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315(2 / 2)
他撞墙的动作让猴子们看到了,于是猴子们又有了新的玩法,有事没事就抓着他的脑袋往墙上撞。
后来他无数次后悔撞大墙了。
而他咬舌自尽,非但没死,还从此成了半哑巴,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连救命都喊不出来了。
至于绝食,他饿得奄奄一息时,是猴子救了他,猴子对着他的嘴拉屎
戾玄想死,可却再也不敢寻死了,他不知道下一次,这些猴子又会学到什么新花样。
时间长了,戾玄从刚开始的反抗,变得越来越乖巧,猴子来了,他会主动趴下来,迎接他的主人。
赵时晴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姑娘,她既然向太上皇讨了人情,保下了戾玄的性命,就不会放任不管。
尤其是那些猴子刚来的时候,水土不服,畏手畏脚,她便多来了几次,直到这些猴子彻底放飞自我,她这才放下心来。
刚开始,她三天两头就来这里,还会带上甄五多一起来,赵观月乔装改扮也来过几次,可是越来越觉得恶心,有一次甚至吐了,从那以后,她就很少来了。
待到这群猴子把戾玄当成了同类,没有新鲜感的时候,她便又换了一群新的猴子。
戾玄的生命力很强,他在那间地牢里度过了整整十三年,恰好与他在位的时间相同。
他之所以会死,还和赵时晴有关。
那时赵时晴已经懒得再去教这些猴子规矩了,狱卒也开始懈怠,这群猴子玩着玩着便没有了分寸,又没有狱卒及时喝止,于是它们再次为了争夺戾玄打架,用力过猛,戾玄死了。
死状极惨,四分五裂。
戾玄死后,赵观月下令,将他的尸体喂狗。
丽太妃,现在是小魏氏了,她被打入冷宫,而住在她隔壁的是乔贵妃,现在要称她乔氏了。
乔氏因为让亲侄子戴绿帽子,彻底得罪了乔家一族,乔家虽然没被诛连,但是在官场上的乔氏子弟全都受到排挤,只能致仕归乡。
可想而知,乔家族人对乔氏恨得咬牙切齿,乔二公子甚至写了一本书,将乔氏写成了狐狸精转世,祸国殃民的一代妖妃。
被打入冷宫的乔氏,身无长物,乔家更不会管她,她半生富贵,如今却要看那些低贱内侍的脸色,她过得生不如死。
忽然有一天,她得知小魏氏搬来了隔壁,乔氏终于找到了发泄怒火的人。
她会落到这步田地,有一大半的原因来自小魏氏,如果不是她偷龙转凤,岂会有今天的惨事?
乔氏仗着年轻,动不动就冲到隔壁,对着小魏氏拳打脚踢,小魏氏虽然上了年纪,可是发起疯来毫不示弱。
于是这两位曾经在后宫里不可一势的人物,每天都在撕打谩骂,为冷宫里的内侍宫女们奉献了无数乐趣。
终于有一天,乔氏抓瞎了小魏氏的眼睛,小魏氏情急之下,一口咬在乔氏的咽喉,乔氏疼痛难忍,伸手乱抓,打翻一只碗,她摸索着拿起一块碎瓷,插进了小魏氏的后心。
这对曾经的好婆媳,相爱相杀一辈子,终于同年同月同日死。
两人早已贬为庶人,死后不能葬入皇陵,魏家本就子嗣单薄,诛三族后基本已经没有人了,乔家人恨乔氏入骨,两人都是无人收尸,她们的尸体被破席卷着,扔在了乱葬岗。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随着冯家成年男丁流放的消息传来,京城里处处张灯结彩,又是一年春节。
这两个月来,太上皇重掌朝政,他已经闲散了十几年,每天的早朝,便已让他腰酸腿疼,昏昏欲睡。
于是,春节刚过,赵观月便登基了。
年少的帝王从已经退位多年的太上皇手中接过玉玺的那一刻,大雍帝国掀开了新的篇章。
赵观月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封萧真为护国公。
这也是大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公。
国公府选址时,佳宜长公主,不,现在是佳宜大长公主,她和萧驸马都看中了离公主府不远的一处宅子,可是萧真不同意,最后选了公主府隔壁的宅子,不过此公主府非彼公主府,而是佳宝大长公主府。
佳宝大长公主赐府之后,这里便是赵时晴在京城的娘家。
萧真还没有成亲,国公府里只有他一个主子,他想让甄五多住过来,甄五多不答应,还说如果住过去,就要以义父的名义,否则免谈。
萧真当然不肯屈从。
小老头才不想和他一起住,什么国公府,哪里比得上甜水胡同自由自在。
那日废帝之后,赵时晴不用再隐瞒行踪,她便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310-315(第6/9页)
万如意一起住回到甜水胡同,直到长公主府修缮妥当,万如意才恋恋不舍地搬出去。
比起佳宝这个封号,她更喜欢小老头给她取的名字,万如意。
于是后来她三天两头就会回来,和纪大娘说说话,跟着秀秀一起做手工。
所有人都在改变,孩子在长大,年轻人日渐成熟,老者放下了心中的那些不甘,就连小乖都拐回来一只小母鹰。
只有万如意没有变,哪怕皱纹悄悄爬上她的眼角,她的眼眸依然清澈。
萧真还是没能搞定甄五多,但是万如意对他和赵时晴的事举双手赞成。
萧真又写了一封措辞诚恳的信,派大壮送往梁地,向梁王赵廷晗求娶南阳郡主赵时晴。
赵廷晗欣然应允,并且派人来了京城。
梁王府的人来京的第二天,萧真便去见赵时晴。
“我想请皇上赐婚,你同意吗?如果不同意,那我就再等等,我能等,真的。”
赵时晴歪着脑袋看他,看了一会儿,忽然问道:“那日在林间雅居,慧心公主送给你的那幅画呢,我想看看。”
萧真一怔:“什么画?”
赵时晴:“慧心公主去找你,想和你一起睡觉,后来她还送给你一幅画啊,我说的就是那幅画。”
萧真一头雾水,不是,让他理理头绪,慧心想和他一起睡觉?慧心说过这话吗?
赵时晴:“别装糊涂,我等着你主动承认,已经等了许久了,这事不说清楚,赐什么婚,发昏吧!”
萧真:谁能告诉我,究竟是谁在抹黑我?
万字不断纹的帘子轻轻晃动,一道桔黄色的圆润身影从帘子里钻出去,飞快地逃走了。
萧真没走之前,它是不会回来了。
不过后来,赵时晴还是见到了那幅画。
那幅画如今就在御书房里,赵时晴进宫,便看到了这幅画。
当然,这是萧真特意带她去看的。
“这是先帝亲笔所绘,意义非凡,于圣上而言,这是无价之宝。”
赵时晴从宫里出来,一个时辰后,赐婚圣旨便先后送到了佳宝长公主府和梁王府,以及甜水胡同。
不过,就在赐婚后的第三天,萧真就离开了京城,山爷招供了,萧真此行名为剿匪,实际上此匪便是山门。
这颗暗藏于大雍朝的毒瘤,终于到了要拔掉的时候。
第314章 冯雅兰的梦(两章合一)
萧真和赵时晴虽然赐婚了,但是亲事还要两家自己商议。
萧真带兵剿匪去了,赵时晴更是甩手掌柜,万如意只会说一句话“晴晴开心就好”,至于梁王府派来的人,他们奉命行事,岂能替主子拿主意。
于是议婚的事便落到甄五多和萧驸马头上,最后大婚的日子定在了来年秋天。
佳宜长公主和萧驸马恨不能三个月内便走完所有程序,今年内就成亲,可是甄五多不答应!
他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找回来的宝贝大孙女,怎能轻而易举就被娶走?
“如果被萧真骗了,我孙女是要招婿的!”
萧驸马只能硬着头皮陪笑,这老爷子不仅是赵时晴的外公,更是与她惟一血脉相连的亲人,得罪不得。
最终,亲迎的日子定在了一年后。
而赵时晴压根就没有过问,她现在正在筹备姐姐的大婚!
四个月后,燕侠便要远赴梁地,迎娶心心念念的赵云暖。
新帝还朝,定国公府和卫国公府,连同昌平伯府全都立下大功,这泼天的富贵羡煞一众勋贵,定国公世子邓拓比以前更加谦逊低调,昌平伯更是只在京城待了几天,便去了军营,至于燕侠,他依然很忙,忙得没有时间去国子监画圈儿,距离大婚的日期越来越近,燕侠认命了,注定他要在大郡主面前丢脸了。
萧真前脚去剿匪,燕侠后脚也出京了。
新帝登基后,赵时晴将她在童州捉拿海东青三十五人,其中金十二逃走,连同当时得到的口供,全部呈了上去。
仅是为了接走杨胜秋,海东青便来了五十人,这五十人是从北燕进入大雍。
当你在家里看到一只蟑螂的时候,实际上在家里已经有一大窝蟑螂了。
燕侠要去的地方,是北燕,海东青绝对不是硬闯进来的,北燕边境,一定出了问题。
这一次时间紧迫,四个月后,他必须回到京城,他要从京城出发,带上聘礼前往梁地,迎接他的世子夫人。
就在出京前两天,赵廷珞设宴,他和赵廷珞虽然打过一两次交道,但是两人相差十多岁,赵廷珞是和燕九一起玩的,燕侠和他们玩不到一起。
因此,赵廷珞的宴会,他没准备到场。
可是燕九却拉着他一起去,他不肯,直到燕九说小姨子赵时晴也去,他这才同意。
他这一去就是三四个月,就连操办喜事也不能亲力亲为,他心里有愧,刚好趁着这个机会,说点好话,让小姨子在大郡主面前帮他美言几句。
“年不年节不节的,赵廷珞办得哪门子宴会?”燕侠问道。
“是他二叔家的那个堂姐回来了,这位堂姐八字不好,从小就被送到紫竹观了,现在小珞把她接回来,难免会有说三道四的,小珞特意办这场宴会,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堂姐有他护着,谁也别想欺负。”
燕侠隐约记得好像是有这么回事,福王府有个姑娘自幼送去了紫竹观。
福王府还没分家,福王爷嫡庶共有五个儿子,除了被废掉的嫡长子以外,其他四个都是庶出。
赵廷珞凭一己之力扳倒亲爹,小小年纪就把四个叔叔压制得死死的,虽然福王爷还活着,可是府里上上下下,全都要看赵廷珞的脸色,四个叔叔更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他,全家都被赶出去。
这种情况下,赵廷珞要把堂姐接回来,二叔和二婶虽然不愿意,可也不敢说什么。
堂姐虽然是二叔二婶的亲生女儿,可是府里最不想让她回来的,也正是他们和他们的另外几个儿女。
当年,如果不是福王妃拦下,堂姐已经被亲爹娘弄死了,紫竹观虽然清苦,却能让她平安长大。
赵廷珞的堂姐很小便被送去紫竹观,只有道号,连俗家名字都没有。
赵廷珞求了太上皇,为堂姐改名赵静华。
因为这个名字,她的生母和两个妹妹全都气得不成,觉得赵廷珞太偏心,不管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却对这个从未见过的堂姐另眼相看。
就连福王爷也不明白,这个无利不起早的孙子,为何会如此厚待赵静华。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善待赵静华,这是赵廷珞对赵时晴的承诺。
而就在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圣旨到了。
赵静华封夏江县主,成了福王府里,除了福王爷福王妃以外,第三个有封号的人,酸掉了一堆下巴。
赵静华的父亲虽是庶出,可赵静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310-315(第7/9页)
却是福王爷的长孙女,封为县主名正言顺,但是新帝除了给了封号,还赏了一座宅子。
这一次,福王府是有功的,只是福王爷没想到,他的功劳给到了这个连他自己都不记得的孙女身上。
燕侠和福王府的人并不熟悉,原本是想露个脸就走的,可是却被赵廷珞叫住了。
“燕大哥,我堂姐有位闺中蜜友,她想和你说几句话,燕大哥可赏脸?”
燕侠一怔,赵静华的闺中蜜友,那就是女子啊,他一个订了亲的人,和女子单独说话,他不想,也不敢。
“小珞,我”
赵廷珞:“我姐也在。”
“你姐?县主?”燕侠不解。
赵廷珞:“你小姨子。”
燕侠放心了,小姨子在场,那就没事了。
只是燕侠没有想到,赵静华的这位闺中蜜友,竟然是冯雅兰!
太上皇仁慈,冯家虽然抄家,但是只有年满十三岁的男丁发配边关,女眷只是搬出大宅,并没有被连坐。
冯雅兰和赵静华一起,被赵廷珞从紫竹观接了出来。
当年她是自愿去紫竹观的,临去之前,用姨娘和自己的私房银子置办了一家绣坊,她在紫竹观时,绣坊便交给了她的四个丫鬟打理。
当时她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离开紫竹观,这家绣坊是她给姨娘的退路,姨娘年老色衰,膝下无子,这家绣坊可以养老。
冯家抄家后,女眷们身无长物,虽有出嫁的女儿们贴补,可是只够日常嚼用,丫鬟下仆,除了必不可少的以外,全都卖的卖遣的遣。
因此,冯雅兰的丫鬟去冯家接人,冯老夫人没有多问一句,就替冯恪写了放弃书,放姨娘自由。
少了一个人,便少了一份负担。
如今,冯雅兰母女便住在绣坊里,日子过得平静。
今天,福王府的宴会,赵静华邀她过来,她原是不想来的,后来想了想,还是来了。
梦中她与杨胜秋的那些事,她不想告诉任何人,但是事关国运的那部分,她不想隐瞒。
今天在宴会上,得知燕侠要去北燕,她便决定,要把那个梦说出来。
不过,她只讲了她梦到北燕世子打开国门,放达虏人进来,达虏铁骑一路杀到京城,至于北燕王被皇帝害死的事,她没敢讲。
梦里的皇帝是三皇子,而三皇子是冯家女婿,她是冯氏女。
“北燕世子?韩泰?他还在京城为质!”
就在昨天,燕侠还在国子监见过韩泰和他的伴读岳秀,因为当年聂家兄弟的事,韩泰和他的伴读们都很感激燕侠,每次远远看到他,都会主动打招呼。
冯雅兰怔了怔,摇摇头:“不是叫这个名字,好像是叫韩松。”
“你说的是韩嵩吧?嵩山的嵩。”赵时晴问道。
她知道韩嵩,他是北燕王第三子,同时也是北燕世子一母同胞的弟弟,北燕王有七八个儿子,其中只有韩泰和韩嵩是嫡出,其他几个都是庶出。
老梁王去世时,韩嵩与和津郡王一起到梁地吊唁。
冯雅兰说道:“我不知道是哪个松字,只记得梦中听到婆子说起外面的事。”
前世的她,是个足不出户的寡妇,她对外界的了解,全部来自出门买菜的婆子。
赵时晴也没想到,除了萧真以外,这世上竟然还有一个人也知道前世的事。
在燕侠过来之前,冯雅兰便和她说起了这个梦,而冯雅兰的梦与萧真的前世是能对得上的,只是萧真早早死了,不知后面的事。
却原来不但杨胜秋回来过,达虏人还打到了京城。
赵时晴不再怀疑,这才决定把这件事告诉燕侠。
燕侠初时是不相信的,但是韩嵩从未来过京城,就连他也是在决定要去北燕之前,了解北燕王府的情况时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
冯雅兰是大家闺秀,她的经历一目了然,不是在深宅大院,就是在紫竹观,如果不是真的梦到,她又是从何处知道韩嵩其人?
赵时晴说道:“姐夫,你可以不信,但是你到了北燕之后,一定要查查那个韩嵩。冯姐姐梦到他做了世子,这也并非全无可能,韩泰一直在京城为质,韩嵩有机可乘。”
燕侠点点头,赵时晴说得极是,无论梦中之事是真是假,他都要调查韩嵩。
北燕王那么多个儿子,如果不是冯雅兰的这个梦,燕侠是不会留意韩嵩其人的。
宴会结束后,赵时晴回到甜水胡同,托着下巴怔怔发呆。
甄五多凑过来,问道:“宝贝大孙女,想什么呐?”
如果大孙女在想萧真那头猪,压箱银子就减掉一万两。
赵时晴煞有介事地四下看看,除了小妖,没有其他人,大胖也不在。
“外公,其实关于海东青,有一件事,我没有上报,金十二是我故意放走的,我想让他带走杨胜秋。”
甄五多很满意,给大孙女的压箱银子多加一万两。
“我当多大的事呢,不就是没有上报吗,不过,你干嘛要放杨胜秋走,那个忘恩负义的狗东西,早就该一刀杀了。”
赵时晴摇摇头:“无论如何,我的眼睛也是杨老大夫治好的,所以我不会让杨胜秋死在我手上。”
她伸出自己的小手,南阳郡主十指不沾阳春水。
“我原本以为,海东青已经是达虏王的眼中钉,杨胜秋这一去,不是死在路上,也会死在达虏王手中。可是今天我见到了冯雅兰,她梦到前世的事,原来杨胜秋后来衣锦还乡,唉,我后悔了,我这岂非成全了他?
外公,萧真有前世,冯雅兰也有前世,而我没有,外公,我也想要前世。”
甄五多的胖脸蛋抽了抽,前世这东西,花钱买不来。
“咱不要那玩意儿,死不瞑目的人才会记得前世。
至于杨胜秋,他能衣锦还乡,说明他在达虏混得风生水起。
一个汉人,受到鞑子重用,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做了卖国贼!
卖国贼能有什么好下场?
达虏王能对付为他鞍前马后的海东青,足能证明此人并非良善,卸磨杀驴不会只有一次,只会越来越熟练。
杨胜秋是汉人,还是有皇室血统的汉人,对于达虏王而言,此人非我族类,不能久用。
你放心吧,前世杨胜秋肯定没有好下场,说不定,他死得比冯雅兰更惨。”
赵时晴一想也是,哎呀,她的好外公,当真是一朵解忧喇叭花!
赵时晴放下心来,不再为这件事纠结,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筹备姐姐大婚这件事上,十天里,有八天是在卫国公府用饭,余夫人很喜欢她,如果不是两家是姻亲,又有佳宝大长公主这层关系,她说不定已经认了赵时晴做干女儿。
佳宜大长公主想和未来儿媳拉拉近乎,还要和余夫人抢人。
两人原本就互相看不上,现在见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310-315(第8/9页)
面,便是唇枪舌箭,有好几次,余夫人都想动手,看在赵时晴的面子上,才压下火气。
好不容易准备得七七八八,赵时晴便不再去卫国公府,又恢复了陪着小老头遛鸟看戏听说书的滋润日子。
没想到这一天,她正要出门,却被夏大川拦住了。
“二小姐,不,郡主,您等一会再出去行吗,属下有事”
赵时晴看到他那忸忸怩怩的样子,就知道他要说什么。
小样儿,这家里就没有她不知道的事,阿黄没少嚼夏大川和秀秀的舌根子,夏大川的那点心思,家里上上下下,也就只有时聪聪和小夜没看出来。
毕竟,这俩最傻。
“说吧,就在这说,我急着去听书。”
这是实话,昨天听到关键时刻,来了个请听下回分解,急得她抓肝挠心,一晚上没有睡好。
“能不能换个地方,这里人多嘴杂”
“不想说就别说了,秀秀有手艺,干娘喜欢她,我准备上折子替她谋个女官的职位,以后就能陪在干娘身边了。”
夏大川傻眼了。
女官,即使是佳宝大长公主身边的女官,也是属于后宫,是宫里的人。
大雍女官,即使放出宫,也不是他这等小小侍卫能高攀得起的。
第315章 七年之约(两章合一)
夏大川是真的发愁,能做女官是好事,以秀秀的家世,是不符合女官选拔要求的,但若是大长公主点名要的人,又有南阳郡主举荐,那情况便不同了,秀秀不但能够成为女官,而且还会受人尊敬,无论是在宫里还是在公主府,都不会有人为难她。
可是女官是不能成亲的。
即使成亲,也要等到出宫以后。
他能等,等到秀秀出宫,可是他也高攀不起啊。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秀秀的心思。
他觉得秀秀对他是与旁人不同的,但是他没有问过,他不敢问。
他只是一个侍卫,前程一眼望到头,不是很英俊,也不是很能干,又比秀秀大了好几岁,秀秀一直叫他“夏大哥”,如果真的只是当他是大哥,那他就是自作多情了。
赵时晴连个眼角子也没给他,就坐上马车,去茶楼里听书了。
夏大川连续几天没精打采,赵时晴当他不存在。
见到秀秀,就把秀秀拉到一旁,问道:“你想不想做女官?还是像现在一样,陪着我娘做手艺,区别就是有俸禄可拿。”
秀秀住在甜水胡同,是有月例银子的,每个月十两,如果要买针线或者易容用的材料,还能挂公帐,但这和自己有俸禄相比,还是不同的。
“女官?”秀秀怔了怔,她现在时常出入公主府,见过公主府里的女官,她们端庄大方,举止得体,学富五车,每次看到这些女官,她都会羡慕得移不开眼睛。
她从未想过,她也能有机会成为女官。
赵时晴笑着说道:“你有手艺,我娘也喜欢和你一起做手艺,你也可以收徒弟,把你外家的绝学传承下去。
另外,我娘听我讲过吴地女子的事情,她又去善堂看到了很多被遗弃的女童,我娘便想办一所女学,教那些无家可归的女孩子学识字、学手艺,让她们有一技傍身,这样她们不用依靠父兄丈夫,凭着自己的双手,也能丰衣足食。
可是这件事只靠我们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朝廷的支持,到时会请宫中有品级的女官参与管理。
秀秀,你可以考虑一下。”
秀秀眼中闪过一抹欣喜,但是很快,她又犹豫了:“可是夏大哥他都二十三”
话一出口,她惊觉自己说错话,连忙捂住嘴巴,却见赵时晴正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夏大哥?哪个夏大哥?咱们这里有姓夏的?哦,我想起来了,夏大川就是姓夏?
你当不当女官,关夏大川什么事?
莫非你们是失散多年的兄妹?”
秀秀面红耳赤,耳朵都红了:“不是,不是,我就是,我就是”
赵时晴拍拍她的肩膀:“原来夏大川已经二十三了,你放心吧,他是我的侍卫,他的亲事我自是要管,他是梁地人,我给姐姐写封信,让她在梁地挑选几个身家清白、秀外慧中的姑娘,一起带到京城,夏大川肯定也想娶一位梁地美女做妻子的。”
秀秀怔住,夏大哥喜欢梁地姑娘吗?夏大哥没有说过
赵时晴看她一副六神无主的模样,身心愉悦。
“你和夏大川也算是共过患难的,你放心吧,他娶了媳妇也不会忘记老朋友的,等他成亲的时候,一定会请你喝喜酒的,还有满月酒、周岁宴,全都安排起来,想想就开心,哈哈哈!”
赵时晴大笑着走了,她是真开心啊,看到两个傻缺伤心难过,她就开心得不得了。
秀秀整晚都在辗转反侧,次日一大早,她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了宅子后面的那片空地。
每天天不亮,侍卫们都在这里练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们从不偷懒。
往常,秀秀是不会来这里的,不仅是她,赵时晴和凌波也不来,因为冬天还好,其他时候,侍卫们喜欢打赤膊。
可是今天,秀秀鼓足勇气还是来了,不过,她是带着大胖一起来的。
通往那片空地的地方有扇小门,秀秀躲在小门里面,把大胖放了出去。
秀秀和大胖虽然不能语言交流,但他们患难与共,自有一份默契。
大胖直奔夏大川,夏大川看到大胖,心中一动。
大胖来找他,要么是赵时晴有差事给他,要么就是秀秀有事
这里是自己家,赵时晴在自己家里,用不着让大胖来叫他,那么就是后者,秀秀有事!
该不会是秀秀一大早出门遇到坏人了吧?
想到这里,夏大川扔下手里的石锁跟在大胖身后便跑进了那道小门,看到秀秀,他便迫不及待地问道:“秀秀姑娘,你没事吧,别怕,有我在!”
秀秀小嘴扁了扁,终于鼓足勇气:“夏大哥,我要去做女官了,你成亲的时候,能不能往公主府送张帖子给我,我,我,礼金我准备好了。”
夏大川怔了怔,成亲?成什么亲啊?
“那个,我不会成亲,不是,我的意思是,等你从宫里出来,想要成亲时,能不能考虑一下我,我知道我配不上你,可我会努力,女官一般是二十五岁出宫,还有七年,这七年里,我不会松懈,我一定”
“好的,那就等七年后再说。”秀秀忽然开口。
夏大川不可置信地看着秀秀:“秀秀姑娘,七年后,你真的能考虑我?”
秀秀微笑:“夏大哥,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思。在昨天之前,我觉得有夏大哥在身边,我就很安全,而且很温暖。可是昨天,二小姐说我能去做女官,我又很期待,我想做手艺,也想让很多女孩子学手艺,夏大哥,我不仅会易容,我还会刺绣,会雕刻,会制香、会厨艺,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310-315(第9/9页)
夏大川连连点头:“我知道,你有一双巧手。”
秀秀不好意思了,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她的确有一双巧手,舅舅也说她有天份。
“秀秀姑娘,这是好事啊,如果能将女学办起来,一定能帮到很多人。”
秀秀有些激动,她曾经无家可归,是二小姐救了她,收留了她。
凌波说她也是被二小姐捡到的,白鹤村里有很多孩子,都是被二小姐带回去的。
现在二小姐做了郡主,能帮到更多人,而她,也想跟随二小姐的脚步,尽绵薄之力,给那些濒临绝境的女孩子一线生机,她要让她们不用卖身青楼,不用给人做妾,凭着自己的双手、自己的手艺,为自己创造一片光明的未来。
“夏大哥,你不用承诺什么,我也不会承诺你,七年的时间很长,我们都有各自要做的事,如果你遇到心仪的姑娘,一定请我喝喜酒,如果七年后,我们还如今天这般,想到彼此仍会心存欢喜,那我们再谈嫁娶,可以吗?”
夏大川下意识地点头,他觉得秀秀说得很对,但是他觉得自己一定不会遇到比秀秀更好的姑娘了,他更不会喜欢其他女子
这两人的发展,完全出乎赵时晴的意料,她和万如意要办女学是真的,想让秀秀加入进来也是真的,可是女官什么的,她其实就是想要刺激刺激夏大川才这样说的,毕竟,两人眉来眼去这么久了,却一直没有挑破窗户纸,她看着也急,却没想到,的确是刺激到了,可是火候没有掌握好,连七年之约都有了。
“秀秀,其实如果你想成亲,即使做了女官,也不用等到二十五岁,我娘出面说一声,你就能出宫了,只要女学能够走上正轨,你不做女官也能留在女学,不会影响后面的事。”
秀秀摇摇头:“二小姐,这和做不做女官没有关系。我原本也以为自己喜欢夏大哥,可是当我知道能办女学之后,我心里想的就只有这件事了,我甚至觉得,嫁人什么的,和这件事相比,全都不重要了我对夏大哥有好感,但却不是你和萧公子那样二小姐,我是不是水性杨花啊?”
赵时晴被她逗乐了:“你这是哪门子的水性杨花,好了,你的心思我懂了,就是你和你的夏大哥,还没到情深似海的那一步,这是你们两个人的事,你们两人说开了就好,我不管了!”
赵时晴说不管就不管,她忙着听书,忙着写折子。
只是这折子并不用她亲自操刀,如今万如意身边就有能代劳的女官,她只需要叫上万如意和秀秀,你一句我一句说出自己的想法,女官便能写得尽善尽美。
不久之后,这份折子送到了新帝面前,新帝看后,便命人抄录一份送到无极观。
对了,太上皇没回长寿宫,也没有住在宫里,新帝登基之后,他便回到了无极观。
太上皇得知这份折子是万如意和赵时晴递上来的,立刻便把赵时晴忽略掉了,对万如意实打实地夸奖了一番。
他虽然觉得女学没有必要,但是他对万如意有愧,偏偏这个女儿无欲无求,他想补偿都不知从何下手,现在女儿想办女学,他当然支持。
支持是支持,可却没提银子的事。
老头子精得很,新帝把折子送到他这里来,还能是为什么?还不是为的他的体己银子?
他才不给。
人老了,身边没有个百八十万两银子傍身,那怎么行?
再说,他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又准备炼丹了。
炼丹是一件烧钱的事,一年没有个几十万两根本不够,他这点积蓄还不够用呢,好在他还有个当皇帝的好孙子。
太上皇说干就干,没过两天,无极观的丹炉便开始冒烟了。
赵时晴听说以后,连连冷笑。
好啊,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舒坦日子没过几天,又开始烧钱了。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赵时晴拿上太上皇亲笔签下的一大堆欠条去了无极观。
赵时晴不缺银子,她有郡主的俸禄和食邑,还有外公的贴补,原本看在太上皇前阵子表现良好的份上,她不准备催债了,可是现在,眼看太上皇他老人家又不学好了,身为干外孙女,她觉得她有责任拉一把,那老人家迷途知返。
太上皇正在亲自清点重金采买回来的名贵药材和丹砂,看到赵时晴来了,他很高兴:“晴丫头,你多等几日,等这一炉丹药开炉,朕多赏你几颗。”
赵时晴切了一声,一脸不屑。
太上皇早就习惯了她的这副表情,也不生气:“你小孩子家家的不懂,等你到了朕这个年纪,就知道丹药之妙了。”
赵时晴上下打量着他:“我观您气色,好像有些不好啊。”
太上皇吓了一跳,连忙让王大伴取来靶镜,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铜镜该磨了,太上皇只觉镜中的自己面色晦暗,离自己想象中的老仙君相差千里。
“为何会这样?难道朕的寿数已经到了?”
赵时晴叹了口气:“您还记得您在山上的时候吗?那时您神采奕奕,脚下生风,和现在完全判若两人,现在的您,就像是老了十几岁,唉,唉,唉!”
太上皇一想也是,朕在山上时,虽然吃得是粗茶淡饭,但是朕却身体康健,不但没有生病,反而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能干活,还能和孙大娘那个母夜叉对骂。
现在锦衣玉食,朕却食不知味,更可怕的是,朕现在就像一个黄脸婆。
赵时晴让内侍搬来一张桌子,她把那些欠条一张张摆在桌上,太上皇一眼就认出了这些欠条,这些都是赵时晴这个坏丫头软硬兼施逼着他写下的。
赵时晴对王大伴说道:“大伴,帮个忙,给算算太上皇欠我多少银子。”
王大伴忍着笑,他知道太上皇其实很喜欢这个便宜外孙女,他也乐得看祖孙俩打打闹闹。
他果然认真地算了起来:“太上皇,您欠了郡主整整二十五万两呢。”
太上皇怔住:“二十五万两?这么多,够朕炼上一整年的仙丹了。”
王大伴:“不止这些,还有宅子铺子,对了,还有一箱宝石,这些若是兑换成银子,少说也有十万两,那么加在一起,就是三十五万两。”
太上皇大吃一惊,朕竟然欠了三十五万两?
写欠条一时爽,一时爽来一时爽,呜呜呜,朕不想还钱。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