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豪商》 100-110(第1/16页)
第101章
竟然是童家人!明月又惊又喜。
细想想,也不算意外,西湖对附近的住户们而言等同后花园,天长日久的,遇到亦在情理之中。
对方自报家门,明月便不好隐瞒,“我便是明园的主人,姓江。”
顿了顿,还是补充道:“是个丝绸商人。”
根据过去几个月童老爷子的反应来看,他老人家是不大愿意与商人往来的,这位童公子得他言传身教,只怕也是一般。
此事瞒不住,与其后面看他突然变脸,吃些冷言冷语,还不如现在就表明身份,能聊便聊,聊不成立刻一拍两散,也不至于劳心费力。
“原来是明园,”童琪英眼前一亮,“前段日子我回家时便听说贵园易主,新房主似乎很年轻,今日方知所言非虚。”
咦,他似乎没多少敌意?明月有点高兴,谦虚道:“一时侥幸,都是各行朋友们照应。”
童琪英对明园所知不多,此时听明月言语,终于确定她是主事人,不由越发惊讶,“姑娘切勿妄自菲薄,我虽不在此行中,却也知道谋生不易……”
作为出身名门的秀才公,童琪英出乎意料的随和,说出的话也极中听,明月不自觉跟着放松下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童公子同我见过的其他读书人不大一样,说实话,方才得知你身份,我已随时准备离去,带走满身铜臭。”
前几天她还在西湖边上对付了几个酸儒呢!
童琪英跟着笑起来,“凡事不好一概而论,正如官有清官,亦有贪官;民有善民,亦有刁民,世人难免也对商人有所偏见。可据我所知,商人之中亦不乏心怀大义者,前些年打仗,边关粮饷告急,不也是各地义商慷慨解囊么?为此官家都曾亲自下旨褒扬……”
听了这番话,明月对读书人的印象顿时焕然一新。
原本她和世上大多数人一样,都对读书人抱有别样的尊敬,可自从开始独立经商,她就遭遇了太多来自读书人的恶意。那些恶意没有任何出处,仅仅是因为她商人的身份。
迄今为止,也只有常夫人夫妻对她是不带一丝偏见的公平的尊重。
明月自认不是甚么逆来顺受的种子,可以受苦受累受难,却绝不能受委屈,于是渐渐地,她对读书人也开始心怀偏见:
你们读书、科举、升官发财又不是孝顺我,既然瞧不起我,我也瞧不起你们!
可现在?
童琪英甚至主动问:“那么我该称呼你江姑娘呢,还是江老板?如有冒犯,请勿介怀。”
许多商人都很看重称谓,却也有不少人对此意外敏感,觉得对方称呼“老板”,是在讥讽他商人的身份。
明月甚至有点受宠若惊,“都好。”
她就是这么吃软不吃硬。
不,应该说他人的善意和恶意,其实非常明显。
当年沈云来在明月称呼他“小沈掌柜”的前提下,故意模糊她的身份而称呼“姑娘”,明月便很不舒服,可现在童琪英把一切问题都摆到明面上,主动t征求她的意见,本身就是一种尊重。
当一个人不尊重你时,称呼便是争取尊重的手段;
而当一个人足够尊重你时,称呼就只是一个称呼。
童琪英就笑了。
眼前的姑娘落落大方,显然并不因为商人的身份而自卑,那么,他有答案了。
“江老板。”
在保持了对彼此职业的最起码尊重后,两个年轻人的交谈出奇融洽。
童琪英幼年时,童老爷子尚未还乡,一直在外地赴任,他是跟着父母长大的。后来父亲中了进士,进京待选,祖父告老,他便过来同祖父一起生活,顺便应考。
中秀才后,童琪英便外出游学去了,见识颇广,而明月本人也是常年东奔西走,哪怕学识方面逊色,所知所见却未必比他少。
两个聪明人说了自己擅长的,又从对方口中听到了自己不擅长的,近乎全然陌生的故事,均觉受益匪浅。
雨停时,两人还有些意犹未尽。
随从上前低声耳语,童琪英起身告辞,“江老板,雨停了,真是抱歉。”
店主老太太拎着几个麻绳吊着的纸包过来,童琪英的随从上前接了。
明月起身还礼,送到门口。
雨停了,天却未晴,仍有大团大团乌压压的云彩挨挨挤挤,乌篷船刺破平静的湖面,留下一道水痕,渐渐远去。
“方才食肆中的事情,不必告诉祖父。”童琪英看着桌上的纸包,淡淡道。
“可是……”两个随从面面相觑,“可是在外待了这样久,老太爷定会过问。”
“问了就要说么?”童琪英抬眼看他,微笑起来,“记住你们是我的奴才,而不是童家的。”
那几人身体一僵,忙道:“是,小的们糊涂了。”
童琪英笑笑,没再说话。
“公子,”其中一个大着胆子说,“自古无商不奸,我听闻方才那女子十来岁就在外打拼,心机手段不容小觑,今日或许不是偶遇。”
公子尚未婚配,多少人都盯着呢。
童琪英看他一眼,他便瑟缩着低下头去,“小的僭越了。”
其实童琪英最初也这么想过,可再一想,今日出门是他临时起意,雨势变大更非人力能及,去孤山避雨也是临时做的决定……
若对方真的是步步筹谋,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童家有人被收买了。
但,可能吗?
“以前总听人说什么翩翩佳公子,”回去的路上,明月还在感慨,“以往我总不信,读书的负心汉、真小人见了不少,哪里有多少佳公子?如今看来,终究是我见识少了。对吧,二碗?”
雨后空气分外清爽,几个深呼吸下来,五脏六腑都被涤荡过一般。
二碗嘿嘿笑,“好人。”
没冲我翻白眼,好人。
苏小郎忍不住泼冷水,“东家,你们今儿才是头回见,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呐,没准儿是装出来的伪君子呢!”
明月白他一眼,无奈道:“你也够刁钻的,之前见不到好的,你骂书生们小肚鸡肠,如今见到好的,又说人家是伪君子,合着怎么都不对?”
苏小郎说不过她,又不敢太过反驳,只好气鼓鼓嘟囔几句。
明月想了想,又说:“当然,外人面前的举止未必就是真心……”
见苏小郎眼睛一亮要说话,明月抢道:“就说我吧,遇到过那么多难缠的客人和陌生人,哪个不在心里骂几句?可面上该笑还得笑。”
她对童家和童琪英本人皆无所求,并不在乎对方是否言行合一,不过是住在附近的邻居罢了,能维持表面平和就够了。
难不成非要童琪英拿鼻孔看人、冷嘲热讽才觉得舒坦?
她又没有特殊癖好!
苏小郎无言以对。
回到明园后,明月便迫不及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豪商》 100-110(第2/16页)
地将方才的经历说了,春枝啧啧称奇,“真是羊群里蹦出头活驴来,也算歹竹出好笋了!”
雨停了,屋顶上的水却未流干,正顺着瓦缝滴滴答答坠落,落入下面靠墙的青石缸中,叮咚有声。
明月被她逗乐了,“哎,不要这样说,童老爷子也没对你我怎样。”
说得好像童老爷子罪大恶极一样。
春枝哼哼两声,“他是不屑于同咱们打交道,唯恐失了身份,所以才没怎样。”
无视的本身就是一种轻视。
她当然没有资格要求对方一定同自家来往,但童老爷子那种满到溢出来的上位者的傲慢和避之不及,仍让她心中不快。
别说你只是个卸任的官儿,就算是在任的又如何?
我们不曾有求于你,也不曾杀人放火、违法乱纪,豁出命去凭本事挣钱,每一文每一两都干干净净,你凭什么瞧不起?
说得难听点,当官的一年俸禄才多少?真买得起恁大的园子?
东家赚来的每一文钱都经得起盘查,可童家?未必吧!
春枝说的是实话,明月就不吱声了,洗了手脸去屏风后换衣服。
春枝越说越来气,“您救了我和七娘,还养活了那么多无家可归的姑娘,盘活了若干桑园、蚕户,大家都跟着过上好日子,依我说,这是功德无量,比整天只知道什么之乎者也、仁义道德的文人墨客强得多!”
外人骂她倒罢了,可她独独见不得东家受委屈。
东家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东家!
换了衣裳的明月噗嗤一笑,从屏风后面转出来,过去抱了抱她,“好啦,我知道你为我鸣不平,可嘴长在别人身上,哪管得了那许多?”
见春枝仍愤愤不平,明月笑道:“便如此刻,咱们不也在背后痛骂那些读书人么?他们也管不了!”
春枝咂巴下嘴儿,突然笑了,“这么一想,倒也痛快。”
第102章
明月开始频频遇到童琪英。
他几乎每天都会出门,有时会友,有时爬山,有时什么都不做,只任乌篷船漂在西湖上,他坐在里面静静地读书、抚琴、下棋、作画。
西湖很大,但童家和明园却在同一个方向,所以两人时常遇到,彼此点个头,就当打招呼了。
当再次邂逅在孤山食肆时,明月信守承诺,请了童琪英一顿,并忍不住问:“童公子,你怎么会那么多技巧呢?”
琴棋书画,似乎无所不精,简直像个神仙!
“江老板过誉了,”童琪英没有过分自谦,想了下才温和地说,“其实只要任何一个人从三四岁就开始学习这些,十多年下来总会有所得。”
“那也要看天分吧。”明月笑道。
童琪英莞尔,不着痕迹转移话题,“不过托祖宗荫庇罢了,外面多的是人强过我无数倍。似江老板这般白手起家才令人敬佩,江老板,经商有趣吗?”
若旁人来问,明月一定会认为他在讥讽自己,但童琪英的眼中惟有满满的好奇和求证。
他真的只是单纯想知道。
明月突然有点不好意思,“有趣么,确实很有趣,只是跟童公子您的生活比起来,未免有些上不了台面。”
底层商人的生活是被汗水和鲜血充斥的,各样卑鄙无耻的手段层出不穷,作为自己的第一个读书人朋友,童琪英听了会怎么想呢?
“抱歉。”童琪英忽然说。
“哎?”明月一愣,“为什么道歉?”
“我只是一时好奇,”童琪英歉然道,“江老板不必在意。”
她一个人走来,一定很不容易,也许有许多难言之隐吧,自己这样问,实在太冒犯了。
“也没什么,”明月骤然放松下来,“其实只是些普通人摸爬滚打的琐事罢了,如果你不觉得无聊,我倒是也想同人说说。”
若童琪英方才坚持要听,明月一定不会说;但偏偏他这样温柔体贴,明月反而觉得,也许讲一讲也没什么不好。
类似的事情明月跟武阳郡主讲过,如今再说,倒也不难。
她喝了两口茶,在脑海中扒拉一通,整理下措辞,捡了点不要紧的经历讲,“说来惭愧……”
童琪英大开眼界。
他竟不知还有这样的人生,这是自己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崭新世界。
游学途中,他也曾被迫露宿荒野,可无一不是风景绝佳之所,且身边有护卫、书童伺候,他什么都不用操心。
他更无法想象,在全然陌生的城镇向陌生人兜售自己的货物是何种感受。
“你不怕么?”童琪英不禁问。
“怕什么呢?”明月笑笑,“很少有人会因为不想买货而打人的,最多说几句不中听的,打发叫花子一样撵走罢了。”
打发叫花子……童琪英的眉头皱起来,心里忽然疙疙瘩瘩的不舒服。
有点难过。
“童公子,”明月忽而一笑,“你这样好的出身、才学和样貌,一定没有被人t拒绝过吧?”
出身名门,家境富裕,而偏偏世上绝大多数难题都可以借助人脉和钱财解决。
童琪英微怔。
他确实从未尝过被拒绝的滋味。
明月点点头,“挺好的。”
一帆风顺的日子是怎样的呢?
她也有点好奇,有点羡慕。
“被人拒绝,”童琪英斟酌着言辞,“很难过吧?”
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个傻问题,奈何覆水难收,“抱歉……”
“世上很少有人不被拒绝的,”明月坦然道,“习惯就好,讨生活嘛,在所难免。”
习惯令人难过的事情,本身就很令人难过。
童琪英没说话。
“童公子,”一个白白净净的漂亮公子哥儿突然露出黯然的神色,明月觉得很不好,于是决定逗一逗他,“快让我付账!”
童琪英微微睁大了眼睛,下意识说:“其实我来也可以的……”
“快说!”明月第一次这样强硬。
“啊?”童琪英来不及多想就按照她的话做,“江老板,请付账……”
我在干什么呀!
“我不!”明月骤然板起脸。
童琪英:“……”
他的脸上首次出现了近乎茫然的神情,显然没回过神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付账是他的习惯,但江老板一开始说要做东,我答应了,现在她突然又让我说,我说了,结果又反悔……
“啊!”童琪英后知后觉地回过神来,跟着明月一起笑起来。
好吧,我被拒绝了。
虽然有点怪怪的,但感觉很新奇。
还不错!
这种新奇的体验让童琪英回家后都沉浸在微妙的情绪中,引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豪商》 100-110(第3/16页)
童老爷子悄悄问他的随从,“今天做什么了,见了什么人?”
孙儿似乎比平时活泼了点,高兴了点。
被警告过的随从深埋着头,顺嘴胡扯,“小的不知,只隐约听少爷说什么似有所悟。”
悟?
悟好啊,童老爷子放下心来,眉目柔和,“你们是跟着他的人,要提醒他不要太劳累,厨房里熬了银耳莲子羹,看着他喝完再睡。”
接下来的几天,明月和童琪英频频见面,相互交换着过去的见闻。
说得多了,童琪英便有些赧然:游学前他的人生实在太过乏味,日复一日……
他已经找不出多少可以交换的故事了。
然而慷慨的江老板却表示,“你可以教我下棋呀。”
童琪英答应了。
他发现明月学得很快,规则一说就会,技巧一点就透,不由夸赞道:“江老板,你当真胸有丘壑。”
不够聪明、豁达的人是下不好棋的。
字如其人,其实下棋也是一样,人的性格会不知不觉感染到棋风,心胸狭隘之辈擅布诡棋,豪爽仗义之人更喜欢直来直往……
眼前的江老板刚上手,棋风尚显稚嫩,异常大胆,但显然每一步都有过思考,不是乱下,就说明她是一个非常有主见有想法的姑娘。
想来也是,若非如此,她也住不进明园。
五月十七,明月接到薛掌柜的帖子,说有事相商。
“明儿一早你去孤山食肆传话,”不能跟朋友玩耍,明月有点失落,不过终究还是大事要紧,“托我致歉。”
十八日出门时没下雨,但明月依旧带了伞。
每到一年中的这几个月,江南的雨就像极了小孩儿的脸,说哭就哭,说下就下。
薛掌柜和明月在翠峰茶楼碰头,正是钱太太家的产业。
见她来,管事的亲自过来问好,又叫人上最好的茶、最可口的点心。
“外面人多杂乱,”管事的热情地说,“不如去楼上阁儿里,雅致又清净。”
楼上雅阁确实清净,临窗风景也好,但薛掌柜却全然没有赏景的心情,“外头出了流霞染的假货了。”
世人逐利,看什么赚钱便一窝蜂效仿,假货不可避免。
之前明月所做霞染三类,也未能幸免。
但流霞染比霞染更难仿制,因为除了染色之外,胚布所用细纱也是独一份的,与市面上的大货并不相同。
明月对此并不意外,“今年才出现,已算难得了。”
当时的霞染几个月就有仿品了,流霞染却因胚布难得、染后僵硬而拖到次年,她竟然有点知足?
“亏你还笑得出,”薛掌柜白她一眼,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纱,没好气道,“你自己看看。”
明月伸手接了,抖开细看。
胚布比流霞染的粗糙多了,蚕丝用量大约只有四成,所以孔洞大,经纬结合也不够紧致,轻轻拉扯之下就会变形。
流霞染不会,流霞染的胚布极其紧密,最多只会勾丝,却很难变形。
再看染色,明月挑了挑眉毛,“倒有些功底,不过仍难掩僵硬死板……唔,这配色和走向,瞧着有些眼熟。”
“我觉得,跟去岁一批霞染的仿冒出自同一人之手!”薛掌柜咬牙切齿道,“你我能看出不好,是因为见过正品,可外头那些人不知道啊!这起子小人竟在外叫嚣自己才是真李逵,不知多少人上当呢。回头买了家去,又不耐穿,败坏的还是你我的名声!”
仿货不少,但余者不足为惧,惟有这家防得最像,危害最大。
“有结果了?”明月知道她不会什么结果都没有就来找自己。
薛掌柜点头,压低声音道:“我叫下面的人打听了,似乎就在城外。”
明月简直被气笑了,“这是打量着灯下黑,欺负到头上来了?”
“那些人很刁钻,送货进城前先去别处转一转,叫人以为是外地来的。”薛掌柜恨得牙根儿痒痒,“这样的货一匹只要十五两,可你看看那胚布和染料,本钱才多少?世人愚昧,不辨真伪,竟卖得很好!”
她曾去售卖的几家店铺质问过,奈何对方并不配合,还说“这分明是两样货”“我们只管卖货,不管出处,只要不是偷的抢的,衙门都不管”……
“仿品泛滥,确实令人头痛,”明月神色凝重,“这几年朝廷虽然重视起来,可也只管书籍盗印,别的行当依旧和稀泥。”【注】
出了这样的事,要么自认倒霉,要么自行解决。
“纱还能卖好几个月呢,这回一定不能放任不管,必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薛掌柜眼中划过一抹狠色,“咱们开路,没得叫他们在后面捡便宜!可再一再二,绝不能再三再四!若一回回叫他们尝到甜头,日后就永远都甩不开了!”
明月心头一跳,“你打算怎么办?”
薛掌柜反问:“你呢?”
明月略一沉吟,“利字当头,谈判绝无可能。你我最好不要露面,不然就是明晃晃的靶子和把柄……”
到了这一步,必定无法善了,接下来的许多细节可能都见不得光,所以她们一定不能走到明处。
染色布,关键是染色,而恰恰明月认识这一带最大的染料商人之一。
双方是合作关系,仿品流霞染泛滥,庞管事定然也火冒三丈,或许可以让他尝试把控源头染料供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没有最关键的染料,凭他有天大本事也翻不出花来。
薛掌柜却不大赞同,“此计光明磊落,任谁来了都拿不住把柄,只是太过高风亮节,未必能行。江南一带交通便捷,各处互通有无,你说的那人买卖再大,还能一手遮天不成?纵然在本地是个霸王,若防染那批人豁出去,从外地进货,或是干脆变个花色,又如何?”
明月也想到了这种可能。
当初江平背叛,她不就是远赴扬州紧急采买的么?
况且庞管事名声不大好,如今看这假货所产不少,对普通染料商人而言也算大买卖了,商人重利,怎么会因一位声名狼藉的同行的劝阻而轻易放弃!——
作者有话说:还是18:00二更哈![熊猫头]
【注】北宋是有专门的关于盗版书籍惩戒规定的法律条文的哈,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比较困难,至于其他行当,明确的规定并不多。
第103章
有点麻烦。
那么,放过?忍耐?
开什么玩笑!
必须得给对方来一下狠的,叫他们知道怕,以后不敢轻易捡便宜。
可正如薛掌柜所言,该怎么做呢?
织造业不同于印刷,远没有后者那般洋溢的读书人的体面,只要仿造者不偷税漏税,朝廷是不会管的。
到了这一步,什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不要想,没戏,最简单粗暴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摧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豪商》 100-110(第4/16页)
又下雨了,滴滴答答叫人心烦。
薛掌柜自顾自倒了杯茶,余光瞥见桌角不知什么时候爬上来一只蚂蚁,顺手就将滚烫的茶水t浇上去,那蚂蚁瞬间蜷缩、抽搐、不动了。
“小作坊比蚂蚁硬不了多少,如今正是开工的时候,本钱都压在里头……”
看着外面迅速打湿的地皮,明月说:“先找到贼窝,看看究竟什么情形才好对症下药,如今一切未明,咱们在这里瞎琢磨也无用。”
是啊,仿冒流霞染绝非易事,从纺织到染布,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只要其中一环断了……很多时候,从日进斗金到负债累累,只是眨眼的事。
当初江平染料作假,明月面临高达近三千两的损失还在其次,关键是染料接续不上!
而徐掌柜和湖州那边的胚布单子都下了,丝农、织坊都等着要银子,但凡她人脉不够广、家底不够厚,那一次就栽了!
她曾有京城奇遇,累银数十万,经得起几次波澜,可那该死的仿冒者的作坊呢?
会这样幸运么?
薛掌柜点点头,“也好。”
明月问:“知道城外具体哪里么?”
薛掌柜摇头,“如今只知道大体方位,可那一带地处多城、乡交界处,鱼龙混杂颇为混乱,更多有大小不等的织户、染坊并各色场子……”
“换个法子呢?”明月想了下,“扮作买家接头,顺藤摸瓜。”
“试过了,”薛掌柜摆摆手,“对方大约做贼心虚,很是警惕,只做熟客,我撒了两次饵都不上钩,怕打草惊蛇,便没再试。”
仿品价格偏低,主要做外地的中等买卖,经常更换交货地点,交割完毕立刻散开,如果不能提前埋伏,根本抓不住!
“这样,”明月快刀斩乱麻,“你我各出两个得力的人,先去摸清底细再说。”
如今她们手底下都有不少人,各出两个看似多此一举,实则是打从最初就做出了“有事一起扛”的无声承诺。
同时,也可以相互监督,防止一方过于激进。
薛掌柜迅速领会到了明月的意思,唤来心腹,如此这般交代起来。
主意已定,明月立刻吩咐二碗赶往染坊,“让吴冰夫妻带好家伙,在东城门汇合,这几天你先留在染坊补缺,听梁鱼调遣。”
此事需得信得过的人去办,但很可能涉及一些不那么光彩的手段,苏小郎也好,梁鱼也罢,都属于人品比较端正的一类人,真到关键时刻,且不说下不下得去手,更有可能对作为东家的明月产生某方面的动摇。
这是明月不愿看到的。
至于资历稍逊一筹的夏生和二碗,都属于不长于变通的,并不适合此类需要隐藏行踪的探听类活计。
吴冰夫妻则不同。
虽然梁鱼说他们“洗心革面”,但从当初亲手折磨入侵者一事可知其本性难移,说得难听点,那两口子不是什么好人,只要后半生有靠,完全不介意做点脏活儿。
而现在,明月就想干脏活儿。
所幸如今人手还算充足,临时让二碗过去一换二,倒也无妨。
安排完毕,明月和薛掌柜这才真的有心情品茶、赏景。
“说到货,”薛掌柜很是高兴,“去岁从我这里拿过星空螺钿染的一个大客这回提前放了话,七月中旬之前要两百匹,你可拿得出?”
若在以前,明月肯定拿不出,但自从有了老楚头,螺钿便不再是束缚。
星空染的胚布和霞染通用,普通厚度的湖丝即可,已如今她和徐掌柜合作的作坊来看,日夜不休,月产千匹不成问题。
而染坊那边也扩建了,多了两个大染池,地方又宽敞,朱杏可以尽情释放。
“没问题,霞染不要么?”
“前两年中秋走货最多的就是霞染,”薛掌柜笑道,“今年星空多些。”
说到中秋,自然免不了送礼,明月倒想起一事,“薛姐姐,你阅历比我足,有个事儿你帮我琢磨琢磨。”
“说来听听。”薛掌柜很喜欢凑热闹,当即将身体往她那边倾斜,摆出一副侧耳倾听的姿态。
“做咱们这行的,少不了跟各地衙门打交道,”明月斟酌着说,“年初有个认识几年的官儿说想跟我做朋友呢!”
话音未落,薛掌柜脱口而出,“想要钱了。”
当官的只会眼高于顶,怎会屈尊降贵跟商人做朋友!
“对吧?!”明月顿觉找到知己,“我也是这么想的,可他不明着说,端午节我便比着惯例多添了一分送去,结果他竟辗转找人退回来,说什么朋友不是这样做的。”
薛掌柜不假思索道:“这是嫌礼轻了,说反话呢!”
听听,“朋友不是这么做的”,换言之,“你什么身份,也配和我做朋友?”
明月叹了口气,“最初我也是这样想的,让人找机会探了探口风,不曾想,他竟有些恼了……”
她让春枝趁着从码头走货的空,背着人悄悄提了一嘴,意思是您到底想要什么,何必扭捏?
要多少银子,好歹给个数!不然我们哪里猜得准?多了少了的,都不痛快。
但据春枝说:“脸色黑得跟能拧出水来似的,脸拉得老长,怪吓人的。”
真不像装的。
竟然是这样吗?
薛掌柜眨了眨眼,提出另一种可能,“会不会,他真想同你做朋友呢?”
明月摸摸下巴,“二者并不冲突吧?”
非亲非故的,谁会突然想做朋友呢?便是如今她的这些朋友,无一不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那倒也是。”薛掌柜啧了声,突然双眼微眯,神色古怪地看着她,“那官儿几岁?可有家眷?说要做朋友之前,可有过什么异常举动?”
“哎?”明月一时没回过神来,就见薛掌柜意味深长道,“傻姑娘,人家未必是真想同你做朋友,而是……”
“而是什么?”
“而是馋你的身子!”
“噗!”明月一口茶喷出漫天花,目瞪口呆。
不会吧?
没听说卞慈有这个癖好啊!
“可他比我大好几岁呢,说不定孩子都有几个了。”明月皱眉,很是不快。
“傻姑娘,”薛掌柜莞尔,欠身拧了拧她的腮,漫不经心道,“当官的都是坏坯子,别怪我说话难听,他们怎会真光明正大娶商女过门?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三妻四妾实属寻常,你年轻能干,人又伶俐,又无兄弟姐妹,挣下的都是自己的,谁不喜欢?”
“我连要不要嫁人都没想好呢,才不要为人妾室!”明月斩钉截铁道。
“你可别以为我在开玩笑,”薛掌柜举起双手,对着昏暗的天欣赏自己笋尖般的双手,“男人呐,都是下贱坯子,明明最喜欢温柔小意的女人,却偏爱驯服烈马……”
明月没说话,大脑飞速运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豪商》 100-110(第5/16页)
如果卞慈真的有那般龌龊心思,我该怎么办呢?
民不与官斗,商更低人一等,若他要来硬的,硬刚是不成的。稍有不慎,如今奋斗得来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哪怕不为自己,我也要替七娘她们想想,好不容易玩儿命挣来的窝,怎可拱手他人!
智斗?
不,在权力面前,任何花招都无用,耍小聪明只能死得更快。
对了,权力,要抗衡权力,就要引入更强大的权力!
武阳郡主!
是的,我为武阳郡主办事!
他卞慈再厉害,不也只是从五品的虚职么?还能压得过皇亲国戚?
想到武阳郡主后,明月像汲取到力量般迅速平静下来——
作者有话说:论话不说明白的越走越偏……
第104章
见明月面色凝重,薛掌柜拍拍她的手,以一种说不清是安慰还是怎样的语气说:“这种事情很常见,不光女商人,许多男人也是如此……”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没有完全的公平,你遇到的不可能永远都是善意,更会掺杂着各种恶意。
掌握权势的人会滋生出征服欲,这再寻常不过,他们或许有少得可怜的真心,但大多只图一时新鲜。其实只要小心应对,未必不能化危为机。
与薛掌柜分开后,明月开始认真思考和卞慈的关系。
在此之前,她从未往男女之情方面想过,可今天薛掌柜这么说了……
卞慈是否真的对自己怀有男女之情?
这无疑是最关键的。
如果没有,一切照旧。
如果有……对我而言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否可以加以利用?
自古官商有别,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作为商人的自己都处于绝对劣势,最好不要硬碰硬。
但武阳郡主的存在确实给了明月极大的底气。
身为皇亲国戚的武阳郡主有天生的优势,只要当今一日不死,对她的宠爱一日不减,任何派系的官员都不会想与她为敌。
甚至根本不必武阳郡主亲自出手,只要对手确认明月真的与武阳郡主有来往,就足够了。
没人愿意为了一个t商人而开罪一位备受恩宠的郡主。
反复确认自己有退路后,明月就不那么紧绷了。
是啊,有武阳郡主做靠山,谁吃亏还不一定呢!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
直接问当然是最方便的,可询问的瞬间,眼下难得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双方再也回不去从前:
若卞慈并无私欲,就显得明月自作多情,无缘无故把人往龌龊里想,想必很难有官员不在乎这点,平白结仇;
若卞慈真的有私情,那么一切摆到明面上之后,明月就必须做出回答……
雨还在下,明月将体内的浊气缓缓吐出,又深深地吸了一口,头脑清明许多。
那么,可能出现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卞慈心怀不轨,自己搬出武阳郡主这尊大佛压制,双方关系恶化,对方觉得失了颜面,固然不敢在明面上报复,却极有可能在走码头发货时找借口刁难。
京城那条线是锦鸿自己走货,明月不用管;薛掌柜和扬州都近,大不了都改陆路;唯独固县……也可以先走陆路,出了两浙路水司衙门控制后再转水路。
捋清楚一切后,明月觉得这样的结果完全可以承受。
而且卞慈这几年风头不小,固然立功,只怕也会树敌……
好了,没问题!
明月重新变得轻快起来。
五天后,吴冰回来复命,“东家,找到了,就在城郊王家村,村口有两棵大樟树的那家,原本就是个小织坊,后来那家的儿子出去学了染布手艺,回来做了当家的,这三五年间也学着染起来卖,市面上什么卖得好就仿什么,如今就仿流霞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