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红楼]大侦探裘智 > 90-100

90-10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的男友是咒言师超酷耶 徒弟怎么成了龙傲天?!! 金鬓谣 [综崩铁]能力是帮帮我,史瓦罗先生! 春坊怨 村里有个作精美人[八零] 她本薄情 全球诡变,我靠物理成神 [哪吒]我借三太子渡情劫 当无惨遇上赛博男鬼

此言一出,众人面露失望之色。

黛玉闻言轻声一叹,心下并未伤感。她一直有个莫名的预感,这次出来能和宝玉见上一面。二人之间的说是缘分也好,纠葛也罢,经此一见,也就两清了。

湘云不知黛玉的第六感,只是看她气定神闲的样子,被她感染,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黛玉几人在凤姐家住了数日,她们之前从未曾来过宁古塔,只知是犯人流放之地,气候严寒,定然贫瘠荒凉。结果在城里逛了一圈,发现和她们想象的截然相反。

宁古塔虽然偏远,但地处罗刹、高丽三国交界处,开有三国互市。虽不如京城或是江南繁华,但绝非荒芜之地。

各国商贾来往不绝,既有金发碧眼的罗刹人,又有身穿异国服装的高丽人。县城内商贸繁盛,各族交织,民风开放,众人看她们几个娇滴滴的女子走在街上,也不以为意。

宝钗望着眼前这番景象,不由跌足叹气:“我本以为这是极北苦寒之地,哪知竟有这么多商贩,真不该把伙计们留在辽阳。”

王熙凤没做过生意,不过执掌中馈那么多年,懂得些基本商业知识,知道在源头采购价格更低,贩卖回京利润更高。

凤姐宽慰道:“在宁古塔采买,不见得能平安运回京城。倒不如从辽阳进货,安全不少。”

众人闻言不免好奇地看向凤姐,等她解释。

凤姐继续道:“你们初来乍到,不知这东北深山老林里有胡子,以打劫过路客商为生。冬天大雪封山,胡子在家猫冬。如今春暖花开,胡子们都回了山上,专宰肥羊。”

提起“胡子”,王熙凤的面色有些苍白,声音也不禁颤抖起来。

众人第一次听说“胡子”一词,不解其意,但听完王熙凤的话,立刻明白过来,这是当地百姓对土匪的俗称。

黛玉看王熙凤一脸惊惧之色,奇道:“凤姐姐,县城里也有胡子吗?”

王熙凤吓得连连摇头,道:“这有互市,人人都带着保镖,而且朝廷派了重兵把守,胡子不敢下手。我听别人提起过,说胡子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掳掠妇女、无恶不作,不知多少人家被他们害得家破人亡。”

宝钗看凤姐闻之色变的样子,不禁觉得有些好笑,暗道:天不怕地不怕的凤辣子,竟也有怕的时候。

王熙凤看宝钗的神色颇不以为然,以为她不信自己所说,语重心长道:“遇上胡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商人在本地买了大宗货物都要雇镖师护镖,再花钱买路,才能将货物运出去。”

土匪们并非一味地嗜杀成性,只要商人们愿意支付过路费,多不会为难对方。毕竟商人们长期往返两地,杀了他们相当于断了这条财路。

黛玉素有正义感,听闻胡子作恶多端,不由面带愠色,沉声问道:“朝廷不派人剿匪吗?”

王熙凤无奈道:“怎么不剿,可我们这山多林密,朝廷官兵一到,胡子就往山林里躲,根本剿不干净。”

湘云自从学了功夫,整天就想试试自己的本领,可惜京中一向太平,叔父家的几个兄弟,都嘲笑她练得是花拳绣腿,比试时不甚严肃,嘻嘻哈哈。湘云一气之下,不愿和他们过招了。

如今听凤姐说东北土匪横行,湘云不由心动,有些跃跃欲试。她们此行怕路上不安全,特意带了兵器,就在马车里放着。她暗暗盘算,不如出城,拿这群土匪练练手。

迎春心细,看湘云眼中精光大现,唇角含笑,猜到她心里所想,脸色一白,劝道:“云妹妹,咱们姐妹几人不过学了几天的拳脚功夫,哪是胡子的对手。”

王熙凤闻言一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大侦探裘智》 90-100(第6/20页)

急忙劝道:“胡子心狠手辣,下手时从不留活口,你们小姑娘家家的,千万不能以身犯险。”

探春其实也有些心动,她素来骄傲,只恨不是男儿身,不能建功立业。如今练了一年的武,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想同男子们较量一番,看看谁高谁低。

二人听了迎春和凤姐的话,只能按捺住心下的躁动,不敢轻举妄动。

几人这边闲话家常,门外传来敲门声,原来是有人上门来收购女红了

王熙凤是宦门之后,自幼耳濡目染,手艺、花样、配色都是一等一的好。能来卫朝做买卖的商人,不在乎价钱,只要能收到好货,贩回老家,一本万利。

和罗刹人相比,高丽人更喜欢卫朝的刺绣。王熙凤在宁古塔小有名气,经常有商贩拜访。

黛玉看王熙凤和商人说话态度谦和,低声细语,讲价时锱铢必较,待银两到手,更是小心翼翼地收好,哪有原先的半分煊赫以及铺张。

黛玉蓦地有些伤心,眼眶一红,转过头去。

王熙凤拉过黛玉的手,叹息一声道:“你要问我,是如今自给自足的生活更好,还是昔日富贵日子更好,我不会故作清高,说些违心的话。”

她本是富贵丛中长大的,从小过的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身边奴仆环绕。凤姐不傻,放着福不享,非要来过苦日子。

“但自己作的孽,终究要自己还。我来到了宁古塔,才知百姓的难处,想想原先那般重利盘剥,插手诉讼,真是恨不得回到过去,把自己给抽醒了。”

贾府衰败虽不是王熙凤一人之过,但她对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是真的后悔了。可见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

黛玉几人见王熙凤是真心悔过,又如此想得开,不禁替她开心。

宝钗安慰道:“等过几年大赦天下了,没准你就能回去了。”

王熙凤自嘲一笑,捋捋鬓间的碎发,道:“借你吉言了。”

她知道贾家的事就像根刺扎在当今心里,除非是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她才有可能回京,否则这辈子就交代在宁古塔了。当今年富力强,等他驾崩有得熬呢。

不过王熙凤生性洒脱,来到宁古塔后,与当地人相处久了,更添了几分豪迈之气。她无所谓的一笑,道:“宁古塔冬天虽冷了些,但夏天凉快,住习惯了倒也不错。”

几人在宁古塔又住了几日,王熙凤担心开了春,路上会遇到胡子,便催着她们赶快上路回京。

凤姐虽知几人会武,但以为不过是花拳绣腿。几个貌美如花的姑娘,又没带护卫,若是被土匪盯上了,怕不被抢去做压寨夫人。

王熙凤久在宁古塔,认识了不少人,想找个商队,让几人跟着他们南下,能安全不少。

可商队见黛玉几人俱是女子,长得又十分出挑。要不是担心遇上仙人跳,损失了货物,要不就是担心队伍里都是男子,血气方刚,路上惹出祸事,都不肯带着几人。

黛玉几人知道世人对女子多存偏见,不以为意。既然她们能自己来到宁古塔,就有信心平安回京。

宝钗生性谨慎,来之前不知此地匪患猖獗,若是知道,定然不会将伙计们留在辽阳。回京前,她买了不少的干粮,准备一路快马兼程,尽早到达辽阳与伙计们会合。

黛玉十分赞同宝钗的想法,出门在外还是安全第一。迎春对自身的生死置之度外,针扎一下都不带出声的,但不愿大姐儿涉险,因此极力支持早日回到辽阳。

众人日夜兼程往关内赶路,哪知天不遂人愿,几人快到银州时,遇到了拦路的劫匪。

这队土匪共有十一人,为首的叫鳖老右。土匪落草时不能使用原名,一是怕以后在江湖上闯出了名号,被熟人知道了,告到官里,连累了妻儿老小。

二来土匪们都知道杀人越货不是正经营生,用本名怕辱没了祖宗,神仙知道了降罪。因此纷纷改名换姓,求个心理安慰。

鳖老右本姓归,因“归”与“龟”同音,乌龟又称为鳖,遂改姓为鳖。他十六岁上的山,本叫鳖十六。后来被人打瞎了左眼,只剩一只右眼,众人就喊他老右。

鳖老右今日下山,带着一众兄弟抢了一个富户,正志得意满,拉着金银珠宝,准备上山喝酒庆祝,就看到湘云一行人。

鳖老右平日里打家劫舍,阅人无数,虽然只剩右眼,但目光毒辣,远远地便识破了湘云是女扮男装,心中顿时生出不轨之意。他迫不及待地率领手下飞奔下山,直奔湘云等人而来。

来到车前,鳖老右定睛一看,湘云生得唇红齿白,赶车女子又肌肤胜雪,貌似天仙,不由哈哈大笑数声。

鳖老右油腔滑调道:“好俊的小娘们,跟爷爷回山去吧。”

后面的小喽啰一个个摩拳擦掌,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八拐子原姓戚,落草后本想改姓七,但怕人觉得同音,便姓了八。他小时候生了一场病,跛了脚,故而得名拐子。

八拐子咧着歪嘴一笑,龇着大黄牙道:“跟着鳖老哥就是好,刚砸了大窑,这又有送上来的红票,盘儿也亮,可见兄弟们好福气。”

湘云见状,心中一紧,细看来人。见为首的面皮黝黑,脸上坑坑洼洼,蒜头鼻,血盆口,一眼瞎,一眼烂红。

她虽想试试自己的武艺,但只是想私下找个胡子比试一二,从未想过连累诸位姐妹。如今真的遇上劫匪,湘云不由紧张的手心出汗。

探春端坐在车辕之上,她听不懂土匪的黑话,不过看对方色眯眯的样子,就知他们不怀好意,今日怕是不能善了了。

湘云知道几人中,黛玉素喜文墨,练武不过是为了强身健体,是以武功最弱,于是朗声道:“林姐姐,你待在车里,看好了芝姐儿。”

鳖老右本就心思狡黠,闻听湘云此言,立刻猜到车里至少还有一大一小两个女孩——

第94章 替天行道

湘云深知这群匪徒心性狠戾, 即便自己愿意舍财,对方也不会放过她们,索性先下手为强, 她暗中从袖内摸出两枚流星镖。土匪们只当对方是娇滴滴的姑娘, 根本没人在意湘云的小动作。

湘云双手各执一镖,右手的流星镖掷向了鳖老右, 左手的则对准了八拐子。

八拐子毫无防备, 流星镖瞬间穿透他的前额,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上一声, 便已倒地毙命。

鳖老右同样未曾设防, 但他见招甚快, 一个后仰避开了飞来的流星镖, 镖尖几乎贴着他的鼻子飞过。但他身后的六子, 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被飞镖击中咽喉, 当场摔下了马。

湘云第一次杀人,心里难免有些慌乱。

但转念一想, 这些土匪聚在此地,杀人越货, 不知多少无辜人做了他们的刀下亡魂, 可谓是累累恶行。而且看他们一个个衣衫带血, 空气又弥散着一股血腥之气, 显然刚打劫完别人。

湘云觉得自己此举乃是惩恶扬善,替天行道,瞬间不再害怕, 挺直了腰板, 大义凛然地看着对方。

鳖老右在此地横行数十年, 不知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大侦探裘智》 90-100(第7/20页)

了多少人,抢了多少财物,刀山火海里拼出来的,没想到眼前的女子看着文弱,出手竟然这般狠辣,要不是自己身手敏捷,险些阴沟里翻船了。

原本这群土匪视几人如囊中之物,嘻嘻哈哈地看着她们,现下逢此惊变,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面如土色,呆立当场。

鳖老右自觉被湘云落了面子,心肝肺全被气炸了,阴沉着脸,冷哼一声。

不过他在道上混了这么多年,颇有城府,于是强忍怒火,咬牙道:“没看出来,几位倒是硬茬儿,还会飞青子。吃哪路饭的,是里码人,就报个蔓儿。”

鳖老右最初只当湘云等人不过是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哪知竟身怀绝技,又看她杀人后,脸不变色心不跳,以为自己看走了眼,惹了哪路大当家的掌上明珠。

他心中盘算,先通个名号,万一真是道上的,自己赔个不是,双方休兵。

探春与湘云对江湖之事一无所知,怎么会懂鳖老右说得土匪黑话。

黛玉从小被林如海当男孩教养,林如海是巡盐御史,和盐、淮两帮都有来往,三教九流接触过不少,因此对江湖上的切口十分熟悉,自是教了黛玉几句。

黛玉一听便知这是当地土匪的春点,只是南北江湖差异甚大,南方即便是帮派中人也颇为文雅,切口多是七言打油诗,像这样直白粗俗的鲜有耳闻。

江湖中人,无论是哪帮哪派,供奉的祖师是哪一个,皆以关公为共尊。询问对方来路时,多以关老爷开场,一是为了拉近关系,二是江湖人迷信,不敢当着关老爷的面撒谎。

黛玉忆起林如海曾经教过自己的切口,如“桃园有花花盛开,今日才得见仁兄。英雄晚辈皆英雄,敢问英雄在哪山?”

这些切口简单,还有些帮派以茶碗摆阵,外人便不得而知了。黛玉想起父亲当年的教导,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不由一时痴了。

探春知道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回身从车里拿出两柄剑来,一柄抛给史湘云,朗声道:“废话少说,放马过来。”

鳖老右怒哼一声,阴森森道:“既要破盘,就别怪我下狠手了。”

宝钗听凤姐提过东北土匪的凶残,劫财向来杀人满门,不留一个活口,劫色则是抓上山去,羞辱至死,今日遇上了定有一场恶战。

她看了黛玉和迎春一眼,道:“我方才数了一下,对方一共十一人,被云儿杀了两个还剩九人。他们人数虽多,但都是乌合之众,你我姐妹练武一年有余,放手一搏,未必没有胜算。”

宝钗深知这群匪徒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和他们没必要讲什么仁义道德、法律秩序,唯有斩杀殆尽,才是正道。

她握住黛玉的手,低声道:“你留在车上看着大姐儿,我和迎丫头下去。若真有敌人冲上来,你还可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一众姐妹中,迎春性子最为懦弱。宝钗等人原以为,迎春的武艺会是几人之中最弱的。然而,迎春平日除了照看大姐儿就是练武,心无旁骛,几人之中反而迎春武功最高。

宝钗看了迎春一眼,坚决道:“迎丫头,你和我下去。”

迎春闻言,嘴唇微动,似欲推辞。黛玉催促道:“你想束手就擒,就不想想芝姐儿吗?”

黛玉深恨自己平日鲜有时间练武,否则也能并肩作战。

迎春回头看了眼侄女,如今贼人环绕,若是一个不慎,连芝姐儿也要惨遭毒手。她不由生出了几分胆气,毅然抽出长剑,紧随宝钗,跃下马车。

迎春右手紧握剑柄,摆了个平剑势,左手拟了个剑指。

鳖老右见车上又下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子,手持利刃,眉宇间尽是杀气,看来对方都是硬点子,于是长啸一声,吼道:“并肩子上。”

擒贼先擒王,迎春一记点剑直取鳖老右,却被对方以左劈剑轻松化解。迎春初次临敌,难免心慌,一招被挡,立刻有些手足无措。

鳖老右刀枪剑雨里闯出来的,下意识展开了反攻。他右劈剑攻向迎春,迎春本是顺握持剑,忙改成全握持剑,抵挡住这凌厉一击。

鳖老右首攻受挫,攻势不减反增,紧接着一招左劈剑,随后更是连续直刺三剑,均被迎春手忙脚乱地挡住。他连攻不进,心下气急,不再怜香惜玉了,直接一记下劈剑,欲取迎春性命。

迎春举剑奋力格挡,虽然鳖老右颇有力气,震得她虎口发麻,但几招过后,迎春见他奈何不得自己,渐渐有了信心,又念及大姐儿的安危,一招挂剑式,瞬间由守转攻。

鳖老右猝不及防,急忙后撤。迎春则乘胜追击,一记飞燕点头,剑尖直指其咽喉。

鳖老右仓促抵挡,脚下快速挪动,企图绕至迎春身后偷袭。迎春自知其意,一招蛟龙回首,劈在了他的脖子上。

鳖老右尚未来得及反应,便已死在迎春的剑下。他万万不曾料到,自己竟会丧命于此,眼中满是不甘与惊愕,身体直挺挺地向后倒下。

探春、湘云、宝钗三人各自斩杀了两名匪徒。土匪本就是欺软怕硬之人,最初见史湘云她们好似娇花,以为手到擒来,未曾想连他们的首领都已遇难。

余下的两名土匪,吓得心胆俱裂,不敢恋战,慌忙逃窜。

黛玉叮嘱贾芝不许乱跑,然后从马车里跳了下来,道:“不能让他们跑了,万一回山搬兵,咱们不是对手。”

宝钗等人闻言,随即施展轻功,将两名逃窜的匪徒截下。方才土匪们有人数占优,都奈何不得几人,如今二对五,更不是对手了。

两名土匪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绝望。他俩知道宝钗等人虽然女流,但功夫不弱,而且下手果决,今日兄弟们怕是难逃一死了。不过,二人不甘束手就擒,心中暗自盘算脱身之策。

宝钗看他们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估计是在动歪心思。宝钗担心二人自知不敌,向姐妹们求饶,又知姐妹们素是心软之人,万一不忍下手,便会后患无穷。

她不等土匪开口,直接一剑直刺了上去。土匪仓促应战,举刀相迎。宝钗翻腕卸刃,土匪吃疼,手中的刀掉在了地上。宝钗顺势抹喉,将一人斩于剑下。

探春见状,不给另一名土匪喘息之机,果断将其斩杀。

史湘云见己方大获全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与兴奋。她自幼爱看侠客故事,习武后又总幻想自己仗剑江湖,除恶扬善。如今初出茅庐就铲除了一伙强人,怎不让她心潮澎湃。

众人心中暗自庆幸,未让伙计随行,不然伙计们看到她们姐妹杀人,又是一桩麻烦事。她们几人同气连枝,彼此信任,不担心泄露此事。

史湘云激动地握住探春的手,大笑道:“咱们算是为民除害了。”

黛玉心思细腻,虽然是迫不得已,对方又是手沾鲜血的恶人,但看着满地尸骸仍心有不忍。

宝钗见黛玉别过头,身子微微颤抖,搂住她的肩,柔声安慰道:“他们恶贯满盈,死有余辜。”

黛玉点头道:“我知道,姐姐放心,我没事。”

迎春看地上散落着珠宝、银锭,知道都是土匪们抢来的不义之财,于是询问几人:“这些财物怎么处理?”

黛玉思量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大侦探裘智》 90-100(第8/20页)

刻,道:“咱们将这些金银带去银州。等夜深人静时,我将财物送去银州卫所,再留封书信给指挥使,希望他能找到苦主家属,物归原主。”

这些财物若留在原地,不过是便宜了那些路过的盗匪。不如将其交给官府,哪怕找不到赃物的主人,最后充作剿匪经费,也是善事一桩。

黛玉自幼被林如海当作男儿教养,跟父亲学过破题写文章,知道朝廷公文要以台阁体书写。而且台阁体字形方正,大小统一,方便隐藏笔迹。

到了旅店,黛玉立刻修书一封,并未提及自己的身份,只说是路过客商,交代了事情来龙去脉。写好书信,她找了一块黑色棉布,小心翼翼地将财物包好,准备夜探银州卫。

众人见黛玉打算只身前往,纷纷请缨相陪。黛玉知道银州卫是朝廷精锐,实力远胜盗匪,不愿几人涉险。

迎春见状,急道:“我的功夫在众姐妹之上,我陪你去。”

众女之中,除了宝钗外,迎春年纪最长,她既开口,此事便这么定下了。

入夜,黛玉和迎春换上深色衣服,背着包裹,趁着夜色的掩护,去往银州卫所。

东北匪患猖獗,但从不敢和正牌军交锋。银州卫夜间虽有士兵巡逻,但一众官兵从未想到,竟会有人夜探卫所。

黛玉趴在屋顶,看到巡逻的人过来,立刻将包裹扔了下去。她们不敢多作逗留,随即施展轻功,迅速撤离,匆匆返回客栈。

回到客栈,二人皆是气喘吁吁,却又抑制不住心内的激动。生平首次触犯宵禁,更在夤夜潜入官衙,还能全身而退。虽是违法之举,但却又刺激异常。

银州卫的士兵听到动静,立刻刀刃出鞘,警惕地环视四周。一名士兵上前,打开了包裹,看到里面的财物以及书信,忙去禀报了指挥同知。

刘同知睡梦里被人叫醒,看过书信,又看了包袱里的珠宝,心中暗自揣测,此等行事风格,定是江湖人士所为。但江湖中人即便读书识字,也很难写出这么好看的台阁体,他一时拿不准对方的来历。

刘同知坐在床上沉吟良久,吩咐道:“这几日严加盘查出城的人。”

他怀疑夜闯卫所之人,并非本县人士,若是外来之人,定会急于脱身,立刻出城。

士兵领命,又问道:“大人,包裹中的财物应如何处置?”

“你们按信上所说,先去案发地寻访苦主家属。若实在无法寻得,就充做军饷。”刘同知在银州近十年,知道土匪的秉性,从不留活口,估计那户人家已是凶多吉少。

次日清晨,黛玉一行人准备出城。城门虽增设了守卫,但看她们都是女子,不似卫所追查的江湖人士,便未加阻拦,任由她们出了城。

时至中午,一行人途经一座古寺,坐骑走了一上午,需要休息。探春勒住了马,众人下车修整。

黛玉举目望去,山门上写了三个大字,乾慧寺。门匾歪歪扭扭,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与蛛网,显然已废弃数年。

黛玉自问曾在银州卫里走过一遭,哪怕寺里有什么危险,她亦是不惧,闲庭信步地向内走去。

几人来至大殿,只见一个僧人盘腿坐在蒲团上,面朝佛像,背对着门口,轻声诵着经文。那僧人一身灰色僧衣,上面落着几个补丁。

和尚察觉到背后的动静,停下了诵经之声。黛玉看他的打扮,知对方是云游到此的僧人,被自己打扰了修行,心中暗道罪过。

宝钗歉然道:“打扰师父清修了,真是罪过。”

和尚闻言,双掌合十,念了句佛号,道:“施主言重了,贫僧在此已等候数日,正是为了恭迎几位檀越。”

此言一出,宝钗等人心中皆是一惊,不知这和尚是敌是友,不由暗暗提高了警惕。

只有黛玉面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忍不住一晃,一只手紧紧搭在门框上,才勉强稳住。她颤声问道:“可是宝玉。”

和尚缓缓起身,转过身来,淡笑道:“贫僧释空,见过几位檀越。”

宝钗不曾料到,竟在此地与宝玉重逢,心中又惊又喜,一时激动,千言万语哽咽在喉。探春、迎春两姐妹亦是愣在原地,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最终喜极而泣。

湘云在宁古塔提起宝玉时,曾留意到黛玉的反应异常平静,心中似有所悟,觉得黛玉仿佛知道她们很快会见到宝玉。

她素知黛玉与宝玉情谊非旁人能比,二人心意相通,既然黛玉这般认为,总不会无的放矢。是以湘云见到宝玉,心中只喜无惊。

黛玉怔怔地看着宝玉,见他面色平和,眼神温柔,静静地站在佛像前,气度庄严,似有无限慈悲。

黛玉问道:“你这几个月去了哪了,二舅舅都快急疯了,凤姐姐也挂念着你。”

宝玉低下头,攥着手里的佛珠,过了一会,道:“我这几个月一直在东北云游,亲眼目睹了世间的种种苦难,深感自己罪孽深重。我已在佛前立誓,今生苦修,以赎罪责。”

宝钗在一旁,看到宝玉头上有十二个戒疤,知他受了菩萨戒,又听了他的这番话,明白他立志出家,绝无还俗的意向,心下没由来的一酸,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感谢在2024-08-02 13:06:07~2024-08-03 14:02: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比姆黑耳朵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5章 相忘江湖

宝钗端庄自持惯了, 即使心潮难平,亦不愿在众人面前展露分毫,她强忍泪水, 问道:“宝兄弟, 你怎么知道能在这遇到我们?”

宝玉含笑不答,探春亦是焦急询问。他这才回道:“佛祖慈悲, 自会指引我。”

探春见他言辞闪烁, 不禁气得顿足。

湘云更是不爽,讽刺道:“你若不想说, 谁还能逼你?大家亲戚一场, 何必你佛祖菩萨来糊弄我们。”

宝钗素来宽厚, 并不气恼, 只是关心道:“东北匪患猖獗, 你在此数月,可曾遭遇什么危险?”

宝玉道:“《妙法莲华经》有云:或值怨贼绕, 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 咸即起慈心。我有菩萨保佑,自会逢凶化吉。”

他注意到宝钗提及匪患时神色微变, 遂反问道:“宝姐姐来东北多久了?怎么知道此地强盗甚多?”

姐妹们将她们来东北这些日子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宝玉闻言, 忍不住冷汗涟涟, 暗道侥幸。

他用袖子拭去额头上的汗, 道:“贫僧无能,唯有在佛前诵经祈福,盼你们早日平安返回辽阳。”辽阳城内繁华, 又有宝钗的伙计照应, 应该再无大碍了。

湘云生性喜聚不喜散, 恨不得姐妹们长长久久在一处,永不分离。所以,她每次见了各家夫人,或将贾家挂在嘴边,或表现得十分跳脱,生怕对方看上自己。

毕竟嫁作人妇,不如当姑娘时自在,不能经常同姐妹们来往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大侦探裘智》 90-100(第9/20页)

今日与宝玉重逢,湘云想起二人幼时同吃、同玩的情景,心生万般不舍。

湘云拽着宝玉的衣袖,眼中满含恳求:“二哥哥,你跟我们一起回京,找个寺庙挂单。”

宝玉摇头,坚定道:“我已立誓云游苦修。”

湘云闻言,面露失望之色。

贾环偷盗家中财物,打伤兄长,和赵姨娘一起被刺配西南,这辈子回京无望。探春只剩这么一个兄弟了,听他说要云游,心下大痛,不由掩面啜涕。

宝钗知道黛玉和宝玉的情分与旁人不同,宝玉今日现身,定是有话单独对黛玉说。宝钗善解人意道:“车上还有些吃食,我去取来,大家吃些东西。”

湘云明白宝钗的意思,接口道:“我去喂马。”

迎春心领神会,一手拉着大姐儿,一手挽着探春,往殿外走去。大殿之中,只剩黛玉和宝玉二人。

宝玉垂着眼帘,避开黛玉的目光,黛玉亦是沉默以对。

“老爷和凤姐姐那边,还请妹妹代为转达,我一切安好,无需挂念。”宝玉率先开口,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黛玉点头道:“你放心吧。”

二人再次陷入沉默。过了片刻,宝玉长叹一声,道:“听袭人姐姐提起,你初到贾家那日,被我惹得哭了一场,今日给妹妹赔礼了。”

黛玉不知宝玉怎么突然提起往事,勉强一笑道:“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还提它作甚,我都不记得了。”

宝玉仍低着头,黛玉看不清他的脸色,只听他低声道:“妹妹体弱,忧思伤身,切莫再落泪了。”

黛玉似是想到了什么趣事,觉得有些好笑,忍不住嘴角上扬:“说来也怪,看别人都还好,就是见了你,心里总觉得酸酸的,莫不是前世的孽缘。”

宝玉眉心一动,语气却异常平静:“我尘缘已断,前世今生皆成过往云烟。妹妹与我,即便有过什么缘分,如今已烟消云散,两不相欠。”

黛玉听宝玉语气冷漠,若是以往少不得要与他怄气,哭上一场,但今日听了宝玉的话,心中只觉一松,身体瞬间轻快了不少。仿佛原先有座大山一直压在身上,现在被人移走了。

黛玉感觉宝玉今天说话神神叨叨,说不出来的怪异。不知怎的,突然想到了之前在《喻世明言》里看过的一则故事,范巨卿自刎后,以魂魄赴约。

宝玉似乎猜到黛玉所想,叹道:“妹妹放心,我是人非鬼,便算是鬼,也无害人之心。况且妹妹现在身手不凡,无需怕我。”

黛玉闻言,忍俊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我的功夫又不是跟钟馗学的,杀强盗可以,哪能对付鬼呢。”

宝玉面上一直淡淡的,听了黛玉的话,也露出一丝笑意。

宝玉看向黛玉,柔声道:“女子立世本就艰难,还总有禄蠹蠢材编出一套说辞,禁锢女子的言行举止。妹妹练武,不仅能保自己平安,更是为民除害,此乃大善之举,无需在意世人眼光。”

黛玉昨日虽然未动手,但看着满地尸骸,心里总过不去这个坎。今日听了宝玉的话,似有所悟,难道匪徒来了自己要引颈受戮,或是留他们性命继续祸害无辜。

黛玉微微一笑,宝玉是人也好,是鬼也罢,比以往更加体贴入微了,反倒是自己着了相。

突然,黛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预感,颤声问道:“你要走了?”

宝玉双手合十,说道:“妹妹珍重。我会日日念经为老爷、太太消罪,也会替姐妹们祈福,求佛祖保佑你们一生喜乐。”

黛玉往日喜散不喜聚,但心里清楚二人今日一别,再无相见之日,不由动容,眼眶一红,低声道:“你也保重。”

宝玉微不可察地点点头,快步出了大殿。

黛玉靠在门上,望着天上的白云,耳边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云卷云舒,鸟儿振翅飞上青天,她和宝玉就如同这天上的云、空中的鸟,终究要各自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

宝钗几人回到大殿,环顾四周,只见黛玉一人。

探春奇道:“宝玉去哪了,没看到他出去啊。”

她们一直在山门外,并未看到宝玉的身影。

黛玉一怔,强笑道:“谁知道呢,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没准从后门走了。”

湘云得知宝玉离开,心中不免泛起一丝失落,不过如今姐姐妹妹们聚在一起,片刻就将宝玉忘到了脑后。

她挽着黛玉的胳膊,打趣道:“林姐姐真是长大了,从前一见宝玉便生闷气,说不过两句就开始抹泪。如今他走了,你反倒不哭了。”

黛玉抿嘴一笑,道:“我看宝玉神色平和,可见他出家后过得不错,何况现在没人逼他读书上进了,我只有替他开心的份,怎会哭哭啼啼。”

宝钗在一旁点头赞同:“宝兄弟求仁得仁,实属不易,我只愿他往后能平安顺遂。”

一行人进入辽阳,之后一路无事,平安回到京城。

黛玉下了马车,走在胡同之中,忽觉腰间一紧,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学生抱住了她。黛玉看着女孩的笑脸,也不禁展颜一笑。

小女孩将头埋在黛玉怀里,满心欢喜道:“林老师,你可回来了,我们都好想你啊。”

黛玉为人温柔可亲,教书时轻声细语,从没有半点不耐烦,对学生们十分和善,而且无论寒冬还是酷暑,从未缺堂迟到,可见是真心教她们读书,并未因她们是孤儿有半点轻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学生们自然能感受到黛玉的一片赤诚,因此对她十分尊敬。如今黛玉离开三个月,学生们天天盼着她回来。

久别重逢,小女孩更是依恋不已,抱着黛玉不肯撒手。

黛玉心里也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学生,她轻抚着女孩的发丝,温柔笑道:“老师明天就回去了,继续给你们上课。”

回到家中,香菱听宝钗说了路上的凶险,非但没有丝毫惧色,反而心生向往,遗憾道:“可惜我没能同行,不能亲眼看到你们英姿飒爽的样子。”

湘云豪迈地揽过香菱的肩,昂首道:“这有什么,我将来要做一个行侠仗义的大侠,你跟着我走,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湘云初战大捷,如今心中有豪情万千,恨不得立刻走遍海角天涯,除尽世间恶人。不过她也知道,自己只练了一年的武艺,对付散兵游勇没问题,若遇到了高手,定然不敌。

她暗自下定决心,再苦练五年的功夫,以保万无一失。

香菱闻言,笑靥如花:“那我就跟着史姑娘,一起闯荡江湖去。”

黛玉望着香菱,心中浮想联翩。若香菱自幼练功,虽说打不过成人,至少有些反抗能力,或咬、或踢、或打,没准引起路人的注意,将她从拐子手里救出。哪像如今飘零十几年,连自己的身世都不记得了。

黛玉暗暗决定,以后不光要教女童们读书,更要传授她们武艺,最起码要有自保的能力。

众人从宁古塔回京,贾敬的案子已经尘埃落定,单采生折割这一罪名就够他死上好几回的了,何况还查出了别的罪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今天也不受待见 查无实据 越爱越寂寞 皇上别闹 迪奥先生 失忆了别闹 如果能够挽回 逆爱 步步高升 鲜满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