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67章进入贡院,省试开始

第67章进入贡院,省试开始(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八个姐姐独宠我,全是扶弟狂魔! 我的26岁总裁老婆 读档重来 儿子们画风为何如此不同 欢喜就好 今夕何夕 凶宅笔记 酒徒 似水流年 九州·斛珠夫人

武松站起来,脑袋快顶破号房的瓦片。

“这位小哥,号房如此狭小,你教教我,如何才能睡得文雅?”

差役仰头看着武松,半晌才问道:

“你莫非就是...那个打虎的考生?”

武松指了指贴在号房上的考生信息,说道:

“清河县武松。”

差役确定是武松,干笑道:

“那就没事了,您睡。”

差役笑呵呵走了。

武松搞得一肚子火。

他娘的,说好了文人治国,怎么号房这么小,搞毛啊!

“武兄弟似乎睡得不安稳?”

隔壁传来温厚的声音,武松听出来了,李杰在隔壁。

“没法子,长得太魁梧。”

“寒窗十年的苦都受了,不妨这几日。”

武松心中暗道:老子才不是寒窗十年!

懒得和李杰废话,武松继续把脚搭在墙上睡觉。

到了第二天。

早上醒来,简单清水洗漱后,武松回到号房。

差役照样过来泡茶,巡查使查看饮茶礼仪。

茶礼过后,锣鼓声响起,差役喊道:

“考官入场!”

几个考官进入巷子,站在中间。

“考生出来见礼。”

武松从号房走出来,站在门口。

几个考官对着众人行礼,众位考生回礼。

然后是考官点燃三支香,对着天地、皇宫方向礼拜,众位考生跟着行礼。

一堆礼节过后,武松回到号房。

省试正式开始!

省试总共考三场、分三科:

第一场考本经大义。

题目总共五道,从《易》《诗》《书》《周礼》《礼记》中选一经作答。

同样要求阐发经典微言大义,结合现实提出见解。

第二场考兼经大义。

题目一般从《论语》《孟子》中选取,但此时的宋徽宗崇信道教,所以把《道德经》也加入其中。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

题目一般总共三道,聚焦朝廷政务争论焦点,或者朝政困局。

考的最多的,是王安石变法的好坏,如何应对辽国、西夏边防等。

今天是第一场,考的就是本经大义。

差役逐个核对考生信息、身份,确认完毕后,考试发卷子。

轮到武松,卷子放下来,铺在桌案上。

总共五道题,其中一道是《礼记》。

题目是:何为礼?

武松微微一笑,提笔写下第一句话:

礼也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

恩州府解试,武松用的是朱子理学。

而这一次,武松用的是王阳明的心学!

在宋朝,程朱理学是绝对的核心。

而到了明朝,阳明心学是绝对的颠峰。

阳明心学强调“心即理”,认为万物之理皆存于内心,无需外求。

和以前的儒学很不一样,是一种开创性的学说。

当然,最重要的不止于此。

科举从来不是只看考生学问如何,科举就是政治。

政治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答题不仅要体现学问,还必须符合当朝皇帝、权臣的想法。

宋徽宗喜欢道教,把《道德经》纳入考试范围,他绝对喜欢阳明心学。

所以武松才敢说,这次科举必中状元!<b></b>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