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炉边谈话(2 / 2)
没有人能奢望通过置身事外而获得安全。鸵鸟将头埋进沙子里,并不能避免危险降临。
我们美洲丶这个自由的新世界,绝非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我们将是这场风暴中最后的堡垒,必须勇敢地伸出援手,去支援那些正在前线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而浴血奋战的战士。
我已经无数次地说过,并且今晚我要再次丶更坚定地向你们重申:合众国绝不会认可这种以侵略得来的国家。我们绝不会对那种「新秩序」点头默许。
……
让我们对前方的考验做好准备,但同时,让我们也满怀信心,对自由的信心,对我们共同事业的信心,对最终丶必定会到来的胜利的信心。
愿上帝保佑你们,愿上帝保佑美利坚合众国。」
随着讲话的结束尾音,钢琴曲《美丽的亚美利加》缓缓响起。
这个夜晚,无数的美国民众在收听完罗斯福总统的讲话后,都陷入了沉思。
毫无疑问,罗斯福总统所传达的核心观点只有一个——美国无法置身事外。
只不过,恩尼清楚的知道,动摇并不意味着改变……没有付出惨痛的代价,美国民众不会意识到,纵然是世界最大丶最深的海洋,也无法永远将战争拒之门外。
……
翌日,清晨。
今天没有上课的阿西莫夫,一大早就打电话把恩尼从家里喊了出来。
两人在糖果店一碰面。
阿西莫夫手上就拿着一本最新期的《星期六晚邮报》,忿忿不平:「《邮报》对你的评价简直是毫无素养丶毫无依据丶毫无礼貌的中伤!」
他昨天在大学里上课的时候,纵然很社恐,但也是跟很多同学推荐了恩尼刊登在《大西洋月刊》上的《布朗克斯的故事》,在一众学生中收获了相当大的好评。
只是,像哥伦比亚大学这种高等学府,毕竟是象牙塔,在里面读书的白人也都是不会轻易进行「种族攻击」的精英阶层,所以对恩尼的小说评价都很高。
而离开了学校,仅仅是当天晚上,阿西莫夫就感受到了来自《星期六晚邮报》丶来自那些传统白人对外来人口的恶意。
实际上,除了对好友感到不忿外,阿西莫夫作为一个外来人口,也对这种粗鄙的「传统美国价值观」感到十分厌恶。
「别气了,晚上请你去橡树厅吃饭怎样?」恩尼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着,「不是说心宽体胖吗?你这麽生气怎麽一点肥都没减下来?」
「这是安慰人吗?」阿西莫夫拍着肚子,很不服气,「再说一次,不是胖,只是密度大。」
被这麽一打岔,阿西莫夫也气不起来。
只是看着恩尼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推了推眼镜,有些不解:「都被骂成这样了,你就一点不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