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 第45章 落户淄搏,厂计划

第45章 落户淄搏,厂计划(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最终曲 停滞于寂寥长夜 [火影同人] 论统治忍界的可行性 幺儿 雨和彩虹的距离 过门 胤云传 我的直属学长你好呀 [综漫] 乙骨君要当我的狗 重回高三逆袭成大佬

仔细一想。

许易总算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没错了。

所谓的国金汽车公司,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并没有成立。

而作为国金汽车的前身国金集团,更是个骗领资质加一堆不良资产烂帐的暴雷摊子!

说到底,国金集团只是一个壳子,而真正点头的是地方政府与城投集团。

因为造车资质的审批需要发改委核准与工信部审核,到了最后阶段,还需要工信部专家组对造车企业进行现场审核。

审核的是什麽?

其实就是生产工艺丶质量控制丶研发能力丶公司规模这些核心指标。

说白了,就是看你有没有那个实力。

而现在国金集团就是卡在这里,没办法审批通过。

人家专家组不是傻子,不是随随便便改造下厂区,搞条生产线设备就能糊弄过去的。

因为目前政策的尴尬性。

要申领新能源造车生产资质以及上市销售资质,必须要满足两点必要条件。

其一:是要在「产能利用率高丶配套能力强的省份」,才能落地。

其二:是要企业具备「实际生产能力」的证明。

山栋这边的条件自然不用多说,无论是工业还是配套,都足以供应起一家大型造车公司。

然而在「新能源乘用车」这一块,却是有一大片空白。

到了第二条就有些尴尬了。

因为要满足这一条,你必须先要证明自己有「实际生产能力」,这个实际生产能力,可不是说说而已。

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投钱建厂,要达到年产十万台以上的产能,就算是表面上应付,也最低要达到五万台以上的实际产能。

诸如「国金集团」之流,以空壳公司申请造车资质的,随便造几台车想申领下来的。

想法很美好,只要申请下来,借生产资质融资上市,最不济也有几十亿。

最差的情况,也是将生产资质打包出手,大把的新势力造车厂愿意花十几亿接盘。

然而对于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地方政府自然不愿意倾斜资源,那是白白浪费。

至于后面国金汽车为什麽申领下来了?

恐怕原因也很简单,经历过债务暴雷和资产重组后,城投公司总算下场,再加上多方资本整合,这堆烂帐有人接盘了。

把原本的套壳工厂,正儿八经的重建,真正当个大项目办。

在此基础上加投了十几丶二十亿,按照工业4.0的基础进行建厂生产,后加上地方政府发力,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流程走,总算是把这份独立造车资质给申领下来了。

当然。

在这其中陕汽通家的挂牌资质也起到了决定作用,如果没有这份挂牌资质,国金重组后建厂生产的车子都卖不出去。

最重要的是借着这张资质,生产出的乘用车正式上市,取得了一定的亮眼成绩,证明有被下注的潜力。

等于说是先借了一副弓,再走「先射箭再画靶」这一套。

申请资质的时间自然是快,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几乎堪称是造车界最快的申领记录。

但按照国金集团最初收购陕汽通家股份的时间算,申领「独立造车资质」这条路,实际走下来却是花了几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国金集团现在根本申领不下来独立造车资质,但他们现在旗下的空壳工厂加上一条客车改装产线,却是挂靠着陕汽通家分公司的名义,来提供造车资质售卖……」

许易沉吟道,这个现状,比他预想的肯定要差一点。

但仔细一想,却很符合实际了。

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如果国金集团真的申领到最后一步了,而且有十足的把握,哪怕是负债暴雷都不会轻易将股权和资产重组变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在线鉴宠,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 我不是天才刑警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沸腾时代 以神通之名 死刑变无罪?谁叫他做侦探的! 霍格沃茨的学习面板 我都满级号了,你们才刚穿越? 从魔法少女开始独断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