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30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90-300(第1/19页)
第291章 相见(两章合一)
“那名侥幸未死的书生现在何处?”永嘉帝沉声问道。
路乾说道:“那名书生名叫林贤,从事发直到现在,一直住在汇文书院附近的一处小宅子里,但是中间他失踪过一阵子,臣后来查到那段时间他住在许尚书府中养伤,根据曾经去过许府的大夫所说,林贤受到惊吓,不仅忘记了事发之时发生的事,并不知道凶手是谁,而且还变得痴傻,也正是因此,刑部才不能给杨胜秋定罪。”
路乾说的是事实,若是嫌疑人只是普通百姓,这案子早就破了,可是这个嫌疑人是杨胜秋,哪怕他只是一个没有背景的官场新人,但是凭着他状元郎和冯恪门生的身份,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不能抓捕归案。
“这个林贤如今还住在以前的地方?也还在那家书院读书?”永嘉帝又问,难道林贤不怕杨胜秋再次杀人灭口吗?
路乾摇头:“林贤虽然还住在那里,但却已经不去汇文书院读书了,据说他身体伤了根本,寿元受损,更是痴痴呆呆,求学之路已经走不通了,据房东所说,他要么把自己关起来不见人,要么就出门流浪,有时一走便是十几日,还曾被好心人送回来,若非出事之前就交了三年房租,房东早就不让他继续住了,唉,好好的一个读书种子,就这么废了。”
永嘉帝了然,并非杨胜秋不想继续杀人灭口,而是林贤已经痴傻,这样的一个废人,反而是活着比死了更好。
因为若是他死了,刑部还会怀疑到杨胜秋头上,杨胜秋是聪明人,这件事上自是想得透澈。
永嘉帝让路乾退下,路乾直到走出皇宫,才察觉自己的里衣已经湿透了。
这九年来,他如履薄冰,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
可是今天,他还是大意了。
他原本已经要退出去了,怎么就多嘴多舌提起杨胜秋来?
提就提吧,只说杨胜秋被掳走有蹊跷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提到那名书生?
路乾脚下的步子一顿,不对,不对!
刚开始提到杨胜秋和那名书生时,陛下并没有异常。
是在我说到青庐县竹西塘,那被灭口的一家人,以及那名客居的大夫时,气氛才忽然变了的。
灭口?
杀人?
路乾打个寒颤,他恨不能给自己一巴掌!
我怎么之前没有想到?
这杀人的手法,分明就是山门的一贯作风!
之所以在此之前没有想到,是因为那户人家只是小门小户,再普通不过的人家,无官无职,连个有功名的都没有。
路乾下意识地握住刀柄,自从义父去世之后,他成为锦衣卫指挥使以来,便也同时接管了山门。
表面看来,山门是独立自主的,山门的话事人是山爷。
可实际上,山门却是陛下藏在暗处的一把刀!
山门每五年换一位山爷,正所谓是流水的山爷,每一任山爷都是给陛下办事的奴才。
路乾闭了闭眼睛,他脚下生风回到锦衣卫衙门,进门第一件事,便是找出青庐县的那份卷宗。
卷宗上有那户人家失踪的时间,这个时间也就是他们被杀的时间。
当时他也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留意具体的日期。
现在重新再看,路乾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案子发生的时候,他是锦衣卫镇抚,就是现在黎青的这个位子。
和没有背景的黎青不同,他有一位做指挥使的义父。
路乾的父亲,当年为了保护义父而死,之后义父便收养了他,长大后又让他进了锦衣卫。
十二年前的这个时候,身为锦衣卫镇抚的他,正在做什么呢?
对了,他想起来了,那年吴王世子被小王氏所害,吴王亲自来京城找太上皇讨要说法,其后吴王虽然被劝走了,可是京城里人心惶惶,而就在这个时候,寿康皇帝,也就是先太子,忽然住进了无极观。
先太子去无极观,他率领锦衣卫一路护送!
路乾噗通一下跌坐在椅子里。
先太子那一去,便再也没能活着回来。
直到后来,路乾才知道,先太子之所以会去无极观,是因为他患了眼疾,太医治不好,担心被人知道堂堂太子即将变成瞎子,他这才躲进无极观,并且遍寻名医。
名医
那被灭门的人家,就住着一位大夫,是不是名医倒是不知,但那人很有可能与杨胜秋有关。
杨胜秋宁可杀人灭口,也要隐瞒他与那位大夫的关系,这说明什么?
答案呼之欲出!
路乾扬手给了自己一记耳光。
我是有多蠢啊,要在陛下面前提起这件事!
先太子之死,受益者是谁?是陛下!
路乾想起了义父,义父不是寿终正寝,他是自尽!
先太子是十二年前薨逝,而义父的亲生儿子一家,却是十年前在江上遇难的,九年前,义父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却不肯就医,在他再三要请太医的情况下,义父才告诉他,这不是病,而是毒,义父说自己忍受不了丧子丧孙之痛,不想活了。
不久之后,义父去世,他成了新的指挥使。
路乾双目失神,他为何从未怀疑过义父的死,就是因为义父承认是自己服毒吗?
义父一生要强,怎么会轻易自尽?
除非是义父知道得太多,担心祸延子孙,所以他让亲儿子一家假死远遁,而他自尽,是为了让皇帝彻底放心。
路乾自嘲一笑,义父临终之时,对他委以重任,让他继承衣钵,却悄悄送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而他,却直到九年后才明白!
怪谁呢?
怪义父吗?
好像也不能全都怪义父,如果他没有被权势迷了眼,又怎会直到今天才察觉?
路乾把那份卷宗重又锁进柜子,他去了隔壁,黎青从回京之后,便被软禁在这里。
而他,对黎青有知遇之恩。
“黎青,你见过萧真,他和两年前有何不同?外面把他传得神乎其神,他都要变成太上老君的亲儿子了。”
黎青一笑:“两年前,属下也只是见过萧大公子几面而已,他那样的身份,岂是属下这种小人物能靠近的。至于现在的萧大公子,还是一副贵公子的派头,不苟言笑,但是行事沉稳,京城里的那些纨绔与他不能相提并论。”
路乾再次打量自己的这名属下,目光沉沉。
不过就是几个月而已,黎青变了。
同样的问题,换成以前的黎青,一定会事无俱细,把萧真的一言一行全都说给他听,而现在的黎青,却只是给了他一个笼统敷衍的答案。
黎青有了二心!
路乾眼底闪过一抹寒光,他笑了笑,不置可否,转身走了出去。
路乾暗自思忖: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90-300(第2/19页)
在我还不能动黎青,一来黎青曾经太上皇出力,暂时动不得;二来今天在陛下面前提起了那桩灭门案,还不知陛下会不会对我心存芥蒂,因此,我不能轻举妄动。
望着路乾离开的背影,黎青心里也不好受。
没有遇到路乾之前,他不过就是锦衣卫里一个敢冲敢拼的小子而已。
路乾于他有恩,但是
他想起临来的时候,萧真和他说过的话。
“你此番回京,可能会坐上一阵子冷板凳,软禁也有可能,你要有心理准备。”
“我的子女”
“我会帮你看护一阵子,但还是那句话,你的孩子你自己养自己护。”
想到这里,黎青嘴角溢起一抹微笑,虽然与萧真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对萧真有信心,他更坚信,萧真就是他的福星!
而此时的三皇子府中,三皇子的心情却很不好。
父皇派七皇子出京迎接太上皇,却没有派他,
七皇子只有七岁,还是个小孩子!
三皇子走向窗子,远远的便看到神鸟大将军正在吃一只兔子。
他心里忽然就安定下来。
他叫来一名谋士,宾主二人一番长谈,再看时,神鸟大将军不知何时已经站在窗台上,如同侍卫一般守护着他。
三皇子心中一松,他真是自寻烦恼,神鸟大将军就在身边啊,他是受上天眷顾之人。
半日后,七皇子一行终于等到了太上皇。
旅途劳顿,太上皇在官驿里睡了一觉,这才召见七皇子,同来的还有禄王世子赵惠贤以及福王世孙赵廷珞。
禄王世子,就是碎大石兄弟的父亲,按辈份,七皇子和赵廷珞都要称他一声叔叔,而他同时也是太上皇的侄儿。
有禄王“珠玉在前”,禄王世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时便是京城里有名的纨绔,如今人到中年,依然如故,每天变得花样的玩。
如果不是需要太上皇的子侄出面,永嘉帝是不会让他陪在七皇子身边的。
原因只有一个,不想让他带坏自己的儿子。
禄王世子却是一点自觉都没有,他见到太上皇就哭了起来:“皇伯父,侄儿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您了。”
他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太上皇烦得不成。
福王和禄王这对卧龙凤雏,就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是两个废物,他们才能在戚太后的手里活下来。
太上皇懒得理他,让他到一边哭去,看向面前的七皇子,和七皇子身后的赵廷珞。
小晴晴说过,赵廷珞是她的小兄弟,这是个很有趣的小孩子,如今福王府是他说了算。
至于七皇子,太上皇还是第一次见到,当年他去长寿宫时,七皇子还没有出生。
只一眼,太上皇便不喜了。
这个孩子,也长着一个鹰钩鼻。
而赵廷珞,看着就顺眼多了。
可能是被鹰钩鼻刺激到了,现在太上皇看人先看鼻子,比如赵廷珞的鼻子就很好看,随了福王那个老不死,福王虽然是个废物,可却有副好相貌,福王的生母是个舞姬,生得极美,福王便是随了他,就连福王的子孙也都长得出色。
太上皇强忍着对鹰钩鼻的厌恶,敷衍了几句,便把七皇子打发了。
这一晚,七皇子一行也要在官驿里下榻。
回到自己的房间,屏退左右,七皇子便拉住赵廷珞的手:“珞珞,你说皇祖父是不是不喜欢我,他老人家都没有正眼看我。”
七皇子都能察觉到的事,赵廷珞当然也看出来了。
太上皇就是不喜欢七皇子,太上皇看七皇子的眼神里透着嫌弃,甚至比对禄王世子还要嫌弃!
太上皇嫌弃禄王世子,赵廷珞可以理解。
可是七皇子呢?
七皇子还只是一个孩子,虽说皇家无情,可是太上皇也不应该对第一次见面的孙儿这般嫌弃啊。
赵廷珞想不通,好在七皇子今天赶了一天路,已经很累了,早早睡了。
赵廷珞回到自己的房间,却没有睡觉。
他知道太上皇是带着干孙女和干孙子一起回京的。
干孙子是谁,赵廷珞暂时还不知道,但是这个干孙女,肯定是他晴姐!
他等着赵时晴来找他。
赵廷珞等的时间不长,他便听到了一声猫叫。
他打开窗子,小妖便窜了进来。
赵廷珞伸手想摸摸小妖的脑袋,被小妖傲娇地避开,小妖不许他碰,自己用爪子把挂在脖子上的一只小荷包摘了下来,扔在赵廷珞面前。
赵廷珞如获至宝,从荷包里抽出一张字条。
看完之后,他对小妖说道:“我知道了,谢谢你啊小妖。”
小妖喵了一声,转身便跳出窗子,消失了踪影。
赵廷珞关上窗子,深吸口气,对门外的内侍说道:“我吃多了,要去消消食,你们不用跟着。”
内侍忙道:“世孙,太上皇也住在这里,您当心点儿,别惊了圣驾。”
赵廷珞瞪他们一眼:“小爷我从记事起就在宫里溜弯消食,你们见我什么时候惊过圣驾?”
两名内侍一想也是,再说,这位小爷八百个心眼子,即使遇到太上皇,他也能化险为夷。
赵廷珞甩开内侍,七转八转便去了花园。
官驿的花园并不大,只是小小的一个园子,赵廷珞四处看看,找到字条上写的那株西府海棠,他走过去,西府海棠后面有块石头,那里蹲着一个人,不是专门去找,根本不会发现那里还藏着人。
“跟我来!”那人沉声说道。
赵廷珞一看那人便明白了,这人绝对不是赵时晴的护卫,而是太上皇的人!
要见他的,不仅是赵时晴,还有太上皇!
第292章 记入族谱(两章合一)
赵廷珞猜得没错,那人正是太上皇的暗卫。
太上皇住的是一处安静的院落,普通官驿里没有这样的地方,这所官驿距离京城已经很近了,这处院落便是专为皇室贵胄留的,佳宜长公主、四皇子等人皆在此住过,不过,迄今为止,太上皇是这座院落里住过的身份最高之人。
赵廷珞跟着那名暗卫,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了院子,赵时晴正站在廊下等着他,见他来了,笑着说道:“小珞珞,好久不见。”
“姐,你好吗?赈灾很辛苦吧,你都瘦了。”
这个孩子就是暖心,赵时晴下意识地想要揉他的小脑袋,却发现他又长高了,像个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的。
“我也觉得我瘦了,等回到京城,咱们大吃大喝几回就补回来了。”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屋,就见两人正在下棋,一个是太上皇,另一个却是久违的萧真。
赵廷珞微微吃惊,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90-300(第3/19页)
真是萧真啊,可是
他与萧真差了十岁,玩不到一起,以前也没有来往,甚至没有说过话。
可是今天一见,赵廷珞看到面前的萧真,却生出一股熟悉的感觉。
怎会这样呢?
明明以前也没见过几次啊。
赵廷珞不解,但他的目光也只是在萧真身上一扫而过,便乖乖地站在一旁,看着二人下棋。
这盘棋太上皇赢了。
他很高兴,摸着好不容易才养出来的胡子,对萧真说道:“这才是朕的真实水平,之前是朕让着你。”
萧真:臭棋篓子,脸皮可真厚,我若是再不让你赢一盘,你就不会善罢甘休。
太上皇心情大好,这才看到侍立一旁的赵廷珞。
“赐座!”
“侄孙谢座。”赵廷珞笑盈盈地谢了,在下首坐下。
赵时晴把一只装满零嘴的攒盒推到他面前,他挑了一块酥糖放在嘴里:“这糖又酥又脆,比宫里的还要好吃。”
“是吧,我也觉得好吃,是在一个小镇子上买的。”
太上皇冷眼旁观,之前只是觉得这孩子长得顺眼,现在再看,举止从容,透着灵气,果然不错,福王那个废物,竟然有个这么出色的孙子。
想到福王,太上皇便想起赵时晴给他讲过的福王世子的那些丑事,太上皇的嘴角微微扬起,丢人现眼,果然是福王父子能做出来的事,福王府打从根子上就烂了,这赵廷珞应是随了他的外福父和舅舅。
老二倒是有眼光,竟然给七皇子挑了这么一个玩伴。
福王再是不堪,他的子孙也是根正苗红的皇室血脉,老二的儿子不配!
“你叫廷珞?听说你还有个弟弟?”
赵廷珞欠了欠身子,太上皇道:“坐着回话。”
赵廷珞重又坐好,说道:“回太上皇,侄孙大名叫赵廷珞,现在还小,没有字,廷珞有个弟弟,是胞弟。”
“嗯,和朕说说最近京城都有些什么新鲜事。”太上皇说道。
赵廷珞就像是什么都不知道一样,眉飞色舞地讲起了京城的新鲜事。
从四皇子进京,说到萧真复活的神话,话锋一转,又说起了另一件事。
“四殿下的外家出了点事,尤大老爷莫名其妙就死了,而且还是死在外室家里,尤家还没来得及处置这件事,四殿下的事就传到了京城,陛下下旨围了尤家,这会儿尤大老爷还没办丧呢。”
太上皇看向萧真:“那什么尤大老爷是怎么回事?”
萧真沉声说道:“那个柳旺,就是尤大老爷安插在四皇子身边的人,想来”
后面的话,萧真没有说出来,但是太上皇已经明白了。
小四干的!
他以为柳旺出卖了他,所以连带着尤家也一并恨上了,便派了影卫提前回京,杀了尤大老爷。
尤大老爷是四皇子的亲舅舅!
“果然是个无情无义的东西!”
不是皇家人,却把皇家人的无情学得十足十。
“据说你小时候曾经被养在宫里,宫里最近有没有新鲜事啊?”太上皇问道。
赵时晴也想听,魏家送了两名美人进宫,再加上魏老夫人,对了,临去童州之前,还出了魏无病和魏雅儿的事,不知道有没有后续。
赵廷珞有些为难:“宫里的新鲜事可不少,廷珞也听了几耳朵,只是廷珞年幼,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
太上皇冷哼一声,这崽子比猴子还精!
“童言无忌,恕你无罪!”
“好哩,皇伯祖,廷珞给您一一道来。话说”
赵廷珞靠着贩卖八卦消息赚得杯满钵溢,他讲的这些事,有的已经被他换成了银子,有的还在待价而沽,还有的是不能拿出去换钱,只限于小范围传播。
于是赵时晴便知道了很多事。
比如魏家又送进宫里的两位美人,一个有了身孕却不幸小产,且,一尸两命。
下手的是范秋筠!
而范秋筠原本在乔贵妃身边,后来有了身孕,这孩子并非永嘉帝的,而是三皇子的。
她是宫中女官,却怀上皇子的骨肉,这是丑闻。
乔贵妃自是不希望自己的长孙还没出生就背负这种污名,于是她想给范秋筠落胎,而范秋筠不想,做为交换条件,由她动手除掉魏美人和她腹中的孩子,而乔贵妃要给她一个名份,让她能够生下孩子。
现在魏美人已死,而乔贵妃则将范秋筠许配给了自己的亲侄儿,亲事定在下个月,过几日范秋筠就要出宫备嫁了。
赵时晴插嘴:“乔贵妃让自己侄子给三皇子养儿子?”
赵廷珞:“可能是贵妃娘娘觉得,没有比娘家更安全的了。”
赵时晴不明白:“那个魏美人即使诞下皇子,也影响不到三皇子的地位,何须一定要了她的性命。”
赵廷珞:“魏美人是生是死,对于贵妃娘娘而言都不重要,这只是范秋筠给她的投名状。”
太上皇看向赵廷珞的目光又多了几许深意,不愧是在宫里长大的小孩。
若是把这个孩子放在赵渊身边
赵渊毕竟人单势孤,皇城里只有萧真这一个助力,肯定是不够的,而赵廷珞代表的是福王府,且,如今的福王府是他说了算。
福王虽然是个废物,可他毕竟是亲王,是朕的兄弟!
他的身份在宗室里举足轻重。
若是再加上禄王府
太上皇想起那个一见面就嚎丧的禄王世子,烦死了,赵渊一准儿看不上。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先把福王府拉过来。
赵时晴最关心的还是魏老夫人。
“魏老夫人呢,还住在宫里?皇上没有把她赶出府去,还有丽太妃,又作妖了吗?”
赵廷珞看一眼太上皇,见太上皇神色如常,便继续说道:“魏老夫人还在宫里,自从她老人家进宫,丽太妃和陛下的关系便越来越僵。陛下这阵子常把七皇子带在身边,七皇子自幼丧母,被养在淑妃宫中,五皇子出事后,淑妃便病了,七皇子交由德妃娘娘抚养。
去世的那位宝庆侯夫人,也就是魏老夫人的前儿媳,是德妃娘娘的表妹,魏老夫人不喜前儿媳,看德妃娘娘也不顺眼。
无奈德妃娘娘位列四妃,不是普通宫人,魏老夫人动不了她。
于是魏老夫人便暗中挑唆丽太妃和德妃娘娘的关系,加上七皇子得宠了,魏老夫人便说德妃娘娘母凭子贵,对丽太妃不敬。
丽太妃对魏老夫人一向言听计从,便在陛下面前,给德妃娘娘告了一状,害得德妃娘娘被禁足,直到现在还拘在宫里不能出来。
甚至就连七皇子生母严嫔娘娘的娘家也受到波及,严大舅外放期满,原本已经定好的位子,也被人给顶了,顶替他的不是别人,却是德妃娘娘的表弟,这样一来,七皇子对德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90-300(第4/19页)
娘娘也有了看法。
唉,反正自从魏老夫人进宫之后,各宫主子之间的关系比以前更复杂了。
还有慧心公主,原本已经定下了一门亲事,她不愿意,就去求了乔贵妃,这桩亲事不了了之,如今慧心公主隔三差五便进宫陪乔贵妃说话,比亲母女还要亲。”
那晚,赵廷珞在太上皇的院子里待到很晚才回去,赵廷珞走后,太上皇久久没有言语,许久之后,他忽然笑了。
“你们看,朕才离开十余年,这些恶人便将朕的皇宫搅得乌烟瘴气,魏家,好大的胆子啊,混淆皇家血脉还不够,还要将皇室的脸面也要踩在脚下,他们好狠,好狠啊!”
赵时晴翻个白眼,魏家混淆皇家血脉,可是在你眼皮底下干的,他们胆子是大,可你呢,你眼瞎、心瞎,活该!
“慧心?就是赵渊的姐姐吧,她为何要和乔氏走得这么近?不是应该远远避开吗?”
赵时晴没有说话,她也不知道慧心公主是怎么回事,她不喜欢这两位公主,也就懒得多管闲事。
太上皇摇摇头,难怪赵渊还活着的事,佳宜连那两个公主也要瞒着,看来赵渊的这两个姐姐,都是拎不清的。
赵时晴问道:“皇外公,京城和宫里的事,你也全都知道了,下一步,您打算怎么走,您是直接逼宫,把鹰钩鼻从龙椅上拽下来?还是下包老鼠药,把宫里大大小小的鹰钩鼻全都毒死?”
太上皇看她一眼,这丫头是惟恐天下不乱。
“再等两日,渊儿还没到呢。”
赵时晴:“您老别总是渊儿渊儿的,他现在是观月,您忘了您给他赐名了。”
“对,观月,以后就叫他观月。”
太上皇想到沈观月,眼底眉梢都是笑意,这是朕硕果仅存的大金孙!
太上皇不肯走,七皇子当然只能陪着,这一陪便是整整三日。
直到第三天,一名内侍飞奔着进来:“七殿下,有人来官驿了!”
七皇子莫名其妙:“这里是官驿,若是没人来,那还叫官驿吗?”
内侍扬手给了自己一巴掌:“奴婢嘴笨,奴婢是说,来的人为首的是一位公子,他自称观月公子,而且,而且,他还说他是太上皇他老人家的孙儿。”
七皇子还没开口,禄王世子插嘴道:“哎哟喂,原来太上皇还真有一位干孙子啊,京城里传的都是真的,我之前没有看到这人,还以为说的是萧真呢,还以为传言有误,把外孙传成孙子了,敢情没有传说,就是有一位孙子,不是亲的而已。”
赵廷珞:睁眼说瞎话,你出京时悄悄给观月公子和我晴姐全都准备了厚礼,当我不知道吗?
七皇子忙问:“人呢?”
内侍说道:“太上皇一早就让人在门外等着呢,那位观月公子一到,就被领去见太上皇了。”
七皇子忙道:“贤伯父、珞珞,咱们这就去见太上皇,也见见这位我是不是应该叫他兄长?还是叫皇兄?”
赵廷珞也不知道,按理说是要叫皇兄,可是这位观月公子只是太上皇的干孙子,不是亲的。
“看看太上皇怎么说吧。”赵廷珞说道。
三人并没能立刻见到这位传说中的观月公子,在门外等了半个时辰,太监才带着他们进去。
见到观月公子时,不仅是赵廷珞,就连禄王世子也怔住了,七皇子察觉到二人的异常,下意识看了看他们,禄王世子的嘴巴张了张,又合上,然后又张开,再合上,最后挤出一抹难看的笑容。
与他相反,赵廷珞也只是怔了一下,便恢复如常。
可是心里却在大声嚎叫:“啊啊啊,这不是萧岳吗?萧岳,这是萧岳!”
同样,他和萧岳不认识,但是他见过萧岳,萧岳长得那么好看,只要见过他的,就不会轻易忘掉。
萧驸马的两个儿子,萧真死而复生,萧岳摇身一变,由一个被人嘲笑的外室子,变成了人人称颂的观月公子,不仅如此,他还成了太上皇的干孙子!
谁能告诉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和他们二人不同,七皇子是没有见过萧岳的,他只是诧异太上皇的这位干孙子,竟然生得如此俊秀。
“你们来了?这就是朕新认的孙儿,沈观月,咦,宗人府的人呢,来人,把宗人府的人叫过来。”
禄王世子和赵廷珞交换了目光,他们全都明白,太上皇是要将这位干孙子记入族谱!
宗人府的人还没到,太上皇看向沈观月,笑出一脸褶子:“等下宗人府的人来了,就把你的名字改了,从今以后,你姓赵,你叫赵观月,孝康皇帝幼子早夭,膝下无子,朕就把你记在他的名下,好不好?”
第293章 发现了秘密(两章合一)
禄王和福王一样,他们都是太上皇的兄弟。
太上皇眼中的废材,世人眼中的笑柄,却又是宫斗夺嫡中唯二活下来,并且富贵一生的人物,又何尝不是聪明人呢。
同样,作为他们的子孙,无论是表面上不学无术的禄王世子,还是尚未成年的赵廷珞,他们都是在各自的王府里杀出一条血路的人。
他们不但不傻,且都有八百个心眼子。
七皇子长在深宫,不知萧岳何许人也,可是他们知道。
那是个连庶子都不如的外室子!
太上皇想过继孩子给孝康皇帝承嗣,宗室里大把的适龄人选可供选择。
即使不想在宗室中选,那还有皇亲,还有勋贵,还有朝臣,太上皇想认个干孙子,有的是人选。
就像赵时晴,同样是太上皇认的干亲,可是住在官驿里的这两天,禄王世子也从内侍口中打听出来,这位真实身份也不一般,竟然是老梁王的养女,小梁王的妹妹,宗人府里记名的皇女。
如赵时晴这样的,才是太上皇干孙女的合适人选。
一个干孙女尚且如此,那么给已故孝康皇帝承嗣的干孙子,就更会慎重。
而萧岳是外室子。
若非开口的是太上皇,禄王世子甚至会怀疑,这是对孝康皇帝的羞辱。
但这番话自太上皇口中说出,且,禄王世子在京城时也听说过观月公子的名号,那位在这次水患中出的风头,不逊萧真!
还有传说他是观音菩萨座下金童的,总之,如今的观月公子,早已盛名在外。
之后得知太上皇已认观月公子为干孙子,禄王世子便心领神会,之前的那些美名,十有八九就是太上皇给干孙子脸上贴金呢。
太上皇老了,人老了就会喜欢孙子,他又长年住在长寿宫,亲孙子们没有机会承欢膝下,就让干孙子钻了空子。
不过,干孙子就是干孙子,与皇位无缘,后宫的娘娘们不会把他视作眼中钉,皇子们更不会把他当成绊脚石,相反,大家还会善待他,与他结交,通过他在太上皇面前刷刷好感。
因此,临来之前,禄王世子便让府里备了两份厚礼,一份给观月公子,一份给赵时晴。
可是现在,禄王世子得知观月公子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90-300(第5/19页)
是萧岳,而太上皇竟然让萧岳给孝康皇帝承嗣,他的心里惊起千重浪。
他下意识去看赵廷珞,却见赵廷珞一派从容,面露微笑,竟是看不出什么。
禄王世子心中一凛,他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小孩子。
他使劲吸了一口气,鼻子发酸,硬生生憋出一泡眼泪。
“可怜天下父母心,太上皇圣明啊,孝康皇帝有后啦,有后啦!”
禄王世子又哭了,知道的是孝康皇帝有后,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孝康皇帝流落在外的儿子。
说话之间,宗人府的人便到了。
按理,以太上皇的身份,陪同七皇子一起出京迎接的,必须是宗人令。
可是不巧,宗人令赵陈年事已高,十天前病倒,至今未愈,连床都不能下,更就不能出京面圣了。
赵陈的儿孙都在府里侍疾,因此,此次代表宗人府来的,是赵千和赵永。
这两位与赵陈同出一支,但是要叫赵陈一声从伯。
赵陈与永嘉帝平辈,而这两位则和七皇子及赵廷珞平辈,说白了,他们在太上皇面前就是孙子辈的。
不但太上皇不重视他们,就连七皇子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此刻太上皇把二人叫来,不是和他们商量的,而是通知他们。
两人稀里糊涂地过来,又稀里糊涂的离开。
回到自己的房间,两人材缓过神来。
赵永问赵千:“从兄,你说那位观月公子,不对,现在要称一声”
说到此处,赵永怔了怔,太上皇只是下令将赵观月记上族谱,并没有提册封之事,也就是说,观月公子还是观月公子。
“你说,观月公子何许人也,莫非也和赵二姑娘一样,出自八大王府?”
同样,这两位也没见过萧岳。
见过萧岳的,除了年少的,就是禄王世子这种游手好闲的,赵千和赵永虽然也是孙子辈,但是已经三十多岁,又是在宗人府里当差的,也只是知道萧驸马有个外室子,却不曾见过。
“赵二姑娘是宗人府里登记在册的皇女,还是我执笔,将她的名字写上去的,可这位观月公子,你在宗人谱上见过这个名字吗?没有吧,即使他真是八大王的子孙,那也是外室子,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赵二姑娘是养女,也能记上宗人谱,八大王的外室子又岂会流落在外不上族谱?把外室子记在侧妃或者姬人的名下很难吗?
再说,这位观月公子,无论容貌的,还是气度,比起几位皇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太上皇能不喜欢?”赵千说道。
赵永点点头:“从兄说得在理,这位观月公子贵气天成,但应该不是出自八大王,可是这就更说不通了,孝康皇帝已经过世十几年了,太上皇怎么忽然想起给孝康皇帝过继儿子了?”
赵千拍拍他的肩膀:“这不是咱们该管的事,咱们能做的事,就是动笔而已,从伯父早不病晚不病,这个时候病倒,你还看不出来吗?”
赵永一怔,赵陈是什么时候病的?
好像就是太上皇认下干孙子干孙女,找回亲外孙,又抓了亲孙子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的事。
赵永忽然想到什么,他求助般看向赵千:“从兄,您怎么不早说,早知如此,我”
赵永:“不要患得患失,咱们只是小人物,连装病的资格也没有,走一步看一步吧。”
同样的还有禄王世子,从太上皇那里回来,禄王世子的心里就像是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
他想了想,决定去找赵廷珞。
想想就可笑,他三十七,赵廷珞十岁还是十一?比他儿子还要小,可现在,他觉得赵廷珞才是他的主心骨。
“大侄子,你也认出来了吧,那位观月公子就是萧岳,你说太上皇为何会这样做?
你知道吧,我有个胞弟,八岁时生天花死的,前几年,我母妃要把我家老二过继给他,世子妃不答应,婆媳大战三百回合,后来我家那两个不孝子闯祸了,母妃幡然醒悟,觉得若是把老二那闯祸精过继了,说不定会影响我弟弟投胎转世,于是便想从宗室里过继一个。
我父王亲自从宗室营挑了个孩子带回来,我母妃一打听,得知那孩子虽然是继室所出的嫡子,却是那继室进门六个月生下来的。
说得不好听,这就是奸生子。
我母妃大怒,还把我父王的老脸给抓伤了,我父王说他不知此事,我记得我父王当时说了一句话:哪有做父亲的会给亲儿子过继奸生子的。”
禄王世子点到为止,眼巴巴看着赵廷珞,这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萧岳是外室子,相当于奸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