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末世列车 > 90-100

90-10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 我妈穿古代,我在现代暴富? 和死对头睡一张床怎么了? 我的身边都是满级大佬 末世菟丝花大美人[万人迷] 观色 死前亲了主角一口后 兄弟久了,难免意外 少年江湖物语 罪欲进化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90-100(第1/14页)

第91章 猜想 “但列车的下一个站点是很有可能……

刚开始听到消息,他们也是不信的,后来有和北边几个城市合作救援的下属亲眼见到,又有上面发下来的关于列车的各种视频资料,他们才相信了。

但即使相信,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没怎么把这辆车当回事儿。毕竟虽然是辆让人惊讶的飞车,还可以载人,但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过大型客机,那辆车一次也不过就能载一百人而已,还不如飞机呢。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列车上突然出现自动贩卖机、增加车厢以及设立新站点。

好多人这才看到了这辆列车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自从暴雨和异变以来,虽然官方从来没有在正式文件中公布和称呼现在的时代为末世,但是在所有人心里,人类社会确实是已经迈入末世纪年了。

尤其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人类的生存环境也越发的恶劣。

物资的紧缺,腐烂的尸体,攻击性越来越强动作也越来越敏捷的丧尸,可能会爆发的各种疫病,还有即使有了热武器也依然会存在的各种牺牲,不断逝去的生命……

基层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报上来新的统计数据,看着那表格里的伤亡人数,没有人会不痛心。

这时候,看着A市B市报上去几乎每天都是个位数字的伤亡统计数据,其他地方的领导就真的有点嫉妒了。

离这三个城市最近的几个城市例如K市的领导和人民尤其嫉妒。

这几天,去城墙上巡查过的领导们都在不同的角落里听到过值守的队员和市民们在悄悄地羡慕,听得多了,他们心里也不由得有了点想法。

会议室里,另一位领导接上了之前的话。

“我倒是也想啊,但咱们这儿就是没有你能怎么办呢?”

说着,该领导叹了口气,“那车在哪落地又不是咱们说了算的!”

这车从开始出现,到后来增加站点,都是突然间发生的事,他们也是直到列车的站牌上显示了才知道的,根本就没有他们讨论甚至是建议的空间。

“唉,这列车下次要是设置新站点能听听民意就好了。”有人畅想。

“就是听取民意也不一定就落在咱们这儿啊?咱们K市现在才有多少人口?”

本来K市就是一座古城,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和老建筑,所以开发一直受限,在国内稍微有点知名度的也就文旅产业。

但要想只靠文旅产业就支撑住整个城市的经济,那显然是不行的。

因此,K市这些年人口一直在外流。上个世纪原本有六七百万的人口,近些年人口普查只剩下四五百万了。虽比起来省内的其他的小城市来说发展还行,人口也不算少,但比起来那些大都市就差得远了!真要拼人数许愿,他们是拼不过的人家的。

“但列车的下一个站点是很有可能设置在我们这里的。”

一道声音从角落里响起,但因为会议室里当下没人说话,所以即使这声音不够响亮,也依旧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会议室里的众领导循声看去,就看到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正看着他们。

年轻人坐在角落里,面前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显然是新上任的会议秘书,被临时抓来做会议的记录员的。

年轻人的话让领导们都起了兴趣,“哦?为什么?你说说看。”

沐浴着鼓励的目光,年轻人手指在键盘上轻敲了几下,下一秒,会议室大屏上就出现了K市包括K市北部ABN三个城市的地图,上面用小红圆点标注的,赫然就是目前已经存在的列车站点。

光标在地图上滑动,年轻男孩子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目前那辆列车已有的站点。在对这三个站点进行测距之后发现,每两个相邻站点之间的距离大都在八十到九十公里……”

“大概对列车出现以来,列车的收入情况进行估算以后,根据我以前看过的有些类似的文艺作品,我有了一个猜想,或许列车站点的增加和车厢的增多与列车收入的晶核有关系……”

“依照现有的有限数据,我们可以推测下一个站点或许就在距离N市站点八九十公里的范围内,依照这个距离范围画一个圈,刚好可以囊括我们市北边的区域……”

年轻的男孩子一句一句地说着自己的猜想,越说心里越有底气,声音也越来越洪亮。

男孩子叫张择,是K市本地人,就在K市本地上大学。虽然不是什么重点高校,但好在离家近,平时没课或者周末的时候都可以回家。

他们学校历史悠久,校园里的建筑设施也都很老了。暴雨刚开始那两天,因为排水不畅,所以学校宿舍楼前的大片空地都被水淹没了,甚至下水道里还开始返水上来。住在顶楼的同学过的甚至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日子。

张择想从宿舍出去吃个饭,来回都异常艰难。于是,看着课表上没课,他就收拾了一下东西坐着公交回家去了。

当时宿舍里的同学知道他回家还很羡慕,却没想到那句漫不经心说出口的“拜拜”就是最后的诀别。

异变发生后,K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几个大学是最先沦陷的。从那天开始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收到过关于同学们的消息。当时的他也没心情关注那么多,毕竟他们家里的处境虽然比学校要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家三代同堂,父母和爷爷奶奶依旧住在一起,姥姥姥爷因为舅舅一家在外地工作,他们不愿意离开老家,所以平时也由作为大女儿的母亲就近照顾。

异变之后,家里所有人都幸运地没有变成丧尸,甚至很快就被转移到了安全地点,但要养活一家七口,也不是件轻松简单的事情。

被救援来到古城之后的第二天,张择就出来找工作了。

刚开始的几天,他跟在救援队后面抬了几天的尸体,再后来,他帮着做了一段时间的物资统计,直到前几天,上面领导原本的秘书们都被派去做了其他重要工作,负责分派活计的小领导记得他的学历还不错,就派他来做领导们的临时秘书。

这些天,会议的记录和领导们的指示的下达全都是他来做的。

这份工作给的物资并不多,有时候半夜还要开临时会议,也并不轻松,但是在领导们身边,却能接收到很多普通平民不知道的信息。这些消息也让张择更了解外面的情况。

除了聆听和记住领导们的判断以外,偶尔闲下来的时候,他也会利用手边的资料自己分析。

“……上一次增加站点距离列车在B市出现大概间隔了一个月左右,之后再增加站点的话我觉得可能也会是间隔差不多的时间……”

张择说着,回头一看,却见一部分领导正盯着大屏幕,另一部分领导却看着自己,心里一紧张,舌头就忍不住卡壳了一下。

“……当然,这一切只是我自己的猜想,目前可以分析的信息还是太少了,领导们可以当成玩笑看看……”

张择低下头去,有些后悔自己的多事。

其实这些不过是他闲来无事的猜想而已,做不得准,更何况比自己聪明的人那么多,人家不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90-100(第2/14页)

得就没有想到,自己这个愣头青傻不愣登的充什么大头蒜?

他正懊悔着,却听到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笑声。

“看,我就说不只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吧?”

张择好奇地抬起头,就看到坐着的领导中有一位正笑眯眯地看向他。

其他领导听到他的话,也笑了,“是,现在有个小英雄跟你所见相同了!”

领导们笑着说罢,看到张择还是一脸懵的表情,解释道,“昨晚上开会你不在,所以不知道,之前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你刚刚说的猜想跟老严说得几乎一模一样。”

“哦。”

张择懵懵地点头,脸瞬间红了,有些高兴自己的想法有人认可,但心里却想,果然世界上不止有他一个聪明人,他还是班门弄斧了。

“不过,今天你说出来这事儿,我们确实挺意外的,年轻人确实是敢想敢干才好。”

领导们没有如他害怕的那样觉得他不知所谓,大放厥词,反而是鼓励的态度,继续问他道,“小张是吧?既然都参与讨论了,那你觉得新的安置点建立在哪里比较好?”

看到张择脸上闪现一丝犹豫,开口的领导安他的心。

“放心,你畅所欲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儿就我们几个,也不是什么全国大会,不要有顾虑。”

“说说吧,就是说得不好也没什么,年轻人要有勇气啊!”

“放心,不是让你决定,只是让你说说,真要决定要承担责任了还是我们几个老家伙来做。”

张择听领导们都这么说了,这才挠了挠头,憨笑道,“那我就说说?说得不好,领导们别介意。”

他操纵鼠标,点了几下,大屏幕上的地图属于K市北部的部分被放大在屏幕中央。

“若是让我选择安置点的话,我倾向于选择市北的工业区……”

市北工业区大多都是工厂,面积很大,甚至有些工厂还有大面积的工人宿舍,足够安置刚开始的时候来的少部分人。至于人多了,之前缓冲的时间也可以用来再建别的宿舍。

市北工业区设备什么的都还很齐全,如果安置点设置在那附近,也有助于之后复工复产。

而且那里距离粮仓也不算太远,等发展到足够的规模,安置点甚至可以完全把粮仓给覆盖进去,更何况,在工业区北方,还有面积不小的耕地……

“……如果之前关于列车站点设置的猜想成立的话,与其像N市一样等着站点已经设置好了我们再行动,倒不如我们自己先把适合做站点的地方选出来,一开始就把安置点围绕着站点有可能出现的位置建设……”

……

第92章 特效药 而即使规则如此,黄牛们却依然……

七月中下旬,烈日如火,地面干裂。

许多在太阳底下从事重体力工作的人都没耐受住这么高的温度,有许多人中暑,甚至有人因此去世。

各个城市的救援队都因此调整了之前定好的出工时间,尽量在清晨和傍晚活动。

连着几天的大太阳之后,好似知道人们要撑不住了,降雨带直接从西南横跨到东北,各地降下了自从暴雨之后的第一场雨。

夏日的雨水异常充沛,虽没有伴随着电闪雷鸣,但阴沉沉的天空也看着人害怕。

雨水刚刚开始下的时候,躲在屋里的众人都心惊胆战的,既害怕这雨会像之前一样下个不停,也害怕这场雨会如网上的传言一般带来新的病毒。

好在这雨虽然不小,但也只下了半天,天空就放晴了。

看着头顶连绵的乌云逐渐向着东北方飘去,提心吊胆的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干涸的地面被雨水打湿,还没渗透进地面的雨水在地表汇成涓涓细流,沿着沟壑和地势的起伏流向它该去的地方。

天空重新晴朗起来,但是因为有了这场大雨的存在,温度陡然降低了很多,燥热的空气也变得凉爽了,甚至还能感觉到些许让人舒适的微风。

但这让人舒适的时光却没有多久,不等地面上的水分被太阳蒸发干净,温度又再次升了上来。

原本进入建筑躲雨的人们重新出来上工,也有部分人围在站牌附近等着上车。

三个城市被列车联通起来后,每天都有不少的人从其中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去,有些是去找人的,有些则是去谋生。

因为列车座位有限,乘客上车途中难免有争抢,期间还发生过几次冲突。蒋倩还没想好要怎么解决,救援队就迅速地采取了行动和措施。

原本一直没有什么围挡的站牌附近均被看管和封锁了起来,不到一天的时间,救援队就按照之前车站的样子设计好了简易的进站口和出站口,并派了救援队员持枪站岗,每天按照车上可搭载的人数让人排队进站,维持秩序。

因为有枪支威慑,所以新的规则和秩序很快就落实下来了。

潜在的危机就这么被扼杀在了摇篮里,让人非常省心。

但蒋倩也没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救援队,看着列车的晶核收入达标了以后,她估摸着现在列车的客流量,又新增加了两节普通车厢。

新增加的这两节车厢缓和了很多矛盾,虽然不是时时都能客满,但是相比起之前,列车的收益又上了一大截。尤其是自动售货机的收入,跟原来相比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指数型增长。

有时候不到一晌,准备好的商品就能卖完。看出了自动贩卖机收益的巨大潜力,蒋倩狠了狠心,给每节车厢都装了一个。即使增加了数量,至少也每隔一天就需要蒋倩补货了。

前些天知道有人中暑之后,蒋倩还去系统商城里找了找,发现有治疗类似症状的特效药,她也进了一批货直接放在自动贩卖机里卖。

价格定的不算贵,但因为药物效果好,卖出去的数量多,倒是也让她小赚了一笔。

但是这中间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那就是蒋倩发现,虽然列车目前只在三个城市之间往返,但竟然有人专门上车做代购甚至黄牛了。

列车里的自动贩卖机,肯定是只有上了车的乘客才能购买里面的东西。但要想上车,就要先付两个晶核的车票钱。

有的人手里晶核充裕,并不在乎这两个晶核,但也有人从事的大部分都是大后方的工作,很少能够有得到或者被分配晶核的机会。

于是,就有人发现了这方面的商机。

有时间比较空闲的市民早早地就来车站排队,帮别人代买东西,每买一样收取半个或者一个晶石的报酬,每天积攒下来倒也是笔不错的收入。有时候需要代买的人多了,一天赚的晶核也能买一桶泡面。

这种情况,蒋倩倒是还能勉强接受,但是另一种情况,她却一点都不能忍了。

治疗暑热的特效药上架以后的第三天,她就发现有人在大批量的购买药物。本来填塞的满满的货架,不过几分钟便被几个人分购一空。

最初,蒋倩只以为是跟前两天一样的代购,但后来从乘客们的嘴里才知道,原来有些大量购买的人是黄牛。

他们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90-100(第3/14页)

列车上大量购买之后,用翻倍甚至更高的价格卖给需要的普通民众。因为星际药品的保质期比食物要长很多,所以他们买了也不怕囤积在手里。

蒋倩刚刚得知时,询问过系统之后给自动贩卖机加上了药品的限购数量,每位乘客只能买一份。

她也曾经想过通过大量供货打破垄断,但是潜意识里却觉得这样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果然,事实也如她猜想的那样。限购虽然阻拦了一部分黄牛,却也给需要购买特效药的市民们造成了不便。新的限购规则让他们不得不多花晶核先上车。

而即使规则如此,黄牛们却依然能够钻空子。

他们让车上其他不需要药物的乘客帮忙购买,以超过自动售货机售价高一点的价格收购,再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

蒋倩也发现,因为有太多人需要特效药,所以很多人上车买药之后,最后竟然导致真正想要坐车的乘客买不到票了。

虽然她可以再加两节车厢,甚至再加两节车厢对她更有好处,但蒋倩看着在烈日下排队的人,却并不想这么做。

在跟系统商量了之后,在一天夜里,她对目前现有的三个站牌进行了升级。

原本孤零零的站牌变成了一个面积大概有四五个平方的八角岗亭,岗亭正面的玻璃上有一块显示屏,上面显示的赫然是站牌上的内容。

而在显示屏下方,则出现了和列车上一样的放置晶核的凹槽和出票口。众人可以在进站的时候直接买票,而不需要在列车前排很长时间的队了。

亭子的其他方向全都是透明的玻璃窗,但是朝向车站外面的一侧墙壁,却嵌入了一台自动售货机,可以对非乘客售卖各种食品和药品物资。

岗亭出现以后,让普通民众不上车也能购买药物,也让值岗的救援队队员有了遮风挡雨和休息的地方。

本来三地的救援队还对要不要把岗亭利用起来有点犹豫,但自从发现即使他们进去也没有受到阻拦之后,他们意识到这岗亭或许就是给他们准备的,一时间全都在感慨列车的人性化。

有了这岗亭之后,救援队派出来二十四小时值守的队员有了能短暂休息的地方。但与之相对的,蒋家人想要下车就更加艰难了。

但好在,蒋倩之前已经有了准备。

第93章 选址 “你说真的?那边还要人吗?限制……

因为有了救援队帮忙管理上车的乘客,且把买票这件事从列车上分离了出去,所以现在乘客上车花费的时间比之前少了许多。

蒋倩观察了几天,把列车的行驶的时间表再次调整了一下。

整趟列车从上午六点开始运行到晚上八点,中间经过每个站点时停靠十五到二十分钟,一天下来在各个站点大概能往返三次。

因为往返的次数多了,想出行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四节车厢也很难再坐满,但是每天的收入却比之前还要高上一截。

这般频繁的在各个城市往来没几天过去,蒋倩就被系统提醒,行驶里程将要满五千公里,可以提前考虑设置新站点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蒋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家人。但本来还在吃饭的人却全都沉默了。

……

救援队接管N市没几天,刘喜就兑现了诺言,让人在列车站牌附近设置了一个公示栏,把之前N市小区居民都安置迁移到哪里贴了出去。

消息一公布,时刻关注着的群众就沸腾了。蒋家人虽然没有机会下车实地去看看那公示栏,但是有人把公示的文件拍成照片传到了网上,所以他们也并没有错过。

公布的消息里,河畔人家的居民主要被撤离去了两个安置点,一部分提前因为暴雨撤离的人去了医科大学的新校区,另一部分听说随着最后撤离的救援队队员们一起回了景明山。

因为当时撤离的人数太多,情况又紧急,根本没来得及登记和统计,等异变发生后,各处都需要救援,统计幸存者名单这种小事就更被靠后安排了。

因此本次救援队公开的也只是个大概可能的撤离地点,并没有公布成功撤离安置的人员名单。

有些人想要知道亲人更详细具体的消息,只能在N市找从各个安置点跟着救援队一起回来的普通市民询问。

虽然普通人受条件所限,知道的也不多,但是问的人多了,各种消息汇集起来,能知道的消息也不少。

异变的当晚,任茹还给父母打过电话,知道他们还没撤离。根据网上有人收集得来的信息,他们推断,任茹的父母大概就在景明山。

但当时虽然得出了结论,列车的行驶里程不够,他们没办法设置新站点,所以去找任茹亲人的事情之后谁也没再提及,只是每天雷打不动地依旧早晚拨打两通电话出去。

现在蒋倩说起新站点,也是再次把找任茹父母的事情摆在了明面上。但这次去找人,却并不能像之前来N市这样说走就走。

吃过饭后,一家人再次齐聚驾驶室,蒋倩把系统地图投放到大屏幕上。

等在地图上把景明山找到之后,她才指着地图道,“咱们这次估计没办法直接到景明山去了。”

之前说过,整个N市的地图从北到南看是个倒“U”字形,K市就被夹在中间,像是被咬了一小口的汤圆里的芝麻馅儿。

他们目前在N市的站点就在这个“U”的底端,但是景明山却在“U”字的一个笔画端点,距离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比K市还要远。

景明山坐落在N市整个市区的西南角,在与隔壁省市接壤的地方,是西边一连片的山脉落在他们省的尾巴。

它的海拔并不高,但是因为是从高原过度到平原地带的最后一座山,所以有些独特的风景在,一直很受推崇,是他们省内最受欢迎的风景区。

景明山位置并不算偏远,但距离N市的站点却实打实地超过了一百公里。

蒋倩自从知道任家可能在景明山的消息,就一直在询问系统有没有什么能把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设置的更长一些的方法,但因为能量不足,直到今天里程数满了,系统也没给出肯定的答案。

从异变发生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的时间,所有人都知道任茹一直在等。

之前全家人到N市来,已经让任茹扑了一回空,这次又不能直接到景明山,或许与她家人见面的时间还要晚上半个月。

蒋倩想想就觉得为难,实在不好开口啊!

她看了一圈儿,最后还是给蒋东使了个眼色,想让他来开口,却不想蒋东正在纠结措辞的时候,任茹已经把视线看向屏幕了。

“这次去不了不要紧,咱们总归能到的。”

从知道父母可能在景明山的时候,任茹就已经做好了继续等待的准备,就是蒋倩不说,时刻惦记着父母的她私下里也在手机地图上查询过去景明山的距离。

失望是难免的,但她的心已经在这两个月的等待中变得坚强。

“现在去不了景明山,但是既然能设置新站点了,咱们也得选一个合适又安全的中转站才行。”

任茹带着笑意的脸让其他人心里轻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90-100(第4/14页)

了些,也终于敢开口说话了。

黄丽萍:“这是条件所限,咱们也没办法,但小茹你放心,咱们全家都记着这个事儿呢,一旦能去景明山,咱们肯定第一时间就找你爸妈去。”

任茹自然知道家里所有人都把自己的事儿一直放在心上,从公婆到姑子丈夫,自从异变发生以来就一直想着帮她找父母,没有一人故意磨蹭过。现在这种情况,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任茹体贴地点了点头,“嗯,我知道的。”

把任茹的事说清楚,一家人在地图上寻找着适合设置新站点的位置。

这位置必须要在现在的N市站点和景明山中间,不仅要安全,还得确定到景明山景区的距离不超过一百公里。

以两个位置为圆心,八十五公里为半径,在地图上画出来两个圆。两圆交界的地方,就是可以设置站点的区域。

……

在蒋家众人为新站点设置在哪里发愁的时候,K市古城的会议室里,一群人也在商讨这个问题。

一周前,他们派了人把市北的工业区收拾了一部分出来。现在,原本丧尸横行的工业园区那边,已经有了一片面积不小的安全区,甚至最先开始清理的几家食品厂,有些仓库里还存有原材料的厂子已经重新开始生产,愿意去做工的工人们也入住了厂子里的职工宿舍。

这几天,安全区的范围在往粮库那边扩张,预计三天以内,城北的粮库就能全部到他们手里。若是能成功接管,全市居民接下来三个月的粮食就有着落了。

所有的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想起设定计划时暗戳戳的期待,在座的人心又悬起来了。

有人心里没底,不确定地问道,“你说,那车真的能如我们所愿到这边来吗?”

“应该能的吧!”另一个人答,“这方圆多少公里以内就没比我们准备好地地方更合适的地方了!”

工业区的道路非常宽敞,他们又把其中最宽敞的那条路给空了出来做车站的选址点,甚至比列车自己在N市选的那条滨河路还要宽敞。要是真的看不上,那整个城北附近也真没什么更合适的地方了。

他们不觉得列车选站点的时候会舍弃好的选择更差的。

“但万一这次列车的站点不往南边设了呢?如果这次选去了A市北边或者其他方向怎么办?”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沉默了一瞬。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人担心过,但列车的站点要设置在哪里又真的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别想太多,本来咱们这么做就没抱多少希望,怎么现在又接受不了其他结果了?”

“若是没有缘分,新站点不在这边,那就接受现实。反正就算列车不来,安置点设置在那里也不亏!”

“这倒也是。”

其他人想想也还真是这样,心里有了点安慰,也就不再担心,但私心里他们还是想要之前的期待能成真的。

“你们说,咱们要不要把给新站点选择好地方的事情宣传宣传,说不定知道的人多了,想要站点设置在那里的人多了,列车就真的来了呢?”

有人犹豫,“别了吧,万一说出去了,结果列车没来,不是更让人失望么?”

提议的人叹了口气,“说得也是。”

遂这个想法作罢。

虽然没有刻意去宣传,但他们之前在K市城北工业区的一系列动作早就在救援队里传播开了,显然瞒不过别人。

附近几个城市的救援指挥中心包括部分民众都收到了K市已经主动给列车提供车站选址的消息。

有人觉得K市这么做是异想天开。

“如果要是能这么做就好了,那车岂是你想让它开去哪儿它就去哪儿的?”

“就是啊,要是能这么做,以后大家就都这么做了!”

也有人听说了K市的做法有点心动,连忙召集底下人开会。

“去去去,都看看地图,看看咱们这里有没有哪里适合做车站的,要是K市这次的准备能成,咱们也提前准备好!”

但更多的,却是两边都不沾的吃瓜群众。

“距离N市出现站点已经半个多月了,说不定新的站点真的不久之后就会出现。不知道会出现在哪里?”

“不管出现在哪里都是一件好事,证明咱们能去地地方又多了!而且既然新站点还会出现,那总有一天列车会联通大江南北!”

“说得对,咱们等着就好了!不过如果真有选择,我还挺希望列车真能到K市的。”

“为什么?”

“我兄弟在救援队里,获得的消息多一些。听说那边已经接管了粮库,不缺物资,有工厂已经恢复生产,若是能去那边进厂找个工作,不比现在更安全稳定?”

“你说真的?那边还要人吗?限制男女吗?”

……

这些消息随着N市这边去K市粮库那边拉过来几车粮食之后传的越来越广,没两天就从乘客的嘴里传到了蒋家人的耳朵里。

蒋倩等人本来还在犹豫新站点的选址,听说了这个消息,立马做了决定。

第94章 实现 “我还是小时候看过天上有这么多……

之前设置N市站点那一次,安全坐车回去的乘客都不到来时的一半,有太多生命在那个晚上逝去。

蒋倩也在那个晚上经受了血的教训,至今想起来依然会心痛后悔。

因此,这次系统提醒她可以选择新的站点时,她一直在犹豫。

全家集思广益,把整个合适的区域所有的地点几乎都看了一遍,但是每一个地方,她都能找出来那里不适合做新站点的理由。

要么是附近的人口太少,地点偏僻荒凉,要么是人口太多,可能会被很多丧尸围攻,想要清理附近的难度很大,要不就是因为地形地势种种原因并不合适……全家看了一整天,都没找出来真正合适的地方。

蒋倩知道自己好像是对设立新站点这件事有了恐惧心理,总是不自觉地考虑太多,她也好几次看着家里其他人对着她欲言又止,最后又放弃挂在嘴边的想劝告她的话。

她知道,家里人不想逼她,愿意给她时间让她自己考虑明白。但眼看着里程数逐渐接近五千甚至超过了五千公里,她依然没办法确定新的站点,蒋倩自己心里着急了。

不说别的,就考虑他们家一直在想着的事儿。任茹的父母还不知道在哪里,不知道是否安全,正是找人的关键时候,晚一天晚一个钟头甚至晚一分晚一秒结果都有可能不一样,哪里有时间给她在这里拖延?

但越是想速战速决,蒋倩划过屏幕上的手指却越是犹豫。让旁边的蒋东看着,都恨不得帮忙按着她的手指往屏幕上戳,直接自己选了。

关于K市的消息就是在蒋倩焦虑犹豫的这个时候传来的。

因为一家人都不能下车,所以他们平时就很留意网上和车里的乘客谈论的消息。每天都会派专人盯着,就怕因此错过些什么。

今天一家人在商量新站点的事,任茹不想参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90-100(第5/14页)

,就接手了这个看客车厢监控的活儿,却没想到会听到这么一个消息。

因为知道全家都在为这件事情发愁,所以听到之后,任茹马上告诉了其他人。

蒋家人一同听完众人的讨论,都有点惊喜。

蒋倩为了稳妥,又让系统去网络上查了一下,发现确实有K市已经提前为列车新站点选好位置的消息后,从地图上找到相应的地点放大。

看着网络消息中提起的地点,就连之前看哪里都不顺眼的蒋倩也不得不说,K市的领导们确实帮她选了个好地方。

交通方便,物资充足,地点合适,甚至就连她之前最大的顾虑,工业区附近的丧尸,当地的救援队也都提前给解决了,现在那里已经是安全区。

可以说,把站点设置在那里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蒋家人越看越满意,所有人眼睛都亮晶晶的。

蒋倩看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就把新站点的位置这么定了下来。但这次,他们却不打算一开始就带着乘客直接去了,而是想先自己打打头阵,看看K市的情况。

于是,等晚上最后一班车结束,所有的乘客都下了车,N市的站点附近安静下来,就连在旁边岗亭的值班人员都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的时候,列车在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的时候升空了。

……

K市工业区,晚上十点换班的这一部分工人刚交接好换下了工作服从厂房里出来。

目前恢复生产的大多数都是食品工厂,每次进车间都要裹得严严实实。虽然厂区已经恢复了供电,但大夏天的,全身一直闷着也很不舒服。

现在工业区的人还不是很多,为了能供得上生产,他们这些上工的人每天都要工作至少十二个小时,一天下来,虽然挣得不少,但累也是真的累。

工人里有独身住着工人宿舍的,也有拖家带口住着厂子里给分配的一间小屋子。现在下了班,有家有室的人早就脚步匆匆回了宿舍,剩下这些独身的男人磨磨蹭蹭地往宿舍楼那边走。

远处的宿舍楼有星星点点的灯火,但厂区之外,却依旧是黑乎乎的一片。

疲惫的工人们活动了下僵硬的脖子,稍微仰头,就看到了漫天星河。

有人情不自禁地感慨,“我还是小时候看过天上有这么多的星星!”

同行的人听到,也仰着头往天上看去。

“可不是,距离现在得有十几二十年了吧!”

“我还记得小时候七夕,我妈给我指着天上的星星看牛郎织女,那时候天上的星星多的啊,我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后来我们家从乡下搬到了城里,城市的人越来越多,光污染也越来越厉害,住的楼房倒是高了,看着离天空越来越近了,但是能看到的星星却越来越少了!”

有其他人接话道。

“别说你们这些搬到城里的人了,我之前一直住在老家,也看不到那么多星星。”

说话的人感叹,“不止是星星,我还记得小时候和大家一起抓萤火虫,可渐渐的,我连萤火虫都没再见过了……”

“现在,不只是萤火虫,我连妈妈都见不到了……”

二十多岁的男人仰头看着天空,旁边的人只能看到他眼角腮边滑落的晶莹。

一起走的众人都知道他是家里一个亲人都没了才来这边工厂打工的,想到末世自家也七零八落的情况,心里都有些沉重,只能以沉默安慰。

他们揉揉同样酸涩的眼眶,看向广袤无垠的星空。

点点星光像是宝石一样缀在黑色的幕布上,让人觉得悠远,也让人心都安静了下来。

只忽然间,他们的眼角余光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划过。

“是流星吗?”

“流星?在哪里?”

有人听了他们的话停下了脚步,心里免不了往坏处想,瞬间慌乱,“难道暴雨末世之后还要来个陨石撞击地球?”

也有人很乐观,“不至于吧!我们应该没有这么背?”

看到的人指给别人看,“在那边,你们看!”

越来越多的人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逐渐闪过的光芒也越来越清晰地映在所有人的瞳孔里。

“看着越来越大了,它是不是在往咱们这里来?”

“别慌,别慌,应该不是陨石!”

“那是什么?”

“会不会是……”

猜想还没说出口,那东西就离得更近了,这下子,所有人都看清楚了那“流星”的全貌。

“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仙尊今日又在倒霉 说剑 拯救美强惨女主进行时[快穿] 资助生说她养我 他非要强取豪夺 是的,我失忆了 这该S的看脸的世界 他说未来可期 古代开道观日常 我的翻译官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