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悍夫郎 > 90-100

90-10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御前女官 怀了前男友他爸的崽? 论女总裁的撩汉技巧 我只想谈恋爱 风信子的春天 抱错亿万娇妻 甜蜜冤家 竹马绕青梅 陆先生你是人间清欢处 婚内上瘾

作者有话说:大姨妈来了,拼命写也没赶上时间。Q Q给大家磕一个![笑哭]

第93章 第 93 章 隆哥儿你是不是……

老百姓见了官差, 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于庆隆跟方戍一早想到这一点,便把牛权带来的一行人都安排在了最西边的小屋,跟其他人隔开。

一张桌八个人, 足够坐。于庆隆跟方戍就在这屋里陪着, 还有严西宽跟马亲随, 武胜。

菜全都是新盛上来的, 还冒着热乎气。大伙满上酒,却并没有多喝。牛权是个非常讲规矩守纪律的人,只允许每人喝一碗。菜可以随便吃。

于庆隆也说了, 管够。

武胜这时问道:“牛大哥, 那这回守城跟小于兄弟去县城, 年前还能回了么?”

牛权说:“依我看问题不大。今年过了年没几天就立春了, 留在县城里的老百姓也得回家种田。最难办的事都已经解决了,剩下的有人维持着就行。不过这个福善饼的事我看会一直干下去。这钱用不上可以存着, 待到往后万一再有了灾,也不至于像这回这样棘手。我猜多半会让守城兄弟两口子经常来往于县城。”

于庆隆跟方戍要不然也得经常来回。别的不说,写话本是真赚钱。这里娱乐太少, 所以那些大户人家的识字的人便成了主流读者。

这些人手里最不缺的就是钱。他们想用钱买新鲜和快乐, 而这两样东西于庆隆恰巧都能提供。

所以来往县城这事, 于庆隆倒不觉得有什么。

这回的事就算是搭上了时间和精力,扩充了一下人脉, 也算是很大收获。

于庆隆跟方戍敬了牛权一杯,于庆隆以茶代酒。

一宅子人差不多快吃到太阳落山的时才该回的回, 该走的走。这次走的时候,于庆隆跟方戍也没让牛权他们空手回去。之前包的饺子给这些人带去了一大包,夜里吃一顿肯定够。

至于其他亲友们,最少的也是抓了几把瓜子和花生。白家人最离谱, 拿了两大捧花生瓜子,还要了一块两巴掌大,一掌厚的,没切的烀猪肉。这肉是白早冬要的。白晚秋一点都不想给,可于庆隆看了之后说:“小冬喜欢吃就拿回去吃吧,原本你哥也说要给你带一块。”

白早冬喜得不得了,笑说:“那谢谢庆隆哥!谢谢哥,我拿走了。”

等这一家走了,白晚秋忍不住跟于庆隆说:“那么一大块呢,你可真舍得。我都舍不得,心疼死了。”

于庆隆笑说:“别心疼,这肉不白给。往后你对你弟好点。他现在不听你的,是因为白叔白婶对他好,对你不好,把你们两兄弟给区别开了,让你们心里有了隔膜。等以后他再有啥事,你就向着他说话。你给他东西也说是看在他是弟弟的份上才给,换了别人都不行。你得让他明白你对他好,你们是亲兄弟。这样以后你父母对你不好,他才能站到你这边。记住,白叔白婶跟你要啥别轻易给他们,什么时候他们明白对你和对早冬一样好你再给。”

白晚秋怀疑道:“他们能么?”

于庆隆说:“试试呗。我看你弟本性不坏。总之你往后手里把着钱,可千万不能叫他们牵着鼻子走。”

白晚秋觉得于庆隆说的是对的,重重点头。转身时问道:“阿爹,我娘给咱拿了多少钱?”

周月华说:“没给我,说是给你大嫂了,我还没问呢。”

白晚秋脸上当即火辣辣的:“可、可她给我大嫂的时候说的是给孩子的钱啊!她怎么能这样?!”

哪样?在场人也都不傻,慢慢想自然也想明白了。这不就是想花一份钱送两个人情么!

于庆隆忍不住在那乐:“好了小阿兄你也别气了,不管咋说不是给了么。给大嫂了那就是给咱松儿了,也不是给了外人。”

“那哪能一样。给松儿是正常的,可也不能不给咱家里啊,真是。就不该给他们那块肉的。”

“可能手上不宽裕吧,算了。”于庆隆说道,“你多做两个包啥都有了。”

“包还有得做么?”

“咋没有?等家里的那些新衣服都做完就有了。”

“新衣服早都做完了。”白晚秋说,“地里没活,闲着也没事干,一天坐那就是缝,那还不快?这么多人,咱几家的新衣服都做完了,布一点也没浪费。”

“那等我画完再做起来。”

白晚秋笑着说行。

于庆隆伸个懒腰,这时却听到方戍他们送完桌椅回来了。方戍还给周月华带过来二百文钱。

“岳爹,这个是牛大人给的,怕您不收,送我这了,您收着吧。”

“这、这我哪里敢要。你们收着吧。”

“他给了您就收着吧阿爹。回他们有啥事我们看着回就行。”于庆隆说,“反正以后都会常走动,没事。”

周月华还是有些不敢收,这可是官爷的钱啊!

于大有道:“孩子们说能收你便收着吧。往后要有啥需要回的,隆哥儿和守城你们也知会我们一声。”

于庆隆嘴上说行。至于到底会不会说,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方戍问:“岳爹,您看这还有啥旁的需要干的活?一起干完了我们再走。”

周月华说:“没了,都收拾利索了。今儿可辛苦你们几个了。”

方戍说:“都自家人,应该的。那要是没事我们先回去了。”

周月华点点头,一家人出来送到门口。

方戍跟于庆隆,还有武胜他们都一起回的。几个年轻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却也知道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90-100(第6/20页)

心避开于庆隆。

于庆隆在后头被方戍扶着慢慢走,周月华看着心里便觉温暖极了。

可惜安逸的日子过得飞快,余下四五日转瞬而过。

这四五日里发生了两件不大不小的事,一是上下溪村传开了一条消息,都说方家跟于家现在与官府的人称兄道弟,往后可不能惹他们。

二是于大有跟周月华商量过后终于决定收李正跟胡波兄弟俩作义子。

于庆隆离家去县城的前一天,这三个人跪下给他父亲和他阿爹敬了茶,家里人借机又一起聚起来热闹了一下。不过这次只有最亲近的几家。

翌日,牛权带着人准时来接,于庆隆跟方戍背着包带上严、马二人又去了县城。

县里最近也发生了两件不大不小的事。

一是于庆隆给那位洛姓小姐画的成衣图跟给秦玉霜画的成衣图都被最好的裁缝给做出来了。由于是重工,花的时候便久了些,但做出来效果却叫一堆人惊叹。

明明用的布都是他们原有的颜色,可被于庆隆组到一起之后就格外显得与众不同。洛家小姐的衣服既显柔雅,又不乏俏丽感。而秦玉霜的更是一看就是给他这人做的,换个人穿都穿不出这样的效果。

一伙画图样的跟老裁缝都服了。现在好几家成衣铺子都想要于庆隆的配色衣图。因为据洛家小姐说,她那件衣服就是当时买很多福善饼,于庆隆作为谢礼送的。秦玉霜的也是。

还有一件就是来找方戍的人也变多了。方戍之前给一户人家抄过经。据说这家原本一直在求子,可什么法都用了就是不成。这回他们把方戍抄的佛经供奉起来,家里的媳妇儿居然就怀上了。

于庆隆跟方戍都觉得这就是个巧合。但架不住这里的人愿意相信这就是佛经带来的力量。特别是方戍所抄的佛经,因为他帮助过百姓,他身上的功德深厚,所以他抄的经文才会格外管用。

于庆隆跟方戍到的时候,郭恒安便告诉他们:“你们不在的时候我这门坎都要被踏平了,好多人来找。”

方戍问:“我们来的时候城外倒是没见什么难民,城里这几日如何?”

郭恒安说:“城里很稳妥。不过有个事挺急的,小于兄弟你要的洋芋终于运过来了。可那么多,我看着也都生芽了,还皱皱巴巴的。”

于庆隆之前要买一千斤土豆,但郭恒安找到那些远来做生意的洋人时人家并没有那么多,只能付一点定金叫他们再回去多运一些过来。

最初郭恒安买那东西的时候是四十文一斤,这次买得多,价钱便讲到了三十五文一斤。这样一来于庆隆花三十五两银子就买到了一千金土豆。

但郭恒安得到消息去收货时却发现那些土豆全都特别蔫吧。他不知道这还能不能用了。若是不行,得再叫那伙人再弄点。

于庆隆跟方戍连夜去了郭恒安的私宅。离福悦酒楼倒是不远。到了之后一看,确实是蔫吧了,但也不过是土豆长芽时把里面的营养和水份吸收得多了些,看起来问题倒是不大。

于庆隆决定把这些土豆全都留下,下回回家时把它们带回去。这边先搬进地窖里,延缓小芽生长。

两口子回来洗了澡,钻被窝里躺下。方戍问道:“隆儿,你说要种这洋芋,可那么多全种么?种了之后是打算卖还是自家吃?”

于庆隆把玩着方戍的头发:“自家吃可吃不完那么多。但这东西能做许多好吃的东西,也可以弄成粉。有一种东西叫淀粉,它很好存放,也可以填饱肚子。这个洋芋的产量比水稻和麦子要大得多,咱们可以先种起来,再带动其他乡民们跟着种。这样吃的东西变多了,也比较不容易闹饥荒,对大伙来说也算是件好事。”

方戍问:“你为何会知道这些?当初从郭老板那看到洋芋,当也是你第一回得见。”

于庆隆:“……”

以往他也不是没有骗过方戍,只要是不侵害方戍的利益,小骗一下他觉得也不是不行。

可这回他却不想再骗对方。

但他不知道说实话会不会吓到他的夫君。

于庆隆纠结半晌:“夫君,如果我说,我不是这里的人,你会不会害怕?”

方戍愣了一下,眼底掠过一丝慌色,下意识握住于庆隆的手:“隆儿你是不是要走?”

“……为什么这么说?”

方戍急道:“话本子里都是这样写的。仙哥儿下了凡之后与秀才相遇,可天庭不允许他们在一起。最后仙哥儿虽万般不舍,却只能在安排好一切之后离开秀才。”

于庆隆无语,指着肚子道:“我都这样了哪个天庭还要我呀?!”

“那你说你不是这里的人,那是哪里来的?”

“另一个世界。那里不是天庭,但有很多玄妙的东西。我从那来。不过这个只能是咱们的秘密,我往后慢慢讲给你听,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如果说出去,只怕我就要被当作妖孽给烧死了。”

方戍只要一想到那样的结果就感到窒息,当即发毒誓道一定不会对任何人讲。

于庆隆自然是信的。小两口又在被窝里叽叽咕咕半晌,于庆隆说:“总之我不会离开,咱们好好过。”

方戍说行,等这里的事彻底忙完,他们就回家。

结果第二天马知县就派人来请他们去衙门说话。

方戍和于庆隆到了才知道,马知县居然有意向上面举荐方戍,为淮通县县丞——

作者有话说:方戍:我不想当官[爆哭]

庆隆:这咋办[捂脸笑哭]

方戍:姨姨们救我,我只想夫郎孩子热炕头,我不想当官[爆哭][空碗][空碗]

第94章 第 94 章 当官哪有听夫郎……

大焱国有科举制也有察举制。马知县想举荐方戍, 是真的从这次的赈灾事件里看出了方戍的仁德。并且方戍还有个主意颇多的贤内助。马知县觉得,他要是能得方戍这么个助力,往后他们淮通县不愁更上一层楼, 他的前途也会跟着大好。

他初时没许诺任何奖赏, 也是想考察考察看这二人他们到底是不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事, 有没有曹阔说得那么好。

现在结果出来了, 他和曹镇守皆十分满意。

“守城啊,你还年轻,应当做一番大事。”马知县道, “咱们淮通县虽只是个县城, 可却是大焱国数一数二的县城。如今本官这里刚好就缺这么个人手, 你又恰巧有这般本事, 何不借此机会为老百姓多谋些福祉呢?”

“这……大人您这样说,实叫草民惶恐。草民感激大人美意, 肯给草民这样的机会。只是咱们大焱国素行回避制。草民意在来年的秋闱,若是这个时候做了县丞,明年草民便不能去参加科考, 所以……”

“你这孩子, 一年去赶考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哪是那般容易考过?再说即使真考过,派了官, 你也分不到咱们淮通县来。你要知这‘回避制’可不仅是现官避考,还有新官避亲呢, 避的是你的父老乡亲。到时你得举家搬到别处去当官,那哪里有咱们自个儿的家乡好?”

“可、可是草民压根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90-100(第7/20页)

就没想过当官。”方戍越说越小声,心虚得很,“草民只是想考上举人。”

“荒唐!你堂堂八尺男儿, 怎可如此不思进取?”

“大人息怒。草民只是一介小民,闲漫惯了。若是真让草民做了官,怕倒给大人您添麻烦。”

“你!大丈夫志在四方,怎可闲慢?方夫郎,你就没点旁的想法?”

马知县见于庆隆坐在一旁一直不出声,似乎也一点不意外的模样,很好奇,这两口子到底在想啥。

考举人固然好,但那举人是那么好考的吗?

他举荐方戍来当这个县丞,这可是现成的正八品官,拿是的国家的俸禄,在县城里也是说得上话的。他们淮通县可是大县,在这里做县丞甚至要好过许多中小县的知县。若不是真看在这两人有能力也为百姓着想的份上,他才不会想到举荐。

于庆隆道:“多谢大人抬爱,但这些大事上草民都是听外子的,况草民与外子年后打算多种些洋芋,实在是分身乏术。”

马知县的黑脸稍稍带出疑惑之色:“种洋芋?你是说那个黑丑黑丑的,洋人运来卖的根块食物?”

于庆隆说:“是的大人。今年夏季草民有幸在野外得见过此物,好奇之下拔出来看过。其植株下硕果累累,便只一株下就结了数十颗洋芋果。只是当时草民并不知此物可食用,便未敢带回家中。草民也是来了县城之后才知道它也是食物。草民与外子便想着,它如此大的产量,若是种得多些,极有可能缓解穷困的人家食不果腹的问题,因而草民与外子想多种些试试,万一就能帮到更多的人呢?可草民如今这般情况……”

于庆隆摸着自己的肚子说:“只靠草民一人也种不了那许多。但此物其他乡人又不甚了解,那便只能由外子来观察和记录它们的栽种情况。”

马知县也见过洋芋。淮通县沿海,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都有可能不远万里从海上运过来。他还吃过蒸洋芋呢。味道嘛,倒谈不上多么出奇,但也不算难吃。

他还真没有想过大量种植,来改善粮食缺乏的问题,毕竟此物非本土所产,接受它尚需要时间。

可万一真的能种成呢?那要是真像于庆隆说的一般产量很大,能解决食不果腹的问题,这可就是件天大的好事。他们这里地处北方,年年都有冻死或饿死的人。可这说白了,还是因为粮食短缺。若是家家户户有余粮,哪还愁这般问题。

而且严格来说,他们县里还算是情况好的,还有其他比他们更难的地方。

方戍这时道:“大人,洋芋它还有个极大的好处,便是在地里生长。只要能熬过生长期,即使是闹蝗灾也不至颗粒无收。”

他们这里大多时候只有花生跟萝卜是在地下结果。但这两种东西的产量据他夫郎所言都没有洋芋高。

马知县道:“所以说来说去,你还是不想做这个县丞。”

方戍作揖道:“大人对草民的栽培之恩草民铭感五内。只是草民更想用其他的方法为百姓多做些事,还望大人成全。今后若是大人有任何需要草民效力之事,草民必定随叫随到,竭尽全力。”

马知县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我叫你做这个县丞,原也是想你们夫夫二人继续管这济灾官库一事。既然你有心继续科考,我也不好强行逼迫,此事就此就罢吧。你继续说说那种洋芋的事。”

“谢大人。关于这洋芋,草民和内子是打算先种在自家的田里。我们已然购买了一千斤洋芋种。待入了春之后便打算种下,由草民来记录种植方法和照料方式,再记下收成等等。若是结果真的不错,来年再带更多的人来种。”

“已经买了这么多种子?”

“是的大人。”

“可我听说它极易生芽。种了那么多你们吃不完,又卖不出,如何是好?”

“大人,此物便如莲藕一般,亦可以制成粉。”于庆隆说,“只是我们手里的鲜洋芋太少,还不大清楚鲜洋芋一斤能制出多少洋芋粉。但不论如何,草民和外子皆想种种看。左右就一年时间,先种出来,再看它的可食用性高不高。若是高自然是最好,若是不高,那倒也不怕,能结那么多果,总归是低不到哪去。那一个洋芋上许多芽,可种出许多株洋芋来。”

马知县暗暗觉着有些可惜。这方戍真是非常合他的心意,既能办事德行又好,加上于庆隆简直就是如虎添翼。最重要的是长得还高。这要是跟在他身后,还能够给他长长脸。

个头小真是他一生的烦恼。

不过算了,强扭的瓜不甜,况且也真不好让一个想继续科考的人做官。

马知县道:“既然如此,你二人便将手中的事彻底转交给牛权。往后若是本官需要你们,自会再派人去找你们过来。”

方戍跟于庆隆双双作揖:“多谢大人。”

马知县寻思寻思,还是派了车把人送回福悦酒楼。而于庆隆跟方戍到了酒楼之后才狠狠松口气。

“夫君,若是做了这个县丞,就不能再科考?”

“倒也不是一直不能,只是要在任期满六年之后才可以考一次,为的是防止为官后心思全在考试上,不正经办公事。也就是说,我做了这县丞,想再考就得等七年以后。这可太久了。”方戍要来水跟于庆隆洗过手,坐下来喝着茶道,“为夫答应你要考中举人,所以此事不能妥协。当官哪有听夫郎的话重要?”

“贫嘴。可是做县丞便是做官了,真的舍得就放弃这样的机会?”

“这有何不舍?隆儿你许是不知,这官场里也是分三六九等,科举出身的瞧不上察举出身的,大伙都认为科举才是正途。若是为夫真要做官,那便更不能做这个县丞了。”

“懂了,那明年你就帮我种洋芋去。”

“好,你说咋种就咋种。”

不一会儿小伙计拿了点心来。于庆隆吃了一些垫垫肚子,正准备继续写小话本,外头就来了人。

原来是秦玉霜,还有他们秦家成衣铺子的掌柜。

方戍于是去找严西宽和马亲随,给三个哥儿腾了地方。

秦玉霜给于庆隆介绍对面的中年夫郎:“隆哥儿,这位是孟叔,是我家最大的成衣行锦年成衣行的掌柜。他见了你给我画的图,央我来问问你,能不能再给他画几幅。”

于庆隆笑说:“画几幅倒是不用。其实你这衣裳好看还是在配色上与别家的不同。所以你们只管把铺子里常用款式的图样拿来,我帮你们配色,按那去做就自然不一样了。”

孟掌柜道:“那于公子可长期与我们合作?”

于庆隆说:“自然可以。霜哥儿是我好友,这点小忙我还不帮那成什么了?我每月都会来城里住几日,孟掌柜有需要便来找我即可。”

孟掌柜道:“那可太好了。我听江掌柜说您这里有一个叫‘色卡’的东西,是在他布行里做的。我们锦年成衣行用的料子也基本都是从他那边拿。您要是配色,就按那色卡上的配就行。”

于庆隆说:“没问题。”

孟掌柜欣然离去。秦玉霜这时说:“隆哥儿,我来是想请你过两日一起去洋展会玩儿。我听说那些洋商人运来了许多新鲜玩意儿,邀请了各家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90-100(第8/20页)

子小姐们去赏玩。有喜欢的也可买下来。咱们去瞧瞧去,你觉着如何?”

于庆隆觉着这个可以有。之前请郭恒安买土豆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想见见这些外国来的商人了,但那时一是太忙,他不方便亲自去,二是也有些没想好接下来要怎么发展。

如今听了方戍的话,他心里倒是更有谱了,回说:“也行,去跟你一起涨涨见识。我可以带我夫君一同去吗?”

秦玉霜笑说:“自然可以啊。去几人都无妨,主要就是去凑个热闹。那我到时候亲自来接你,咱们几人一块儿去。”

于庆隆觉着行,应下来,跟这位小伙伴儿一起吃了顿饭,便继续窝在屋里写话本。

方戍让厨房的小伙计弄了个小果盘放到于庆隆手边:“那咱们后日去这个洋展会,正好再写两三天又可以送一回话本,之后再回家?”

于庆隆说:“你很想回家?”

方戍道:“是有些。在这里你总要比在家中更忙,为夫见不得你劳累。再者这里人来人往,我想独占我家隆儿一会儿都得等到夜里才成,这叫我去哪说理去?”

“等这回回去之后咱年前都不用再来了,那还不有的是时间朝夕相对?到时你可别烦了我。”

“我哪敢?慢说我不舍,便是舍得,娘都得打死我。”方戍说着自己就笑,“你现在可是我们方家的小祖宗。”

“那小祖宗想在县城多留几日,干脆把《摘月记》写完再回去,夫君以为如何?这样我们年后也不用再急着过来了。”

“甚好。”方戍说,“快写,你之前写的我已经润色完了。”

于庆隆已经写到顾秀才跟莫兰舟两心相许,并且为了跟莫兰舟在一起,顾淮恩努力学习,并考中了举人,甘愿到极苦之地,去救助当地的老百姓将日子过得更好。

他以这种方式积攒阴德,换取与莫兰舟在一起的机会。

于庆隆已经写到两人快见面了,最近书粉们天天蹲更新,他不去德馨书院都能听说这事,因为来福悦酒楼吃饭的人里就有不少看这书的。

但仍然没人知道他就是未来居士。

于庆隆觉得有种隐秘的趣味,便一直没对任何外人说起过。

不料两日后的洋展会上,差点有人因他而打起来——

作者有话说:方戍:隆哥儿,我觉得我昨日是发过头的面,今日是未熟的葡萄,明日是生番茄[化了]

庆隆:何意[狗头]

方戍:我酸呐[爆哭]

庆隆:求姨姨们给他来点碱[笑哭][空碗][空碗][空碗]

第95章 第 95 章 方公子的脑回路……

洋展会是在当地一处旧宅子里办的。这宅子的主人姓乔, 平时并不住在这,却会经常把宅子租出去做一些商业活动。宅子虽有些老,但开阔地带多, 花园面积也大, 很适合办一些大型展会活动。

于庆隆此时披着天青色绣楠竹的披风, 与穿太师青的方戍一起走在回廊上。

入冬之后花木尽数凋零, 树枝上托着一层厚厚雪花,倒刚好把二人衬得像是冰天雪地里的碧色冷潭,别有一番风韵。

秦玉霜说:“你俩穿成这般, 我倒不敢凑得太近了, 生生毁了这意境。”

他今天穿的是于庆隆为他配色的衣服, 以鹅黄为主。这颜色不容易做出出彩的效果, 论艳丽敌不过红粉,论清雅比不过月青, 却不知为何,被于庆隆配了其他颜色一起做出来,总叫见了的人眼前一亮。

他自己也喜欢得很, 所以出门在正式场合时最爱穿着。可刚刚在后头在了这二人挽臂相行, 他就莫名产生了一种不要去破坏这个气氛的感受。

于庆隆道:“哪有那么玄, 要说意境,朋友之间在一起开开心心就是最好的意境。你一在这便似小太阳, 瞅着就让人觉着温暖。”

这话秦玉霜爱听,挽住于庆隆另一边的手臂:“还是你画的图好, 配的色好。你都不知有多少人私下里找我打听这衣服是谁给打的样。他们都想来托我买几个好样式。可你怀着身孕,我担心你劳心,都没敢应下来。”

于庆隆笑说:“那等我闲下来多画些,放到你家成衣行里卖。赚的钱咱俩一人一半。”

秦玉霜说:“哎呀, 真的假的?那我跟你说你都不用送到我家成衣行,在我手里就能抢光。这眼看着便要过年了,那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和小姐哪个不得弄几身新衣裳?他们都等着十五那日出来争奇斗艳呢。你要是能画出来,我包管你钱袋赚得鼓囊囊。”

于庆隆想想,他的《摘月记》也在收尾了。若是真能画图赚一笔,倒也可行。跟秦玉霜一人分一半也不少了,而且朋友一起赚总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那等我这次回去便画些。与成衣行的区别开来,到时你看有人要就卖,价钱也随你定。”

“太好了,这样就能免了那些人三天两头来找我说情,我还不好意思总是拒绝他们,真的快要愁白了我的少年头呀。”

“霜哥儿!”远处突然有人喊了一声。

于庆隆眼瞅着秦玉霜的笑容倏然消失:“那人是?”

秦玉霜小声说:“就是以前总想着占我家便宜的那个。他叫时宜,家里卖酒的。上两回来我家我都让人说我没在,没想到他也来了。他多半也是想跟我要你画的成衣图,他知道我喜欢来这洋展会。一会儿咱就回说没时间。”

于庆隆笑着说行,这时方戍替他拢了拢披风:“冷不冷?”

于庆隆说:“不冷,你呢?”

方戍直接摘下手套摸了摸于庆隆的耳朵。

人的耳朵对温度最是敏感的。于庆隆一下就感受到那手热得很,必是不能冷了。

他们这回穿的披风是他在成衣铺子里买的,倒不是特别好的东西,但保暖性不错,是缎面,内里是细棉做的,算是比较好的大众款。

于庆隆叫方戍重新把手套戴好,这时那叫时宜的哥儿便过来。这人生了一双桃花眼,眼尾上翘得特别明显,笑起来就会给人一种撩人的感觉。但他不是无意识的那种撩人,而应该是很清楚自己怎样笑才最好看。

他一来便极自然地招呼道:“我还奇怪霜哥儿不去找我,却是去接谁了呢。原来是方公子跟于公子。二位公子有礼,在下时宜,时光的时,宜家宜室的宜。”

方戍和于庆隆异口同声:“时公子有礼。”

时宜笑说:“之前在福悦酒楼外有幸一睹二位风采,有心结交,奈何你们二位总是繁忙,也不便打扰。今儿总算是有机会好好认识一下了。”

于庆隆说:“常听霜哥儿提起时公子。”

时宜看了秦玉霜一眼,略有些紧张道:“霜哥儿提我什么了?”

于庆隆一脸真诚地说:“霜哥儿说你落落大方,性情豪爽,每每出行活动有所花费全都是你抢着付银两,对朋友阔气得很。”

时宜:“……”

秦玉霜垂首绷住笑,憋得肚子痛。再抬头时也学着于庆隆,语气十分认真:“宜哥儿经常说对朋友就得是这般的。隆哥儿你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90-100(第9/20页)

会儿有喜欢的便叫他给你买,他有幸结交总要拿出点成意来嘛。”

于庆隆但笑不语。

时宜脸上像泼了墨,黑得发青,干笑一声:“霜哥儿把我说得太好了,论阔气我哪有你阔气。”

秦玉霜没接这话。越想越觉得以前的付出都是错付。

可刚巧也到了后园外展的地方。

这展会分为内展和外展,外展卖的都是些不便拿到屋子里的,比如一些耐冷不耐热的。比如小动物,于庆隆看到雪狐,还有貂,以及鹰和野鸡等等。还有一些冻货,像是海鱼、贝柱、螺肉等等。

也有一些放在外面看起来效果才会更好些的,像是各种毛皮。

于庆隆对这些都不大感兴趣,方戍却看中了一些海螺壳。

他就对这些自然形成的东西特别没有抵抗能力,尤其是长得奇特的,看着便像有什么故事的,他更喜欢。

于庆隆便陪方戍挑了一会儿,大大小小混在一起,买了得有足球那么大一包。他琢磨着买回去之后正好用来做些他们想做的小摆件。

重点还在屋里头。屋里有卖吃的用的。于庆隆主要就是想来看这些。他看到有孜然,还有辣椒和南瓜!

他最想要的辣椒!还有孜然!有了这俩东西烧烤还远吗?!

秦玉霜却拦着他说:“隆哥儿,那个味道好奇怪,吃完了之后我喉咙像是要冒出火来。先前我买过一回,吓得都丢掉了。你要不要先少买尝尝呢?”

于庆隆却道:“没事,我买来也不是为了急着吃,是想要弄种子。”

秦玉霜有点迷糊了:“弄种子最后不也是要种来吃吗?”

于庆隆笑说:“对,但我能弄出好吃的。等往后做好了你再吃就知道了。”

秦玉霜想想那个火烧一般的感觉,可不想再体会了。可是看于庆隆这样信心满满的样子,又觉着有些隐隐的期待。

于庆隆挑了好几样来买。这些洋商人带过来的都是干辣椒,想来是怕航行路程太远,会坏掉。

正好弄籽种。于庆隆看到好几个他叫不上名的品种,有粗有细,有大有小,他每样都买了一大把。这些东西在当地极为罕见,不是这些洋人来卖几乎看不到,所以价钱不菲。但于庆隆想着以后多做些好吃的东西,这钱也不白花。

他还买了两拳头那么大一包孜然。光这些孜然就要一两银。

还有三个大南瓜。全加一起就要五两。五两银子,四五口的家庭在乡下种地,可能还得遇上好年景才能在三年里攒下这笔钱,但他花得可一点没心疼。

时宜看到于庆隆买这些在他看来根本不值得买的东西,死贵,秦玉霜还帮忙付钱,他心里就不痛快得很。

原本可都是他买,秦玉霜给他付钱。现在有了这个于庆隆,秦玉霜倒是只知道围着于庆隆转。

时宜越想越觉得心里不痛快,再回忆之前于庆隆说的话,便觉着肯定是秦玉霜暗里跟于庆隆说了什么,所以于庆隆才会跟他讲那样一番话。而秦玉霜肯定也是因为这个于庆隆才渐渐疏远了他。

他打听过了,这段时间秦玉霜经常往福悦酒楼跑。那福悦酒楼又不是秦家的,秦玉霜去那还能是因为谁?

眼瞅掺和不进这几人当中,又不想自个儿花钱,时宜便找到另外一个跟他比较熟识的人:“那于公子有身孕呢,霜哥儿也是,怎么买那些东西给于公子?也不怕吃坏他。”

总有人吃不到葡萄就嫌葡萄酸,时宜找的这人家里也是开酒楼的,姓宁。

近几个月福悦酒楼都火成什么样了?把他们宁家挤兑得都快没活路了。他也烦这于庆隆。因为就是这个于庆隆来了之后给郭恒安出了主意,又弄了那个什么福善饼,还有雪衣豆沙跟蛋堡,搞得现在他家的生意格外不好做。但凡是家里摆酒席置席的,□□成都是先去福悦酒楼。那边实在订不到位置了才会来他们家。

宁明说:“吃不吃坏不也是他们自己的事?反正又不是花咱们的钱。”

时宜明显感觉到宁明对于庆隆的厌恶,心思一转:“那倒是。不过这于公子是真厉害啊。才来咱们淮通县几日?就有那么多人追捧他。想要他的成衣图,还想要他的点心方。可偏是学得会的不让学,让学的学不会。这钱如今倒是都要叫福悦楼赚去了,可惨了你家宁安楼。”

宁明一听便更为火大:“你又比我好到哪去?原先秦玉霜尽跟你玩得好,现在也不带你玩了。往后你可也借不着他的光了。”

来这里玩的谁不知道从前时宜得秦玉霜照顾?可如今秦玉霜对时宜带搭不理,那些看在秦玉霜的面子上跟时宜玩的,也不带他了。

时宜被说得面上挂不住,却也不火,只道:“那我也没办法了。我不像你,明明有能耐把那个姓于的赶出淮通县却任由自家酒楼越来越冷清。”

“你什么意思?”

“就是这字面意思嘛。你家开酒楼,总还是认识一些漂亮的,出来走场子的哥儿啊姐儿啊的,你就没想着让人去会会那位方秀才?”

“这能成么?我瞧着这位方公子可对他夫郎爱护得很。”

“这世上哪有不偷腥的猫?端看你投的鱼香不香而已。”

他家几个兄弟,哪个不是家里娶着夫郎或媳妇儿,外面还一堆牵扯不清的?人的本性如此。

便是秦玉霜还说过要跟他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呢,如今觉着于庆隆比他好,更有可图,不就忘了他这个朋友了?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

宁明觉得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找个漂亮的人勾着方戍,只要叫于庆隆觉着在这县城里就会有威胁,往后可不就不愿意来了?

宁明赶紧叫来自家小厮耳语几句。

中午这里会有异域风情的宴席,是一伙洋商人请当地的厨子来专门做的,还会有些番邦特色食物,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在这里留下来吃饭尝尝新。

园子里陆陆续续还在进人。

不过三刻钟,宁明找的人便到了。来的是两个人。一个汉子,锦缎貂裘,一看就是个富家公子。还有个哥儿,二八年华,花记刚好长在眉心,一双眼欲语还休,身姿曼妙,。

这二人没有直接来见宁明,而是在园子里逛过一阵之后才来到异族人跳舞的地方。

此刻于庆隆跟方戍还有秦玉霜都在这。大伙正瞧着台上的人舞动腰枝,却忽然听这名哥儿说道:“这有什么好看的?有这功夫还不如回去看一会儿《摘月记》呢。”

旁边的公子显然不乐意了,说:“那哪能一样?那《摘月记》再好看也是个死的,哪像这个活色生香。再说了,那什么未来居士连个面都不敢露,谁知道是人是鬼?你还天天迷得跟什么似的,你别是忘了谁在养着你。”

哥儿泫然欲泣道,小声道:“能写出那般有趣的话本,必是位神仙一样的公子!”

富家公子猛一推哥儿:“嘿你个小贱人!我看你是疯了吧?还真当自己是未来居士的什么人了。我看也不过就是个写下流小话本的穷酸秀才,你还在这痴迷上了!”

“你放屁!”

方戍正要起来反驳几句,却猛地从他旁边飞过去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酷夏 其雾 前夫披马甲重生了 神仙的包办婚姻 繁星不会飞 跨越界线的喜欢 [家教]感觉纲子萌萌哒! 少爷万福 我妈是年代文早逝原配 坠落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