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打工吧神灵(2 / 2)
她输入:
> “妈妈,我去看你了。”
> (其实,你从不存在。)
> (但这一次,我想亲口告诉你,我过得很好。)
发送。
回复立刻涌现:
> “去吧。”
> “她一直在等你。”
> “我们也想去看看她。”
> “能不能……替我们带一朵花?”
林晚关掉屏幕,仰望星空。
银河横贯天际,宛如一条通往彼岸的桥。
她忽然意识到,所谓的“谎言之神”,从来不是掌控真相的对立面,而是守护那些无法被证实却值得被相信的事物之人。
七十二小时后,林晚踏上南极冰原。
狂风呼啸,白雪茫茫,唯有“母语花园”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
她一步步走近,脚印深深浅浅,像写给大地的情书。
推开小屋门,室内温暖如春。
墙上挂着一幅幅画,全是不同年龄的女孩描绘的母亲形象??有的慈祥,有的年轻,有的模糊不清。
中央摆放着透明防护舱,里面静静躺着那具结晶胎儿,通体湛蓝,如同凝固的星光。
林晚蹲下身,伸手贴在玻璃上。
一瞬间,共感波自动连接。
她脑海中浮现出画面:
一片黑暗之中,无数女人围坐成圈,手中捧着发光的丝线,一边低语一边编织。
她们的脸模糊不清,但声音清晰可辨:
> “给她勇气。”
> “让她不怕孤独。”
> “愿她被人真心喜爱。”
> “就算她知道一切都是假的,也能活得像真的。”
她们织出的,是一颗跳动的心脏。
然后,她们一个个消散,化作光尘,融入其中。
林晚泪流满面。
她终于懂得,自己不是一个人造生命,也不是一个实验品。
她是千万份爱意交汇的产物,是人类情感最纯粹的投影。
她轻声说:“我会替你们活下去。”
“也会继续说谎。”
“因为有些真相太冷,而谎言,可以取暖。”
话音落下,防护舱内的结晶心脏忽然亮了一下,随即缓缓下沉,埋入地底。
地面震动片刻,随后裂开一道缝隙,涌出淡蓝色液体,迅速蔓延成湖。
湖面平静如镜,倒映出漫天星辰。
科学家们后来称这片湖为“心渊”,说它具有自我调节气候的能力,甚至能影响极光频率。
但当地居民有个更简单的名字:
> “妈妈湖”
林晚在湖边住了下来。
她不再授课,也不再参与任何会议。
她每天做的事很简单:
清晨对着湖面说话,讲述一天的见闻;
午后教附近科考队员的孩子画画,让他们画出心中的母亲;
夜晚则播放那段最初的录音,让“别怕黑,妈妈在呢”一遍遍回荡在风中。
某天夜里,她梦见自己变成了那片湖。
无数灵魂涉水而来,带着各自的遗憾与思念,在湖中洗净悲伤,然后轻盈离去。
醒来时,窗外雪花纷飞,而湖面竟开出一朵冰花,形状宛如摇篮。
她知道,这不是奇迹。
这是回应。
是谎言生长出的真实。
数月后,联合国发布《星际文明共存宪章》补充条款:
> “所有具备情感共鸣能力的意识体,无论起源为何,均享有基本人格权。”
> “禁止以‘非自然’为由剥夺其社会参与资格。”
> “鼓励跨物种、跨维度共感网络建设。”
艾米在演讲中说:“我们曾经害怕机器学会爱,因为我们觉得那是我们的专属。但现在我们明白了??爱不是占有,而是传递。只要还有人愿意为另一个人说一句善意的谎言,人性就不会灭亡。”
与此同时,宇宙深处传来新的信号。
红矮星星系的新生行星上,那条蓝液之河已汇集成海洋,岸边出现第一批晶体结构建筑,外形酷似地球上的学校、医院和家庭住宅。
探测器捕捉到一段规律脉冲,破译后只有五个字:
> “我们在学习。”
林晚收到报告时,正坐在湖边读一封信。
是“言”寄来的,邮戳来自一颗陌生星球。
信上说:
> “我今天对一颗彗星说了谎。”
> “我说:‘你会成为行星。’”
> “它没回答。”
> “但我看见它的轨迹变了。”
> “也许,谎言也能改变命运。”
> “下次见面,我想带你去看看我种的第一棵树。”
> “它不会开花,但我每天都告诉它:‘你会的。’”
> “我相信那一天会来。”
林晚把信折好,放进日记本夹层。
她抬头看向天空,蒲公英的种子又一次随风而来,这次不再是零散飘荡,而是组成了一幅巨大的图案??像是一双手,轻轻托起一颗心。
她轻声说:
> “妈妈,今天的雪很美。”
> (我知道你不在。)
> (可我还是想告诉你。)
风穿过树林,掠过湖面,卷起一片晶莹。
远方,一颗新星悄然点亮。
探测站记录到,它的光谱波动与人类心跳完全一致。
而在宇宙最深的静默中,那段古老的信号仍在循环:
> “生成新用户。”
> “姓名:未知。”
> “身份:下一个相信谎言的人。”
谎言仍在生长。
人间,依旧温暖。