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主她一心要当官》 50-60(第1/12页)
第51章 大吉 谦卦,六爻皆吉,无一凶象,大吉……
二月十五日, 钦天监为西征占卜,离卦上九爻辞:王用出征,有嘉,折首, 获匪其丑, 无咎。大吉之兆。
二月十六日, 大军出征,定国公杜永泰挂帅, 二皇子李律监军, 镇守边关的车骑将军霍鹏、卫将军牛青山为副将, 定国公世子杜远昇为先锋将军。
辰正时分,大军集结完毕,雍和帝率文武百官亲临送行。
立于高台之上,雍和帝威仪凛然, 肃穆庄严。他高声说道:“将士们!西辽暴虐无道, 经年累月屡犯我大齐边境,戮我将士, 屠我百姓, 致使边民生灵涂炭。朕每思及此, 寝食难安。尔等可知,新近收复之莫城是何等光景?”
雍和帝说道这里,顿了一下,以手抚胸, 痛心疾首地续道:“整个莫城,无一活人,亦无坟茔,唯见森森白骨, 散落四处,更有甚者,散落于灶台之旁,骨长不过五寸,生前尚是襁褓婴孩啊。”
说到这,不少将士已悄然垂泪,眼中燃起熊熊愤恨之火。
看到将士们的反应,雍和帝激昂发问:“如此惨无人道的西辽,可杀否?”
“杀!杀!杀!”
众将士高举武器,齐声怒吼,声如洪钟,响彻天地。
雍和帝接着说道:“西辽不仅对外如此,对内亦是如此,具西辽三公主所述,西辽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为报国仇,为解救百姓,朕决定出兵西辽。已请示上苍,此举上善,大吉,天佑我大齐!”
“天佑大齐!天佑大齐!天佑大齐!”
雍和帝举起酒碗,“朕以此酒,祝诸君凯旋!”
其他人亦跟着举起酒碗,“祝诸君凯旋!”
说罢,众人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并重重摔在地上。
“必胜!必胜!必胜!”
众将士再高举武器,齐声回应。
“大军,开拔。”
叶倾华站在城墙上,看着大军远去。杜远昇像是感应了什么似的回头望去,只见她一身绯衣站在那里,衣袂飘飘,遗世独立。
倾倾,你放心,我定会把耶律达的头带回来,祭奠叶叔父叶叔母在天之灵……
夏拂也回头看去,朝叶倾华用力挥手后转身驾马离开,她调整了下身上包袱的位置,以防掉落下去,这里面有里面装着春晓纳的鞋袜,秋暖缝制的衣裤,冬凝备的伤药,还有郡主赠予的袖箭。
你们等我,等我给你们挣军功回来。
待大军走远,云舒爬上城楼,“郡主今日装扮,可真是明艳照人”
听着他酸溜溜得语气,叶倾华忍俊不禁,“哟,好大得醋味,也不知是谁家得醋坛子打翻了,云三公子可晓得?”
云舒抱手靠在墙边,似笑非笑地说道:“是呀,酸到了,所以郡主一会记得赏颗糖吃。”
“既然不开心,为什么不早点上来?”叶倾华问道。
“我上来让他看到的话,不就坏你计划了吗。”云舒摊手说道。
“子谦,你会不会觉得我很卑鄙?”叶倾华看着他的眼睛问道。
她就是故意的,故意穿成这样站在这里,利用杜远昇对她的愧疚和余情,为她冲锋陷阵,诛杀耶律达。
“不会,他们欠你的。”云舒上前牵起她的手,“这边有家特别好吃的馄饨,带你去尝尝。”
“好。”
二月十六日下午,钦天监在御书房再次卜卦,这次为的女子科举一事。
大军出发后,雍和帝再次召集朝中重臣,商议对叶家的封赏及女子科举事宜。
四位国公,三位大权在握,只有靖国公势弱。然而靖国公府满门忠烈,阖府上下,无论男女,亡故者多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又是皇后的娘家,万万降不得。
对于女子科举一事,各位重臣又各持已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有人认为这不过一件小事,女子天生羸弱,翻不出什么大浪来。纵是那看似能兴风作浪的明珠郡主,也不过是仰仗其父遗留的计策,故而允许女子科考也无妨。
有人认为女子为官,有违祖训,朝廷多的是人才,不需要那几个有几分才学的女娃娃。
不知是谁提了一句,不如卜一卦,于是就有了上面的局面。
钦天监监正徐大人当场卜卦,将卦签一抛,卦成。
徐大人看着地上的卦象,眉头紧皱。捡起卦签,掏出铜钱,再卜一卦。
徐大人眉头皱得更深了,捡起铜钱,换上龟甲,又卜一卦。
众人见徐大人眉头越皱越深,反对派为首的晋王说道:“皇兄你看,女子为官,果然于国不利。”
“老臣瞧着这卦象似乎是那一卦。”对占卜之术颇有研究的王大学士端详着地上的卦象说道。
“徐爱卿,此卦究竟如何?”雍和帝疑惑问道。
见有人认出了卦象,徐大人也不敢顺着晋王的话往下说,“回皇上,此卦乃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五卦,谦卦,六爻皆吉,无一凶象,大吉之兆。”
“那徐大人为何皱眉?”晋王不敢相信,追问道。
“因为这一卦极为难得,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凶象的吉卦,而微臣卜了三次皆是这个卦象,故而有些震惊。”徐大人解释道。
“三卦皆是谦卦?”雍和帝再次确认。
“是。”徐大人肯定道。
“天意啊!”
二月十六日傍晚,皇帝下旨,昭告天下,允许有才能的良家女子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但前提是今年报名参加童生试的女子必须超过三人,不然将取消女子科举,童生试报名截至时间为二月十八日午正。
同时,民报报道了这一旨意及卜卦结果。
至于为什么是超过三人,那是晋王据理力争的结果。他知道叶倾华有两个好姐妹,报名人数必定会有三人,但在短短的两日不到的时间内找到第四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谁家养女儿是为了科举,若是报了名,考不上,那即丢了人又得罪了晋王。
雍和帝有意反对,但被晋王一句话说服,即是大吉,那这人数设定就不会阻碍事情的发展,若是有阻,那便也是天意。
仁恩侯府,书房。
文先生仰天大笑,眼角渗出泪花,许久才停下来,“成了!”
叶倾华百感交集,有欢喜,有失落,喃喃道,“成了。”
冷静下来的文先生有些担忧,蹙眉道:“这第四人?”
“会有的。”
会有的,这世间女子如此之多,叶倾华相信,总会有那么几个也在等这个机会。
城外五十里,香山观。
小道姑接到消息后快步向道观后方走去,穿过灰暗的长廊,来到明亮的小院。
“真人,成了。”
闻言,正在抄写经书的女子搁下笔。她虽要背挺直,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主她一心要当官》 50-60(第2/12页)
质威严,但手部皮肤松弛,皱纹清晰,显然已不年轻。
她轻舒一口气,低沉的嗓音里带着些不易察觉的雀跃,像是期待已久,“终于,成了。”——
作者有话说:开始走剧情啦~
小作者求收求评~
第52章 第四人 所以你怕输,你们都怕输,怕输……
第二日, 女子可参加科考一事传遍京城,世人沸然,议论纷纷。
听风楼,二楼雅座, 王约几人看着姗姗来迟的云舒, 调笑道:“哟, 这不是云三公子吗,今日不陪你家郡主殿下了。”
“她今日有事。”云舒施然坐下, 翻起茶杯, 给自己倒了杯茶。
“怪不得, ”孙岚接着揶揄,“子谦,你这还未未成亲呢,便日日追随郡主左右, 若成了亲, 怕不是个惧内的主儿?”
“我乐意。”云舒说道,眼里是藏不住的笑意。
一楼大堂涌入一大群书生, 从衣着看, 各书院学子皆有, 还有些年长的未着学子服的老书生,他们就女子科考一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女子科考,牝鸡司晨,万万使不得呀。”一位年迈书生捶胸顿足, 痛心疾首。
“这位兄台说得有理,女子当以家庭为重,相夫教子,侍奉公婆, 怎可参与朝堂之事。”一位白衣书生立于人群中高声说道。
“说得对啊。”
“说得有理。”书生们交头接耳,连连赞同。
那书生见众人赞同他的看法,一拍手背,摊着手继续着激昂说道:“况且,女子会读什么书,她们不会以为会写几句酸诗,会算买菜钱就够了吧。”
“哈哈哈哈,兄台说的是。”
“哈哈哈哈~”一群人笑开,附和着。
云舒几人听得微微皱眉,却也没有出言阻止,实在没必要与这般愚人计较。
拿起一块新出的点心尝了一口,云舒眼神微亮。不错,入口即化,甜而不腻,亦不干涩。一会回去给阿倾带一盒,她应该喜欢,他想。
“都怪那明珠郡主,一介女流,异想天开,竟妄图做官,混迹于男子之间,简直恬不知耻!”楼下的书生义愤说道。
‘啪’,云舒手里的点心瞬间被捏成碎末,他眉头下压,眼中霎时寒光凛冽。
“子谦。”王约担心他会冲动,拉了下他的衣摆。
“放心。”云舒勾了下嘴角答道,但眼里的寒意未减。
完了,王约、孙岚、李幼歌三人交换眼神,他们知道,云舒已然动怒。
云舒掏出手帕,仔细擦了下手上的碎屑,又轻拂衣摆,这才起身,不疾不徐地踱至护栏处,双手撑开扶于栏杆之上。
“不知兄台对大齐立有何等功勋,敢如此诋毁于国有功的明珠郡主?”云舒说罢,目光定定地锁住那白衣书生,明明他的嘴角还擒着笑,但莫名让人产生了压迫感。
“原来是云三公子,”白衣书生仰头看向云舒,拱手行礼道,“在下松鹿书院周诺,见过三公子。”
云舒没有回礼,他知道这个人,松鹿书院有名的天才,年十九,雍和十九年的秀才,今年秋天应是也要参加秋闱。
周诺见状,暗自吐槽云舒傲慢无礼,若不是自己出身不够好,开蒙晚了些,这八杰之首应是他周诺才对。
但谁让自己出身不如人呢?他云家势大,且忍他一回。“三公子有所不知,在下去年已是秀才,今年秋闱定能榜上有名,来年春闱亦有信心高中进士,届时必当竭诚为国效力。”
“哦,也就是说,眼下你不过只会作几首歪诗,写几篇酸文,”云舒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你该不是以为凭此便可随意诋毁国之功臣了吧?”
“咳咳咳。”王约呛了一口茶,三人拼命憋住,唯恐笑出声来。但其他人就没有他们那么好的涵养了,整个茶楼顿时哄堂大笑。
周诺涨红了脸,恼羞成怒道:“云三公子,我不与你争论,你与那明珠郡主出双入对的,你自然护着她。”
“确实,我心悦她,抛开这些不谈,我亦敬佩她。架桥修路,行善布施,修建学堂,行侠仗义,保护弱小,为收复莫城更是以命相博,这些一桩桩一件件,敢问这位秀才公,敢问在座诸位,你们能做到几何?”
云舒目光扫过全场,方才附和周诺之人此刻皆垂首,不敢与之对视。
周诺见无人相帮,咬牙继续说道继续说道:“叶家钱财丰厚,做这些不是应该的吗?”
“应该吗?我瞧着这位秀才公衣着料子上乘,想来家资颇丰,不知每年布施多少?”云舒似笑非笑。
周诺的情况他还是知道些的,家境一般,一身秀才老爷做派全靠家中姐妹供养,周诺刚出名时他曾想过结交,毕竟文章做得还算不错,但调查过后便放弃了,此人自卑又自负。
“云三公子莫要顾左右而言他,我等说的时女子科考一事。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就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女子科举,有违天和。”周诺继续输出道。
“有违天和?周秀才这是在质疑圣意,还是质疑天意?”云舒淡淡说道。
周诺也终于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慌忙解释道:“在下绝无质疑圣意与天意之心。”
“那你什么意思?”
周诺跳脚,这云舒不是世家公子吗,怎如此咄咄逼人,“总之女子就不应该出来我男子抢饭碗,安分守己待在家中不好吗?”
“哦~所以你怕输,你们都怕输,怕输给你们所轻视的女子。”云舒就这样戳中了一部分人的心思。
“怎么可能,我们怎么会怕。”这些书生嘴硬说道。
“既然不怕,那便堂堂正正地在考场上比上一比。”
另一边,叶倾华正在报名童生试第一试,县试。
女子科考是大事件,各方都在关注,顺天府将报名点设置在了府衙之外,公开报名情况,由府丞亲自处理。
叶倾华提交了相关资料,府丞仔细核对信息无误后,让叶倾华交了一两银子的报名费,并给了她一块准试铜牌,相当于准考证。
拿到准考证的她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坐在角落的马车里等待着。
半个时辰后,谢灵和赵英如结伴而来。
“倾倾,我们来了。”谢灵就像一只小兔子,蹦跶着向叶倾华跑来,想像以前一样一下蹦到她怀里,突然想起她大病初愈,又来了个急刹停下来。
“慢着点。”叶倾华扶了下她,以防她因为急刹摔倒。
“我们来了。”赵英如勾起起浅浅的微笑。
“我知道,你们一定会来的。”
快速给谢灵和赵英如办完登记后,拿到铜牌后的三人一起缩到叶倾华的马车里继续等待。
“倾倾,谢谢。”赵英如说道,我以为我只能做一辈子捕快,却不想在我风华正茂的年纪遇到了这样的机会。
倾倾,我不知道你付出了多少代价才撕开了这个口子,但是倾倾,莫怕,我们会一直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主她一心要当官》 50-60(第3/12页)
“谢我干什么,该我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明知道这是浑水,明知道前路艰难,但依然愿意陪我一起闯。
叶倾华和赵英如对视一眼,或许她们最应该感谢的是她,“小灵芝,谢谢你。”
你志不在此,却依然来了。
“咦~你们两干嘛,肉麻死了,我们不是说好的,好姐妹一辈子的吗?”谢灵搓了搓手臂。
“对,好姐妹,一辈子。”
“哈哈哈哈哈。”
三人笑作一团,马车外同样在等待观望的人不明就里,只道这三个姑娘大概是高兴疯了。
日头偏西,晷针渐渐走向酉时,府丞即将下衙,第四人仍未出现。
“倾倾,怎么办?”谢灵着急的拉着叶倾华的衣袖。
“不慌,明天还有半日,会有人来的。”叶倾华拍拍谢灵的手安慰道。
看来要启动第二计划了,砸钱,雇个人来参考。
府丞开始收拾桌子,将资料都收了起来,离开前来和叶倾华打了个招呼,“郡主,再过半盏茶就酉时了,今天想来是不会再有人来了,郡主不若明日再来?”
“辛苦府丞大人了。”叶倾华客气道。
“应该的,应该的。”
晷针指向酉时,府丞抱着资料准备离开。
“等等,”一道清亮的女声传来,“府丞大人等等,不知今日可还能报名?若是不能,我明日再来。”
本来已经关上车门的叶倾华听到声音急忙把门拉开。
竟然是她!——
作者有话说:抱歉,更晚了些[狗头]
第53章 大长公主 告诉叶倾华,希望她不要让本……
李祭酒家的嫡长孙女李幼珺, 京城有名的才女。
“能,当然能,是吧?府丞大人。”
还未等府丞开口,叶倾华就替他答应了, 府丞无奈加了个班。
“李姑娘, 这边请, 这边请。”叶倾华跳下车,热情的招呼着, 颇有店小二的架势。
待府丞将准考铜牌递给李幼珺, 叶倾华总算是放下心来。
至此, 四人齐,女科开。
“不知李姑娘方便否?我想请李姑娘和我们一起吃个便饭,同为第一批考生,咱们也算有缘, 以后多交流走动。”叶倾华真诚邀请, 她与李幼珺见过数次,之前温泉之行也曾邀请过她, 但却不曾深交。
李幼珺属于清冷系才女, 话不多, 一双眼睛幽冷深邃,待人有礼却疏离。
“好。”李幼珺点头答应,作为第一批女考生,她们确实应该抱团取暖, 祖父也说过,明珠郡主既然敢请开女科,定然是有过人才学的。加上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叶倾华人品过硬, 值得深交。
“明珠郡主,咱们即是同科,就别在叫我李姑娘了,我字若玉,你们叫我若玉,或者阿珺都行,显得亲切些。”李幼珺说道,声如翠玉,与她的形象十分贴合。
“若玉,珺心如玉,志若磐石,好字。”叶倾华笑着夸赞道。
大齐社会风气算得上是开放,但有字的女子并不多,大部分有的都是小字。
听到叶倾华准确说出了自己字的出处,李幼珺笑得更真诚了些,“郡主和两位姑娘可有字?”
“完了,我没有,不过若玉你可以和倾倾一样叫我小灵芝,我今天回家就让我爹给我取个。”谢灵弯头说道。
在温泉山庄时李幼珺就和谢灵住一个院子,她还是蛮喜欢这个活泼开朗的姑娘的,“小灵芝,好可爱的名字。”
“若玉可叫我英英,字我回去再取。”赵英如说道。
“英英,人如其名,英姿飒爽。”李幼珺夸赞道。
赵英如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没想到向来少言的李幼珺夸起人来比之才学也不遑多让,直挠人痒处。
“我也没有。”叶倾华无奈笑道,“若玉你叫我阿倾吧。”
“好,阿倾。”李幼珺从善如流。
“若玉,我师父给我们整理了一些科考的资料,你需要吗?”叶倾华主动交换资源。
“要的。”多学习些总是没错的,李幼珺想。“回头我把祖父给我的资料也给你们送一份过去。”
晋王府,晋王和荣国公在书房对弈,晋王侧妃李菲带着端茶丫鬟走了进来。
“王爷,父亲,请喝茶。”丫鬟摆好茶碗,侧妃接着说道,“这第四个参考的人出现了,李祭酒的孙女,李幼珺。”
闻言,晋王眉头紧皱,“这李祭酒真不识抬举。”
“急什么?”荣国公淡定观棋。
“舅父有办法?”晋王问道,随手落下一子。
“能参考又如何,这结果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吗?”荣国公不紧不慢地将手中地棋子落在晋王刚下地棋子旁,吃掉了那一团的四子。
仁恩侯府,叶倾华和文先生也在商量这个事情,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虽说现在都是糊名制,但可操作的空间还是很大。
叶倾华感叹,“若是有个位高权重的女子来坐镇就好了。”
放眼整个朝廷和后宫,算得上位高权重的只有太后和皇后。太后就算了,不添乱就算是菩萨保佑。皇后不合适,后宫干政是大忌。
叶倾华揉揉太阳穴,真是头疼,一步一坎,步步艰难。
突然,她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人,真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师父,我想到一个人。”叶倾华兴奋地向文先生说道。
“为师也想到一个人。”文先生笑道,“不如写在纸上,看看哪个更合适?”
两人在各自的纸上写下一个名字,交换打开一看,英雄所见略同。
“这两日我去请她下山。”叶倾华将纸丢在火盆里点燃。
“不,你现在太惹眼,各家都在盯着你,我去。”文先生劝说道。
“可是那山那么高?”文先生腿脚不太方便,叶倾华不想他那么幸苦。
“没事,我慢些走就好,正好带你师娘出去转转,就这么定了。”文先生一锤定音。
“那师父多带几个人。”文先生从仁恩侯府出去,同样惹人关注。
“到时为师先去学院那边住上两天,顺便把学院那边的事情安排下。等他们放松警惕了我再过去。”
二月二十日清晨,一辆马车从星火学院出发,往香山而去。
这时候的香山芳草萋萋,山花烂漫,白鸟争鸣,文先生带着夫人爬到山顶时已是巳末。
“真人,有客求见您。”
正在打着养生拳的道人闻言慢慢收式,旁边侯着的一老妇人上为她穿上道袍,墨黑的道袍隐隐有流光滑过,瞧着很是不凡。
“终于来了。”道人低声说道。
“是你要见我?”一道低沉的声音传来。
等在院子里文先生和文夫人朝着来人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主她一心要当官》 50-60(第4/12页)
跪行礼,“草民文化章(吴氏)拜见楚国大长公主,殿下万安。”
“文化章?你是文解?。”
“是。”
“旁边这位就是你夫人?”
“是。”
“可曾后悔?”
“不悔。”文化章知道她的意思,若是自己当年娶了李菲,只怕现在已位及人臣,但那有如何,他不悔。
“起来吧。”
“谢殿下。”
文先生与夫人搀扶着起身,这才看清了面前的人。只见她满头银发梳成道髻,用一根老檀木簪固定着,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身姿挺拔,依稀可见当年的风姿。
这就是大齐的大长公主,李霄。当今陛下的姑母,先皇的胞妹,唯一一个跟着皇子取名,唯一一个以‘国’字为封号的公主,隆景帝最为疼爱的女儿,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传闻,若她是男子,皇位必定是她的,而先帝之所以能登上大位,也是因为是她的胞兄。
“你夫妻二人前来,所谓何事。”楚国大长公主坐在主位上,淡淡说道,
文先生拱手行礼,“请殿下出山,为此次科举的女子主持公道。”
“叶倾华是你什么人?”
“她是草民的徒弟。”殿下知道阿倾,看来并没有完全避世,文先生对此行多了些信心。
“你这师父当得可真尽心,不怕林家找上门来?”楚国大长公主试探问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她既有如此志向,我们做长辈自然当竭尽全力。”
“本宫早已不问世事多年,请回吧。”楚国长公主拒绝了。
即然不问世事,又何必自称‘本宫’。
“殿下,此次机会难得,若是被有心人扼杀,以后再想让女子参加科举就更难了。”文先生一咬牙,还是提到了那人,“还请殿下出山,就当是为了骄阳郡主。”
“放肆!”她一拍桌子,厉声呵斥,文先生夫妻跪地请罪。
多少年了,没人敢在她面前提起骄阳。
楚国大长公主的思绪穿过香山的薄雾,又回到了三十年前。
那时候的骄阳和现在的叶倾华一般大,一样聪慧秀丽,满腹经纶。在外人面前她温柔娴静,只有在自己面前时才会有小女孩的娇憨,她总对自己说若是她去参加科举定能拿个状元回来。
后来,西辽来使,来使的皇子瞧上了她,那时西辽势大,大齐式微,而自己又刚好被先帝派去了外地办差。
然后她的骄阳啊,被她那畜生不如的父亲和舅舅送给了西辽,就此陨灭,只给自己留下了一封遗书:
‘娘,我恨,恨不是男儿,恨不能主宰命运’。
力透纸背,字字泣血
“后来呢?”
叶倾华、谢灵、赵英如三人泛舟湖上,也在说着这传奇的楚国大长公主的故事。
“后来,楚国大长公主活刮了驸马,灭了驸马满门。”
“那先帝?”
“嘘!不可说。”叶倾华在唇前竖起一根手指,“只知道在当今圣上及冠后的第四年,先帝无故暴毙,楚国大长公主拥护圣上登基,从此看破红尘,不再过问世事,前往香山观修行。”
香山观,气氛就这么沉默着,无人说话,连呼吸都开始小小翼翼。
不知过了多久,一只麻雀落在了窗棂上,‘啾啾’叫了几声,唤醒了沉默的众人。
“唉。”楚国大长公主轻叹,若是骄阳还在,该多好!
“你们下山去吧。”她对着还跪在地上的文先生夫妻说道。
“殿下。”文先生不死心,向前跪行几步极力争取。
年轻人就是心急,都不让人把话说完,“明日本宫会回京,告诉叶倾华,希望她不要让本宫失望。”——
作者有话说:改了个BUG,雍和帝24岁登基为帝
第54章 摸底 你是怎么写出这么干巴的东西的……
二月二十一日, 尘封已久的楚国公主府正门大开,楚国大长公主低调回归。
得知消息的太后在宫里摔碎了一套瓷器,若非这个女人,如今皇位上坐着的该是我儿才对, 如今她又回来做什么?
对于楚国大长公主回京的目的, 各方势力纷纷揣测, 连夜聚集商议。然而,没等大家讨论出结果, 她第二日便直接亮明了意图, 召见了女考生叶倾华、谢灵、赵英如和李幼珺。
原来是为女子科考而来。
二月二十二日, 叶倾华、谢灵、赵英如和李幼珺应召前往楚国公主府,四人几乎同时到达。
“见过明珠郡主,见过几位姑娘。”她们才下车,接引的嬷嬷就迎了出来。
“嬷嬷有礼。”
“郡主和几位姑娘请跟我来。”接引嬷嬷将几人带入府后并没有将她们送至内院, 只是告知她们相应路线, 让她们自行前往。
“多谢嬷嬷。”她们明白这是楚国大长公主的意思,也不为难嬷嬷。
楚国公主府在格局上与京城达官贵人的府邸相差不多, 只是更大些, 与亲王府的占地相差无几。
若说有什么不同, 那便是整个府邸几乎没什么人,也没有花草,整个府邸寂静无声。四周除了大树就是更大的树,阳光都透不进来, 花园里一架老旧的秋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一阵风吹过,它竟然晃晃悠悠荡起来。
谢灵咽了下口水,害怕地靠近叶倾华, 叶倾华反手将她牵起安抚着。
走在最右边的李幼珺仰起头,努力表现出不害怕的样子,但略显僵硬的动作暴露了她的内心。赵英如见状,主动将位置换到最右侧,然后牵起她的手,下一秒另一只手也被握住,原来是靠近过来的谢灵和叶倾华。
这一刻,李幼珺突然觉得很安心。
来到会客厅,楚国大长公主已经在等着了,还是一身道士打扮。
“拜见楚国大长公主,殿下万福金安。”
“都起来吧。”楚国大长公主尽量让自己语气温和些,来的都是小姑娘,别又给吓着了。
待四人站起,她对叶倾华说道:“明珠,你即上了玉蝶,便与太子一般唤本宫姑祖母便好。”
“是,姑祖母。”叶倾华从善如流改口。
“坐吧。”
四人刚坐下,侍女便将温度适中的茶水上了上来,才抿了一口便听楚国大长公主问道:“都吃过早膳了吗?”
“回姑祖母,都吃过了。”
闻言,楚国大长公主指着侧厅的四张小几说道:“那又一套试题,一个时辰,把它答完,不许交头接耳,不许作弊,去吧。”说罢,径直走了出去。
四人相互对视一眼,一时都有些懵。
一名侍女端着沙漏走了进来,见几人面面相觑,提醒道:“几位姑娘快快坐好,准备开始了。”
几人分坐好后,侍女将沙漏倒放,考试开始。叶倾华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主她一心要当官》 50-60(第5/12页)
看了下试卷,简易版的县试考题,看来是想莫下她们四人的底。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侍女收走了试卷,并端上饭菜。
答题耗时,批改却快。待她们用完午膳,试卷已被楚国大长公主请来的考官批阅完毕。
拿到成绩的楚国大长公主眉头紧皱,这是一套几个书院都用过的试卷,批卷的人员在试卷上预估了排名,李幼珺前十,谢灵、赵英如、叶倾华前二十,其中谢灵考得最好、然后是赵英如,最后才是叶倾华。虽都是能过县试的水平,但还不够。
“明珠这成绩,不应该呀?”楚国大长公主疑惑道。
“殿下,许是郡主太忙了的缘故。”贴身嬷嬷钱氏解释道。
楚国大长公主转念一想,也是,那孩子要打理偌大的家业,还要计划着报仇,课业没落下太多已是难得。
“敬檀,你刚在暗处观察着,你觉着这几个孩子心性如何?”
“郡主和几位姑娘都是善良的人儿,郡主心态最为稳当,赵姑娘面冷心热,李姑娘心思敏感,谢姑娘最是单纯。”不愧是楚国大长公主身边最得力的嬷嬷,短短一段路,便把四人看了个大概。
“也不知道这条路她们能走多远?”
“这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奴婢瞧着几位姑娘面相都好,定然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的。”
“怎么,在香山观待了二十年,你还修出道行来了?”楚国大长公主笑着打趣道。
“殿下已得到真传,奴婢不过是跟着沾了些真气。”
“你呀。”楚国大长公主笑笑,起身回去正厅,钱嬷嬷拿上答卷跟在身后。
叶倾华几人见她进来,欲起身行礼,楚国大长公主摆摆手让她们坐了回去,坐到主位,她让钱嬷嬷将答卷分发下去,“都自己看看。”
几人翻看过后,都觉得自己考得还行,正沾沾自喜之际,一盆凉水从头上浇下,“你们几个,考得简直一塌糊涂,尤其是你,明珠。”
看她们还有些不服气,楚国大长公主继续说道:“你们以为只要能过就行了?你们是第一批女考生,多少人盯着你们,如果你们只有这个水平,下届恐再无女考生。你们几个必须全部给本宫考进前十。”
见她们听进了自己的话,楚国大长公主开始逐个分析问题,“若玉,你基础最好,经论、试诗帖、四书文等基础提考得都不错,但策论差了点,要加强下。”
“是,若玉记下了,多谢殿下指点。”李幼珺虚心接受批评。
楚国大长公主又对谢灵说道:“鹿鸣,你每部分都很平均,但看得出来,你还没有尽力,所以,全部多加练习,拿出你的真本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