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5(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画像破案成了警界瑰宝[刑侦]》 30-35(第1/12页)
第31章 第 31 章 犯罪侧写。
我想成为她?李疏梅仿佛明白了一些, 但又无法真正理解,也许人心真的让人无法参透。
李疏梅曾经有个疑问,崔锐为何要为姜琴玉画完星空, 她一直以为崔锐对姜琴玉只不过是随便玩玩。
直到她听到这句话, “我见她完全是因为喜欢她, 只要她愿意, 以后可以一直包养她。”
她觉得崔锐对姜琴玉可能不仅仅是生理需求上的喜欢。她能想象崔锐在画这幅画时的兴奋感, 姜琴玉对星空十分热爱, 而他本人也喜欢星空, 在他办公室里就挂着那幅画。
占有姜琴玉, 是他生理和心理上获得的双重满足。
她想起姜琴玉的同学阮钰的证词,阮钰说,崔锐经常会手把手教学生画画,姜琴玉上了两年成教, 曾经她为了追求梦想,一定对崔锐是崇拜的, 因为崔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君子。
她一定频频请教过崔锐,星空的画法, 那种青春执着的热爱, 崔锐看在眼里,也加深了对她的占有欲。
而顾笙呢, 她从小就受到了偏见,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多余的那个,她从没有安全感。
她认为弟弟占有了她的一切,她不喜欢弟弟,痛恨弟弟,故意将他带到深水区, 在弟弟落水后,拼命喊姐姐救命的时候,她忽然明白,她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弟弟才是她最亲的人,她跳下水救他,却无济于事。
从弟弟去世,所有人责备她害死弟弟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失去了意义,那不仅仅是备受指责带来的痛苦,还有失去弟弟的悔恨。
她变得越来越冷血,她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爱,上了高中以后,她被同学霸凌,被流氓强.暴,被谣言侵蚀。因为黄志军喜欢她,她利用了他。
她中途退学,一定想凭借努力走出牢笼,谁曾想牢笼永远跟随,她去理发店后受到了许多歧视和性骚扰,面临着无法逃脱的局面,她想到了远走高飞,是赚到一大笔钱后永远离开这里,她想到了敲诈理发店客人,实施仙人跳,但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遇到善良的姜琴玉,因为她很善良,什么都相信她,所以成了她利用的工具。
顾笙说一辈子只哭过一回,那就是用蓝色玻璃片看到漩涡星辰的那一刻,那一刻,她才真正意识到,人生远不止眼前的苟且。
她才真正意识到,姜琴玉纯净得让人嫉妒的灵魂,她多么想活成她那样,那样纯粹的样子,纯粹得令人心疼的样子。
她终究为她布下星空图案,她想成为她!
这是审讯后,李疏梅对这件案子的一些思考,或者说是她的犯罪心理侧写。
犯罪心理侧写是刑警必备的素养,通常在刑侦工作进行时,就可以通过犯罪心理侧写推断出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不过李疏梅现在还做不到那么好,她只能通过事后总结来侧写犯罪者。
但她相信在今后,她会做得更好。
审讯结束,已经到了晚上八点钟,走出审讯室的门,李疏梅感觉到轻松了许多,封闭的审讯室很压抑,给人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外面的空气顿时让她清醒了许多,轻松了许多。
费江河说:“紫山,你先送疏梅回家。笔录你尽快整理出来。”
祁紫山满口答应:“好,没问题。”
“我自己打车吧。”李疏梅说。
“没事,路也不远。”
和祁紫山一起回家的路上,李疏梅吹着夜晚的凉风,又陷入了沉思,祁紫山说:“疏梅,你第一次审讯,难免会有不适应的感受,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也是,曾经有个受害者的被害经过让我好几天没缓过神,不过从那以后,人就变得坚强了许多,与其说是坚强,实际上是一种免疫力,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去努力寻找真相,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他缓缓撇头看了她一眼,眼里的光柔和而明亮,“疏梅,你这次特别棒,是你让姜琴玉的真相被大家看到。”
李疏梅很感动,祁紫山的这番话让她心情好了很多,是啊,她当刑警,不就是为了真相,为了受害者的真相,她相信,凭借她的努力,她以后还会让更多的真相大白天下。
不过她也有自知之明,如果不是整个二队的坚持,老费的坚持,她也绝不会看到真相,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她回道:“紫山,谢谢你,是你们一起还原了整个真相。”
祁紫山抿唇一笑,视线又回到了沉默的夜色。
一晚上没吃任何东西,她感觉有点饿,剥了一颗糖,含进嘴里,她又举了一颗,“你要不要吃,我给你剥一颗。”见祁紫山认真开车,她顺便问问。
“不用了谢谢,”祁紫山笑着说,“想不到你也喜欢吃糖果,你知道夏局吧,总喜欢揣着糖,他自己不怎么吃,喜欢给别人吃。”
李疏梅笑了笑,老夏这个习惯说起来也坚持了十几年吧。
她印象里,六岁的时候,刚来到老夏家时,她特别调皮,她喜欢哭也喜欢闹,把家里的沙发和床当成游戏厅,像一只猴子上蹦下跳的,没人捉得住她,一家子都因为她的闹腾而备受折磨。
李新凤作为老师,对孩子们的容忍度已经是足够高的,然而对她,却是愁眉苦脸,虽然如此,但李新凤却还是能耐下心哄她,也在她身上花了大量时间培养感情。
是李新凤无意间发现一件事,小小的疏梅喜欢吃糖果,一旦嘴里含着糖就会安静一些。
发现这个秘密后,夏家安静了许多,夏祖德一个平时口袋里只装手铐手枪的人,竟然养成了每天装几粒糖果的习惯。
回想起来,李疏梅又心酸又幸福,她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糖,也许就是甜味能让人忘记痛苦。
祁紫山见她一直垂着头不说话,只是含着糖像是想什么心思,便问道:“疏梅,你为什么喜欢糖果?”
李疏梅笑了笑:“因为甜呗。”
祁紫山也笑了,却是有些腼腆地望着车窗外,没有回话。
之前和紫山不熟悉,办完一个案子,两人也算是关系不错的同事,李疏梅一直有个疑问留在心间,这时也慢慢张口道:“冒昧问一句,你那个助听器是怎么回事啊?”
他的右耳戴着助听器,刚开始注意到会让人产生好奇,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但李疏梅和他熟悉后,总是想问问原因。
祁紫山缓缓撇头朝她看了一眼,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没事儿,之前一个案子不小心受了伤。”
李疏梅果然没有猜错,如果听力有严重问题,上警校也不太容易,但是工作后受伤则另当别论。
她慢慢“噢”了一声:“所以拿掉以后就完全听不见吗?”
“也不是。”祁紫山微微摇了摇头,“其实还能听到声音,但是受影响,所以戴一只嘛,我出警时开车声音大就听不大清。”
李疏梅明白了,戴在右耳也是有选择的,因为开车时,他的主要听感在右耳。
李疏梅不打算再盘根究底。前面很快出现了熟悉的路口,也快到家了。
车子到达幸福老街外的花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画像破案成了警界瑰宝[刑侦]》 30-35(第2/12页)
路站台,和祁紫山彼此告别,李疏梅熟悉地进入老街,一直走向幸福里小区。
回到家以后,李疏梅只吃了一点点,说是太晚了怕长胖,洗完澡后,她穿着睡衣来到客厅,夏祖德问:“秀秀,这次表现那么好,想不想爸爸在局里表扬你。”
和平时不一样,夏祖德的声音大了许多,好像是故意的。
“不用了吧老夏。”李疏梅坐到沙发,依着老夏的胳膊,不咸不淡地说。
夏祖德放下书,瞥了她眼,“语气不明,心里有想法。”
“我是想你表扬我,但又不想。”她觉得,该表扬的人应该是老费,她轻描淡写地道,“我才刚到二队,还需要继续锻炼。”
“也行吧,以后还有很多机会,我相信女儿会做得更好。”
“谢谢爸爸。”李疏梅甜甜地笑了,“有空表扬表扬老费呢?”
“呵呵,”夏祖德笑了笑,“才刚没几天,就知道旁敲侧击给同事递好话。”
“我这叫递好话?老夏,你欺负人吧……”
“怎么了,欺负女儿了。”李新凤从书房出来,手里还拿着讲义,李新凤晚上要复习讲义,批改作业,她要不是没听见两人大声谈话,绝不会走出来凑这个热闹。
“我敢欺负她,她心里鬼着呢?”夏祖德笑着说。
“老夏你嗓门最大,就怕我听不见?”李新凤走上前,捏了捏李疏梅的鼻子,“秀秀表现好,不很正常,她从小到大,哪次表现不好。”
“李老师,你这就夸大了。”李疏梅握住李新凤白净修长的手,“我从小到大,总是调皮捣蛋,你还总说我将来要讨饭吃。”
李新凤哈哈一笑:“有我在,谁能让你讨饭,乖女儿,妈妈还盼着你将来取代老夏,当局长呢。”
李疏梅嘻嘻一笑,又一本正经地说:“老夏,我是有贼心但没贼胆,我进市局,绝没有和你争局长的想法。你放宽心!”
“噢,那是有别的想法。”夏祖德宠溺地看着她。
李疏梅恍然顿了下,又笑着说:“为人民服务,做爸爸的排头兵!”
“你看,会说话了,长大了。”夏祖德笑着感慨。
“秀秀长大了。”李新凤也欣然说,“真的长大了,表现那么好,妈妈高兴。”
*
第二天早会,是最轻松的一次早会,因顾笙彻底认罪,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黄志军也被逮捕,至今这起“十二具尸块”悬案已然真相大白,可以完美结案了。
对案情做了全面回顾后,曲青川吩咐:“老马,黄志军的口供就交给你了,等他出院,要补充好证据,带他去现场指认,保证他的口供和顾笙是完全一致的。”
“老曲大可放心,后续工作就交给我吧。”
“这次案件终于可以结案了,”曲青川略带感慨说,“说起来,我们经历了一些曲折,但终归找到了对的路。你们每个人都付出了巨大心血,也做出了很多成绩,我会一五一十把大家的功绩呈报上去。”
“这一次我要重点表扬一位同志。”曲青川面带微笑,看向李疏梅,“大家应该都知道,是我们的新同志李疏梅。”
几乎同时,所有人都面带微笑看向她,祁紫山更是竖起了大拇指,眉眼间喜悦不已;费江河的微笑当中透着一股骄傲,更确切地说,他们是名义上的“师徒”,当初是费江河选择了李疏梅,李疏梅也选择了费江河。
马光平笑得更盛,他笑着说:“老曲,在你表扬之前,我得说一句,疏梅,真的是我这么多年从事刑侦工作以来,见过的最上进最用功最优秀的新同志。”
“你的话真的,”费江河笑着摇了摇头,“老马,你是个人才,能把一句话说得很假,但又听得很舒服!”
“哈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
李疏梅更是脸蛋都红了,那种被夸赞的激动让她整个脖子里都像发烧了一样。
她还记得当初来到市局,被所有人不认可,最后是二队慢慢接受了她,不管如何,她现在将这里当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曲青川说:“疏梅的画像是这次破案的关键,如果没有准确的画像,凶手势必会瞒天过海,逃脱法网,这对我们破案难上加难,疏梅的整体表现都很出色。疏梅,今后再接再厉!我们都看好你!”
“我一定会的,谢谢曲队,也谢谢你们!”李疏梅诚挚地感谢,她心里明白,她被表扬,不是因为她表现有多么出色,而是因为她是新人,她需要更多的鼓励。
他们都表现得很优秀,曲队没有提他们的名字,那是因为他们之间都很熟悉,他们不需要格外表扬,因为这些工作都是职责所在,这就是刑警天生的责任。
*
两天后,黄志军的证词录完了,这件案子板上钉钉,宣告结案,和检察院很快做了移交工作,后续就是对顾笙和黄志军的审查起诉和最终审判,面对着他们的是法律应有的惩罚。
案子终于尘埃落定,这段时间,李疏梅能感觉二队的气氛越发轻松了几许,她也顺利参加了一些培训工作,几天后的早会,曲青川忽然提议,有个画展他拿了两张票,想让两个人去看看。
费江河笑道:“老曲,你这情调,还挺浪漫。”
“别瞎说,哪来什么情调。这次画展,小道消息啊,还有不少崔锐的作品。”
提到崔锐,大家都不约而同肃了神情,李疏梅自然知道,曲青川买了两张票是有目的的。
曲青川说:“虽然崔锐遇害,但他的死还是造成了一定社会影响力,现在很多人在讨论他,包括他的作品。所以我想,可以去了解下,这也是对我们这件案子的一些补充。”
李疏梅恍然明白,崔锐死后,确实在社会上引起一些轰动,主要在于他的身份比较特殊,是大学教授,又是知名画家,但他是因为强.奸女学生而遭到杀害,社会讨论层面对他充满责备和讽刺,很多人骂他是人面兽心,他的死似乎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而他的画却被隆重展览,这似乎又是一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崔锐虽然被害,但是他曾也犯罪,道德败坏,按理说,他的画该被大家抵制。
按照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犯罪后,其著作权仍然受到法律保护,除非作品违反了法律或公共利益。
显然崔锐的画现在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被部分人追捧。
“我不太懂,崔锐的画现在还能卖到好价钱?”费江河问。
“这你们就不懂了,”马光平笑道,“正是因为崔锐死了,还涉及强.奸,现在他的画意义就大不一样了,有些人肯定借机发死人财。”
马光平说到了点子上,大家都默默点了点头。曲青川说:“当然我们不是去了解谁要通过这次展览发什么死人财,我们要通过他的画展了解崔锐本人的犯罪心理,简单说是做一次侧写。”
费江河说:“老曲,两张票,有啥好犹豫的,疏梅肯定要去,她懂画,还有紫山,年轻人,看看画展提高下阅历。”
“行,就这么定了。”曲青川点头。
李疏梅和祁紫山互相看了一眼,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画像破案成了警界瑰宝[刑侦]》 30-35(第3/12页)
浅微笑。
第32章 第 32 章 “农药致死?”
周五下午, 费江河提前下了班,只身来到高中学校大门门口,看着从校门口喷薄而出的放学学生, 费江河望眼欲穿, 他在寻找自己的女儿。
蓦然之间, 他看到了那个穿着红色校服, 扎着两个马尾辫的女孩, 乌黑明亮的眼睛如同宝石一般, 她正左右遥望, 寻找来迎接她的人。
费江河激动不已, 连忙快步上前,喊道:“宁宁!”
费安宁回过头,脸上顷刻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老费, 你挺准时。”
“来看宝贝女儿能不准时。”费江河紧紧注视着女儿,他一个大男人, 眼睛里忽然闪现了一丝泪花,隔段时间没见女儿, 每次来见她, 总感觉她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懂事了。
“书包给爸爸。”费江河从她手里拿过书包, “告诉爸爸, 晚上想吃点什么?”
“只想吃爸爸做的面条,鸡蛋肉丝面。”
“行,那回家煮面条给你吃。不过今天爸爸还想多露两手,让你尝尝爸爸真正的手艺。”
“好啊好啊。”
这时,人群里走来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女人, 一手抓住费安宁的手腕。
她语气严肃:“老费,宁宁不能去你那了,要高考了,周末得好好复习,明天还要去补习班。”
费江河瞬间就像被凉水浇灌,整个人都冷落了下来。这个女人是他的前妻宁露娟,离婚后两人商量好,由他每周接女儿回来住一天。
“不是明年才高考,怎么现在就,就复习?”从女儿的脸上他也看到了失望,小嘴撇着,很显然宁宁也想休息一天,他试图说服宁露娟。
“什么叫明年参加高考?你知道所有的孩子从高一就准备高考。”
宁露娟据理力争,在教育女儿方面,费江河自认为心中有愧,他没有发言权,只是女儿一直望着他,欲言又止地想跟他离开,他越发不舍:“要不明天一早我送她回你那?”
“老费,你能不能理解孩子,理解我,你的工作我很理解,但是希望你也能理解我们?”
一口气说了四个“理解”,费江河哑口无言,他妥协了,退而求其次道:“要不,我们一起在附近吃个饭。”
“下次吧老费,”宁露娟见他低头,也缓和了语气,“晚上我妈煮了饭,正好她表哥在家,给她补习补习。”
费江河再次看向女儿,那是有些委屈的小脸蛋,他心疼不已,但他还是挤出轻松的笑容安慰她:“女儿,好好念书,等你考上大学了,爸爸每天去大学看你。”
“老费,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费安宁忽然神秘又警惕地瞥了眼宁露娟,特意贴近他,在他耳边说,“我想考警校。”
费江河的耳膜像是被什么扎了一下,那是令他兴奋又抗拒的声音,他觉得女儿像他,特别像,但是他不希望她考警校,他勉强笑了笑:“好,爸爸支持你。”
这个过程,宁露娟没有说话,她默默看着两人“密谋”什么,最后,她只是淡淡地说:“走吧宁宁。”
宁露娟拿过费江河手里的背包,拉着费安宁朝反方向走去。
费江河一直望着她们的背影,还有女儿时不时回头张望的模样。
直到她们消失在人群里,他的眼睛里像是揉进了沙砾,忽然特别生疼。
*
周日,一个名为“时代巨匠”的画展在一个小型体育馆里举行。
观看画展的人并不多,但是在崔锐的画展区域却凝聚了一大波人,可能是因为崔锐的死导致了大家对他产生了许多好奇。
观看崔锐画作的观众当中还有不少摄影记者,他们手里拿着照相机,对画进行拍照,显然是想继续探索崔锐身上更多的信息。
站在人群后面,李疏梅挨个看了遍崔锐的作品,他的作品色彩凝重,笔力自然,李疏梅能感受到画风当中渗透的自信和才华。
但很奇怪的是,在一干原创画作里,她看到了崔锐的一副临摹作品,就是毕加索的《梦》。
其实很多画家因为各种原因,并不喜欢在公共场所展示临摹作品。但不排除会在私人场所展示,私人场所代表着他个人的喜爱,譬如崔锐就在办公室挂了梵高的两幅临摹画,还有这幅毕加索的《梦》。
这幅《梦》色彩鲜艳,展示在最显眼的地方,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很多人对他的原创作品没什么兴趣,反而是这幅临摹画让大家兴趣十足。
《梦》里面是一个雍容华贵的女人,身材丰腴,露出半边乳.房,她坐姿优雅,双目微合,斜靠红色沙发,头颅呈九十度偏向一旁,红唇轻抿,透露浅浅的微笑,她正在熟睡,似乎在享受一场愉悦的生活和甜蜜的梦境。
正是因为崔锐的关系,李疏梅对这幅画做过了解,这幅画的原型是毕加索的模特和情人,当时正值芳华的美丽少女,玛丽·德雷莎。
毕加索用独特优美的线条画出了玛丽的身形和神态,给人一种无比梦幻的感觉。
崔锐的原创作品普遍都很严肃,即便有不少肖像画,但是模特多数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这说明崔锐对艺术和生活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因此这幅“尺寸偏大”的梦反而让大家产生探究崔锐的好奇心。
李疏梅隐隐约约听到观赏者在讨论这幅作品。
“崔锐一定喜欢这样的女人,他交了不少女朋友,但没有画下她们。有可能他觉得不满意,所以才会一直在更换女朋友。”
“你是说,他对姜琴玉的追求就是对玛丽的追求?”
“艺术家多数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心目当中有很多偏执的理想,拿崔锐来说,他一定将姜琴玉当成了玛丽。”
今天来参观画展的有不少是对画很感兴趣的人,自然对这些名画都能滔滔不绝。但是他们谈讨的话题却始终离不开崔锐的私生活。
在他们侃侃而谈的时候,李疏梅却仿佛感受到了崔锐对姜琴玉的执念。
毕加索四十多岁时遇上了十七岁的玛丽,他对她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毕加索将玛丽画进了他的作品。
毕加索画了很多张玛丽,作品价值都很不菲。然而现实并非是理想的,在玛丽为毕加索生下孩子后,毕加索就移情别恋了。
但人们只相信毕加索对玛丽最真挚的爱情,也赞叹玛丽的美貌冠绝一时,因为她的美丽,成就了世界上最名贵的画。
在观赏这幅画时,李疏梅却忽然产生一种不安的感觉,也许那天晚上,崔锐在顾笙家,将姜琴玉抱到椅子上,在为她画下余下的星空时,他一定是将姜琴玉摆成了《梦》一模一样的姿势。
姜琴玉彼时已醉,而且因为迷药加持作用呈现熟睡姿态,崔锐对她为所欲为,他一定将姜琴玉在椅子里摆成了他最喜欢的姿势。
崔锐最喜欢的姿势或许就是《梦》中的玛丽所呈现的姿势。
但是为什么有人会把这幅画单独展出呢,这个画展的负责人是不是有意为之?
李疏梅正思绪时,忽然感受到远处有一双眼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画像破案成了警界瑰宝[刑侦]》 30-35(第4/12页)
在盯着她,那眼神的光芒就像是阅读她,阅读她的内心。
生活中,时常有人会打量你,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的打量是有目的的,你会马上感觉到不自然。
李疏梅故作随意地撇过头去,当她目光触及而去,是画展里的一座不起眼的屏风,那人就像感知到她的注意,一瞬间走到了屏风后面,李疏梅仿佛看到了她的背影,像是一个女人。
始终站在她身旁的祁紫山也朝那个方向瞥了瞥,问她:“疏梅,看到什么了。”
“没事。”李疏梅轻轻摇了摇头,也许是她太敏感了,那边人很多,即使追过去,也不一定找到对方,何况对方也许并没有什么目的呢。
她敏觉地望着时,屏风旁立着的一幅画吸引了她的注意,画风熟悉又特别,让她忍不住想去探视下。
画前围着不少人,遮挡了画的一半,李疏梅好奇地走近一看,画布下出现了一行小字:临梵高《橘子,柠檬和蓝色手套》。
原来这也是崔锐的临摹画,临摹的是梵高的作品,在这个画展里,加上那张《梦》,这是第二张临摹画,如果不出意外,《梦》和《橘子》是唯二两张临摹画。
崔锐喜欢梵高,也喜欢毕加索,分别有一张临摹画被选入画展并不奇怪,李疏梅也没有再多想,将剩下的画一一看完了。
回程路上,祁紫山开车时问:“疏梅,今天画展你看出什么没?”
李疏梅不知道怎么说,关于姜琴玉被摆成《梦》的姿势这件事也只是她的猜想,而且姜琴玉是不是像他们讨论的那样,是崔锐心中的“玛丽”,同样只是猜测。
她只能摇头说:“没看出什么。”
“你有没有觉得,崔锐的画和他的人不太一样。”
李疏梅当然明白祁紫山的意思,崔锐为人轻浮,轻视男女关系,但是他的画却比较严肃,甚至在表达一种社会含义。
也许人心就是这样复杂,或者说当你没有真正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时,你根本无法了解一个人的本质。
同样,犯罪心理侧写也不是全知全能的,每个人的犯罪心理都是很复杂的,不能单纯用一种可能来概全一切,就像顾笙一样,李疏梅到今天依旧不全认为,顾笙只是为了钱而陷害姜琴玉。
顾笙说,她想成为姜琴玉。她是否曾经也嫉妒过姜琴玉?也许这才是她内心真正的犯罪动机,但是谁又能侧写出这种深藏而隐秘的犯罪动机呢?
她不免也问起:“紫山,你看出什么没?”
祁紫山道:“也不算看出什么吧,只是有一点挺奇怪,为什么是那两幅画?”
李疏梅当然清楚,那两幅画就是《梦》和《橘子,柠檬和蓝色手套》。
她忙问:“为什么觉得奇怪?”
“崔锐已经死了,选择哪张画展出,和他的喜好应该无关吧。所以我才奇怪,是谁要展出这两幅画?”
李疏梅恍然大悟,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的确有些奇怪,紫山比她思考的要深远。这不得不让她联想起今天那个一闪而过的背影,但愿这只是她的胡思乱想。
“疏梅,今天也挺晚的,送你回去吧。”祁紫山提议说。
今天本来是休息,李疏梅点点头,“好啊,那个明天回去怎么和曲队交代啊。”明明曲队是让他们来侧写崔锐。
祁紫山笑了笑:“放心吧,曲队只是想让大家放松下。”
“放松下?”
“对,上映什么爱国电影,曲队也给大家发票,还有社区相亲舞会,曲队也尽掺和我们去,反正明天你看吧,他忙了就忘了。”
李疏梅抿唇一笑:“话说,你以前是不是经常参加相亲舞会?你女朋友是不是也是舞会上认识的?”
祁紫山抿了下薄唇,淡淡笑道:“你还真相信老马的话?那次是我姨妈的女儿去外地上大学顺路,来局里给我送衣服,被老马看见了,以为是我女朋友,一开始想解释,老马又不听。后来我也懒得解释,省得曲队安排我去相亲。”
“哈哈,原来是这样,那现在岂不是又催你结婚。”
“……”祁紫山尴尬地笑了笑。
看着他不自然的表情,李疏梅心里面乐了起来。
祁紫山忽地转头,带着一副“过来人”的得意说:“别急,相亲这种事,曲队迟早会找你。”
李疏梅顿时觉得“流年不利”,曲队年纪轻轻,怎么跟一个老干部一样。
实际上,在李疏梅眼里,曲青川颇具老干部风范,黑发浓密,经常梳着老干部发型,穿着也比较朴素,说话做事更是一板一眼。
从画展回来,果然如紫山所说,曲青川没再提起过侧写的事。这段时间,作为新人的李疏梅参加了局里的政治理论学习。
学习之余,她又把她参与的第一起案子做了总结,这是她的习惯,她也希望在接下来的案子里能够做到更好。
她感觉自己的工作终于渐渐走上了正规,她想成为刑警,这就是最好的开始,同事支持她帮助她,她也可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她觉得很满足。
只是画像的神奇能力,她依旧没有琢磨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个能力是那次公交车爆炸案从医院苏醒后她忽然获得的,她以前认真学过画,也画过人的头骨,但是绝不会凭空产生刑侦画像的本领。
而且这种刑侦画像的本领并非百试百灵,例如她走在大街上,当她对行人的脸不感兴趣时,绝不会在他们的脸上产生任何回应,如果她对一张脸产生浓厚兴趣,那么这张脸上就会出现金色的流光,快速勾勒线条。
这种金色流光不单单在引导她画像,而且会引导出一些案情的线索,虽然很隐晦,但就像纷杂线团的线头,一旦找到,无疑可以抽丝剥茧找到真相。
她百般疑惑这一切时,又无比欣喜,不管如何,只要能够帮助她破案,这些本领无疑是她现在最需要的。
疏梅终于享受了一段朝九晚五的日子,没有大案子时,生活规律了许多,每天上下班都能尝到李老师的手艺,而且晚上还能陪老夏唠唠嗑。
两周后的一天早上,她带着一份豆浆和包子到了办公室,不急不慢吃起早餐,昨晚和同学聚会,无奈喝了两杯,没想到晚上反而没睡好,她今天起晚了,把早餐带到了办公室。
曲青川忽然走进办公室,喊道:“大家出发了,有命案!”
一段时间没有命案,心境几乎平静的李疏梅忽地紧张了起来,大口喝下一口豆浆,包在嘴巴里竟难以咽下。她紧急收拾起装备,对讲机、笔记本、警官证、手铐等等,跟着大部队一起出警。
上车后,坐在后排的费江河问:“什么案子老曲?”
曲青川说:“东阳农药厂出事了,男性死者,在厂内遇害,死状诡异。”
“不会是农药致死吧?”马光平疑惑道。
东阳农药厂坐落在秦东市经济开发区,那片基本上是郊区,居民少,大部分是厂子。秦东市公安局在行政区边上,因此过去一趟也要一个多小时。
所幸已经过了早高峰期,交通并不拥堵,车子一路前行,出了市区,速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画像破案成了警界瑰宝[刑侦]》 30-35(第5/12页)
加快,祁紫山开车技术不错,进入郊区后路面不好,但李疏梅仍旧感觉很平稳。
很快车子赶到了事发的农药厂门口,这附近有一片厂房,刚才从车玻璃窗往外望,李疏梅发现,这里厂房都很老,房子都是八十年代建筑,普遍都是白墙斑驳的平房。
农药厂是其中并不显眼的建筑,在一片梧桐树后面,露出了农药厂的招牌,门柱上挂着“东阳农药厂”五个大字头,门柱旁是保安室,此时门口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停着三五辆警车,三名民警正在看守。
李疏梅跟着大部队下车,民警率先喊了一声:“曲队!”
曲青川问:“事发现场在哪?”
一位中年民警上前主动与曲青川热情握手说:“曲队,我是东阳区分局民警詹平,叫我老詹,我们分局接到报警电话我就赶过来了,我带你们进去。”
“好。”曲青川和老詹沟通了两句后让老詹带路。
由于案件复杂,分局第一时间将案件移交了市公安局,老詹应该是接到报案后前来保护现场。
一群人钻进警戒线,里面的空间并不大,是一片操场,像普通小学那么大。操场向里延伸出一条路,两边遍种梧桐,梧桐掩映着白墙平房,唯独有一栋楼是两层楼红砖建筑。
奇怪的是,这片厂区的操场和道路,却铺上了不少黄叶,今天是十一月二十八号,属于深秋,黄叶落地不奇怪,奇怪的是堆落得有些多,就像从未有人打扫,踩上去就像踩在厚厚的毯子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边走时,老詹用手一指,介绍起来:“曲队,死者就在二楼办公室里,那座红色的楼是办公楼,死者是一名技术专家,昨晚他在厂里值班。今天早上,厂长闻讯就赶了过来,现在在二楼一间办公室。还有一名保安,在另一间办公室,昨晚他一直在厂里值守,今天早上就是保安报的警。”
李疏梅抬头朝二楼望去,在绿荫下,那是非常静谧的一座小楼,四周有比它更宽阔的厂房,但小楼因为红墙的原因而显得更显眼。
费江河问道:“厂里除了大门还有其他出入口没?”
“没有,”老詹摇头道,“待会你们可以四处转转。”
走上红墙楼的二楼楼梯时,曲青川问:“这厂子是不是效益不太好?”
老詹说:“对,去年出了点事,厂子就基本处于半关停状态,当时还是我们分局和高丰县局共同办理的,不过没想到,时隔一年,又发生了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