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初审被打回来了?目标:助韩三坪上(2 / 2)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还得跟着中影这个老大哥混饭吃,仰仗着对方脸色行事。
很多人只知道中影有院线丶投电影丶发行渠道强,却没看清它最厉害的其实是背后的官方属性。
要知道,当前市场上相当比例的电影政策丶行业标准,可都要通过中影制定才能执行。
进口片审核丶批准的权力更是被其牢牢握在手里。
院线方再牛,各大电影公司再捧着,但也得看中影的脸色。
就拿放映权限来说,不管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中影都有不小的话语权。
前世《我是传奇》根本进不了内地市场,今世能顺利上映,靠的就是中影从中协调。
这就是中影的含金量。
眼下吕睿想的是,要是中影因为没竞争过他就恼羞成怒,那麽后续睿兴院线的排片丶睿视界的电影过审,都有可能处处碰壁,那麻烦可就大了。
「哈哈哈!」韩三坪突然大笑起来,看着吕睿紧绷的神情,反问道,「为什麽要针对你?
你现在可是华语电影圈的『当红炸子鸡』,拍的片子既叫好又叫座,中影支持你还来不及,怎麽会傻乎乎地打压呢?」
吕睿一听这话,暗暗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意:「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若是中影能一直保持这种态度,他后续推进睿兴院线的扩张,也就能彻底放开手脚,不用再担心背后被掣肘了。
这可比解决《药神》的修改问题,更让他安心。
这时,韩三坪话锋又一转,语气中增添了几分恳切:「非但不会刻意针对,你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不管是协调地方资源,还是对接合作方,我都能安排人帮你搭线,后续有什麽利好院线的政策,我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他这话可不是客套,而是真心实意的。
这几年,电影市场热度渐起,但资本和影视公司却只愿意把钱砸在台前,追明星丶捧名导丶投热门题材,一门心思想抢「上游制作」的红利,鲜少有人关注院线这个决定市场大盘的下游终端。
就像一群人都盯着金矿,却没人愿意先造锄头。
大家都想靠电影以小博大,却忘了影院硬体跟不上,再好的片子也没地方放,市场终究起不来。
可吕睿却不一样。
在民营公司扎堆挤在上游的环境里,他偏偏重金砸向院线,还能在制片端做出票房成绩大卖的作品。
这种既懂上游丶又重下游的眼光,在年轻一代里实在是太少见了!
韩三坪甚至觉得,有他这样的人推动,国内院线市场说不定还能少走几年弯路。
「现阶段,市场缺好电影,但更缺能撑得起大盘的院线。
好电影能培养观众丶打开局面,可院线发展慢了,就像路没修好,车跑再快也没用。
只有上游下游一起跑,软体硬体都跟上,电影市场才能真正繁荣,所以我是真心支持你做院线,这对整个行业都是好事……」
韩三坪常年做制片和发行,可太清楚行业痛点了。
愿意投电影的资本越来越多,但愿意碰院线的却越来越少。
否则偌大的中国,也不会只有36条院线。
而且更关键的是,当下几大院线巨头要麽是国字号,要麽有国资背景,成规模的民营院线屈指可数。
吕睿的睿兴院线现在横空出世,搭配万达那边的气势磅礴,恰好能逐步补上这块短板。
这番话几乎是把「支持」明牌摆在了台面上,也让吕睿瞬间信心倍增。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未来韩三坪一定会坐上中影董事长的位置。
有这位未来中影掌舵人的支持,睿视界的电影过审丶睿兴院线的扩张等,就相当于多了一层最靠谱的保障。
想到这儿,他心里已然有了盘算。
必须得帮韩三坪稳稳拿到那个位置!
因为只有他上去了,睿视界和睿兴院线才能少些掣肘。
毕竟要是换了别人,谁知道会不会冒出新的麻烦?
「那我就先谢过韩董了。」吕睿起身给韩三坪添上茶,语气真诚,「后续要是真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我肯定第一时间找您请教。」
韩三坪笑着摆手:「客气什麽,都是为了行业好,你安心把《药神》改好,院线那边有动静的话,随时跟我通个气就行。」
「行。」
吕睿点了点头,随即拉开办公桌抽屉,将早已准备好的剧本拿出来,递向韩三坪。
韩三坪下意识伸手接过,目光刚落到封面上,瞬间眼前一亮!
《环太平洋》四个黑体字格外醒目,就像暗夜里骤然亮起的光,让他心里瞬间热了起来。
他甚至没来得及翻开剧本,先抬头看向吕睿,语气里满是急切:「写好了?」
「嗯,刚定稿。」吕睿点头应道。
「哈哈,好!太好了!」韩三坪兴奋得一拍大腿,拿起茶杯将剩下的水一饮而尽,起身就往门外走,脚步都比来时快了几分,
「剧本过审的事你别管了,我来盯着!你赶紧把项目书做出来,越快越好!」
吕睿看着他风风火火消失在门外的背影,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这位对大制作电影的执着,简直快到了「魔怔」的地步。
圈内这会早就已经传出了中影要投资吴宇《赤壁》的消息,只是还没被实锤。
可最近,居然又冒出来个叫《投名状》的大片项目,据说也是由中影主控。
韩三坪眼下主打一个能「折腾」,恨不得把所有能拿得出手的大项目都给攥在手里,这份劲头也是够疯狂的。
不过这样也好,有他盯着剧本过审,吕睿也能专心完善《环太平洋》的项目书。
毕竟这可是他计划中撬动国际市场的关键一步,容不得半点马虎。
……
把《环太平洋》的剧本交给韩三坪后,吕睿没闲着。
白天,他对着电脑完善项目书,从特效团队遴选到预算分配,每一项都抠得十分细致。
晚上,他则对照着总局的修改意见,逐字逐句打磨《药神》的台词。
涉及药品交易的细节要弱化,结尾的情绪渲染得更温和,几处容易引发争议的镜头也得重新调整……
虽然改稿十分繁琐,但他却耐着性子一点点磨。
反正早有心理准备,倒也没觉得烦躁。
随着七月越来越近,睿视界的另一桩大事也提上了日程。
新剧《士兵突击》,开始在电视台和土豆网同步预热。
自从今年年初《闯关东》火遍全国后,市场就对睿视界出品的剧集格外期待。
因此,《士兵突击》的预热海报刚一放出,就有不少观众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吕睿依稀记得,前世,这部剧在电视台首播时收视平平。
后来真正爆火,还是靠着网络平台的二次传播。
所以这次,他特意安排了双平台同步上线,这样既能藉助电视台的覆盖力触达更广泛的观众,又能靠土豆网的互动性引发话题发酵,说不定能比前世更早迎来爆发。
而与此同时,远在香江的《色戒》剧组也频频传来消息。
经过几轮筛选,一批女演员已经赴港参加集体培训。
据港媒报导,从形体到台词,再到民国时期的生活礼仪,这批女演员都要接受系统训练,才能确定下来最合适演女主角的那个。
吕睿倒是记得很清楚,前世最终拿下女主角的是中戏的一个女演员,只是不知道这次会不会有变数?
同时,更让圈内关注的是,百花奖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先后开放了报名通道。
威尼斯那边吸引了不少文艺导演。
贾章柯丶王晓帅等人都纷纷带着新片报名,试图冲击国际奖项。
而百花奖这边,吕睿则安排人带着《飓风营救》的材料去了组委会,申澳和赵朋则分别以《人生遥控器》和《阳光姐妹淘》参与了评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百花奖有个新变化。
和去年的金鸡奖一样,百花奖评选范围也扩大到了港台地区。
这也就意味着,内地演员即将再次与港台艺人同台竞争。
接下来就看百花奖能不能守住底线了。
如果也和金鸡似的,彻底成了被某些人拿来随便用的工具,那吕睿可就要像告别金鸡那样,也和百花奖彻底说拜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