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1 / 2)
无比悲观。
幸而她的丈夫有一个敏感的心,及时发现了她的变化。夫妻两个人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尤其是还出过国,对于心理疾病这种事情是有认知的。在朋友的介绍下,林碧华电话里“见”了一位专业的心理医生,并在她的指导下,开始了“治疗”。
这位叫威尔逊心理医生直言:她的心理疾病完全是因为“痛苦的职业”产生的。过久的离开职场,再次重返职场,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跟不上其他人,从而给心理造型负担。
而想要解决这种“心理疾病”,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吃药,也不需要打针。它只需要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那就是——
“要一起合作开调料厂?!”程以时稍微有一点惊讶。
突如其来的“合作邀约”让程以时有一点没反应过来。不过深知“谨慎行事”的重要性,程以时也没头脑一热就答应下来。只跟林碧华说,要慎重考虑考虑。
林碧华当然不会就让程以时当场作出决定,给出一张名片,让她想清楚之后可以给她打电话。
名片是扬城第一机械厂的副厂长的名片,上面写的人姓苗。
“这个是我丈夫的名片,你给他打给我打都是一样的。”林碧华似乎是看出她的疑惑,主动又解释了一句。
程以时笑笑点头。
下午,蒋彦辞过来的时候,程以时把上午发生的这件事情跟他说了一下。
“机械厂副厂长就是扬城第一机械厂厂长的儿子,据说在国外读书懂管理,一回国做了没几年办公室主任就提拔到副厂长的位置了。”程以时把托胡波打听到的消息跟他共享了一下。
其实在上午林碧华走后,程以时思考过为什么她要给的名片是机械厂的名片。后来才琢磨明白,发现了林碧华的一些小心思。
机械厂在各个城市几乎都算是整个城市最大的工厂无疑了。机械厂下属管辖好几个厂长,机械厂的厂长的权利着实不小。
林碧华给出这么一张名片,无非是怕她觉得她后面没有背景或者资产不厚想要借这一张卡片来告诉她她的实力罢了。
这个道理,程以时可以想到,蒋彦辞没有道理想不到。
“扬城整个城市发展相比苏市、海市都落后不少。一个机械厂的厂长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蒋彦辞三言两语解释了一下。
其实有的时候,这种工厂厂长为什么能在一个地方“只手遮天”?其实原因还是在于这个厂长的背后站着什么样一个存在。
权力大权利小,能力大能力强,有时候无非就是一句话的事。
蒋彦辞从不插手程以时的生意,也从来不会插手她的社交,因此只道:“如果她说的生意,你感兴趣,做一下也无妨?”
调料生意?
程以时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他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低着头眼珠打转,在细细地想:她是否对做这个生意感兴趣?
在林碧华给她的规划中,这个调料生意是有大的赚头的。从小火炉每天“客满为患”的经营状态中,不难看得出来,南城人活着说南方人对于这不同口味的涮锅都是有向往的。
向往在某一刻就意味着“销量”,只要有销量就不用怕不会赚钱。
“如果只做这些涮锅的底料的话,好像还可以,应该能赚钱。”她幽幽道。
“能赚钱”这一点不是她乱想的,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程以时指指外面的大厅,对蒋彦辞说:“春生说,最近有很多老顾客来吃饭带了饭盒,吃完之后专门打了底汤回去,说是回去自己做做不出来那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