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2 / 2)
胤禛觉得喉咙发干,他没忍住:“皇阿玛,此事当真?”
“你觉得是朕编造的?”康熙冷冷地视线盯在他身上。
胤禛咽了口口水,定了定神道:“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儿臣只是觉得,逻辑上说不通,大哥和八弟身为爱新觉罗家的皇子,有何必要与反贼勾结?说句不好听的话,把反贼栓一起卖了,也值不了几两银子。”
康熙眼神微妙:“朕记得,当初你们那艘船翻了,你与你福晋还被贼人掳走过?”
胤禛垂下眼:“是。”就是那次,弘晖差点就没能来到这世上。
“那你还给这两个畜生说话?”康熙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刚才宣读的圣旨中,之所以没有对胤褆的处罚,不是他慈父心肠,只是胤褆早被圈禁多年,罚无可罚,他还不愿背负杀子之名。
胤禛呼了口气,抬起头认真道:“儿臣不为谁说话,只是此事蹊跷重重,儿臣不愿皇阿玛被人蒙蔽,日后后悔。”
殿中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不约而同地想到,雍亲王也太敢说了吧?真勇士也!
有人用敬佩的眼光看胤禛,也有人站出来附和胤禛。
头一个就是赵申乔:“雍亲王所言极是,此事疑问重重,又时隔二十年,还请皇上下令三司重审才是。”
其余大人也纷纷附和。
“还请皇上息怒,重审此案。”
“大阿哥和八阿哥没有这么做的理由。”
“或许是白莲教贼心不死,意图掀起朝中动乱也未可知。”
康熙眯了眯眼,定定了众人他良久,才张口道:“好,你们既然要解释,朕就给你们。”
“梁九功,将东西拿给他们看。”
梁九功弓着身子将东西分下去,众人交换着看完了一切。
“都看完了?那你们说说,这两个畜生为何要这么做?”他慢斯条理地反问了一句。
满殿人恨不得连呼吸都屏住。
“因为…”康熙拖了个长长的调子,仿佛说了这么会儿话已经累了,“…他们觊觎东宫储位,当日,胤礽本也是要与你们一船的,是临上船时,朕将他叫走,他才没在那艘船上。”
“老四,知道你为什么会被掳走么?”康熙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200-210(第6/15页)
声音此时竟称得上慈和。
胤禛心中猜到答案。
“你是代胤礽受过。”
果然,胤禛心道,他就说,当时船上那么多兄弟,为什么刺客独独掳走他们夫妻俩,现在想一想,当天他穿的衣裳是与二哥的有些相似。
康熙冷笑道:“这两个畜生,或许是没想过要刺杀朕,但知道反贼行刺,不但不立刻抓捕,反倒暗中为其提供方便,他们可有考虑过,乱箭之下,朕这个君父会受伤?”
“便是朕无恙,他们对付胤礽就是对的,胤礽可是他们的亲兄弟,能对亲兄弟下手,说他们孝悌仁厚?朕看他们是禽兽不如的混账!”
殿中无人敢言,借反贼之手对付废太子,他们倒是能理解,只不过确实如皇上所说,为了对付废太子将君父暴露在危险混乱下,确实不孝。
至于废太子、亲兄弟,额,自古以来,为了那个位子,自相残杀的亲兄弟还少吗?大家懂得都懂。
可以说,康熙做到这一步,甚至不惜将儿子相残的事情摊开来让众人看,胤褆和胤禩之事已经毫无转圜余地。
徐元梦已经心灰意冷地打算放弃。
却不想,都到这时候,还有人站出来。
“皇阿玛,或许大哥确实在这件事中有错,但八哥绝无可能!”胤祯顶着额头淋淋血迹,斩钉截铁地道,“八哥当时不过十八岁,大哥怎么可能让八哥知晓这等秘事,绝无可能!一定是有人诬陷八哥!”
“皇阿玛,您不能被贼人蒙蔽啊!若就这般轻易地定八哥的罪,只会令亲者痛仇者快啊!”
胤禛霍地转头盯住这个同胞兄弟。
蠢货!
第204章 愚蠢愚蠢!
愚蠢!
齐布琛坐在永和宫,眼前是难得在她面前露出焦急、担忧情绪并夹杂着不明显怒火的德妃,心里想的却是胤禛与她叙述的当日殿中情形,即使到今日,她也很难不给胤祯贴上愚蠢这个标签。
当日胤祯在说过那番话后,康熙勃然大怒,差点要拔剑砍了他,还是胤祺,再次抱住康熙大腿,如多年前一样救下了他。
虽然没有受伤,但他还是被康熙臭骂一通、罚他去奉先殿跪牌位。
随后康熙气急攻心、呼吸困难,太医紧急抢救,其余人就此寥寥散场。
齐布琛在胤禛到家的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所有过程,对于胤褆和胤禩之事她当然是震惊和疑惑的,但如今事已成定局,再说什么也是多余。让她没想到的是胤祯,因着前世种种讯息,胤祯在她的心里,差不多是个二五仔的形象,对胤禩是没什么真情的,却没想到,最后都到了那个地步,他居然会那般下力气为胤禩说话。
当她说出这个感慨时,胤禛嗤笑:“为了老八?你也太高看了他!或许一开始求情还有点为老八的意思,但皇阿玛都将事情说到那个地步了,他却还跳出来说了那番话,不过是沽名钓誉!只可惜,就他那点浅薄的心思,堂上众人谁看不出来?踩着老八上位也就罢了,他竟还异想天开的想踩着皇阿玛博名声,真是不知死字如何写!”
沽名钓誉齐布琛能理解,但踩着康熙上位,胤祯没有那么傻吧?
胤禛冷笑:“他当然不傻,反倒还相当聪明!他不过是瞧着爷说了句‘不愿皇阿玛被人蒙蔽日后后悔’,皇阿玛不但没怪罪,反倒还真给了解释,就以为爷是把准了皇阿玛的脉,以‘钢直敢言’谄媚于上,立刻拿来自用罢了。”
“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将自己埋了进去。”语气里尽是嘲讽。
回忆戛然而止,德妃略带恼怒地声音响起:“乌拉那拉氏,本宫说的你是否听到!”
齐布琛微微躬身垂首:“儿媳在听。”
德妃咬着后槽牙,看着眼前这个方才神游、如今装乖的儿媳,很想骂上几句再罚一罚。
可,不行,十四的事还得要这夫妻俩帮忙。
德妃强迫自己缓和语气:“这次事情错在十四,即使是为了兄弟情分,他也不该如此顶撞皇上,皇上罚他跪奉先殿是对的,等他回来,本宫还要再罚他!你回去也跟老四说,等十四出宫后,他这个当兄长的也要担起教导弟弟的责任!”
她缓了口气,见齐布琛没接话,不得不继续道:“十四也就罢了,本宫如今唯一忧虑的,是皇上圣体,十四不孝,本宫没脸面去见皇上,唯有在宫中跪经礼佛,为皇上祈福罢了。只是老四,他身为人子、身为兄长,得担负起责任来,皇上那里,他一定要用心侍疾、宽慰体贴,助皇上早日好转。”
不得不说,在后宫沉浮几十年的德妃是聪明的,知道十四出事的第一时间,她没有跑去康熙面前求情,而是打听清楚前因后果,然后将齐布琛叫进宫。齐布琛来后,她也没有开口让胤禛去帮十四求情,反倒是斥责十四一通,赞同皇上对十四的处罚。
她是真心如此想得吗?
齐布琛不是初来大清的菜鸟,她当然明白不是,她甚至敢肯定,自己今日与德妃的对话,过不了多久就得传入康熙的耳朵。
至于对胤禛的交代,面上是殷殷嘱托,实际上呢,字字句句都是让胤禛想办法早日将胤祯捞出来。
毕竟,康熙只说让胤祯去跪奉先殿,却没说多久,这要是跪上个三四天,胤祯那双腿,非得废了不可。
“是,额娘放心,儿媳会将额娘的意思一五一十转告王爷。”齐布琛恭敬应道。
这些年她虽不与宫中亲近,但待德妃倒是始终如一的恭敬,因此得了这话,德妃稍稍放下些心来,此时正事说完,若是往常,自己就直接让人退下了,但想到十四,德妃顿了顿,颇有些干巴的开口:“你的生辰是不是近了?”
齐布琛有些诧异她突然提起这个,往年她生辰时,德妃当然也是有赐下赏赐的,但那些赏赐一看,就是下人按照规制准备的,德妃估计就是到日子被提醒一下然后指个人送赏,此时若要让她说出自己生辰的具体日子,她估计是说不出来的。
飞快的瞟了德妃一眼,她应道:“是,还有月余。”
“嗯。”德妃点点头,用温和的语气提点道,“今年因着太后的事,皇上取消了万寿宴,宫中这几月都不曾摆过酒,你到时若要宴请,也记得俭省一些。”
这倒是实实在在的好话,齐布琛答应:“额娘放心,儿媳本来就打算今岁不办生辰宴的。”
“那就好。”德妃点头。
婆媳俩尴尴尬尬地坐着,齐布琛想着德妃怎么还不让她退下,德妃却在想还能从哪里表达自己的‘关爱’。
德妃扒拉半天,想起她的‘大孙子’来:“对了,弘晖家的入门也有一年了吧,可有好消息?”
通常来说,新媳妇的好消息只与身孕有关,齐布琛摇摇头:“还不曾。”
德妃眉头微皱:“可唤太医看过?”
齐布琛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应付道:“看过,一切都好。”
德妃欲言又止,瞧了眼前这‘独宠’多年的儿媳一眼,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心中的打算:“那没什么事,你就先回吧。”
齐布琛依言告辞,回到雍亲王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200-210(第7/15页)
胤禛在等她,拉着人就进了前院书房:“说什么了?”
齐布琛由他将自己按在椅子上摆弄,将与德妃的对话一一复述,末了问道:“皇阿玛那里情况如何?”
“说是还好。”
还好是怎么个好?
没说。
得,那咱们就当还好罢。
齐布琛侧耳细听,隔壁隐隐传来哭声,她凝神道:“已经走了?”
康熙这回当真是气狠了,圣旨下了之后没耽搁,直接就要在最短时间将胤褆和胤禩送去孝陵。稍微庆幸的是,两府女眷和孩子没叫一起,而是圈在府中。
胤禛缓缓点头:“你进宫没多久禁卫军就押着人走了。”
齐布琛没忍住道:“这事真就盖棺定论了?”老实说,她到此刻还有些如坠梦中,怎么会呢?胤禩怎么会在这时候倒下呢?
“天子口含天宪,金口玉言。”皇阿玛都当着所有大臣皇子的面那样说了,不盖棺定论还能怎样?
“我总觉得像做梦似的。”齐布琛喃喃道。
胤禛没吭声,但他心里何尝没有感觉,伴君如伴虎啊。
“负责押送的是谁?”
“隆科多。”
齐布琛皱眉,脱口而出:“怎么又是他!”
太子、胤褆、胤禩,怎么每个倒台的时候都是他看押呢?
胤禛本来没觉得有什么,被她这一说也觉得有些怪怪的。
胤褆和胤禩固然在朝中掀起好大风浪,朝廷却也没有全然围着这件事来转,毕竟远有准噶尔叛乱,近有春闱殿试,哪一样都是不输于皇子被圈的大事。
有人各司其职、兢兢业业,有人如无头苍蝇般各处串联。
八爷倒了,十四爷还在宫中受罚,声势浩大的八爷党一时间群龙无首、人心惶惶,不少人找上了胤禟。
“九爷,如今咱们是个什么章程?”
“九爷,眼下这种情况,还得您出来主持大局啊。”
“九爷,十四爷那里情况如何?”
“九爷……”
胤禟脑门都要炸了,深吸一口气,道:“诸位,听我说。”
众人闭上嘴巴,眼含期望地看着他。
胤禟捏捏眉心,想到出宫时五哥与他说的那些颇含深意的话,想到这些年偶尔会泛起的疲惫与无奈,心中下定了决心。
“如今的情况,各位心中应该都有数,八哥…已无可能,而我…”他自嘲地笑了一下,“…胸无大志,以后,只打算摆弄生意场上的事,其余…再不参与。”
“乃至诸位…”胤禟环视堂中一众因他话意满脸震惊的人,“…各奔前程吧。”
“祝各位前程似锦。”
“九爷,这是怎么说!”
“九爷,不能啊,您不能…”
“九爷,如今正是需要您的时候啊!”
等将一众纠缠不休的人打发走,胤禟像是被掏空了全身力气,一点形象也没顾的摊在太师椅上。
九福晋从外进来,看了看有些狼藉的花厅:“决定好了?”
“嗯。”胤禟一动不动,闭着眼,用鼻音回应她。
九福晋打量着眼前这个已经发福的男人,良久才道:“二格格十八了,估计这两年就会指婚,你若是有空,多打听打听蒙古那边的人吧。”
迄今为止,康熙的孙女基本上都是指给蒙古贵族,他们做父母的,也只能在具体人选上多为她们考虑考虑了。
胤禟沉默半饷,才缓缓坐起身应道:“知道了。”
他不是一个人,在他的身后,还有一大家子指望他。
第205章 烧热灶
与胤禛齐布琛不同,跪在奉先殿的胤禵一点儿也没觉得自己先前的作为愚蠢,此时的他,人虽跪在列祖列宗的画像面前,心思却早就飞到了他八哥的那一圈支持者身上。
九哥胸无大志、满心都吊在钱眼里,无需顾虑,不过九哥平日里对自己不甚亲近,怕是会摆摆架子,倒也无妨,介时多说两句好话就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何焯那一群人倒是好弄,弘旺如今不过十岁,他们若是不想被清算针对,只能支持爷。
至于保泰、满都护……
胤禵心下沉吟,这两人代表的裕亲王府和恭亲王府,是如今与皇室血缘最近的两支,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宗室也就差不离了。只是这两位素日虽与他有来往,态度也恭谨,却始终缺乏亲近,而他们俩与九哥还不通,怕是得费一番心思。
历数完以上人选,胤禵终于将心思放在了他最看重的朝堂之上。
朝堂之上,支持八哥的大臣可不少,若能将这些人都归拢到他旗下,那他心中所想之事……
更何况,他还获得了那个人的支持……
思及此,胤禵心中不由一阵火热。
胤禛不知道他的好十四弟在想什么,也不关心,虽然亲额娘专门将福晋叫进宫传话,他也没打算巴巴地凑近宫里去侍疾,去给他的好弟弟求情。
可即便他什么也没做,第二日午时却收到消息,十四阿哥被撵出宫,回府闭门思过了。
“皇阿玛醒了?身体可大好了?”胤禛首先关心的是康熙的身体,不等回答便道,“递牌子进宫,本王请入宫探望皇阿玛。”
皇阿玛想不想见他不要紧,这个孝顺的态度要摆出来。
“是。”林长青先是应了吩咐,才回答前一个问题,“宫中没传出消息说皇上大好了,只知道确实是皇上让梁公公去奉先殿传的口谕。”
所以康熙如今的身体状况如何还真没人知道,也没人敢打探。
胤禛微微拧眉:“一早上都有谁入宫了?”
林长青回道:“内阁几位大人,户部、兵部、刑部三位尚书大人…”又说了几个翰林院、都察院所属,最后才提到一人,“…还有九门提督佟大人。”
胤禛在心里将这些人来回捯饬了两遍,最后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隆科多身上,虽然其人昨日押解老八去孝陵、今日入宫复命很正常,但他总觉得,十四出宫这事与隆科多有些关系。
想起弘晖手下巧合之间发现的事情,胤禛眉头不由沉了两份,若真是他想的那样,那他的‘好弟弟’,可真是好本事。
牌子递进去,直到宫门快下匙了,宫中才传出话来,皇上准诚亲王、雍亲王、恒亲王明日起入宫侍疾。
久违地,齐布琛再次在凌晨五点起身,送胤禛入宫。
送至二门处,齐布琛最后叮嘱:“万事小心。”
胤禛失笑,替她扶了扶有些歪斜的朱钗:“又不是去龙潭虎穴,瞎操心。天还早呢,快回去补觉吧。”
转过身,是衣着整齐的四个儿子和大儿媳妇。
“阿玛。”弘晖等人齐齐见礼。
胤禛点点头,只嘱咐道:“照顾好你额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200-210(第8/15页)
多余话再没有,转身离开。
望着胤禛离开的背影,齐布琛忧心不止,虽说胤禛入宫侍疾也不是头一回了,但此时此景,却又与以往大不相同,在胤禩才刚轰然倒下、康熙重病不起的时候,胤禛长居宫中也不知是福是祸。
默默叹了口气,再抬眼,齐布琛眼中多了坚定与刚强,事已至此,多想无益,他在宫中浮沉,她能做的,便是守好后方,不叫他忧心。
“天还早,都回去歇着吧。”
打发了孩子们,齐布琛也没急着做什么,当真听了胤禛最后的嘱咐,先去睡了个回笼觉。
三大亲王入宫,说是侍疾,但在大多数大臣们眼中,这分明是重病的皇上准备在这三位里挑一位继承者。
这事一出,有些大臣心里就不由嘀咕,这三位亲王怎么看,都有些瑕疵。
诚亲王这些年是做了不少事,但真正出成绩的大都是修书之类的清雅之事,虽然凭此在文人中得了不少好名声,但在真正有能力的朝臣看来,其处理政事的眼光和手段还是有些虚浮于上,于具体的实务上,也有些才干不足。这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这位三阿哥过于看重虚名,手腕却不足,这些年,皇上暗地里其实没少捧这位,但他愣是被八阿哥压了一头,足以可见。
雍亲王呢,才干能力有,学问也不错,虽然武功方面拉胯了些,但如今又不是什么内忧外患之际,需要皇帝御驾亲征平定天下的,所以也无妨。只是有一点,这位雍亲王过于惧内了些,身为皇子、今年也有四十了,却从始至终只有雍亲王妃一个女人,若雍亲王止步于此,他们倒也懒得说嘴,甚至可以赞一句伉俪情深。但雍亲王要是想上位,啧,说句不好听的话,大臣们啊,比起好色荒唐的皇帝,更怕这样的‘情种’皇帝,远的就不说了,只说先帝爷,当初的动荡还历历在目呢。
至于恒亲王,额,提起这位,大家思来想去,只能夸一句性情宽仁。至于别的?哪有什么别的。
可是,不是这三位,还能有谁呢?
七阿哥,身体有疾,从出生起就绝了那条路;九阿哥,赚钱倒是一把好手,听说和雍亲王妃不相上下;十阿哥,福晋是蒙古的;十二阿哥,长于苏麻喇姑之手;十三阿哥,被废太子之事连累,如今在皇上那儿连小透明都不如;十四阿哥,入朝堂晚,还没做出什么实绩来,现在又因为八阿哥之事恶了皇上,前途不明。
这么一看,好似前头三位亲王也算不错了。
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嘀咕,大多数人却是不管那些的,他们只知道,要烧热灶。
是以,门庭冷落多年的雍亲王府,徒然间热闹了不止一筹,而诚亲王府和恒亲王府也不遑多让。
齐布琛看到这些帖子和礼物就头疼,这些人真的是没一点眼力见,康熙还没死呢,他们这是干什么?你觉得你只是提前在下一任帝王那里留个香火情,可在康熙看来,你这就是巴不得他死!老爷子这些年本来就疑心越发深重,你们还在这里添乱,真是生怕自己死的迟了。
拜访的帖子一概以皇上病体未愈、闭门祈福为由拒了,至于礼物,倒没有原样退回去,那是打人脸,捡价值相等的回过去也就是了。
反正是打定主意,自家不出这个门,你们也别想进这个门。
打算是好的,可惜意外总是突如其来。
废太子妃在五十七年最热的时候,一病没了,因为事涉废太子,这消息一开始甚至没传出来,只由人悄悄报给了宗人府,宗人府也难办,又去找礼部。
礼部接到消息也麻爪啊,按理说这消息该上报给皇上的,但从去年底以来,皇上病体沉疴、一直未愈,期间又几度因为废太子之事大发雷霆,你说这要是一报上去,再令皇上想起不快之事、病情加重,那他们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得啊。
最后,还是弘皙入宫请见,将这事告知康熙。
出乎众人预料,康熙对废太子妃的后事到颇为看重,不仅亲口夸其秉姿淑孝、令翰林院撰写祭文,还命隆科多率三十位侍卫为废太子妃穿孝,虽未发明旨,但给的待遇却是实实在在的太子妃待遇。
废太子妃娘家对此感动的痛哭流涕,阖府上下跪谢康熙隆恩。
弘皙知道,阿玛最后的一条后路,也被皇玛法斩断了。
第206章 悔过
因着康熙给了瓜尔佳氏身后哀荣,所以咸安宫内得以摆出一个小小的灵堂,弘皙也因此能踏入这个多年不得入门的地方,见到以为再也见不到的人。
但即使有这份哀荣,主动去吊唁瓜尔佳氏的人也少得可怜,其中固然有咸安宫在紫禁城内部的缘故,更多的人却是都不想和废太子再有接触,怕因此触了康熙的眉头。
弘皙没想到,他能在嫡母的灵堂前见到如今正炙手可热的四婶——雍亲王妃。
齐布琛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去给瓜尔佳氏上一炷香,也因此见到了被圈禁多年的胤礽。
曾经意气风发的人如今两鬓斑白,脸上沟壑纵横,不过四十来岁的年纪,瞧着却仿佛是康熙的同龄人。
“见过二哥。”齐布琛规矩地福身行礼。
胤礽眼睛似乎有些不大好了,眯着眼看了她一会儿,才慢吞吞的道:“老四家的啊,起吧。”
齐布琛起身后,侯立在一旁的弘皙上前回礼:“劳烦四婶前来。”
虽然废太子妃不是他亲额娘,此时的他却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动。
齐布琛微微颔首*:“不必多礼。”又问,“一切可都顺利?”
弘皙回道:“顺利。”
齐布琛点点头,她也不过是白问一句,便是有什么不顺利,想来人家也不会说与她知道。
寒暄完,齐布琛思量着自己也该走了,胤礽却突然开口道:“三格格呢,让她来见见你四婶。”
弘皙顿了一下,深深弯下腰去:“是。”
齐布琛有些恍然,三格格,是废太子妃嫡出的那个吧?记得不比弘皙小多少,她是哪一年生的来着?嘶,年纪大了,许多事都记不清了。
没让她等多久,弘皙便领着一个女孩过来,从身形来看年纪不小了,只是一直低着头,看不清容貌。
“阿玛。”声音小小的,很沙哑,应该没少哭。
胤礽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你四婶来看你额娘,过来见礼。”
三格格肉眼可见地僵硬了一下,挪动几步,头也不抬地行礼:“见过四婶。”
齐布琛心中叹了口气,上前攥住她冰凉的手,将人扶起来:“不必多礼。”
明明是炎热的夏天,丝丝凉意却不断从眼前人手上传来,齐布琛没忍住叮嘱:“知道你心里难过,但也要顾惜身子,若叫你额娘知道,不知该如何心疼。”
话音刚落,便有水珠滴在她手背上,哽咽的声音响起,微微颤抖:“是。”
齐布琛再次无声叹气,拍拍她的手:“去歇着吧。”说罢松开她,转身对着胤礽道,“此时忙乱,我就不叨饶了。”
胤礽言语简洁:“弘皙去送。”
弘皙一路将齐布琛送出咸安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200-210(第9/15页)
“四婶慢走。”
齐布琛客气道:“回去忙吧。”
眼见要走,弘皙却又突然叫住她:“四婶。”
齐布琛:“嗯?”
弘皙语有叹息:“三妹她,今年也二十有一了。”说罢这一句,便深深作了一揖。
齐布琛不知道自己今日叹了多少回气:“我知道了。”
回到府中,范正雅就在正院等她,看到她时明显松了一大口气,迎上来的脚步都显得迫不及待:“额娘,你回来了,一切顺利吗?”
齐布琛露出淡淡笑容:“嗯,顺利。”
范正雅一副心放回肚子里的表情:“那便好。”
“弘晖他们呢?”齐布琛问道。
范正雅迟疑了一下:“嗯…世子他们出去了。”说完又急急补充道,“应该快回来了。”
毕竟额娘从宫里安全出来了,他们也没必要再在外边准备。
说曹操曹操便到,弘晖带着三个弟弟大跨步走进来,先是上下打量了齐布琛一回,才将胸中那口气吐出来:“回来就好。”
齐布琛哪里猜不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心说他们反应太过,自己做这些都有成算,但想想还是算了,毕竟孩子们也是担心她。
略说了两句咸安宫的情形,弘晖就生怕她累着似的拉走了弟弟和媳妇儿,让她好好休息。
齐布琛却歇不下,叫人拿来记录宗室各家大日子的册子,翻看起来,重点看胤禔和胤礽家的。
看完后心里不由松了口气,还好还好,两家的女孩儿如今看来,只耽误了瓜尔佳氏的女儿一个。
虽然齐布琛自己并不认为女孩儿二十一岁还没嫁人有什么不对,但这件事并不会以她的意志为转移,不说旁人如何会如何看,只三格格自己,心里压力就不知该有多大,以前还有瓜尔佳氏在旁护着开导,如今对她最好的人没了,就怕这孩子一时想不开做出傻事来。
就是没做傻事,也会将自己折磨的不成人形。
齐布琛想帮这孩子一把,觉得她无脑也罢、被说烂好心也罢,她只是不想看到一个无辜的女孩子在最美好的年纪凋零,不想看到她深陷泥沼举目四望却找不到拉她一把的人,最终只能绝望沉没。
不过,帮也不是无脑的冲到康熙跟前去让他赐婚,还得讲究方式方法。
只是如今,这事却也不好提。
一来瓜尔佳氏毕竟刚去,这时候提三格格的婚事,未免显得三格格不孝;二来,太后刚走没半年,康熙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三来,康熙又病着。
所以,虽然她有心,却还得慢慢等,等个合适的时机。
况且,胤禔和胤礽还有不同,胤禔虽被圈禁,四个女儿却没耽误出嫁,虽然是抚蒙,但康熙的孙女又有几个没抚蒙呢?总比被圈禁在那府里一辈子强。
可胤礽这边,长女、次女、四女、五女全都早夭,六女如今才十岁,也就是说,养大的女儿只有三格格一个。
齐布琛不相信这些年瓜尔佳氏没为自己的女儿奔走,可结果却是康熙仿佛不知道还有三格格这个人一般,硬生生拖到二十一岁也没给赐婚。
说个封建残余的话,三格格可是康熙唯一的嫡出孙辈,要是太子没被废,论身份,她比胤禛他们这些皇子都尊贵。
说康熙忘了有这么个孙女?齐布琛绝对不信。
所以,只能是康熙故意的,那么,这故意的原因,就要好好深究一下了,别到头来没帮成忙反倒惹了一身腥。
时间,一切都需要时间。
废太子妃下葬后,一切仿佛风过无痕,没在京城泛起半点涟漪。但所有人都知道,有什么不一样了,看看那些顽固的宗法制支持者们吧,他们的眼神,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扫过皇子们了。
十四贝子府。
经过一晚上的沉寂,此时暑气还没有蒸腾上来,微风拂过,难得有一丝清凉之意。
闭门思过的十四穿着短打,在校场酣畅淋漓地耍了一通长枪,结束之后走向校场边侍立的一名青衣女子:“怎么来前头了?”
青衣女子柔柔一笑:“兄长送了家信回来,有单独给妾身的,家里一早使人送来。妾想着,爷常念叨兄长,许是想看看?”
十四眼睛一亮:“年羹尧的信?快拿来。”
青衣女子便是年蕊,她从袖中取出一封完好的信,递给十四:“爷要在这里瞧吗?”
十四接过,想了想塞进怀中,大手一挥:“走,去你院里。”
正院,完颜氏坐在摆满早膳的膳桌前,听着下人回禀:“爷去了落华院,请福晋自行用膳。”
完颜氏语气平淡道:“知道了,下去吧。”
屋里只留下心腹,大丫鬟云华一边布菜,一边小心翼翼地道:“听说年家一大早就遣了下人来送东西。”
完颜氏点点头表示知道,席间再无声音。
寂然饭毕,云华伺候完颜氏漱口洗手,完颜氏突然道:“你以后改名叫云空吧。”
云华愣了一下,连忙跪地谢恩:“奴婢谢福晋赐名。”
落华院,十四看完年羹尧的‘家信’,陷入沉思,年蕊没有打扰他,而是指挥下人轻手轻脚地摆好早膳。
食物的香气将十四从沉思中唤醒,他看向一旁温婉站立的女子,笑道:“站着做什么,爷用膳无需你伺候。”
年蕊顺从的坐下,也不问兄长的信里写了什么,只说着早膳的菜色,声音婉转动听,娓娓道来。
无肉不欢的十四只觉十分顺耳,也不嫌弃满桌素菜了,一一尝过她推荐的菜色,不由道:“还是在你这里吃的舒坦。”
年蕊腼腆低头:“爷吃的舒坦就好。”
十四放下筷子,牵过她的手握住:“你的好爷都知道,放心,等孝期过了,爷让人给你好好补补身子,你再给爷生个大胖小子。”
年蕊神色有一瞬间的黯然,很快变成羞涩:“都听爷的。”
用完膳,十四起身道:“爷前头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年蕊送他出去:“爷慢走。”
自始至终,年蕊都没再碰到过那封‘家信’一下。
年羹尧的家信送来没过两天,朝廷也接到一封特殊的折子。
策妄阿拉布坦的悔过折子。
第207章 前线兵败
能站在朝堂上的,哪个不是人精,当然不会相信策妄阿拉布坦会真心悔过,但相不相信是一回事,怎么应对却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在群臣的力劝之下,康熙下令由侍卫色楞率领麾下部队由青海入藏驱逐策妄阿拉布坦所部,至于原富宁安所部、陆振扬所属等,皆原地驻扎待命。
前线距离甚远,固然军令都是八百里加急,前线将领接到调令所需时日也要颇久,目前朝廷还能做的,也不过是保证粮草能源源不断的供应上。
或许是策妄阿拉布坦的折子让康熙想起还有宵小之辈没收拾,他的病竟一日日好了起来,在天气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