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人生缝补日志》 70-80(第1/15页)
071 亲戚对你的态度其实取决于你的父母
赵只今是在第一桶金落袋后才被激发出赚钱欲望的。
在这之前,她很清醒,深知钱的重要性,但也很懵懂,完全不知该如何去赚钱,特别是赚很多很多的钱。虽然在她的家族之中,就有两位非常有钱也非常会赚钱的长辈,大伯和大姑。
因为用赵只今妈妈的话说,他们一个没读过什么书,另一个霸道和自私写在了一言一行里,能发家纯属撞大运。
“早生几年,就什么都赶上了,你爸,就是弄错了投胎顺序,以为当老小最招人疼,结果呢?什么都没捞到。你大伯,赶在你爷爷去世前顶替着进了事业单位,又靠着里面的关系弄了个运输队,正业副业都没少赚。你大姑,那年下岗,说是惨,结果人趁乱偷着把厂里的棉织品拿出来卖,就此卖出了信心,做起了买卖。就你爸,没赶上你爷爷在世的时候有点关系可以走,那年该他下岗结果我们求爷爷告奶奶的走了关系,反倒是耽误了他,哎,你说谁能想象后面个体户有那么吃香?要我说,我们家是真没那个运啊。”
这是赵只今妈妈翻来覆去的一套车轱辘话,听得赵只今烦闷却也做不到去反驳。
一是前面反驳的结果实在是有点糟糕,惹来母亲更多的唠叨甚至于眼泪,“你觉得不都怪时机,那就是怪我们不够努力,没给你创造个好条件喽?”
二是她那大伯和大姑着实也不是什么讨人喜欢的主儿,以要忙的事情太多把照顾奶奶的义务全部丢给了赵只今的爸爸,虽说是有钱但真到往外掏时比如说遇上给奶奶付医药费时,是一定要精确到分角的,并且从来都是三家平摊,理由是深知赵只今的爸爸个性轴,不让他掏钱他一定会觉得是做哥哥姐姐的瞧不起他。但其实,总动不动流露出傲慢与轻视,让人无法不多想的人就是他们。
赵只今最最讨厌的便是每年春节时的聚餐,他们家的传统是轮流做东,大伯和大妈都是在饭店请客,轮到他们家,他们不是不愿意也不舍得掏那钱,但都被大伯、大妈给劝住了。
“别,就去你们家吃,让弟妹给我们烧几道家常菜就是了,我们平日里应酬多总在外面吃,就想吃家里做的。再说,你们又不富裕,别破费了。”
说的话是为你好,神情却是掩不住的俯视,再者到了赵只今家,他们会大提特提要求,要吃什么菜,喝什么酒,还会捉着赵只今的父亲上桌搓两圈,而大伯和大姑父,明明那么有钱的两个人了,在输钱时还是会闹情绪甚至于出老千。
面对赵只今,他们也是充满了轻视,会反复向她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但若她期末真考得不错,超过了他们的孩子,他们又都嘴一抿,换了说辞,说孩子嘛,快乐成长最重要,不要有那么多的压力。他们的孩子也确实没压力,饭桌上,不想说吉祥话,不想表演节目,所有人都会替他们打圆场,只有她,是必须要站起来说新年祝福的,也必须要唱首歌以活跃气氛。
年少时的赵只今不很明白,在她浅显的认知里,一个家族里不都是最小的那个孩子最能被包容嘛,但等再长大些,她懂了一个人情世故——
亲戚对你的态度其实取决于你的父母。
她的父母是整个家族中最弱势的,那么即使她是老幺,也仍是被要求做老大的,要能照顾到其他兄弟姐妹,还最好要能有榜样作用,但又不能够过分强势和耀眼。
*
赵只今的发迹,很微妙地打破了这个家族的平衡。
那一年适逢他们家想要换房子,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不懂投资也没有副业,靠着那些死工资自然是无法追赶上增长迅猛的房价的。
在那老破小里住了十好几年,赵只今的妈妈只想换个新点亮堂点的大房子,这是她的心愿,另一面,她总觉得女儿上大学后离成家立业也就不远了,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男方来提亲脸上都没面子,她勒令赵父去借钱,但赵父在哥哥姐姐的强势面前从来是抬不起头来的,根本张不开这个口。
而赵只今却直接拿出了十万块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再往后的半年、一年……房贷轻松被还清,赵父也开上了一辆奥迪Q2。
女儿成了赚大钱的淘宝模特,赵母感叹,“这家的风水总算是开始眷顾我们小家了。”
赵父虽不善表达情绪也不怎么外露,但那一年的家宴,他第一次挺直了腰板说就在外面吃,在大姑父又一次出老千时他也终于硬气了一回,说:“这样打牌有什么意思呢?”
赵父、赵母在那时也懂了一个人情世故——亲戚对你的态度其实也取决于你的孩子。
赵只今看到父母扬眉吐气,很是高兴,而最让她高兴的是,这个家总算是有些些温馨,不再是由母亲的抱怨和父亲的唯唯诺诺组成。
再看大伯、大姑,也是多了几分客气,少了许多的压制。
有钱真好啊!那时她这么感叹,然后逼着自己连轴转,想着等有一天一定把父母接来北京,好远离那些讨人厌的亲戚,不再被他们的种种所左右。再后面,包括那些激进的炒股和有失考量的投资创业,也都是从那个欲望里生发的。
*
但现在,时运没有再眷顾她了,而她心中生发的种子也不再是只想着那一个方向破土而生了。钱很重要,钱很奇妙,还是想赚很多很多的钱,但如若不能,如若很难,在这之前,赵只今想做一些,发自内心也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思绪有些乱了,赵只今不得不振作精神,从沙发上爬了起来,然后灌了半瓶冷的气泡水下肚。手机上的页面已经从微信跳转到了一个网页上,上面是关于医生卢定语被患者儿子砍伤的报道。
报道写那位患者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因为冠心病来到医院进行心脏搭桥的手术。现代医学下,心脏搭桥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都得到了较好控制,算是一个成功率较高的手术,但个体的具体情况和术后的护理也是很重要。那位病人,病症相对严重,年岁也较高,所以医院在手术前也告知了相关风险,并强调了这之后护理的重要性,所幸手术很成功,病人在经过了两周多的恢复和后续后,患者出院了。
转折则出现在一个月之后,那位患者的儿子突然持刀闯入了医院将卢定语砍伤,并称他为庸医杀人犯害死了他的父亲。这之后,舆论炸锅,一面是对医生的惋惜还有施暴者的谴责,一面是对真相的各种‘道听途说’,这其中,被顶上热门的有这样一条评论,说看视频里那位儿子的激烈表现,这医生大概真的是庸医也不一定。
那条视频,暴力又血腥,但只因为施暴者足够歇斯底里,嘴里不停叫喊说父亲死的冤屈,是医生忽悠他们手术,让他们花了钱不说还丢了性命,展现出了相对‘情有可原’的一面,便显得不那么面目可憎。
而在这之后的两个月,在相关部门的介入调查下,事实有了定论。医院的诊断和相应的手术都没有问题,是病人在出院回家后并无得到良好的照顾,那里面有看护的不作为,有一直在家啃老,不停问老人要钱填补自己借贷窟窿的儿子的不仁孝,但最终为此买单的人却是卢定语。
犯罪嫌疑人已被关押,在被问及为何会行凶时,他只淡淡一句,“老头子的退休金,再没了。”
但这一切的真相,跟随在热度过去之后,虽迟但到,但也少了许多人的关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人生缝补日志》 70-80(第2/15页)
*
太久没回家,没及时续上电费,屋里一片黑寂,任准在房间里摸黑找了半天,才找到那只已不剩多少电的手机。
手机上,照例有许多未接来电和信息,在关注他的近况。任准全部忽略,只打开了跟赵只今的对话框。
【到家了吗?】
【我说的事情,你认真考虑下啊。】
【我等你。】
对方一连发了三条信息,任准手指在屏幕上跃动,却是迟迟打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的思绪仍是剪不断理还乱,卢定语的遗言还萦绕在心间,他父母的不解和悲痛也是随其缠绕在一起。
卢定语说,哪怕学医的初心并不纯粹,却也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有了敬畏,敬畏生命的伟大,也感叹自身的渺小,因此长年累月不敢有懈怠,也从未敢愧对自己的良心,而今如此结局,实在痛苦,痛才发现内心其实从未后悔过学医,苦再也无法拿起手术刀,因此只有长眠下去,才是解脱。
而葬礼上,他的母亲则一直揪着任准,哭得站不直身子,她反复说从前那么苦都过去了现在再难好歹有份工作,怎么就活不下去了呢。任准却知道那种绝望,找到医学的光和失去的医学的光,发生在同一刻,很是足以磨灭生的意志。
去拉住更多绝望的人。
再想起自己学医的初心,任准只觉得讽刺,他想,现在这个复杂的当口,大概没有比医生们更绝望的人了吧?可那边,赵只今却目光澄明地看着他说:“不如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安西教练,跟我一起做陪诊,去真真见见那些病人私下的模样?”
安西教练。任准想起这形容又不由嗤一声,他又不是三井寿。
可是,真的好想,再拿起手术刀啊。
072 小孩矫情爱抑郁,老人不可避免的要痴呆,至于剩下的精神疾病可全部概括为脑袋有毛病
“准备好了吗?”
应该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次陪诊,但出发前,在蒋大佑反反复复的确认声中,赵只今不由心生疑窦,这之前,来雪、蒋大佑、祝清只说这是一位真大爷,因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症,脾气不太好,现在看来,应该不至于如此简单。
“我们这么多年的朋友,现在又一起做事,你们不好给我挖坑的啊。”赵只今往下深问。
蒋大佑真诚地哭丧着一张脸,说:“没有,真的只是脾气大。”
“那你这表现也是有些太过了吧?”赵只今又放下了戒备,想不管是贾大爷还是真大爷,脾气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呢?她对自己的老人缘过分有信心,加之又有不少陪诊经验傍身,如此很是乐观的出发了。
*
家住朝阳区的贾大爷全名贾放薪,这个名字寄托着父母对每月能稳定收到一笔薪资的渴望。而在父母远去,生活富足的今日,他的名字,更多变成了一种调侃,身边的人都笑着称他为‘放心大爷’,而因为他为人很是板正,做事也是一板一眼地有条理,熟悉他的人也经常半开玩笑的说:“有你贾大爷,你就放心吧!”
可世事总在变化,人的变化更是由内而外的,贾大爷也没能逃脱这规律,从放心大爷变成了这么大一人了真不让人放心的一存在。
一年半前,贾大爷的老伴因为胰腺癌去世,好在从确认到去世只用了三个月时间,没受特别大的罪,走时她半躺在贾大爷怀里,对着一众儿女说这一世活得挺好,知足了。
贾大爷在老伴去世后,消沉了一阵,但也很快振作了起来,他身体还算硬朗,生活作息也是良好,平日在儿女忙不过来时会帮忙去接送下孙子孙女,剩下的时间便是跟老伙伴们一起去户外钓鱼和唱歌,算是很快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儿女们对此算是欣慰,但偶尔提起也会微微不平,觉得母亲在世时那般辛苦,那般任劳任怨,父亲不该如此轻轻浅浅地跨过这条死亡的河流,又道丧偶的男人甭管多大岁数都会想着再找一任,他们家条件还不错,若老头子不清醒,真找了个人来要替代母亲享福,那不知要平添多少麻烦。
贾大爷拢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女儿算是跟贾大爷关系最好,而在这件事上,她也难免担忧,不想有个后妈,同时她还自我调侃,“我们这个贾姓是真不好,什么好的期待,搭上这个姓,都白搭!要我说,爸让人放心了一辈子,这往后,还真是不好说。”
没成想,这调侃,一语成谶。
*
日子风平浪静的又过了半年后,贾大爷突然在家庭内部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疾风骤雨,起因是为了一个女人,但这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已过世的妻子孩子们的母亲。
老三贾兴芳到现在还记得那一天,凌晨三点多钟,丈夫的手机骤然作响,她在正酣甜的睡梦中差点被吓到心梗,不满地翻了个身后带着训斥,“你怎么也不知道给手机调静音?”
丈夫则带着委屈将手机递给她,“老爷子打的。”
贾兴芳听闻此言,立马坐起来接通了电话,想这么晚了别是父亲出了什么事,不想,那面,父亲声音洪亮好似赶着去打鸣的公鸡。
“喂,别睡了,我有重要的事情要给你们兄妹几个商量。”
“什么事?”贾兴芳警惕的问,生怕他们的担忧成事实。
不想父亲却道:“你们一个人给我打十万,我要开个服装店!”
“哈?”贾兴芳摸了摸还热乎的被窝,只当自己还没睡醒。
那个凌晨,贾大爷接连给三个儿女致电,说了要开服装店的事情,儿女们只当他是呓语,谁也没认真往下问,敷衍地应付了几句说周末再说后,就又都睡了过去。
不想,没过几个小时,贾大爷便敲开了离得最近的老大贾兴国的门,在睡眼惺忪的他们一家三口面前发表了一番激情演说,直指一个主题思想,那就是他们的母亲辛苦操劳了一辈子,条件不好时吃穿用度都紧着孩子和他,条件好了些时仍未雨绸缪地要为孩子们节省,“她这辈子没什么别的爱好,就爱穿衣,但每次逛街都为了钱退而求其次,不要喜欢的就要便宜的,所以我要给你妈开个服装店,把好看的衣服一排溜地摆开。”
贾兴国一家先是愣住,而后面面相觑,像是听天方夜谭,半天讲不出半句话。
贾大爷敲了敲桌子,又说:“既然是为了你们母亲,你们兄妹几个也得出钱,先一家拿个十万出来吧。”
这时,贾兴国的儿子贾大爷的孙子开口了,他童言无忌的说:“可是再好看的衣服奶奶也穿不着了啊!”
贾大爷于是又被打开了开关,开始了另一番演说,情绪较方才还有递进,一会儿说起他结婚时妻子穿的那条红裙子,一会儿又说起北京九十年代开业的那家燕莎友谊商城,再就是反复念叨起妻子在时开玩笑说的那句我要是开服装店的就好了,一天换身衣服。
“穿不穿得着,这就是你妈你奶活着时的梦想,我必须给它实现喽。”最后贾大爷说,神情坚定,双拳也是握紧,语调也是高的差点破音。
贾兴国看着父亲那激动的模样,生怕他随时背过去,只能先行缓兵之计答应了下来。
晚上下班,他又紧急召开了家庭会议,一家人各说纷纭了两个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人生缝补日志》 70-80(第3/15页)
时后,推测父亲应该是在外面有了相好的,要给母亲开服装店是假,要给对方花钱才是真。于是他们排了班,要跟踪父亲,揪出那个不利于他们家庭和谐的女人。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又完全打破了他们的猜想,父亲,开始变得奇怪不已。
他开始在夜里频频打电话给他们三兄妹,大谈特谈那过去的岁月,甚至有时干脆放下电话直接在清晨五六点登门,要他们带他去爬山、钓鱼又或逛早市。
服装店的事也被他一直记在心间,钱虽没到位,但他已经开始拉着做餐饮的老二贾兴正去看门面了。
家里的书房也是乱到下不去脚,纸张铺满了地板,上面满满当当写着不知是从哪里运来的开店经验,什么要开一家服装店,只需走好这五步,又什么,这些精品进货渠道,你都知道吗?
跟踪?不存在的,父亲就紧紧跟随在他们兄妹三人的身后。
贾兴芳想莫不是父亲寂寞想找个寄托,于是挑了一天做了一桌贾大爷爱吃的菜想要跟他谈谈心,但贾大爷在听完他们对他的担心和劝慰后,筷子没动一下。
“散了吧,服装店的事先搁着吧。”他神情恹恹地说,情绪很是低落,再然后就起身回了房间。
*
这之后,日子算是恢复了平静,贾大爷停止了激烈的进攻,亢奋不再,贾家的这一大家子也总算睡了个好觉,不过这样的生活没持续过半月,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们的门又被扣响了。
噩梦再次重演,贾大爷又开始了他的梦想演说巡回演出,并较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次,他甚至要将名下唯一的一套住房售出用以支持他开服装店的梦想,子女们自是忙不迭的去阻拦,贾大爷却很理直气壮,表示早些年给了他们不少资助,帮助他们买房成家立业带孩子,现在他的钱花哪儿他们都管不着。
这明显非常的不现实。贾家三兄妹开始轮番上阵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全都被贾大爷给打了,老大老二很结实的挨了一个耳光,老三则是被一把拖把驱除到门外。
事情到这里就很严重了,一次反常的背后大概率是受了刺激,接二连三的反常则不然。
贾家三兄妹猜测父亲兴许是心理或精神方面出了问题,马不停蹄挂了号,要带父亲去看医生,父亲却表现得更为愤怒了,初次见医生时便大闹医院,对着医生一阵猛烈输出,其中不乏各种脏话,当时负责陪着的老二和老三恨不能有地洞可以直接钻进去,心中的不祥预感进一步被放大,他们都觉得,父亲大概是真的出问题了。
第一次看诊很失败,第二次老二、老三都是不肯再去了,老大取出了十万放在布袋里,用利诱的方式带父亲去了另一家医院,北医六院,算是全国最好的精神科医院了。在那里,贾大爷被正式确证为OABD,即老年双相情感障碍症。
在这之前,贾家三兄妹压根就没听说过这词,他们对精神问题的认知可简单划分为三类:
小孩矫情爱抑郁,老人不可避免的要痴呆,至于剩下的精神疾病可全部概括为神经有毛病。
有了病就要治,但这病却不太好治,药物治疗、心理诊疗、家属看护都是必不可少,更甚贾大爷的配合度也很低,他也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一次心理诊疗时差点就动手把医生打了。
至此,陪着老爷子去医院成了谁都不愿意接的烫手山芋,老大贾兴国表示,“我今年五十岁了,再被刺激几次,我也要得这什么OABD了。”
老二贾兴正最有钱,提出他可以支付父亲看病的所有支出,只求不再挨耳光了,“我好歹也是贾总哎!”
老三贾兴芳沉思,想了半天才想出一个借口,指出了很实际的一点,“我力气小,爸如果犯起病来要抽医生我可根本拦不住。”
*
如此,这件事便兜兜转转落到了赵只今他们身上。
贾家自知这不是什么容易的差事,所以给的陪诊费相当可观。
赵只今也被这一数字迷了眼,她乐观且乐呵,一大早便驱车到达了贾大爷家的楼下。
贾大爷今天三点多就醒了,老年人本就觉少,OABD的影响下,他的睡眠更是差了不少。醒来后,那空荡的房间只让他压抑,他溜达到了楼下,绕着小区花坛神经质的走走停停,嘴里不停念叨着那些叫他怀念叫他骄傲也叫他失落的过往。
赵只今因为提前看了老爷子的照片,很自然熟的走了过去打了招呼。
而贾大爷则用被黑眼圈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一双眼睛上下打量着她,半晌才抬了抬下巴,带着恩赐般的问:“你,知道SKP吗?”
赵只今:“哈?”完全摸不着头脑。
贾大爷又接着发话,“你如果能在SKP帮我支个店,我就把楼上那套房送你,三楼,好楼层,一百平,够宽敞。”
073 大爷我不要最对的,就要最贵的
贾大爷说着,抬头以四十五度角望着自家的阳台,赵只今也跟着抬起脑袋,没见着天上掉下的馅饼,只看见天上掉下的陷阱。
“大爷,您知道SKP是什么地界吗?”
“不就是北京最贵一商场嘛。”贾大爷颇有指点江山的意味,
“大爷我不要最对的,就要最贵的。”
赵只今第一次感觉早上的太阳灼人,她摸了摸脑门上的汗,认真的退缩,“我现在在SKP提一包都困难,更别说给您支一店了。”
贾大爷又上下将她打量了一遍,嗤了声后,道:“出息。”
爱吹牛,说话没边际,这是赵只今对贾大爷的初印象,但也在她的预料之内。
陪诊前两日,她有专门学习OABD。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多发病于青年时期,具体表现有情绪低落或高涨反复、交替,并伴有注意力分散、思维奔逸、语言增多等症状,而季节变化、应激事件、与亲人朋友的争吵等都可能会是诱发因素。
简单来说,患有这种病的人,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般,忽高忽低,高时会激动的高谈阔论,低时则抑郁的泫然泪下,全然不受控制。
而OABD则是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的一种,一般指五十岁后发病的双相患者,相较于常见的年轻患者,老年双相患者会更容易兴奋躁动,也更容易被激怒,具体表现为爱管闲事爱吹牛,发病时伴有更强的敌意和破坏性。针对他们的治疗,也不那么容易,一是疾病本身对他们造成的伤害尤其是认知功能会更大,二是药物作用在他们身上的产生的副作用也更大。
关于怎么陪护老年双相患者,网上的资料大同小异,很空泛也很抽象,无非是多提供情感支持,情绪安抚,尽可能的倾听,不要有指责和批评。
赵只今一一翻完后,认为都不如自己这张国泰民安脸来的有效,她以为没有哪个老人会对着她这张脸刻薄,却忘记了病人从来身不由己。
*
陪诊正式开始了,贾大爷在最初便给了赵只今下马威。
他问赵只今,“你叫赵什么来着。”
赵只今毕恭毕敬,“赵只今。”并且为自己贴金,“只今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人生缝补日志》 70-80(第4/15页)
道只今句的只今。”
贾大爷却根本没在意,哦了声后,说:“我就叫你小叉吧。”
“啊?”
“你名字里不有个叉吗?”
“哪里有个叉?”
“赵,是不是走之旁加个叉。”
贾大爷有理有据,但脑回路实在清奇,赵只今简直叹为观止,而在她合不拢嘴间,贾大爷又嫌弃的说:“你这文化水平也不行啊。”
“是,是得多学习。”赵只今努力扯出一个笑容,想不能跟一个病人较真,得充分照顾他的情绪才对。
贾大爷打了个哈欠,似是有些困了。
赵只今趁机提议说:“要不您先睡会儿,到了我叫您。”
贾大爷的哈欠声更大了,他懒散的靠着车座靠背,头开始有些往旁边歪,似是就要被周公召唤过去。
赵只今心里开始隐隐放松,想若能这么开去医院那可太好了,不想,下一秒,贾大爷突然悠悠道:“其实我对上次那个带我去医院的就很满意。”
“祝清姐吗?”
“对,她人很周全。”
“那您为什么还换人呢?”
“不想害她太辛苦。”贾大爷非常有自知之明的,“我现在可不好应付。”
有一个高喊救命的小人开始在心里跑圈,但赵只今还是尽力扯起嘴角露出一个笑,问:“那另外那个男生呢?您满意吗?”
“不满意,他殷勤过了头,忒烦。”
赵只今不敢往下问了,怕自己也被攻击,而贾大爷则突然指着和导航方向相反的一边,声音也要大过导航,他下达命令说:“往那边,那边去,那边有家包子店,我要去吃。”
赵只今瞄了眼时间,还算宽裕,于是在下个路口调转了车头,想没有让大爷饿肚子的道理。
那家包子铺生意很是火爆,路边又没有正规停车位,赵只今排队排着排着便后悔了,很怕十块的包子让自己搭进去二百块。
屁股烧火般的买到了包子,赵只今迅速跳上了车,“您趁热吃。”她说着,又赶忙发动了车子。
但贾大爷却嫌弃的将他扔在了一旁,表示,“没胃口了。”
“……”那只小人又在心间跑动了起来,但面上,赵只今却是平静,她甚至嗅了嗅空气中弥漫着的香味,问:“那我能吃吗?”
贾大爷瞥了她眼,“出息。”
赵只今当他默许了,一只手摸方向盘,一只手抓起包子,囫囵吞枣般地三两口下肚。
贾大爷看她吃得那样之香,本来低迷的胃口又有了些振奋,但他顾及面子,开口问的是,“你们年轻人平时早餐都吃什么?”
“咖啡还有贝果。”事实上这是最近年轻人流行的早餐,赵只今自打重回底层,早餐都是水煮蛋又或麦片解决。
贾大爷于是又下了一个命令,“这样,你去给我买一份尝尝。”
赵只今啊了下,后悔不该接这茬,但她也不能把吃下去的包子给吐出来,只得靠边停车,搜索着离得最近的咖啡店,开过去。
许是看着赵只今有求并应的份上,贾大爷终于消停了一会儿,他拿着咖啡跟贝果像模像样的细细品着,间或说上句有得没得。
“这东西也不好吃。”
“糟蹋钱。”
“行吧,我也算洋气了一把。”
……
*
贾大爷睡着了,赵只今许久没开车,今天是家属提出说怕贾大爷在就医途中自己跑掉她才从蒋大佑那儿把车要了来。而朝阳到昌平,距离不近,她难免开得更谨慎些,等终于到医院又费了一番力气找到停车位后,她已有了疲惫感。
赵只今小心翼翼的叫醒了贾大爷,贾大爷被吵醒,不满的哼了声,下车时用力将门带上,然后背着手走在前头。
赵只今忙追上去,和贾大爷前后进了门诊大厅。
一进门,贾大爷便指挥赵只今去取号,赵只今按着他手指的方向走了一多半却发现往那边去根本不是挂号处,但贾大爷却坚持自己是对的,非要赵只今继续往前走。
如此折腾了一番,两人去到号见到医生时,今天约好的CBT团体治疗已经开始了。
所谓的cbt治疗法即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又或是一些放松训练帮助病人改变消极的、负面的认知和思维模式,以期减少他们在行为上的失调。
前面,贾大爷已经有过几次单独的cbt治疗,而根据前几次的治疗情况,这次医生提出让他加入团体治疗,以减少他的戒备,让他能够放松些。
治疗是封闭保密的,赵只今把贾大爷送进去后,便候在了门外,眼下,她的任务是:不让贾大爷提前放弃治疗,以及不让贾大爷动手打医生。
*
来雪在咖啡厅,也在等候。
有关闫妍的事情还是没有解决,闫妍完全隐身,她的丈夫则是没有停止在跳脚,来雪想,他们夫妻大概已经达成了共识,要‘一致对外’,所以她也放弃了幻想,决心今天把这麻烦事利落的解决掉。
王晋鑫姗姗来迟,有关这次见面,他很心不甘情不愿,只想收了钱给母亲个交代也在妻子面前挽回些面子,但对方坚持说要见面给赔付,并还把会面地点约在了他公司附近,他再拒绝便显得像是在碰瓷了。
女人比王金鑫想象得要年轻许多,粗看应该只有二十出头,这让他想起近来看到的一些新闻,说现在的年轻人找工作难,同时也不愿意再做一些常规的工作了。
“那个……我只有十分钟,我们迅速聊迅速结束好吧。”王晋鑫一面看手表一面坐下,他装模作样的说。
来雪不愿被压制,在心里默数十秒,才不疾不徐地从包里摸出那份一早准备好的协议,说:“我以为还是不要着急的好,免得后面又有反复。”
年轻,却是很老练,王晋鑫对眼前的女人又新增了一个印象标签。
“嗯,也对。”他漫不经心的伸手去拿协议,又说:“你们早这谨慎该多好?”
协议很简单,不过两段话,大概意思是说,来雪提供的陪诊是严格按照医院流程和医生医嘱进行的,不能完全为孩子后续的发热负责,但出于友好态度还是愿意退还全部的陪诊费并给予孩子一定的营养费,若孩子又有其他问题出现,王晋鑫一方则不能再向来雪进行追责。
没什么问题,是可以立马签了拿钱的,但王晋鑫捏着那薄薄一层纸,没忍住要拿乔,“你知道即使我们签了这个协议也没啥法律效力的吧?”
“没有吗?”来雪不买他的账,直接指出, “一般而言,只要你我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且协议表达的意思真实合法,也不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又或是其他人的利益,那么哪怕不用公证也是有法律效益的吧?”
装逼失败,王晋鑫怔了下后,露出不怎么好看的笑容,“你懂得还挺多。”而为了挽尊,他又掏出了张名片递给来雪,道:“我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这样,如果以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人生缝补日志》 70-80(第5/15页)
你有法律上的需求,尽管来找我。”
来雪一早就通过朋友圈知道了王晋鑫是个律师,她很不想接,觉得这不吉利,没事谁想要跟官司沾上关系。
但是王晋鑫又说:“收着吧,你们这行,说的好听是新兴职业,说直白点,就是个还没有正经监管的草台班子,加之又跟治病相关,认识个律师总是好的。”
人糙话也糙,只是确实是这个道理,来雪不情愿的接过了名片,王晋鑫叶摸出笔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来雪接过协议后又打开了跟王晋鑫的对话框准备转账,三千块,很是要她肉疼的一个数字。
王晋鑫又调整了下坐姿,想尽可能显出自己专业精英的一面,不想,下一秒,一个巴掌重重落在了他的后脑勺上。
074 骂人就是要用傻逼二字才有力,和i两个原音一开一合,简单直给且荡气回肠、气势恢宏
是闫妍。
来雪吃惊望着身后突然的女人,对面被打的男人王晋鑫在一瞬的愤怒和迟疑后,也是露出吃惊的表情。
“老婆……”他略有结巴,问:“你怎么来了?”
闫妍眼尖的瞄到了桌上的协议,再定睛一看上面的内容,更觉气闷,二话不说便上手把它给撕了。
来雪这下没办法淡定了,就要从座位上跳起,想这一家人这是要碰大瓷。
可闫妍却将王晋鑫往身后挡了挡,和来雪真诚对视着。
“对不起。”她说。
“啊?”来雪实在摸不清这是哪一出了,只得沉默看向她。
闫妍继续,“对不起,这件事情都是我老公自作主张,事实上孩子会发烧是因为我们照顾不周让她着了凉,你不用给予我们任何赔偿,至于陪诊费更是你应得的。”
“你胡说什么呢?我们不说好了吗?”王晋鑫去拉闫妍,不想她如此扫自己面子。
闫妍则一个甩手将他挣脱,轻吐两字,“傻逼。”
王晋鑫没听清一般,“什么?”
实在是妻子不怎么用如此这般的字眼骂人,有时气急了,也不过是一句白痴,又或是你脑子有病啊。
而随着傻逼两字的吐出,闫妍顿觉乳腺通畅,网上的骂人教学果然有用,
骂人就是要用傻逼二字才有力,和i两个原音一开一合,简单直给且荡气回肠、气势恢宏。
*
今日原本是照旧忙碌也照旧平常的一日。
早上上班途中,闫妍收到来雪说今日约了王晋鑫协商退陪诊费并问她会否一起出现的信息后,虽厌烦丈夫跟婆婆的碰瓷行为,却也只是象征性的发信息给王晋鑫让他适可而止。
到了公司,叫人一直心悬在半空的优化名单终于公布,谢天谢地,闫妍是安全的,但同组的一个员工却被叫去约谈了,她早闫妍半年生产,两人因为这一层原因多了许多交谈,育儿或婆媳关系。
闫妍得知后,心里颇不得劲儿,而没一会儿,组长办公室里则传来了争吵声,女员工情绪激动的指责组长没有人情味,单身老女人一个,不体谅她们这些已婚已育的女人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辛苦。
组长也很直白和犀利,说:“你休完产假回来后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产出,我没看见你有在兼顾工作。”
几轮论辩下来,女员工没占到便宜,干脆冲到了办公区,开始拉同情分,一面回顾着生产之前的业绩,一面哭诉着自己生产后的不易,说到后面她也顾不得什么同事情分了,要拉闫妍下水,质问组长,“闫妍呢?她就做出成绩了吗?我看你就是针对我。”
闫妍心一惊,想为自己争辩几句,但事实是她这半年业务推动的确实很缓慢。
不想这时,组长开口,却是在为她说话,“至少,我没有在私下听到她说孕吐已经好了但躺在家里实在太舒服了,所以要继续请假,也没有伪造难产的医院诊断单好多休一些产假,更没有因为休完产假后的当季度可以不参与业绩打分而随意摆烂。一个忠告,下次淘宝找人ps假东西自己多检查几次。”
女员工应该是没想到那么些方方面面,组长都洞见了,她窘迫的站在原地沉默半晌,再度开口,语气软了很多,“我……我没有故意摆烂,也没想多占公司便宜,我,我确实是生产完后,睡不好觉吃不好饭的,情绪很不稳定,也没精神才怠慢了工作,但我一直在尽力调整的。”
最近的光景并不大好,拿了赔偿,乐得轻松,很多时候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调侃。
女员工又带着哀求为自己辩驳了一会儿后,看出走已是必然,改变了策略,说公司给的赔偿不合理,她还在哺乳,他们开除她是要多给补偿的。
闫妍想说拉倒吧,国家法定的哺乳期只有一年,你愿意多喂却不能多得,并且私下她们交流时,她明明白白的说过她早就断奶了,孩子也很天使过了百日就能睡整觉了。
组长也不买单,而后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是没结婚没家庭没孩子,但是我不缺少共情。如若你真的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又或是情绪有问题跟不上节奏,我会帮你顶在前头,可你这样摆烂,影响的是团队其他女性的利益,让人觉得一个女人但凡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在工作上一定就不再给力了。”
“不是我们不给力,那如果男人带孩子给点力,我自然……”
“我没工夫跟你扯什么男女平等,因为男女就是不平等,但在这种不平等下,摆烂没有用,反而会让我们的处境更糟糕,你不如把这力气用来去指导你老公多干点家务。”
“说得轻巧。”
女员工眼神里有些许动容又有更多不忿,组长轻叹一口气,称,“就当我是理想主义者吧。”
“你可不是理想主义,怀孕是很辛苦的,养育孩子更是艰难,你指望女人生产前后的工作状态一样,简直异想天开。是,是有那样的人,但那样的人有多不容易你知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