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60-170(第1/14页)
第161章 想扼腕叹息
“你二人,可要解释一番?”卫青抿了抿唇,想起将士们传的那些个不堪入耳的流言,他一个而立之年的大男人面上也不禁泛起了些羞赫之意。
他也是这两日偶然才逮住手底下的将士们在议论沈乐妮二人,然后他就忽然发现,这个流言竟然传遍了整个校场,处处都在议论,其言语之大胆豪放,听得他两颊滚烫。
他并没有和霍去病同一个寝帐,只是偶尔碰见霍去病晚归,但他没有过问,毕竟他这外甥长大了,他也不好事事多管。
所以他实在听不下去这些流言,这才想过来看看,一是提醒二人,二来他知道两人都不是那种轻浮之人,当然不会像将士们说的那样做出那种事。
更何况他看得出,他这外甥是喜欢沈乐妮的,但沈乐妮……他却看不出来。两人之间,就像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但也或许,是她藏得太深。
于是他便想看看,两人究竟在做什么。
这个问题,倒是把沈乐妮给问住了。
她去解释吧,反而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若是不解释吧,任由流言蜚语甚嚣尘上,怕是也不太好。
卫青似是也看出了沈乐妮的纠结之处,说道:“不急,你仔细想个处理的法子,若是需要我帮忙,尽管开口。”
沈乐妮点了点头。
卫青又瞥了眼霍去病,撂下一句“早些回去歇息”便转身走了。
诺大的训练场安静下来,霍去病和沈乐妮二人大眼瞪小眼。
沈乐妮看他一副傻不愣登的样子就想逗他,于是开口道:“哎,你想明白大将军说的风言风语是什么了没?”
霍去病好歹比以前年长了几岁,也懂得了许多事,方才仔细一想,他就回过味来了,自己闹了个大脸红,得亏现在是夜里,两人看不清他的脸色。
如今一回想,将士们有时候看他的眼神好像是不太对。
他轻咳了咳,然后微点了下头。
“那你觉得,该解释还是不解释?”
霍去病下意识想说当然是要解释的,可下一瞬又反应过来,将士们毕竟没当着两人的面说,只是私底下议论罢了,若是他们反而先去解释,难免有些让人觉得两人心虚。
说不定解释了反而起了反作用。
沈乐妮一看他沉默的样子就知道他也不知该怎么办,不由得叹着气扶了扶额,“算了,明日再说吧。”
翌日午时,沈乐妮去找女医队,想问问她们是不是也听说了校场里的流言,谁知这一问,十几人竟都齐齐点了头。
沈乐妮头疼地按了按太阳穴。
怎么好像全校场就她和霍去病不知道,其余人全知道了?!
罗娣满面笑容地朝她道:“大人,我看您啊,和冠军侯甚是相配!”
“我也觉得!”
“嘿哟,我早就看出来了,咱们大人和霍公子郎才女貌,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就是!”
“不知冠军侯和大人,可有商议婚事啊?”
“都……应该快了吧?”
“你们也问的太直接了!”
“咱不是替大人着急嘛,冠军侯那般仪表堂堂之人,可得赶紧抓在手里啊!”
“去!要抓也是冠军侯来抓咱们大人!”
一群妇人围着沈乐妮,有人你一眼我一语笑呵呵地恭维着,有人兴奋且叽叽喳喳地吃瓜。
沈乐妮眼见越说越离谱,赶紧抬手打断她们:“各位各位!我和冠军侯之间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们两人清清白白,什么事也没有!大家就别乱传乱说了,免得坏了冠军侯的清白。”
一群人这才止住叭叭的嘴,面面相觑着。
罗娣有些不相信道:“大人,您说的是真的?”
沈乐妮颔首:“自然,谁会拿这种事乱说。”
“可……”可是她们都看在眼里的啊,大人确实和冠军侯走得近,看上去也很亲密的样子,怎么可能一点事也没有?
她们不信!她们是真的希望大人能和冠军侯成亲!
“总之,近日来校场里的流言,都是他们编排的,你们听过也就罢了,万万不要当真,也不要四处乱说。”沈乐妮微微正了神色嘱咐道。
李知琴道:“大人放心,我会管好她们,不会让她们再乱说一句。”
沈乐妮点头。
女医队这里是管住了,可还有那么多将士呢?
沈乐妮想了想,若要流言不攻自破,自然是让旁人亲眼所见事实并非他们所想的那样。
霍去病照常来教沈乐妮刀法,只不过两人时不时换地方,专挑人经过、却又没那么显得刻意的地方,再让卫青侧面警告一下众将士。
如此一段时间后,校场里的风言风语才渐渐少了下来,在军训的第二个月月底,才烟消云散。
这一日下午
,沈乐妮将包括预备教官连的所有连队集合到大广场,进行每隔半个月由她来讲一次的大课。
课程的内容包括各类健康及卫生知识,也包括爱国教育或者心理素养教育。
今日她要讲的,则是有关于军人的必备素养。
在讲课前,沈乐妮照例对将士们前段时间的训练成果进行一次简单检查。
因为如今人多,即便有自制扩音器,但效果也没有那么好,怕有的连队太靠后听不见,所以沈乐妮讲大课的时候一般会让连队围着整个大讲台而站,然后才是往后排开。
望着四周黑压压的人群,沈乐妮沉声开口:“全体都有!立正——!”
连成一片的挺背并脚姿势,如同复制粘贴。
沈乐妮将队列训练内容随即挑了些检查了下,只见所有连队无论听见什么口令,都能在动作的同时保持整齐,整齐到如方块在移动一般。
台下,将士们个个神色坚毅,目光有神,背脊挺直如剑,扑面而来的是凛然磅礴的气势。
台上,旗杆上飘扬着的黑色旗帜翻飞如墨云,其上金龙绕‘汉’盘旋,金色双目在烈阳下泛着金光,如同活过来了一般。
检查完后,沈乐妮便开始今日的课程。
她下口令让将士们席地而坐,然后她便开始道:“在讲课前,我有几个问题要问将士们。”她看着台下,随即点了一个连队道:“第七连来回答,军士必备的心理品质有哪些要素?”
第七连的将士们冷不丁听到沈总教点名自己连队的时候,都把心提了起来,毕竟沈总教的严厉这两个月以来他们也是见识到了,只要回答不上来,或者答得不整齐,统统受罚,常常被罚的手脚颤抖,浑身肌肉都要疼上两日。
在听到是这般简单的问题时,都齐齐松了口气。
他们扯着嗓子齐声回道:“敏捷!自信!勇敢!信任!”
“那么,军队必备的素养是什么?”沈乐妮环视四周,随口点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60-170(第2/14页)
第四十一连队回答。”
第四十一连队高声道:“遵守命令!团结同袍!艰苦训练!作风优良!”
“你们回答的都很对。”连队抽问结束,沈乐妮继续道:“那么下一个问题,我会随机抽取几个人起来回答。回答不上来的人……”
她唇角挑起一抹坏笑,故意停在这里,果然看见将士们肉眼可见地紧张起来,最后好歹算是放过了他们,“我也不会处罚,但也希望你们认真作答。”
将士们只觉得他们那颗小心脏要被沈总教玩坏了。
沈乐妮道:“在抽问之间,我先给大家讲一则小故事,叫做蚂蚁搬食。一只蚂蚁外出觅食,偶然间,它找到了一大块肉,可凭它小小一只,根本不可能把这块肉搬回巢穴。于是它返回蚁穴,叫上一大群蚂蚁,跟着它去搬这块肉。”
“有了这群蚂蚁,总算是搬动了这块肉。它们有的抬肉,有的引路,有的善后,顺利且快速地往巢穴靠近着。可好景不长,中途下起了雨,前路聚起了一条小溪,蚂蚁们尝试了几次,都险些被水流冲走。它们开始为如何渡过溪流而商讨起来,只是很快它们起了分歧。有的想要去找一支大枝条当作桥梁,有的想要绕路而行。”
“它们意见不一,所以许久都定不下来要如何行动。眼见着雨势越来越大,蚂蚁们不得不当场分成两队,一队去寻找别的可以绕行的路,另一队去寻找可以渡过溪流的大枝条,而那块肉就被留在了原地。雨势越来越大,那一队去找路的蚂蚁走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可以绕过的路,另一队蚂蚁也因为同伴不够,迟迟不能把大枝条搬到溪流处来,而那块原本够整个蚁群吃很久的肉,最后也被溪流冲走。”
明明这是一个很幼稚的、拿来逗稚童的故事,可将士们却在沈乐妮生动的言语中沉浸在了其中,仿佛那一幅蚂蚁搬肉的景象就在他们眼前。
当听到最后那块好不容易搬动的肉因为蚂蚁的分歧最终被水流冲走后,他们竟忍不住想扼腕叹息,好像那被冲走的,是他们辛辛苦苦找到的似的。
沈乐妮一边讲着,一边观察着将士们的神情,见他们被带动情绪后,便及时提问道:“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肉最后被冲走?”她随机道:“第三连,第四列第七排。”
那人反应过来是自己后,匆忙起身,紧张到想也不想就回道:“因为、因为雨大了!”
广场上响起一片憋笑声。
第162章 蒋五的改变
沈乐妮听后没说什么,继续点下一个人。
“因为没有蚂蚁去搬它!”
“因为蚂蚁没有找到路?因为去搬枝条的蚂蚁太少?”
“因为蚂蚁吵架了?”
沈乐妮点了几个人,也没有听到最正确的答案或者最接近正确答案的回答。绝大多数将士都是普通百姓,没接受过教育,所以他们看待问题往往会把思维限制在表层。
她把目光移开,扫了一圈,然后忽而定住,“蒋教官,你来回答。”
被点名的蒋五彼时正拿着木炭在自己袖子上努力记着笔记。他是一个大老粗,没什么文化,平日讲的那些课都是他去请教其他教官所得的。可国师大人早教会他,凡事不能全靠别人,得自己努力进取。所以他身上时常都揣着木炭,一逮到机会,他就记在袖子上。
听到声音,蒋五闻声抬头,见沈乐妮和众将领将士齐刷刷把他看着,他似有些不好意思,唰的一下把木炭藏在手心里。
没想到国师竟会点到他,蒋五回想着沈乐妮所讲的故事,很快她说的某句话倏而定格在他脑中,于是他开口道:“因为蚂蚁起了分歧,意见不一?”
“为何会起分歧、意见不一?”沈乐妮继续追问。
蒋五这两年的变化,她看在眼里,如今的他比起最初认识时瘦了一些,身材精壮,脸部线条也清晰了些,更为俊朗。
如今的他身上也少了许多地痞之气,言行举止已然极为符合一个作风严谨、一丝不苟的军士。他也因表现优良,被提拔为了佰长。
她也知道他在努力学习,无论是学习认字或各类知识,还是学习如何授课。
所以他也想看看,他如今的成果。
蒋五皱着眉思索起来,幸而这两年的学习让他的脑子也灵活起来,不那么死板一根筋,他心中有了答案,便回道:“因为蚂蚁内部没有团结意识,虽数目庞大,却是一盘散沙,它们任性而为,最终导致了肉被冲走。”
听完蒋五回答的将士们这才恍然一悟。
“不错。”沈乐妮赞赏地瞧了他一眼,顺着他的话道:“最终导致这块肉被水冲走的原因,正是因为蚂蚁内部不团结所致,因为不团结,所以它们意见不合,各自而为。若蚁群团结,它们或早就搬来了枝条,将肉块成功搬回了蚁穴,可到最后它们失去这块肉,不是因为遇上了天敌,也不是下雨此类的什么外因,只是因为它们不能拧成一股绳,上下一心。”
她在台上围着四方信步走着,一一望过四方的连队,“这便是今日我要教给你们的知识——团结。”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做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因为军队是一个集体!想必将士们早在军训开始的时候就听过学过了这个知识,但今日我还要再着重提出来讲,是想让你们时时刻刻都谨记在心。”
“集体之中,任何一个人都是关键,就像一座阁楼,若是缺了或坏了一根柱子,这座阁楼便会禁不住时间的洗礼,坍塌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对于军队来说,任何一个离心的想法,给军队带来的,会是不可估量的危险。”
“诸位都是大汉将士,都知道,战场之上,军队开战之前会击鼓以振士气,士气会使将士们上下一心。由此可见,‘团结’的力量,在战场上可重于泰山,甚至扭转局势!”
“所以,本教官望将士们谨记!军队之中,无论是将领,还是兵卒,做任何事之间首先要考虑此番决定,会对军队这个集体产生什么影响,思虑再三,方再下决断。”
“也望将士们牢记,战场之上,就算敌方人数多、装备强,也万不可先自乱阵脚、不可上下离心!有时候意志的力量,可比铜墙铁壁,可比汹涌浪涛,是你我都无法估量的强大之物。”
沈乐妮就着‘团结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一话题讲了许多,言辞恳切,神色郑重,将士们或多或少都听了些进去。
而像蒋五一类的教官,记笔记的手快到都要写出重影了,那本来就不好看的字迹如今更是写得跟鬼画符一样。
讲完课后,见将士们晒的满头是汗,沈乐妮便打算到了晚上再讲另外一件事,她让教官们把连队各自带离了。
到了晚上训练的差不多了后,沈乐
妮又将将士们召集到广场前,讲起她要讲的事。
“今晚我有一件事要讲,想必一些将士都听说过,每次军训结束,都会进行一次汇演。所谓汇演,就是在最后的时间,统一进行一次对所有连队的阶段性成果检验,看看你们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究竟学到了多少。”
“所以这次也一样。在第六个月月底之时,校场里会进行一次汇演,所以希望各个连队,能够认真对待此次汇演,平日里不可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60-170(第3/14页)
懈于训练。得第一的连队,人人都有钱拿。”
之所以军训过了两个月才提这事,沈乐妮是早就打算好了的。
随着军训时间越来越长,将士们中途难免会出现疲惫的状况,这是很不利于训练的,所以她便将汇演的事情往后挪了挪才告诉将士们,如此的话可以重新鼓起他们的精神,毕竟能拿钱,谁能不兴奋?
果不其然,当听见能拿钱的时候,将士们都兴奋到躁动。
他们其中大部分人是知道军训有汇演,而且在汇演上拿第一名次的连队,每个人都有钱拿。
早在此前,他们就听参加过军训的同袍们说,国师很大方,不仅每日能吃三顿,且顿顿肉菜管饱,而且若是在汇演上得第一,每个人都能白白拿到好几两银子。
所以一些人都是抱着期待和激动来参加军训的,果然进入校场的第一日,他们就如愿以偿地吃上了三餐,可汇演一事却始终没有听沈乐妮提起,他们还以为这次没有。所以这冷不丁一听见,一个个别提多激动了。
有胆子大的,当场就忍不住提出了好奇:“请问沈教官,得第一的话能拿多少钱?”
七千多双眼睛齐刷刷把沈乐妮盯住。
沈乐妮也不瞒着,不负众望道:“每个人都能拿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已是普通将士快三个月的军饷了!
看来国师当真如传言中那般大方。瞧瞧,一个人就给三两,一个连队里可是足足有百人!这不花去了三百多两!更别提每日还有加餐。
最重要的是,每次军训都是如此。这还是他们遇到的头一个不心疼钱的官,也是头一次对他们普通将士如此大方的官。
话音落下,广场上躁动四起。
沈乐妮等将士们兴奋劲过后,才下口令道:“都安静!”
上一秒还在相互议论的将士们,眨眼间就收回了眼闭上了嘴,广场上一瞬安静无声。
“既是各个连队之间的比拼,那么也应当有各自代表的口号。离解散时间还有两刻钟,那么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为自己的连队想一个响亮的口号。”
军训时期长,沈乐妮也不像前两三次一样赶进度,平日里训练严格是不假,但她也多给了将士们一些放松时间和活动。
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为了最大激发军士们的情绪,沈乐妮又使用了屡试不爽的旧招,她诱惑道:“取出最好口号的连队,明日早晨不用跑操!”
话音落下,将士们如她所想地欢呼了起来。
他们每次晨起后都会先跑上两刻钟,有时候还会进行负重跑,若是不用跑操,意味着他们可以多睡两刻钟呢!
看着底下将士们的欢呼跃雀模样,沈乐妮坏坏地勾了勾唇角:“但是——!”
将士们又看向沈乐妮,等待她未说完的话。
沈乐妮早就知道了他们的心思,直接无情地全部掐灭:“想口号的事,教官不得插手。”
说完,她的耳边满意地听取心如死灰的绝倒声一片。
沈乐妮牵了牵唇。
让教官想,那还有什么比头?不是变相地提前决胜出大将军的连队是最好的了?毕竟这些作为武将的教官,除了少数几个,其他的读的书可不多。
更何况还有一个她,比起这个,她可不必卫青差!
咳咳,要谦虚,谦虚。
不待将士们叹几口气,沈乐妮就下了令,将士们很快振作起来,各自为阵,开始了一番热切讨论,一时广场上像是飞着一大群蜜蜂一样嗡嗡嗡个不停。
沈乐妮下了高台,走到预备教官连前,刚站住脚有人就兴奋地问:“沈教官,咱们连队也要参加吗?”
“当然。”
得到肯定回答,将士们明显激动起来。
能拿钱,还能多睡一会儿,他们当然一百个想参加,可是沈乐妮没说过让他们也参与,所以方才他们才没有那么激动。
沈乐妮道:“好了,你们可以想一想你们的口号了,不说最好,可别也太差,丢了我沈乐妮的脸。”
将士们笑嘻嘻地道:“保证完成任务!沈教官!”
第163章 有瓜?
知道沈乐妮不能参与进来,教官连的将士们还颇为遗憾,毕竟他们的沈教官可是国师啊!
有了她,第一还不是手拿把掐!
天知道他们每日晨起时多想赖床!
哎,可惜!
沈乐妮吩咐完连队里的事后,便在各个连队间似散步似偷听一样的转了起来,怕将士们看见她就把嘴闭上不说话,沈乐妮还特地悄悄地路过,加上将士们都兴奋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根本没有注意到国师从他们身后或者身旁路过。
所以沈乐妮便走,各种奇思妙想就边涌进她耳朵里。
“咱们教官可是大将军!咱们不能给大将军丢脸,这个最好的名头,一定得拿下!大伙儿再仔细想想,方才那个什么杀匈奴,我是觉得不行。”
“这怎么就不行了?你这么说我可就不乐意了啊!我就觉得杀匈奴很配大将军!”
“啧!我看你就是个白痴!咱大将军那么大的官,怎么着也得想个一听上去就知道读过书的口号吧?”
“说的是……嘶!读过书?你不如直接把我脖子给抹了!”
“哎!我给咱连队想了个,‘骑大马赶走匈奴,耍大刀横扫大漠!’,怎么样?”
“还不如他那马革裹尸呢!”
“什么裹尸?晦不晦气!”
“要我说这口号不就是号子嘛,既然是号子,那就得通俗喽!还要响当当的!”
“我觉得要想个与他们的都不一样的才是!”
“那你有什么主意?”
“强身健体,长命百岁!早睡早起,吃嘛嘛香!”
“……恭喜你啊,第一你肯定是拿定了。”
“啊?”
“倒数第一!”
……
此次军训时间长,虽然人数多,但压力确实没之前那么重,且此次的将士都是霍去病手下的,本就训练有素、听从命令,所以这次军训很顺利地在进行着。
沈乐妮对这批将士很满意,又体谅霍去病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徒弟很是辛苦,回头休息日就下了回厨,做了几个菜,让人给送去冠军侯府。
至于那菜五道里有两道是补身体的,沈乐妮就没告诉霍去病,不然他肯定又要梗着脖子跟她叭叭个不停。
又是一个休息日,沈乐妮打算去研究院转转,再去女医堂和铺子看看。
如今的研究院里,各个分院已经各自分工明确地忙碌起来。火药院的方士们认真研究着,造纸院的白恣也日日沉浸在做纸中。
因为纸对于大汉来说很重要,所以沈乐妮就暂且接管了造纸院院长职责,她得亲自看着,不能让白恣和他的纸出任何问题。
还好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60-170(第4/14页)
纸院目前只有白恣一人,一个给他打下手的都没有,这是他自己要求的,说是怕被人打扰,乱了思绪。沈乐妮自然也是依了他的,谁让这些研究人员是宝贝,什么要求她都必须尽量满足。
研究院转了一圈,见没什么问题后沈乐妮就离开了。
虽然她身上挂着研究院院长之职,但绝大部分事情都是孔定嘉在管,她也就是孔定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帮着想一想,或者看
哪个院子缺东西做些添置,活脱脱就是个甩手掌柜。
出了研究院,沈乐妮就往女医堂去了。
踏进大门,走过穿廊,刚靠近上课的地方,沈乐妮就听见了一阵笑声,夹杂着几道调侃。
沈乐妮瞬间就知道怎么回事,定是那群妇人又在打趣孙大有了。
可怜孙大有一个男人,经常被她们这些长辈调侃的满脸通红。
关于孙大有的事,沈乐妮也了解了一些。他早年是成了亲的,妻子是青梅竹马,只是妻子身体弱,早逝了,也没留下个一儿半女。孙大有伤心许久,后来始终不愿再成亲。
他此次来到长安,也是有着躲家里的原因。
没想到啊!转头落进了女人堆里,成日被八卦调侃着,这些大娘还要给他介绍姑娘,弄得他整日里比个姑娘还羞臊。
“这是在聊什么呢这么开心?”沈乐妮走进教室里,随口笑道。
见国师来了,一堆妇人赶紧收住方才跑的没边的嘴,看着这儿看着那儿,就是不看沈乐妮。
沈乐妮自己观察,见孙大有如她所料的红着脸,可……她那一项沉稳的得力干手李知琴不知怎么了也面颊泛红,躲着人的视线。
不对劲,很不对劲。
沈乐妮的视线在两人间来回看了看,忽然觉出点了什么。
有瓜啊!
这她可就不困了啊!
看见沈乐妮,孙大有如释重负般的松了口气,对她拱手称了声大人,然后卷起竹简似落荒而逃般的离开了。
课上完了,其她人也都拿着自己的东西陆陆续续出了教室,没一会儿教室里只剩下李知琴三个负责人。
沈乐妮照例问了些女医堂近日来的情况。今年女医堂招了三个人,都是女医们介绍来的亲戚或者邻里邻居。
因为沈乐妮提前说过,以后每年招人都要首先看年龄,尽量选年轻的,毕竟随军可是件体力活,学医亦不轻松,有条件的话自然得考虑这个。所以今年招的三个人,有一个是二三十的年轻妇人,还有两个是十几岁的姑娘。
当初要招人的时候,沈乐妮特地提早把消息宣传了出去,于是长安城的许多百姓都知道,在国师的女医堂里做女医,不仅管吃管住,活计比外面的可轻松太多,而且每个月的工钱还很高。
关键是这个只要女子,说不定在女医堂一干就是一辈子。而且这门本事学会了,以后在外面也能养活自己。
这可是普通百姓一辈子难遇的好活计啊!
所以许多普通百姓也管不了什么礼教纲常了,一听说女医堂招人时,都赶着把自己家的妻女带来。只是女医堂的女医们也是有私心,这种好事自然也是先想着自己的亲人或者认识的人,所以今年招人的时候她们就提早就把人带了过来,抢到了名额,三人也争气,通过了选拔和考核。
沈乐妮也没多管,只规定了每年招录名额有限,最多三人。
毕竟女医嘛,在于精不在于多。而且少招些人,她们自己也有时间去学习和精进医术。
如今这三人在女医堂学习已经有小半年了,沈乐妮也时不时考校她们一番,是肯努力学习的。
沈乐妮交代一番,说道:“辛苦你们,以后新学员的培训就都麻烦你们三人了,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我。”
李知琴立时道:“这是我们应尽之责。”
“是啊大人,您放心,咱们三个一定管好女医堂。”罗娣也道。
“我会把我所学的都教给她们的。”秋云道。
沈乐妮颔首,该说的都说完了,她想着方才的事,想问问她,便叫上李知琴随她四处走走。
两人往教室外走去,这时罗娣忽然叫住沈乐妮,在三人的目光中,看了看李知琴,旋即对沈乐妮语焉不详道:“大人,您可要劝劝知琴啊!”
听她说完,李知琴几乎是一下就红了脸颊,小声地嗔她道:“罗姐姐,您说什么呢。”
罗娣赶紧笑着道:“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却是对着沈乐妮挤了挤眼睛。
沈乐妮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笑而不语。
两人在女医堂里四处走着,自从孙大有来了以后,他将院子里开辟出一块土地,栽种了许多草药,是为了给女医们用来学习的。而且他还不假手于人,自己亲自栽种和侍弄。
沈乐妮蹲在草药地前,用手拨了拨长势良好的草药,说道:“这孙公子还真是爱极了草药啊。”
说到这个,李知琴也有了话,“可不是,他整日除了上课,就爱弄这些。”
沈乐妮站起了身,问她道:“他上课如何?你们可都听得懂?”
“孙夫子讲的很细,学起来倒是不难。”
“那就好。”
沈乐妮说完,就一时没了话,就看着李知琴,把她看的有了些不自然,避着她的视线道:“大人……看我做什么?”
沈乐妮也不拐弯抹角,问道:“方才她们,可是在说你和孙大有?”
李知琴也没想到国师会如此直接,眉眼少见地有了些羞赫之意,却道:“大人您别听她们瞎说,知琴一心只想管好女医堂,教好女医,旁的没有想过。”
“女医堂固然重要,可人生大事也很重要。”沈乐妮唇畔含笑:“我知道你是个稳重的女子,心性也好,所以我也希望你能找到属于你的幸福。”
“大人……”李知琴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觉得孙公子此人如何?”沈乐妮忽然问。
李知琴也不说瞎话,想了想如实道:“性子好,待人和善有礼。”抿抿唇,补充一句:“头脑也很简单。”
这话是她从国师那里学来的,意思就是人傻傻的,没有心思。
沈乐妮:这味道……疑似狗粮?
她将手轻轻放在李知琴的肩膀上,劝道:“不急,不妨再观察观察,若孙大有是个靠得住的,或许你可以考虑考虑。”
李知琴知道沈乐妮是关心她,心里很是感激,点头道:“我知道了,大人。”
见她听了进去,沈乐妮功成身退般一笑。
第164章 一个大局
从女医堂出来,沈乐妮就去了旁边女客来。
如今女客来已经开业两个多月,卫生巾的名声也算是打出去了一些,现下每日店铺尚未开门,门口就有许多人在此等着了,每日的名额早早地就被用光,甚至打烊后依然陆陆续续有人赶来,然后失望而归。
沈乐妮照例检查了一下各方面事宜的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60-170(第5/14页)
况,如今店铺没什么问题,库房里的货还有许多。之前霍去病给她送了几个信得过的人来,她留了两个在此看守,所以也没人捣乱。
唯一的问题就是,她们不知道购买者有没有谎报,虽然名单上的信息都看不出错误,但毕竟她们没有查户籍的权力,只能尽量保证名单上的重复不会出现。
沈乐妮翻着名单,发现近半月来购买者为奴婢身份的人比开始多了些,她思考了一两刻,找来容珠儿三人,改了下规定。
每日限购的人平民户籍和奴籍各占一半,先问购买者的户籍,不允许过早排队,否则失去购买资格。
卷起竹简,沈乐妮对三人道:“虽然每日购买名额少,但是筛选出能够买东西的人这个活计不轻松,还望你们多费心,辛苦你们三人了,有什么事尽可找我。”
容珠儿应下:“是,我们知道了。”
虽然早在第一日开业时,国师就搬了一块告示牌在门口,上面清楚地写出了购买前提,但识字的百姓极少,所以她们每日询问客人的时候会费一些脑,但一日里大多数时间她们都没什么事,这工钱拿的她们都不太好意思,所以也会自己找事做,比如认认字、去隔壁女医堂听听课,偶尔回家看看,日子倒也充实。
反正这是她们以前从不敢奢求的生活了。
只是沈乐妮前脚才改了些规定,两日后就有人闹了。
排队的人不知是不是排了几次队依旧没有买到心中有火还是怎的,当场就开始骂,说什么开个屁大点的铺子规矩还如此多。
有人开了头,其她有气的人自然也开始插上一嘴,这你一言我一语的,到后来骂的人越来越多,有些路过停下看戏的也开始附和,男女皆有,最后竟开始骂国师做商为自己牟利,以权谋私什么的。
文秀和王大志当场气得跳脚,还好容珠儿还算冷静,但眼睛里已然冷了下来。她理智沉着地回怼道:“若真是牟利,价格就不会低到任何一个平民百姓都能买得起。我想买过的人,都看得出那可是好东西。”
她环望围观人群,脸色平静地解释:“国师说了,限制人数,是希望真正需要的人能够买得到,而不是让一些人大量囤积在自己手里,转而去谋取暴利。”
有个妇人环着手,口吻似质问:“那为什么不免费给我们?”
此言一出,引起许多人的高声附和:“就是!”
“既然国师大人是为了咱老百姓,那不如别收钱
了吧?”
“对啊,国师大人心怀百姓,定不会收取百姓的血汗钱的!”
“给我一些吧!我是真心需要的!”
“我也要我也要!”
见三个管事不说话,有人立马变了脸色:“我看你说的都是假的吧!国师就是想牟利!”
“说得对!堂堂国师大人还来赚老百姓的钱,真不要脸!”
“枉我还一直以为国师大人是个好官,真是看错了!”
容珠儿一一看过这些人,他们有的一脸理所应当地质问讨要,有的一脸愤恨,什么丑恶的嘴脸都原形毕露。
她觉得这场风波,没表面那么简单。
她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怒骂的人的神情,试图找出是谁想挑事,只是没看出来。
文秀两人都要气哭了,想撸袖子上前理论,被容珠儿拦住了。
旁边相隔数丈的女医堂的人也都听见了动静,纷纷赶了过来,但还不知道缘由和经过,只一个劲儿地问怎么了怎么了。
容珠儿对着李知琴等人摇头以示安抚,上前一步面对众人,扬声道:“这世上,免费的东西总有人不会珍惜。花了钱的东西,一些人才不会随手丢弃。我言尽于此,你们若觉得我家东西贵了,或是不喜,大可不必再来。”
说到这里,她神色和语气皆是一冷,毫不客气道:“但若是再有人敢辱骂国师,我定去官府告你们一罪!辱骂国师是何罪过,你们自己掂量掂量!”
容珠儿浑身的气势太过凌人,让一些百姓生了胆怯,想着骂也骂过了,便匆匆离开了。而那些生事的人也不打算闹得太大,也随着人流离去了。
人群渐渐散去,今日的名额早已用完,容珠儿挂上了打烊的牌子,同李知琴等人说起事情起因经过。
女医们果然也同样很生气。
“太过分了!怎么能如此骂国师!”
“国师真是费心费力还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