县的百姓们穿的那样的衣服。”

须卜蓓本想试试,但想到自己的缝补经验只有在草原上拿着十分粗的骨针将粗糙的粗布与动物的皮毛缝制在一起,又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40-50(第8/15页)

弃了。

当她看到中原女郎都用那般纤细的针以后,须卜蓓吓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中原的厉害制之处是她这辈子都想象不出来的。

一家四口你看我,我看你。

最终是须卜绰开口,“县衙告诉我们,冬天会很冷,一定要将棉花缝进棉布制成的衣服里。”

须卜言在黎县待了两个月,性子也比原来活泼爱说话了些,“可是我们现在连棉布制的衣服都没有。”

须卜蓓硬着头皮说,“要不要去拜托别人呢,我们可以付一些钱。”

说归说,一家人刚来两个月,汉话又说的不太流利,平日里相熟的人也只有一起来的胡人。

现在女工都很忙,哪里有人可以给他们拜托。

须卜蓓盯着那匹棉布,“要不让我来试试吧,就制成以前我们在草原那样穿的衣服如何呢?”

须卜言的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似的,“不要,我要和黎县的人穿的一样的!”

须卜绰默默的将布挪的离自己近了些,“母亲,还是算了吧。”

就在一家四口沉默的时候,大门被敲响了。

须卜绰连忙去开门,瞧见是两位女郎,一位是他记得似乎是姓王,和他们一个巷子,另一位就不认识了。

于是他急忙用汉话打招呼,“王女郎,有什么事吗?”

王桐和须卜绰住在一条巷子里,只不过她住在巷头,须卜绰一家住在巷尾。

王桐性格爽利,和邓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密友。

王桐笑道:“这位是邓娘子,梁县令打了招呼,让我们来教你们缝制衣服呢。”

衣服,缝制,教,这三个词触动了全家的关键词。

王桐话音刚落,就瞧见这一家胡人眼巴巴的盯着她。

用十分标准的汉话说道,“太好了,有救了!”

第46章

秋季一到, 香水与香皂的订单激增。

不为别的,只因为秋季是赏菊的季节,贵女们会办上一场赏菊的宴会, 自然是得准备香皂供客人们净手。

而前来参加的客人若是还带着老式的香包与香囊, 那便太落后了,是要被人耻笑的。

但香水和香皂的供应又不多,倒是让这些贵女们很是头疼, 几乎是要靠抢的。

莫静连一家在香水肥皂事业上可谓是兢兢业业, 一共开辟了两条线路,一条是两浙路,另一条则是津南路。

香水与肥皂的生产力刚刚饱和。

林肆赚的盆满钵满。

莫静连一家人也得了丰厚的奖金。

但对于差点经历生死离别的这家人来说, 已经有点钱只是身外之物的意思。

他们现在只想帮林肆赚钱,越多越好。

这样才能报答林肆的救命之恩。

对此林肆很是安心, 再一次躺在躺椅之上感叹果然男主的就是最好的。

这莫家人不光彩财力雄厚,办事能力强,还道德感非常强。

林肆闭上眼睛,缓慢思考自己还能抢走卓正初哪些机遇。

林肆现在有了底气,对于卓正初的所有机遇已经有点嫌弃的挑挑拣拣。

将领感觉有点超雄, 不要。

左膀右臂感觉臭臭的还带点猥琐, 不要。

谋士感觉还没封凌聪明,不要。

手下的文官不如庄园里的小学生, 不要。

林肆最后挑挑拣拣,只选到一个人。

在寒潮的前一年, 大宸内部贪腐严重, 胡人又屡屡来犯,士兵不得军饷粮草,怨声载道, 苦不堪言。

这时瘟疫的消息又传了出来,于是乎有个人带领着一小支队伍当了逃兵。

反正横竖都是死,为何不落叶归根,回家看父母最后一眼?

但等他逃到家中之时,却发现父母饿死,姐姐不知所踪,叔伯得了瘟疫而死,怎得一个惨字了得。

而卓正初这样出现在这个人最脆弱的时候,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哥们,既如此,何不加入我一起反了大宸?

这个人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硬生生凭借着对大宸的仇恨杀出一条血路。

满脑子除了打仗就是打仗,总是能绝处逢生。

此人名为尹笙。

林肆不一定要用这个人,但这个人绝对不能让卓正初遇到,能让卓正初起势的东西通通得扼杀在摇篮!

林肆抬起笔,将原著中尹笙的住处家中几口人年岁通通写了下来。

算起来,现在的尹竺也就是个初中生的年纪。

先把他全家拐回来在黎县打两年工再说。

*

封凌日日盼望着孩子们能用上真刀真枪。

毕竟她都和孩子们说了,不久以后就不用舞木器了,当西席的,总不能食言不是,多没面子。

封凌等啊等,是时不时地去林肆面前晃悠。

但又怕催的多林肆烦她,于是超绝不经意的在林肆面前先说的有的没的,再突兀的提上一句。

“不知铁器的制造如何了?”

林肆没拆穿她,“第一锅铁水炼的极好,新手铁匠正在锻铁呢。”

系统有锻铁的诀窍册子,三个新手铁匠原本还十分紧张,怕给这第一锅铁水浪费了。

林肆倒是觉得无所谓,只要他们能掌握锻造手艺,第一锅铁水浪费便浪费了。

于是封凌又回去了几日,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去炼铁的地方看了看。

被她和莫静连买回来的那些胡人正在辛勤干活。

十几个胡人一同协力将矿石以及石灰石倒进滚烫滚烫的竖炉当中,看得出来他们抬起的矿石以及石灰石很重,好些人的手都嘞红。

“一二三!起!”

“一二三!倒!”

胡人们说着带了些口音标准的汉话,好发力抬和倒矿石。

封凌自认记性还不错,但是将这些人买回来不过三月,怎得变化这样大。

刚买回来的时候一个个瘦的像小鸡仔呢。

封凌对于什么竖炉的原理,水力鼓风的原理完全不明白,只看了一会便觉得无趣。

但转身却遇到熟人。

是祝时溪带着她的徒弟唐行。

封凌和祝时溪打招呼,唐行乖顺的叫封凌阿姊。

封凌揉了揉唐行的头,“祝娘子,阿行这段时间可有乖乖听话,好好跟着你学医?”

她与莫静连情同姐妹,莫静连的弟弟就是她的弟弟,自然还是要多关照。

祝时溪对唐行这个徒弟很满意,“阿行很是聪慧,学东西很快呢。”

封凌又问,“祝娘子也是来看炼铁吗?”

祝时溪点点头,“县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40-50(第9/15页)

说了,等黎县自己能炼铁,要给我造锋利的手术刀呢,马上阿行也到了要解剖兔子的阶段,有一把好刀很重要。”

“我也是来看炼铁的,县主答应我要给庄园的孩子们造武器。”封凌回。

于是从一个人看变成了三个人看。

唐行每日除了在家就是在县主府学医,还未在街上碰到过胡人,不免有些好奇。

“这些胡人的汉话倒是说的还不错。”

封凌对此有发言权,“他们刚来的时候一个字都不会说呢,如今也算是进步很快了。”

三个人都是外行,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又一起闲聊着离开了。

封凌继续等啊等,终于在半个月后等到了南乔的消息。

武器造好了!不多不少,刀枪剑加起来24把,让庄园的孩子们换着练。

封凌急忙跑出去,看着南乔用板车拉了一车的武器,亮锃锃的,和她这把老年剑比起来那是真不一样。

她随手抽出一把剑来,只见刃如霜雪,刀脊上上蜿蜒着杂乱无章的水纹。

好剑好剑!

封凌有些扭捏的想,她也想要一把新的剑,回头再超绝不经意和林肆提一下好了。

比封凌更兴奋的自然是孩子们,木器刚开始用着还算新鲜,日子久了,连他们都觉得舞着没劲。

这些真刀真枪的练习,为了避免伤人,三个西席都得好好看住,孩子们舞枪弄刀的时候都得隔得远一些。

孩子们没有封凌和南乔的允许,不敢摸,只能在原处伸长脖子看。

郭自两眼放光,他扯了扯钟地厌袖子,“地厌,这可是真刀真枪啊,终于用上真家伙了。”

封凌咳咳两声,开始讲今日的体育课非常的不一样。

孩子们点头点的像小鸡啄米。

随后就开始分配武器,因为是个孩子们用,第一批全部没有开刃。

真正的武器比木器重许多,孩子们刚拿到手,十分的不习惯。

看着孩子们费力拿起武器的样子,她还有些怀念,好似看到了当初那个小小的自己。

封凌拍了拍手,“好,现在大家都拿起武器了,我现在就教大家如何拿起不费力的诀窍。”

*

第一批用新法锻造出来的铁器上面都有杂乱无章的水纹。

毕竟改造了工艺,又是分级液体淬火,又是覆土烧刃,难免会和大宸的传统炼铁法不一样。

林肆觉得这水纹还挺好看的,细细看来,似冰裂春江一般,别有一番意境。

先将孩子们的武器,祝时溪的手术刀锻造完,剩余的才是林肆想要的新铁锅,新菜刀。

王瑛对此很是欢喜,新菜刀十分锋利,切菜割肉都比原来的菜刀快,铁锅也好,看着崭新。

定然是炒出来的菜都更香些!

为了庆祝锻铁一事成功,林肆特地又邀请了自己的饭搭子在县主府吃饭,还是和上次一样梁年左莜封凌,外加一个莫静连。

莫静连第一次被林肆邀请吃饭,还有些紧张,暗戳戳的问封凌和林肆吃饭可有什么忌讳,什么不能说。

封凌哪儿知道这些,她无辜地眨了眨狗狗眼,“我不知道呀,我上次就光吃饭呀,上次吃的暖锅可好吃了!”

莫静连:行

林肆指着一道米酒鸭:“你们瞧,这鸭子块块利落分明,是用新菜刀砍的。”

莫静连立刻接话,“县主的锻铁术确实很不一般。”

左莜和梁年也夸,梁年甚至有些遗憾发现的铁矿小了些,若是个大矿,开采出来的矿石多些,百姓们也能用上新的铁器。

封凌可不管这些寒暄,只埋头苦吃,对这道米酒鸭连连称赞。

莫静连吃的拘谨,只偶尔接话,不负责开启话题。

倒是封凌说了句,“今日我去叫祝娘子,她又不来呢。”

说起祝时溪,林肆生怕她将唐行带成第二个嗜血狂魔,所以总是让她将唐行带到自己面前晃悠晃悠。

好在唐行现在看起来很正常,暂时没有走偏的迹象。

“幸好祝娘子愿意收阿行为徒,如今阿行早出晚归,就算是回到家也在看笔记,很是用功。”莫静连说。

梁年和林肆早前就商量过,在黎县开设一家官方的医馆,现在看来,医者的数量还是太少了,只能往后缓缓。

祝时溪也如愿收到了她的手术刀,解剖刀。

祝时溪拿到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原来的钝刀放在一旁,就算这把刀已经陪伴了她接近一年的时间,但没办法,新刀实在是太好看了,而且锋利太多。

至于原来那把刀,光荣隐退吧。

祝时溪拿起刀,笑的人畜无害,“阿行,既今日新的手术刀也到了,你也该上第一节 解剖课了。”

第47章

林肆始终没有忘记经典名言, 要想富,先修路。

黎县的路崎岖不平不说,一到雨天便是泥巴浑水满地流, 现在有没有橡胶, 百姓们的鞋大多是草鞋,极为不便。

林肆打算用炼铁剩下的废炭渣以及碎石、砖碎来铺路。

不过秋收刚刚过去,一切等到过完年再说。

这是林肆在黎县过的第二个年, 过完年, 便是她的十二岁生辰。

林肆非常在意自己的身高,不说日日都量,一个月也要量过两三回, 如今终于到了个头猛窜的时候。

春意有些羡慕地看着林肆,“县主又长高了。”

相比之下, 和林肆同岁的春意长的十分缓慢。

林肆戳了戳春意的脑门,“可别惦记身高了,认字和简化数字学的如何了?”

这是林肆新定的规矩,县主府的婢女家丁得认识简单的字,以及基本的简化数字加减法。

春意起初是兴冲冲的。

作为林肆的首席贴身婢女, 她自认为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春意在庄园的孩子开设的识字小班里坐第一排第一个, 在开讲之前,眼神里全是对知识的渴望。

只是这渴望没持续多久, 春意便听的头脑昏沉,意识涣散。

比她意识更涣散的是南双和南乔姐妹, 两个人听到一半直接坐着睡了过去。

南乔和南双是庄园的体育西席, 授课的孩子点名的手举起又放下,举起又放下,最终还是算了。

当然, 也有勤奋好学的,比如原本负责洒扫的一位粗使婢女,坐的比谁都端正,听的比谁都认真。

她是后头被买进来的,进县主府之前吃了不少苦,她知道读书识字的机会不容易。

春意为人直爽,也没有那么多的心眼,遇到不会的就虚心像那位名字叫听雨的婢女请教。

春意讪讪:“奴学的可认真了!奈何就是那字认识奴,奴不认识它。”

“不过听雨学的可认真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 我可以和你一起住吗[娱乐圈] 春日迟 这是一篇正经文 被渣后绿茶影帝想撬走我 公平交易快穿 [韩娱]我真不是万人迷[娱乐圈] 花落无声 卫溪 反派强攻男主一百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