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2 / 2)
有侍从无声奉上清茶,随即退至门外守候。待两人皆落座后,他又将茶盏往对面推了推,道:“本地的茶,有些涩口,但解乏。”
摧信接过,恍然想起以前也是这般。
这位大殿下有着深夜饮茶的习惯。
殷长澜低头,整理起案上堆积的账册。
最上面那本的封皮写着“春耕农具申领簿”,页边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批注,墨迹深浅不一,像是改了好几遍。
而那舆图,图上用墨笔圈着几处,旁边注着“渠”“桥”“仓”,甚至还标明了动工日期。
他的面容比当年更显沉稳,眉宇间带着长期操劳的些许痕迹,但眼神越发清明。
仅这片刻,摧信就不难想象到这位霁王殿下是如何的身体力行,如何的治民有方。
加之在短短的马车途中,他真真切切看到了农民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了孩童口中发出的清脆麦秆哨声,伴着炊烟与虫鸣,那是这片土地焕发的蓬勃生气,并非夸饰的繁荣——
作者有话说:切回现在时啦
第35章 为臣(35)
而回想起他与殷无烬的这些年, 面临的朝中阻力极大,不得不忙于各种明争暗斗,无暇他顾。
可若不先将权柄牢牢掌控, 想要推行政令、治理民生无异于痴人说梦,此局无解。
在此一隅的霁王却是与他们不同。
远离了朝堂漩涡, “治”而非“争”,才有了这样难得的一片净土安稳。
觉察到他的目光,殷长澜突然抬起脸凝视着他, 语带恳切道:“摧信,你为影首, 能力见识必然要在许多人之上。本王治下州城,力求民生安定,然事情繁杂且重,你若愿留下为本王助力一二,便是此地百姓之福。”
沉默良久,摧信才道:“承蒙看重,愧不敢受, 一个连寻常走卒都不如的废人,如何堪当重任?”
他的语气毫无起伏,像是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 却让人觉得沉重。
殷长澜握着茶盏的手微顿,眼底却无半分轻视, 反而透出一种更为深沉的重视。
旁人的目光和想法,无论是轻蔑、同情还是算计,摧信全然不会放在心上,他可以面不改色地以废躯面对无数人,哪怕是敌人。
却唯独很难做到, 面对心上人。
对方眼中可能出现的一丝异样——哪怕只是瞬间的惋惜,对他而言都是极致的凌迟。
理智告诉他,这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
他毕竟四肢健全,无灾无病,完全可以正正常常地活着,像无数个普通百姓那样,日耕而作,日落而息,也许还会有人夸他高大能干。
知足常乐,就当自己所走的全是坦途。
可这些的前提是——他并非一个影卫。
一个熬过无数残酷磨炼终走到人前的影卫,一个视自身作刃为护主而舍生忘死的影卫,一个失去武功几乎等同于没有价值的影卫,一个属于殷无烬的影卫。
为臣,为的是帝君的宠臣。
殷无烬对他的宠信,从来都是未藏掖半分,凌驾于常理之上。
陛下简直恨不得把天下任何珍贵之物都夺来拱手予他,把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特权厚待都赋于他身。
饶是被摧信以不合规矩为由拒绝,他对他也未有半分冷落,反而费尽心思应他所需。
寻常世家都难得一见的耀光绫,陛下随口就让他拿去做最易耗损、最见不得光的夜行衣。
削铁如泥的陨铁短匕,薄如蝉翼的护身软甲,乃至外邦进贡的各种铸器材料……但凡殷无烬觉得摧信会想要,都会毫不犹豫地赐下,只求合他心意。
朝堂之上,若遇棘手事,殷无烬常会侧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询问他的意见,哪怕影卫身份特殊,不宜妄议朝政,他也依旧会明确表态,“摧信之意,即朕之意”。
曾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宗室子弟,在宫宴上借着酒意,言语间对沉默侍立的摧信多有轻慢,暗示其不过是帝王豢养的鹰犬。
殷无烬面上笑意未减,只轻轻摩挲着酒杯。
而第二日,那宗室子弟连同其父在封地的几桩隐秘贪渎大案便被铁证如山地掀开,雷霆处置,问斩的问斩,流放的流放。
朝野内外,几乎无人不知陛下对他的看重与在意。
摧信心知,陛下并非刻意高调,而是某样感情太满了,那就无论如何都藏不住的,特别是炽烈如殷无烬。
他可以光明正大地伴在御座之侧、龙辇之旁,甚至是龙榻之畔,听从主令,一次次地交颈相拥,一次次在清醒中沦陷。
对摧信而言,殷无烬不仅仅是他效忠的陛下,亦是那令他思之念之慕之的唯一存在。
也正因此,他才会失落,才会自惭。
可他如今失了可以护主的锋锐,再回到殷无烬身边时,只会成为拖累,而那些过往的器重,仿若都会沦为笑柄。
摧信平生头一回感到这般的难过无措,这种感受,格外灼骨噬心。
殷长澜将他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过了许久才终于开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臣》 30-40(第6/11页)
,声音听起来有些许飘忽,“倘若,本王能帮你重握利刃,你可会愿意留下来?”
摧信霎时抬眸,眸中的亮光一闪而过。
殷长澜继续道:“本王麾下不缺外邦来的能人异士,行诡医者,未必不能疗有奇效,你可愿赴诸一试?”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可在下一瞬,摧信的心情又迅速沉冷下来。
他是殷无烬的影卫,而他们立场相对,就算是霁王要杀自己,也是理所应当,凭什么要对他伸出援手?
可殷长澜偏偏这样做了,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他要他易主而随,日后很有可能也会要他将刀尖对准殷无烬的心口。
想通这点,摧信只是平静地与他对视,道:“是废是死,别无二话。”
殷长澜眼神微变,手不自觉碰倒了案上茶盏,茶水倾洒,蜿蜒出一道深色的痕迹。
其实对于当下的结果,他并不意外。
这样的影卫,犹如淬炼过的精钢,是不可能轻易屈服的,更不可能做出叛主的事,即使对方给出再丰厚的条件。
若非如此,他便不是摧信。
殷长澜缓缓站起身,凝视着他道:“本王不想取你性命,也无意逼你行叛主之举,只有一点,日后本王若有用得着你的地方,你不得推辞,如何?”
这已经是他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容许对方依旧心向殷无烬,容许对方不做出任何伤害殷无烬的举动,但必须要同意在他所需之时,为他效力,为他赴汤蹈火。
摧信不会不明白他的意思。
而且,当下其实也没有别的选择,这个认知冰冷而清晰。
外面四处都是追杀他的人,天罗地网,他现在这般又能逃到哪里去?况且摧信也不相信殷长澜会轻易放过他,即使他能安全走出王府,消息也未必不会被泄露出去,届时等待他的同样是死局。
前路是未知的承诺枷锁,后退是万丈深渊,留下,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摧信目前只能,恭敬不如从命。
第36章 为臣(36)
与覃泱的联络完全被隔断是在近一个月后发生的事, 无论摧信尝试何种方法,对方都毫无回应。
石沉大海,就好像世上根本就不存在那个人一般。
除此之外, 影门的其他暗线及势力都似被拔除得干干净净,从各种端倪看来, 覃泱怕是凶多吉少。
摧信的心渐渐沉入谷底。
他必须要给殷无烬传去讯息,可是路途遥远,他又是这般境地, 虽说比之最初好转了不少,假以时日兴许真的能够恢复, 可当下依旧是连逃出赶路都成问题。
加之皇城已是封锁状态,连只飞鸟进出都可称困难,更别提前去探查消息的人了。
若无强势的助力,此想定不能实现。
焦灼万分,他沿着街巷慢慢走着,周身尽是掩不住的冷郁孤寂,与周遭的烟火笑语格格不入。
阿谣便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他的面前, 笑得无忧无虑。
摧信知道他在王府中必定会被严密监视,明里暗里皆有。
而偏偏,跟他跟得最紧的就是阿谣, 用那天生的乖巧无害,让人发作不得分毫。
摧信冷眼望着他递上来的糖葫芦, 唇角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忽然抬步上前,将他逼到一处狭窄的墙角。
他最见不得这粉饰的太平。
不顾阿谣的惊慌挣扎,摧信的一字一句,皆是清晰的残忍。
“小傻子, 你给的东西,我不敢碰。”
“就怕一不小心被毒得死无全尸,你能明白吗?”
阿谣怔怔地望着他,脸上有震惊,而更多的是伤心,他攥紧了手中的糖葫芦,先放到自己面前,嘴唇颤抖着尝了一口,随即试图辩解道:“不,不是傻子,阿谣也、也没有害人”
“你有!”摧信紧紧扣住他的手腕,话语没有半分留情,“先前是你去给书堂送药,令我在意的人深受毒害之苦,如今也是你在日日监视我,你这不是害人是什么?”
对方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阿谣瑟缩弯身,无意识地形成一个保护的姿态,垂脸嗫嚅着道:“我不会害你,长澜哥哥也不会,他对你很、很好救你回来,还要找人来治,很累的”
摧信冷笑一声,“是么?”
他不相信殷长澜真的会有表面这般纯善,事情也真的会有那么凑巧,从他流落到此,再到恰如其时的救治,又到影门的各种变故。
即使怀疑对方有所算计,可他当下除了依靠霁王,向对方妥协,根本就是毫无办法。
阿谣不知不觉间已落下泪来,“对不起,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伤害到你,但还是,对不起”
摧信猛地松了手上的力道,心下自嘲。
影首半废,竟沦落到要跟一个傻子计较的地步。
“回去吧,不怪你。”
摧信转身就走,话语终究是软了几分。
阿谣看了他的背影片刻,忙起身小跑着追上去,等到终于离人近了,这才急急开口:“你、你想做什么,阿谣可以帮你,也可以帮你去求长澜哥哥,你告诉我好不好?”
他能看出,摧信有很重的心事,即使是伤势好转,衣食皆优,在这里过的每一天也都不是开心的。
对于他的话,摧信并不抱有希望,却也还是定住脚步。
“如果可以,请他帮我探探,皇城之中,寒梅落否?”
*
宫中至高之阁,云隐星环。
顶檐下的人一身玄色龙袍,金线绣纹在月光里明明灭灭,墨玉般的长发未束,随意披散着,被夜风吹得凌乱飞舞。
殷无烬的目光平视远方,似乎对身边的任何事情都浑然不觉,眼神空洞,宛若被抽走魂魄般。
浩大天地间,此刻就只剩下了自己。
朝臣们庆幸于暴君之最利爪牙被除,认定如此就能令他威胁减弱,认定如此,他今后就会成为一个失了倚靠而多被掣肘的君王,一个被他们摆弄的精致傀儡。
一次次的试探接踵而来,要他去做不愿做的事。
亲手处置亲信,因为这些人是他的羽翼;
亲自废除策令,因为这会削弱他的声望;
又或是,为肖似赵贵妃的舞姬赞言,为攻讦过他的家族平反
殷无烬自始至终都顺应其意,没有表现出丝毫反抗之意,也令得他们的欲望越来越膨胀,越来越自得。
也越来越,放松警惕。
这才不易,窥得他那平静之下掩藏的无数冰寒杀机。
一道清脆悦耳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陛下,高处风大,当心龙体,何不让奴婢扶您回殿安歇?”
殷无烬缓缓转过脸,盯着她看了片刻,才开口问:“你叫什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臣》 30-40(第7/11页)
那宫女落落大方地行礼回答:“奴婢杏儿,参见陛下。”
她长得确实颇有姿色,抬眼时,眼尾微扬,像含着水光的黑曜石,肤色莹白带着微粉,站在那里像株临水柳,温顺里藏着鲜活。
殷无烬轻轻念着这个名字,忽而唇角勾出一抹近乎温柔的笑意来。
见此一幕,杏儿不由怔然几瞬,心头像被什么撞了一下。
传闻里的暴君阴鸷狠戾,可此刻月光下,他好看的眉目含了无限情意,似是盛开了三千灼灼桃花,而笑意里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让她莫名生出些怜惜来。
有发丝被夜风吹得拂过他的脸颊,她下意识往前挪了半步,声音带着几分含羞的轻柔:“陛下,您的发乱了,奴婢……奴婢替您束上吧?”
她说着便去取腰间常备的素色发带,可指尖还未触到对方的发丝,殷无烬脸上的笑意骤然敛去,目光如利刃般凌厉朝她直刺过来。
杏儿浑身一僵,手停在半空,后颈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那眼神里的冷戾,比传闻中任何描述都要可怖,哪里还有半分方才的温柔?
“放肆!”他只冷冷吐出两个字,转身便走。
“陛、陛下恕罪……”杏儿猛地跪地磕头,脸色煞白,方才那点心动瞬间被恐惧碾碎,只剩彻骨的寒意。
而殷无烬没再朝她看去一眼,玄色龙袍扫过阶砖时带起一阵风。
行至阁楼下的暗影处,他抬手轻叩廊柱,几息后,一道黑影无声无息跪在他脚边,正是锟锏。
“查清楚了?”殷无烬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锟锏的汇报简洁精准:“回陛下,杏儿本名林杏,是羽林卫统领林肃的义女,三日前通过内务府调入御前,应是被安插的眼线。”
只要陛下因顾忌羽林卫而不对林杏动手,那她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外传递消息。
殷无烬唇角勾起一抹冷笑,眼底翻涌着杀意:“阁高百尺,难免不会有‘失足’坠落。”
锟锏明白他的意思,应声:“是。”
待其身影消失,殷无烬望着天边那轮残月,手中摩挲着从密道暗格取出的半枚青铜虎符。
其上虎口大张,獠牙毕露,符身布满细密的云纹,合缝处刻着半个“令”字。
那是前朝鬼狼大军的兵符。
大半军士已随旧君殉国,剩余的那些便在旧部麾下效力,这么些年过去,也许已然势微,也许会在暗中蓄养得更精锐。
这虎符被分作两半,一半被彻底销毁,而还有一半,则是被赵轻容藏了起来,如今得以出现在殷无烬的手上。
以往没人能猜透那位深受宠爱的赵贵妃心里究竟有何想法。
她曾对质子有过几分同情,却不会真的施以援手。
她曾对帝王有过几分真情,却不可能真的恨意全消。
她在世时未曾做过逾越之举,未曾泄露过报复之心,却不代表她会丝毫不做筹谋。
或许只是为了殷无烬才选择暂时隐忍,而在那最后关头,她依旧存了保全前朝旧部之心,也带着利用帝王的愧疚之情来为殷无烬争夺更多利益的念头。
亦如她教殷无烬走的那步棋。
但与她不同的是,殷无烬因为有摧信,才有了牵绊,有了软肋,有了权衡与退让。
旁人料错了最关键的一点。
除去摧信,并不会让殷无烬因此而变得无害妥协。
相反,这只会将他彻底激怒,变得无所顾忌,也更加的残暴疯狂。
第37章 为臣(37)
炭火在鎏金盆里噼啪作响, 映出宫殿内一片妖冶的红。
这里满是身着锦衣华服的男女,他们皆是京中重臣的家眷,此刻却像被圈入牢笼的兽, 脸上惶惑与强装的镇定交织。
三日前,宫里传出旨意, 借“祈岁安”为由,邀各家内眷入宫,同沐宫闱恩光, 为宗族祈岁岁平安,为稚子祈无病无灾。
可这哪里有“祈”, 又何来的“安”?
那些迟疑着不肯动身的,夜里都被锟锏等一众影卫“请”了来。
他们的手劲从不含糊,府里的器物碎了多少,门楣撞坏了几处,没人敢问,只知道抵抗的下场是无比的狼狈。
殷无烬坐在上首的龙椅上,墨发垂落, 姿态随意,指尖转着一枚白玉酒杯,杯沿沾着的酒液欲滴未滴。
他目光缓缓扫过阶下众人, 像在打量被困的珍禽,火光在他周身流淌, 却暖化不了半分寒意。
他开口时,声如寒玉相击。
“众卿为国事操劳,朕心甚慰。”
“今日召诸位亲眷入宫,亦是朕亲致体恤。众卿勤谨奉公,内宅之事皆赖诸位操持, 这份辛劳,朕自当记挂。”
心知此为虚言,众人噤若寒蝉。
殷无烬将他们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目光落在一个瑟瑟发抖的锦衣妇人身上,片刻后再度开口,漫不经心似在说寻常闲话。
“李尚书家的小公子,去年生辰还央着朕赏张金弓玩,现今怎没同来,是怕宫里的炭火烫着?”
那妇人闻言,脸刷地白了。
她喉间像堵着团棉絮,张了几次口,才挤出破碎的声音来:“陛、陛下……犬子不慎染了风寒,太医说需静养,实在经不起车马劳顿,臣、臣妇斗胆请陛下宽宥!”
殷无烬轻笑一声,酒杯顿在案几上,发出清脆的响。
“瞧这模样,倒是比李尚书在朝会上知趣些,他总说朕苛待臣下,可朕待他的家眷,不是素来宽和么?”
李夫人胆战心惊,不敢作答。
李尚书是太师首徒,对新帝的憎恶尤其强烈,更是费尽心机地要将新帝的爪牙羽翼全然撕碎。
摧信遇袭,他功不可没。
也难怪被殷无烬这般记恨。
失去至亲至爱的痛楚,撕心裂肺,他势必要让那些刽子手也尝一遍。
“难为夫人慈母之心,想必定然是对爱子挂念得紧,也不枉朕煞费苦心。”
“折钺,将人带上来!”
随他话语落下,折钺半扶半牵着个约莫七八岁的孩子从殿门进来——正是李尚书的幼子。
他被布条蒙着眼睛,还带着未明状况的好奇与懵懂,身上穿着宝蓝色锦袄,只是此刻沾满尘土,手里不得已拿着那张特制的金弓。
殷无烬发出一声短促的笑,语气凉薄道:“朕观小公子气色甚好,何来风寒一说,夫人莫不是欺君罔上?”
李夫人猛地双膝跪地,额头重重磕在砖上,泣泪声嘶道:“陛下求求您饶了他吧!他是无辜的啊”
无辜?权斗之下焉有无辜?
自古以来,对政敌的家眷仁慈,即是对自己残忍,即是斩草不除根,留下祸患,若非如此,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灭门灾祸。
从踏入纷争的那一刻起,从决定对新帝逆鳞动手的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臣》 30-40(第8/11页)
一时起,他们就该有承担这样后果的觉悟。
亦如当年,朝臣联名奏请先皇处置赵贵妃母子,只因他们与前朝有所关联,而无人会在意他们是否无辜。
场中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是李尚书之父,他被卸了关节,此刻只能佝偻着身子,嘴角淌着血,看着孙儿和儿媳,浑浊的眼里迸出怒火。
那小公子终于后知后觉地感到害怕,想要寻找自己的爹娘以求庇护,却只是徒劳,连啜泣都是无力。
“既然李尚书不在,那二位便替他受着吧。”殷无烬的目光淬着冰,道,“听好了,这弓既是朕赏的,这就让你练练手,往前走三步,朝着有声音的地方射。”
小公子哭得更凶,脚却被折钺在身后轻踹了一下,踉跄着迈了三步。
“拉弓。”殷无烬的声音陡变狠厉。
折钺从身后攥住他的手,迫使他将金弓拉满,两支木箭瞄准的方向,正是跪在左侧的李夫人,和被按在右侧的李尚书之父。
“娘……”他的眼泪浸透了黑布,“我怕……”
李夫人痛苦地闭上眼,泪水从眼角滚落,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连呼吸都不敢太重。
李父也绷紧了身体,他看着那木箭,忽然想起孙儿满月时,自己抱着他说要教他射箭,护国安邦。
谁曾想,今日竟会是这般光景。
“射。”殷无烬吐出一个字。
折钺猛地放手,小公子随之松了力道,接着便是两支木箭飞快地离弦而出!
破风声听得人皆是胆寒不已。
其中一支堪堪擦着李父的臂膀飞过,溅起鲜血,其后钉进鎏金炭盆旁的锦垫里,火星被溅起,落在他的袖角上烧出个焦洞。
而另一支则从李夫人的发髻上刺过,钉在她身后的盘龙柱上,尾羽嗡嗡震颤。
李夫人浑身一僵,冷汗瞬间浸透了锦衣。
陛下要的不是她即刻的死去,而是要她眼睁睁看着爱子陷入困境,在这样的过程中饱受折磨。
“继续。”殷无烬道,“直到箭矢耗尽为止。”
小公子哭得几乎晕厥,他能听见娘亲压抑的哭泣,能闻见祖父身上熟悉的檀香混着血腥味,却只能被逼着将弓再次拉满,将箭尖对准至亲的方向。
殷无烬看着这一幕,唇角缓缓勾起一抹病态的笑。
在场的其余人皆是被吓得面无血色,生怕接下来就轮到自己。
果然,下一刻,殷无烬目光扫过人群里那身穿华贵锦服的青年。
那是兵部侍郎最疼爱的族弟,素有才子之名,据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前日还在曲江池畔宴饮作诗。
“你新填的词,朕瞧着还不错,东风若肯吹愁去,何惜枝头花尽开。”他又话锋一转,语带冷意,“只是,东风既难凭,不妨亲折东篱酬此恨,阶前兰蕙尽为尘!朕说的可对?”
其中蕴含的杀机,令那青年周身僵住,面色几经变化。
他终还是忍不住出言刺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陛下做出今日这等不仁之举,难道就不怕臣心尽失,被群起而攻!”
这暴君莫不是彻底疯了,竟是不讲丝毫规矩与情面,这是直接要与朝中所有人为敌!君逼臣反,这对他自己又能有什么好处?
恰如其言,殿外忽然传来隐约的金铁交鸣声,像骤然响起的闷雷。
有人忍不住抬头望向殿门,眼里是藏不住的希冀——李尚书与林肃统领素有联络,莫不是终于带兵来救了?
殷无烬似看穿了他们的心思,却只是慢条斯理地给自己斟上酒。
就在这时,影卫独鹿疾步闯入,单膝跪地,声音不带半分情绪:“启禀陛下,羽林卫已反!此刻困围宫城,言陛下若是再不放臣眷安然归去,将斥兵直入”
“报!前朝鬼狼军已于城外连破三门,正往太极宫方向来,还请陛下定夺!”
消息接连传来,如惊雷乍起。
压抑不住的惊惧哭声、尖叫声再难被压制,此起彼伏地响起,恐惧迅速蔓延,如无形的网将在场之人牢牢束缚住。
鬼狼军那是令人闻之色变,将恐惧烙印在人心底永远都无法抹除的三个字。
前朝余孽竟是在这个时候卷土重来,而且来得如此凶悍猛烈,仿若可怖浪潮要将整个皇城全然吞噬。
一旦被他们彻底攻入,届时必定是哀鸿遍野!
有人不可置信地轻喃:“不不可能的,怎么会?”
“呵怎么不会?”
殷无烬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火光在他眼底跳跃,说出的一字一句都狠狠砸在人的心头。
“城防图是朕给的,城下接应的暗桩是朕布的,鬼狼军攻城的命令也是朕下的!朕便要亲眼看看,羽林卫与鬼狼军,究竟是哪方更快更狠!”
“你真的疯了!殷无烬,你这个无可救药的疯子,你是亡国之君,是当朝罪人!这是要让天下都陪着你一起覆灭!”
李夫人浑身伤痕累累,她瘫在地上,手指死死抠着砖缝,指甲断裂渗出血珠,却像是感觉不到痛,喉间发出尖利的嘶吼。
随之而起的,是众人洪水般的恶毒咒骂,伴随着微弱的求饶。
他们的心理防线在此刻全然崩溃。
可是听着这些“妖妃之子”、“祸国灾星”及“不得好死”之类的指责言语,殷无烬却是连一点情绪波澜也无,唯有发出的笑声断断续续,显得癫狂而悲凉。
“牵机引”再度发作,让他的感知渐渐沉寂。
本在登基后已有好转,症状少有显现,现下却在哀绝之下更加恶化。
失了摧信,即是失了他的引。
他已经什么都不在乎了,更遑论福报与杀孽,也再没力气去慢慢盘查清算,分辨孰是孰非,好坏都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他并不在意前朝是否能够复辟,只想毁灭一切。
反正,他从来都是所谓的祸根余孽。
反正,唯一能牵住他的人再回不来。
第38章 为臣(38)
王畿之外。
先前被霁王派出深入皇城的那一探, 竟果真逐步发现了端倪。
新帝极有可能在酝酿一个疯狂的局,而且很有可能和前朝旧部有关。
令人闻之皆是心中沉重。
殷长澜只得做下布置,决定向四皇弟借兵, 在必要时挥兵进京,以行动阻止此事。
而摧信一直被以“内功未愈, 疗程难断”为由留在王府之内,虽然身体渐复,可他无论做什么都被严加看管, 既走不开亦收不到更多的消息。
他本就日日忧心,结果现今乍一听就听到了这样的滔天大事, 当即便气劲逆行,刚修复好的经脉差点又再次破损开来。
可在面对殷长澜时,摧信不得不强忍住体内翻滚的血气,表示会跟随同去,尽全力协助王爷。
说来何其讽刺,何其可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臣》 30-40(第9/11页)
明知那人是为他才失了控发了疯,他却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在第一时间回到那人身边, 甚至就连向对方传递出一丝讯息都无法实现,更遑论镇定与安抚。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情况一步步恶化直至再难挽回,眼睁睁看着他的陛下从高位狠狠坠落于深渊, 背负骂名无数。
他们连夜赶至,兵临皇城之下, 看着不远处那片火光冲天,金铁交鸣,昔日繁华之景尽数被血腥杀戮所吞没。
殷长澜并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在与摧信对视上时,那目光中透露着一丝不赞同, 仅此,他的意思已是明了。
——眼前所见,皆出自你所随之主。
——他就是这般肆意妄为、无所不用其极、视天下万物如草芥的一个人。
——又怎配,你之效忠?
摧信不答一言,只是迅速投身于那片战火之中,尽最大限度地去阻止这一切。
即使全天下人都有立场去对殷无烬憎厌、痛恨、讨伐,也唯有一人不能,那便是他摧信。
外人眼中不可一世的暴君,早已把所有的偏宠与柔软都给了他。
是他陪着他登上那个位置,却也让他高处无依摇摇欲坠。
要怪,便怪他摧信。
要恨,也恨他摧信。
皇城厮杀已近白热化,霁王带来的精兵与京中禁军一同对鬼狼军发起围杀,刀剑撕裂血肉的声音被淹没在震天的喊杀与哀嚎声中,浓重的血腥气弥漫,俨然一片炼狱图景。
直至一声暴喝划破混乱。
众人循声望去,便见一人被多个玄甲士兵合力擒住,他的左臂已被斩断,伤口处凝结的黑血泛着诡异的色泽。
正是鬼狼军现今的统帅,前朝宗室之人,赵凌岳。
他被按在地上时仍在疯狂挣扎,喉咙里发出困兽般的嘶吼,那双眼睛死死瞪着火光深处,仿佛要将整座皇城都拖入地狱。
战事稍歇的间隙,幸存的朝臣们跌跌撞撞地聚拢而来。
任凭在平日里如何衣冠楚楚,现下个个都是面无血色,有人甚至瘫坐在地,指着那仍在燃烧的宫墙失声痛哭:“求王爷主持大局!务必诛杀贼党,还都城一片清明”
他们的家眷被救出来时,皆是神思恍惚,狼狈不堪。
李尚书则格外悲愤,他的幼子被吓晕,妻父更是身上染血,气息虚弱。
他言辞激烈地控诉殷无烬的桩桩罪行,跪求霁王追查其下落,行大义之举,断不能手下留情。
如其所言,殷无烬此刻不知所踪,恍若在那场动荡中凭空消失了一般。
摧信悬着的心始终未曾放下分毫。
接下来要做的事,便是拷问赵凌岳。
宵练犹疑了一瞬,还是退出了刑房,以往只要有摧信在,他就没有多少留下来的必要。
这样的事实在是司空见惯。
即使面对的是赵贵妃的堂弟,摧信也能面无表情地做着施刑之举。
在逼问出全部有用消息前,定然是要留有活口的。
摧信明知这一点。
可是在得知赵凌岳对殷无烬藏有极深的怨怼和利用时,他还是下了死手。
——“二十多年前,殷氏兵变,我父亲率宗室反抗未果,满门之人全被扔进火场,连三岁的孩童都没能躲过!”
——“我当时躲在枯井里听外面的惨叫,闻着皮肉烧焦的味道,整整三天!从那时起,我活着就只有一个念头——让殷家的人血债血偿!”
——“鬼狼军分明是我花了十年,从死人堆里、从边陲荒漠里一点点找回来的!凭什么就要被他那半块虎符所掌控?”
—— “我要的从不是殷无烬给出的利益合作,而是他的全部!让他眼睁睁看着他的江山变回我赵家的天下,让他尝尝从云端跌进泥沼,连最在意的人都保不住的滋味”
身负殷赵血脉,殷无烬面临的却是双方共同斥憎,大抵这世间许多事情都毫无道理可言。
当摧信自刑房踏出时,见到了不知自何时起便等候在外的霁王。
殷长澜静立廊下,风卷起他月白的袍角,衬得那张素来温润的面容添了几分清冽。
站在他的角度,想要知晓的信息有很多。
殷无烬与赵凌岳建立联系的细节,合作条件及计划等;鬼狼军背后是否有前朝其他隐藏势力支持,后续是否还会有反扑;以及,殷无烬的下落和动向。
他问:“赵凌岳,招出了多少?”
摧信的声音很平,听不出半分波澜,“他只说鬼狼军是前朝旧部,要复赵氏江山,其余的,不肯再多言。”
殷长澜的眉峰几不可察地蹙起,道:“不肯多言,所以你就杀了他?”
摧信:“他伤势过重,属下失手。”
殷长澜静默片刻,忽然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听不出喜怒,却让周遭的空气都冷了几分。
他道:“摧信,都到了现下这一步,你究竟在维护什么?”
答案无法宣之于口,却已然明了。
“宵练,送影首回府休养。”
这即是信任已失,困于一隅严加看守,再无需他插手的意思了。
摧信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而他当下唯挂念一事,担忧一人。
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猜测,他迫切想地要去找到殷无烬,可时机不对,只得先按捺下来。
第39章 为臣(39)
夜雨如注, 砸在青瓦上溅起层层水雾。
摧信算好了侍卫换班的时辰,出其不意地动了手,待人缓缓倒下, 他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中。
当年他与殷无烬在宫殿的第一次见面时,对方就告知过他底下密道所在。
这是他现在唯一能想到的藏身之处。
摧信一路潜行, 有如鬼魅。
不多时便来到密道入口处,他撬开地砖的机关时,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外面雨声太大,而他几乎能听见自己擂鼓般的心跳。
纵身跃下后, 这个隐秘的空间便展现在前。这里弥漫着浓重的尘埃与腐朽气息,石壁上的火把被他点燃,昏黄的光线下,可见通道两侧散落着些废弃的甲胄与兵器。
越往里走,空气越冷,带着死寂的霉味,直到尽头那扇半掩的石门映入眼帘。
门内是一间狭小石室, 并非想象中的空荡,而正中央停放着一具极尽奢华的金丝楠木镶玉棺,棺盖紧紧闭合。
仅这一瞬, 摧信的呼吸骤然屏住,身形不稳, 竟是直接重重跪地。
他疯了似的膝行上前,除了用手外还不管不顾地用身体去撞棺盖,直到将棺盖揭开的那一刻,他才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人。
殷无烬置身其中,对外界之事无知无觉。
他昔日连朝服褶皱都要挑剔几分, 何其从容高贵,今时却是形容枯槁,双目紧闭,唇瓣干裂起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