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时代烙印,大炼钢到来(2 / 2)
听懂了李红兵的意思,陈雪茹却是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我又不是那种不开明的父母和老顽固,当然也希望建武和济文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长大,启蒙和教育这种事情,要循序渐进才是,一口吃不成胖子。
别的不说,反正我看建武对书法挺感兴趣的,现在先认字识数,等再大一点,倒是可以培养试试,如果真没这方面天赋,我也不会逼着他……」
对于陈雪茹说的这些,李红兵也不反对。
孩子生下来,本身就处在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走路,学说话,学吃饭……除了孩子本身自身的主观学习和模仿,也少不了家长的有意识引导。
寓教于乐的让李建武认认字,学学数,倒也不算什麽坏事。
李红兵反对的,只是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和期望,剥夺他的童年。
显而易见。
陈雪茹并没有这样的打算。
见于此,李红兵也放下了心。
第二天的时候,李红兵还真从外面买了一些三字经丶千字文的启蒙书,还有像三国演义和白蛇传这种连环画回来。
李建武一个小孩子,就算是再聪明,他们又怎麽可能给他强制什麽目标和任务,就当做是玩游戏和亲子活动了。
半个多月后。
陈雪茹出了月子,并没有急着去丝绸店上班,而是请假在家带娃。
如今丝绸店的经营主导权,早就不在她这个私房经理手里,丝绸店未来的发展和命运,在陈雪茹看来,基本已经定死了。
没有了主导权,尤其是在十年股息结束后,丝绸店的所有权也将从共有变更为公有,跟她再没有半点关系,陈雪茹也早就淡了发展壮大的心思。
关键和当初李红兵「分析」的一样,公私合营的浪潮结束后,基本已经失去了私营经济的土壤,就好比丝绸店进货,都是统一调配和对接,利润什麽的,都基本已经定死了。
诸多方面,都难有差异化竞争。
而且基本都是「一家」,属于自己打自己。
也就受到陈雪茹的影响,店员的服务态度好,当初留下来的老师傅手艺卓绝,丝绸店的口碑和生意一直都不错。
……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年中。
由于多了一个陈济文,家里两个孩子,虽然有陈母帮忙带,但陈雪茹照常去丝绸店打卡,却在兼顾工作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两个孩子上面。
李红兵还是和往常一样,到了他这个地步,工资基本已经到顶了,属于整个行业的天花板,只不过随着他手艺愈发精湛,名气逐渐响亮了起来。
到如今,李红兵的厨艺水平,已经彻底超越了郭友忠这个师父,成为丰泽园之最。
除了资历,李红兵的厨艺水平,已然不弱于丰泽园的任何一个人,而年轻力壮,更是他碾压性的优势。
好多老师傅,虽然手还算稳,但显然跟李红兵没法比。
只不过。
四合院里却建起了一个土高炉。
大炼钢来了。
李红兵知道这个事件,也有过一些了解,甚至专门为此做了一些准备。
但当大炼钢真正到来的时候,还是感到了震撼,感到了这个时代和民众的疯狂和热情。
各个民间小分队,土法尽出。
用耐火砖砌的简易炉子,山坡挖洞当炉子,甚至直接在坑里点火炼铁……
对原料处理,更是简单粗暴。
没有焦炭,就直接烧木材。
铁矿石不够,把家里铁锅铁门都拆了。
有些是李红兵的听闻,有些却是他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
对于这一切,李红兵虽然知道内情和未来,但却没办法做些什麽,只能默默看着这一切发生和进行。
这天。
院里又开起了全院大会。
让李红兵意外的是,这里面居然还有易中海的事情。
为了完成甚至超出炼钢任务的目标,易中海主动找到阎埠贵和杜建国他们,提议并号召让大家把家里多出来的锅具丶门锁等铁制物件捐出来,加入炼钢的原料当中。
这些自然不是易中海首创的,而是看到或听说别的院这样做,为了争取表现,所以东施效颦抄来的。
失去了管院大爷的位置,再加上多次名声受损,并且丢了轧钢厂高级工人的资格,过去低调了一段时间的易中海,在这次的大炼钢热潮中,表现的十分积极,连院里那个土高炉的建造,都是他出谋划策最多。
其用意不言而喻,自然是重新刷名声,争取街道办和厂里的肯定,以图提高自己的地位。
对此。
李红兵并没有站出来和易中海唱反调,更没有给他使什麽绊子。
不是李红兵怕了易中海,而只是不选择逆潮而上的歧路罢了。
只有愣头青,才会不顾一切丶不审时度势的反对。
「易中海,你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把锅捐出来,我们怎麽做饭?没了门锁,要是家里进了贼,少了什麽东西,你来负责?」
听到易中海站出来倡议,傻柱却是没多想,愣头青的站了出来,当场吐槽了起来。
易中海见状,却是得意的冷笑了一声,当场质问道:「傻柱,你有没有觉悟?
这样做是为了支持国家建设,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做人不要光顾着自个儿,要想着集体和国家。
没有国家,你能过上现在的日子吗?
再说了,我也没让你把家里所有的锅都捐了,有多的捐,家里留一个就好。
而且现在治安那麽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上门锁都是多馀的……」
几句话过后,易中海就别有用心的给傻柱扣上了好几顶帽子。
年轻气盛的固然混不吝,但也不是傻的,很快就听出了易中海的险恶用心,当场否认,而何大清更是出面发声,没有让易中海得逞。
只是被易中海当众摆了一道,傻柱有点不痛快。
而心中暗自得意的易中海,目光却不着痕迹的扫向人群,看着默默吃瓜的李红兵一眼,见他十分平静,没有半点要表态和与自己为难的意思,脸上却是闪过了一丝遗憾和郁闷的神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