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九十年代迁居沪上 > 5、首选沪市

5、首选沪市(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招惹阴湿万人迷的下场 十九世纪百货公主 婚不宜迟 怪物全是恋爱脑 港城有雨 哟,你就是那个妻管严啊 在综武侠当皇帝[剑三] 渎神·成魔 藤冈家的友人帐 少年夫妻已至中年

想到这些,余兰英问道:“那你觉得身家百万的人多吗?”

答案显而易见,邢立骁说:“不多。”

虽然进入九十年代后,万元户已经没那么稀罕,但实际生活中,存款过万的家庭其实并不多。

存款上十万,就算得上富豪了。

身家百万,别说县里,就算范围扩大到市,也一个巴掌能数得过来。

余兰英继续问:“那你觉得,我们带着上百万去市里甚至省城,能做到不露财,不被人盯上吗?”

邢立骁沉默下来。

不露财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实际上没那么容易。

没钱就算了,有钱肯定会想过好日子,到了新地方,房子肯定要有,吃穿住行也不能太差。

城里消息传得虽然没有那么快,但街坊邻居关系也亲密,刚搬过去盯着的人肯定不少,他们想要做到不露富,很难。

而越小的城市,富的标准就越低。

在石城,家里存款过万就算有钱的,到了省城,存款过十万,甚至可能更低,有五万就算富的。

超过这个标准,就很容易给人留下有钱的印象。

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虽然更能被人高看,但同时也更容易被盯上。

邢立骁在外面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十年代迁居沪上》 5、首选沪市(第2/2页)

,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老板,听说过一些影影绰绰的消息。

因为有钱被盯上,小偷、抢劫的轮番造访都算好的,至少这些都摆在明面上,相对来说也容易打发。

麻烦的是在背后刷阴招,勾着人沾染黄赌毒的,碰上这一类人,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家破人亡。

这些年他也见过不少小老板,上次见面还收我大哥大,腰别bb机,一言一行都透着“大款”的气息,等到下次见面,就因为身陷赌瘾,变得穷困潦倒。

见邢立骁陷入思索,余兰英往下说道:“这时候十万元户都很少见,如果我们手里的股份真能卖到上百万,别说是去市里,就算去省城也很容易被人盯上,所以我们必须去更大,有钱人更多的城市。”

去深市要办边防证,而且那边很乱,还不如去省城安全,可以直接排除掉。

所以他们能选择的只有首都和沪市,前者是首都,治安好,后者因为其特殊性,改开后发展得很快,有钱人多。

当然,两座城市之间,余兰英更倾向于去沪市。

有这个倾向,除了因为她前世在沪市生活过几十年,还因为这个时期,两地在政策方面有些诧异。

这个政策,说的是外地人买房,以及买房落户的政策。

差不多从今年开始,沪市和首都陆续开放了外地人购房政策,但首都政策相对保守一些,外地人只能在八个小城镇投资买房。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通过买房落户的小城镇,渐渐增加到了三十多个,以及若干卫星城。

而这些小城镇,在后面也基本被纳入了首都市区的版图,其中有些城镇甚至发展得很不错。

但是和沪市比起来,这些城镇的发展就有些不够看了。

虽然这时候在沪市买房落户也有区域限制,但可以落户的地方是沪东,而沪东,在未来会成为沪市发展最好,房价最高的几个区之一。

另外,这时候在浦东买房落户,只需要房产面积超过八十平,金额达四十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要求。

但在首都规定城镇买房,除了面积,还有投资五十万现金、以及按每人两万的标准缴纳小城镇建设基金等要求。

虽然如果不想投资,也可以往银行里存入五十万现金,但存期必须超过五年,且期间没有利息,条件依然算得上苛刻。

这些信息,都是前世余兰英买房的时候知道的。

前世她到两千年后才有钱买房,当时沪市房价已经涨过好几轮,她运气也不太好,刚好赶上了买房落户政策停止受理申办。

要是没有这政策,她可能就认了,但偏偏早两个月还能办,到她买的时候政策就停了,心里实在不甘心。

偶然得知首都还有政策,她就想要不去首都买房就算了,反正两地不管户口还是房子都金贵,甚至在高考上,首都更有优势。

但她手头资金刚够买房,不管是投资还是直接存银行,那五十万她都拿不出来,于是只能放弃去首都买房。

而她的户口,也是在后来通过其他政策办下来的。

如果他们手里持有的股份,能卖出预期价格,他们当然可以去首都买房并落户。

但考虑到日后沪东房价比首都规定区域更高,在前者买房条件更宽松的情况下,余兰英自然觉得去沪市更有性价比。

不过,余兰英虽然喜欢看电视和邢立骁带回来的报纸杂志,但她已经不记得电视和报纸有没有报道过这些信息。

而农村信息闭塞,按照常理,普通人不应该知道这些,所以以上想法,余兰英只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面对邢立骁,她只分析道:“首都是政治中心,干部多,我们过去谁也不认识,万一得罪人就不好了。沪市是经济中心,相对开放,有钱人多,我们搬过去后低调些,更有利于保全一家人。”

分析完,余兰英看着邢立骁说,“卖掉股份后,我们搬到沪市去吧?”

因为生父是沪市知青,邢立骁对沪市其实没有什么好感,但他觉得余兰英的分析有些道理,去沪市哪怕不是唯一选择,也是最优选。

于是他握住余兰英的手,点头说道:“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去哪都可以。”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师尊的高冷人设翻车了 转身之后与你相遇 故人叹 只是为你 愚君如山 清和 谨言 一觉睡醒多了个鬼王老公 伴我一生 残酷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