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村学(三)(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锦织时节(种田)》 15、村学(三)(第1/2页)
小宴/文
李瑜循声望去,来人是一个看起来年纪与李家吉差不多的男孩,身量比李瑜略高出一头,面孔依旧稚嫩。男孩身穿素青缎子做的直裰,因天凉,外面披了个秋香色锦缎斗篷,腰间围的系带上挂着两个绣工精巧的玉色荷包。一身富贵气,让李瑜大开眼界。只是,这样一个玉瓷娃娃般的男孩却一副故作老成的表情,板着脸,察觉到李瑜的眼神后,十分矜贵地微微颔首,一看就是跟大人学来的姿态。
李瑜瞧着好笑,嘴唇不由得抿出一个弧度。
那男孩与她目光短暂交错,随即便迎着老者走上去,躬身行礼,老者负手生受了,转而才笑呵呵地说:“哎呀,远寓,你怎么到村塾里来了?”
“祖父怕我回到祖宅疏忽课业,叮嘱晚辈也要三五不时过来跟着听一听课,温一温书。”
“哎哟哟,你都考过秀才了,哪里还需要来村塾里听课?”老人家一边夸张地说,一边揽住男孩,示意他往里去,“不过你来都来了,进去凑凑热闹,结交几个同龄人也无妨……外面的事,叔公自会打理,你不必在意。”
秀才?年纪这么小的秀才?
李瑜远远听到这一句,眉梢高高地扬了起来,眼神里颇有些诧异。一旁的李家瑞也听到了这句,他似有所觉,侧身附耳对李瑜说:“早听说咱县里的方家出了个文曲星,年纪不大就中了秀才……大约就是他。”
方家村,方家。方远寓,方三叔公。
李瑜望着男孩的背影若有所思,那男孩却贴到三叔公旁,压低了声道:“三叔公,这小娘子年纪不大,却口出狂言,要评判村塾优劣。她说话行事,仿佛读过书,但穿着打扮,又似寻常农家。侄孙实在觉得蹊跷,须知周围邻舍村落,从未有女子读书之先例……莫不会她是什么富家逃奴,又或是被拐走求救的大家闺秀。”
方三叔公听得皱起了眉头,他适才自然也觉得不对,只是没这般多虑。
一个说话咬文嚼字、能言善辩的女娃娃,在村子里确实不多见。是逃奴?还是遇了拐子?不管哪种可能,都是一桩大案。他额心深蹙,若是前者,必当好好整顿;若是后者,这般聪慧的女娃娃须得救出来才好!他拈须思量少顷,便对方远寓道:“也好,那就由得他们进来。我支开那年纪大点的少年,你去与这女娃娃探问几句,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方远寓俯首称是,方三叔公这才扬言:“罢了,既然远寓都为你们说话,今日老朽便破例许你二人进来,我带你们四下看看就是了。老朽如今正掌管这村塾教谕,若有疑问,小娘子便直接问老朽吧。”
李瑜听到这句,禁不住小小声攥拳呼耶!她满面兴奋,引得方远寓和李家瑞不约而同望向了她。她倒是不羞怯,落落大方一笑,生怕方三叔公反悔似的,拽着李家瑞就跑进了学塾里。这下她也不在心里笑话小秀才装老成了,端端正正朝方远寓行了个礼,“谢谢小郎君为我们兄妹说话!”
女孩情绪高涨,方远寓有些受感染,也微微莞尔,只是目光中探究之意并未减弱。
方三叔公开口问:“还不知你二人姓甚名谁?都是从田沟村来的?”
“是啦,我叫李瑜,这是我大哥,李家瑞。”李瑜抢着回答。
三叔公上下打量一番,佯作随意道:“你们是亲兄妹?瞧着倒不像。”
李瑜闻言一顿,正纠结要不要解释,李家瑞却难得在她前面回答:“是亲兄妹。”
方三叔公这才点点头,没多说什么,抬步往里走去。李瑜与李家瑞对视了一眼,李家瑞并没解释,只说:“走,咱们进去好好看看。”
一行四人由此便参观起了村塾。
方三叔公领路走在前头,简单介绍了几句。李瑜听了一会,脑海里忽然冒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她禁不住侧首,望向了始终未曾对她多言的方家小秀才,好奇地问:“小郎君,刚刚我大哥说你是秀才,你真的是吗?”
“是,去年考中的。”那男孩虽帮李瑜说了好话,但态度颇有些疏离,小下巴略显傲慢地扬着,与李瑜交流时的目光里也藏了些审视。
李瑜倒是全然不介意,至多是个刚进入青春期开始效仿大人装x的男孩罢了,她心态极佳,仍是甜美地夸赞:“哇,那你好厉害!所以,你是在这个村塾里读的吗?”
她上辈子虽说家境优渥,读书考学的问题从来没太为难过。但互联网时代,信息发达,她也常刷到过海淀家长的鸡娃心得,粗略看过些选校的事。家长们衡量学校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往届毕业生的水平。如果这个村塾能教出方远寓这样的秀才,就算三弟不是什么读书天才,做个凤尾,想来也不会太差。
可谁知,方远寓摇头,“当然不是。我幼年与祖父一起过,是祖父亲自教我开蒙识字,后来家中也延请西席,并不曾读过外面的学塾。”
“……”ok,人家是精英教育,真是打扰了。
大抵是李瑜眼中的失望太过明显,方远寓到底没忍住,找补了一句,“但是……当年我祖父就是从这个村塾读书,考出功名的。”
“你祖父很厉害吗?”李瑜浑不在意地问。
方远寓被问得怔了怔,男孩瞳仁里闪过惊愕,“你不知道我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