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2 / 2)
一时间文武大臣们宛如天崩地陷一般,都哭成了一片。
哭完了之后,又在几位大学士的带领下,请四阿哥登基,又是一番推拉之下,四阿哥这才含泪受了文武大臣的朝拜。
毕竟这里也没啥蠢人,一看九门提督隆科多都站在新帝一边,便知道他们这些人根本翻不出什么风浪,而且皇帝手中还有先帝的遗诏。
隆科多怕这些人不信,还让几位大学士传阅了一下,只见遗诏上的字体的确是大行皇帝的字体,印章也是大行皇帝的印章,一点错都没有。
几位大学士登时松了口气,有遗诏就好,先帝晚年诸子夺嫡,如今虽然定下了四阿哥登基,但是谁知道其他那些人会不会接受失败,乖乖称臣。
现在有了遗诏,那就有了大义名分,其他皇帝便是想闹也没借口了。
定下名分之后,几位大学士便建议皇帝,立刻给大行皇帝发丧。
这个皇帝自然答应,便让人立刻去安排,而自己则是去了后宫,给他的额娘德妃乌雅氏报丧。
隆科多知道这母子俩要有一番名载史册的对话了,但是他身为臣子,却也无能为力,只能让皇帝拿好诏书,也让乌雅氏自己看看。
皇帝虽然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是她自己的亲娘心往哪边偏他还是知道的,因此便也接受了隆科多的建议,带着传位诏书去了后宫。
也不知皇帝怎么和德妃说的,反正他下午出来哭迎先皇銮驾的时候,面色并不好看。
此时满宫上下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京城中的人也都知道了,皇帝大行了,整个京城都处于戒严的状态。
皇帝的銮驾一路入宫,新皇在午门外跪迎,之后又扶着銮驾一路哭着进了乾清宫,而乾清宫早有宫人在此等候,立刻将皇帝御体收入梓宫之中。
在皇帝灵前,文武大臣,王公贝勒们都在哭灵,嗣皇帝跪在最前面,也是哭的最厉害的。
没一会儿,德妃乌雅氏终于来了,她是一路哭着来的。
一进乾清宫,便几乎哭晕在大行皇帝灵前,最后还哭着要给大行皇帝殉葬。
隆科多站在一旁简直头皮发麻,他知道,那句名传史册的话要来了,但是他决不能让这件事发生。
嗣皇帝见着自己额娘哭成这样,急忙上前劝阻,而德妃看着眼前这个儿子,泪眼朦胧。
“我实在没想到……”
“太后娘娘。”隆科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上奉先皇遗诏继位,先皇仁厚,早已经废除了人殉,还请太后娘娘体察先皇之心啊!”
德妃的话一下子就被打断了。
而嗣皇帝此时也察觉到了自己额娘仿佛要说什么不得了的话,一时间面色十分难看,但是隆科多如此机灵,又让他心怀宽慰,他抹了抹眼泪,也哭着道:“额娘,且听隆科多之言吧,额娘如此,只怕皇考心中也是不愿的啊。”
德妃闭了闭眼睛,心知自己今日差点犯下大错,她虽然心中更喜欢小儿子,可是大儿子也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且如今名分已定,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她也是悲伤过度,竟是有些糊涂了,幸好这些话还没说出口,否则不仅皇帝失了威信,她自己也要得罪皇帝,那日后给小儿子求情之事,只怕也越发艰难了。
“好孩子,你皇考在时便十分看重你,如今你皇考去了,你也莫要辜负他一片慈心。”
嗣皇帝终于松了口气,立刻点头:“额娘放心,儿臣明白。”
说完之后,便在灵前给德妃磕了个头,尊德妃为圣母皇太后。
德妃坐在这位置上,只觉得心惊胆战,她是真的没料到皇帝会传位给四阿哥,可是如今她不信也不成了,那封遗诏上的字她虽然认识的不多,可是她也是见过皇帝的字的,她知道,这是真的。
可是这要是真的,那自己的十四又该如何自处啊?那孩子,那孩子可满心欢喜的以为,他的汗阿玛会传位给他呢。
想到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30-40(第6/25页)
儿,德妃不由又流下了眼泪。
**
太后这边处置好了,皇帝也是松了口气,之后给大行皇帝治丧的事儿就简单多了,内务府自有法度,他只需根据法度,自行增删即可。
当然了,删是不可能删的,他恨不得当个天下第一的大孝子,能给他皇考的礼制规章,他是一样都不想拉下。
不过他也不会因此就忘掉他那几个怨种弟弟,第二天,他就下令晋封镇国公延信为贝子,令他召回在西北前线的十四阿哥来给大行皇帝奔丧,并令延信代掌抚远大将军印。
皇帝这么安排也很正常,毕竟十四阿哥现在手握大军,这放在谁身上都是寝食难安。
而延信身为十四阿哥的亲信,让他前去召回,并代掌大将军印,也是为了稳住十四阿哥,免得他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
至于那几个还被困在畅春园的皇子,新皇也终于允许他们回来给大行皇帝哭灵了。
很快的,几个皇子便陆陆续续进宫了。
不过一夜未见,这几人竟也是憔悴了不少。
尤其是八阿哥,整个人看着精气神都没了,跪在灵前只是怔怔的默默流泪,仿佛失去了魂魄似得。
嗣皇帝看着这几人模样,心中冷哼一声,知道他们只怕心中还是不服,但是他面上却丝毫没有显现,依旧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等招待完几个兄弟,隆科多私底下对他说:“皇上,这段时日,虽然是大行皇帝的丧期,但是也请您一定多多重视几位阿哥的动向,当年京中流传出的那些关于二阿哥的流言,奴才之后探查,竟多出自九阿哥之手,现在您登得大位,奴才看着,九阿哥心中最为不忿,只怕他做出什么糊涂事。”
这个倒不是隆科多胡说,他后来身为九门提督,为皇帝收集京中情报,的确查出了一点端倪,九阿哥这个人,做正事没有,做这些歪门邪道,却是比谁都强。
当年太子那些离谱到不行的谣言,都是这位主编造并且传出去的。
嗣皇帝一听这话,也有些震怒。
压着怒火道:“这个老九,竟然如此下作!”
他想了想又道:“他既如此,不如朕将他发配到西北去,眼不见为净!”
隆科多却摇了摇头:“皇上,九贝子再怎么说也是先皇子嗣,您将他放出去,外臣面对他,或可以节制他不犯大错,但是一些小事,他们如何敢管,还不如放在您眼皮子底下管教。”
嗣皇帝一听这话,只觉得有理,立刻点了点头:“还是舅舅想的透彻,倒是我轻率了。”
隆科多却连道不敢:“皇上考虑的都是国之大事,如何会想到这些阴诡小事呢。”
嗣皇帝听到这儿叹了口气:“若是可以,朕也想兄友弟恭,可是朕的这些兄弟们,却没有一个省事的啊。”
这话隆科多刻不敢接,只笑着道:“皇上宽仁大度,想来诸王阿哥们日后也能理解皇上的苦心。”
处理完发丧治丧的事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皇四子胤禛,奉大行皇帝遗诏,于太和殿继皇帝位,改元雍正。
雍正皇帝继位,名分彻底定下,满朝文武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而封锁了七八天的九门,也终于重新开启,京城也开始逐渐恢复以往的平静,只是一些聪明人都知道,这番平静之下,只怕还掩藏着深不可测的漩涡,只等一个时机,就会再一次开启——
作者有话说:八好意思啊,为了修改,来迟了一点。感谢在2023-06-20 17:51:47~2023-06-21 18:10: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物理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积分估值 11瓶;知知、有子、星夜 10瓶;山有木兮 4瓶;桃意事偏偏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章 回报
这日隆科多起得早, 醒来之后洗漱一番,便换上了上朝的朝服。
如今他的地位可与以往不同,在先皇离世的第二天, 他就被皇帝加封为四位总理事务王大臣之一。
而其他几个王大臣,则是八贝勒胤禩, 十三阿哥胤祥和大学士马齐。
隆科多心里一琢磨,四个总理事务的王大臣, 最后两个善终,这个几率不高不低, 还是可以拼一拼的。
因此几次推辞, 推辞不过之后,他便也就受了,反正他也清楚, 这个职位迟早会被闲置,雍正一朝的政治核心, 应该是日后的军机处。
等隆科多穿戴好之后,便出门骑马往皇宫去了。
清朝的规制,大臣上朝, 文臣坐轿,武将骑马。
隆科多的骑术当然也不错, 虽然骑在马上有些冷,不过他的身体素质还是能扛得住的。
等到了皇宫门前, 这才下马步行往宫里去,今日是上朝的日子,他也不敢耽误工夫,一路走到乾清门外,站到了自己往常站班的地方。
隆科多算是来得早的, 很快,其他王公大臣们也陆陆续续来了,有关系好的上来和他打招呼的,也有和他关系一般,只是对他点点头的。
隆科多对这些人都很客气,他可得吸取历史上隆科多的教训,为人处事低调一点,这才能苟的长久。
没一会儿,十三阿哥也来了,哦,现在该不能叫他十三阿哥了,应该叫他怡亲王。
因为就在十三阿哥被升任为总理事务王大臣之后,当日就被加封为怡亲王,而隆科多自己,也终于承袭了佟国维的一等公爵位。
没错,他老子都去了五六年了,他才终于承袭了爵位。
佟家因为此事是格外欢欣鼓舞,佟家拥有了从龙之功,因此哪怕之前佟家和八爷党关系密切,在佟家人看来,都可以事过境迁了。
但是隆科多却并不这么认为,佟家一族在朝中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
所谓康熙年间的佟半朝,还真没冤枉佟家。
而雍正皇帝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是不可能容忍臣子的权势如此大的。
如今是隆科多有功于皇帝,因此皇帝会对他优容宽待,但是若是隆科多自己不知进退,继续搞什么佟选,那离死也不远了。
这些念头不过在他心中一闪而逝,很快他就满面带笑的走上前去与怡亲王打招呼。
“王爷早啊。”
怡亲王看着他也面含笑意:“隆大人真是勤勉,日日都来的这样早。”
隆科多笑着打了个哈哈:“臣年纪大了,觉少,怡亲王为了国事劳心劳力,臣不能比。”
怡亲王拍了拍隆科多的肩膀,两人看着十分亲厚。
没一会儿,上朝的时间终于到了,几人也不敢再说闲话,俱都肃穆垂手站立,等着皇帝出来。
而皇帝一出来,又是三拜九叩之礼,等听到一句免礼平身,众人这才又站起身来。
每日的大朝会其实挺没意思的,说的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30-40(第7/25页)
是一些车轱辘话,隆科多站在那儿听的都有些昏昏欲睡。
但是就在此时,诚亲王胤祉却突然上奏,他言及为了为尊者讳的传统,应当将诸位亲王阿哥名字中的胤字改为允。
这事儿在大清朝还是头一回,毕竟之前的清朝皇子可没有字辈这一说,字辈一说也是从雍正皇帝他们这些兄弟开始的。
因此胤祉此言,虽然颇和皇帝的心意,只是到底关系甚大,皇帝还是决定先压一压,等他和重臣们商议之后再说。
隆科多看了一眼诚亲王,只见他恭敬的应了一声是,然后又退回了班列之中,只是退回去之后,不动声色的抹了一把额上的汗。
看来他的这一举动,也是为了向皇帝示好。
隆科多心里明白,如今的朝政实在是百废待兴,拜康熙晚年诸子夺嫡所赐,朝廷政事也被荒废良久,朝中这衮衮诸公,更是站队的站队,拉帮结派的拉帮结派。
就连他这个康熙忠臣都不能免俗。
不过现在雍正皇帝继位,那些站在皇帝对立面的朝臣和皇子,自然就成为了第一打压对象。
照皇帝目前的意思,仿佛是有先拉拢八爷党之意。
毕竟八爷党朋党太多,可不是好惹的,因此只能先拉拢安抚。
而三阿哥诚亲王他们这些人,就好欺负多了,肯定排在针对名单的前两行,尤其是诚亲王还与十三阿哥有仇。
想到这儿,隆科多抬头看了眼站在自己前面的怡亲王。
他面色凝肃,看都没看诚亲王一眼。
隆科多顿时明白,怡亲王心里这仇怨只怕还没消解,不过也是,人家亲娘死了,你却在守孝期内剃头,这在清朝人朴素的价值观中,就是明晃晃的诅咒加轻视。
怡亲王不和他拼命已经是很兄友弟恭了。
在康熙朝,怡亲王不受宠,诚亲王还能过几天好日子,但是到了雍正朝,诚亲王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
下了朝之后,皇帝宣四位总理事务王大臣入养心殿商议朝政。
自打先帝离世之后,为了表示尊重,雍正皇帝并没有第一时间入住乾清宫,而是住在了养心殿。
养心殿并不在紫禁城中路,而在西路,隆科多几人绕了半圈,终于到达皇帝住所,等被传召进去的时候,皇帝已经换上了家常衣裳,戴着一副玳瑁眼镜,坐在临窗大炕上看奏折。
见着他们几人来了,就招呼他们近前说话,还给他们几人都赐了坐,上了茶。
隆科多谢恩之后,接过了茶水,先饮了一口,也不说话。
最后是皇帝先开了口:“今日诚亲王所奏,你们觉得如何啊?”
隆科多早知有此一问,他也早就打好了腹稿,只是这会儿还轮不到他先说,因此他也只是沉默不语,眼睛却看向八贝勒和怡亲王。
这两人当然立刻同意:“诚亲王所言,是为古之规训,我等身为人臣,自当为尊者讳。”
雍正皇帝听了这话,笑而不语,看起来是十分满意。
之后他又看向马齐和隆科多:“二位爱卿觉得如何呢?”
马齐年纪大,自然先开口:“对此臣无任何意见。”
改不改名字的,是你们爱新觉罗自己家的事儿,干我富察家什么事,马齐虽然莽,但是又不是个大傻子,皇帝早有此意,他反驳个什么劲儿。
皇帝满脸欣慰的点点头,然后又看向隆科多。
隆科多见此,也立刻躬身回复:“诚亲王此言,可见他对皇上之忠诚,不过皇上之尊,在于大行皇帝亲传国祚,在于上天所受道统,改与不改也不变皇上之尊容。”
“好!”皇帝听了这话,高兴的抚掌大笑:“舅舅果然深得朕意。”
说完他看向几个臣子:“诸位皇子阿哥的姓名,本是大行皇帝所赐,又何必为了这点小事改来改去呢?诚亲王所言固然合乎礼法,但是礼法不外乎人情,朕又岂能为了这个,远了你我兄弟的情分呢?”
这话说出来,八贝勒和怡亲王都跪下谢恩,隆科多自然和马齐也一起跟着跪下扣了个头,直呼皇上圣明。
雍正此时心里很庆幸,幸好叫了舅舅过来对答了一番,否则自己还真就把这事儿办下去了。
虽然说改名有助于树立自己的权威,但是反过来,这岂不是又成了心虚之兆?
想到这儿,雍正也长出一口气。
自己分明就是大行皇帝亲传的嗣皇帝,在这方面或许宽容一些,更能让人对自己信服。
**
等从养心殿出来,八贝勒先匆匆离去了,马齐因为内阁还有要事也没多做停留,最后只有怡亲王和隆科多一起往宫外走去。
怡亲王对隆科多还是十分和气的,他笑着道:“隆大人果然敢言。”
隆科多不知道他这话的深意,只是笑着道:“倒也不是臣敢言,只是臣之前监察京内舆情,却也明白一个道理,所谓舆论舆情,有时候你越堵,他反而传播的越广,对这些东西,小事儿你不要理会,他传播几日自然就消散了,若是有人在背后引导推动的大型舆情,则需要顺势引导,转变舆论风口,这正是堵不如疏的道理。”
如今京中的流言,虽然没有历史上那么厉害,但是也偶有传闻,这或许也是皇帝想要采纳诚亲王所言的原因,但是隆科多却认为,改个名字根本没什么用,只能又给人提供一个说辞罢了,还不如不改。
怡亲王听到这番话也是若有所思,许久道:“那何谓顺势引导呢?”
隆科多笑而不语:“或可暗中引导相反言论,或可找个不相干的风月舆情盖过这股邪风,此等事宜,最忌朝廷下令申饬责备,要是朝廷正面回应,不说多说多错,只怕这些人还会以为朝廷在遮掩。”
隆科多觉得自己这个意思很明显了,千万别写《大义觉迷录》对线,丢人先不说,日后都是你的黑材料。
当然了,这个时间线,曾静这帮人还没露头,大义觉迷录自然也还没影儿呢,不过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怡亲王听完这些话,一时间若有所思,一直等走到宫门口了,他这才对隆科多拱了拱手:“隆大人所言,果真都是金玉良言,胤祥受教了。”
隆科多急忙回礼:“臣不敢。”
**
诚亲王胤祉的上奏被驳回了,不过皇帝还是嘉奖了一番诚亲王。
夸赞他懂礼。
诚亲王一开始还因为皇帝没有采纳自己的谏言有些不安,但是后来见着皇帝并没有迁怒于他,还夸奖了他,这心就放到了肚子里。
与此同时,宫里也发生了一件事。
十一月二十九日,先帝的宜妃坐着四人抬的软轿前往先皇灵前至祭。
要知道,哪怕是刚被尊为仁寿太后的德妃乌雅氏,都是走着过去的。
而且宜妃还大喇喇的坐着轿子超过了太后,在灵前遇到皇帝时,言语间更有不恭敬之意。
这让皇帝十分生气,却又不好真的责罚皇考嫔妃,只能将宜妃跟前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30-40(第8/25页)
大太监责打了一番。
这话传出来的时候,隆科多听完也是摇了摇头,雍正皇帝的心胸原本就算不上多么宽宏大量,宜妃还如此自取灭亡,宜妃这母子俩也是没谁了。
之后隆科多入宫时,皇帝也给他谈起此事,言语间怒意尤甚。
“宜太妃因为皇考宠幸,竟也失了为人处世的分寸,实在可恨!”
看起来宜妃当日应该将他冒犯的不轻,直到现在竟然还这么生气。
隆科多观察着皇帝面色,最后出了个主意:“宜太妃为先皇嫔妃,皇上不好管束教导,不如让太后娘娘出面教导一番,太后娘娘仁厚宽和,想来宜太妃也能学到几分太后娘娘的品性。”
皇帝一听这话,先是一喜,又是摇头:“太后太过仁厚,而且这段时间身体也不好,只怕不能辖制的住她。”
他想了想又道:“宜太妃如此跋扈,多半是近身服侍的奴才挑唆的缘故,等皇考丧仪结束之后,我必定严惩这些狗奴才!”
隆科多皱了皱眉,看起来太后和皇帝之间的隔阂还是没能消除,这点小事,皇帝也不敢信任太后。
不过这话,隆科多就不敢多说了,毕竟疏不间亲,他身为人臣,又哪里管得了皇帝母子间的事情呢。
最后这件事情就这么尬住了,宜妃依旧每日前往大行皇帝灵前哭灵,但是或许因为有人提点过她,之后她倒是不敢这么嚣张了。
只是隆科多心里明白,皇帝是不会放过她的,起码也不会放过她跟前得用的奴才。
**
入了十二月,皇帝突然下令,册封八贝勒胤禩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胤裪为履郡王,废太子胤礽的长子弘皙为理郡王。
这还没完,他又封隆科多为吏部尚书,掌管了朝廷的人事权。
隆科多听到这消息都震惊了。
他之前也是有文职的,正是廉亲王现在所任的理藩院尚书。
理藩院尚书虽然也是尚书,但是和吏部尚书简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他平时也就管管和外藩之间交往的那些事儿。
但是吏部尚书可是天官,掌管朝廷上下的人事权,他这简直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这就是所谓的从龙之功带来的好处吗?
这也就怪不得历史上那么多人,为了这所谓的从龙之功不顾生死了,这投资之后的回报是真的大啊。
**
隆科多做了吏部尚书之后,权势日盛,上门来拜访恭喜他的简直络绎不绝,隆科多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竟然还有这么多的门亲故旧。
不过对于这些人,隆科多也就客气招待一下,他们送来的礼物,只要超过百金,全部退还不受,来跑官的,也从不答应,最后人来得实在多了,索性直接避不见客,只让家人招待。
只有真的与佟家关系亲厚的,才出来见一见。
他这边热热闹闹,其他几个被封的王爷们也挺热闹的。
最热闹的当属廉亲王家中,据说许多八爷党上门恭贺拜访。
但是很快又传出来一个消息,说是廉亲王福晋,面对皇帝的恩赏,却并无喜色,还说出了:有什么可祝贺的呢?谁知道这位置还能坐几天?
隆科多一边感叹廉亲王福晋愚蠢,一边将这事儿报到了皇帝耳中。
毕竟他如今还是九门提督,需要负责监察京中各处的言行问题。
廉亲王福晋这话能传到隆科多耳中,自然也能传到别人耳中,他不得不报。
只是心里也忍不住疑惑,这个廉亲王福晋是恨不得让廉亲王早死吗?为何这样的话,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按说以目前状况,皇帝也并未对胤禩出手啊。
结果皇帝听了这个消息,果然大怒:“伊无德妇人,皇考早前就厌恶她嫉妒行恶,使胤禩多年无子,没想到如今竟然敢出言污蔑朕的清名,难道朕如今对他们夫妻还不够好吗?”
隆科多见状不好,赶紧跪下请皇帝息怒:“皇上,廉亲王福晋不过是后宅妇人,不懂皇恩浩荡,此等言行虽然可恨,但是皇上身为天下之主,怎可与一妇人较量,不如请皇后着人出面教导。”
隆科多也有点怕皇帝一怒之下就杀了八福晋,那到时候谁都讨不着好。
但是雍正毕竟是雍正,他恼怒了一会儿之后,很快又平息了怒意,冷冷道:“如此忘恩悖德之人,如何配得皇后教导,且让她猖狂几日,日后再看看有无果报。”
隆科多知道皇帝这是记仇了,但是他现在也没啥办法,而且这也算是廉亲王福晋自己自取灭亡,怪不得旁人,因此隆科多也就不再多说了。
**
而此时的廉亲王府,廉亲王福晋正坐在榻上抹眼泪。
廉亲王坐在榻边握住福晋的手,低声安慰:“我知那只是你心疼我才说出来的,这不怪你。”
廉亲王福晋摇了摇头:“怎么不怪我,都是我口无遮拦,这话要是传到皇帝耳中,只怕会害了你。”
廉亲王却是苦笑一声:“若是没有你这句话,难道你以为皇帝会饶了我吗?”
听到此言,廉亲王福晋终于抬起头看向丈夫,她的眼中满是担忧:“王爷,难道皇帝真要向你动手不成?可是你如今这般老实,他为何……”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廉亲王摇了摇头,只说出了这一句话。
廉亲王福晋听了这话,忍不住又开始流泪:“王爷如此贤德之人,为何先皇就是看不到呢?”
廉亲王又是一声叹息,心说不是先皇看不上,只是先皇一方面忌惮他在朝臣中的威望,一方面只怕也是担心他上位之后,会成为众臣的傀儡。
可是汗阿玛,或许我日后也会成为一方雄主呢?您为何连这个机会也不愿意给我。
想到这儿,廉亲王心中满是酸涩,耳边回荡着的,却还是汗阿玛骂他的那些话,真是字字刺心,字字啼血。
**
十二月底的时候,十四阿哥胤禵终于回到了京城。
而他一回来,也不先去朝拜皇帝,反而直接往停放先皇灵柩的景山寿皇殿而去。
这一行为,十分清楚的就表现出了不服气的状态,皇帝听了虽然有气,但是这个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太后还在呢,他也不能太过分,只能也自己跟着一起去了寿皇殿。
当时隆科多和胤禩等几个总理事务王大臣,正在皇帝跟前回事儿呢,见到这事儿,原本要告辞离开的,但是皇帝却并未让他们走,反倒让他们陪着自己一起过去。
隆科多心里嘀咕,便也一起过去了。
等到的时候,胤禵已经给先皇行完礼了,见到雍正皇帝过来,竟然站的直挺挺的并不行礼。
隆科多心中顿时翻涌起惊涛骇浪。
这个十四阿哥到底想做什么?现在名分已定,他跟皇帝这儿犟什么啊?
这不是纯纯找死吗?
啊,不对,人家是皇帝亲弟弟,皇帝就算再恨只怕也不敢真的把亲弟弟给杀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30-40(第9/25页)
但是就算不杀他,折腾他让他不好过,皇帝还是手拿把掐的。
这人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皇帝的面色也一下子黑了,对于这个弟弟,他一开始是有亲厚之意的,可是慢慢的,弟弟如此叛逆,又亲近八阿哥,还有夺嫡之意,兄弟俩之间的关系就慢慢疏远了。
可是再疏远那也是亲弟弟,他如何不希望自己可以兄友弟恭呢?
但是现在看着弟弟这副模样,雍正就知道自己一片真心错付了。
面对这个场景,雍正跟前的一个侍卫拉锡,见着事情如此尴尬,便上前拉扯十四阿哥上前行礼,谁知道十四阿哥一胳膊肘就甩开了侍卫的手,怒斥道:“我是皇上的亲弟弟,你出身下贱,竟然敢对我无礼,若是我有错,请皇帝处置我,若是我无错,请皇帝处置拉锡,以正国体!”
皇帝被这话气的脸都青了,牙关咬的咯咯响。
隆科多见到这一幕,急忙站出来,厉声道:“十四贝子,如今皇上承先皇遗诏继位,乃是天下共主,你见了皇上不下跪,难道还敢说无错吗?”
十四阿哥一听这话,怒目看向隆科多:“你为何人,竟敢训斥于我!”
皇帝如今也生气了:“隆科多乃是孝懿仁皇后亲弟,是你我的舅舅,你竟对他如此说话!”
十四阿哥还要再说,此时廉亲王急忙上前拉住了他:“十四弟,隆科多舅舅说的无错,皇上是天下共主,你当跪。”
十四阿哥听到廉亲王这么说,虽然眉眼间还有怒意,但是却再没说话,一扭头,跪下了。
隆科多一时间有些无语,心里直呼好家伙,他转头看皇帝,却见皇帝此时正眯着眼睛看着廉亲王,其眼中神色,复杂难辨——
作者有话说:对不起,又来迟了ε(┬┬﹏┬┬)3
感谢在2023-06-21 18:10:41~2023-06-22 18:20: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寻南渡月 25瓶;雎鸠炒荇菜 5瓶;哈哈哈 4瓶;黑泽奈奈 3瓶;52721541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4章 纷扰
一股无言的尴尬在此时的寿皇殿中蔓延。
隆科多这会儿也不敢出头了, 老老实实的闭上嘴,假装自己并不存在。
而廉亲王在一开始的疑惑过去之后,很快便脸色惨白,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和十四阿哥做出了什么愚蠢的事情,一时间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心中只剩惶恐。
最后还是马齐打破了这令人尴尬的沉默:“皇上,不如先去给先皇上一炷香?*? 吧。”
皇帝此时心里也明白, 现在不是处置这些人的时候,因此便冷哼一声, 一甩袖子, 前往先皇灵前祭拜。
倒是把十四阿哥给扔到一边了。
十四阿哥面上依旧还有不忿,张口又想说些什么,却被八阿哥扯了扯他的袖子, 低声道:“老实些吧。”
说完也跟了上去。
他们一行人祭拜完先皇,皇帝这才让十四阿哥起身, 只是面色还是不大好:“太后这几日一直记挂着你,你既然回来了,便先去看看太后, 让她老人家安心。”
十四阿哥听她提起太后,面上又忍不住浮出讥诮神色:“皇上说的是, 我自该入宫看看太后,只是我听人说, 太后这段时日竟是病了?”
这话说的十分阴阳怪气,一出口,又是将皇帝气的三尸神暴跳。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
“皇上息怒。”隆科多赶紧出来打断皇帝不理智的话,转头对十四阿哥道:“十四爷有所不知, 先皇离世之后,太后娘娘十分悲痛,还一度曾想要为先皇殉节,是皇上劝了好久这才劝住的,太后娘娘悲痛之下,这才病了,如今十四爷回京,也该多抚慰太后娘娘心情才是啊。”
隆科多是真的怕皇帝暴怒之下,说出什么他们这些做人臣子的,不该听的话。
而皇帝被这么一打断,顿时理智也开始回笼,知道自己刚刚有些冲动了,他深吸一口气,拍了拍隆科多的肩膀,沉声道:“舅舅说的很是,你这么大的人,竟是连这点孝道都要我来教你吗?”
十四阿哥被气了个倒仰,心说分明是你篡位谋逆,这才将额娘气病了,你这会儿倒是说的好听。
没错,十四阿哥根本就不信先皇会让自己的四哥登基继位,这分明就是他暗中串联了隆科多,谋逆篡权!
但是十四阿哥现在虽然已经气急,却也没有气到理智都消失,知道自己如今不能和皇帝对抗,因此最后只能深吸一口气,冷声道:“那就多谢皇上教导了。”
这话说的十分不恭敬,甚至还带着几分讥诮,皇帝眼中冷意愈甚,一甩袖子,又带着几个文武重臣走了。
几人一路回了紫禁城,都不敢说话。
现在大家伙都看得出来,皇帝这是真的怒了。
尤其是八阿哥,他这会儿已经是满头冷汗,有心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能沉默的走在队伍最后,心里惴惴不安。
**
十四阿哥这一回来,京里的局势又发生了些微的变化。
有一些对新帝登基还心存不满的人,一时间都聚集到了十四阿哥身边。
不过这些人到底还是少数,皇帝也并没有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隆科心里知道,皇帝是不会任由这些人继续结党谋私的,只是因为现在还不到时候,不好直接下手处置罢了,等到年后,皇帝必然有所动作。
这一日隆科多入宫请安,皇帝正在批阅奏折,见着隆科多来了,便放下了手里的奏折。
“舅舅来了,快坐。”他这段时日以来,对隆科多可以说是多有优容,甚至还允许隆科多不经奏请,自行栓选官员,可以说将一国的人事权,直接交到了隆科多手上。
可是他越这样宽容以待,隆科多心里却越是战战兢兢。
隆科又不是嫌弃自己坟头草太长,皇帝给你脸,你还真就把自己当回事了,这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
因此行事的时候,隆科多依旧兢兢业业,事事必禀报过皇帝之后才敢自专。
只是隆科多越发如此恭敬,皇帝对隆科多则是越发欣赏,礼遇也越发丰厚,还时常同人夸赞隆科多,说他进退有度,恭敬小心,不擅权。
此时的隆科多,面对皇帝的亲近,依旧还是恭敬的连道不敢,然后又老老实实的将近几日吏部的事情汇报了一遍。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儿,无非就是皇帝登基,要准备明年的恩科之事。
皇帝对开恩科还是很重视的,等隆科多说完,又提点了两句,这才算完。
隆科多也把皇帝的意思牢牢记在心里。
而皇帝在说完正事之后,又说起了闲话。
“这几日十四弟入宫探望太后,太后之心甚慰,身体竟然也好了几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