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2 / 2)
他揪一下,搓一粒。揪一下,搓一粒。周月华看了说:“把它弄成一条,揪完之后一起搓便快了。”
于庆隆还没这两下子,主要是他揪不出差不多的大小,这活就让周月华代劳了。
周月华快速揪完,很快便搓出来个头均匀,一粒粒跟豌豆般大小的糯米圆子。于庆隆用开水把它们煮了,然后直接加进了奶茶里。
“这回再尝尝看。”于庆隆先给方戍弄了一碗,“拿勺舀小圆子。”
“唔,好吃!”方戍说,“糯糯的,还有点弹爽。”
“没想到这东西这么好做。”
于庆隆感觉这成就感开着小火车似的来了。他还以为会很麻烦,结果一点也不。而且味道跟奶茶店卖的是差了些,但也没有差得特别多。
方戍说:“就是糖贵些。这茶叶倒也不便宜,不过用不多少,倒也还好。”
糖是真的得加挺多的。但是甜甜的,又香又滑,他是真觉得这味道特别好。
于庆隆感觉这事能干。原本他心里也不是特别有底,但这会儿他是真有信心能在短时间内帮着官府赚钱了。
饭后,他阿爹去帮大哥大嫂照顾孩子,他便在厨房里继续忙。
他叫方戍把记下来的配比记录整理好之后继续做蛋挞液的尝试。
他发现这个蛋挞液也不麻烦。就是把牛奶和搅散的蛋液混合到一起,加了适量的白糖搅匀,过筛,蒸出来基本就是蛋挞里面的蛋羹的味道。
他有种猜测,黄牛的奶比他以往常喝的奶牛的奶浓度要更高一些。所以做出来的奶茶和蛋挞液好像味道都挺不错,比他预想中的要香浓。
然而等到做蛋挞皮时,他就发现他高兴得有点早。
他暂时没有模具,所以蛋挞皮他是打算先用和好的面皮窝出来一个挞皮状,往里头加上蛋液烤来试试的。
至于怎么烤,也不难。他打算把蛋挞放在炉子上,然后盖上个碗试试。
他主要是想知道蛋挞皮效果如何。
方吴氏告诉他怎么弄。
把一张揉好的面团擀成一张大薄片。然后往上头刷了油酥,再一层层叠起来。再擀开,再加一次油酥继续折叠,擀。
于庆隆觉得这个思路是对的,那一层层的千层皮,好像就是这么来的。关键是,这玩意儿软的很,没有模具托着,根本就兜不住蛋液。
而且一放炉子上,还没熟,先粘了一层灰。
眼看就要全部成功,就差了这一步,于庆隆顿时郁闷。
方戍这时琢磨片刻:“隆哥儿不急,看为夫给你想办法。”
“你有啥办法?”
“等我一会儿,去去就来。”
方戍跑出去,过一会儿回来,手里是块石头。那石头就像个小碗一般,是凹陷进去的。他告诉于庆隆:“隆哥儿你先往这里放面皮跟蛋奶液,一会儿我帮你烤。”
于庆隆感觉神了,头一次觉得方戍的破烂里真有宝贝。
这石头虽然没有那么平滑,有棱有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80-90(第6/22页)
的看着有点像生蚝壳,但他想看的是蛋挞皮的口感,先不求形状了。
于是便把这石头洗干净,往里头放蛋挞皮,推薄一点,再放入蛋挞液。
没多久方戍回来时,把掏灰用的铁灰耙子洗干净拿过来。他让于庆隆把那“石碗”放在上头,然后将这东西倒提着,就放在炉子里烘烤。
……难道这就是秀才的实力?
还别说,没多久炉子里真有蛋挞味飘出来了——
作者有话说:方戍:隆哥儿,香不香[让我康康]
庆隆:香,香迷糊了[捂脸笑哭]
方戍:求姨姨们表扬[墨镜][哈哈大笑][空碗][空碗]
推个预收《金乌太子在现代》,求收藏[让我康康]
幼玟是上古神鸟赤足金乌。
十兄弟当中他排行最小。数万年前后羿射死了他的八个兄长,唯有大哥和被兄长们舍命相护的他存活下来。
大哥囿于天空照耀大地,他埋藏于地之玄中休养元神。
如今元神重聚,他终于可以杀后羿为兄长们报仇!
结果睁眼一看,后羿没了,大哥也不认得他了,他的玄火金身还不见了。
不能化为人形的时候他只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玄凤(鹦鹉)!
世上怎么能有这么悲惨的事?!
无法放弃仇恨的幼玟决定用爱唤醒他大哥,兄弟俩共讨复仇大计!
·
商寰是特殊案件调查厅厅长,任职以来见过形形色色的案件,没有一件不是完美解决。
他此生除了命格阴重,身体健康欠佳,或许命不长之外,几乎没什么不顺心的事。
可他最近遇到了一桩麻烦。
有人举报,说某居民小区搬来一个小疯子,天天开窗扯脖子对着太阳喊大哥,怎么拦都不听劝,非常扰民。
可每次报警叫警察来,警察都找不到这人在哪,也不见其家人。警务的同事们没办法,只能找特案厅求助。
对此,商寰很头疼。
他头疼的不是他没找到这个“小疯子”,而是“小疯子”叫他带他去找大哥,找到才能停止扰民行为。
他问小疯子大哥是谁?小疯子说,他大哥是天上的太阳。
商寰:“……”
虽然听起来很扯淡,但这小疯子确实非比寻常,体温是异于常人的高,眼神是似带烈火的热辣,总能让经年畏冷的他感觉到温暖。
商寰决定将他带在身边,以免这家伙无差别攻击邻居,还能顺便给自己驱驱寒。
后来他的寒病日易好转,他的感情却越来越不对劲。
某一日,幼玟捂着被子:“可、可我们是兄弟啊Q Q”
商寰:“不是亲的。数万年前父君收养了我我们才成兄弟。”
幼玟:“不是亲的也不能这样,这没名没分的,这叫无媒苟合Q Q”
商寰看着叽叽咕咕个不停的小爱人,装出一副虚弱状:“玟玟,我冷……”
幼玟瞬间展开翅膀:“啊?快过来我抱抱!”
数万年前,他大哥倾尽神力为他留下一线生机。数万年后,他来爱护他大哥!
小倔驴脾气金乌神鸟萌弟受
vs
爹系宠受腹黑温柔太阳神攻
年龄差可以是万岁,也可以是九岁。
【文案于2025.08.20截图登记】
第84章 第 84 章 你们两口子说啥……
久违的味道让于庆隆有些恍惚。曾经只要是想吃, 一通电话就有外卖配送,如今居然要自己动手烤。
炉子里面的温度还挺适用,于庆隆往里瞧, 能看到蛋挞皮在高温下肉眼可见地发生变化。原本微微发黄发软的面皮在烘烤下逐渐显现出一层层纹理。不很明显, 只是微微有些。无法跟现代工艺相提并论, 但看起来还不错。
石头模具比现代的锡纸托大不少, 于庆隆没敢往里放太多蛋奶液,熟得便挺快的。
他和方戍轮流提着掏灰耙,加一起提了不到半刻钟, 这东西就已经变色。
眼瞅着就是熟的模样, 于庆隆示意方戍把蛋挞提出来小心拿到外面。
这会儿室外温度已经达到零下。若是外面有水尘, 能明显看到冻出的冰层, 啥热乎东西放外面一会儿也就凉了。
于庆隆跟方戍在外面等了片刻,看着拿出来时还冒着热乎气的蛋挞逐渐变温, 便轻轻碰了碰石托。
石托不烫手,托着它在蛋挞边缘撬个边就把蛋挞取出来了。
于庆隆碰的时候挞皮就开始掉渣。用火烘烤出来的皮跟锅里煎出来的饼果然不一样,轻轻一捏就碎。形状是怪异了些, 但颇具艺术美感。
“要不要来一口?”于庆隆问方戍。
“好。”方戍就着于庆隆提起的手直接咬一口, “咔嚓”一声, 酥脆香软,甜而不腻, 奶香和鸡蛋香唇齿间化开,叫人只一口就喜欢上了这般味道, “隆哥儿你也来尝尝。”
“我尝一口就行,剩下的都归你。”
于庆隆其实就是尝个甜味浓淡。如果只看品相,那他确定这东西没有问题。
尝完他发现跟蒸出来的纯蛋液居然有点不同。之前放在小碗里蒸熟的蛋液甜度刚刚好,可这会儿烤出来, 却没有那么甜了,不知道是面粉吸糖还是什么原因。
但这个甜度,只要再加一些糖就可以。这结果相当叫人满意。
于是于庆隆又开始琢磨怎么在院子里用砖和糯米泥浆搭个“烤箱”。
上一世时而觉得看短视频纯浪费时间,这会儿他倒是真的感谢自己看过,而且记性还不错,记了些有用的。只不过今天确实太晚了。
于庆隆跟方戍把剩下的几个蛋挞分次烤完给大哥大嫂也拿去尝尝,之后又总结了一些经验。
第二日,吃完早饭之后两口子就计划着弄“烤箱”。砖是得去城里买的,糯米泥浆也得有足够的糯米来弄。
然而这活并不需要他们干,家里其他人揽下了。方丁满说:“反正我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我去买砖。隆哥儿你和戍儿眼下都忙,能给你们节约着点时间也好。”
于大有说:“那我去弄点土来,再筛点沙子。”
于庆隆在这些事上没多少经验,便问了长辈们,他要弄个二尺长,二尺高,一尺半宽的得用多少料。
结果长辈们一听,都觉得这砖头好像不买也行。
“这么小个灶,咱上溪村的家里扒一些都够用。”于大有说,“不过是旧砖,隆哥儿你觉着用那个能不能成?”
于庆隆还真没想到这一点,连忙说:“如果能用住的话完全可以啊父亲,那还能省一笔钱呢。”
方丁满说:“那亲家你去弄砖,我去村子里找人换点糯米?”
于大有也觉着这样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80-90(第7/22页)
以,便赶着咸蛋黄出去了。
两位父亲答应帮忙弄“烤箱”,于庆隆便省了时间。他把这些时间都拿来赶话本,一家人忙活得整整齐齐。
到了下午,那“烤箱”就已经弄好了。只不过没干,还不能用。
于庆隆看着觉得问题不大。这东西还有排烟口,中间还做了隔层。可以在下面烧炭火,上面烤东西。等到他的铁烤盘一到再备些木碳他就可以试试。
又过去两天后的下午,武胜回来时便把烤盘带回来。一并带回来的还有三坛牛奶跟一大片猪肉,以及一麻袋木碳。
“咋还买这么大片猪肉?”方戍问,“我娘让买的?”
“不是,这是我娘让送过来的。隆哥儿不是怀孕了?我娘说他喜欢吃肉就让他多吃,也是谢谢他之前帮忙找回镯子。”
“可也太多了,这啥时候吃的完。”
这可是一大片!都顶四分之一头猪了。
于庆隆也感觉顿顿吃都得吃好多天。
武胜说:“慢慢吃,反正天冷了能冻住。”
方戍说:“那隆哥儿咱就收下,正好把肥的熬油用。”
于庆隆笑说:“你怎么这么不客气啊。那长捷回头你替我好好谢谢婶子。”
方戍说:“长捷你晚上吃了再走。”
武胜痛快道:“成。正好也看看那个烤盘能不能用。”
晚上于庆隆又做了奶茶,主要是方戍爱喝。热量有些高,但正直冬季又不是天天喝,就纵容一下方秀才了。
武胜第一次尝,也觉得味道很好。又香又滑的,还甜,这谁能不爱呢?
于庆隆还烤了一些蛋挞,是用新“烤箱”烤的。为了能掌握好里面的温度,他掐着量加的炭火,一会儿觉得多一会儿觉得少,来来回回拿进拿出的折腾好多趟才感觉差不多,可算把蛋挞烤成功出来了。
还别说,铁烤盘虽然有点重,但是烤出来的蛋挞味道不错。家里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爱吃。壮壮吃好几个,吃得嘴边都是油花。
于庆隆感觉大伙是真爱吃。但这里有个问题,在乡下大家都不太富裕,平时本就很少能吃到糖。如今又是蛋奶又是糖,只要味道差不多他们肯定会觉得好吃。
但到了县城,能消费得起糖和奶的人家多数又不缺这些,便也不好说怎么回事。
带着试一试的心理,于庆隆又多做了些让牛权带到镇上,给曹阔尝了尝,再分点给一些家境好的人家。
当天下午,牛权骑着马赶来,告诉于庆隆,他们大人已经决定再多做一批铁烤盘。
第一个就是在武家打铁铺做的,那不用说,为了节约时间肯定还是继续在这做。而这也刚好,帮武家拉了点生意。
烤盘一做好,于庆隆就跟方戍再次去了县城。
这次带了马亲随跟严西宽,并且牛权也在。到了县城之后,于庆隆直奔福悦酒楼。
郭恒安正想见他呢,原以为还得再等个六七天,不料人家提早就来了。
“方兄,小于兄弟,你们来了可真是太好了!”郭恒安兴奋得肢体动作特别多,一会儿搓手一会儿拍手,“嘿你们几个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帮方公子和于公子这几位贵客把东西拿进去!对了,这几位是?”
“这位是牛权牛大人,栖霞镇镇守身边最得力的人。这二位是我窗友。”方戍道,“严西宽,马亲随。”
“失敬失敬,几位请 。”
“看来郭老板最近的生意还不错。”于庆隆说,“这个时间还这么热闹。”
他们这回坐的是官府的马车,跑得快,进城门还不用排队,来得便快些。按说这会儿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可打眼一瞧,屋子里居然半数的座上都有人。
郭恒安说:“这不是多亏小于兄弟的福,好多人奔着吃雪衣豆沙来的。我这边都快忙不过来了,只得按个卖。今天不少人都是慕名而来。还有些订了位置还没到的呢。”
于庆隆说:“消息传得这么快?”
郭恒安说:“那是自然。我家中也有姊妹们。她们姑娘家也时常相聚游玩,一说我这里有一样吃食好吃得很,大伙都没吃过,那些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们很快便会知晓,闻声就会赶过来。”
这就是一传十十传百了。不过这么快就卖得好,多半也是因为年轻人赶个时髦。
这时郭恒安道:“瞧瞧我,光顾着高兴了,老潘,快去叫后厨准备飞鹤席,我要好好招待几位贵客。”
管事的应声而去。
郭恒安请了一众人到包厢:“不知这次方兄跟小于兄弟怎么提前来了?”
于庆隆说:“弄了两样新东西,想请郭老板尝尝。”
方戍这时从盒子里拿出一份蛋挞,一共三个,摆在一个精致的小木盒里。
郭恒安看着便觉新奇,没见过的。
于庆隆说:“郭老板若是方便,可叫伙计拿去用炭火稍稍烘烤它片刻,把它弄热了再尝。”
伙计多的是,炭火也有现成的,郭恒安第一时间吩咐下去,很快那伙计便把东西热好又带回来了。
郭恒安咬上去,只觉得入口酥脆嫩滑,奶香扑鼻。
他细品了品之后道:“这里有白糖、白面、有鸡蛋、牛奶,还有猪油?”
于庆隆说:“正是。”
郭恒安说:“味道不错。可这看起来也并不难做。只怕卖上不久便能被人学去。”
言外之意,这东西并不像雪衣豆沙那样值钱。
于庆隆道:“它是好学,可未必会有人愿意学。”
郭恒安一副有听没懂的样子:“小于兄弟此话怎讲?”
于庆隆说:“打郭老板卖这样点心起,便对外说,每卖出去一文钱都是要捐赠给灾民的。来你这买这点心的人便是在积善德,行善事。若是买得多,还可以给他们一些优惠,像是再来福悦酒楼用餐可赠一菜或者一些点心等等。那你说,还会有人愿意照着做么?”
郭恒安轻轻皱眉思考:“小于兄弟这是要……”
他用不甚确定的目光看了牛权一眼:“可这行得通么?镇守大人可知道此事?”
他倒不怕赚的钱捐给灾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行商做事有时候也不能光图眼前的利。再说得了名,有时利就会跟着来了。他只疑惑这事到底是于庆隆跟牛权私下想弄还是……
牛权说:“郭老板大可放心。此事我们大人知晓。大人一心系于百姓,此次请了小于兄弟便是想着找些法子为灾民们筹些钱来起码把这个年熬过去。知县大人这会儿也当知晓此事。”
“可若是想多筹些钱,价格便不能太低。若是有旁人学了去,低于我家的价格……”
“不可能。”牛权说,“说到底,这是给老百姓救命的钱。若是有人胆敢坏了这事那便是伤天害礼。”
“那小于兄弟方才说的还有一样东西是什么?”
“焦糖奶茶。”
于庆隆说:“但这会儿快到用晚饭的时候了,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80-90(第8/22页)
是您那小厨房也正用着。待明日一早我再去做。”
郭恒安这么会儿功夫脑子已经绕了数十个弯了。于庆隆说的那叫蛋挞的点心他觉得好吃,也确实可卖。且若是有官府帮着撑腰,这买卖必定有赚。
不赚钱也能落个美名。他主要是想着能与曹阔搭上关系,那便绝不是什么亏本生意。
他心下大致有了数,但碍于牛权在场,与另两人也不熟,便没有深说。
于庆隆也没打算在牛权在的时候说得太细。但郭恒安应该能知道这生意听着不大赚钱,实际并不亏。
夜里,于庆隆跟方戍还有严西宽马亲随四人便在福悦酒楼住下来。
牛权去了县衙门,那边自有人给他安排住处。
等楼里所有客人都散去,门也关紧,郭恒安又偷偷跑来见于庆隆跟方戍。
他叫人守着门口:“方兄,小于兄弟,这买卖能做多久?”
于庆隆说:“看情况。若是卖得好,少说能做到年底。不过年后我还会有新方子给郭老板,所以眼下只管先把这事做稳了就成。现下先跟曹大人搞好关系,往后自会有其他好处。”
郭恒安对曹阔也算是如雷贯耳了。与马知县嘴上的廉洁不同,这位曹大人是真正做实事的人,而且听说很得上面上识,这次能来他们这里作镇守,便是有意要提升军备,往后是前途无量。所以他一听说这事曹阔知道,便也不担心会出现两头亏的事。
他问道:“另一个新方子为何明年才有?”
于庆隆说:“因为现下没有那样食材。说起来,郭老板之前送我的那几个洋芋是在哪里买的?”
郭恒安说是跟海外来的商人。
这个时代还没有海禁,所以海上贸易还是比较发达的。于庆隆在这县城里也见过一些新奇玩意儿。但他从没见过土豆。
“小于兄弟说没有的食材可是指这洋芋?”
“正是。”
“这有何难?我再叫人去找那商人,多买一些便是。”
“不贵吗?”
“倒确实是不便宜。可若是新菜独一无二,倒也值得购些。”
“新菜明年再出也来得及,但此物若是可以多买,还请郭老板再帮我买一些。却不知什么价钱?”
“一斤四十文。不过若是多买,应当能再便宜些。”
“那就有劳郭老板帮我打听打听,我想买一千斤。”
“多少?!”
“一千斤。另外有劳郭老板帮我问问看,他们有没有这样东西。”
“什么东西?”
于庆隆给郭恒安画了个玉米。
郭恒安看着觉得有些眼熟:“这东西我好似见过。可它硬得很,像是很费火的样子。”
于庆隆道:“弄碎了便没那么费火了。若是再见到,郭老板也帮我买些。或者告诉我那商人在何处。他有更多我想找的东西,兴许还能给你弄出许多别家没有的菜色。”
郭恒安这一听哪里能不上心,连连答应一定尽快联系到对方。
之后他又问了问关于那蛋挞买卖的事,于庆隆这次跟他说得更细了些。郭恒安听罢点点头,决定去找人做“烤箱”去。
他走前问于庆隆跟方戍明早想吃什么,他好叫人提前准备。方戍之前大多数时候都很安静,此时闻方笑说:“多谢郭老板为我二人着想。我夫郎有身孕了,近日喜欢吃肉。若是方便,麻烦郭老板叫人给他准备几屉小笼包。他还喜欢吃酱八宝,若是能来些,再配上米粥,便是他最爱吃的。”
郭恒安张张嘴:“啊你们?!”
怎么于庆隆居然是个哥儿吗?!为什么他的蠢侄子从没跟他说过!
方戍道:“哥儿走在外总有许多不便。我夫郎是个爽朗之人,平日里便不特意去解释。不过我二人确实是夫夫关系。郭老板往后便是我夫夫二人的好友,总不好再瞒着你。”
郭恒安说:“这是该知道的。只是万一先前有不周道之处,还望两位兄弟见谅。对了,这屋子是两张床,我赶紧让他们给你们换一间大床的去。”
郭恒安正要叫人,方戍说:“不麻烦了郭老板。正好一张床放行李一张床睡。您这的床还是蛮宽敞的。”
郭恒安瞅瞅床。要说宽敞吧,那肯定是比一般的客栈或者酒楼里的单人床宽敞多了。可要说两人大男人睡在一起……那不得脸对脸睡?
行吧,人家两口子说宽敞,那就宽敞!——
作者有话说:今天吃坏东西了拉肚子,小命丢掉半条。小剧场歇一天……[爆哭]
第85章 第 85 章 夫夫俩在县城里……
福悦酒楼的早餐果然很丰盛。厨师不但把方戍说的那些于庆隆喜欢吃的都提前做了准备, 而且包子还不是一个馅。于庆隆不止吃到猪肉葱花馅的,还吃到了羊肉萝卜馅跟红烧肉笋丁馅的。
北方很少见竹,所以笋丁也比南方贵不少, 也不常见于百姓家餐桌上。于庆隆却很喜欢这馅料。
他吃了不少, 之后便趁着早上人不多, 去小厨房做奶茶去了。圆子搓得还是不很熟练, 有大有小,但煮茶可变快得多。煮完他趁热叫郭恒安跟郭青山尝尝。
没错郭青山听说他跟方戍来了之后也跑过来了。这家伙算是他们的“中介”,肯定也是能得些好处, 一瞅就是高兴样。
“香!”郭青山说, “这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那北地的奶茶我也喝过, 咸的, 倒也还不错,喝了却不会叫人特别想。可这杯奶茶不是, 我寻思着我喝完了下回还得想喝。”
“小于兄弟主意是真多。”郭恒安说,“那这也跟蛋挞一起卖?”
“对,一起卖。至于价格上, 郭老板比我更有经验, 你们自己决定就好。但这两样东西无论卖多少, 都不用分我一文钱。”
“小于兄弟跟方兄高义。”郭恒安道,“那我们福悦酒楼也就收个手工钱跟食材钱吧。”
“这事郭老板可多费心。但还是我昨日说的, 买得多的,可做些赠送, 比如送道菜或者往后到福悦楼办席设宴给个优惠。”于庆隆说,“人嘛,有了实惠就会想要用上。那这一来必定要点上几个菜,也就顺带着楼里的生意会更火一些。”
“小于兄弟说的是。”
“郭老板也可弄个红榜, 上头把买奶茶买蛋挞买得多的人的名字记上,便叫‘福善榜’之类的。这楼里来来往往的人多,有些人呢又好个名声面子的,看了兴许也就多买了,您觉着呢?”
“有道理。我今儿就让人去准备。”
左不过一张大红纸,费点笔墨的事,这都不算什么。
郭恒安走开没几步却又踅回来:“方兄,小于兄弟,这‘蛋挞’的名字要不改改?‘挞’字总归是不大好听。”
“那就改一个。”于庆隆问方戍,“夫君觉得叫什么好?”
“就叫福善饼好了,一叫这名大伙就能想到这事。”
“有道理!就叫‘福善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80-90(第9/22页)
当天起,福悦楼就开始做起了宣传。于庆隆还告诉他们怎么去弄传单,还请牛权问问,县里能不能以官府的名义也出个告示,这样更有可信度。
这种事,也就是写几十几百张纸分贴出去,自然是不麻烦,属于不怎么花钱还能得好名声,这哪有人不愿意干?马知县下令,当天就贴满了全县城。
福悦楼顿时火了,家家户户都在议论福悦楼要配合县官府行善,为周边遭了灾的灾民们筹集过冬的钱。
这以往都是叫人去捐,说得好听,可跟明抢其实也差不多,却不像这次,是叫大家伙去买点心吃,卖点心赚的钱全都捐给那些受苦的灾民。
书生圈子里对此事议论度十分高,一开始还有不少人不信。那做买卖的谁不是图着赚钱?真能把赚的钱全都捐出去?
可他们抱着好奇心去买来尝尝,发现真有人在一旁记账。而且时不时就有专门负责此事的差役过来巡查,一看便做不得假。
没几日这事就传开了。
有些仁义的人家即便没吃过这“福善饼”也过来买。想着反正也是买点心,那莫不如就试试这家的新花样。福悦楼的厨子原就在当地颇有点名声,大伙便没怎么犹豫就过来买了。
一个福善饼卖十文钱,十个一起便只收九十文,百个一起只要八百文。
最叫一些家里不很富裕却又有些嘴馋的人高兴的是,哪怕一个点心他们也卖!这在别家点心铺子里可是少有的事。大半都是至少半斤起。
可福悦楼的老板说了,善心无大小,点滴汇成海!大伙有多少力出多少力,一文钱也是心意!
于是买一个两个的人也不在少数。
一开始各别富人家里听说之后都觉得这玩意儿多半也不怎么好吃,要不然一个咋就卖十文八文的?当中就有身穿绸缎,项戴金锁,买过《摘月记》的秦家小公子的父亲。
这秦老爷子可是当地富商,听小儿子提起“福善饼”,便说:“左不过是面粉加些糖油弄的吧,还能是啥?想吃点心咱自家的厨子不比外面做得好多啦?”
小秦公子道:“那可不一样呀父亲,您是不知道现下那福悦楼的门口有多火,那一早到晚全都是人,排长队呢。那饼又脆又嫩,哎哟,就是比我以往吃过的都好吃得多。”
秦老爷子极宠这小儿子。虽是个哥儿,却是老来子,又机灵贴心,闻言说:“那你就叫人多买些去嘛。你一日便是吃上百个你父亲我也管得起,可别吃坏了胃口就成。你还穿衣服作啥?要出去?”
小秦公子正被仆人伺候着披披风呢,笑说:“我才不叫下人去买。那福悦楼弄了个红榜,买得多能在上头记上名字呢。我去多买些去叫他们把我也写在上头,这样大伙都知道我秦家都是有名的大善人!还能给大哥也弄点好名声。”
他大哥可是在省城做官呢。
秦老爷说:“那你买那么多送哪去?”
小秦公子说:“买来给咱家所有人都尝尝嘛!”
说着话人就已经快步出去了。
秦老爷一寻思这谁出的主意?这么一干可不叫那些年轻气盛的孩子们都去多买了?
一早上,福悦酒楼门外就有人站着了。有的是派来的小厮,有的是自己排队的,还有就是单纯来福悦酒楼吃早餐的。
这人一多就特别热闹,一热闹就更吸引人,这福善饼一天卖得可比于庆隆跟郭恒安原以为的要多得多得多。
但这也是因为郭恒安没有乱定价格。
做点心用到了蛋奶糖,原就贵,再加上制模具跟用炭火,还有手工钱,这一个做下来便要五文钱的成本。郭恒安说要给灾民筹钱这东西就不能便宜卖。于庆隆还以为一个怎么着不得个十几二十文?结果没有。
有一说一,郭恒安是有点前眼的。这东西卖贵了总有人会想办法学了去,县城里卖不成去别的地方卖也行,价低点也有得赚。但是这么个价格,再放低了基本就没什么利润了。
现在卖这个价,住县城里的大部分人都吃得起。区别只在于是很久才能吃一个,还是一次买百八十个吃都没问题。
福悦楼目前一天能做出八百个,但是这八百个卖出去简直就跟玩儿一样,一上午都不够卖。昨儿个开始便赶工加建烤炉,加做烤盘呢。
小秦公子来排了队,一人就要买三百两的。三百两的,那可就是好几万个福善饼!
卖福善饼的小伙计听得都傻眼了,差点账都没算过来:“可、可是小秦公子,我们楼里一日才做八百个。”
秦玉霜说:“我这三百两银子只要一百个福善饼。余下的钱是我们秦家捐给灾民的。”
方戍在一旁帮忙记账来着,于庆隆看似在巡场,实际在注意来的人有多少,穿着如何等。他一听便道:“多谢这位小公子慷慨。我们替各地的灾民谢谢小公子。马兄,帮忙把这位小公子的名字写在红榜上。”
秦玉霜看到他们二人,却是眼前一亮说道:“哎?你们不是在那个德馨书舍里的二位公子吗?书包!对了!书包!!!”
于庆隆:“???”
方戍问道:“书包有何问题吗?”
秦玉霜叫人赶紧把银票留下,打包福善饼,一边去跟方戍和于庆隆说道:“我想要那个书包,你们第一批做出来的那样的。”
于庆隆笑说:“以小公子的身份,找人照着做一个一样的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秦玉霜却道:“那可不一样。我自己找人做,那便是学着人家的模样去做,而不是自己喜欢上才与商家手里买来的,这般便不美了。”
他一开始没留意这东西,想着粗布做的也不会有啥稀罕。谁知后来他见好几个窗友去书堂时都会背着,还真是好用。可一问,却再没有一样的了。他又不想叫人扒着样子做,好像他巴巴地上赶着学人家似的。那些人都说了,那一批就那些个。再出就是不一样的,都是别家冒充的了。
于庆隆懂了。这位是喜欢“特别”,不喜欢“跟风”。
可这倒是很好地给他提了个醒。
“多谢小秦公子善举。但近日我们要忙着办这救济灾民的事,所以暂时弄不了书包。而且第一批就是那些个,不可能再出了,再出也不是第一批。但我可以抽时间单独给小公子专门弄一个新样式的。我保证在你之前绝无人有一模一样的款式。任何人有,那便是学着你做的。”
秦玉霜听了喜得脸都红扑扑的,雪狐毛领的披风衬得这小哥儿跟玉雕娃娃差不多。他笑问:“这是真的吗?”
于庆隆说:“自然是真的。这么多人都听见了,我自不会失信。”
秦玉霜说:“那可说定了啊,我回去真等着了。”
在场也有书生,问道:“这位公子,那笔筒可还有新样式?”
有的同学买了笔筒,可后来便又出了带镇纸用的,还有装了小瓶水的,可以说有这么个笔筒,到哪随便写点什么都便利得很。
于庆隆说:“有,不过要下月了。下月有新款。”
那几名书生听着也高兴,扬言有了一定叫留两个。
于庆隆说行,同时琢磨着买得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