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2 / 2)
尤其今日提起这贾雨村,冷讽中更带着一丝鄙薄,故此有这一问。
元春捏了捏额角,烦躁地说道:”“你多提一提我那位好表弟吧!”
下半晌,日头下下去了,空气中的燥热消退,元春也打起了精神,由玉罄扶着在外头一圈一圈地散步。
因为有良嫔平地摔倒的前事,元春出来溜达,前面足足跟了四个探路的太监。恨不得将地板都踩软了,以防硌到主子的脚。
后头还跟了一乘软轿,就怕主子兴致来了走的远,要回去的时候不便。
这一群呼呼啦啦十来个人,全围着伺候一个,真正当得前呼后拥四个字。哪里能想到,这还只是一个嫔位的排场!
这一幕,看得新入宫的秀女们眼热不已。
嬷嬷看这些小姑娘们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连忙喝止着,带着一群秀女远远地就向元春拜下去。
元春余光瞟见一群花红柳绿,也放慢了脚步,秀儿连忙迎上来说:“主子,那是新入宫的秀女们,如今应是只等皇上与皇后娘娘亲选了……”
“嗯,真是花一般的好年纪啊,看着就让人心里敞亮。咱们回吧……”
秀儿见元春心情尚可,方大大送出一口气去。心中暗道今日背晦,主子近来身体不适,连皇上来了,都不一定能瞧着好脸色,偏又遇上这些人。
元春一群人晃晃悠悠地走了,哪里知道今日这一幕,又给那些新入宫的女孩子们,留下了多大的震撼。
人群中,一个面容出挑的女孩子看着元春的方向微微撇嘴,眼中的艳羡与不屑交织成一副复杂的神色。
带领嬷嬷额角跳了跳,实在不明白王家为什么会送这么一个现世宝进宫,一边微不可查地侧身挡住她的目光,一边意有所指地说:
“姑娘们可瞧好了,那是圣上亲封的愉嫔娘娘,往后见着了,可别失了礼数。”
嘴里说着,眼珠子却一刻不错地盯着王令仪,见她和众人都一起躬身应是,带领嬷嬷才松了一口气,引着她们继续往前走了。
这一个小插曲并未影响元春的兴致,她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晚间周高昱来看她。
自从她怀孕之后,绿头牌是撤了,皇帝却比以往来得更勤。哪怕元春有时因孕期反应脾气不是很好,皇上也总是乐此不疲。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春宫和清风阁,那两处月份比元春还要大的多,如今不单她们自己宫门紧闭,连皇上也再未踏足。
敛秋再次接到外边的消息,已经不大敢往里面传给惠妃了。她不明白惠妃为什么要这么自虐般地去打听皇上的消息。
当初惠妃为了要这个孩子,可以枉顾皇上的感受,将有孕的消息瞒到四个月上,如今也算求仁得仁,怎么又惦记起皇上的恩宠来了呢?
依敛秋的意思,事既然已经做下了,索性就安安心心地养胎,把孩子先平安生下来。
到时候皇上就算再生气,看在小皇子的面上,少不得要给长春宫几分薄面。何苦现在日日吃味,盯着那毓秀宫生闷气。
心中虽这么想,面上,敛秋还是得劝着惠妃:
“娘娘,起风了,咱们进去歇歇吧!如今还有不到两月就是产期,皇后那处也将奶嬷嬷们的名册报发了下来,这可是大事,咱们得赶紧仔细参详参详……”
提及孩子,惠妃才缓过神来,低头看了看溜圆的肚子,脸上缓缓浮现出一种满足的笑意,依言随敛秋进去了。
敛秋见状也安下心来,想着还好有小皇子的事可以牵动娘娘心肠,谁知这口气还没放下,惠妃突然出声道:
“咱们放在钟灵殿的人怎么样了”
敛秋心里咯噔一声,连忙回到:“那是个不成器的,那么久了,也没近过愉嫔的身。娘娘……是要动她”
“打虎不死,反害其身,愉嫔一贯谨慎,此时身边更是被围得密不透风,犯不着急着出手。老虎总有打盹的时候,本宫还等得起。
新人不是入宫了吗你去物色一个好的,本宫之后有用……”
“是,娘娘……”
元春不知道惠妃对她的算计,她正在毓秀宫中算计人。
“爱妃这是何意”周高昱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珠宝玉石嘴角抽动,面上只能故作不知地问道。
“皇上瞧瞧,这些东西都是近一个月,臣妾这里收到的礼。有的是托内官送进来的,但大多还是臣妾母家传递。臣妾都让玉罄列好单子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40-50(第6/14页)
说完,元春就示意玉罄将单子呈上。玉罄远不如元春那样坦然,虽知道以元春一贯的谨慎,这些东西她多半不会要。可也没有这样大喇喇全摊在皇上面前的呀!
玉罄头都快低到地上去了,周高昱只随手拿起来一翻,笑对元春道:“爱妃这里,何时这般门庭若市了”
元春斜了他一眼,气道:“还不是皇上前遭一时兴起,那胡明因为一副园子图得了差事,原是皇上慧眼识珠、任用贤能!偏外边传言,倒像是臣妾在旁吹了什么风。
如今引得这群人来趋炎附势,臣妾真是百口莫辩。待要退回去时,又怕经手的人多了,平生事端。
左右为难之际,臣妾想着,不如索性一起呈给皇上。他们既给臣妾送礼,必是心中有所求,其间难保有作奸犯科之人,皇上瞧了,刚好一网打尽!”
周高昱听了哼笑出声,单捡出贾雨村的问向元春:“爱妃也太铁面无私了些,这姓贾的知府还是你本家难道连他也一网打尽不成”
元春不相信,周高昱不知道这些宫闱里面的私相授受。就凭他能如此丝滑地在一众人中抽出贾雨村,就说明这些小动作都在他眼皮子底下呢!
如今宫中还有太上皇这么一尊大佛,只怕一切与前朝相关的来往进出之物,都在备用处
的严密监视下!
心中想着,元春随口答道:“这个人,嫔妾以往没听过。也许是远亲,也许是偶然姓了贾,并不知底里。但他的东西是家里递上来的,便不是近亲,也当有些渊源!
至于他是否要被一网打尽,那是皇上要去烦恼的事。臣妾只是看他送进来的钱不少,疑心他手上不干净,因此想要借机取巧,那就可恨了……”
“朕没想到,爱妃竟还有这般见识……”
周高昱说完就哈哈笑了,笑了一阵,看元春脸色不愉,似是憋着气,连忙改了口气说:
“这些人里倒都不尽然是些作奸犯科之辈,就如这个,他家有个三岁的儿子,多半是打着要送进宫做陪读的主意,所以先来讨好讨好你。没想到爱妃高风亮节,并不稀罕他的东西……”
“臣妾喜欢什么,自然给皇上要去,稀罕他们鬼鬼祟祟的总之,这些事情还要请皇上费心了,就当,心疼心疼我们娘俩吧!”
说完,元春就拉着周高昱的手,放在了自己的小腹上。这一举动让周高昱缓了脸色,两人都没再提外边的事,而是絮絮叨叨说些家常话……
后宫的明枪暗箭向来防不胜防,山子野一事,起先只有一句似是而非的:“胡老明公给贾家盖省亲别院,得了皇上的眼了……”
后来几经辗转,变成了元春在皇帝面前为胡明美言,这才有了皇帝的恩典。
这话看似平凡,实则是诛心之言。后宫干政从来都是大罪,元春得赶在众口铄金之前,提前在皇帝面前将这个名头抛出去!
至于贾雨村……自古以来,朝廷可能会缺少忠臣,但绝对不会缺少小人。
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皇帝总有想办,但又不好直接出手的事。这个时候,小人就派上用场了。
有没有元春,贾雨村日后都会扶摇直上。既然如此,在皇帝榨干他的价值之前,元春索性借他出来使一使——
作者有话说:没写完……明天继续!感谢在2024-04-2121:44:50~2024-04-2221:13: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株长在淮南的枳3瓶;木示柰果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5章
且说那贾雨村接到元春的传话,可谓是又惊又喜!
可喜者,愉嫔并不像她的父亲贾政那般迂阔,自己舍了血本搭上贾大老爷的路子,总算没有白费。
可惊者,这世间果然没有不透风的墙!薛家那件事办的仓促,留下了不少把柄。
但以贾雨村当时的处境来看,即便明知此事不妥,他还是不得不保住薛蟠。
贾雨村当年年少轻狂,因为得罪同僚上司而被罢官,中间盘桓的那些年不是没想过办法,可辗转来去,始终没有寻得一个容身之所。到了最后盘缠不济,才不得已去林府做西席。
也是机缘巧合,西席做了两年,就听说当今仁厚,发令各省,要起复旧员……
贾雨村后头能再入仕,就多亏了这个消息。
当然,他心理也很清楚,当时若不是托了林家的关系,走了贾府的路子,得了王家的援手,那堂堂应天府知府一职也落不到身上。
贾雨村深知,自己一个因弹劾而被黜落的芝麻一小官,能够一跃成为京畿重镇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的是什么!
薛蟠一案落在应天府辖下,自己就任了应天府知府。比起当初没罢官时,不仅地方更加紧要富庶,连官阶都更高了。
这般体贴周到,仅凭林如海一封书信是做不到,贾、王两家所求者,不过就是薛蟠一条小命。
所以,即便知道此案了结的太过仓促,经不起推敲,当时的贾雨村也不得不陪着小心,恭恭敬敬地送走了这位大少爷。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贾雨村如今不再是那个一名不文的黜官了。他这两年在应天府任上,政绩颇为可观。
如今还搭上了愉嫔的路子,通天大道就在眼前,确实不好再留下这么大的把柄!
贾雨村搓着手指盘算了一番,知道这事多半还是要落在贾政身上。
柱子出宫传完话,回宫就将贾雨村的回复说了:
“贾大人说多谢娘娘提点,那原是当年未做完的事。如今已经有了眉目,不日就有消息传来,定然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请娘娘放心!”
元春哼笑一声说:“这贾雨村是个顶聪明的人,本宫倒是有些好奇他说的皆大欢喜,若他果然有这个本事,助他一助倒也无妨!”
贾雨村出身贫寒之家,虽然占了一个贾字,其实与贾府本家并无关系。多亏生来一副聪明的脑子,从小刻苦读书,才为自己奔出来一个前程。
这种人吃过亏,见识过人情冷暖,并且野心勃勃。只要利益相关,且己方不落下风,他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
贾家实在是不成气候,元春不盼着他们能对自己有所助益,但防不住他们给自己找麻烦。
只看贾赦,最近在外边恐怕兴得连名姓都忘了,什么人的东西都敢往自己这里塞。自己虽不怕那些,但能放一个人在外面看着,少些麻烦总是最好的。
这贾雨村荤素通吃,人话鬼话都能说,倒是个好人选——
勤政殿里,周高昱也在想贾雨村。元春呈上来的单子,他差不多的也有一份。
元春如今怀着龙胎,皇帝又明确下过命令要母子平安,毓秀宫周围明里暗里不知多少眼睛盯着。来路不明的东西怎么可能顺顺当当地就递到她面前。
不过此事说大也不大,因为早有前例……
当年太祖皇帝在各路豪杰的帮助下打下了江山,为表亲近,除了分封诸位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40-50(第7/14页)
公、辅臣、异姓王之外,还准其各家贵女入宫为妃,意在子孙后代共享天下。
当时皇后之位未定,各位贵女都身负家族的期许,盼着能先人一步诞育皇嗣,延续家族的荣耀。
所以贵女们进京时,各家攀比着,不怕花钱,只怕陪送的不够。
有了身孕之后,娘家并亲友睦邻更是敲锣打鼓送东西,多为庆贺之意。
如今虽然没有这样的风俗了,但嫔妃有孕,娘家传送点东西进来也并不稀奇。德妃当年是这样,惠妃如今也是这样。
只元春这边,因为有了山子野的传言以及众人的揣测在先,才使得这件事格外突兀些。
但山子野那件事,归根结底还是周高昱自己冒撞了,算得是他给元春惹了麻烦。
回忆起今日将手掌放在元春腹部是感受到的温暖,周高昱仰头叹了一口气。
他对毓秀宫总是更不放心些,惠妃娘家强势,自己也有主意;刘氏被皇后护得密不透风,这两个都不用他操心。
唯有元春,她那个伯父愚蠢鲁莽、贪财好色,家中子侄也尽皆酒囊饭袋之辈。她在外头没有什么助力,还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要被拖累!
她虽体谅自己,不欲使自己为难,从来不替家里说一句好话。可若就这么放任下去,要是有朝一日贾家当真有人做出了不可挽回之事,自己又怎么忍心看她六亲无靠!
周高昱挣扎了一会儿,充分认识到自己总归还是个俗人,于是对刘顺子说:
“传旨给吏部,平调贾存周为广南学差,择日赴任……至于那贾雨村——此届任期满了之后,着他去兵部习学,任命旨意另发!”
“是……”
贾恩侯是个不打断腿不会消停的人物,荣国公府又是大房管着家。
贾存周为人还算端方,可惜于家事上全然不通,与其让他留在京城担着受人连累的风险,不如将他远远地调开,远赴广南去做些自己擅长的事。
至于贾雨村,这个人有脑子,但是行事路数还得再观望观望。如果还堪使用,凭着这个姓,倒还可以留给元春做个帮手。
周高昱面不改色地为元春筹算着,并自动将王家排除在元春的势力之外。
以她的性子,若是让她知道王家送了宗室旁支进来参选,只怕会闹得天翻地覆。可正因如此,周高昱才一定要将那王氏女子留下。
王子腾府中,竺氏也对此事存有疑惑:“老爷,愉嫔娘娘
如今圣眷优渥,咱们为何还要将令仪送进宫去?
咱们那外甥女往年瞧着倒好,可近些日子风言风语地听起来,竟霸道得很!
令仪虽然美丽,可这脑子……。进去了,不一定能得皇上喜欢不说,只怕惹得愉嫔恼恨?”
“哼,那又如何?”
“老爷——”竺氏显然对王子腾的敷衍不太满意。
王子腾一向还算尊重这个夫人,见她不满,于是停了写大字的笔,冷笑道:“娘娘如今身怀有孕,若日后产下一个皇子,你觉得皇上会如何看待我这个手握兵权的皇子舅公?”
竺氏愣了一下,磕磕绊绊地说:“不至于吧,咱们家一向最是忠心,皇上不正是看重了老爷这点,才放心升老爷做九省检点的吗?”
“皇上的信任不会一成不变,旁人的口舌也需要提防。小皇子会越长越大,如果真有一日,皇上对这层关系产生了忌惮。你觉得,一个能换人做的九省检点,和至亲血脉的小皇子比起来,孰轻孰重?”
“那这又与令仪有什么关系?”
“你才说了外甥女霸道,她要是知道咱们送了一位貌美无双的旁支女孩进宫,你说她会如何?”
“这,恐怕难免与咱们生了嫌隙。”
“这就是了,一旦咱们家有了自己人在宫中,那势必就要更向着自己人啊!和娘娘的关系远了,皇上也就不用取舍了,而我,自然也就不用挪地方了!”
“可——令仪性子鲁直,恐怕不是娘娘的对手。”
“呵,她怎么可能斗得过咱们那外甥女,咱们娘娘的恩宠连庄家的女儿都要退一射之地,令仪再长一个脑子也玩不过她!
当然了,要是皇上吃腻了山珍,想要尝尝清口小菜,她也未必没有受宠的机会,你素来对她甚好,不怕她记不住家中的恩典。”
“那要是娘娘因此事一直记恨咱们怎么办?”
“她若生了个女儿,恨不恨的,也就那样。若是有福气生个儿子,除非她是打定了主意只做太妃,否则只要我还一日掌着兵权,她就有来求我的日子。
何况我还特地给她选了个蠢的,她要是真聪明,知道此事后就该面上恼恨,心里头感激我!”
竺氏看着王子腾自信的样子摇了摇头,呐呐地说:“老爷说的在理,可是我这心里,总觉得没底……”
王子腾闻言一甩袖子,不乐地说:“哼,妇人之见,你且不用操心这些事。听说宝玉又病了,你倒该看看他去!”
竺氏闻言抿了抿嘴,也不再辩驳,转身出去了……
元春一直好奇,贾雨村会如何为薛蟠一案的收尾,没想到消息来的那么快!
一个月之后,柱子进来给元春传话,说是薛家近来办了件喜事——
“说是那薛大爷啊,最是个见不得人看疾苦的人。早年从金陵入京时,路上碰见了一个被拐子拐卖的十二三岁女孩子。
那女孩子不仅模样生的好,性情也和顺,举手投足之间不像寻常人家的女孩,那薛大爷见状就留了心。
趁那牙人不在的时候,悄声问那姑娘,果然听说她是好人家的女儿,因早年被人拐走了,这才流落在外头。
薛大爷一听这姑娘的遭遇,就动了恻隐之心,想帮这可怜的姑娘早日与家人团聚。
于是当下就给了定钱,还与牙人说好了,第二日去官府过文档、交割卖身契,然后将人领走。
谁知那拐子贪婪,得了薛大爷的定钱不足,还将那姑娘又再卖给了一位好南风的冯姓公子。
第二日,这来领人的两家,刚好就撞在了一路。
薛大爷那时早已已打定主意,必要送那姑娘回家,于是说什么也不肯让她随着那素行不良的人回去。不想冯姓公子爱那少女好颜色,也不肯放手。
两人争执间,冯姓公子自己摔了一跤磕到了脑袋,回家吃了酒睡了三天,一口气倒不上来,死了!
那薛公子因此还平白惹了场官司在身上,还好他恩怨分明,并未迁怒那姑娘。
等到有司查明了事情的始末后,他还是将那姑娘带回了家……
这些年间,薛家出钱出力,终于找到了那姑娘的娘家!
她原来还是乡绅家的女儿,如今薛家好人做到底,亲自去接了这姑娘的亲人来相认。
好事成双,薛母爱那女孩人品,还越性在史老太君的见证下,收了那姑娘做干女儿。薛家还正儿八经地摆宴,要给她们饯别,择日送还家乡呢!
元春听了这一番颠倒黑白的说辞大为震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40-50(第8/14页)
越发好奇贾雨村是如何从中操作的,于是忙着问柱子。
柱子歇了口气,灌了两茶碗茶水,说————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4-04-2221:13:58~2024-04-2323:45: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He3瓶;馋大猫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章
柱子这些日子内外奔波,风言风语地听去,也算搞清楚了薛家当年的荒唐事。
那拐子使人家破人亡无疑最该万死,可恨那薛蟠打死了人还扬长而去,半点没把天理国法放在眼里。绝对不是轻描淡写的“过失”二字能够掩饰的。
柱子进宫前也是平头老百姓,深知普通人遇到这种事有多么无力。即使他向往着话本里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可心里也明白,如今能这样已是最好的结局。所以,他给元春回话时,心里还算平和。
“这事能办成,还是得了家中老爷的济。贾大人亲自去求了政老爷,说是那被拐的丫头原是他恩公之女,因在上元夜被家仆带出去看花灯走失,一家子闹得支离破碎。
如今那家子只剩下一个夫人,在姑苏傍着娘家过活,每日心心念念的,就是能找回这个女儿。贾大人记挂着恩公的心事,这些年一直在暗暗探访,不料那甄小姐竟就是薛大爷当年为着打死人的那个丫头。
贾大人为此特特地求了政老爷,请政老爷从中说和,让薛家放了那丫头的身契,助她们母女以全人伦。
政老爷听了这话也是连连感叹,对贾大人的情托无有不依,登时就请了太太去和薛家太太说项。
薛家太太听了这些话直念佛,满口叹那丫头可怜。兼之她心里还记得贾大人当年的相助之情,知道是贾大人恩公之事,自然无有不应的。
只是薛大爷还不肯放手,他这些年因为要那丫头不得手,不知和薛家太太打了多少饥荒。好容易等这丫头长成了,哪里肯松口。
怎奈两家大人都是这么个意思,政老爷还亲自叫了他过去劝说,这才无奈罢休。
薛家太太看他点了头,忙作兴起来,请了家中老太太做见证,认了那丫头做义女,还要薛大爷称呼妹妹,就此把这事做定了。”
当年那场祸事的受害人,冯姓公子已死,薛大爷有人护着,不可能给他偿命。唯有这甄小姐实在可怜,此番机缘巧合之下能找到亲人,也算是侥天之幸了。
元春听着柱子美化后的解释冷笑连连,贾雨村想为当年的事收尾,无论如何都绕不过一个香菱。
薛蟠打死人是事实,要为他犯事之后不必付出代价的事实,找个勉强能敷衍过去的借口,只能送他一个占住大义的动机。
解救被拐幼女,还为她寻亲,助她一家团圆,
多么感人至深的事迹啊!
感动得贾政愿意从中调和不说,还顺便给了薛姨妈一个可以合理送出香菱的借口。仿佛没了香菱时刻在面前晃悠,众人便会逐渐淡忘薛蟠做出的荒唐事。
在这一番矫饰之下,贾雨村知恩图报,薛家有情有义,甄家母女团圆,除了那冤死之后无人张目的冯渊,果真是皆大欢喜!
“主子——”柱子看着元春阴沉的脸色,担心地喊道。
“无事——”元春恹恹地摇头,勉强甩掉心中的不舒服后,换了个话题:“父亲何时启程,家中定下了吗?”
“定下了,下月初五是个好日子。其实,主子若是舍不得老爷舟车劳顿,也可以去求求皇上。老爷年纪大了,娘娘担心父亲,皇上会体谅的。”玉罄以为元春在担心贾政,于是试探着劝道。
元春笑着摇了摇头,即便皇帝不提,元春也不会让贾政一直留在皇城的,如今正好。
“给父亲的东西,本宫已经看过了,明日就叫德庆公公帮着带出去吧!另外,请父亲此行多多保重。”
“是!娘娘,储秀宫那边,皇后已定了初十阅选,王家的姑娘也在阅选名单中。”
“这是一定的,到时候咱们养足了精神,给这位好妹妹送分见面礼!”安排完了宫里的事,元春兴致很好地说要出去转转。
前些日子身子不舒服,对待皇帝也不太尽心,难为他不计较。如今精神头好了些,元春就端了膳房孝敬的鸽子汤,一路晃晃悠悠朝勤政殿去。
勤政殿,周高昱听见元春来了时,意外中竟还有些受宠若惊。他最近在毓秀宫中没少挨刺儿,由此还知道了许多以前不懂的事。
比如女子怀孕,并不是不生病就一帆风顺的,她还有可能没来由的心气不顺,撒娇抱怨、胡搅蛮缠。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认为她需要冷静,转身就走。
周高昱试过,那之后差点被眼泪淹没了,好长时间都还心有余悸。
当然,大多数时候,元春身上有一种暖融融的温柔,她会充满向往地畅想孩子的未来,兴致勃勃地挑选一些小玩意儿,并猜测孩子喜不喜欢,这种温柔让周高昱新奇又沉迷。
记忆中,顺妃一直都是美丽而疏离的,她关心周高昱的功课,严格挑选他身边伺候的奴才,定期过问他的饮食起居,但从来不会关心他喜欢什么。
就像惠妃对大皇子面面俱到,却不知道他曾经省下午膳,就为了去养一只丑兮兮的猫一样。
周高昱曾一度以为,顺妃就是母亲这个词所包含的一切释义。
而他幼时偶然碰到过的,义忠亲王那个会做点心的母妃,才是皇宫的例外。
这种认知曾在德妃身上松动过一次,她对允仁事无巨细的关怀,毫无保留地付出,确实与顺妃大不相同,但和记忆中那个总是微笑着的影子也相去甚远。
元春谈论孩子的模样,无限趋近于周高昱对母亲一词的美好想象。她是饱含期待的,也是喜悦欢快的,让人觉得平和、安宁又愉悦。
这种感受,让周高昱甘愿承受元春时不时的骄横与尖锐,并乐此不疲……
元春不知道周高昱心中还有这样的畅想与情怀,李环山嘱咐她要多走动,饮食不宜大补。下头敬上的鸽子汤她喝不了,就刚好借花献佛了。
看着周高昱用了满满一碗汤,元春决定回去好好赏赐做汤的奴才。两人就着这一碗汤,又说了一会话,正准备歇个晌,外间突然闹了起来。
周高昱听着外边的动静皱了皱眉,正准备叫人进来询问,刘顺子突然小跑进来说:
“皇上,皇后娘娘那边差人过来回禀,刘常在发动了……”
元春听到这话一愣,回过神来细算了算,其实时间也差不多,于是干脆和皇帝一起乘了轿撵过去。
刘氏住在清风阁,和柳婉清如今住的清宁阁相距不远,只是景致没那边好,屋子却宽畅舒适许多。
元春到时,清风阁正殿里已经坐着不少人了。元春是随皇帝一起来的,一时间众妃都起身行礼,元春趁势避过一边去,抬眼一挡,连惠妃都到了!
刘氏这是头胎,太医说了时候还早,皇帝不可能一直等在这儿,探望过,又对皇后说了几句辛苦的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40-50(第9/14页)
后,皇帝就起身走了,顺便还捎上了元春。
元春留神看着,直到他们离开时,产房中都还悄然无声。只有太监宫女安静有序地进进出出。
刘氏这一胎,从发动到顺利生产整整花了三日。这三日里清风阁灯火长明,皇后除休整歇息外,一直守在外面。
等到孩子一声啼哭终于来到这世间,也是皇后亲自抱了他,递给皇上看。众人言笑晏晏时,产房中的刘氏一如既往地没有什么存在感。
永正五年十一月,常在刘氏诞下皇三子,因生育之功晋位为贵人。
而贵人的位份,是不够格抚育皇子的……——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4-04-2323:45:38~2024-04-2422:48: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世界树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三皇子出生后的第五天,就被毫无预兆地接到了皇后宫中。
听说这个恩典还是刘贵人亲自去求的。说是自己产子之后元气大伤,精力不济,害怕照顾三皇子出了纰漏,所以特地恳请皇后娘娘代为照看。
于是,这个出生不久的孩子,当天就被奶嬷嬷仔细包裹起来,送到了皇后宫中。
元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用手抚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
不知道刘氏是处于什么样的目的,怀着怎样的心情,才狠得下心,亲手把自己怀胎十月的亲生骨肉拱手让人。
刘氏的确没有资格抚育皇子,可小皇子身边奴仆成群,又谈何照顾不周。
即使刘氏位份不够,不能教养皇子。那给孩子另找养母之事,也得是在满月之后,由皇上亲自下旨指派才是。
清风阁此刻这么着急忙慌地把孩子送往交泰殿,颇有点先斩后奏的意味。
交泰殿里,敛秋也很是担心这番作为惹恼了皇帝,于是再次小心翼翼地开口劝道:
“娘娘,咱们何必急着接了三皇子过来,那刘氏不是傻子,横竖她自己不能养孩子,咱们这就是最好的选择,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呢!
等三皇子满月之后,让她自己先向皇上表明心意,咱们再透出点意思,顺理成章地将三皇子记到娘娘名下可不好如今这样,只怕皇上知道了会不高兴……”
皇后面无表情地看着摇篮里的孩子,缓缓开口:
“本宫是皇后,为了皇朝天下兢兢业业、从无懈怠……可就因为无子,这些年惠妃都快骑到本宫头上去了!
那还是她只有一个养子的时候,现在她自己也有了龙胎,一旦皇嗣平安降生,这前朝后宫还会有人将本宫放在眼里吗!
本宫赌不起皇上的心软,刘氏和惠妃先后有孕,粗粗算来,惠妃生产也就是这个月了,万一她也生下皇子,这后宫往后就没有三皇子站脚的地儿了。
那时再抱过来,名分上虽不错,气焰就先低了那边一头。这种被先声夺人的苦,本宫在惠妃身上已经吃够了,难道还要在他的孩子身上继续憋屈!”
而且,许诗筠自己也留了一个心眼。一个月后三皇子名正言顺地抱过来,只要改了玉牒,刘氏的孩子就是板上钉钉的嫡长子了。
便是自己日后有了亲生骨肉,都只能占个嫡次子,许诗筠终究还是没有完全放弃自己诞育皇嗣的可能。
敛秋不知道她还心存侥幸,也明白皇后这么多年对长春宫的心结不是自己一两句话可以解劝的,于是只能想个亡羊补牢的主意:
“其实皇上还是很怜惜娘娘的,娘娘不如趁此机会请了陛下,来交泰殿中看望三皇子,顺便将刘氏的心意说了,讨皇上个示下。
便是皇上真有不快,
看到娘娘为了子嗣之事如此神伤,奴婢再提一提长春宫的气焰嚣张,恐怕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皇后闻言面色一边,急促地低吼道:“本宫是皇后,自当端方持正,如何能学那些狐媚手段失了正宫的身份!
本宫这些年做的如何,皇上也是看在眼里的,三皇子横竖要过来,前后不过一月的时间罢了。难不成多年夫妻,皇上连这么点子面子都不肯给本宫吗”
敛秋脑门上汗都快浸出来了,她想提醒皇后“以庶为嫡”不是小事,帝后也绝非寻常夫妻。
可是看着皇后狰狞激动的面色,敛秋只能将口中的话咽了回去,低头应是。
元春也觉得皇后出的是昏招,周高昱那个人一向骄傲,绝不是任何人可以用任何事去辖制的。
皇后的威仪的确大,后宫诸事尽在掌握,抱养一个孩子罢了,说来后宫所有的孩子都要尊称皇后为嫡母。只要她心情好,她能把后宫所有孩子喊来天天围着她转。
何况三皇子生母位份颇低,这回又是刘氏与皇后你情我愿的事,更是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但理虽如此,事实是这种方式可能又一次挑战了皇帝的威仪,至少上次周高昱来毓秀宫中偶然提起几次,面色看起来都分外冷淡。
刘氏平安生产之后,后宫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即将待产的惠妃和怀胎四月有余的元春身上。
在这宫里,要害一个已经出世的孩子,远比让其胎死腹中难度要大,风险要高。所以这些日子玉罄等人也是严防死守。
尤其是柱子,他曾经在毓秀宫守了好些年,哪里多个耗子洞都一清二楚,如今更是将毓秀宫看管得牢不可破。
可即便这样,还是有人想要跃跃欲试:“主子,李太医派人来传话,说是太医院里有人趁空翻过娘娘的脉案,恐非好意!”玉罄担忧地说。
“李环山怎么知道东西被人翻过了”元春饶有兴味地问。
“李太医在脉案里边夹了一根头发丝,值守完回去一翻,头发没了……”
“噗嗤”元春笑了出来,打趣道:“李环山长进了啊,让柱子赏他,如今了有点儿子在宫里讨饭吃的样子了。”
“那娘娘,此事咱们该如何应对呢”
“别慌……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前日防贼的道理。做这事的人,要是知道咱们慌了,只怕更合心意!
你去告诉李环山,将本宫孕期不适的反应都如实记录在脉案上,并让他三五不时就添上这么一笔。
那花心思的人见了,才好有下一步计划。趁本宫如今精神不错,正好看看,是谁那么惦记本宫呢!”
“是,娘娘……”
玉罄得了示下,可脸色并没有半分的缓和,元春看她吞吞吐吐地样子,扯了扯唇角笑道:“说吧,还有什么好事等着本宫呢”
“娘娘,此事若说了,您可别生气,万万看在小主子的份上,少些计较。万事等小主子落地之后再说……”
元春闻言更加好奇了,身子都坐正了一些,双眼炯炯地无声催促着玉罄。
“皇后……皇后娘娘以新人入宫,优抚老人为由,升了后宫众人的位份……”说完,玉罄一脸担心地看着元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