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御前女官 > 70-80

70-8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怀了前男友他爸的崽? 论女总裁的撩汉技巧 我只想谈恋爱 风信子的春天 抱错亿万娇妻 甜蜜冤家 竹马绕青梅 陆先生你是人间清欢处 婚内上瘾 小污见大污

看来还是要在江西过年了。

赵长宁提前让宋环周淼回去了,忙活了这么久,二女辛苦,总不好继续留着过年,而女官明秋跟左玉都留下来了。

明秋善算,左玉善用人,两人配合的很好。

这次仓促出海不到三万件瓷器,还基本都是小件,应是官窑的质量不错,每件瓷器平均下来竟然有十五两银子,最贵的是成套的青花和白瓷,至于其他小件,只能勉强算是不亏。

看来南洋的市场,比宋环预计的还要好。

明秋支着下巴,“加上借船的费用,一共盈利五十万两,除去户部的二十万两,南昌府的十万两,还有未付的五万两,这次毛利有十五万两,当然,还要减去那些七七八八的,至少船的损耗我们要提前算进去,那最少也有十万两了。”

她有些振奋,“姑姑,还全是白银,这买卖划算。”

这还是第一船呢,从头到尾有多难大家都知道,能纯盈利十万,已经很不错了。

民间多是用铜板,银两结算的很少,这次全都是白银,可见瓷器的受欢迎。

赵长宁叹了口气,若是户部不拖欠,这次何至于只赚这么点?那么大的船,不知能装多少东西。

只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她压着心里的怒火,给皇帝写了贺表,重点提及红夷大炮的威力和作用,重中之重的严明,这是她献与皇帝的,不能在皇帝面前磕头谢恩,心中甚是遗憾。

另外又上了一封折子,仔仔细细将这次出海的前因后果言明,这次她不说一句埋怨的话,只叩首请罪,说自己事儿没做好,请皇帝责罚。

左玉则是在思考接下来的事儿。

“姑姑,前期咱们砸了那么多钱进去,不说烧坏的瓷器,光是那些小户故意来套咱们的钱,就有不少呢,随便垒个窟窿就说是窑,胆子大得很,宋环姐姐还算过,光是那些坏心眼的人,就足足套了咱们十万两,偏偏还不能断,一断就有人闹,咱们又怕那些大户不愿意干,加之还有各种非必要的人力物料成本,本不该是我们承担,姑姑,下一次,咱们不能任由他们拿捏了,这些人太坏了。”

要不是这样,成本怎会如此之高?就那些瓷器,在大庸能值几个钱?这些钱,几乎全被他们抠去了。

赵长宁点头,“你想的很周到,放心吧,宫里已经停了御贡,这些人在咱们这吃了甜头,不会轻易放弃的,这瓷,也该变变天了。”

她砸那么多钱,不是平白无故的砸,后期都要收回来的。

这次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毕竟之前宋环说要拿二十万两疏通关系,可除了给府台的三万两,她是真一分也没掏。

结清了钱款,大户小户也全都安分了,门口再也没人堵着。

“女书令,这窑还继续开吗?”有人开口问道。

赵长宁看着一张张看似纯良老实的脸,不由眯了眯眼,淡淡道:“开,当然要开,等开春了,船还要出海的,大家能烧多少烧多少,不过,这次的瓷器,要优中选优了,大家可莫要辜负朝廷这次的心意啊。”

“是是是,女书令,您说让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尝到甜头的人,已经在上钩。

赵长宁心头冷笑,没有理会,扭身进了屋。

明秋担忧道:“姑姑,这次咱们还是一窑一结吗?”

赵长宁摇头,“从今天起,烧坏的瓷,我们不承担,任何多余的费用,和我们无关的,都不要管,钱也不能一窑一结,分为三月一结,不愿意的,就不要他们的瓷,但这话,不要一次说全了,等他们套牢在咱们的船上,再说不迟。”

论做生意,她没有这些人精明会折腾,但若论害人、防人、拉人垫背,她再熟练不过。

她招手让左玉过来,“你与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前女官》 70-80(第6/21页)

丞提前打好招呼,这瓷器不许让他们私下运出去一件,另外,让县尉调集一些人手,给我守好了,我倒要看看,这些人还敢不敢围在门前叫喊。”

从她这弄去几十万两银子,这钱是那么好吞的?她要他们全都吐出来。

左玉有些迟疑,“姑姑,会不会太狠了?万一他们不开窑怎么办?会不会生乱子?”

赵长宁嗤笑道:“好言好语的就容易蹬鼻子上脸,你还想挨一次骂?”

左玉一想到那些商人恶心的嘴脸,还有他们骂的难听话,二话不说转头就走。

这次过年就不太热闹,安义也随着船回了玉京,宋环和周淼都不在,清清冷冷的。

年未过完,已经有人开窑,十中有五皆废,这让赵长宁也忍不住心头的怒意,这些人真是没完没了地贪。

真当她是泥捏的?

得知废窑不再被朝廷承担,这些人虽有些怒意,骂骂咧咧的,但也忍下了,因为皇上真的下旨今年也不需御贡瓷器,这真是晴天霹雳。

至于尚好的几窑,品质也十分一般,没几个能看得过眼。

但这些人之所以全不在乎,因为以前反正有人兜底,好坏没差,差的也有银子拿,但现在似乎不一样了。

有些人选择默默回头,决定不再敷衍了事;有些人却依旧不改,仗着有窑,胡作非为。

而赵长宁寄予厚望的郑婵,却异军突起,每一窑都顺风顺水,不止白瓷更上一层,青花也炉火纯青。

她看着面前胎薄如纸,光影照人,釉色如玉、绘制着葡萄纹的玉壶春瓶,露出难以置信的眸光。

“这当真是郑婵烧出来的?似乎比之从前的任何一个都要好。”

明秋用力点头,“姑姑,哪怕是在大庸,这对玉壶春瓶也价值不低啊。”

赵长宁惊叹起来,“我记得她父亲的窑,离城里有些远来着?”

“嗯。”明秋道:“我们还劝她不要老是跑那么远,没想到,她父亲的窑,竟然如此神奇。”

赵长宁很想去见识见识,她有预感,这个小姑娘,会给大庸的瓷器,带来另一场变动。

郑婵跪在窑前的空地上,念念有词。

她等念完后,还流了几滴伤心泪,随即起身,才瞧见赵长宁等人。

“姑姑?”她不好意思的抹眼泪。

赵长宁上前拍拍她的肩,“想爹爹了?”

郑婵点头,目中多有留恋,“爹爹的窑,总让我觉得他好像还在,我一想到他,我就浑身是力气。”

赵长宁没有言语,只默默陪着站在一边,郑婵比她幸运,记忆中,她的爹爹似乎只有醉醺醺、凶巴巴的样子,不过,这些也都很久远了。

或许,这就是郑婵能屡屡成功的原因。

“郑婵,你想不想做魁首?”赵长宁的语调清清淡淡,如同冬日里的一杯温茶,醇香浓厚,“或许从此以后,再没有钧窑、汝窑、磁州窑,只有景德镇瓷都之名。”

郑婵面色惶恐,有些尴尬,“姑姑,其实我也没有这么大志向……”

“不,你有。”赵长宁笑道:“你若想将你的叔叔伯伯堂兄们踩在脚下,那你必须有,我答应你,那一日,我一定向皇上为你请封,如何?”

郑婵一听到什么叔叔伯伯堂兄,登时满脸怒气,目中的火快要喷了出去。

她咬紧牙关,拳头攥紧,“姑姑,我会好好努力的。”

过了正月,赵长宁终于收到了皇帝的旨意。

主要讲了三点,第一便是户部欠的五十万两,会一次性下发;第二,她送回去的红夷大炮,他很喜欢,问她想要什么赏赐;第三,这次的事儿做得很漂亮,回京后,会升她为正五品,从此与百官同立朝堂。

赵长宁长长吁了口气,她很满意这个奖励。

开春后,这些商户终于发觉了不对劲,这钱再不像从前那么好拿了。

但此时已经下不了赵长宁的贼船,也有人想往外运,都被拦了下来。

大家终于发现,这个女书令似乎并不是好说话的主,只是从前没看清。

赵长宁不在乎有人骂她,她只在乎自己的任务,能不能完成的漂亮,至于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将来有的是钱给他们赚。

此刻她也意识到,比起权力,钱还是不太够看,这些人再怎么蹦跶,也逃不出她的手心。

越靠近权力,就会发现,这是越发令人迷醉的东西。

明秋是最高兴的,因为钱一下子就充裕了,再也不用一分钱掰成两份花,和那些商户们争吵,也有了底气。

那些早就看不顺眼的烂人,哪怕送来还算不错的瓷,说不要就不要,哪怕他们跪下求她。

她们牢记姑姑的话,这天,是该变变了。

二月还未过完,就已经积攒了三万件瓷器,而且精品不在少数,这让赵长宁十分高兴。

当然,也对被坑的钱越发恼火,之前这些人到底是有多敷衍?好好的瓷不烧,专为坑钱?

与此同时,去往玉京的船也开始返航,和安义一起回来的,居然还有许婆婆。

许婆婆看到赵长宁,围着转了好几圈,“瘦了,瘦了好多,是不是没好好吃饭?明轩跟我说你还喝酒呢,哎,女孩子要注意身体啊……”

赵长宁虽面色淡淡的,但心里还挺高兴。

清明还未过,方文海在广州又开始催了,说是风向不等人,要开始运送瓷器了。

赵长宁知道,也是时候回京了,她坐不了船,陆路可比水路要长多了,得提前出发。

她将明秋和左玉留在了景德镇,托府台大人照看,另外答应二人,会派人前来替换,如今都过去这么久,宫中选拔的女官,想必不少了。

等回到玉京,已经过了六月,天儿热了起来,些许蝉鸣在枝丫间叫唤,玉京的一切都还那么熟悉。

赵长宁不敢耽搁,在水儿巷稍稍休整洗漱后,便赶紧进宫复命。

没想到,和她一起到的,还有广州市舶司的好消息。

紧赶慢赶,精益求精地六万件瓷器,带回了二百七十万两白银,利润之丰厚,令人咋舌。

方文海胖乎乎的身影都快要飘起来了,昂首挺胸,抬手阔步,整个人自信无比。

“女书令,为皇上办差,可真不泳意啊。”他抹了抹额头不存在的汗,“缘分嗷,咱们这都多久没见面了?一回来,还像是约好的。”

赵长宁听他忽然蹦出来的家乡话,没忍住笑起来,“是啊,不容易。”

方文海嘿嘿一笑,“待会儿见了皇上,您可要多为咱们市舶司说说话,这么些年,市舶司做的活儿也不比别人少呢……”

二人一边寒暄一边往勤政殿去。

沿路不少人看到后,都有些激动地喊一声“姑姑”,也算是给足了面子,让赵长宁十分受用。

勤政殿外头似乎也没有变化,石灯一如既往擦得干净,角落的杂草也依旧茂盛着,因早早就通知了,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前女官》 70-80(第7/21页)

以二人一到,便被宣召了。

云慧激动的看着姑姑,满眼都是想念,她压抑着声调,眼泪汪汪的。

“姑姑,您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我真的要被皇上骂死了。”

赵长宁拍拍她的肩,来不及寒暄,便进殿了。

这是第一次以臣子的身份进入勤政殿,心里不可谓不激动,她千盼万盼来的东西,应当珍而重之,她连抬脚跨进门槛的时候,都不敢大动作,生怕失礼。

她和方文海一起跪下叩首,山呼万岁,“臣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臣字,就足以令她声调发颤。

正值午后,按照往常,这个时候皇帝可能会午睡一会儿,也可能习字画画,也可能去兵仗局或者后宫转一圈,但今日他留在了勤政殿。

十六扇明窗中透过明亮耀眼的太阳光,穿过槅窗上雕刻的五爪金龙,在地面已经成型,状若腾飞之势。

这里的一切,赵长宁都很熟悉,博山炉中的烟气袅袅盘旋,就连味道也未改。

这一切都让她像是回到家一样,她实在忍不住抬头,入目便是皇帝清隽的俊秾眉眼,与一年多前比,一身明黄的他,似乎更加威严,坐在微乱的御案后,浑身笼罩着金贵之气,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四目相对,他眸中闪着异样的光,也未阻止,就这么任由她看。

赵长宁恍惚想起臣子不得直视圣颜,她此时已然失礼,忘了尊卑,她连忙垂下头,眼睫落下。

“长宁。”皇帝抬手,“起来吧,莫要如此生分。”

一旁的方文海已经看呆了,本以为赵长宁在御前行走,会更加注重礼仪,没想到一来就吓他一跳,好在皇帝没有怪罪。

二人叩首谢恩后,便站起来。

皇帝笑着看向赵长宁,语调轻柔,“长宁,阔别许久,这勤政殿,总算要重新有光彩了。”

方文海听到这话,眉心一跳,不由眸光有异地看向赵长宁——

作者有话说:[撒花][撒花][撒花]

下一本——《公主和暗卫》喜欢的宝宝记得收藏哦!

凤来是大梁最得宠的公主,刚要嫁人,国亡了。

哥哥姐姐们惨死,未婚夫投敌,凤来哭哭啼啼被暗卫带走。

暗卫是个不懂怜惜的,只知道擦他那把破剑,不能为她准备鲜花浴桶、可口饭食,漂亮衣裳、睡觉要么躺地上,要么趴他身上。

凤来觉得天塌了,还不如死了好。

她哭啊哭,结果这暗卫竟然用那把破剑带着她重回玉京,还给她挣了个一品诰命。

她又能过上有鲜花浴桶、可口饭食,漂亮衣裳、睡软榻的日子了。

凤来还是不满,觉得某些时候再努努力,说不定哄得他高兴,能一举夺回江山呢。

暗卫脸都憋红了,喘着粗气,还是将她从腰上扯下来。

“凭咱俩的脑子,篡位还是算了。”

第一天,深山老林,公主说要洗鲜花浴。

第三天,还是深山老林,公主说要吃小羊腿。

第五天,依旧在深山老林,公主说要穿那件一大串名字的漂亮衣裳。

第七天,他没忍住,“要么躺我身上,要么睡地上。”

小公主哭哭啼啼,最终累的趴他身上睡着了。

第n天,雨九终于将这些东西准备齐了,看着小公主饱受滋润红扑扑的笑脸,觉得还挺值。

第n+n天,雨九终于为小公主挣到了一辈子的鲜花浴桶、可口饭食,漂亮衣裳,软如云的榻。

可小公主还不满足,抓着他闹。

国公疑惑,国公为难,国公选择堵住她的嘴。

第74章

赵长宁心头微叹,她这官做的,明不明,暗不暗的。

其实说到底,她依旧是御前女官,至于这个五品官儿,更像是皇帝和内阁制约的产物,很容易就成了笑话。

她朝方文海使了个眼色,示意莫要轻举妄动,随即便走上前,一边去端茶一边道:“皇上这话折煞臣了,一年多未曾叩谢君恩,臣心中实惶恐。”

殿里的一切都不曾改动过,连放置茶壶和茶碗的地方都没有错分毫,只是这茶碗,似乎又换了一套。

方文海注意到皇帝的目光一直随着女书令在转动,似笑非笑、尽在掌握的神色,恍若在看一件新奇的东西。

他还未看明白,便被皇帝转过来的眼神给吓到了,连忙眼观鼻鼻观心,再不敢动了。

都言新帝年轻莽撞,做事不计后果,但他见过的这几次,总觉得老辣的很,威压丝毫不亚于先帝。

皇帝缓缓斜靠在椅背上,以手支额,气定神闲的看着赵长宁缓步而来。

从前的赵长宁温婉沉静内敛聪慧,如今的她像是已经开了刃的匕首,眸中的那一丝丝倔强,化作了坚韧和不遮掩的野心,似乎再没有事儿能难倒她。

“这次的事儿,你完成得比朕想象中还要出色,长宁,朕当真要刮目相看了。”

赵长宁素手纤纤,恭恭敬敬的奉茶,眉眼温驯,语调轻缓,如同往常一样。

“是皇上教导有方,有您的仁慈和圣明在前,朝廷在后,再加上市舶司和江西的地方官吏、还有宋环等女官的鼎力襄助,长宁才能如此顺利。”

她还是改了自称,臣这个字,暂时有些太沉重,她也隐隐约约的感觉到,皇帝似乎也不喜。

方文海对赵长宁这番话是佩服的,此刻丝毫不提往日仇怨,只说好话,他若是赵长宁,此刻或许就会不停告状,最最重要的是,不独自揽功。

他对这一点,是很佩服的。

毕竟这一年多来,他最知道赵长宁有多难,虽是为皇上办差,但要钱没有,要船也没有,全靠自己硬撑。

一路走来,十分不易。

哪怕是他,面对那些无耻之人,现在想来,也很有火气的。

皇帝见她在外一年多,归来也只需稍加点拨,便仍旧知礼懂事,不恃宠生骄,初心未改,果然轻笑起来。

他满意的接过茶碗,笑道:“朕的女书令,果真越发周全了。”

赵长宁神情不改,丝毫不敢自矜自傲,接过皇帝喝过的茶碗,重新放置在桌边,依旧如从前搬,不过一臂之长,伸手可得。

这是伺候皇帝久了,君臣一起形成的习惯。

她顺手就帮着收拾起稍乱的御案,努力将“臣”压在心底。

很快她便明白云慧话里的意思,教过很多回了,这折子整理也是有规律的,不然桌子就总是乱糟糟,可惜就是不肯用心学,整日里就爱些穿衣打扮首饰这些东西,活该挨骂。

皇帝就这么静静看着,嘴角含笑,许久未曾放松的心情,随着整洁干净的御案,和温度适宜的茶水,不远不近的距离,还有佳人在侧的熟悉,而变得逐渐平缓起来。

他慢慢的真正理解了父皇,为什么这么离不开赵长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前女官》 70-80(第8/21页)

而父皇从前也说过,他是最像他的一个。

人总是喜欢熟悉的、安稳的、聪明的、亲切的、信任的事物。

恰好,只有一个周全的赵长宁,似乎无可替代。

“你有事?”他看向方文海。

方文海还低着头呢,压根不知道是在跟自己说话,依旧像个鹌鹑似的站着。

赵长宁抿唇轻笑,主动站出来,“方大人,皇上今儿累了,不如明日再来禀事儿?”

方文海心头乱跳,连声应道:“是是是,臣这就告退。”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赵长宁等人走后,便重新燃了香,笑着寒暄起来,“皇上,这一年多来,身体可安好?长宁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您。”

皇帝摆手,示意莫要说这些虚话。

“身体尚可,就是肝气滞郁,跟那些老头子们吵架,累得慌。”

“长宁,”他忽然顿了顿,认真道:“这一年多来,朕在这勤政殿一个人苦熬,政事上也没人说几句知心话,如今你可算是回来了。”

赵长宁笑着起身,“皇上,您实在太抬举长宁了。”

“不算抬举,那些子俗物,可比不了你的聪慧机敏。”皇帝随手便端过距离适宜的杯子,饮了口茶。

赵长宁见皇帝闲适的模样,便一五一十的将自己在江西的遭遇说了一遍,当然,有关自己的事儿,便没有细说。

“江西的事儿,朕全然知道,委屈你了,听说你还生了场病,难怪瘦了那么多。”皇帝也不多废话,更不诉苦,只递给她一本折子,“喏,看看吧。”

赵长宁翻开折子,竟然是户部的,没看几下,她便面色紧绷,眸中含怒,猛地将折子合上了。

她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这些人怎么好意思?”

皇帝好整以暇的看着赵长宁,温声道:“这一年多来,朕都看习惯了,他们当然好意思,只是你以为他们不好意思而已。”

赵长宁努力压抑住怒火,告状的话都快要涌出喉咙,最终她还是忍住了。

“皇上,臣不同意,坚决不同意,这二百七十万两白银,请立刻收缴进国库……”

皇帝笑着摇头,“长宁,你初初回来,去休息一下,这事儿不急,也没定下章程呢,还要再议的。”

“一年多未归,这宫里的事务也得捡起来。”他顿了顿道:“去拜见皇后吧。”

赵长宁想了想,忍着满腔的话,抿唇躬身告退了。

扭头直接去了坤宁宫,她始终要顶着御前女官的名头,皇后也一样是她的主子。

天儿热,皇后娘娘正带着小皇子在水榭里玩儿呢,见赵长宁来了,顿时惊喜不已。

她起身去迎,“长宁,你回来了?”

赵长宁见皇后亲迎,连忙跪下,“长宁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

“快起来,怎如此生分?”皇后将她扶了起来,“怎么瘦了这么多?这一路很辛苦吧?”

赵长宁摇摇头,“为皇上办差,不敢道苦,娘娘,我给您带了不少东西,不值钱,就图个新鲜,还有大公主的……”

她的目光投向小皇子,有些尴尬,“竟然忘了孩子见风长,我准备的小肚兜,似乎不太合适了。”

春云在一旁笑道:“不碍事,长宁,说不准还能留给小皇子的弟弟妹妹呢。”

皇后瞪了春云一眼,“你别听她乱说,没有的事……”

大公主在一旁等了好一会儿,终于等到大人们说得差不多了,便扑进赵长宁的怀里,奶声奶气的道:“姑姑,你给我带了什么呀?”

赵长宁将软软香香的大公主抱在怀里,声调不由自主的轻柔起来。

“姑姑给大公主买了可多好玩儿的了,好些西洋玩意,里头有个千里眼,可好玩儿,能看见很远很远的地方呢。”

大公主小脸上泛着红,圆溜溜的眸子亮晶晶,“谢谢姑姑,你真好,姑姑,你回来了还要走吗?”

她满眼期待,“那千里眼能看到姑姑要去的地方吗?”

赵长宁敏锐察觉大公主更缠她了,明明这么久不见,小孩子最容易忘记人了。

等转头看着皇后娘娘抱着小皇子又是亲又是哄的,稍稍明白了些许。

她心头泛起怜爱,摸摸大公主毛茸茸的小脑袋,“姑姑也不知道,不过这次姑姑回来,每天都陪大公主玩儿,好吗?”

大公主用力点头,“姑姑,那瑶儿能出宫玩吗?”

赵长宁记得大公主缠了她好几次,每次都拒绝了。

她此刻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便沉吟道:“这个,姑姑得问问皇上,要是皇上同意,姑姑就带你出去玩儿,好不好?”

大公主高兴的蹦蹦跳跳,一边拍手一边转圈圈。

赵长宁辞别皇后,便回了住所。

云生和安义早就回来报信,小顺他们此刻都在等着呢,大家整整齐齐地站在门口,表情都如出一辙地激动加高兴。

小边最小,忍不住跑出去扑到赵长宁怀里,“姑姑,怎么去这么久,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

赵长宁将他推开,本想斥责一番,但看他眼泪如豆,便叹了口气,“傻子,我不回来还能去哪儿?”

她却没时间寒暄,嘱咐了大家一句后,又让安义去跟宫里各处通知,明日要到她这述职,尤其是新选出来的女官们。

叮嘱完琐事,便带着云生径直出宫。

皇帝将折子给她看,绝不是无的放矢,她得弄清楚,这钱到底是怎么回事?

“云生?姑姑?”太平的手挥舞的用力极了,都有了残影,“这边,这边啊,快过来呀。”

他看到两人,一边抹汗一边笑,“可算是等到了,主子说你们今日回来,肯定会回水儿巷,让我一直在这等着呢。”

云生抱怨起来,“太平,你就不能停在阴凉地儿吗?这车里跟蒸笼一样,好热啊。”

太平气得拍他脑袋,“你知道我为了等你们,晒了多久吗?还嫌热?嫌热自己跑回去……”

赵长宁听两人斗嘴,笑着摇头。

水儿巷里依旧如昨,好像她从没离开过,巷子里的树也依旧枝繁叶茂,门口的云秋也乖乖地蹲着玩石子。

初夏的玉京,已是绿荫满城。

云秋看到她后,先是露出一抹甜笑,随即一溜烟跑进去,将人给拖出来。

“哎哟,云秋你慢点,小心别摔着……”明轩一扭头就看到赵长宁,疏朗俊逸的面容顿时盈了笑,目光轻柔的打量一圈,“这一路辛苦了,又瘦了些。”

赵长宁忍不住笑了,“怎么每个人都这么说?”

许婆婆也跟了出来,正好听到对话,一边收拾一边笑道:“这还是我给她补过了呢,我才去江西那阵子,她不止瘦了,还黑了不少,好在将养了一段时日,勉强恢复点。”

她又朝赵长宁道:“几个月没回来,家里还是干干净净的,多谢明轩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前女官》 70-80(第9/21页)

赵长宁朝云生和太平道:“你们去周家和宋家,看看宋环和周淼在不在,就说我回来了,请她们过来有事商议。”

明轩笑道:“不必去了,我已经让小童子去叫,过不多时应该就过来了。”

赵长宁诧异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我是这个时辰回来?”

竟然提前去通知了人,还真有些未卜先知的能力。

明轩轻笑,“我还知道你为何事回来。”

赵长宁一想到那个折子,顿时没了笑意,实在笑不出来。

金乌西坠,白日里的热气渐渐消散,温良的风在巷子街头轻抚,风中无数芬芳。

周淼和宋环来的倒快,两人看到赵长宁,也十分高兴。

“听说你把那些无赖狠狠诊治了一番,真是痛快。”

“就是,之前为了大事,我们百般忍让,还真当我们是泥捏的呢……”

赵长宁抿唇,将折子里的内容说了出来,语调愠怒。

“……总之,户部说掏钱了,礼部说出人了,兵部和工部拿船说事儿,个个都要分一点,这钱怕是很难进国库了。”

“什么?”宋环陡然站起身,面容涨红,“凭什么?”

辛辛苦苦一场,就是为了丰盈国库,如今倒好,赚来的钱进不了国库,这是什么道理?

“太荒谬了,户部那点钱抠抠搜搜的,三请四催都不给,兵部工部更好笑,这船可是你去浙江要回来的,跟他们什么干系?太不要脸了,明儿我便让我爹狠狠参他们一笔。”

赵长宁知道这肯定不行,参一笔也无用,解决不了问题,只是浪费口水。

她之前火气上头时也参过,没什么用处,总不能因为拖延就治罪吧?而他们也总能找到正当理由敷衍。

今天皇上虽然没有说,但她猜也知道,这件事在朝堂的阻碍,一点不比她在江西小。

周淼更是气恼,“这才第二船呢,就已经有了二百七十万两,将来只会更多,难道将来赚了两千万两,也要给他们分去吗?哪有这样的道理?皇上就能容忍?”

赵长宁听完这些话,心里很愤怒,也很焦躁。

从前总是看着先帝为了钱和贪蠹生气,她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如今自己四处奔波辛苦赚来的钱,也要分给那些人,才明白这种愤怒从何而来。

“这些人是掐准了我的命脉呢,若是不给钱,就拿之前的事儿参我,说我不经兵部和工部,就私自拿船,这是大罪,我被罚不打紧,若连累了布政使,我心难安。”

别人是拿前程帮忙,她总不能断人后路。

宋环和周淼一时间也哑了火。

唯有明轩,表情没有什么变化,还有心情为几人斟茶。

赵长宁看着明轩煮茶,悠闲雅致,一双指骨修长的手像是弹琴,只是如今虎口的茧子越发厚了,常常一身布衣,越发不像个读书人。

她叹了口气,“明大人怎么看?”

明轩抬眸笑笑,和她对视一眼,“你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不是吗?”

赵长宁没有说话,只是面色紧绷,心情不佳。

而宋环和周淼两人对官场并不如赵长宁熟悉,是以都看向了明轩。

明轩为赵长宁换了杯麦茶,缓缓道:“我们做个假设,把钱给了,万事大吉,各方皆休。”

周淼忍不住,“那不给呢?他们还能杀了我们?”

她阴狠狠的道:“那就让他们杀我好了。”

“当然不能。”明轩笑道:“可我想问你们一句,若不给,那将来你们要如何呢?难道孤身奋战,凭着一腔孤勇出海吗?船从何来?人从何来?钱从何来?”——

作者有话说:谢谢枫树的银杏叶宝宝的地雷,谢谢你的夸夸

谢谢宝宝们的营养液,我感觉码字都有劲儿了[比心][亲亲][亲亲]

可能是题材小众,大家应该还是喜欢甜甜又酸涩的恋爱,[爆哭][爆哭]加上没有推荐,榜单也一般,就更少了

不过看的人还是有的,就是宝宝们都很含蓄,不爱说话[彩虹屁][亲亲][亲亲]

爱你们![比心]

第75章

一时间院子里静悄悄的,大家都没说话。

单打独斗自然不可能,赵长宁既然做了官,那就必须融入进去,也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

宋环和周淼当然也懂这个道理,四目相对,面色逐渐难看起来。

只能说想的很好,但现实就是如此,人总要随着大流走。

二女不由将目光投向赵长宁。

赵长宁饮了口茶,依旧没有说话。

明轩看她面色虽不佳,但眼中的怒气消散不少。

他接着道:“战船无论如何说,确实是归兵部和工部统辖,大庸官府的船,每次出海,皆有礼部官员作陪,包括你们这次,他们有的精通小国语言,有的负责传播大庸文化,有的则是维护外交礼仪,除了礼部官员,也有兵部派兵护卫,而户部更是直接出资,可到最后,所有的钱全部入了国库,一点不能沾手,他们怎能甘心?你们不需要报酬,那是你们愿意,但不保证所有人都愿意。”

赵长宁叹了口气,“有些人做官,就图钱,若知道赚了钱,还费了功夫,却一文钱都分不到,那他们就要闹了,这也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们最开始没考虑到的。”

她心里有些可惜,若女官能成长的再快些,融入的更多,皇帝的圣意要再大胆些,何须跟那些人废话?

宋环还是不甘心,“那,那我们就这么分了?那可是咱们辛苦一年多的成果啊,就这么白给出去?”

周淼的担心更多,“那以后呢?姑姑,以后的钱更多啊,次次都要分吗?这才两百多万,若以后上了万万之数呢?”

赵长宁听到这,也不由抿唇,她对万万之数真的很期待。

“你们别担心,我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只是还要再看看……”

“商量的怎么样了?”这时,许婆婆一手牵着云秋,一手端着笸箩回来了。

她笑得极高兴,“姑娘难得来朋友,我这就准备做菜,留下吃个便饭呀,这是我在街口买的烧饼,刚出炉,可香了,明轩你分分。”

明轩最先起身接过东西,他拿了两个烧饼,分了妹妹一个。

他没犹豫,随手就把手里剩下的一个烧饼一分为二,给赵长宁掰了半个,又熟稔叮嘱道:“火气重,你不能多吃。”

赵长宁也有点习惯了,没说什么就接了过去。

宋环和周淼看的目瞪口呆,这俩人有这么熟悉吗?似乎明大人不是来做客的。

不过两人都是大户出身,做派老道,对视一眼后,面色如常地起身道谢。

俩人见明轩和云秋吃得香甜,一点不客气,大大方方地接过烧饼,也啃了起来。

“姑姑,”宋环也忍不住,一边啃一边道:“以后真要分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此婚十分暖 爱意上浮 同床异梦 不曾离开过 在北京送外卖的日子 在眼泪告诉你之前 非典型青梅竹马 寒冬里的阳光 Kiss萝莉三公主 原配千金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