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 50-60

50-6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侯府奶崽的心声泄露后扭转国运了 意外娶了落魄男主后 干翻那个反派[快穿] [大汉]女儿就不能继承皇位吗? 白月光死后被迫身陷修罗场 飞升从投资废柴徒弟开始 穿书成恶毒老太的小儿子(科举) 和你们跑路男拼了 反派他妈是年代文白月光 如昨

之前皇帝让保国公出征,自己在打仗上帮不上忙,所以就没有在这件事上出声, 但是现在朝廷找不到入侵的主力,事情一下子尬住了, 那张鹤龄就有办法了。

张鹤龄一入宫,和皇帝寒暄了几句, 就直入主题。

他这几年管理琉璃厂,一边是个皇宫大内制造御用物品, 一方面也借着玻璃厂开展了皇家商贸。

而且他的商贸范围也不止于玻璃制品, 更是包含了茶叶、丝绸和瓷器。

皇宫每年都会接受全国上下许多贡品,而除去这些贡品,皇家自己也会生产许多御用之物, 这些东西的数量完全超过了皇室的需求,因此每年宫里用完, 还会剩余许多,大部分都是放在库房里发霉发烂。

因此张鹤龄之前就向皇帝建议,将这些东西都借着玻璃打开的市场出售出去, 金银总是放不烂的。

皇帝也觉得有理,就将这事儿交给他打理了。

张鹤龄便也借着这些东西, 将皇家商贸的市场扩大了,其中就包括了蒙古草原。

如今明朝和蒙古草原之间的确存在互市, 可以在一定限度之下交易物品,但是与此同时,更有许多喜欢冒险的商人,喜欢深入草原直接与蒙古贵族们做生意。

张鹤龄也渐渐与这些人搭上了线,一边给草原上的蒙古贵族们输出奢侈品, 一边可以趁机打探消息。

像是王帐这种军事机密自然是打探不到了,但是一些小型聚落或者是大型的军事行动,还是能打探出一二的。

因此张鹤龄这次入宫,就是向皇帝提议,可以让自己的人,混入这些商人之中,为保国公打探出这次入寇的人到底在哪儿。

保国公虽然性格可能比较谨慎,不会深入草原作战,但是若是能知道敌人到底在哪儿,总不能就这么一直等着吧。

皇帝一听张鹤龄的这个提议大喜,立刻答应了下来。

“鹤龄,你真是朕的福星啊!”

张鹤龄被这话说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只能谦虚道:“若是没有皇上乾纲独断,容许臣行事,只怕也不会有今日之喜。”

弘治帝此时心中也觉得庆幸,他当时只是觉得,这样做能给皇室多一份收入,却是没想到还能有这个结果,他甚至觉得,会不会张鹤龄当时就想好了,要通过这条线来深入草原,打探蒙古那边的消息。

只是这话弘治帝到底还是压在了心底,笑着对张鹤龄道:“这次的事情,就由你来主导,明日朕就下旨,让你去往宁夏,参详军事。”

张鹤龄一听连忙阻拦:“臣一向不知兵,若是去做参军,只怕有损皇上圣明。”

弘治帝微微蹙了蹙眉,很快却又舒展开来:“只是让你把控那些细作,又不是让你带兵打仗,无事。”

弘治帝这次像是下定了决心,立刻就将内阁的大学士们都叫了进来。

几位大学士不知道皇帝突然叫他们过来的原因,进门的时候,看起来都还有点懵。

弘治十一年的时候,首辅徐溥就已经退休回家了,如今的内阁首辅正是刘健。

他看见张鹤龄也在,就忍不住蹙了蹙眉,但是还是没先开口,给皇帝行过礼之后便坐了下来。

皇帝十分激动的将刚刚张鹤龄说的那番话给阁臣们都说了一遍,等皇帝说完之后,三个阁臣都是若有所思。

许久,刘健先开了口:“寿宁侯所言臣觉得很有道理,只是寿宁侯之前未曾接触过军事,若是突然任命为参军,只怕会引起大军动荡。”

这个动荡自然不是指那些个小兵,而是指这次北征的几个高层。

人家从大将军到底下的五个将军,都是实打实打过仗的,而张鹤龄却是连兵都没带过,他突然空降,那些人心里肯定会琢磨,皇帝不会是不信任他们吧。

寿宁侯听到刘健这么说,也觉得很有道理,便劝皇帝:“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50-60(第6/24页)

上,臣只是统筹一下手底下的几个人,其实不必有何官衔。”

弘治帝看了眼小舅子,却并不同意。

“若是无有军职,如何能服众?而且只是参详军事,也并没有正式的军中职位,相信保国公也能理解的。”

皇帝对保国公十分信任,保国公对于皇帝也算忠心,因此皇帝才有此言。

刘健沉默不语,李东阳看着这一幕,急忙从中缓和气氛:“皇上和刘相公所言都是正理,不如这样,先让寿宁侯前往西北安排细作,职位先不必安排,皇上可以向保国公下一道密旨,告诉他此次的用意,再让保国公任命寿宁侯职务,如此既可以不动声色,也可以安定军心。”

这个法子倒是很合理了,不仅可以将消息控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也可以给保国公表态,朝廷还是信任你的。

皇帝听了也觉得妥当,笑着点了点头:“李卿谋划得当。”

刘健听了也点头:“如此即可。”

谢迁看着两个同僚都答应了此事,忍不住又补充道:“此事需得秘密从事,不露分毫,除了我们几人与保国公,不得让任何人知道,寿宁侯前往西北的借口也需得找好,不然难免引人注目。”

这个不算事儿,刘健立刻道:“过几日要往西北运粮草,就劳烦寿宁侯押解。”

弘治帝也点了点头,看向张鹤龄:“寿宁侯觉得如何?”

张鹤龄自然没有不应的:“正该如此。”

君臣几人,很快的就将一些细节谈好,李东阳知道张鹤龄有这个消息渠道,还叮嘱他,仔细探听草原那边的消息,尤其是有关于王庭的消息,明朝自打土木堡之后,对于草原那边,消息来源就几乎断了,首领各个都叫小王子,也不知道这个小王子是哪个。

这个张鹤龄自然也放在心上,立刻就答应了,他之所以一开始铺陈这个消息网络,就是为了日后的应州大捷准备的,没想到竟也能提前用上,那自然就要物尽其用了。

等商议完细节回家,已经是很晚了,回来的时候,媳妇王氏还有儿子张宗说都睡下了。

张鹤龄也不愿意打扰他们母子俩,便自己个在前院歇下。

等第二日醒来,立刻让人将手底下几个负责西北跑商的人叫进了府,同时去了后宅告诉妻子,帮自己准备行囊,最起码也得准备一个月的。

王氏听了这话有些惊疑不定:“侯爷,准备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张鹤龄摆了摆手:“不必多问,是有正事要做,麻烦夫人帮我准备一下便是。”

见着他不愿意多说,王氏便也没有多问,她是知道自己这个丈夫的,若是不愿意说的事儿,那你磨破了嘴皮子也是问不出一句话的。

和妻子说完话之后,张鹤龄就去了前院,几个跑商的人也正好到了。

他将几人叫进了书房,先是问了问最近几日跑商的情况,听说瓷器茶叶什么的,在草原上卖的很好,他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又问他们最近都跑了什么地方,听他们说起,都是一些小部落的聚集地,至于王帐在哪儿,他们还真没接触过。

张鹤龄也就不多想了,只道:“过几日我要护送一批粮草去西北,这次你们也跟着我一起过去,正好顺路。”

几个跑商的一时间有些迷糊,其中一个道:“侯爷,咱们前段时间才刚跑了一回,底下的跑腿的都回家了,下一次只怕要再等一个月才成。”

张鹤龄一听这话不由皱起了眉,竟是这么巧。

他沉吟片刻道:“这次让你们跟着我一起出关,本是因为最近宫里有一批顶尖的茶叶要出,你们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货出了,不过既然刚跑过一回那就算了,不过再等一个月有些晚了,到时候只怕我也从西北回来了,再等半个月吧,到时候你们从京城出发,等到了宁夏,再去找我,或许可以从大军之中调派几个人护送你们进入草原。”

一听还有这个便利,几个跑商之人立刻都露出惊喜神色,笑着点头:“那就多谢侯爷了。”

张鹤龄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一摆手,让几个商人都退了出去。

只是这些人虽然眼看着都离开了,很快又有一个人悄咪咪回来了,此人正是张鹤龄最信任的心腹,刚刚张鹤龄就给他打了个暗示,示意他之后先不要走,这人明显也是听懂了。

张鹤龄看着眼前这个低眉顺眼的人,沉默良久,虽然之前他也曾帮助过张鹤龄了解过草原上的信息,但是之前只是一些琐碎的小事,这次谋划的却是大事。

即便此人是他信任多年的心腹,但是面对这种大事,他心中还是会生出疑惑,他不知道眼前之人到底能不能信得过,更不知道这个人会不会泄露今日的谋划,但是他知道,如今只能将事情托付给他了。

张鹤龄深吸一口,将自己的谋划细细和此人说了,而此人听完张鹤龄的言语,面上也没有露出半分惊讶,只是深深的行了一礼:“如此国之大事,侯爷托付给我,小人万死不辞。”

张鹤龄心中有些震动,他站起身来,走到此人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的事情格外危险,你若是能探听得到那就探听,若是探听不到,以你自身为重。”

想要编织一张消息网是很难的,张鹤龄耗费了这么多年,也只是初步有了个大概,而此时的明朝还远没到一战定乾坤的时候,这次的征伐主要目的也只是教训一下这些游牧民族,因此张鹤龄心中,还是要以护住这张消息网为重。

此人不知张鹤龄心中所思所想,听到他这番话,面上也不免露出激动神色:“小的卑贱之身,何敢当得起侯爷这般看重,请侯爷放心,小的一定会打探到消息的。”

张鹤龄感叹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并向他郑重承诺,等他这次从蒙古回来,他一定向皇帝申请给他奖赏。

张鹤龄心里清楚的很,想要让人给你卖命,那就你得出得起人家给你卖命的价格,光靠精神力量感动人家是长久不了的,因此他该给赏赐的时候,也绝不手软。

而跑商之人听到张鹤龄的这个承诺心中也很激动,因为他心中清楚,寿宁侯的承诺是不会失约的。

两人之后又稍微商议了一下这次跑商要具体打探什么消息,需要注意和小心什么地方,说完之后,此人这才告辞离开。

这回张鹤龄没有亲自去送他,因为他心里明白,从现在开始就要小心谨慎了,不能让旁人看出半分端倪。

**

之后一段时间,张鹤龄做事都和以往一样,看不出半分端倪,朝堂上也很安静,保国公一行人守在宁夏,那些蒙古人也不敢来惹他,大家看起来好像就这么尬住了。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事情不会就这么发展下去。

这一日,终于到了要给西北前线送粮草的日子了,张鹤龄自己不动声色,而内阁那边也很快拟定了人选,自然就是张鹤龄。

这个人选刚一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很惊讶,尤其是一些文臣,他们都觉得寿宁侯就是个钻进钱眼里的重利之徒,让他押运粮草,这不就是让耗子守粮仓吗?

但是几个内阁大臣却都很有自己的主张,在文臣们过来打探消息的时候,他们给这些人透露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50-60(第7/24页)

如今西北的战事正是最紧要的时候,的确需要一个地位高,皇帝也信得过的人才能胜任这次的事情,而且隐隐透露出的消息也有,要是寿宁侯这次万一有多动作,他们也能抓住把柄。

当然了,这些话都只是表面上的托词,却也足够将这些文臣们糊弄过去了,他们现在都只当,这是内阁几位阁臣在给寿宁侯挖坑,因此文臣们也就不反对了。

不过当张家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却都炸了,第一个炸了的就是张鹤龄的姐姐张皇后。

张皇后当天就把张鹤龄叫进了宫,拉着张鹤龄的手,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

“鹤龄,西北那么远,又那么危险,你怎么就敢应下这桩事呢?你姐夫也是,竟是一点都不拦着,由着那帮老头子害你。”

张鹤龄被姐姐这一番哭弄得有些头皮发麻,反握住姐姐的手道:“姐姐,您别难受,我这次过去也只是押运粮草,送完我就回来了,待不了几天,也受不了多少苦,又不是让我上前线打仗。”

谁知道张皇后却不好糊弄:“即便不是上前线打仗,那也是直面那些蒙古蛮子,之前宁夏就叫人给抢了一回,这次要是又给人家抢了,那你该怎么办?”

张鹤龄一下子就被问住了,他姐姐这话的确是没错,虽然是不上战场,但是既然到了西北前线,那就难免会有危险,只是这些危险现在对张鹤龄来说,都没有眼前的事情重要,因此他也就忽略了过去。

“姐姐,我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是也并非手无缚鸡之力,骑射水平还是有的,就算到时候我打不了仗,跑还是可以的。”

张鹤龄被问的有些无奈,只能很丢脸的祭出了逃跑大发。

但是张皇后还是不答应:“呸,少糊弄我了,就你那两三下,能跑得过那帮在马背上长起来的蛮子吗?不成,你这次不许去,就给我老老实实的待在京城。”

张鹤龄一时间有些无语,他这个姐姐,什么时候逻辑这么严密了。

正在此时,弘治帝从外头进来了,他看着眼前这一幕,倒是没有惊讶,只是笑着道:“梓潼,如今鹤龄年纪也一日日大了,总得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啊,你放心,朕这次会派遣勇将在他身边护着他的,不会让他出事。”

一见到丈夫,张皇后立刻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下子哭倒在弘治帝怀里。

“皇上您也真是心狠,他小小年纪,您竟也放心他去那么远的地方么?他也是您看着长大的啊。”

弘治帝看到皇后哭的这么惨,心中也有些可怜,他轻轻抚了抚妻子的鬓发,柔声道:“好了好了,别难受,是我不好,是我没考虑周全,只是梓潼,鹤龄他如今也大了,总不能让他一辈子都活在你我的羽翼之下,这次让他出去,也只是押运粮草,一来一回也就两三个月,一眨眼的功夫就回来了。”

张皇后还是不情愿,继续流泪:“皇上,延龄不争气,我娘家如今也只有一个鹤龄能撑得起门户了,我实在是舍不得他啊。”

弘治帝也被老婆的这番哭泣弄得有些头大,一脸求救的看向张鹤龄。

张鹤龄叹了口气,低声道:“姐姐,这次去押运粮草,是我求姐夫的,你别怪姐夫。”

这话一说出口,张皇后猛地侧过脸看向张鹤龄,一脸震惊:“你疯了吗?”

张鹤龄不愿意因为此事让姐姐和姐夫感情出什么岔子,因此索性就把事情说开,当然了,给蒙古那边派细作他是不会说的。

“我从一生下来就一直待在京城,父亲还在的时候,经常告诉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便一直想着出去走走,这次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我就求了姐夫,姐夫又和内阁的几位阁臣们商议之后,我这才能成行,因此您也别为难姐夫了,我这回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的。”

张鹤龄从小到大就没做过什么任性的事儿,但是这一回,他还就真把一个任性妄为的富家公子演的惟妙惟肖。

当然了,参考对象就是自己的弟弟张延龄和大外甥朱厚照。

张皇后简直被弟弟突然而来的叛逆期给吓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忍不住上来拍打张鹤龄。

“你这个混小子,这么大年纪的人了,竟还是让人这般操心,做出这种事,竟也不和家里人商量,你上有老下有小,竟也是丝毫不顾吗?”

刚才还说他是个孩子呢,现在就这么大年纪的人了。

张鹤龄心中觉得有些好笑,索性也就站在那儿,任由姐姐捶打他,但还是咬紧了牙关一定要去,谁也不能拦他。

张皇后最终还是犟不过弟弟,最终只能收了眼泪,说要亲自给弟弟收拾行李,然后把弘治帝和张鹤龄都赶了出去。

郎舅两人就这么略显狼狈的被赶出了坤宁宫,两人对视一眼,眼底都是尴尬。

弘治帝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干笑了一声:“你姐姐这就是关心你,却是没什么坏心思的,对了这几日照儿一直念叨着你,知道你要去西北,还想也跟着一起去呢,你也去看看他。”

张鹤龄看出来皇帝说这话是想要打破尴尬,也就顺着他的意思行了一礼,说了声遵命。

之后皇帝就去了乾清宫,而张鹤龄也去了东宫看大外甥。

大外甥今儿休息,一听到舅舅来了,竟是一脸激动的迎了出来。

“舅舅,我听说你要去西北前线,我也要和你一起去!”

好家伙,这母子俩没有一个好对付的。

张鹤龄只觉得满头都是包,心说皇帝让他来看太子,怕不是想要把这个锅扔给他来处理吧。

但是张鹤龄现在也来不及揣测皇帝的心意,急忙又开始安抚起大外甥来。

虽然他小人家的确有点军事才能,但是咱们十岁的年纪还是不兴上战场哈。

**

处理完宫里,张鹤龄回家之后,面对老娘妻子儿子还有弟弟也都不免安排一番。

王氏虽然听了这消息也有些不舍,但是她是明白事理的,也知道这件事是张鹤龄自己想要的,因此并未做出什么小儿女姿态,只是默默的帮他在行囊里,又增添了许多西北地方要用的东西。

老娘金氏和张皇后一样,都是流着泪舍不得儿子,张鹤龄也索性又拿出了对付张皇后的那一招,把一个熊孩子演的惟妙惟肖,用魔法打败魔法,最后让老娘只能松口。

倒是张延龄,表现有些出乎张鹤龄的意料,他本以为这个弟弟对于他的离开也会生出惶恐之心,但是他此时却显得格外的坚强。

直接和张鹤龄道:“大哥,你放心去吧,家里我会照顾的。”

这个小小少年,也不过是跟着他经历了五年的锻炼,竟也生出了几分担当。

张鹤龄听了这些话心中十分欣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好,那家里的事儿就拜托你了。”

**

三日之后,张鹤龄押运粮草出发,这次出发,甚至宫里都派了太监送她,姐姐张皇后更是收拾了一大车的东西,非得他带上,他推辞不过,只能带上,也让来送他的太监去给皇帝和皇后回话,自己会早些回来的,请他们都放心。

等与相送之人一一告别之后,张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50-60(第8/24页)

龄翻身上马,朝着西北的方向而去——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3-07-12 23:57:04~2023-07-13 23:48: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1406394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bb 6瓶;123456 5瓶;流年不减风色、西西西米露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4章 先胜

张鹤龄这一路往西北去, 路上都是急行军,毕竟是押运粮草过去,耽误一天对于大军来说就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因此张鹤龄自己也不敢有丝毫放松。

哪怕每日急行军让他自己的身体也有点扛不住,但是张鹤龄都咬牙坚持住了, 也是在此时他终于意识到,什么叫在家百日好出门万事难。

他就这么扛了大概半个月多, 终于也习惯了这个赶路的强度。

就这么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宁夏,刚到地方, 突然就听人说, 蒙古人跑到固原去了。

张鹤龄心中大震,急忙前往大将军账下。

他到总兵府的时候,朱晖正在和手底下的人商议这次该如何出兵, 听到寿宁侯求见,他微微蹙了蹙眉, 只道:“让寿宁侯先等一会儿,我这儿还有军情要处理。”

张鹤龄听到这话,心里有些焦虑, 但是也知道现在不好和朱晖交恶?*? ,因此索性就跟着传话的人去了侧间等候。

等了大概有一个多时辰, 正堂里终于有动静了,五位将军一前一后的从正堂里出来, 每个人面上的神色都十分严肃。

张鹤龄心下有些不安,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商议出了个什么结果。

正在思索间,有人来传话,大将军可以见他了。

一听这话,张鹤龄立刻收拾好心情, 跟着传话之人往正堂去了。

等入了正堂,便看见朱晖站在书桌后面,正一脸凝重的看着桌上的一副地图,张鹤龄瞄了一眼,发现正是宁夏的地图,而且在固原的地方还画了一个圈。

“下官见过保国公。”张鹤龄略施一礼。

保国公朱晖也在此时抬起头来,他神色平静,语气温和:“大军之中,称呼大将军即可,不必称呼爵位。”

张鹤龄这还是第一回和保国公朱晖打交道,并不了解他这个人的性格,但是此时听他这般说话,他心里就大概有了个模糊的印象,应该是个十分谨慎的人。

“是。”张鹤龄恭敬应下。

而朱晖对于这位寿宁侯也不敢小看,毕竟到底是皇帝的小舅子,还十分得皇帝的信任,掌控着皇家的钱袋子,这样的人他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寿宁侯请坐。”朱晖一摆手,十分客气。

张鹤龄便也顺势坐下,然后将皇帝的密信以及这次押送过来的粮草单子奉上。

“还请大将军过目。”

粮草单据朱晖早有所料,但是在看到其中一封明显是御笔亲书的信封时,朱晖的眉尖还是忍不住跳了跳。

皇帝给他的书信?怎么这么突然?

他心中复杂万分,但是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将那一堆东西接了过来。

不过朱晖也不当场就拆开看,只是笑着道:“这次劳烦寿宁侯了,寿宁侯一路风尘仆仆,本该给你接风洗尘的,只是如今军情如火,实在是脱不开身,今日就请先回去歇着吧,改日我们再聊?”

原本这话张鹤龄应该答应的,但是想到今日听到的事情,还是忍不住道:“我刚刚入城,听闻蒙古人跑去了固原?”

朱晖一听这话,面色微微一沉,他清了清嗓子:“这帮贼寇,四处掳掠,寿宁侯放心,本官已经命人前去救援。”

张鹤龄听到他已经让人前去救援,心中便也松了口气:“之前下官离京,皇上就曾对下官说过,大将军用兵如神,有宣平王之风,如今果真见了,才知道皇上所言不差,将军雷厉风行,下官佩服,想来再过几日就能听到凯旋之音。”

张鹤龄直接一句话把朱晖给架起来了,朱晖听完面色有些发青,但是却也不能表现出什么不妥,最后也只能客气几句。

俩人就这么花花轿子人抬人互相恭维了一番。

很快张鹤龄就从正堂里出来了,他一出来,立刻有人领着他去驿馆歇息,张鹤龄自己此时也是实在有些疲乏,因此并不拒绝,跟着人就离开了。

而留在正堂中的朱晖,却是皱着眉头左思右想许久,终于让人将监军苗逵请来。

有明一朝,大军出征,总有中官监军,而所谓的中官就是太监,这个苗逵在此之前就经常出任监军,而且与保国公朱晖关系也十分好,两人是老搭档了。

苗逵今儿也听说了粮草要来,而且押运粮草的还是皇帝的小舅子,因此一直关注着此事,结果才刚听闻寿宁侯入了驿馆,后头朱晖那边就传他过去说话,苗逵心里顿时咯噔一下,难道是这位寿宁侯闹了什么幺蛾子?

苗逵也不敢耽搁,急忙就往总兵府去了。

他到的时候,朱晖已经将皇帝的那封密信看完了,他眉头紧皱,面色看起来十分不好。

苗逵看他这个样子,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大将军,可是出了什么事?”苗逵与朱晖自来相熟,也就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直接问道。

朱晖指了指桌上的书信:“这是皇上亲笔,你看看吧。”

苗逵心下一惊,皇帝的亲笔信,难道是寿宁侯带来的?这到底有何用意?

苗逵不敢深想,急忙拿起信仔细看了起来。

等看完之后,他神色顿时平静了许多:“皇上令寿宁侯行细作之事,这是好事儿啊,大将军为何满脸忧色?”

朱晖叹了口气:“皇上言语间虽然对我还是依旧信任,可是既然寿宁侯人都在这儿了,那我们的一言一行又如何能瞒得过他去。”

这话说出来,苗逵心里咯噔一下,他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次出兵,他们两人就早就商议好了,踞城以守为主,绝对不能主动出击,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现在有一个不知深浅的人在边上盯着,那他们的一言一行岂不是都被人看在了眼里。

而且他和朱晖为了安抚大军,还存在虚报军功的行为,这事儿现在只怕也是做不成了,可是若是不虚报军功,又如何能压得住底下那帮虎狼之士呢?

苗逵想到这些,只觉满头大汗,他看向朱晖,语气干涩道:“那国公爷觉得该如何?”

此时朱晖倒是不让苗逵称呼他军职了,只是叹了口气道:“这次到底还是得出些力了,蒙古人跑到固原的事儿寿宁侯也知道了。”

苗逵心下一惊:“他不过是一个纨绔外戚,竟然还关心此事?”

朱晖摇了摇头:“不要小看他,我看他不止非常关心还很在意这件事,这次救援固原,不能留力了,吩咐下去,我亲自率兵三万前往救援,一人两匹马,急行军!”

苗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50-60(第9/24页)

一听这话,便立时明白了朱晖的用心,一脸苦色道:“公爷,蒙古人围点打援,您若是太过着急,只怕会被蒙古鞑子以逸待劳。”

朱晖摇了摇头:“放心吧,我带兵多年心中有数。”

想着朱晖用兵向来谨慎,苗逵便也没有多言了,两人又继续商议了一下这次具体的出兵细节,苗逵这才从总兵府离开。

而张鹤龄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到来竟然引起了这样的蝴蝶效应,他美美的在驿馆里睡了一觉,等到第二天前往交接粮草之时,这才听人说,大将军一大早就领了兵马前往固原救援了。

张鹤龄听了不由感叹一声,这位大将军还真是身先士卒啊,竟然亲自领兵救援。

张鹤龄花费了一上午这才将粮草交接好,那些人自然也是不敢为难张鹤龄的,而且这些粮草本身也没什么问题,等顺利交接完之后,那个负责在一边登记的太监突然笑道:“侯爷,昨个苗监军听闻您入城,本想着给您接风洗尘的,但是又怕打搅了您休息,今儿粮草也交接完了,不知侯爷可否赏光?”

张鹤龄来宁夏之前,对这边的人事自然也是了解过的,尤其是大将军朱晖和监军苗逵他都是深入了解了一下,知道苗逵深受皇帝信任,因此此时见着苗逵向他示好,他自然也不会不给他面子,便笑着点了点头。

“有劳苗监军关心,既是监军所请,我哪有不至之理?”

见着这位寿宁侯如此好说话,传话的太监也是松了口气,之后两人有说有笑,往苗逵早就准备好的酒楼去了。

张鹤龄到了酒楼时,发现苗逵早就到了,他见着张鹤龄进来,竟是起身相迎。

“侯爷不远万里押运粮草,奴婢有失远迎。”

张鹤龄对着这位大太监拱了拱手:“苗监军客气了,皇上总是和我提起苗监军为国征战,监军如此辛劳,该是我来拜访监军才是。”

俩人表面上看起来客客气气的,场面倒是显得格外的和谐。

苗逵也是趁着这个机会想要试探一下这位寿宁侯,于是对于他的恭维也不敢真的信,转头邀请他入席。

席间觥筹交错,场面片汤话那是一个接着一个,而张鹤龄应对的也十分得体,不露丝毫空隙,苗逵心中对这位寿宁侯也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的确是个厉害人。

等用完了饭,两人表面上看起来到底是亲近了一些,苗逵便接着酒意和张鹤龄说起了他们这次出征的难处。

“那帮蒙古鞑子,仗着有马是神出鬼没,我和大将军也只能勉强四处维持,每次他们出来抢掠,我们接到消息,等到了地方,他们却已经跑了,如此已经好几回了,我和大将军心里也是着急啊,总盼望着能有个机会,彻底将这帮蒙古鞑子打服了。”

张鹤龄一边喝茶一面笑眯眯的听着这些话,心中也开始迅速分析起如今的情况来。

看起来明军如今在机动能力和情报能力上面对蒙古军队还是略有不足,否则也不至于每次都被蒙古人戏耍,最后只能仗着城池来抵抗。

或许这其中,还有他们自己不敢面对蒙古骑兵因此每次都救援不力有关。

那如此,自己的细作就可以发挥很大的用处了,如果能提前知道蒙古军队的袭击地点,然后埋伏好大军,以逸待劳,或许就可以一次性击溃这股蒙古势力。

想到这些,张鹤龄心中也是松了口气,看起来自己这次的提议总算是没有白费。

而苗逵一边说这些,一边也是观察寿宁侯的反应,只是看他总是一脸笑眯眯的,好像对自己的言语都认同,他心中反倒是有些拿不准了。

说到最后,却是苗逵自己有些忍不住了,将屋里伺候的人都遣了下去,然后令人守住门,这才低声道:“侯爷,皇上的密信咱家已经看过了,其中所言细作之事,不知侯爷是怎么安排的?”

苗逵虽然是个太监,平时还喜欢虚报军功,但是要说他多么坏,那还是没有的,他打心底里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建功立业,因此昨日在看了那封信之后,虽然心中有对张鹤龄前来的不安,但是同时也有一丝希冀,希望可以接着这次机会,真的立下不世功劳。

张鹤龄见他也知道了此事,并不惊讶,只是笑着道:“监军请放心,此事我与皇上还有内阁的诸位相公们早有议论,等人到了,一定会给监军还有大将军一个交代。”

张鹤龄意识到朱晖应该和苗逵关系很要好了,否则也不会自己昨天才刚把密信给朱晖,苗逵今天就知道了。

苗逵见这件事竟然连内阁那边都惊动了,便知道应当十分稳妥,因此便也不问了,笑着拍了拍张鹤龄的肩膀:“侯爷行事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两人又是一番宴饮,等到天都快黑了,张鹤龄这才准备回驿馆。

苗逵见他要回驿馆,却是强力要求他来自己的住处住下。

“那驿馆如此简陋,哪里能让侯爷如此委屈,不如侯爷来我府上,虽然不如京中的宅邸,但是总比驿馆要好些。”

张鹤龄却是摇头拒绝了:“多谢监军体贴,只是出门在外的,住在哪儿不是住呢,而且我这次出门也是有皇命在身,如何还敢挑剔住处,监军的好意我心领了。”

苗逵见他拒绝,心中慨叹一声,真是个谨慎之人啊,竟是一点破绽都不露出来。

若是他住在自己家,那他日后想要看到什么,或者能看到什么,还不是自己随意安排,可是他既然拒绝了,那苗逵也不敢再强逼他,只能笑着让人奉上了许多家常用的物品,以表心意。

这些东西张鹤龄自然也就不好拒绝了,笑着收了下来。

**

朱晖这一去救援就是好几天,张鹤龄也趁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住处好好安排了一下。

他这次出门,也不是独自一个人就过来了,除了他从自家里带过来的护卫和仆从之外,皇帝还给他拍了几个侍卫护送。

张鹤龄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的几个仆从乔装打扮,仔细将整个宁夏镇里的消息打探一番。

宁夏镇为大明九边之一,治所便是现代的银川市。

如今张鹤龄入了宁夏镇,虽说是来主持情报打探工作的,但是对于宁夏镇的基本情况还是得了解一下。

他这次带出来的人也都是机敏聪慧之人,听到他的这个吩咐,立刻乔装打扮一番便都散了出去,至于皇帝派给他的侍卫,他倒是没有指使他们做这些事,毕竟这些人目标实在是太过明显了,还是放在身边老老实实当侍卫吧。

张鹤龄住的地方是驿馆的一个小院子,这是朱晖他们提前给他准备的,不过这些人在他来之前并不知道他要常住,因此只是让驿馆腾出来一个小院子,收拾的挺精致,就是地方有点小。

因此张鹤龄便让驿馆重新给他换了一个大院子,同时将自己带来的人也都安排在各个院子里住下,甚至驿馆里伺候的人他也全部换成自己带来的,直接将自己住的地方打造成一个无坚不摧的堡垒,不给人留一丝一毫的空隙。

就在张鹤龄收拢自己身边势力的时候,朱晖那边也终于救援完固原回来了。

这次朱晖日夜不息赶到地方,又整体休息了一晚上,然后趁着夜黑风高,袭击了扫荡村寨的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酷夏 其雾 前夫披马甲重生了 神仙的包办婚姻 繁星不会飞 跨越界线的喜欢 [家教]感觉纲子萌萌哒! 少爷万福 我妈是年代文早逝原配 坠落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