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酥心蜜意(美食)》 23-30(第1/25页)
第23章 茶会百戏
平江府暑日的茶会,大多会选择在辰时。这时恰巧能欣赏到清雅光影,莲塘初露。然夜里下起雨,又逢考学,吕兰棠将它安排在了午后。
即便如此,卫锦云还是一早就起了身。买最新鲜的时令瓜果,蒸糕揉面,这都是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东西。
更何况她虽答应
了吕兰棠那里的茶会,但张仁白的生意可是签了契的。糕点隔夜就会失去不少风味,李记熟食行的鸡还没叫上几声,卫锦云就已经将混好的米粉蒸上了。
屋檐下架子上她睡前晾的大虾面团,过了六个时辰,已经风干发硬。
卫锦云昨日从葑门带回来的白虾,个个都是鲜活游蹦的。她熟练地捞虾、褪壳、抽线,晶莹的虾肉被扔到石臼里疯狂捣弄,加些姜末,直至被石杵碾成一堆细腻的茸。
虾茸要加梗米粉揉成长条面团,上锅蒸熟晾凉。
眼下卫锦云将晾好的大虾面条切成薄片,放入油锅烹炸。
小火慢炸,而后迅速捞起,随着好听的炸物声整整响了一刻,卫锦云炸了一大盆虾片。
等卫锦云敲开张记文房四宝店的大门,张仁白还在打着哈欠嘴里低声胡邹邹。
见来人,他哈欠也没了,人也不困了,忙站得挺拔如松,直呼“早上好啊,卫小娘子”。
张仁白瞧着卫锦云手中除了糕点,又多了些新鲜玩意。在她期待的注视下,他也顾不得洗漱,拿起一块咬了一口。
“咔嚓。”
脆脆的!
卫锦云看清了张仁白满意的眼神后随意与他聊了两句,又去细数家里还剩多少米面。
这虾片她自己吃都能吃半盆,想来她们都会喜欢。
清晨仍是下着小雨,细密的雨给小院里带来些许凉意。
“卫姐姐,阿娘让我拿给你的。”
孟哥儿捧着只甑跑进她们的院子,“我阿娘做的酱,味道是最好的!”
也不知是不是跑出去玩过了,雨将他脸打得湿漉漉的。
李记熟食行的鸭子受欢迎,除了赵香萍熝鸭时火候把握得好外,还有她做的独门酱。
六月里正是做酱的好时候。
将面粉混了豆子作麺窨藏,再在烈日暴晒。也不知赵香萍做酱份量是如何把控的,还是加了特别香料,不少吃了熝鸭的食客偶尔还会向她买两罐酱回去腌酱瓜。
自从卫锦云帮赵香萍出主意,又抓了假讼棍后,孟哥儿每日都要奉她的命令过来串门,每每都要捧上好东西,拿得卫锦云有些不好意思了。
“阿娘叫我给邻里都送了,但卫姐姐这罐最大。”
卫锦云收下酱道了谢,取了个院里门廊下悬着的腊猪蹄,又叫孟哥儿捧回去。
“这么大一罐,能吃到冬日里。”
卫芙蕖叼着牙刷子,替卫锦云将酱拿到厨房仔细摆好。
“蕖姐儿今天穿的这么好看呐。”
卫锦云一早忙着给张仁白做糕点,又在厨房新砌的小仓库里查看剩余米粉、面的余量,没怎么注意到她。
眼下抬眼这么一瞧,新衣都穿上了。
前些日子给姐们俩买的苎麻面料,经过王秋兰的一双巧手,在卫芙蕖的身上变成了绣着蝴蝶的鹅黄交领襦裙。
“嗯。”
卫芙蕖吐掉茯苓水漱口,“我也要去阊门集市。”
“没有任何问题。”
卫锦云从角落里拿出拉杆箱,扯了杆子飞奔过来,顺道在卫芙蕖额角亲了一口,“走了走了。”
“姐姐。”
卫芙蕖抱着双臂哼了一声,“你是准备逃掉我和菱姐儿买的黄连阿胶汤吗?”
“怎么会呢。”
卫锦云浅“哈”了几声,愁眉苦脸地将走下楼熟练递过来的汤一饮而尽。
从前被祖父灌苦药,到这儿还得被妹妹们灌苦药。
好好的药膳铺子,到底为什么要给她们推荐黄连阿胶汤,百合桂圆羹它不香甜吗?
“姐姐快说菱姐儿今日穿得也好看。”
卫芙菱放好碗,顺道给祖母的蚕宝宝喂了几片桑叶,跑到卫锦云面前转了个圈。
“好看,好看。”
卫锦云苦得龇牙咧嘴,皱成八字眉,“跟小麻雀一样好看。”
待收拾完毕,她带着吃虾片的小蝴蝶和小麻雀出门了。
这是姐妹二人第一次来阊门集市,卫锦云给她们买了两朵鹅黄的绒花簪上,又带她们吃了上皮薄软,下底酥脆的灌汤生煎和热乎乎的豆腐脑。
卫芙蕖吃甜,卫芙菱吃咸。
险打起来。
用完朝食,三人顺着人声往南走,没几步就到了纱行。平江府这地儿,纱行多得能单开一条街。
马记纱行的门敞着,竹竿上挂着各色纱料,粗纱像蒙了层薄雾,细罗则透亮得能瞧见对面纱行的招幡。
与木石匠行不同,纱铺多,竞争也大,各家铺子的价钱相差不了多少文钱。
掌柜娘子正蹲在门口翻晒新到的竹纱,打量了几人的穿着一眼,直起腰问,“可是来扯粗纱?前儿到的这批竹纱最结实,防蚊还透光,比棉纱便宜两文钱一尺。”
卫锦云走到竹竿下,伸手捻了捻粗纱的纹路,“就这个,给我扯六尺,要够糊两扇窗的。”
“没问题。”
掌柜娘子利索地抽出剪子,“咔嗒”一声剪断纱料,用竹尺量了量,卷成一捆塞进卫锦云手里,“收你三十文,送你半截细麻绳,好固定纱边,自然也可以用线缝制,随你。”
若是夜里用纸窗防蚊,则必须要关窗,非常闷热。这个时候的平江府的许多百姓早就用上了纱窗,通风又防蚊。
他们还在窗户上加插销,若到了冬日里,插上块薄竹篾编的篾帘,比纱密,比板轻,既能挡风还能留出缝隙透光,比换整套窗扇省钱多了。
卫锦云先打算用二楼的窗户试用,若效果好,再在一层的铺子用上。
这宋时的市井生活过起来,实在是有劲儿。
待买完家中的用物,卫锦云姐妹三人就去给茶会上的糕点挑食材。
她既是收了吕兰棠六贯钱,便不能糊弄。六月里还有晚熟的枇杷与才上市的杨梅,新鲜得不得了。
阊门集市包罗万物。洞庭东山的白沙枇杷素有金银蜜罐之称,而东山西坞的杨梅在苏东坡口中可与荔枝媲美。
虽贵,但滋味实在是美妙。
茉莉仍需,再秤两斤紫藤花,要一小包水月茶叶,更买蜂蜜一罐,牛乳一斤钱就这样“嗖嗖”得花出去了。
待姐妹三人拉着拉杆箱,提着大包小包雇了辆驴车,按照吕兰棠给的地址在巳时初刻找到吕宅,昨日卫锦云在葑门外预定的五斤冰块也被闲汉准时送到。
吕宅位于府学东北处,在沧浪亭附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酥心蜜意(美食)》 23-30(第2/25页)
三人跳下驴车,微微喘了口气。眼前是一扇不起眼的乌漆小门,要不是门楣上悬着的那块“吕宅”匾额出自吕兰棠的手笔,让卫芙蕖一眼敲出来,看着倒是与寻常巷陌的院墙并没有太大区别。
卫锦云抬手扣了扣门,声音沉闷,引得一旁栓在屋檐下的几匹马朝她看了几眼。
这马瞧着实在是四肢健壮,毛色黑亮。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一张妇人的脸,目光有些审视。
“劳烦婶子通报一声,卫锦云应吕娘子之邀,来筹备今日的茶点。”
卫锦云连忙回答。
“噢,卫小娘子啊!”
妇人随即展开一张笑脸,忙将门整个开了,“且快进且快进,我们姑娘昨日就说了。你脚留些神,下着雨地滑呢。”
她吆喝着身后两个仆人帮忙拿食材,随即目光又落到两位妹妹身上,脸笑得更欢了,“这是芙菱和芙蕖吧,生得这样水,我们姑娘总是念叨,快将东西给婶子拿!”
一进门,才方知别有洞天。
三人跟着引路的婶子转过一道海棠花门,脚下是青灰、月白鹅卵组成的仙鹤铺地。雨丝密了些,打在回廊外的芭蕉叶上,沙沙有声。
转过一条抄手游廊,曲折着往园子深处去,廊柱檐角挂着小巧的铜铃,风过时只轻轻“叮叮”两声,就被雨声盖过了。
走了好久才转过廊角,见到一方莲池,池边是赤色栏杆的美人靠。栏下的花砖换了海棠样式,四瓣海棠与芝花交错铺展,砖缝里还嵌着光滑的白石子,远看倒像落了一地的花瓣。
雨打芭蕉,檐角铃响,风吹莲池完全做到了一步一景。
现代的园林雨中已经是巧夺天工,可卫锦云第一次见这么美的私家园林。
她很快寻思着日后赚到钱了,一定也请一帮香山帮匠人造一个!
用来养老也成啊。
卫锦云的目标此刻从开好铺子,
进而转变为在平江府买套房。
“这院子好大啊,还很好看。”
卫芙菱与卫芙蕖生怕错过回廊上的每一幕景色,眼睛不断地瞧着四周。
前面的婶子听了姐妹二人只是笑,“说出来怕卫小娘子笑话,我们姑娘还没起呢这客人都来了好几位了,我再去叫叫她,后头就是厨房,卫小娘子自便。”
吕兰棠除了与姐妹相约出门,每日雷打不动地睡到午时,才会悠悠转醒,爬起来用饭。
眼下茶会推到了午后,对她来说便是来得正好。
睡会,再睡会。
这条回廊并不接着客人那端,但垫脚一望,确实能见到不远处的几位执着团扇的倩影。
想来都是吕兰棠的好姐妹,也不知哪一位是她的六月目标对象。
卫锦云和妹妹们并不多作停留,让几位仆人带着,进厨房去了。
厨房足有卫锦云铺子的三个大小,灶台上收拾得极其干净,不同的锅和蒸屉放在显眼位置,但工具齐全,任凭卫锦云大展拳脚。
灶台里的火烧得正旺,锅里热水翻滚,冒着腾腾白汽。
“卫小娘子,你看还缺什么?随时叫我们。”
几位仆人放下她们的东西,眼神还不忘落在她的两位妹妹身上。
“不缺,我们都自己带了。”
卫锦云在她新制的两只花边竹篮上垫上油纸,从拉杆箱中拿出一大包虾片倒上去,“劳烦将这零嘴给各位娘子们拿去,先尝尝。”
她又重新用油纸包了些,“这两包是给各位姐姐的,也请尝尝。”
仆人相互瞧了几眼,立刻笑着手下答应,“好说好说,我们这就给姑娘们拿去。”
往日请茶点师傅来府上做点心,哪有她们的份。也只有等主家茶会完了,剩下的能尝上两块。
这卫小娘子竟还能在茶会前顺道给了她们一份零嘴吃,果真如棠姑娘日日念叨,是个好相与的。
几人的年纪也不大,高兴地收了零嘴,提篮上菜去了。
卫锦云用攀膊绑好衣袖,在一旁的轩窗下支开案几。卫芙菱与卫芙蕖顺势绕到她的两侧,将东西都规整好。
“小心将裙子弄脏了,不出去玩吗,方才还说这院子好看呢。”
卫锦云拾掇着白玉枇杷,二人也要帮忙剥皮。
“吕姐姐邀请我们来做客是一回事,帮不帮姐姐又是另一回事。”
“姐姐记得做完糕点再喝一碗药羹。”
卫锦云投降了。
怎么会有妹妹随时随地掏药羹啊。
她订做行李箱,是为了让她们放了食盒瓦罐装药羹的吗!
白玉枇杷被姐妹三人剥去薄如蝉翼的皮,果肉莹白如玉。
卫锦云将它们切成小块,入锅时加了些冰糖,架在火上小火慢煨。
杨梅要用石臼杵成泥,混入牛乳与蜂蜜,要浇在刨得细白的冰沙上。今日她秤了五斤的冰,可供她随意挥霍。
但刨冰化得快,得且做且上。
吴地人向来爱紫藤花,大多庭院里都会栽种。文人爱它的紫气东来,姑娘爱它的细腻浪漫。
更何况,这花还好吃呢。
江南之地,见到漂亮的花,总要想想它长得真好看呐,画下来,写下来。
再者它能吃吗。
新鲜的紫藤花要用黄糖与蜂蜜腌过,挤去水分。准备的水油皮与油酥与荷花酥与异曲同工之妙。
水油皮包油酥,反复擀折如纸,裹上花馅后又刀在其上划花纹进炉。
最后是改良版的素醒酒冰。
新沏的水月茶,茶汤混进融化的琼枝液里,搅匀了,倒进模具。
卫锦云瞧了这么多年的报恩寺塔,早已经将它的飞檐翘角都记得清清楚楚。
她最近几日闲暇时,刻了几个报恩寺塔的模具。
倒进去时还冒着热气,放进冰块冻上。届时取出来时轻轻一磕,一座玲珑的小塔便立在白瓷盘里,碧色通透。
茶会的糕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妙与细品。
与平日里自己在家时不同,自然不是冲着肚饱去的,大多都是品茶闲聊时的作配罢了。
待忙完这些,卫锦云将出炉的晾凉,剩余的放冰块里冻着,晃晃悠悠间已经过去了近一个半时辰。
这儿离天庆观前并不远,眼下离茶会的时间还早。卫锦云叫上姐妹俩,准备回家用饭。
这才出了厨房,绕过两条回廊,就听见不远处咋咋呼呼的闹声。
“今日吕夫子批改卷子真快啊,我‘嗖’的一声便踏进来了!”
“我今日作的这首诗真是绝妙,日后后世议论我起来,定是要唤我一声‘唐子’。”
“刚刚好第十名,这就是我,一位高手的控分。”
“吴兄,你揣仨鸡蛋饼干啥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酥心蜜意(美食)》 23-30(第3/25页)
不走通女眷那里的回来,众人恰巧就遇到了卫锦云。
这些人都是她瞧着眼熟的,除了吴生,便有日常拿着折扇扇风,唤作唐殷的,还有另一位祝兄祝芝山。
“卫小娘子去哪里?”
吴生揣着鸡蛋饼,“吃饼吗?”
“哎唷我的天爷。”
唐殷扇了扇风,“我还以为是买给我吃的呢,想来是我太自作多情了。”
“我就不吃了。”
卫锦云并未接,一手拉一位妹妹,“我回家用饭。”
“吴兄这鸡蛋饼不如我来吃吧!”
不等她走两步,吕兰棠从另一条回廊处飞奔而来,偏髻倒是梳得规整,但像是来不及簪簪子似的,没有带半点首饰。
她一把拉过卫锦云,“起晚了起晚了,哪有叫了点心师傅还让她去外头吃的,你来我这儿吃。”
容不得卫锦云拒绝,她拉扯着她的胳膊,一步一步挪。
“我能吃吗吕小娘子?”
“你不是吃鸡蛋饼吗?”
“鸡蛋饼要是这么好吃,子为什么不吃呢。”
“”
卫锦云一向觉得她的力气已经是极大的了。
怎的吕兰棠的也这么大?
即便吕兰棠再三开口,她自然是不会真跟着她坐一桌。吕兰棠是主家,她是被聘的师傅,今日是她第一次接受茶会的聘请,再熟识也要分清场合。
毕竟日后她还想有机会多接些茶会,给她的铺子攒装修钱呢。
吕兰棠没了主意,但她又想交卫锦云这个朋友,便让仆人们再开一桌,顺道一块叫上了几位阿翁的学生。
“棠棠,府学门口那位点心西施来了吗?”
娇慵的声音从正屋敞开的窗户里飘出来。紧接着,一个穿着青色褙子的女子探出半个身子。
她瞧着年纪与吕兰棠相仿,但眉眼间自带一股矜傲。
周竹清一样梳着偏髻,簪着点翠珠花。
她五官精致,下巴微抬,盯着卫锦云的目光带着一丝打量。
“你不请茶楼里的点心师傅,又不买徐记,还叫我来,够无趣的。”
她不过才说完,就被身旁一道脆生生的声音打断。
“姐姐请用正常语气说话。”
她身侧一个小身影“咚”地放下手里的茶盏。
周摘月瞧着不过七八岁,穿着一周竹清一样的青襕衫,将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绑了根青色发带。
“姐姐的语气听起来不正常吗?”
周竹清捏了捏她的脸。
“不正常。”
周摘月慢条斯理道,“夫子说,待人要温良恭俭让,你方才既不温也不恭,还阴阳怪气难道说,那一篮子上过的唤作‘虾片’的东西,姐姐‘咔滋咔滋’的,没有吃半篮吗。”
周竹清叫妹妹戳破,黑了一张脸。
“让你带摘月来。”
吕兰棠笑得捂着肚子,“哎唷,好摘月,让棠姐姐亲亲。”
其他几位姐妹也都捂着团扇笑。
席上备了银鱼炖蛋、六月黄炒毛豆、酱烧狮子头等十多个菜。
卫芙菱咬着半个狮子头,偷偷向卫锦云窃窃私语道,“太可怕了姐姐,那里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蕖姐儿平江府真吓人啊。”
卫锦云
听了这话,也笑得肚子疼。
那,确实像。
“好好吃饭。”
卫芙蕖长舒了一口气,转过脑袋盯了她们俩一眼,轻咳了声。
卫锦云和卫芙菱只觉周遭一冷,认真低头扒饭。
像啊。
太像了!
约莫扒了有一刻,有人往卫锦云的肩上拍了拍。她一挪头,见陆翎香端着碗凑了过来。
“香香?”
卫锦云咬着排骨含糊不清道,“你,你怎么在这里。”
“是我咯。”
陆翎香使劲地盯了身旁的吴生许久,直至他费解地挠了挠脑袋,给她让出了空位。
她大马金刀往卫锦云身旁一坐,“棠棠是我朋友啊,她邀请我来的。见你在这无聊,我来陪你吃。”
卫锦云这一桌都是她的顾客朋友们,他们“之乎者也”的,她听得脑袋昏昏,堪比从前高中课堂,险些吃睡着过去。
眼下陆翎香一来,她终于有了几分精神。
“我二哥也来了噢。”
陆翎香像是来了自己家一样,把桌上的每一样菜都往姐妹三人的碗里夹了又夹,“就是人跑没影了,不知哪里去了。”
陆岚本是不来的,他不爱往热闹的地方钻。只是听见陆翎香说李翔也会去。
好小子,是那个从小跟在她妹妹身后,扬言长大以后就要娶她的李翔吗。
恰逢休沐的陆大人骑上马就跟来了。
“其实清清人挺好,就是说话难听。”
陆翎香咬了一口鸡腿,“日后熟了你多骂她两顿便好了有时候她狠起来连自己都骂。我跟你说,我二哥他”
有了陆翎香作陪,这顿饭便没有那么无趣,她已经将二哥小时候如何上树,如何掏鸟的事都聊上了。
待用完饭,卫锦云便回厨房去准备杨梅牛乳刨冰。
饭后一酸酸甜甜的甜点,用着用着,就又开胃了。
毕竟人有两个胃,吃饭一个,零嘴一个。
煮开放凉的牛乳放在盖了湿布的冰块里,过了两个时辰,已经冻上了一半。卫锦云拿铜刨子抵在牛乳冰上,慢慢研磨,雪似的牛乳冰屑簌簌落在瓷碗里。
且磨且上。
牛乳化得快,卫锦云磨上一碗,仆人就要端出去一碗。
“才用完饭,我吃不下,不就是一碗酥山嘛。”
周竹清瞥了杨梅牛乳刨冰一眼,“尝一口,也不是不行。”
白瓷碗里,刨冰像蓬松的雪絮般。碾碎的杨梅果肉碎粒嵌在里头,汁水顺着冰屑往下淌,其上还嵌了两颗新鲜的杨梅与两片薄荷叶。
光是模样就已经引人注目。
周竹清舀一勺送进嘴。
牛乳冰的醇香先在唇舌间弥漫开,混着蜂蜜的甜润。与冻硬的酥山不同,雪絮一样的刨冰在舌尖化得极快,凉意顺着喉咙往下钻。
杨梅的酸鲜很快涌上来。东山西坞杨梅果肉细软多汁,咬破薄薄的果皮,丰盈的汁水瞬间涌出来,酸甜交织。
“姐姐不是尝一口吗。”
周摘月慢条斯理地用勺子慢慢擓,紧接着慢慢抬头,“不要吃完了从我碗里窃!”
“来府学读书的日子真美妙。”
祝芝山一口接一口,“我爱读书,夫子家什么时候再办茶会,再请卫小娘子,我还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酥心蜜意(美食)》 23-30(第4/25页)
控分。”
吴生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尝,连整个刨冰化成一碗牛乳了,还没有尝完。
唐殷一口干了,从吴生的碗里舀了一点,说是没尝出什么味,他再尝一口。
待所有人的刨冰上完,卫锦云已经感觉不到右手的存在了。
锻炼臂力这件事,任重而道远。
待她回到院里稍作休息,雨已经慢慢停止。雨后的回廊带着丝丝的凉意,案桌已经收拾摆好,吕兰棠与几位姐妹正煮茶点茶。
吕兰棠手拿茶筅,先以细流沸水注盏,水月茶的茶末在水中慢慢舒展。
她的手腕极其灵活,茶筅贴着盏壁搅动,由慢加快,竹丝与瓷盏相触,沙沙作响,白沫从盏底逐渐漫上来。
周竹清自然是不愿意输的。
她已备妥第二盏,沫饽正泛起白色。她取过茶匙,悬在沫上轻点,慢慢灵巧地一点一划。
先勾出远山横黛,再扫过云气缭绕。最后,用茶匙尾端轻压,竟在山间压出几痕垂着的枝丫,茶匙掠过,转瞬成了一串紫藤。
这样厉害的茶百戏让卫锦云当场看得出神。
她的手指到底要多灵巧,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勾勒出一幅画。
“我给周小娘子作首诗吧,我在茶楼里也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师傅。”
“那么话又说回来,我爱在府学读书,下个茶会到底什么时候办呢。”
“别看了别看了,来看我嘛。”
陆翎香将看茶百戏看入迷的卫锦云拉过去,“我不会点茶,我会别的。”
这儿有棵粗壮的香樟,樟叶浓密,倒是有些遮住园林的一步一景了。但吕夫子一本正经地与旁人解释,他买这宅子时,这香樟就在这儿,瞧这树干想来已经百年,说不定成精了。
这样的树是佑家宅平安的,可不能乱砍。
学子们一边听吕夫子介绍,一边准备为这棵大香樟作诗一首。
陆翎香嫌裙裾碍事,早把裙摆掖在腰侧,一身利落的短打,正对着廊柱张弓搭箭。
“嗖”的一声,箭矢擦着廊柱飞过,钉在远处的靶心。
“哇。”
卫锦云倚着身旁那棵大香樟,拍手叫好,“好准!”
陆翎香被她这一声“哇”叫得更来了兴致。张弓搭了三支箭,全然正中靶心。
卫锦云寻思着她算是来对茶会了,这儿每一位人都在不同领域绝顶厉害。
要不怎么说古人会得多呢。
“这是我二哥送我的弓,还不错。”
陆翎香练完箭,小心地擦了擦弓箭,“我和二哥的剑法是阿翁教的,阿翁厉害卫小娘子再多做几块点心,我再去二哥那里换把弓。”
“陆姐姐可以教我吗?”
卫芙蕖站在卫锦云的身旁,盯着她那把弓。
“蕖姐儿不是喜欢读书嘛。”
陆翎香揉了揉她的脑袋,“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
“没事,我可以学。”
卫芙蕖淡淡开口,“这样以后遇到什么坏人,我就可以直接像陆姐姐这样张弓搭箭,省得我姐姐溜进河里了。”
卫锦云转身溜进厨房。
她再也不溜进河里了,不然得被妹妹念叨一辈子!
香茶被配酥点,最为美妙。
除了新制的紫藤花饼外,卫锦云还分别用茉莉绿豆糕、荷花酥、枇杷酿组成宋时糕点做法的四大特色蒸、烤、炸、煮对应它们的讲究酥、糯、甜、香。
这四样不同做法的糕点被放置在同一个竹编花碟中,用花点缀,人手一份。
品茶时,每尝一道,就能品到完全不同的风味。
“好吧,我承认卫小娘子的点心确实不一般。”
周竹清瞧着这些极其用心的糕点,伸手拿了一块紫藤花饼。
紫藤花饼还带着余温,酥皮一口就往下掉渣。
舌尖漫开紫藤花独有的花香,混着烤出的酥香。内馅是细腻的莲蓉裹着细碎的花瓣,软糯里带着点微涩的花味,中和了莲蓉的甜,倒显得清爽起来。
整个紫藤花饼并不甜腻,既不会盖过花香,又让每一口都有回甘,唇齿留香。
“行吧,棠棠你赢了。”
周竹清呡了一口清茶,“但是,不哄我你就完蛋了。”
她双臂抱胸,看向一旁塘里的莲花。
“喏,再给姐姐吃一个枇杷。”
周摘月将碗中的枇杷分给她。
“这就认输了,还没上完呢。”
吕兰棠自得其乐地摇了摇团扇,“莫急莫急,我们一会再品品。”
“还没有?”
周竹清晃着藤椅,“这四个点心下去,都快吃饱了,甜吃多了,会腻的。”
卫锦云自然也考虑到了点心会腻这一点。
待茶会到了申时,最后一道端上来改良的素醒酒冰,用水月茶茶水的同时,在成品上撒了盐渍梅子碎。
甜咸交织,等于肠胃永动。
“棠棠,这道我可以吃了吧。”
吕夫子瞧着自己的学生与孙女们尝了一道又一道茶点,而自己只能眼巴巴盯着,已经泪淌三千里了。
“嗯。”
吕兰棠应了一声。
报恩寺塔模样的素醒酒冰,又混了水月茶,冰棱莹绿如冻玉,飞檐翘角细得透亮,倒像把真塔缩了,浸在冰里。
“像,又不太像。”
吕夫子使劲端详着面前精致的点心,“但一瞧就是我们平江府的塔嘛。”
卫锦云在一旁笑了笑,那自然是不同的。
这时的报恩寺塔为九级,她在现代熟识的这座塔重建过多次,风格偏向晚清。
这是卫锦云这两日摆摊时仔细瞧塔,又结合脑海里现代的印象刻出来的模具。
吕夫子高兴地尝了一口,盐渍梅子的咸香混着水月茶的香味渐渐在唇舌化开,塔影在碟中晃了晃,似有风从塔檐掠过。
“棠棠的茶会,请到点心大师傅了。”
他捋了捋胡须,当场取来琵琶弹了一段。
“夫子,夫子他竟然会弹琵琶。”
吴生瞪大了眼睛,“他不是一向瞧不上,多弹筝与琴这类乐器。”
“谁说的,为师只是弹得少而已棠棠的琵琶就是我教的。”
吕夫子顺带将吕兰棠那份素醒酒冰一块吃了。
众人闲聊攀谈,茶会慢慢接近尾声。
院里欢声笑语渐渐平息,只余下碗碟收拾轻碰的声响。众人三三两两聚着,意犹未尽地讨论着方才那几道惊艳的糕点。
卫锦云特意用油纸又包了虾片与几块点心,取名“茶会伴手礼”,人手一份。
“吴兄,你怎么就吃这么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酥心蜜意(美食)》 23-30(第5/25页)
唐毅瞧见吴生的点心篮子里几乎未动,又全部塞进油纸包。
“带回去给我娘尝。”
陆翎香怎么都寻不到陆岚,却依旧特意给他留了一份,摆在桌上。
卫锦云忙着回厨房收拾残局。
厨房的回廊上,周竹清的身影踟蹰不前。她手里那柄团扇此刻无精打采地垂着,连扇面都被她指尖捻得有些发皱。
她探头向厨房里张望一眼,而后缩回廊柱的阴影里。
“姐姐想说就说嘛,我玩去了。”
周摘月瞧了她一眼,向不远处的姐妹二人招了招手,“不要说不好听的话。”
她在茶会时主动过来与卫芙蕖和卫芙菱打招呼,眼下已经叫得上名字,谈些书上的学问了。
“知晓了,你别念叨。”
妹妹一走,周竹清终于挪到了厨房门口。
她往里走了两步,清了清嗓子,想了一阵后开口,“卫小娘子收拾呢。”
“嗯。”
卫锦云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那个”
周竹清的指尖又开始无意识地捻着团扇,“你今日的点心挺好吃的,尤其是那道像酥山似的点心上头淋的酱。”
“杨梅酱?”
“对,杨梅酱!”
周竹清语速快了一点,眼睛瞥向其他的地方,就是不看卫锦云,“尝起来非常特别。”
卫锦云倏然一笑。
杨梅酱有什么特别的,作为平江府人的周竹清,想来年年都能吃到杨梅。
“姐姐你快说啊!”
周摘月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行吧。”
周竹清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决定开口,“方才是我唐突了,不应开口取笑你。”
“你取笑我了?”
“是啊。”
“点心西施吗?”
“嗯”
“不是挺好听的。”
卫锦云用手巾擦了擦手上的水。
“你很好,棠棠与我说了你妹妹的事,明日我带她们去向夫子引荐,你且放心。”
周竹清身形稍稍一滞,又很快接道,“你有空可以常来我家宅子玩,下次我可以聘你做茶会的点心师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