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你也渴望被我征服吗?(2 / 2)
此五条,刻于玄武岩板,置于思庐门前。
然而,光明从来伴随阴影。
第六十七日,第一个背叛发生。
一名男子因嫉妒同伴获得更多赞誉,深夜潜入思庐,火烧书册(用树皮制成的原始文献)。次日清晨,众人发现焦黑残页散落一地,愤怒沸腾。
按照法典,他被判处三年劳役,修复所有损毁知识。但他拒不认罪,反咆哮道:“凭什么你们决定什么是‘知识’?凭什么少数人就能定义真理?!”
这话如刀,刺入许多人内心。
当晚,争论爆发。有人主张严惩以儆效尤,有人则认为思想不应设防,甚至提议开放所有禁忌话题讨论。
夏娃主持会议,静静听完各方言论后,只说了一句:“我们无法阻止有人想烧掉火把。但我们能做的,是让更多人学会生火。”
于是,思庐增设“辩堂”,允许自由争辩,无论观点多么离经叛道。唯一规则是:发言者必须先复述对方立场,确认理解无误后方可反驳。
这一制度,后来被称为“倾听之约”。
第一百日,第一艘帆船启航。
船头雕刻着亚当与夏娃牵手下山的图案,象征文明的出发。船上载有陶罐、种子、工具、医草,以及一本用炭笔誊抄的《思庐录》??记录了前三个月所有重要发现与辩论。
他们不知道彼岸是否存在,但他们相信,只要方向正确,终会抵达。
与此同时,冥界深处。
那条断裂法则编织的锁链再次震动。赫卡忒猛然睁眼,只见沙漏中的面孔突然全部转向她,齐声低语:
“?醒了。”
“谁?”她冷声问。
“不是克洛诺斯……是更早的那位??乌拉诺斯,天空之父,第一位陨落的神王。”
她脸色剧变。“不可能!他的意识早在泰坦之战前就被宙斯彻底封印!”
“封印正在瓦解。”沙漏中的声音继续,“因为人类越接近真相,就越接近‘起源’。而起源之处,埋藏着比时间更古老的罪孽。”
她立刻起身,欲传讯普罗米修斯,却发现通讯之火已被某种力量隔绝。
“有人在幕后操纵。”她喃喃,“不是为了毁灭人类……是为了逼迫他们追问终极问题??‘我们为何存在?’一旦他们触及那个答案,封印就会自动崩塌。”
她望向幽冥之门后的深渊,毅然提起灯笼,步入其中。
“既然你们想玩因果游戏……”她冷笑,“那就让我来做那个斩断宿命线的人。”
人间不知冥界异动。
第一百零七日,思庐迎来最激烈的一场辩论。
主题是:“神是否存在?”
支持者认为,若无更高意志,怎能解释生命的奇迹、宇宙的秩序?反对者则指出,既然诸神已退位,且不再回应祈祷,那他们与不存在有何区别?
最后,一位老人站出来说:“也许神曾经存在,就像父母养育婴儿。但当孩子学会走路说话,父母便会放手。真正的爱,是让你忘记依赖。”
这句话被记入《思庐录?卷三》,题为《关于神性的渐隐》。
又过了三个月,远方传来消息:航海者归来。
他们带回奇异果实、陌生语言的符号、以及一幅粗糙地图??显示海外另有两块巨大陆地。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岛屿上发现了同类遗迹:倒塌的石柱、残缺壁画、还有与本地极为相似的日晷结构。
“我们不是唯一的智慧种族。”领航者说,“或许,也不是最早的。”
这个发现震撼了所有人。
如果其他地方也曾诞生文明,为何湮灭?我们是否会重蹈覆辙?
思庐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最终达成共识:组建“寻源团”,分三路出发??一路沿海岸南下,一路翻越雪山西行,一路深入沙漠北探。每队携带《思庐录》副本,承诺定期返回汇报。
临行前夜,亚当独自登上圣山。
月光洒落,他望着脚下灯火点点的城市雏形,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情绪。
这时,一道熟悉的气息靠近。
“你来了。”他说。
“嗯。”普罗米修斯现身,面容略显疲惫,右手缠绕着黑色符文锁链。
“井底怎样?”
“危险。”他直言,“四颗心脏残片仍在释放记忆涟漪,每一次波动都可能导致局部现实扭曲。我已经用创造之火构筑结界,但……撑不了太久。”
“那你为何回来?”
“因为我答应过你。”普罗米修斯微笑,“你要问我,你想成为什么。”
亚当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不想成为神,也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一个问题的答案。”
“哦?”
“我想知道,当我们死去,记忆是否还能延续?痛苦是否有意义?爱是不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如果没有人告诉我,那我就自己去找。”
普罗米修斯看着他,眼中泛起微光。
“很好。”他说,“那你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哲人。”
他取出一小瓶 glowing liquid,交予亚当:“这是我从初源之井提取的‘原初灵液’,含有最纯净的生命信息。慎用它,因为它能唤醒沉睡的潜能……但也可能唤醒不该醒的东西。”
说完,他又消失在夜色中。
亚当握紧瓶子,仰望星空。
他知道,真正的旅程,此刻才刚开始。
而在宇宙尽头,那道永恒守夜的雷霆,忽然剧烈闪动了一下。
仿佛某个沉睡已久的意志,睁开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