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对冲预期(1 / 2)
第506章 对冲预期
碳矽集团对于第一款车型的定价因为现金补贴的存在,可以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售价往下限方向定,销量自然容易起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补贴退坡这样一个可预期范围内的变动必然会带来强烈的影响,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同时,通过规模效应压低成本也存在边际递减,前期降得多,后期降得少,前者能靠固定成本分摊和大额采购的折扣,后者更多就只能依赖于物流效率丶材料损耗等精细式的优化。
再者,还得能达成有效的规模才行。
所以,这种定价的责任只有俞兴这个创始人才能承担。
至于其他高管的责任,某种程度上激烈的意见表达便对得起薪酬了,总不能真让他们担起把售价定到毛利不足9个点的责任吧。
俞兴这样不惮的揣测只和刘琬英一个人聊天的时候聊起来。
「不是,俞老板,你这样的想法……」刘琬英完全没想过其他高管表态背后的立场,有些愕然的说道,「你是不是有点太心黑了?」
「谈不上什麽心黑。」俞兴乐道,「公司就是这样,该一个人拍板的时候就得一个人拍,该大家集思广益的时候就到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刘琬英是资方,是空头,但没真正在俞兴这样的位置做过,对于他的说法还存在一定的疑问。
然而,随着俞兴这边初步确立大致价格,原本激烈的意见迅速消失,大家好像都开始快速的围绕定价来推进工作,情况就显得有点……微妙,仿佛真就等着老板的乾纲独断。
该推销售方案的推销售方案,该研究金融贷款政策的研究政策,该明晰现金补贴的明晰现金补贴……
刘琬英听了俞兴对碳矽集团高管们工作状态的转述,这才真是有些服了。
她只感慨一点:「他们手上也有期权啊。」
「刘总,我觉得你是最应该能理解的啊。」俞兴佯装惊讶,「你可以算是一手主导了大众掌门人马丁对自家公司的做空,还不知道人性是什麽样的嘛。」
在过山峰的阴影之下,马丁反手做空自家公司,这种操作一经暴露便毫无疑问的把他打落到无底深渊。
就个人的表现来看,这是过山峰做空以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位。
刘琬英沉默一会:「也是,没有对自己个人利益考虑的反而少见,或者说,也许能有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权衡。」
俞兴笑着点点头,倒也不会为高管们可能存在的考量而有什麽心态上的波动。
刘琬英问了个问题:「真这麽定价的话,那你们短期肯定能提高市场竞争的优势,但补贴退坡说慢也快,到时候又怎麽办?」
「我们昨天还开会讨论了这件事。」俞兴笑道,「这也属于大家迅速推进工作的一个方向,我们需要把『九州』的定位做出来,补贴退坡肯定会有冲击,那就用技术的升级和车型的口碑来尽量冲抵这种影响,围绕电车技术的研发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这属于碳矽集团内部比较统一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