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所行之地 >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和我对门掉马了 成了渣虫后 全民穿越:我有一座军火库 念念不忘 尾随 他哪里比我好 好时节 欲壑难填 你有点太极端了 哥哥死后长出了触手

窗外来往人群也稀疏,夜裏只有明月高悬其上,渐圆的月洒下银灰色的光影照亮着临沂城內。既然答应过薛珩,自己和苏肆就要比原来预想的在临沂多待半月,行程上并无不便,至于半月內要做何事尚且没有眉目。

他一直等到墨跡干透,才曲指整齐折过绢布放在木匣中和之前所记之事一起。李融留着那盏亮光微弱的烛灯,宽衣解带又拢过长发才躺进被中。

店家也一样换了厚被,躺进去就裹在暖意裏熏得人极易疲倦。李融身上的酸痛还没有彻底缓下来,平躺在榻上融进这样的暖意裏。

许久才发出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吶,无意义的词句更像是嘆息,但是今夜论道有所收获,明日游学也有好友相伴,又觉得自己不应该发出这般的嘆息来。只道是自己沉于睡意,所以有些痴语算作正常。

李融辗转片刻,终于在漏钟的水滴声中睡过去。秋风带凉不断肆虐过薄薄的一层窗纸,再远处偶有几声鸟叫多显出北地的寂寥来。他在无梦的夜晚沉睡过去,或许再醒来的时候,身体之劳累和心志之茫然都会尽数褪去,只当重新来过,恢复往日气力。

[1]出自论语裏仁,译文:君子考虑的是德行,小人只顾眼前的安逸生活;君子思刑法而治国,小人贪小利而为家。

[2]说通假悦。

[3]上文论述了为君之政和为臣之政。李融再申自己浅薄,至多只有齐家之能。

薛珩引过为政之道,具体为节用爱人,管理民众使之顺应四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爱民为先,方能是民德归厚,才有复礼之说。

李融用老子之言答话,求问无为而治,想起自己游学前半载的经歷,已经有贫民行事有气节,富人不骄纵,自己还能做什麽?

薛珩接上学而篇的下句,不如安居乐命,富人追求礼节,反问对方是否记得君子处在平易安然的地方也要等候自己所求宿命,实则再回应了李融说自己天资不够的言论。为政淳朴则百姓开化,为政太过精明求细就会让民生不安,引用天地自治的说法,却转而说生死有时,不如像君子之行,且做且劳,由后人评论。

李融最后结束为政为官之论,引用道德经暗指自己本心不定,所以转向下一个话题。

[4]李融引发出第二问来,修身养性,中庸之道为上者,只是中庸之难,想要问得解决之法。

薛珩应和过圣人尚觉中庸不易,讲到中和之益处,最后落实到反求诸己,也就是君子自省的论点上。

李融点明反求诸己的出处,却仍旧以天资浅薄恐怕自己偏倚正道,最后守不得至诚,更不能有所得。

薛珩则鼓励过李融有君子之风,求道一事,道从人心来,却不会违背人心去。所以不必如此忧心自己,再具体说了八字,提醒李融不要妄自菲薄也是勉励自己。

李融以大学之总论结尾,祝愿二人均能有所得。

薛珩调笑过,自己和李融总不会出现一人败国的情况,说明自己不欲为官为政,修身养性也全凭自然,入世但不言世。

李融以道家之不仁再问过,其实是勉励,顺其自然也是圣人和天地道法自然之举。

薛珩最后结尾,点明终究归于守中之道,自己与李融所走之道归宿相同。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 我可以和你一起住吗[娱乐圈] 春日迟 这是一篇正经文 被渣后绿茶影帝想撬走我 公平交易快穿 [韩娱]我真不是万人迷[娱乐圈] 花落无声 卫溪 反派强攻男主一百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